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

时间:2024-06-06 18:28:12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

  《历史的温度》一书是20xx年8月出版的,上市半年销量即超过10万册;该书的作者也因此获亚马逊中国颁发的“20xx年度新锐作家”称号。这和我之前讲述的微信公众号“馒头说”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此书就是通过筛选和整理馒头说上的文章汇编而成的。

  此书分为人物篇、逸闻篇和战争篇三部分,每部分都由一篇篇小故事组成,是一套很有创意的带人浏览历史的书籍,该书看似一部小说,叙说内容的却是古今中外的历史,由远及近,客观叙事,简明扼要,摆脱了读史书的枯燥。从名人名事到无名英雄,从政治、战争、科技到文化、军事、体育,纵横全球,史料殷实。其中有的小故事,纠正了一些我们对历史事实的曲解,让我们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个书中谈到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历史人物。

  在我们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一位传奇人物,西方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但是,历史却给其带上了一顶“卖国贼”的帽子。此人的一生可以用16个字概括,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仅凭这16个字,有谁知道我接下来要讲的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的.李中堂李鸿章。有人说,在整个大清,汉人能把官做到极致的,也只有李鸿章一人。换句话说就是,李鸿章把官做到顶了,比他官位高的人只有王爷和皇帝!李鸿章巅峰时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头戴三眼花翎(曾国藩也只有两眼花翎),身着黄马褂,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可谓是意气风发,威风八面。

  可就是这样一位被幸运女神眷顾,仕途一路扶摇直上的幸运儿是如何在晚年一步步沦为卖国贼,致使晚节不保的,这其中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伦丧?让我们跟随故事去了解这个卖国贼历史背后的真相。

  故事还要从1895年谈起,此时,李鸿章已经72岁了。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大家都知道,中国战败。惨败的一方自然要接收胜利一方提出的条件,谁去参加这个屈辱的谈判呢?慈禧说:我看还得李鸿章。从此我们的李中堂便在卖国的道路一去不复还。你们知道李鸿章这一去是签订了那个哪个不平等条约吗?就是著名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据统计,李鸿章晚年经手签订了的30多个外交条约,但很不幸的是,几乎个个丧权辱国,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也使得其卖国贼的帽子越扣越紧。对于这些我们大家基本上都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再讲几个小故事,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卖国贼”李鸿章。在日本商讨马关条约签定问题时遇刺致使赔款减少一亿两的情况下,被刺客开枪击中左面的他不顾个人安危还在为减少赔款做了最后挣扎。据当时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回忆,李鸿章要求减少5000万,遭到拒绝之后,要求减少20xx万,后期甚至恳求减少几百万做为回国的旅费。此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

  在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在各国都在嘲笑偌大的中国,不知国歌为何物时,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让在场的外国人肃然起敬。

  还有人说他对大清愚忠?未必见得,他只是迫于形势而已。庚子拳乱期间,慈禧单纯的认为凭借民间的义和团组织就可以打败列强,清廷不顾各地官员的反对向世界宣战,身为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为保国本,与两江刘坤一,湖广张之洞等秘密商议,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这才使相对富饶的东南半壁天下,没有招致兵祸,也避免了中国遭瓜分。给东南黎民苍生保住了一时的太平。原本这件事完全是由慈禧盲目无知造成的,而最终出来收拾残局的人,还是那个拒不奉诏北上勤王的李鸿章。这也就有了接下来的《辛丑条约》的签订,致使李鸿章再一次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少年得志的李鸿章意气洋洋,曾挥笔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迈诗句,而78岁临终前的“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从“欲封侯”到“孤臣泪”,李鸿章甘苦自知。正所谓时势往往能造英雄,但是英雄却未必能改变时势,在晚清掌权的几十年里,李鸿章是有过不少过错,但在当时风雨飘摇的年代,换个人来,是否能做的比李鸿章更好?

  至于他签过的那些屈辱的条约,所谓弱国无外交,不管派谁去都是签,而李鸿章敢于站出来,去和那些贪得无厌的列强谈判,努力争取少割一点地、少赔一点款,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中国,所以说他卖国贼未免有点太偏激。李鸿章之所以沦为卖国贼,这其中既不是其人性的扭曲,也不是其道德的沦丧,而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落后的无奈与悲哀。也难怪有人说: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关于这类的小故事,该书中还要很多,就像封面上写着: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阅读这本书,会让你对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也不仅仅限于某个标签,此书会带你了解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也正如本书作者张玮说的那样,很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在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真的不公平。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2

  古人曾说:“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历史是什么哪?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又有几分真实?其实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这本书以第三者的角度,对每一件历史趣事娓娓道来,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使得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变成有血有肉、有人性、有真的性情的人组成的故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而是变得有趣、有温度,是暖暖的,鲜活的!

  历史的发展总是偶然中藏着必然。对于处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后来的我们是没有资格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议的.,只能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然后以史为鉴。每个灵魂都有其过错和美德。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所以,当我们少了些自以为是会对事物发展以及人物有更客观更理性的认知。思维的广角度决定了我们的认知高度与层次,所谓眼界与见识皆与思维方式脱不了干系,培养自我的多维视角对于我们更好地生活颇有助益。博观而约取,像张伯苓先生提出的南开校训那样: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穿越历史发现奇迹都是有信仰的人创造的。一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台词:“你无法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直到它历经考验,正如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直至跋山涉水。”历史从来不仅仅由伟大的人物创造,更多的是由藏在历史大幕之后的平凡而又坚定的人所推动的。作为普罗大众里的平凡一员,依然要有自己的信仰,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何尝不是在推动历史发展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3

  历史,在很多人眼中看起来很枯燥的。但在这本书当中,作者用辩证的眼光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是非成败丁汝昌

  这个人,他的名字总是和一场海战连在一起,因为那场海战是一场耻辱的败局,所以这个人,似乎也总是一个窝囊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印象中。

  甲午一战,马关签下耻辱条约。日本的伊藤博文对前来谈判的李鸿章说过这样一句话:“十年前我在津时,已与中堂谈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为抱歉!”背后的意思是,你们的失败,不是你一人的失败,是你们整个政治改革太慢的失败。

  正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才与先进的西方拉开了巨大的差距,自以为自给自足,便闭关锁国,使在往后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一败涂地。

  双面张作霖

  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其实个个都很难一言以蔽之,无论段祺瑞、吴佩孚,还是冯玉祥。当然,里面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张作霖。

  从土匪做起,到最后问鼎中原,张作霖的一生,绝大部分是辉煌的。但是,却令人觉得他很可怜。

  因为他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虽然贵为“东北王”,却身处俄国和日本两个穷凶极恶的邻居夹击之下;不想做汉奸,但又不能不做出妥协让步,时时刻刻在刀尖上跳舞。

  东北老百姓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张作霖有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题字——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让他出丑。但张作霖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了落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那个日本名流一看落款——“张作霖手黑”,顿时笑出声来。张作霖的随从也很尴尬,忙小声提醒他:“大帅,是‘手墨’,不是‘手黑’,下面少了个‘土’……”张作霖瞪眼睛就骂:“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

  这一点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在张作霖的治理下,东北三省拥有当时全国罕见的兵工厂、空军部队,并且在俄日两强的夹击下,没有使东北的一寸土地沦陷。

  细细读来,历史是很有意思的。过去发生了许多事情,只有我们一点点探究,才知道了其中的缘由。我们透过历史,看到了正义、邪恶、温暖和力量。我们经历的每一天,都将成为历史这本大书的一页。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4

  历史,是需要细节的。

  读书的时候,勾陈起某件史实,总会想起来小时候那些历史课本中让人头疼的时间、地点、、事件,干巴巴,冷冰冰,背诵记忆起来是如此痛苦,及至年长,读得越多,阅历渐深,越是感慨唏嘘不已。

  曾经以为,“演戏的人假正经,看戏的人最无情。”当所有历史的细节,都化为无端揣测,故纸堆里,那一双眼睛,散发着幽幽的光芒,深邃又恐惧,温情又冷峻,神秘而无解。那光芒,终究一点点黯淡下去。

  骂名也好,美名也罢,才知道,能在浩如烟海的史书留名是何等难得,那一个个毕生只可以仰望的名字背后,也有鲜活如我们见到的每一个人一样,有着每一秒的呼吸,每一天的柴米油盐,每一世的生老病死。

  张玮的《历史的温度》为那些干巴巴冷冰冰的,成为知识重点和历史脉络的人物注入了鲜活的血肉。比如本书第一篇:《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她写到的不幸婚姻,这立时让我想到南宋的李清照。《同是天涯沦落人,中外古今盖如此》。比如他写《爱迪生的侧面》,原来电灯并非爱迪生发明,他只不过是买来发明产权将其大规模推广使用而已,而且和这个细节消失在历史书里的还有爱迪生人性中失败和阴暗的一面。比如他写杜月笙和戴笠,那些被无数人在隐秘的角落里独自揣摩却在无数生活事实中操练其心术的人。

  读到精彩处,忍不住擂拳,当浮一大白。

  同作为一个写作人,我更想谈一谈这些爆款文走红背后的原因。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标题和人的`容貌是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这个“以貌取人”和“标题为王”的时代,一个好的标题,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一篇文章可以传播多远。

  以左宗棠为例,假如让历史教授去写同样的问题,他可能会这样拟标题:《左宗棠发迹史实略考及收复新疆记》,这种客观、学术、深入的论文,虽具普世价值却毫无趣味,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阻碍普通大众阅读的障碍,翻开书皮,打到第一页、阅三行而败退。放在张玮手里,他的标题则是这样的《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以及《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这种泛娱乐化的阅读登时激起人们心中的窥私欲。

  但张玮绝不是一味哗众取宠,靠换取点击量为生。比如他一直想写的刘翔,新闻记者会在第一时间抛出各种解读版本:诸如《快讯:刘翔意外退赛》,还有《刘翔退赛另有隐情?》以及《独家专访:刘翔感慨揭秘当年两次因伤退赛内情》。张玮不是,他写,《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这个被刘翔称作“玮哥”的可以睡在刘翔房里闲聊侃大山的男人,有着和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男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

  明代吴从先读书小品《赏心乐事》上说:“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佛书宜对美人,以挽堕空。”这样如水的秋日的早晨或者如墨的秋日的深夜,读那些史实久远的文字,窥探一番名人隐私和心曲,未尝不是件赏心乐事。

  历史从未远去。有人心的地方,即江湖。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5

  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我们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构成了我们的`历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温度。

  摘录几段让人读来动容的文字: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谕”

  抗战时期,一位中国士兵对一位记者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愿勿忘国耻。愿永世和平。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愿勿忘国耻。愿永世和平。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6

  在这个暑假里我偶然在爷爷家中看到一本书,就是《历史的温度》。历史的温度记得他是一套书,在新华书店见过,但当时看着有点贵,也是有另一个买书的目标,当时就先没有买,这书是怎么到我手里的呢?几年前妈妈买了之后没看,当时三年级的我就拿起阅读,一发不可收拾,用了一周把书全看完了。因为家里地方很小,所以有些读完的书就先拿到爷爷家去了,昨天去爷爷家看见了这本书,倍感亲切。我的学科里最擅长的应该说是历史,虽然小学暂时不学,无法检验,但至少我对现在自己的历史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很多邻居和妈妈的同事都夸我历史好,还经常问我最喜欢的历史书是什么,如果这么说的话,《历史的温度》首当其冲。

  《历史的温度》使用一个个小故事带我们寻找历史后面的真情。历史书不怕写的文笔不好,最怕的是无法写出客观的事实,让读者在心中留下并不是事实的'作者的主观印象,这对于当时的历史人物来说,不公平。每个人都应该以正确的姿态,以当时真实的情况留存在历史长河当中。这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书就用第三方的口吻讲述了真实的历史,不仅真实,而且温暖,要不然书名叫《历史的温度》嘛。什么叫温暖,历史书很难写出温暖,因为它是要把几十,几百,上千年前的故事讲述出来,没有人接近那个时候,没有人体验过那个时候,只能靠文献和口口相传的证据讲述,自然会有让人感到冷冰冰的感觉,这是很自然的,他不能像现在的故事一样详细的讲给你,有时只能用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时间和地点来表示,这样的故事是不好听的。

  这本书在每个故事完结之后会有一个独特的栏目:“馒头说”。在这里作者会把这一个历史概括一下,并用作者少有的第一人称来评价故事里发生的事情。而里面绝对会有让你受益匪浅,陶醉其中的升华,这些句子是公正无私的,完全能将你的世界观造成巨大影响,让你进入安静,正确的自我思考,对这个世界或许有一个新的审视。

  总结一下:这本书叫《历史的温度》,它用温暖的口吻带我们寻找历史背面的温情与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故事。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7

  一直以来历史都是我很喜欢的学科。

  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在演出着自己的故事。读历史其实就是读别人的人生,看过去不同的人演绎不同的人生大戏。与其费时费心的去看荧幕上虚构出来的故事剧本,不如看真实人物的故事来的痛快。历史可并不单单只是用冷冰冰的文字来表述的内容,既然历史是由人来演绎的,那么就必然有其温暖人性的一面,必然是有温度的。

  《历史的温度》一书中汇集了多个我们听说过或是没有听说过的历史故事,其中既有知名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也有逸闻趣事的演绎,更有对战争事件的评说。

  或许之前许多人已经从知名公众号“馒头说”中读到过其中的一部分文章,熟悉并了解作者张玮的历史故事讲述风格。

  相对于历史教科书上冰冷严肃的叙述,作者讲历史故事的语调则更为温暖许多。

  小时候读历史,总要把其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出个是非曲直,认为好人就是好人,坏蛋就是坏蛋。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才发现其实历史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同样的一段历史,一位人物,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来分析,或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历史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深入的剖析出来,多个角度的进行评价与分析,身临其境尽可能的去客观评述历史上那些曾经的过往。历史不仅仅是那些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六要素所组成的平淡讲述,他应该被写的很精彩,很感人。作者在自己的书中赋予历史情感与温度,使得读者在阅读这些历史故事时,能够切实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真实与温暖。

  你会随着这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一起喜,一起哀,一起愁,那些热血、那些过往,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都因为作者手中的笔而被赋予以鲜活,将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再现与我们面前。

  历史是很精彩的,历史是很好看的,历史更是有温度的。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8

  很喜欢这个书名——《历史的温度》。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是有温度的,绝对是的。这本书不是讲述哪一段历史,而且由历史上一个个人物组成的一本厚厚的书,真像一块砖头,刚拿到书的时候,有些畏难情绪,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呀,没想到一读,立刻就读了进去,而且从头到尾都那么投入地读完了。在微信朋友圈里极力推荐这本书。有三个热爱读书的朋友立刻购买了。

  好书,多厚都能读完,放置在床头,每天都读。迷上这本书的原因是里面的人物个个是鲜活的,是非留待后人说:居里夫人、爱迪生、蔡锷、戴笠、珍妃、刘翔……关于这些人物,我们有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命运有时候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性格决定命运,时代决定女性的命运,居里夫人如果生活在男女平等的世界里,她会带给我们多少发明啊!电影明星如果性格懦弱,也会无法挺胸抬头。有多少女人,他们是那么“独特”……

  纵观历史,最不喜欢的就是清朝末年备受欺凌的那段历史,整个大清国打不起一点精气神,被折磨成东亚病夫,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即使有林则徐虎门销烟,也挽救不了整个大清国的'腐臭。想想现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盛民富,生活得滋润,那是因为我们强大了,强大了,就不会再受人欺负。

  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字里行间,作者都能客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评说留给读者,就如武则天的无字碑。但很多人,被淹没在历史中,无人知晓,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无名英雄,他们的确应该被我们铭记。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9

  一口气读完了5本《历史的温度》,书中集结了上百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两面性存在,而非单纯的从表面习得。每个故事后面都会有作者的评语,有时有共鸣,有时有感慨!而“温度”这一词在本系列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更是让我体验了他们的部分人生,身临其境,感慨万千!

  虽然我很健忘,读完一本书忘的也差不多了,但是在这过程中,能体会到各个人物的不同面,会让我的.情绪有起伏,这就是阅读的意义所在。

  我一直认为,我们需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历史上所存有的温度,恰好可以给我们再次学习的机会,以此来端正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有泪目,有感慨,有愤怒,这就是此书的温度所在!

  浩瀚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总有那么些人选择错误方向或是出卖自己良心,后人不光要读懂他们的错误,也要读懂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史为鉴,让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优良的品德,爱国的情怀,投身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坚持!

  是非对错,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早已人尽皆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0

  序言:临近寒假,无意中发现了一套书名为《历史的温度》的畅销书,看到“历史”二字就更激起了我的兴趣(我喜欢历史是出了名的),抱着好奇的心去看了书评及介绍,深入我心,二话没说就把一套三本书给买了,正好寒假无聊,以此来消磨时光。本书的第一部是在学校闲暇时看完的,第二三部是在家边晒太阳、边看小侄儿中看完的,而写作却是在晚上冒着零下的温度,坐在床上一个字一句话敲写而成的。其实,所谓的读后感,也只不过是我个人看这么多年的历史,所添加的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论原创,都是别人写过的,我只是总结;论新意,也没有,相信大家也都看过;我之所以写,是想给大家讲述一些所谓的正史中没有的东西,外加自己的一些乱乱评说而已!

  “历史”二字,自人类存在开始,到如今已经有好几千年了,这二字也赋予了时代的沧桑感。时间是历史的脉络,人物是历史的主角,按着这条思路,由人而汇聚了事件,而事件却成了历史记录的文字,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所能熟知的历史。然而,几千年来的历史,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想要全部记录,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人物众多,事件繁琐,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怎可能全部记录呢?故而就分为了正史和外史(也可称为野史)。正史嘛,顾名思义,就是官方所记录的事件,入选历史课本,给国民进行正规的普及教育的,可信度按道理来说应是 00%,然而历史是由胜利者所写,里面所记录的内容或许已经被篡改了(比如唐王朝的“玄武门事变”);而外史,就是官方由于某种原因而没能入选历史课本,但却被其他小说杂志所包含在内的,它们比较公正客观的进行了评论,不以人的主观想法为转移,正所谓意志精髓没有变,可信度约为90%以上(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虚假的成分,比如妖魔鬼怪之类的);同时二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正史记录的是大事件,而野史却是小事件,这就好比正史是一颗大树的主干道,而野史却是那些小小的分支杈叶,主干道看起来虽宏伟,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太过于直白,少了点乐趣;而那些分支杈叶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让人们更深入的去了解历史这颗大树。因此,在此给各位一个小小的建议,正史可以稍微的浏览一下,知道个大概即可,而野史有资源的话就要好好的精读了,毕竟野史里可包含着你大都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说起我与历史的结缘,细细想来应该源于一本讲述世界史的书籍(现在我已经记不起这本书的名字了,家中的'藏书柜也不见了这本书),当时可真是废寝忘食的看这本书,前后翻了应该不下于 0遍左右,后来上了初中,开始接触了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从秦皇朝建立到三国时代;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英雄;从两宋时期到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继而开始了中国近 00年来的屈辱近代史;从新中国的成立到xxx,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细细读来,都是一部部跌宕起伏的大电影,如果你用心去读,会发现其中的种种趣事,同时也包含了各种的辛酸苦辣,令人不禁潸然泪下!然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史固然很好看,很有意思,但真正让我感兴趣的,从此走上历史“不归路”的却还是世界史,通俗来讲,也就是所谓的外国史!与世界史的结缘,其实是源于初三,那时初步学习了世界史,加上历史老师幽默的授课风格,令我对世界史很是痴迷,其中最感兴趣的还是当时的一战二战史,由于这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的影响太大,历史课本中就介绍的比较详细了,比如一战时期德军小毛奇所实施的“施里芬计划”,德英法所参加的“凡尔登绞肉机”和“索姆河战役”;而二战时期的就更出名了, 929- 933年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而德意日三国却选择了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及军国主义,最终走向了战争。说起二战时期的主战场,欧洲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的绥靖政策,致使希特勒撕毁巴黎和约,开始军备竞赛,占领苏台德地区,入侵波兰,最终一个月打败了当时欧洲第一陆地强国-法国;而亚洲战场,就是 93 年的“九一八事变”,继而随着蒋、张的不抵抗政策,发展为“华北五省自制”,接着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全面开始。而到了大战中期,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行曼施坦因元帅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全面入侵苏联,而在东南亚的日本,在山本五十六的带领下,制造了“珍珠港事件”,美国全面参战,最终导致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而到了大战后期,德国的希特勒被内部人员进行了暗杀,动摇了当时的民众信心,盟军实施的诺曼底登陆事件,则直接加速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美国在日本投了“小男孩”和“胖子”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国中国东北,则让日本无条件投降,至此,精彩的二战史落下了帷幕!在二战史中,德国的三大名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隆美尔,我则进行了专门的书籍资料查询,看了很多书,对其军事才华甚是佩服;而盟军的将领,认为在北非战场打败沙漠之狐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被过分的夸大了,看一下当时的兵力物资对比,会发现蒙哥马利打败隆美尔被英军过度神话,那是希特勒为了苏德战场而主动放弃了北非战场。此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也不多余评论。正是初三历史老师的讲解,让我在大学期间看了很多很多的二战名人史,至此不在赘述,影响了我的历史价值观!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1

  历史就像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每种视角下的历史也独具韵味。当翻开《历史的温度》这本书时,你将被带入一个由文字构建的历史舞台,上面活跃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是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个体。

  书中详细记载了40篇历史故事,覆盖了清朝和近现代时期的多个领域,包括科技、体育、政治等方面。这些历史故事的背后所隐藏的“真实”与“温度”,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内容。

  历史的真相需要用笔墨去慢慢揭露,尽量不带感情色彩,以客观的态度去还原当时的事件,这正是《历史的温度》所要体现的“本色”。在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里,这种“真实”如同明镜,清晰可见。例如在《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和《血战台儿庄》这两个历史故事中,作者如同一位工匠,从每一个微小的角度,揭示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作者从不同时代的事件、人物入手,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多个角度去探索,沉着面对那一段段历史,告诉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应是尊重真相。这本书还将那些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细节公之于众,完整地写出其前因后果,将细微的情感展现在读者面前。

  历史不仅是真实的,它也是有温度的。因为历史的表象之下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或许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或许曾是温润如玉的君子,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生命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漫漫而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是如此渺小。在当今社会,我们应时刻思考如何承担使命责任,在这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温度”。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2

  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历史是过去的人所创造的故事,也因此,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只把他们当做一个故事来看待与借鉴。所以历史人物只能停滞在图片与文字里,渗透着冰冷的味道。但如果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历史,是过去的人正在经历的每一瞬间,是他们短暂的一生的所有片段与见证。此刻,历史人物就如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照片般瞬间充满了温度。而张玮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历史人物与故事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分为三大章——人物篇、逸闻篇、战争篇,张玮从三个角度来述说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瞬间。也许是因为张玮曾经是体育记者以及解放日报的中心主任的原因,在他的笔下我们能看到许多历史书上被略过的故事与逸闻,也因为他的笔墨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故事般的历史,让人津津有味。

  也许你以为这是带有点味道的正经历史,所以不感兴趣。但是张玮却能满足不同人对于历史的需求。

  或许你只是想看野史?那么开篇能够满足你——居里夫人只是和丈夫发现了镭元素吗?那你知道她其实叫玛丽,因为认识了巴黎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皮埃尔,和他结婚后才叫居里的吗?你知道39岁后丈夫离世是谁陪伴在她身边?而后来居里夫人是因为想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做贡献而发明了X射线车吗?又或者你想看爱因斯坦的私生活?

  也许你不屑于看这些故事,想看历史上含冤的故事?那你还是可以找到想看的。张玮以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历史真相,为历史人物正名。爱迪生真的是发明大王吗?电灯泡真的是他发明的吗?不,早在1854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已经发明了灯泡,可以维持照明400小时,但是为什么历史上说,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因为亨利没有申请设计专利。而爱迪生真的是“发明大王”吗?不,其实是他雇用了由机械师、工程师、物理学家等组成的团队,他只是负责记录。李鸿章真的是“卖国贼”吗?不,他只是奉慈禧太后的命令前去商讨签订合约,他在下榻处被日本人打中一枪,子弹永远留在了眼眶下,但他还执着于与日本人讨价还价,争取少赔些款,省了一亿元。看完这些故事的你,还相信那些所谓的历史吗?

  在这本《历史的温度》里中,张玮不单讲史,还从人物与形式进行分析,公正地看待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不仅挖掘里面的趣味,还发现里面暗藏的真相,填补了历史书上所“略”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使他们更加富有现实感。也让我们明白了,历史形势的不可逆转迫使这些人物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命运,也因此我们能感受到点点温度。这些人与事都如尘埃般的存在,但因为这本书被最大化地赋予了温度,从现在起,他们是不仅是尘埃,是有温度的尘埃。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3

  像是一场漫长的炼狱,有史实是太残酷,让人锥心绞痛;又像是一场愉快的旅行,让人心驰神往。——题记

  古人曾说:“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有人说历史是无情的,乏味寡淡,没有温度,没有情感。那这本书何来温度?读过我才知晓作者的情怀就是温度。他抛开历史的冰冷背景,在书中树立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欲望的鲜活人物。

  《历史的温度》分为上下两册。接触这本书是带领学生上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这一课。书里有一篇文章,介绍了凡尔纳生平的故事。标题叫“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究竟过时了吗?”文章当中介绍了凡尔纳创作的作品三部曲(《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过程,有着详细的描述。我顿时对这样一位享有“科幻小说之父”头衔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海底两万里》小说中描述的“鹦鹉螺号”潜艇竟然成了1886年英国开发第一艘使用蓄电池潜艇和1955年核动力潜艇的前身。以及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的发生过程细节,也与他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描述的情况几近相同,这让我咂舌,凡尔纳不是一个小说家,仿佛是一个预言家。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孙殿英的盗墓笔记”“鲁迅背后的两位女性”等等。因此,我又找来了《历史温度》1继续阅读。

  “珍妃为什么必须死”也让我印象深刻。珍妃是清朝元户部右侍郎长叙的第五个女儿,他和姐姐瑾妃从小跟随叔父长善长大,又在广州生活,受到西方先进和开放思想的影响与光绪帝情投意合。关于珍妃的死亡原因说法有很多。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逼迫珍妃投井而死,带着光绪帝逃到了承德。从这里可以看出珍妃她的思想影响了光绪,也试图推翻慈禧的政权。慈禧为了保身将手伸向了这样一位后宫嫔妃。可以说慈禧让中国后退了几十年。但慈禧也并无作为,慈禧带领着左宗棠等一些大臣,收复了当时中国的边境新疆地区,也并不能说慈禧是一个万古罪人。

  全书分为四个板块,有人物篇、逸事篇、战争篇和奥运篇。作者张玮从多个角度来叙事历史长河中的精彩时刻的。有一篇“1942年十五架美国轰炸机在中国迫降。”讲述的是美国飞行员迫降中国后得到中国老百姓帮助的故事,每一位机组成员受到中国老百姓帮助都是一段惊险且有温度的故事。他们并没有被日本人的残暴和血腥屠杀吓倒。他们给予美国迫降飞行员冒死的帮助。文中写道“当自己的家园被侵略,人民子弟兵是前面的一堵墙,百姓是墙下坚实的土壤。”我感慨万分……许多战争篇章我看的很愤怒,很难过,甚至落泪,全身心的投在故事当中,体会历史人物身上的精神,心中无限感激和敬意。战争年代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表现出的那种坚韧勇敢和无畏精神让我为之敬佩。

  阅读完这两本书,我看到了人性的温度。除了书中的故事精彩,还有文章后面的“馒头说”评论,也值得看一看。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4

  《历史的温度》这本书给我解答了很多的疑惑,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本书为我们讲解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下被忽略的人性的光辉。

  书中为我们讲述的这些伟大人物不再刻板冷傲,作者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迷茫脆弱的一面生动的展现给了后人,这反而让这些历史上的伟人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的有血有肉。他们的奋斗经历启示着后人,他们前进的脚步代表整个时代共同进步的阶梯,他们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难与困境,使读者不禁反思自己的'经历是否还值得抱怨。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实感受着时代的变化,感受潮流的变动,享受科技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切似乎是必然的,却又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我时常在想,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会不会想到他们的所思所动,能对历史车轮的行进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类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认真生活、仔细品味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表达。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15

  去年暑假至今我陆陆续续读完了《历史的温度1、2、3、4》4本书,近期又多次重看一些篇章。这套书讲了许多历史的事,包括人物、战争、体育等。这套书读着并不会让你觉得无聊,还能补充许多历史知识。下面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土肥原贤二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令我气愤,他表面上是个平易近人、言而有信的人,其实背地里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日本刽子手!一个有一口流利北京话的男人,其实是一个日本特务!不光炸死中国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还造成了“花园口决堤”数十万老百姓被淹死!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是绝不会缺席。1948年12月23日,土肥原贤二被处以绞刑。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抬头感慨:当时的中国有多么弱小,日本的这些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是多么的可恨!

  第二个,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正面和反面。我们熟知的爱迪生——美国的发明大王,以发明电灯而闻名于世,我们经常听到爱迪生的故事,且这些故事都是正面描述。可事实上,现实中的爱迪生并非如此,相反是他一个不择手段攻击竞争对手的人。当爱迪生与尼古拉·特斯拉围绕交流电与直流电的争论,爱迪生是主张直流电,而尼古拉·特斯拉认为交流电才是未来,而后来事实证明特斯拉才是正确的。爱迪生经常在公开场合毫不留情地攻击对手尼古拉·特斯拉,他也常常把整个实验团队的功劳全部归功于自己。

  通过读这套书,让我懂得,历史向我们展露了事实,是无情的、也是有温度的。历史的背后,有血、有肉、有真的性情。推荐大家来看这套书,并欢迎来和我讨论!

【《历史的温度》经典读后感】相关文章: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06-26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12-22

(集合)《历史的温度》读后感05-22

【必备】《历史的温度》读后感02-18

(精品)《历史的温度》读后感01-25

读《历史的温度》有感02-18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精选15篇】05-22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15篇[经典]05-22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精选【1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