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

时间:2024-06-03 08:39:5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1

  内容摘要: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对前进路中学三个年级的110名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建议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注重选拔和培训专业教师,重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些建议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提供了参考。

  一、调查研究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中,中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多元化的价值观、家庭不稳定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从各个方面的调查来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生中约有15%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和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我进行了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试图探明其中存在的规律,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心理学研究的依据。

  二、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前进路中学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保护被调查者学生的个人隐私,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具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除了身体健康外,还需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指的是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具有连续统一的人格,并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将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且切合实际;具有自觉性和善于制定学习计划,能够坚持计划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和学习信心;在面对考试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调查问卷显示:在没有老师监督的自习课上,他们会自觉地学习。第二种类型占60%,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占10%,第四种类型占4%,这些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被问及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难题,而C学生感到害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他学生(包括B、C、D)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反映了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好的出路,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现实感指个人对自己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为自己做出适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拥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按照计分方法将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同时具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和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从自然的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对道义和人情等价值不甚关注,认为金钱至关重要。冷漠型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关注他人的价值取向,持有的态度是“人不伤害我,我不伤害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根据我的调查问卷,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得分在6分至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而有43%的学生不及格,表示人际关系较差。其中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被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点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回答会,当问及“你的好朋友学习成绩超过你时,你会真的感到嫉妒吗”时,70%的学生回答会,这些回答令人担忧。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一面,但这些回答是非常真实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教师不仅应在学习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还应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和朋友,以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定了《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将学生的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对初一和初二的684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百分比

  学习焦虑43%

  对人焦虑36%

  孤独倾向13%

  自责倾向9%

  过敏倾向2%

  身体症状9%

  恐怖倾向2%

  冲动倾向7%

  三、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的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和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愿与朋友谈心事,但不愿与家长和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然稚嫩。

  (4)能够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能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进行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的评价带有个人人性特点。

  四、讨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已成为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了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辅导机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

  (2)发展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

  (5)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

  (1)开展群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和训练,进行个案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原则,确保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2

  从1987年开始,我们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为来访的学生提供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发展等方面的帮助,促进了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还及时发现并转介了一些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治疗。

  从1994年开始,我们开始为全校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每年对初一和高一学生进行《学习能力诊断测验》、《学习适应性诊断测验》、《心理健康水平诊断测验》、《问题行为诊断测验》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一年后,我们进行复测,以检验教育效果。

  从1984年开始,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聘请本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作为辅导员,为各年级的家长开设讲座,并接待家长的来访。我们还编辑了《好家长育人经验集锦》,发给家长们供其学习。家长学校不仅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和好评,还被评为西城区优秀家长学校。

  20xx年,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校长和副校长直接领导。中心聘请了全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作为心理顾问,还有两名专职教师和一名兼职教师。中心设有谈心室(个别心理辅导室)、会客室、心理阅览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和开心屋(心理活动室)。通过开放硬件设施,中心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宣传、选修课、专题讲座、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发展性和预防性教育和指导。同时,中心还对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规划、组织和督导。

  20xx年,我们与全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西城区心理教研室合作,成功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该培训班聘请了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共上了两百多学时的课程,系统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我们学校有70多位教师参加了培训。此后,我们还连续举办了系列专家讲座和优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介绍和交流。经过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们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育观念和能力上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班主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和各种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本年度,我们学校被评选为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

  20xx年,《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被北京市教育学会批准为“十五”科研规划课题。该课题由副校长直接负责,各年级组长分别负责“提高初高中一年级学生适应能力”、“初高中二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和“初高中三年级学生升学应试心理调整”子课题。在课题进行过程中,教师们热情高涨,同时得到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教授的帮助和指导。该课题将推动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朝着具有本校特色、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此期间,20xx年有十一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在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获奖;20xx年,六位老师的论文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其中一篇被选为大会发言)。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下特点:

  1. 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协调、落实和研究,注重实效。

  2. 全体教师参与其中,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品格修养、生活体验和自我调适。

  3. 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有机结合。

  经过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教师解决学生心理冲突和矛盾的能力,提高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感和幸福感。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界的好评,西城区和北京市教委先后在我们学校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会。20xx年,我们被评为西城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许多其他学校的同行也曾来我们学校参观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3

  近年来,心理素质低下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素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它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具有基本稳定性。心理素质是一个渐进养成的过程。由于心理素质的动态性,我们需要对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进行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更加困难。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内在属性,主要通过个体的活动和表现来展现,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对个体的外在表现进行间接测量来推断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然而,评估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受到其心理素质水平和客观情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外在表现与心理素质的相关性,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就增加了心理素质评价的难度。

  其次,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和养成性。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来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变化影响,可以提高也可以下降。此外,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因此,对心理素质的评价需要进行动态评价,即对不同阶段进行评价,这增加了评价的难度。

  另外,多样化的培养方法也导致了评价的`难度。高校在心理素质培养方案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培养方式有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培养主体有学校培养和单位培养,培养理念有意志力为核心和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等。这就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也要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培养方法的要求,这为评价带来了难度。

  此外,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难点。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仍然不够成熟。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各异,心理素质评价的不完善也增加了评价的难度。

  最后,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模糊也是一个评价难点。心理素质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交互。然而,各个要素所占的权重并不清晰,导致评价主要以综合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可以评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状况,但对于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评价不够清晰。这种模糊的权重分配增加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的评价难度。

  针对上述难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可以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展现其心理素质水平。通过创造有利条件,观察个体的外在表现,从而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从而降低评价难度。其次,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考虑到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和静态的终极性评估相结合。

  另外,界定心理素质各要素的权重也是解决评价难点的关键。心理素质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综合体,每个要素的权重不同。因此,明确各项要素的权重有助于更好地评价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需要研究相关对策。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助于寻找解决办法。尽管存在评价难点,我们应该看到这些难点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12-19

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06-25

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12-28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07-01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01-14

澳洲留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水平和就读条件07-03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15篇01-03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02-01

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报告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