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大全6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1
一、调查起因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网络时代,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软件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和平精英、王者荣耀以及各种小游戏也都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各种通讯工具、设备不仅方便而且十分迅速……手机的出现无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且丰富多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它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21世纪终被打上“信息化”的标签。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而控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则成为被影响的主要对象。青少年用手机作弊、上课打游戏、熬夜刷视频……这些情况的发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很流行:“假若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就请给他一部手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手机究竟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助手,还是影响我们成长的隐形杀手呢?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10个小学生,10个初中生,5个家长。
(二)调查方法:制作调查问卷,并将其发给调查对象,结束后进行数据的整理。
1、你自己拥有一部手机吗?
2、你通常用来干什么?
3、你平均每天花多长时间来看手机?
4、你是否会用手机搜考试或作业的答案?
5、你是否传播过不良信息、上课玩手机或熬夜打游戏?
6、你是否进行过网上消费?
7、你主要消费的内容是什么?
8、你认为应当怎样使用手机?
9、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10、通过本次调查你有何感想?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青少年拥有手机情况以及手机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0个小学生中,仅1个拥有手机,而10个初中生中有8个都拥有手机或曾经拥有过手机,由于初中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但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所以初中生是受手机影响最大的群体。小学生很少使用手机,只有在父母的允许下才会使用手机。而初中生则经常使用手机,且许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刷视频、打游戏和看小说。
(二)在手机使用不良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80%至90%的青少年未进行过不良行为,仅有5%左右的人进行过多次不良行为。
(三)手机的危害及青少年对手机的认知
大部分同学都认识到手机的危害非常大,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人际交往。手机对我们的眼睛产生影响,会损伤视网膜,而且手机蓝光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对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造成危害。
(四)对本次调查的感想
1、青少年表示:手机的危害很大,影响我们的学与生活,更甚者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认识到手机的危害,增强自己的自控力,认真学习,戒掉手机瘾。然后帮助身边的人,告诉他们手机的危害。
2、家长表示:过去,我们做的还不够,时常抱着手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以后,我会改变自己,也严格要求孩子。
四:总结与建议
(一)建议
1、合理使用手机,少打游戏以及各种娱乐行为。
2、严格控制手机使用时长
3、不在网上进行不良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4、家人之间相互制约,增强自控力
(四)总结
在体验手机带给我们的便利时,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手机。我们要控制住自己,而不能被手机左右。手机是把双刃剑,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它就是我们的生活小助手。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2
据悉,这次调查方式为问卷式,分别在《课堂内外》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上刊登调查问卷,同时,在课堂内外官方网站设立“20xx中国小学生成长状态调查”专区,点击后进入相应的问卷调查栏目。问卷的统计采取随机抽样统计。另外,通过网上调查专区填写问卷的,其调查数据自动进入信息统计库。这部分青少年必须是有上网条件和上网时间。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往往来自城市和城镇,在周末集中上网的比例很高。一些青少年在回寄问卷的时候特别写信说明,家里有电脑可以上网,但因为住校上网受限制,或者上网填写问卷需要注册,不如直接寄信来方便。
20xx年青少年成长调查从今年1月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共回收邮寄以及网络有效问卷超过十万分。采样范围包括中国内地所有地区,来自生活于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问卷占大多数,其调查结果主要反映了这部分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自我认知。
网络游戏并不是狼来了
调查结果显示,当今中小学生对于网游的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每周玩两个小时网游或者基本不玩的小学生占到了64.21%,这一选项在初中是84.30%,高中生则达到了88.37%。
66.67%的小学生、72.36%的`初中生和62.06%的高中生认为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不沉迷就好。”网络游戏在中学的盛行度并不像传说中那么严重。
韩寒不敌郭敬明,鲁迅成为中学生最喜欢的现当代作家
在中学生最喜欢的80后或90后作家中,郭敬明虽然饱受抄袭门、炫富门等种种非议,但仍显示出其强大的人气力量,在初中生中以50.63%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43.72%)以及第三名张悦然(10.18%)。在高中阶段,郭敬明仍以43.17%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29.36%)以及第三名徐鹏(18.31%)。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后作家无论影响力与支持率仍旧无法与80后作家们相抗衡。
与80后和90后作家之间的竞争相比,现当代作家之间的选择则显得平和许多,初中阶段的前三名分别为鲁迅(50.75%)、冰心(39.20%)、朱自清(29.40%),高中段的鲁迅仍旧成功成为第一(33.87%)、余秋雨则以21.37%的支持率紧追其次,金庸的排名是第三,支持率为19.19%。
90后消费更显理性,国货整体不如国外品牌
在消费分栏调查中,71.10%的高中生和68.86%得初中生认为质量是第一位的,价格其次,但在外形、款式与功能上,初中生更注重前者,说明针对初中生的产品在外形设计上要更加前卫时尚,满足他们追求“酷”的性格特点。高中生则没有太多区别。
在同时发布的“20xx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排行榜’可以看出,在消费领域,在休闲衣物、食品等方面,国货整体支持率要高于过国外品牌,出电脑品牌外,绝大多数电子消费类产品均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国货品牌仍未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多数中学生承认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有消极心理
在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中,68.49%的初中生和78.11%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但有时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其中69.75%的初中生和67.84%得高中生认为已普遍出现过焦虑情绪的体验,同时,来自身边人的影响(尖子生、学习竞争、找不到朋友)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个别人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
面对这种心理焦虑,极少数同学作出的类似离家出走、自杀或犯罪等极端行为,对此,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成绩不好,学习、升学压力太大,其次是心理有障碍,认为是因为家庭不幸、不适应社会、失恋的比例要低于初中生的选择,说明高中生更愿意从当事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专业心理健康老师
根据调查显示,54.02%的高中生表示自己的学校拥有心理健康老师或心理咨询室,而这一选项到了初中则降低为36.09%,小学更是低至22.90%。
而在其后的关于“如果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你有不良情绪时是否会去咨询?”问题时,有不到一半的高中生和初中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分别达到43.81%和43.79%,而在小学,这一比例却达到了66.11%。可以看出,小学生相比初高中生,更愿意把心中的苦闷不快告诉心理老师。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3
一、调查原因
国家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手机的发明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手机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巨大。关于手机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如今青少年使用手机的现象逐渐普遍,伴随着各种游戏和视频软件的出现,许多青少年逐渐沉迷手机和网络,从而患上“手机依赖症”。手机中还隐藏着一个副作用,长时间使用让青少年易患近视,据中华眼科网统计,近视人口占全国人数的35%,而其中中学生占50%,统计数字显示,全国近视发病人数青少年达1.8亿。由此看来,手机正潜移默化地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严重的可能使青少年成为一个“废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增强青少年对手机使用的理性认知,为减少青少年不正确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此调查报告努力为此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1)调查对象:10位青少年
(2)调查方法:面对面访谈
(3)调查内容
1、你有手机吗
2、你是何时拥有手机
3、你是如何拥有手机的
4、你使用手机的频率高吗
5、你平时用手机干什么
6、你是否用手机玩过游戏(如王者荣耀等)
7、你是否将手机带入校园过
8、手机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9、你是否用手机做过不良行为
10、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拥有手机吗
11、你是否近视
12、你认为成绩的下降是由手机引起的吗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
据调查,在10个青少年中有9位青少年都拥有手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在访谈中该9位同学手中还拿着手机,可见那9位同学已经和手机达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并且另一位没有手机的同学还在家长身边蹭着看视频。我询问这几位青少年的家长,他们都说孩子特别喜欢看手机,甚至认为手机比父母还要重要。
2、关于青少年如何获得手机和其中的影响
据了解,其中有3位同学是家长用过,一位同学是亲人送的,有5位同学是通过歪门邪道的渠道购买的。在那5位通过歪门邪道的渠道来购买的青少年身上,我们可以知道大多数同学已经开始沉迷于手机。调查得知其中有5位同学在班级成绩垫底,其他同学也只是在班级的中等或中下等。可见手机的诱惑已经让青少年荒废了学业,通过家长的回答,让我们知道,大多数青少年会因为手机而与家长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3、青少年的不正确使用手机
据了解,还有一部分同学将手机带入校园,在校园里使用手机,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课外时间,多数学生的学业因手机而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周围学生的精神状态,就算在家中使用手机也同样有很大的危害,有的同学还在家中通宵玩游戏,导致上课睡觉,成绩下降。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机灵”同学用自己那些小聪明在网上找答案,使手机成为了学生考试的作弊工具,还有一些同学沉迷于游戏的'趣味中一去不复返,从此成为手机游戏的“奴隶”。
4、手机的利与弊
在生活上,如果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利用手机通话和学习,的确是一个便捷的工具。据调查,学生认为手机能更方便联络父母,及时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不少家长为子女买手机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在学业上,青少年通过使用手机讨论问题,上网看新闻,查阅资料等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而这类情况只占少数同学,而大部分同学,就是通讯也只是以同学聊天为主。还有很多同学以查资料等理由向家长索要手机,其实也只是想玩玩而已。
5、小结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手机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问题,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会及时改变,不让自己沉迷于手机和游戏,在学业上也会更加努力,控制好对手机的使用,正确使用手机,不让自己成为“废物”。
四、建议
1、对于有手机的同学最好将自己的手机交家长管理,要使用手机查找资料的时候,要在家长的监督下查找,如果要玩的时候,要在家长监督下控制好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2、平时可以培养好自己的自控力,自觉控制好对手机的使用。
3、家长一定要起监督作用,不能纵容孩子玩手机。作为家长也不能沉迷手机,家长可以多看书,带起家庭氛围。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4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传统的婚姻观在不断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逐渐增多,使部分家庭面临经济和情感上的困扰。家庭环境、父母素质、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进而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家庭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最近,金坛市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家庭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85%的核心家庭在三个家庭中,10%在家庭中,5%在单亲或重组家庭中。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结构、父母素质、教育方式和他们营造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和行为塑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a)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婚姻观念文明、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在素质、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加理想;比如家庭不和谐,婚姻观差,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和温暖的感情,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抑郁。单亲家庭,无论父母因病去世还是离婚,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创伤。孩子容易孤独、焦虑或抑郁,因为他们得不到一个完整家庭的爱。此外,缺乏沟通和纪律往往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离婚率逐年上升的趋势非常令人担忧。当然,我们不能阻止离婚,但是为了孩子和下一代,打算或者即将离婚的父母,在采取这一步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让自己得到应有的照顾。
(二)父母自身的素质
龙文化素质是决定其教育态度和方法的关键因素。父母的教育和修养越高,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父母的职业与他们的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生活条件以及对青少年的经济投入密切相关。由于疲劳、忙碌、抑郁,相对不稳定、失业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反应较少,降低了青少年成长的教育质量,尤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三)家长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的差异导致孩子在矛盾的环境中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他们成功的动力,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合适的。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要求太多,孩子往往会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情绪和行为障碍。调查显示,虽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热情很高,但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大多数处于盲从状态。父母过度训斥和殴打孩子会导致青少年行为问题;冷漠的教育方式会给青少年造成心理障碍,他们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控制力低下,甚至厌倦学习。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孩子可以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模式来学习一些不良行为。
(四)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
有些父母太心急了,不愿意和孩子交流。这是因为两代人年龄相差很大,成长的时代不同。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调查表明,亲子关系密切的家庭将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只有渴望,没有扎实的行动,那就在亲子关系中吃饭嘉盛大米生活在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中,亲子关系差,父母和孩子缺乏情感交流,双方容易产生隔阂甚至对抗,这是另一个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
二、认真研究并采取对策
突出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姻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积极采取提高父母素质、建立经常性的文化教育机制、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庭成员讨论亲情、友情、爱情等问题、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等对策。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开展促进婚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专项活动
执行小手拉大手赢在起跑线上以主题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可以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文明养成。引导家长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式,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可以有效影响和带动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使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得到充分继承和发扬,形成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和谐农村、和谐金坛注入新的动力。
(2)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质
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青少年,父母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不同的。要根据家庭成员和青少年的不同情况,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青少年的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三)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成立了由女性志愿者组成的导师小组,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夜晚进村,以村为单位,根据家长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导师指导。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亲子沟通、互动体验、心理咨询等专项辅导活动。通过互动体验、亲子游戏、精神交流等方式,为家庭普及科学教学理念提供了有效平台。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要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姻观,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子女教育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婚姻、家庭和社会和谐。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5
一、调查起因
世界文化飞速发展,科学领域的步伐也迈向更高的台阶,手机作为世界科技产品普及率较高的产品,功能也日益强大。有人说手机代替了旧时代或现在的很多事物,如:手表、日历、电视、电话、游戏机……
琳琅满目的软件五花八门的技术对青少年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引诱了许多青少年来肆意使用,他们会用来搜索所需资料,学习各种知识,阅读各种书籍。然而有很多自控力不强的同学掉入网络的陷阱之中,沉迷于各种游戏,乐此不疲,在社交软件中聊得热火朝天,追剧、看小说、听歌、作弊,花样百出。更有甚者将手机带入不允许带手机的场所—-学校,还有人将手机带入中高考考场来作弊,也因此,他们本该光明的前途被毁灭,令人扼腕叹息。手机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无疑也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但是别人无能为力,就算是家长也无法去控制,只有学生本人真正意识到手机的危害,并有较强的自制力,才能减少手机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了保护青少年的成长,避免误入歧途,了解手机对青少年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调查对象、方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10名小学生,10名中学生,3名家长
(二)调查方式:列出问题并进行调查
(三)调查问题
1、你是否拥有一部手机?
2、你如果有手机,会来做什么?
3、是否使用手机?
4、你使用怎样的通讯方式?
5、你是否会将手机带入学校或课上使用?
6、你是否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你有没有用手机考试作弊?
7、你是否利用手机与同学聊天?
9、你认为手机青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作为青少年应怎样合理使用手机?
10、你是否思考过沉迷手机的后果是什么?
11、青少年因手机影响导致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青少年手机的使用情况(频率、时间、使用内容
据调查,只有极少数同学拥有己的.手机,但是几乎都会高频使用手机,使用时间较长。其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看视频、聊天、搜资料、玩游戏等,而中学生的使用内容有玩游戏、刷视频、搜资料、聊天、阅读小说等。通过调查得出中学生使手机的内容广泛,时间长,但小学生使用手机年龄在不断低龄化,所以父母需严加管理。
二)青少年手机通讯方式通讯情况
据调查,大部分小学生仅与自己的父母朋友等进行通话,且次数较少。而五年级左右,会开始使用QQ、微信等软件来进行通讯,内容很少与学习有关,会出现八卦,游戏等信息的交流,而且在信息中会出现许多的不良信息,如各类脏话、各种网络用语,可见网络对青年的文明素质会产生影响,需要引起注意。
(三)手机的利与弊的关系。
利:青少年若能好好利用手机的话,那么手机会成为很好的学习工具,如可以快速搜集所需的各种资料,有助于我们获取更多知识,对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可以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便利。
弊:青少年的自控力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较差,沉迷手机的情况更容易发生,打游戏、上网刷视频、看电视,以各种理由获得手机来玩。调查中发现受手机的影响而成绩一落千丈的不在少数,这些青少年的一生将因此毁掉,所以手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很大。
手机本无利和弊之分,工具的好坏要看使用的方法,合理使用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四)青少年成绩受手机影响的原因
1、浪费时间,沉迷手机
2、影的学生的学习态度
3、通过手机搜答案,使大脑缺思考
4、影响学生的上课态度和学习效果
四、总结与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手机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很大,我们要学会合理地使手机,服从家校管理,扬长避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责任自主成长,健康成长,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6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关怀和关爱青少年,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紧迫的任务。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就全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了多次座谈。现就如何净化、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一、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区各学校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全区33所中小学校均落实了一校一警制度,成立了警校共建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了法制副校长27名,有15所学校还配备了城管副校长,并定时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三位一体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缺乏合力。表现为,学校讲一套,家长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教育口径相互矛盾,让青少年无所适从;教育责任不清,价值导向扭曲,部门配合难,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机制还未形成。在校青少年的品行可谓问题多多,上网、抽烟、喝酒、打架、偷盗、擂肥、早恋、结帮等劣迹恶行屡见不鲜甚至有逐渐蔓延之势,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前兆,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深刻的反思。
二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由于利益的驱动和部分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的缺失,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屡禁不绝、黑吧经营现象仍然存在,即使经整治也容易反弹,家长对此既恨但又无可奈何。发生在我区某中学的一位在校学生因迷恋网络而逃学泡吧达7个月之久,学校、家庭毫不知情,网吧的未成年人准入机制形同虚设,后经媒体曝光后才引起社会的关注,由此可见,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消极因素不容忽视,建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三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法制教育难有时效性。在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下,在中考、高考指挥棒影响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分分是学生的命根,考考是老师的法宝这一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能力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造成在学校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使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难有时效性。
四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容乐观,综合治理机制有待加强。学校周边的一些个体工商户把学生当作摇钱树,将香烟拆散零售给学生,甚至容留旷课的学生抽烟、喝酒、赌博;无照经营的小商贩,在学校门前出售不卫生食品,对学生的健康构成威胁;大量的学生在放学后进入网吧,沉溺于聊天、游戏,荒废学业;学校周边居民将空闲的房屋出租给学生,少男少女们将此作为聚集地,谈朋友甚至同居,等等。这些问题虽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进行过专项治理,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在整治上仍然存在着主管部门一家唱独角戏,少数行政主管部门甚至重收费、轻管理,缺少其他相关部门的参与和配合,缺乏综合治理机制。
五是社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与教育基本还是空白。
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来说是适用的。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随着社会的转型、体制转轨和开放程度的扩大,青少年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缺乏精神支柱和主流思潮,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学校教育的偏向。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摇篮,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不少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办学方向、治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向。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学校不得不追求升学率,以提高影响,扩充生源,给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带来许多负效应,被划为另类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破罐子破摔,有的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重智育,不重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造成不少学生思想品德滑坡,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缺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多有批评少有鼓励,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对这部分学生采取放任式教学,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贫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这种高压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性极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单亲型的家庭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使青少年缺乏正常的家教氛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综治合力的不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食品卫生、饮食摊点、占道经营、文化图书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卫生责任制、食品准入制、过错追究制、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或者没有照章执行。责任不具体,多头管理,没有形成综合治理合力。在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上往往是一阵风,突出时有一定效果,特殊阶段一过,又容易死灰复燃。
(五)管教制度的缺失。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无业人员在我区青少年犯罪中占据多数。近三年(20xx年至20xx年)来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无业人员有67人,占受理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83.3。九年义务教育后,使一批初中毕业没有升入高中的未成年人脱离学校,流向社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就业或不愿从事体力劳动而成为社会无业人员。因社会管理的缺位,无业青少年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
(六)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被称为成长中的危险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少年身体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他们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差,又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三、对策与建议
构建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营造和谐、健康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关爱,为此,我们建议:
(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青少年是未来、是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优化社会环境,为我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一代有为青年,是构建富裕汉南、生态汉南、和谐汉南的长远战略和现实需要,区委、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领导。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要对营造健康、和谐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指标进行考核检查。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针对青少年犯罪趋势、特点和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有效措施确保法制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努力加强法制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区委、区政府要加大对这两个法律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结合普法工作,制定青少年法制教育规划,努力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宣传体系;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进一步落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对青少年的权益保护;要建立预防和挽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现机制、预防机制、挽救机制和再犯预防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积极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关心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家庭等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建立、健全社会支出保障机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做好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救助、保护工作。
四是重视活动场所建设。区委、区政府要加强对校外教育的管理,要将校外教育象学校教育一样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统筹规划,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加大对校外教育的资金投入,重视校外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青少年文化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全面净化青少年成长的法制环境
1、净化社会环境,构筑社会防线
要加大净化文化环境力度: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二是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三是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任何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
这里尤应强调的是,要从制度建设上为净化文化环境提供保障。在这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譬如规定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坚决查处和关闭传播色情、淫秽内容的网站等等。区政府要着眼与控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发因素,加大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可适时联合综治、教育、公安、文化、工商、城管、电信等部门采取专项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完善管理制度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广泛宣传与群众举报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打击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区范围内清理、整治电子游戏机、网吧、学校治安秩序、校园周边环境等。特别是对不按有关规定经营,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对其实行一次性死亡的严厉制裁,坚决关闭取缔,绝不能简单地以罚代法。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举报黑网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等违规行为,建立社会监督、政府奖励制度,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社会有效举报而不作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实行行政问责,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强化法制教育,构筑学校防线
一是端正教育态度,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要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克服和扭转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学校在抓好智育的同时要注重抓好德育,对德育工作者在评职、晋级任用、物质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校长的任用、教师的晋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定时,都要把德育工作是否有成效作为重要指标。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不能动辄采取劝退和改变环境的做法,将他们逐出校门,要耐心进行疏导教育,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帮其消除自卑感,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师长的关爱,促其转变。对于那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应送工读学校重点加强帮教,制定相应政策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工读学费问题。
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文明行为。要加大学校法律常识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比重,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努力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统一到课程教材之中,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使青少年除能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能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培养明辨是非能力和遵纪守法的品德。同时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汇演、模拟法庭、参加公捕公判大会等,使青少年从思想上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加强综合管理,优化成长环境。政府在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上要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公安部门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严历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对侵害学校师生、危害校园治安的各类犯罪活动从重从快办理;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强化治安管理;管段民警对出租户逐户摸底,对不具备消防设施,有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对各学校周边的副食商店、餐饮食店要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保证食品安全;严禁校园周边个体商户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违者严惩。
3、重视社区教育,构筑家庭防线
一是打造社区教育平台,夯实家庭教育基础。区政府要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通过社区主导,以社区为平台和载体,举办青少年家长的法制培训班,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其尽到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家长自觉保持婚姻家庭的相对稳定,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庭第一学校的作用,防止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引导家长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不越轨、不出格,以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子女树立榜样,规范和引导青少年的言行举止。
二是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区政府要大力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通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优秀职工等各项活动教育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克服和纠正简单粗暴、娇惯溺爱和放任自流等不良教育方式,教育子女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克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懒散习惯,塑造良好的生活、作风性格,对不正当的欲望和需要,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
三是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帮教功能。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组织社会闲散青少年有序外出务工,防止盲目外出,另一方面要加强外出务工青年的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帮教社区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把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贯穿于帮教全过程。各级综治办、公安、司法、工商、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帮教工作网络,明确要求实施一把手责任制。
总之,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只要学校、社会、家庭各负其责,相互监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环境就一定能建成。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06-08
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07-03
青少年吸烟危害调查报告07-16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07-28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报告01-02
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11-06
青少年近视的调查报告04-12
青少年近视调查报告01-22
有关青少年近视的调查报告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