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风俗

时间:2024-06-06 16:29:13 除夕 我要投稿

除夕的风俗

除夕的风俗1

  春风吹十里,莺啼报喜年!爆竹声声起,好运又一年。相信小朋友们听见“春节”这个词,都会兴奋地跳起来。按照我们江西长江一带的老规矩,春节前一天的晚上,也就是除夕,就开始紧张准备起来了。

除夕的风俗

  除夕那天早晨,家家户户都给自己家所有的门窗贴上了一幅幅对联,窗花和“福”。大家伙一手拿刷一手按着对联,把刷子放在胶里挥来挥去,样子十分专业。

  到了傍晚,老家的人们都会做了鸡鸭鹅肉,烧纸钱,爷爷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要烧纸钱嘛?我当时一无所知,爷爷看着星空痴心心地笑着,“因为要请天上的老祖回家吃年夜饭呐”!看到爷爷眼里含着泪水,八成是想念在天上的奶奶了……

  烧完纸钱,一切准备就绪,家家户户家中的女人都会做蒸米粑。我认为,这东西就像放大版的饺子,形状和里面的馅都挺像的,只不过比饺子大那么三四倍,一个吃下去足以让我们满足了,桌子上的食材多种多样,米粑皮、猪肉、韭菜、白菜、肉丝……一般是大姑作为“主力队员”,大姑的手法,是最娴熟的,一手拿米粑皮,一手捏出了许多的新花样,美得简直无与伦比。包好了之后,把米粑整整齐齐放入锅中,过一会一盘热气腾腾的米粑就好了,晶莹的皮,包着鲜美的肉,香气可以传的很远,更会唤起许多人对过年的期盼,蒸米粑香在舌尖蔓延,心得到了爱的填充。

  临近凌晨十二点,家家户户都会放烟花,漂亮的烟花、绽开、落下,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属于它们,整个世界随着它们的绽放而光彩,一瞬间,多么美丽的烟花,仿佛寄托着美丽的希望,仿佛寄托着爱的光芒。附近的乡亲们祝我学业进步,我们大家看着烟花,相互祝福,十分美好。

  在这辞旧迎新之夜,家人们相聚在一起,一起看烟花,吃上一桌热闹的年夜饭,成为了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除夕的风俗2

  除夕的由来介绍

  除夕相传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天,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除夕的风俗有哪些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挂灯笼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一是为迎接灶王奶奶。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下界当了“灶王奶奶”,她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物品,直到除夕才收集齐,连夜赶回人间,与凡间百姓共度佳节。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回归凡间。

  二是为趋吉避凶。有一个“守岁熬年”的传说,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可说是妇孺皆知。据说有一头名为“年”的怪兽,每到年根的除夕之夜就会跑出来伤人。但是它只伤害睡了觉的人,对清醒者则无可奈何。于是人们为了避开它的伤害,到了除夕之夜,便熬眼守夜,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三是祛除瘟疫病魔。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除夕的年夜饭8种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寓意着久财之意,因为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走势,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

  因为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意头,可以除夕两条鱼,年夜饭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就是连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条的话,年夜饭吃终端,大年初一吃头尾,这样就是连年有余,有头鱼尾。

  过年要准备年糕,是表示喜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腊八腌蒜,除夕吃”,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寓意“会计算”。传统的腊八节,民间除了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外,在北方地区还盛行着当天腌制腊八蒜的习惯,到了除夕启封,白绿透亮的腊八蒜就着吃饺子,那叫一个赞。腊八蒜具有去油腻、去腥等作用,口味酸甜,就饭吃还能增加食欲。但由于腊八蒜是用醋腌制,吃多了可能会对牙齿有一定的腐蚀,另外,胃不好的人吃腊八蒜也应注意,吃多了不利于胃健康。

  年夜饭不止是一家的团聚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藏在菜中的芹菜,“芹”与“勤”谐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劳,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猪手,可以焖猪手,也可以发菜猪手,也可以花生猪手等等,吃法很多,因为猪手寓意着发财就手,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就手发财,干什么也都会发财就手!

  生菜读起来与“生财”谐音,讨个口彩,是过年必备的蔬菜。上面再摆一把金灿灿的油炸馓子,便是“金条生财”了。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们都知道腐竹是黄豆的衍生物。腐竹与黄豆相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营养价值也更丰富,因此经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饮食习惯。

除夕的风俗3

  除夕夜的由来

  除夕这个节日是由先秦时期的逐除演变而来。所谓“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最早应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故事

  除夕的故事1: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汉族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类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类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类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类流传至今。

  除夕的`故事2: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类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类准备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他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类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类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习俗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每家每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类带来欢愉和吉利。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类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除夕的风俗4

  陕西春节风俗 - 吃五豆

  每年交上腊月,年的气味就来到了。农历腊月初五日,家家户户吃“五豆”,这是几千年来流传的风俗。所谓吃“五豆”,就是吃用五样豆子熬成的粥。在先一天晚上,取出五样豆子,如大豆、黄豆、绿豆、豌豆、打江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宵,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主妇们淘米(大米、小米皆可)煮粥,放进已泡好的五样豆,就熬成一锅丰盛的“五豆粥”了。腊月初五这天的第一顿饭,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种既定的风俗习惯。俗话说:“吃了五豆就糊涂。”意思是说,全年辛勤劳动,节俭过日。到了过年时,就要舍得花钱,过一个红火的年。如大办年货,肥吃海喝、行厚礼等行为,看起来形似糊涂,但家家如此,唯恐落后。

  “吃五豆”的风俗,在陕西各地的农村,都普遍地流传着。具体的吃法,因条件不同,大同小异。

  如关中平原地区,主要以大米或小米为主,配以五样豆熬成粥,每人早饭必须喝上一碗粥,再吃锅盔、馒头、油饼等主食。富裕人家还炒菜、喝酒,有荤有素,各显其能。铜川地区的农村,把腊月初五日,称“五豆日”,早饭做“大麦仁粥”,配以五种豆子,表示本年麦、豆丰收。

  陕西春节风俗 - 办年货

  每年交上腊月,农村贸易市场空前活跃,办年货的人络绎不绝。这个时期农村的贸易中心,无疑是为过年而服务。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种节日的繁荣景象。市场上有农副产品的交流;有京广杂货的陈设;有节日礼品的供应,等等。各种杂货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最突出的是木版年画、门神、窗花和品种繁多的花炮、烟火,以及民间泥塑玩具、各色纸张,美不胜举,供不应求;那些各式各样的名贵点心,什锦南糖、名烟、名酒,简直叫人口馋;还有那些为年节准备的肉类、蛋类、鸡、鸭、鱼各种副食品,货堆如山,任君选购。

  农村的集市贸易在平时是有规定的:有逢单日作集的,有逢双日作集的。但在交上腊月之后,逢集的日子就频繁起来。除按规定的日子进行贸易外,还额外增加数次,将近过年时,几乎天天都逢集赶会。

  腊月的市场,特别繁荣。赶集上会的人群,人山人海。市场上除经营贸易外,还增加各种游艺、杂耍的场所。有唱大戏的;有跑马戏的;有耍猴卖膏药的;有玩“西洋景”、“套圈”的;有“说书行善”的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过一个丰盛的“年”,人们在年前争先恐后的购买年货。办年货的内容,除了吃的、用的、节日礼品外,还有几种用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前请灶神。买灶神画像,不能叫“买”,要叫“请”,以示尊重。以及祭祀神灵用的香蜡纸表;庆贺时用的烟火、花炮等;布置环境用的红纸(写对联、春条幅)和门神、年画等。建国后,封建迷信的色彩逐渐减少,“请灶爷”的活动,有一度时期被取消,近年来在农村又有恢复旧有风俗活动的现象。

  陕西春节风俗 - 写春联

  过了腊月二十三日,也就是祭灶以后,村子上的人忙于写春联,准备过年了。

  春联是什么?就是一种用大红纸写成的对联(也有用其它颜色纸写的)。据史载春联是从桃符演变而来的,传说古代的东海度朔山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它们枝叶伸向东北方的鬼门,万鬼皆由此门而入。树下有两位神仙,一个名叫神荼(tu),一个名叫郁垒(lei),时常把守着鬼门,监视鬼的行动,发现有为非作歹者,即用单绳捆起来喂老虎。于是从春秋战国时起,每逢过年人们就用两块桃木板,上刻神荼、郁垒的画像,竖立在门前,以示避邪,这就是桃符的来源。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由树桃符到贴对联,是从后蜀主孟昶开始的。孟昶亲笔书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副对联。

  春节期间张贴的对联,叫做“春联”。春联还包括有“春条”(单联)、“春语”(一段祝贺春节的'话)、“斗方”(在一块方纸上写的字)等。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门庭院落,到处都张贴着鲜艳夺目的春联,如“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横额:“大地皆春”)春条如“出门见喜”、“万福来朝”、“竹报平安”等。斗方是在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纸上,单写一个“福”字。张贴的时候要倒贴,取其“倒”(到)的谐音“洪福到来”的意思。“春语”一般是一段祝贺的话或勉励的语言。如“百行孝为首,万恶淫当先”、“从俭人奢易,从奢返俭难”。

  春联、春条的内容,丰富多采。张贴的时候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如给屋梁上贴“抬头见喜”;给银柜上贴“黄金万两”、“招财进宝”(民间常用图1图2表示)。给面瓮上贴“米面如山”;给老年人炕头上贴“身卧福地”、“寿比南山”;给青年人床头上贴“身强力壮”、“少者怀之”;给庭院里贴“满院生辉”、“吉星高照”;给牲口厩里贴“骡马成群”、“六畜平安”;给粮仓上贴“年年丰收”、“五谷丰登”;给火房里贴“小心灯火”、“严防火灾”;给斗上贴“日进斗金”;给车辕上贴“日行千里,夜走八州。”等等。总之,内容要有针对性,使人高兴、满意。

  陕西春节风俗 - 除夕守岁

  农历腊月三十日的晚上,是年末最后一个时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新旧年的交替,人们最重视过除夕,所以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就是守住时间,不愿意让这一年空空地过去。

  这种风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南宋诗人姜夔专门写了《守岁》诗:“千门列矩散林鸭,儿女相思来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北宋诗人苏轼也有一首《守岁》诗:“欲知垂尽岁,有似赴豁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明年岂无年,心事空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的风俗活动丰富多采。一般从三十日中午吃罢“年饭”后,就开始准备守岁。这时,家家户户供奉起祖宗牌位,贴上门神、年画、窗花。大门、小门都贴上春联,满院张贴春条、春语,还在大门前挂上一对红灯,贴上赤火(用红绿彩色纸,剪成小长方形,上有钱眼,呈菱形)。并贴絮子(用黄表剪成,形如赤火)。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按传统的风俗,这时债主不能来讨债了,即就是穷人家,也可以安心地过年了。

  到了掌灯的时候,屋前屋后,灯火辉煌,如同白昼。这时全家人等(凡是在外工作、学习、经商的,都要赶回家里过年),都围坐在祖宗堂前,共叙天伦之乐事。有讲故事的、谈经验体会的、说笑的,还举办各种杂耍,如耍纸牌、打麻将、猜谜语、捉迷藏等。此刻不论辈份高低,男女老少,都尽情欢乐,直到天明,这就叫做“除夕守岁”或“欢度除夕”。

  除夕守岁对小孩来说,更是一个欢天喜地的日子。他(她)们可以尽情地玩,尽情地乐。夜深了,他(她)们一个一个地入睡了。翌日黎明的鞭炮声把他们从甜蜜的梦中惊醒时,发现在自己的床头、枕头底下,压着大红纸包,里边装着崭新的钱,这就是传统的“压岁钱”。

  陕西春节风俗 - 祭神灵

  每逢春节(过年),人们都要祭祀神灵,这是几千年来形成的风俗。差不多每个村庄,寨子,都有土地庙、老爷(关帝)庙、城隍庙等,镇守一方。大年初一,即除夕十二时以后,各村各社都要为这些庙宇烧香,祭祀神灵。烧香的队伍十分壮观,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抬上丰盛的祭品,争先恐后,抢烧“头炉香”(零辰后第一炉香)。据说烧了头炉香,全年大吉大利,百事遂意。届时,各个社队聚集在庙宇前,各村各社的锣鼓队,争相比艺,都要以自家的优势压倒对方。人人都想烧头炉香,但是头炉香只能有一家。不免有争吵、斗殴的现象发生。村有村纲,户有户纲,都要为自己的村社争荣誉。

  争烧头炉香时,女婿不让丈人,外甥不让舅父,是常有的现象。

  春节期间,农村中家家户户都祭祀神灵。差不多每户人家,都祭祀家宅六神,即土地爷、天地爷、龙王爷、灶神爷、仓库爷、牛(马)王爷。另外,药行祭孙思邈,木匠祭鲁班,剧院人家祭李隆基,都以各自行当的始祖而祭之。

  对于这些祭祀对象,都要设立香案,隆重礼拜,“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陕西春节风俗 - 祭祖先

  凡为人者不忘本,是故过年时首先要敬奉自己的祖宗。一般的家庭在庭房正屋,悬挂祖宗牌位,设立香案,献上供品,隆重祭奠。这都是过年的既定风俗。陕南的风俗在自己的祖宗位之前,端端正正的书写“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作为祭祀之首。

  一般的家庭在过年时,还要敬奉本族本户的祖宗。绘制祖宗三代的画像,挂在中堂。后死去的人,用木板制成长约一尺,宽约5寸的木匣,尊称“神匣”,里边竖立已故父母的灵位。如“民故显考×大人讳××之神位”、“民故显妣×孺人讳××之神位。”把这些“神匣”按照辈份先后,排列在祭祀案上。灵堂前摆着祭祀食品,并摆上过年的“枣花糕”,以隆重的仪式,顶礼崇拜。

  祭祀食品视家庭贫富而定,有献三牲(牛、羊、猪或鸡、鸭、鱼)祭礼的;有献素(甜)食品的。一般的献饭要有九碗,或十二件子、重八件、二十四件不等。

  “枣花糕”是过年时的特制品,用于献供神灵堂、祖宗堂面前,有高达三尺宽一尺的“大枣花”,摆在祖宗堂前显富贵,显示这家妇女的手艺。有的“枣花糕”面白、精致、花色鲜,就说明这家妇女心灵手巧。相比之下,那些手笨媳妇做成的“枣花糕”就大为逊色。

  “枣花糕”除用作祭品外,还蒸制一些小“枣花”,用于新婚未生孩子的闺女的回礼,取其谐音“早生贵子”之意。

  陕西春节风俗 - 拜年

  大年初一起床后,第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就是拜新年。先鸣炮焚香,后拜祭先祖。香案前灯火辉煌,香烟缭绕。然后按辈份大小依次拜新年,祝贺新春佳节。

  家里的拜年活动结束了,然后走出门来,向左右邻居、本家户族去拜年。人们见面时,彼此问候说:“新年好!”、“恭喜发财”或说:“向你拜年”、“祝您健康长寿。”(晚辈向长辈)。新年元旦,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拜年的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呈现出一片“年年有余庆,处处气象新”的节日气氛。

  从正月初二起,向亲戚、朋友家拜年。先向舅家、丈人家拜年,然后再向姑家,姨家拜年。再按疏远厚薄关系,一一拜年。这种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朋友之间的拜年活动,可到正月底。

  拜年的礼品有厚有薄。关中地区一般送礼馍(糕、油塔、包子),外加点心;陕北送黄米糕、油炸果、酒、肉等;新娘(初过门媳妇)礼品,厚于一般礼品。新女婿向丈人家拜年,头一年至少要行“四色礼”(酒、肉、花馍、糕点)或其它四件,多至“八样礼”、“十二件”(12种)不等。回礼(收礼后回送一些东西,表示不空回)也有讲究:女儿出嫁后头一年没有生小孩以前,回送“蛋蛋馍”(像鸡蛋样大小的白面馍),八个至十六个。生过小孩的回送“枣花”(用面滚成圆柱形盘旋而蒸制的小馍)一至数个(一般视小孩多少而回送多少)。

  至于朋友之间的拜年礼,一般只送“南点心”(精制)一封(约一斤),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送“本地点心”(差一点)一封。有身份的人,把自己的名片挂在点心封上。这样一来一往,互相拜年,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活动。

  陕西春节风俗 - 耍社火

  从正月初二起,各村社的社火头(负责耍社火的头目)就召集有关人,研究本年度耍社火的问题。既定,就按计划进行。耍社火的内容和规模大小,视年景的好坏而定。一般在盛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传统的社火活动,就此起彼伏,大耍而特耍之。耍社火的计划,一般按三个步骤进行。

  1、挑战主张耍社火的村社,先由一方装扮几桌社火,名日“试耍”。先在本村社游行,带有发动群众的意思。然后到邻村社去活动。到哪里去活动,哪里必须热情接待。凡社火队伍经过之地,都要设立香案,摆上糖果、饮料,款待对方,并鸣放鞭炮,表示热烈欢迎。这样一日数次去到邻村社,耍社火游行,名为“挑战”。直至邻村社答应“应战”,也装扮几桌社火,共同耍起来为止。

  2、骂阵有些村社,本来不想在当年耍社火。但是,主张耍社火的一方,一日数次去“挑战”,故意激起对方“应战”。他们先礼而后兵,先装扮一些轻松愉快的社火,让对方欣赏,意在引起对方兴趣,共同参予耍社火的行列。若对方固执不耍,则挑战的一方,故意在社火的内容中,插进挑斗性的节目,如《伐子都》、《取长沙》、《杀四门》等内容,寓意于戏,大骂对方是鼠辈之徒,不敢“应战”。甚至以《战七雄》、《灭六国》、《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内容的节目,来刺激对方“应战”。这样经过一番“挑战”与“应战”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共同耍社火,一场轰轰烈烈的社火活动就开展起来了。

  3、闹社火社火是流行在民间的一种集体游艺活动,社火是一个总称,包括狮子、龙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等。人们把“耍社火”叫做“闹社火”,闹者,竞赛也。要闹出乐趣,要闹出艺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陕西流行的社火种类很多,关中地区常见的社火,有平头桌子社火,即在一张四方桌子上扮作戏文,由四个人抬着走。如扮演《断桥》,则在三张桌子上,各立白娘子、许仙、青儿的戏剧人物形象。这种社火叫做“哑吧戏”,化妆起来很巧妙,很受人喜爱。比平头桌子高级一点的,要算是芯子了。芯子有平台芯子、杂技芯子、转芯子和挂芯子等。芯子的特点是巧、妙、玄、绝。譬如扮演《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要使京娘站在赵匡胤手举的蟠龙棍上,这样能给人以玄妙的艺术感受,十分引人人胜。还有一种大型社火,叫做“山社火”,高达三丈,下面有50多人抬着走。这种社火以人物多取胜,十分壮观。白天常耍的社火,还有高跷(亦称柳木腿),扮演时可以来回走动,边走边表演,打诨取闹,绘形绘色,耐人寻味。大约关中东府的社火尚武,有马社火,即用马拉车装扮的社火。有血社火,即杀气腾腾,动刀动枪,血肉横飞等惊险场面。关中西府的社火尚文,即寓意于戏,讲究精巧,以玄、妙、佳、绝取胜。陕南地区的社火,多以跑旱船、划龙舟、游山玩景,博得群众喜爱。陕北地区的社火,主要盛行秧歌、信天游、锣鼓大赛等。如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都名扬海外。

  4、下场子“下场子”,即会演的意思。会演的规模有大有小,或以县为单位,或以区为单位,或以片为单位。地点设在便于周围村社集中的要道上。这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社火,都集中在“下场子’’的地面上,举行规模盛大的表演赛。由各村社的头面人物,组成主席团,庄严地坐在主席台上。聘请专家、学者、农村中多知多懂的行家,作为“评审员”认真地审察评阅社火的优劣。会演开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接着各个参赛的村社,抬着引人注目的社火,按顺序各围绕主席台走一圈,边走边表演,然后在附近的村子里游行。

  各村社的社火队伍,经过主席台时,鞭炮齐鸣,掌声雷动,上下结合在一起,专家和群众结合在一起,领导和老百姓结合在一起,共同评出社火的优劣。看社火的群众团体或个人,当场给社火的扮演者披红(挂红绸、缎被面)、插花(戴大红花),并赏给奖金,以示鼓励。看谁家的社火得的奖金多,披红戴花的多,就认为谁家是公认的好社火。

除夕的风俗5

  过年也叫过春节,在老家是最隆重的节日。到了30要做的事情很多:

  一、贴春联:现在到街上买来现成的印刷好的红色的底、金色的字,现在的春联种类繁多,形式各样,更加漂亮。可我记忆中的春联是父亲买了几张大红纸,为了让我们姐弟练字,都是用毛笔自己写的,先在破旧的报纸上练一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写着吉祥的、祝福的春联:

  红红火火财源进爆竹鸣福旺家运

  平平安安好运来红联挂玉铺前程

  横批:财源广进横批:物华天宝

  姐弟几个互相评论字的好看、说着春联的意思,晾干后用浆糊贴在门上。顿时,大门、小门上挂满了节日的气氛,年味更足、更浓了,望着自己写的春联,心里有一种成就感;然后我们高兴地交流、愉快地评说,那种热闹的场面至今仍难忘。

  二、上坟:父母亲带着哥、弟(村里一般都是男人去)去给过世的爷爷奶奶上坟,因为父亲比较开明,所以我和姐姐也有机会去看望去世的老人,母亲拿着过年准备的好东西,鸡、鱼、肉、水果、一瓶酒、很厚几沓纸(相当于去世人的钱)及鞭炮,先在爷爷奶奶坟前把所有东西摆好,说着祝福的及保佑家人平安的话语,把每一样东西都拿出一点

  放到坟前,让去世的人品尝,哥哥则把鞭炮点燃,在“噼噼啪啪”声中,再在坟前画一个圈,但要留一个口,口的方向朝着亲人的坟,意思是这些“钱”其他人是拿不走的,把“钱”点着,化为黑灰,也就成了去世人的钱了。这是活着的人对死去亲人的一种纪念,一种怀念,把过年喜庆的日子和去世的人一同分享,活着时孝顺,去世了仍然思念,也是一种孝心的体现。

  三、包汤:就是包饺子,不知为什么老人们过年时逢人就会问:“喝汤早吗?”回到家时母亲和我们就忙着包饺子,老家的风俗是过年吃的饺子是素馅的,不能放肉,用韭菜加上鸡蛋等东西,意味着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平安安。包饺子时,要包几个“元宝”,就是在饺子皮里放上馅及一个洗干净的五角或一元硬币,到喝汤时,谁若是吃着钱就意味着来年发大财!

  四、放拦门棍、别柏枝:还要在每个房门前横放一个木棍,还要在每个房门前别上清清的柏枝,意思是辟邪,在过年时不让什么妖魔鬼怪进家里,一家人平平安安过大年!

  五、团聚:母亲和我姐就要准备晚饭的菜。记忆中,每一年的30晚上,我们一大家族10多户人家都会集中到我们家喝酒、吃饭、拉家常,所以母亲做许多菜,父亲则准备几瓶酒,那时爷爷奶奶还健在,每家来一两个当家的,有的拿来花生、蕉叶、自己做的糖、芋头等,还有的拿来自己做好的菜,我们把两张方桌对在一起,大家伙围在一起喝着、吃着,喝着不同家的酒味,吃着几家人做的不同的菜;一起说着、

  笑着,说着见过的新鲜事,自己家发生的伙邻居家发生的.事,一年里有什么开心的、烦恼的事都在今晚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和乐乐的气氛在屋里飘荡,笑声飞出屋子,传到院子里,真是热闹极了!

  六、守岁:酒席散了的时候已是夜里九点钟了,大人都睡觉,奶奶在世时特别强调年30晚上睡觉前必须洗脚(现在是每晚必洗),脚下有根,意味着来年站得稳、走得快;剩下我们姐弟几个,一起打扑克,一起守岁,一起等着新年的到来。打扑克输的就罚讲一个故事、说一个谜语或在脸上贴纸条等。也是父母教育有方,我们姐弟五个从没吵过架,更没打过,互相谦让,关系一直很好。

  姐姐给我们讲什么是“守岁”,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七、零点那一刻:不断地看表,不停地期待,终于熬到0点时,我们叫父母亲起来,我忙着去厨房烧火,老家有一个规矩,就是30晚上就在锅里加上水,把馒头放在箅子上,不能空锅,以表示来年富裕。

  等馒头热透后,拿出来就可以下饺子了,在往锅里下饺子时,院子里,哥哥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在“噼噼啪啪”炮声中,一个个饺子像鱼一样溜进热锅里,煮饺子很讲究,锅开一个,饺子浮上水面,加一次凉水,等锅开了,又加一次水,加了三次水后,锅开了,饺子就熟透了,这样煮出的饺子皮滑而且馅鲜,美味可口。煮好的饺子谁也不能吃第一碗,母亲端着站在院子里说着:“老天爷、老地爷、老奶奶、老爷都来尝尝!”然后放到堂屋桌子的正中间位置;接着我们把第一碗给爷爷,第二碗给奶奶,然后才能轮到我们这些小辈。如果家里谁不在家过年,家里这顿饭仍然盛着他的饺子,表示家里有这个人。

  八、拜年:饭后我们献给爷爷奶奶拜年,是真的磕头,通常得到几块压岁钱。然后就自由了,村里也热闹了,各家各户的大人们走家串户,我跟着母亲先到年龄大的长辈家拜年,长辈们通常在家等着,坐在堂屋上手的椅子上,桌子上摆着瓜子、花生、芋头、糖果等招待来拜年的人,三人一簇、五人一团,像赶庙会一样蜂拥而至,有磕头的,也有的说说就算了,不要下跪。年轻女孩聚在一起说着什么时候到婆家走亲戚,嘴里心里甜蜜蜜的,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给的压岁钱买零食吃,聚在一起跑着、跳着,踢毽子、掷沙包、跳房子;小伙子则是打su(方言),是用短木棍做成的类似于小擀面杖,两头细、中间粗,用一个长一些的木棍一敲,它就飞出去好远,然后撵着接着打,很有意思,不过现在没见人玩过;还有几个人越好到学校操场打篮球的。没有一人会闲着、孤独的做着,到处洋溢着祥和、快乐的景象。

  九:希望:初一下午,人们打扫着一地的火红炮皮,嘴里念念有词:“年跑远了,期待下一年的来临。”女人开始想着明天要拿什么好东西回娘家,男人们计划着在新的一年里在自己地里种什么庄稼,上哪些肥料才能大丰收;孩子们想着在新的一年里要努力学习,考出优异成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去了,春天来临了,希望也就来了,勤劳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幸福着……

除夕的风俗6

  1.各家各户除夕这一天,都要最后一次认真地清扫自己庭院和住所的卫生,把家具、衣物、餐具和其他的各种家当,该洗的洗,该刷的刷,还其一个“清白”之身,在外人面前树起一个新的“门面”。

  2.抓紧备齐年货,为节日期间自家的消费和款亲待友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每逢春节,我国国定的节假日为三天,各地的情况和民俗不完全一样,但春节的假期也都相对比较长。

  3.这一天人人都要洗澡、洗头和理发,通过“沐浴”来洗去一年的风尘,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在以前,每到这时候,人们由于条件所限和手头拮据的考虑,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里烧水架盆,简单地进行洗擦,请家人、亲朋好友或邻居代为剪发。

  4.准备年夜饭。对于一般人家来说,除夕之夜的这顿饭,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丰盛和团圆的。为了吃好这顿旧年中“最后的晚餐”,人们往往在除夕的白天就开始忙活。

  5.除夕吃饺子:过年的饺子也有讲究,有的在饺子里包进蜜枣,意为来年“甜甜蜜蜜”,还有不少人家把铜钱或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它,就会财源亨通。因为包钱不卫生,现在很多地方都时兴用别的东西,如花生米等来代替硬币。

  6.除夕夜的主要风俗。夜幕垂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来到自己的门前、庭院或阳台,燃鞭点炮,竞放焰火。一时间鞭炮齐鸣,响声震天,五彩的焰火把节日的夜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在浓烈的节日气氛中,每家每户开始兴高采烈地吃年夜饭。

  除夕的习俗

  一、祭祀

  即祭祖,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这时我们会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这个传统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对自己的家族有所了解,还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长辈。

  二、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年夜饭的讲究: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三、守岁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另外,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它们的叫法还有讨口彩的含义,比如:吃枣——春来早; 吃柿饼——事事如意; 吃杏仁——幸福人; 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四、压岁

  子夜时分,随着辞旧迎新时刻的.来临,鞭炮声、欢笑声、祝福拜年声响成一片,交织在一起,家家呈现出热情奔放、欢乐祥和的景象。孩子们此时最期待,也最兴奋,他们纷纷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则要忙不迭地给“压岁钱”。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其最早出现在汉代。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是希望小辈平安幸福,远离晦气和灾难。

  五、踩岁

  此外,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六、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七、年夜饭后吃冻梨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八、年三十点长寿灯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九、放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十、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十一、贴窗花

  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十二、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汉族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十三、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十四、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十五、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除夕有哪些禁忌习俗

  一、不可说不敬之语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也最为热闹,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

  二、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三、年夜饭就餐前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

  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除夕的风俗7

  除夕的由来

  1、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有夕的传说

  恶兽夕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2、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有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3、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有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除夕的风俗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除夕的习俗——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禁忌

  人们在除夕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民间流传除夕的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

  4、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除夕的风俗8

  在除夕这天,要做的事情可多了,有趣的事情也很多!

  在除夕前几天,就要提前准备好鱼、肉、鸡、鸭等等,因为在除夕那一天的十二点要拜拜。

  吃团圆饭

  到了晚上,开始吃团圆饭了。虽然我不知道晚上吃的是什么东西,但是它和火锅非常相似,在那里面也有涮羊肉、涮牛肉等等,和火锅里面的菜几乎都有,并且还有火锅里面没有的东西。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今天的饭,比平常更加可口。可能是太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吃饭了吧。这一顿饭,我仿佛沉浸在满是幸福的蜂蜜里面。

  跳“火群”

  吃完饭,我们准备开始跳“火群”了,爸爸把像是地瓜藤的东西拿了出来,因为地瓜藤只靠打火机那微弱的火,根本烧不起来。所以爸爸往地瓜藤里面放了一团纸。

  地瓜藤烧起来了,而且火烧得非常旺。我看火那么大,我想:我的天哪!火那么大,要是跳过去屁股不得烧成猴子屁股。

  一想到这里,我吓得离火三米远。我看见爸爸和哥哥都勇敢地跳了过去,而且没有事。这时,爸爸大喊:“你快来跳“火群”!”

  我想:他们跳过去都没有事情,要不然我也试一试,我放手一搏吧!我从离火三米远的地方,向火疯狂奔而去,我离火差不多一米多时,我闭上眼睛纵身一跃,成功的`跳过了“火群”。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放鞭炮

  跳完“火群”准备放鞭炮了,鞭炮各种各样。有“窜天猴”、“小蜜蜂”、“老鼠炮”、“小金鱼”……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各种鞭炮。听说鞭炮有驱邪的作用,我心想:既然有驱邪的作用就多放一点吧。

  我看着鞭炮放出来的闪光,想:除夕真是快乐又有趣的一天!

除夕的风俗9

  除夕的风俗习惯

  “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传说怪兽“夕”最怕爆竹的响声,我们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驱走了怪兽的。如今,冉犯爆竹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还有驱散穷气和晦气的作用,响声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因此,在除夕这天是一定要点爆竹的。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关于守岁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由于意义重大,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吃年糕和饺子”。传统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即腊八节)开始,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张罗过年需要的各种食物了。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除夕的讲究

  “包饺子”。吃饺子是北方传统的过年方式。春节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在这个节日,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海鲜、蛋和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除夕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日。

  除夕有什么忌讳

  2、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3、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4、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5、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7、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14、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吃什么传统食物

  1、饺子

  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2、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除夕夜吃什么:长面

  3、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除夕夜吃什么:汤圆

  4、汤圆

  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元宵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花生(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当然,的年夜饭品种就更加丰富了,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摆上了餐桌。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惯,中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米团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广东潮州人初一吃当地特有的“腐圆”;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

  5、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6、鱼

  春节吃鱼可是有讲究的,预示着年年有余,所以春节吃鱼是老北京人的一项习俗。

  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7、芹菜

  芹菜是含水量很丰富的食物,也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兆头,勤快做事,收获更多,也是勤劳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富有。年夜饭不止是一家的团聚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长年菜中的芹菜,“芹”与“勤”谐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劳,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8、猪手

  猪手就是象征着财富,财富需要用手紧紧的抓住,那么猪手的做法也是很多的,只要是一般的调味料就能做出很好的味道。猪手,可以焖猪手,也可以发菜猪手,也可以花生猪手等等,吃法很多,因为猪手寓意着发财就手,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就手发财。

  9、生菜

  生菜很多人爱吃,其实也是和生财有关系,主要是为了来年有一个好的彩头,获得更多的财富,寓意着年年变得更好。生菜读起来与“生财”谐音,讨个口彩,是过年必备的蔬菜。上面再摆一把金灿灿的油炸馓子,便是“金条生财”了。

除夕的风俗10

  新年有什么比发压岁钱更开心的事呢?当然是放烟花了,爸爸答应我,12点一到,我们就可以下楼放烟花了。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放烟花的人。还在听到电视里在倒计时10秒新年的到来,天上已经到处是烟花响成一片,已经盖过了电视的声音。只见天上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所有我能想到的颜色都能在天上找到。它们有的只是一个圆形,然后那些组成形状的点渐渐变暗变小、逐渐消失,但是在消失之前就会有一个新的圆出现,也许比之前圆的`更高、更亮;有的是像一根线一样打着转冲上天去,然后整根线炸开,散成漫天的小星星落下来消失,就像在天上种了一颗挂满星星的圣诞树一样;还有的只是冲上天炸开,不固定的形状,有悬念也很有趣呀……

  整个天空都被人们变成了就烟花做成的银河,加上放鞭炮的热闹劲,整个世界都好像沸腾了一样,真是一个开心的夜晚!

除夕的风俗11

  我,一个城里出生的孩儿,自然不懂得什么老套的风俗,但是对于除夕日的深爱却丝毫没有减弱。

  “奶奶,奶奶,今天我可要穿新衣新衣服……”一大早,我就对奶奶喊。

  不得回话,我就从衣柜里小心拿出我“珍藏已久”的大红羽绒夹袄。套上亮丽的“红衣”,拉上拉链,对着镜子照呀照……嗯,真美!

  我来不及花更多时间来欣赏我的新夹袄了,因为我已经闻到一股谈淡的`饺子香了。我一个箭步冲到厨房。奶奶,奶奶,你在哪儿?“饺子煮好了吗?”透过锅盖,看到一大锅饺子还半沉在水中“游荡”,我急得来回在厨房渡步。

  终于,奶奶来了。她掀开锅盖,锅中蹿出一股热气,锅盖上全是水珠。“她拿起一把锅铲在锅中搅和。一股浓浓的芹菜香直冲鼻端,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奶奶,还没好吗?”我急得汗都冒出来了。

  “快啦!马上就好啦!”说着,她又盖上了锅盖。

  "噗……没过一会儿就听见锅中又嘟囔一声。啊,应该是好了。我迫不及待掀开锅盖,烟气冲到了我的脸上,端着早已调好酱料的调料碗,一个,两个,三个…一个个元宝般的饱满的饺子全都夹到碗里来。饺手皮明显膨胀了许多,个个都挺着小肚子。

  “哎呀,奶奶,这个饺子怎么裂了缝儿?”

  “唉,宝儿,大年三十儿可不能这么讲,裂了缝说得多不吉利,应该说,饺子笑了……”奶奶似乎有点儿不高兴。

  长辈们都到齐了,我们也坐到了餐桌上。吃之前,奶奶还得做祷告:说一些祝福语、寄托语、感恩语给上帝听,还要让上帝保话我们一家人新的一年万象更新、幸福安康。

  长长的祷告结束后,才开饭。爷爷作为一家之主先动筷,只要他拿起筷于开夹饺子了,我们也就可以开吃了。

  我立刻拿起筷子,大筷大筷地往嘴里送,大口大口地咀嚼着芹菜馅儿。“宝儿,筷子要拿紧了啊,可别掉了!”奶奶又说道。我只得照做,然后埋头吃我的饺子......

除夕的风俗12

  一、扫巡

  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日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净让太阳曝晒,一求干,二消毒。然后室内再“扫巡”。

  二、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丰衣足食。

  三、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凡种种原因向神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乞丐。这一天必须做好事,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四、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 莆仙过年还准备其他年货,如做豆腐。80年代后,在小康之家,时令佳肴逐渐取代传统的年糕、食品。

  五、辞岁

  “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与“贡银”,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

  除夕俗称:“做岁”,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宴席菜一般备10碗,鱼不切尾,螃蟹要10脚全。饮宴结束,大放鞭炮,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一般通宵不睡,俗称“守岁”。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成年的晚辈往往给年迈的长辈奉献压岁钱。以表孝道。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与“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

  “红团”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与“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与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 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与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因为从前山区与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均匀,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适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破,有时则个子太小,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边示范、边指导妇孺擀团皮、捏团馅、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剪去多余的边角,整整齐齐地入炊具,扣紧炊盖,约蒸25分钟后出炊,就可以食了。

  “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 “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纯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内,加入“米祭”与酵面,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碱拌与,然后细心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发达、兴旺之意。“番薯起”的特点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是时令、经济的农家食物。

除夕的风俗13

  今天卖我就来说说除夕。如果你是土生土长于武义的人,会明白,鞭炮很重要!虽说大家也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可不属于“大开杀戒”知识按照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有一个人喊“开饭”大家先拿酒杯在桌子的转盘上敲敲以示已准备好。接着河虾这一杯就,算是开始。然后就一些“客套菜”。先上菜,再上汤,有时会有一些羹,最后一品锅饭。这顿饭一般都在8:00之前结束,因为大头是放爆竹。

  要问有什么种类,那可就太多了,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呢,就举例一些主要的。冲天炮,算是鞭炮中的“大胖墩”,粗的有两个男人大腿这样,它的'发射像战车射大炮一样,一飞冲天。花炮,不冷不热,平平凡凡。虽说色彩丰富,可我也只是“冷眼相待:最小的,要属摔炮了。顾名思义,就是扔在地上会炸开的那一种。

  我好像对于炮竹声天生有一种抵触感,从小不参与这种“霹雳巴拉“的事。可是毕竟随遇而安,于是我就傻傻地坐在道路旁,任凭那灯火阑珊,映在漆黑的天空上多么绚丽,还依旧是“坐在路旁鼓掌的人”。别以为这有多安全按,其实更危险!一会儿理你两米远的地方来个冲天炮,非把你耳朵炸聋不可。马上,当我就要溜到别处去的时候,我的脚还没站定,一个摔炮就不分青红皂白向我冲来。我顿时愣了,摔炮在我脚边炸开!

  我惊魂未定,发了疯似的,一平生最快的速度,拔腿就走。突然,一只可恶的手拦住了我的去路,我心中暗自喊“苍天啊!”,又诅咒道:“那个吃饱饭没事干的!”我强颜欢笑,转过身子,硬是被拉回了“初始阶段”。

  虽然说对于放鞭炮这种活动我不太喜欢。不过,家乡过除夕的喜气洋洋,使我也跟着“闹”了起来。

除夕的风俗14

  除夕夜是我认为是我见过风俗最有趣的节日。

  傍晚,我和我的亲人们坐在客厅的餐桌欢聚一堂。刚刚坐在椅子上,扑鼻而来的香味让我巴不得立刻吃掉桌上美味可口的佳肴。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爸爸妈妈发给我压岁钱时,我便问:“为什么要发压岁钱呢?”妈妈笑了笑,耐心地给我解释,原来是这么回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都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除夕夜的风俗还真有趣埃

除夕的风俗15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独有的风俗习惯,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在除夕,人们都要包饺子、吃饺子、吃团圆饭、祭祖、放鞭炮和守岁。

  果不其然,一大早就有人家在放鞭炮,但我们小孩子都胆小得很,不敢放那玩意儿,只是爷爷和爸爸放罢了。我们虽然都捂着耳朵,没敢放炮,但我们也有自己独有的乐趣-我们兄妹几个都在玩呲花,我们玩的乐此不疲。

  接下来一整天几乎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很快,到了傍晚,奶奶和妈妈擀好了饺子皮,调好了肉馅,我们全家动员-包饺子喽!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拿皮,右手拿筷,弄点儿肉馅儿放在皮儿中间,从左至右,牢牢地把它捏紧。瞧!做好啦!我每次都想包一个好端端的饺子,可是每一次我包的饺子都像一只小猪似的,半卧半躺。虽然我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是我相信它的味道一定不错。

  终于到了晚上,圆圆的饭桌上摆满了许多美味佳肴,我的口水不禁流了三尺长。就这样,我们一边吃团圆饭,一边看春晚。

  等到我们每个人都饱餐一顿后,已经是十点半了。大人们一边看春晚,一边喝茶聊天,大孩子们打牌做游戏,一些可爱的小孩子们也没有睡觉,他们只是忙着跟大人表演他们早已排好的节目。在这一夜,除了两三岁很小的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人睡觉,所以每家每户在除夕夜都灯火通明,笑声不断。

  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它们都蕴含了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

【除夕的风俗】相关文章:

除夕传统风俗12-02

除夕的传统风俗12-13

除夕的风俗作文07-03

山西除夕风俗12-16

除夕风俗作文12-16

除夕夜的风俗10-10

家乡的风俗除夕作文08-13

除夕的风俗有哪些09-01

2016关于除夕风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