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读后感

时间:2024-06-09 08:00: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孔子传》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传》读后感

《孔子传》读后感1

  孔子生于春秋时代,距今已经2500多年,虽然每个人都会念几句《论语》,但是孔子的形象却模糊不清。

  《孔子传》通过讲述孔子一生的经历,将孔子遇到的事、说过的话串了起来,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孔子向我们走来。孔子被尊为圣人,但圣人并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反而比常人的情感更加充沛丰满!

  孔子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比如他提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但是孔子并不是一个拘泥于规则的人,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一般是好的,但如果过于执着于此,也只是“硁硁然小人哉”。

  同时,孔子也是一个有亲和力的人。

  子游把武城管理的井井有条,孔子会和弟子们开玩笑说“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失,被人说成“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欣然一笑:“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也会骂人,对白天睡大觉的宰予,破口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对僭越礼制,八佾舞于庭的季氏,他更是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吼。

  01

  陈蔡论道

  鲁哀公六年,63岁的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

  孔子与常年跟随在身边三位弟子——子路、子贡和颜回,进行了一次关于道的讨论。

  一心秉持德行和操守,却陷入窘困的境地,作恶多端的人反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直率的子路率先发难:“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出去,子贡进来。子贡认为夫子之道过于高深,天下莫能容,建议孔子降低标准适应社会(夫子盖少贬焉),而孔子不为所动,反而教育子贡志向不够远大(赐,而志不远矣)。

  最后是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他也认同现状是夫子之道过于高深,天下莫能容。但颜回认为道如果不够完善,固然是自己的问题(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如果道已经很完美,是别人不识货(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听完颜回的话,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02

  仁者与智者

  孔子一辈子追求的道,主要包括仁与智,通过逐个提问的方式,探讨“知者若何?仁者若何?”接下来出场的还是熟悉的三位弟子,出场顺序也没变。

  子路回答:“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孔子评价:“可谓士矣。”

  子贡进来,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子贡答:“知者知人,仁者爱人。”

  孔子评价:“可谓士君子矣。”

  最后,颜渊回答:“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孔子评价:“可谓明君子矣。”

  03

  学习路径

  如何达到道的标准,孔子为弟子们指明了一条学习的路径——学文与躬行,两者相辅相成。

  起初以行为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学的过程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04

  一点思考

  孔子期望通过规范礼仪来教化民众,是否真的有用?

  《孔子传》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要么年代久远,真实情况已不可考,要么是作者有意夸大其词。在诸侯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礼仪既不能帮助底层百姓吃饱饭,也不能帮助诸侯攻城略地。或许这也是孔子传道一生也不得志的原因。

  2500年以后的我们,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来说,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导致农业种植效率大幅提升,竹简的出现导致文化传播的成本大幅降低,原有的封建社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是说孔子提倡的礼仪没有用,只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礼仪很重要,但需要在吃饱饭的基础上。

  在当代社会,孔子的思想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我们不能否认礼仪(道德)的重要性,亚当斯密告诉我们,在市场制度下自由交易,每个人只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能增加整个社会的福祉。但市场制度也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我们依然需要有道德的追求。

  或者这样说,在自由交易的前提下,不要求其他人都讲道德,追求个人利益即可,但具体到自己,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基础上,需要讲道德,才能生活地更幸福。这也符合孔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

  孔子大事记(以下均为虚岁)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出生,父叔梁纥、母颜徵(征)在。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子贡操办后事,待之以父礼。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

《孔子传》读后感2

  美玉待沾这一小节中写到孔子为何一直不从政,我在看时也在思考:“为什么孔子不从政,而是把精力放在办学上?”

  孔子不去从政,把精力一直放在办学,学生们不断成长,孔子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他一直向着臻于至善的境界攀登。

  有许多人问孔子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不去做官,为国家效力?孔子的回答是:“孝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孔子说可以从很多地方上从事政治,谁又规定一定要做官才算从政。孔子从事政治的`方法不同,却也是在为国家。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深远,是通过思想上去改变国家。孔子的思想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且孔子的思想也是非常的高。鲁国的政治掌握在阳货手中,不是国君,所以孔子不愿与乱臣贼子合作。

  孔子这些行为告诉了我们:为国家献力,不单只是从政,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化他们,并告知我们要为正确的国君效力,不可为想要谋权篡位的人效力。

《孔子传》读后感3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山东曲阜拜祭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爸爸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孔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就在孔庙给我买了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的书——《孔子传》,可惜我的眼睛散了瞳,所以只能麻烦爸爸妈妈帮我念。这本书主要写了孔子一生不平凡的的'经历,他在鲁国做过“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还当过大司寇,最后被排挤,“礼乐治国”的抱负化为泡影,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没有一个国君采用他的学说,迫不得已,他开了一个学堂,设教授徒,他有三千多个学生,其中七十二个很有名,比如颜回、子路、子贡等等。孔子73岁去世,一生修订了《诗》、《书》、《礼》、《乐》,写了《春秋》等着作,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读这本书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孔子青年时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因为我也在学琴,孔子学琴让我感受到了孔子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师襄子作为老师都夸赞孔子弹得很好了,孔子却说:“曲子我是弹熟了,但是指法、技巧还不纯熟,我还要接着练。”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领略到曲子的内在含义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可是孔子觉得自己还没领悟出曲子的作者和他的志向情操呢,又继续练起来。师襄子见孔子聪颖过人,这样高难度的曲调不仅能精熟弹奏,而且能领悟到它的精义,激动的说:“夫子真是当今的圣人啊!”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惭愧,因为我学琴时很不认真,总是糊弄,学了点儿皮毛,就沾沾自喜,觉得很了不起,其实太不怎么样了,今后,我要向孔子学习,做每一件事都要认认真真去做。这是我读《孔子传》最大的收获。

《孔子传》读后感4

  孔子,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带着孔子为什么伟大,后人称他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生平:“十而立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有沉浮。 在这个人生阶段,孔子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目标和抱负,可见其高尚的`品格。

  十之五为学——孔子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父母双亡。 那时,孔子才十七岁,还是初入社会的孩子。 至于他在社会上仅有的“学者”身份,孔子又如何实现他的远大抱负呢? 唯有“以知”,而孔子之志何以立之? “所谓”需要学习。 正是由于这三者的关系,才造成了“不学不能广才,无志不能学”。 由于志向远大,孔子20岁就精通《形意》,并得到国君“鲁昭公”的赠“鱼”,可见“志”的重要性。 它能带来无穷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孔子“站起来了”。 书中还提到了两个站起来的指标:1.社会认可度,2.自我境界。 这也体现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回报,最重要的是你努力的程度。” 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最后会被打败。 可怜的茅屋,什么会回来!” 我也从孔子创办的私塾中了解到“检讨”的重要性。 所谓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做到定期复习和持之以恒也是有前提的。 就是努力学习,只要你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么你就会随时学习和复习。 孔子到齐国后,体现了一个道理:“君若欲久,必以仁政”。 但是再好的人,也不能高调出镜。

《孔子传》读后感5

  孔子,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怀着对孔子为何伟大?为何被后人称为圣人的疑问,我打开了《孔子传》.

  《孔子传》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在这个人生阶段中有兴有衰,但孔子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志向,可见他高尚的品德。而孔子被称为圣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他那高尚的品德吧!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士”家族,但随着时间的流去,孔子父母皆逝,那是孔子才十七岁,还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孩子,也就是以至于他在社会中唯一的依靠“士”的身份没有了,孔子还如何实现那远大的志向呢?只有“靠学识”,但孔子的志向为什么要立下呢?“所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因为这三者的关系而立下的,因为有了远大的`志向,孔子在二十岁时就成为了“兴艺”专家,得到了国君“鲁昭公”的礼物“鱼”就是揭示了“志向”的重要性。它能带来无尽的动力。

  三十而立--经历了十五年难得磨炼孔子“立”起来了,书中也提到了立的两个指标

  1、社会的认可

  2、自身的境界,在这其中我不由得感到孔子这些年的勤奋,努力这也反映了一个道理:“努力总会有收获,重在于你努力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将会是一败涂地最终“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我还从孔子创办私学中学到了“复习”的重要,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达到按时温习并坚持下去,也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好学,只有把学习当成乐趣,那你随时就会学习、温习。而在孔子到齐国后,又反映了一个道理“统治者如果想要长久统治就须用仁政”。但无论一个人多优秀,也不能张扬高调。

  四十不惑--四十不惑这一篇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不惑”这一词的理解,当我自己第一次看《论语十二篇》时心里就有个疑问,四十不惑指的是什么都知道,无所不能吗?可是看了《孔子传》一书我才知道不是的,毕竟只是是无限的,身边的一切,确切的说是万物内皆含知识,拿叶子来举例,它就有生物学中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学不完的,无论你悟性有多高。其实不惑指的就是

  1、确立志向,对人生方向不再动摇。

  2、有判断力,在大是大非不再迷惑。这也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要去培养的东西。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上天的旨意,其实这并不是天命,比如我们生在哪,好学或不好学都是天命,孔子在五十的这几年也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去实践了为就是当上了乡长,毕竟孔子早已靠自己的学识名振远扬从孔子把地方治理的有规有矩,从最后当上司寇来看更能体现“仁”的重要性,也就是“仁政”,孔子的核心思想。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的是

  1、尊重别人的意见。

  2、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会坚定自己的立场,从这对耳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进所达到的境界之高,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听得意见。这也侧面体现了耳顺与判断力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后文所说怒比忠更重要,这些可以体现出孔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因为学习他的境界才会提高,因为境界的提高,孔子才会称为“圣人”高尚的人。可见学的价值。

  七十而从心所欲--在十七岁的孔子对“学”已成化镜经常与学生讨论自己已在政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命运”弄人,从他17岁父母皆逝,又到现在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弟子也一个个逝去。可见孔子命运的悲惨,但他一直保持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孔子在外十四年中也无时无刻不忘回到祖国连自己逝世后也要求按殷商的礼仪在安葬他,这就是高尚的品德!

《孔子传》读后感6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因为父母失去的比较早,当时连个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后他是怎么被国君欣赏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吧!

  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孔子四十岁时,有人在挖土时挖出一只羊,他想问孔子并耍了个小心眼,使者过去问孔子说:“我主人挖井,挖出一只像狗的东西,那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谁都骗不了孔子。

  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一,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二,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孔子传讲了许多道德的问题也讲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谦让、礼仪…现在的时代丢失的一些品质。

《孔子传》读后感7

  在QQ群里参与小打卡读书,是缘于小歪老师的引领。这种读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不累、不烦,易于坚持;有声、有伴,便于交流。

  历经近六十多天的阅读,鲍鹏山版的【孔子传】即将接近尾声。每天五页的阅读速度,有时候真觉得不过瘾。读过论语,又读过史记中的(孔子世家),眼睛从生涩难懂的古文中艰难爬行过,读这本书仿佛忽然踏上了笔直平坦的大路,真想迈开大步,一口气读下去,读个畅快淋漓。但这次读书方式不一样,俺也是有团队的人了,必须保持和队友步调一致,匀速而稳定地向前,这是我们的节奏!

  鲍鹏山笔下的孔子,活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困顿少年,迷茫又倔强,思路清晰又缜密。看他为谋生做鄙事,从而多才艺。为合葬父母尽孝心,圆满完成葬礼。看到他十五志于学的志存高远。听他说“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的儒家宣言。仿佛眼看着这个胸怀大志的少年为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迈着坚定沉稳的脚步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立志好学,传播大道,践行大道。走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依照孔子自传式的线索,我们跟随着鲍鹏山的一一解读,理解了三十而立不只是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求索、思考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理解了四十而不惑,不是什么都懂了,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有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力。理解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孔子的天命观,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受关系,就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阶段,孔子儒家的思想理念越加明确而执着了,就是避人不避世。他永远是积极入世的。尊重别人,了解自己,更加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些理论在孔子的人生经历中都一一践行了。践行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他的深广博大和宽容愈加显示了这个年龄的人该有的气度和风范。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我的心仿佛随孔子一起感到了安详。感受着圣人的胸怀,他的心已经和社会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自己的大道已经实实在在地在世间发挥了作用而且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这应该是孔子向往的有秩序又极度和谐的状态吧。

  深邃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坚定的信念,博爱的情怀,不知不觉间孔子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在深广的历史时空中,他闪耀,明亮,生生不息,引领着我前行。

  圣人之所以为圣,除了人生经历,最重要的就是学识和思想了。这些天读孔子,每天咀嚼着他的时而深邃时而浅出的话,好像那个青衫长须,满嘴之乎者也的老人就在我眼前,话不多,但你得仔细琢磨,一知半解的时候,他好像笑着对我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完一本书容易,读懂孔子也许穷其一生也做不到,就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一样,我等心智安能抵达圣人的高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仰望他,膜拜他,有这盏明灯在前面引路,我心里透着光亮,有光明,真好!

  读书真好!

《孔子传》读后感8

  每读一次《名师启迪与骨干教师成长》这本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读了这本书的方法篇“高效课堂是教师一生的追求”这部分内容之后,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里面的学习金字塔式的七种学习方式:第一种,“听讲”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第四种,采用“示范”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30%;第五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通过“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75%;第七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在这几种学习方式中,我觉得最有必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到的知识。虽然在这七种学习方式当中,“小组讨论”的学习效果并不是最佳的,但是比后两种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曾经经历过知识形成的过程,那么脑海中的记忆就会定格很多年。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有必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下去。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也真实有效呢?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商埠街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时常用到,陌生的是我们一直在做“小组合作”这件事情,至于效果如何我只能说不是很理想。提起小组合作学习,我不得不说,我们大多数老师在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过于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也由此浪费掉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糟糕。所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当下要认真研讨的问题。

  每一次上公开课之前,我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不断从网上查这方面的资料,久而久之,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多,但我觉得效果还是有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例子来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记得20xx年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年月日》中就合理地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之前我也没有想到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问题是“为什么20xx年全年有365天,而20xx年全年有366天呢?”问题一抛出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先是独立计算并思考,接着就是很自然的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在小组内激烈地讨论,每个同学都参与进去了。所以不用我讲,他们就发现20xx年比20xx年多出的一天正好多在二月。由此得出闰年就是366天,而平年是365天也是因为二月的缘故。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后面的平年、闰年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很容易看出闰年为什么比平年多一天,多就多在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让我省去了教学“计算全年的天数”这个环节。这样即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又节省了时间。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也不是一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使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课外实践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孔子传》读后感9

  “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题记

  说起孔子,一言以蔽之,圣人也。我对他的了解始于“有朋自远方来”,始于仁义礼智信,始于我的初中所学《论语十则》,而那时还是《论语十二章》,更是始于孔子的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孔子离我忽远忽近。直到遇见了《孔子传》,看到了他虽颠沛流离但仍心怀理想的一生。今天我不说“剧情”,只话感受。

  一、现考证之实

  图片

  作者鲍鹏山教授在后记里提到“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孔子传》”。一本书中,很难避免学科知识的交叉,而正是因知识的交叉,我们才能收获更多自身专业以外的东西。

  《孔子传》中虽讲孔子,但因年代久远,故而史料不完整,由此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考证的过程展现出来。我也因此了解了更多文化常识。

  在考证孔子父亲叔梁纥墓地居于何处时,连带着知晓了“坟茔”一词更多知识。我们了解到的此词是指已故之人埋葬之地。但是《孔子传》中就有解释:“茔”指的是坟所在的区域,俗称坟地;“坟”则是棺木的准确下埋之处。

  考证之时,如果只有单一的证据,那么就叫做孤证,孤证是站不住脚的。

  联系到“层出不穷”的班级矛盾纷争,我们也是要讲证据,并且时常在证据方面和孩子们斗智斗勇。证据足够,事情就能解决,说不定还会因此挖出更大的真相。这是考证教会的。

  穿越古今,联系实际,《孔子传》中坐着的考证治学态度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

  二、从“择善者而从”到“因材施教”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何能够做到择善而从呢?身边之人无法做到区分“善”与“不善”,又该如何?

  我认为此间除了个人意志外,不可或缺的是“师”之导,因材施教式的。

  我们都知道,相同的问题,孔子在回答不同的弟子时有着不同的答案。

  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求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相同的问题,为什么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求时的答案不一样呢?我们能从后来孔子解答公西华的疑问中找到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比较谦虚胆小,所以要鼓励;子路太莽撞冲动,所以要抑制。

  孔子回答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是因为他没有自己固定的观点吗?不是。而是它能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给予适宜的回答。

  这即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回到我们的'班级中,我们也努力实践孔老夫子的方法:有时候,自律性较强的孩子犯错,一次提醒足矣。三心二意的孩子则需要严慈相济的方法去告诫。从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入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努力让每个孩子有更多成长的可能性。

  因材施教是老师的角度说教育,择善而从是站在一个独立个体的基础上谈追求。我们总想让我们的孩子“择善而从”,人选择自己所追求的“善者”不断的学习,才不至于让自己停下思想的脚步。毕竟,原地踏步就是倒退。

  三、解处世之惑

  读《孔子传》之前,孔子在我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

  读了之后,我便觉得他是一位接地气的圣人。

  生活的磨砺让孔子从一个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的少年,终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至圣之人。

  周游列国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过着虽颠沛流离但仍安贫乐道的日子。有怀疑、但更多的是肯定!

  对待道德的追问,他能够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待非正常渠道得来的富贵,他能够做到:于我如浮云。

  而面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则是“乐亦在其中矣”,孔子是大潇洒和大快乐,由此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我看到而立之前的孔子的沉稳冷静,还看到了耳顺之后的超然旷达。

  转身看看我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之路漫漫,故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我相信有些东西虽历经千年却不会变质,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现实: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相信孔老夫子的这些思想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他圣人的智慧是源于生活经验,故而我们更应该认真对待生活,与生活中发现真知。

  书中所引萨特之语:“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

  这位平凡的圣人与我们同在。

《孔子传》读后感10

  岁月不居,时光徙转。一抬头、一低眉、一刹那、一慌神,你已颠簸了半生的光阴。——题记

  地点是荒野

  时间是深秋

  他们是去陪葬的人。那一个个被捆绑起来的穷苦百姓,他们极其可怜,或许有些人都不清楚那位死去的庸君是谁。呵!这一回,也不知又有多少孤魂野鬼游荡在人间。然而,总是会有漏网之鱼的,这回是一名正直舞勺年华的男孩,他灵活的穿梭在林间,身后百万大军。他跑到孔子家躲起,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事情泄露后,孔丘用巧妙的言语保全了男孩。

  孔子因才高智广而被重用,与此同时,他也向鲁国君主提议用“仁”去教化人民,反对残杀。当然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孔子因受权贵离间,终于被排挤出朝堂。鲁国已无立足之地,自此他的艰辛和风尘便在岁月中展露的一发不可收拾。

  是日,天光阴沉,云雾聚锁,仿佛注定他这漫长的一生将在阴郁寥落当中挨度。后来孔子随同他的弟子到宋、卫、蔡、齐、楚等国出游。但他的政治主张并能得到热衷于血腥与的各国诸侯重视。这一路途中,他经历了太多的艰辛险阻。遭受过质疑与冷嘲热讽,甚至还有小孩侮辱他,但他始终平静理性地对待这个社会,他依旧主张以仁政治国远胜于残杀为王的统治。他的思想并没有因岁月流逝抑或是其他一切而动摇,这是最令人敬佩之处。

  在我看来,孔子也是常人。不仅心系他的仁政,他也有细密的情感,当弟子颜回为保全竹简而丢失性命时,是他是有心的,亦是无奈的;他是悲伤的,亦是自知的.。

  他是鲁国人,虽已在外跋涉,但毕竟它最初的政治寄托还是给了这个父母之邦,所以他从未忘记过她。在如此短暂又长久的时间里折磨着他内心的指望,仿佛要将他弄的遍体鳞伤。他是安定的,亦是窘困的。他之于父母之邦自始至终都是局里人,不然他怎么内心始终渴望又重回故土?

  他半生的前程,命运是跌跌撞撞。好在但并没有辜负了自己一颗赤子之心。他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心,无论一意孤行或是前方疾风骤雨,他独一袭青衫,馨香如故。

《孔子传》读后感1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有些人会说孔子他从来都不是政治家,因为他在鲁国当政也没有当几年,去别的国周游时,想发展自己的一些地方,却没有国君愿意重用他,所以他不是。曾经有一位人说过一句话,很好:真正的有影响的人物是对社会一直产生影响的,只不过他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缺席者。而这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儒家学说不是被历代王朝所引用?不是一直处于思想学说的主导地位吗?所以说孔子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中国的几千年,孔子的精神文化是一直影响着我们的。

  在某种意义上,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来源。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的政治,理想的人格,理想的价值观。都是来源于孔子。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当洪水滔天的时候,西方人有方舟,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杏坛--孔子的杏坛就是中国的思想方舟,就算我们的'思想一败涂地,那么孔子的思想永远一直引领着让我们到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他终身兢兢业业,百折不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敬仰的圣人。小半生周游列国,寻找被贤君赏识重用 的机会,却终未实现,令人唏嘘。

  好好活,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人,坦坦荡荡,兢兢业业,孜孜吃吃,努力努力在努力,勤奋勤奋再勤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话,这不能体现孔子他伟大的精神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下求而上达。坚持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要做到无愧无悔,为苍生谋求幸福,为天下谋求太平,尽心尽力,死而后已,这不能体现孔子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吗?孔子他一直都在,孔子的精神流传至今,孔子精神永垂不朽

《孔子传》读后感12

  《孔子传》中的"解放自己"说的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典籍的整理,国事的发展,此时的孔子,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自由,经过岁月的磨砺,自我的砥砺,此时的孔子已经达到了自由和道德真正融为一体的境界了。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的人,未必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的人,未必能够与他一起灵活运用"道"。

  在这里,孔子说了四种层次的人:一起学习的人;一起领悟道的人;一起立身于道的人;能灵活运用道的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自由的境界,又是道德的.境界;是自由与道德为一体的境界;而灵活运用道的过程,也正是自由与道德融合的过程。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

《孔子传》读后感13

  今天我把孔子传的前面读的差不多了,已经读到了仁者担当。

  周游列国的十四年,可以说,孔子一直都处在困危之中,可若说他平生最大的一次磨难,便是陈蔡绝粮。 本来可以回到鲁国的孔子,因为公之鱼的从中作梗,只能一直待在陈国。奈何,陈国弱小,加之自家的壮志无法得到实现,辗转楚国,却被陈蔡大夫所阻扰,绝粮,陷入孤绝之境。在这困境之中,孔子依旧能够讲诵弦歌,抚琴吟唱。与弟子们关于道德的讨论,更让孔子坚定他心中的道。

  孔子境界很高,不被天下人理解又怎是自己的.问题?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的小红花,可依旧不妨碍他成为仁德之人。

  孔子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成功,但他不仅成人了,而且是一位圣人。他影响了一个民族,也塑造着民族的心灵,而这也使孔子的人生越来越臻于道德的化境。

《孔子传》读后感14

  阳光明媚,水波温柔,于万千光辉之下,我手捧鲍鹏山先生所撰写的《孔子传》,细细品读其中所蕴藏的深意与道理。微弱的光影打在泛白的扉页上,洗刷过“十五志于学”的高远,“三十而立”的大道,“四十不惑”的开明,“五十知天命”的参悟……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人生是非的理解与通透,而如今我仅以少年的身份领略其中的奥秘,在心间留下最深印象便是那“十五志于学,少年方始终”的感悟。

  在鲍鹏山先生的.叙述中,孔子自小便聪慧过人,更是在颜母的教导下汲汲而学,掌握了礼乐等基本知识,那又为何称十五才志于学呢?原因有其三:

  一为“志于学”即心之所向为大学之道。在《大学》中曾指出“大学之道”指的是我们要发现自己内心中本来已经被蒙昧了的德性,从而让自己成为君子,然后在达到真正的至善后止步。孔子十五志于学便是立足于至善的目标,从这一年起坚决而又明确地为学而不倦。

  其二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清代经学大师刘宝楠曾谈及孔子是“生而知之者”,是圣人。然而孔子却常以“学而知之者”自居。因此孔子称自己“十五志于学”也是一种谦虚,是希望自己能够戒骄戒躁,初心前进。

  其三则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他认为圣人并非真在十五志于学,因为圣人是天生聪慧的,并不需要像常人那样慢慢累积,但圣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圣人,因此孔子仍然称自己“志于学”是想以此来让后学者自我勉励,奋发前行。

  读懂了为何“十五志于学”,我们便可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岳飞矢志报国的慷慨﹑徐霞客志在远方的无畏……漫长历史中也还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激昂……尽数其间,均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底气与信心,更激励着我们向先辈学习,志存高远,德才颖超。

  岁月匆匆,转眼间,蹒跚学步的小儿也要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新时代青年。高考近在眼前,我们的征途也需要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与志向,奋勇向前,无畏险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孔子传》读后感15

  这几天,我读了朱老师推荐的鲍鹏山的作品——《孔子传》,毫不虚假地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这个在世人眼中伟大的人物。

  《孔子传》这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这本书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对一些事情真正的见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这位伟人。他不似人们眼中的那样神奇,在我看来,他只是对于一些道德上的问题更加敏感罢了。无论什么事情,孔子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而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却总能让我在困惑迷茫时茅塞顿开。如果你不了解孔子,你会说他很伟大,是中国主流思想的创始者。当你真正了解了孔子,就会懂得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开创了儒学思想,他更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人们通常认为孔子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孔子都是人们眼中对礼的要求最为详细规范的学者,孔子对于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行为,的确是非常痛恨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一直认为孔子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但是,在作者鲍鹏山的笔下,孔子并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他觉得孔子并不认为单一的道德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更不认为对人做严格的道德要求就可以改变人的品行。同时,孔子坚决拒绝绝对道德主义。我非常赞同作者在这一方面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一个国家不可能仅仅通过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否则法律岂不是虚无的存在了么?因此,孔子并非是一个完全的道德主义者,从他对于绝对道德主义所持的反对态度就可以看出。

  说到道德,孔子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世人皆知的。道德,即礼法。鲁国大夫孟僖子曾因在外交时被人嘲笑不懂礼仪而下定决心学习“礼”。他临终时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还嘱咐两个儿子要向孔子学习“礼”,可见,孔子对于“礼”的见解是被世人所肯定的。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也是非常独到。大家都熟知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实际上,这还是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思想。当孔子的学生问到老师对老子的评价时,孔子这样说:“天上的鸟会飞,地上的兽会跑,水中的鱼会游。飞的鸟,我知道怎么办,用箭射;游的鱼,我知道怎么办,用钩钓;跑的野兽,我也知道怎么办,用网抓。可是对老子,我真的没办法,因为他既不是天上的飞鸟,又不是地上的走兽,还不是水中的游鱼。他是什么呢?他是一条龙。”这还真是颇有味道的评价,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孔子对老子的欣赏。

  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忧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小人则不然。他在没有得到所求之物时,为不能得到而苦恼;等到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担心会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终生的忧愁,却没有一日的快乐。这番言论让我对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别有了重新的认识。君子从不会因为害怕失去而忧愁,所以君子终生快乐,小人的患得患失让他们永远处在愁苦的困境里,无法得到救赎。不得不说,孔子的言论和思想总能让我对不解的事物豁然开朗。

  孔子的眼光总能欣赏到真正有趣的灵魂。孔子欣赏曾皙逍遥自在的情怀,可见孔子并不是一个板正严肃的学者,他崇尚快乐,这让我觉得孔子内心是个有童心的小孩子。

  这本书确实让我获益匪浅,或者说,在我心中重塑了孔子的形象。实际上,让我敬佩的,不是孔子的伟大,而是孔子超越凡人的人生智慧。它会让我懂得如何去生,如何去追求。

【《孔子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子的事迹07-03

孤独的孔子07-04

孔子的经典名言12-17

孔子的名言07-01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什么家-孔子知识06-24

孔子拜师有感04-27

关于孔子作文04-25

关于孔子的作文04-20

孔子电影语录11-11

关于孔子的故事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