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评课心得

时间:2024-06-09 08:25:38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评课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评课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评课心得

信息技术评课心得1

  1、课堂情境创设和课程导入部分提倡快速、简洁和吸引力,体现出技术方案对信息本体的传递,同时尽量减少无关信息对需表达信息的干扰。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运用和表示。忽略了这点,我们就会走入各种误区。

  比如有一个老师在教网页中插入横幅广告组件时,播放了一段神州,六号起飞的画面,从播放到结束,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听课老师吸引力都集中在视频画面上,但随后老师又对网页上面横幅动画进行提问,让学生有点摸不着脑袋。可以看出,信息没有被有效传达,因为受到了与课程无关信息的强烈干扰。

  还有一些老师只是简单的运用了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的对比引入横幅广告组件,让学生得出动画的效果就好。我认为这样的设计也缺乏说服力,没有体现出信息的本体作用的技术方案我认为都是不合理的。也许我们在做课程设计时考虑一下它为什么叫横幅广告组件会对课程设计有帮助。如果我们再做一个对比的话,童苏的藏头诗导入设计我认为是完美的。

  当教师创设的情景或者任务能够成为现实中的需要,或者激发出学生的内在需求、现实需求时我认为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导入设计,至于它究竟归属于什么指导思想下的设计并不是非常重要。没有由来的课程导入,为了任务而任务的课程导入是非常失败的设计。

  2、新课部分的教学方法,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指定课本内容独立自学、帮学和演示。

  课本内容独立自学能力,受制于很多因素。如学生的阅读能力(速度、理解),阅读方法,动手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学生,还不怎么会阅读计算机教材(边找插图边摸索,关键之处看文字说明),尤其是边阅读边操作速度很慢。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阅读内容从一段开始,以后再逐渐增加。如果不注重长期训练,公开课上一下让学生阅读大段的文字和图片,那么学生学习效果可定不会理想,难以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

  帮学和演示一般在学生自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运用。帮学又可分为教师指导帮助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教师指导帮助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生之间帮学有时需要区别对待。有的学生独立自学确实有困难,确实需要帮助。但也要注意少量的学生因学生帮助方式不对(比如直接帮他/她做),时间长了,造成了这些人形成了学习依赖心理。同样演示教学也很大弊端,尤其过多的教师演示,造成不少学生形成了你不教我我就不会的局面,同时缺乏学习中的失败体验,对知识的印象浅,不会处理一些变化问题,而且容易遗忘,另外一个副产品就是学生阅读计算机类的教材能力差。

  另外,合理运用几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演示有选择的绕开一些学习障碍我认为是一种必要的技巧以及是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比如在有关网页的7节课中,有关frongpageXX的使用,不少教师都直接采用了教师演示或者录像的方法绕开了学生没有相关前提技能的问题。但是学生还是在打开frongpageXX站点、网页编辑上出现了问题,又如何解释呢?演示教学的很大特点是需要学生的短暂记忆能力强,但不少老师忽视了这点,一个演示下来用了几分钟,能力强的学生凭借印象可以再现,但多数学生出现了知识再现失败。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演示分段,学生分布跟进,采用完全的跟我学方式完成。分段等待其间,学生学习再有困难,旁边同学只需要稍微帮助一下就可以跟上教师节奏。

  如果一节课的学习基本由教师进行演示教学,我觉得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学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你的有效抹杀。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了我完成你的任务就算学完了的想法,但随后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也将会让你头痛。

信息技术评课心得2

  通过听课和同行的交流,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么平时很少备课,要么备课质量不高,结果在处理教材的时候选择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采用教学方法不妥当,教学环节频繁失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操作中会出现的障碍,甚至老师回头补充教学内容。

  我认为备课很重要,我们可以充分积累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和教学素材。每次上完一个课程后,我都会对自己的教案重新修订。使用电脑备课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优势。课后修订教案让我们下次教学时可以在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另外不备课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说话、提问甚至操作随意性大,在本次活动中,术语表达不准确的、提问方式不恰当的,尤其是教师的示范操作随意性皆是:随意将文字放的老大;随便插入一张图片在文章中;还有老师还说到“把文件随便保存一下”。不严谨的教学的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呢?

  评价问题:(11.25)

  课堂内的评价可以说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关于评价理论我不想在这里阐

  述,网上很多。我关注的是教师在一堂课中运用的教师评价的方式、时机和它带

  来的影响。

  评价方式从本次活动看到,不少老师都能使用多角度对学生制作做评价。例如童苏和其他几位老师不约而同的都用了自评、他评和师评。面对众多同学和教师的监督,学生的自评会比较客观。如果没有监督,学生的自我评价可能会不太真实。学生在他评时,不仅可以发现被评价人的问题或者优点,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比较和学习的机会。师评也很重要,在学生心目师评很有份量,因此教师的评价不能随便,更不能没有原则的说“好”。同时我觉得教师在评价时,指导性评价

  应该是教师侧重的。在听课的过程中,一些老师没有对学生的作品缺点指出,导致大部分学生犯同样一个问题:不合适宜的字号、字体颜色、插入与内容完全不相干的图片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教师没有理解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概念内涵引发的问题。

  评价的时机。何时评价为好?我认为,当评价能给后续学习带来动力或者修正作用时,我觉得引入就比较好。尤其是课堂内的评价,在修正教学偏差或失误、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最优化操作有积极作用。这个环节一般是在课程中途出现一次、结尾一次。中途的一次一般是对新课内容学习的第一次学习效果评估和反馈,是一次教学修正。结尾的一次一般作为总结性的评价,评价范围要广一点,评价具有后续作用(学生的以后作品可以看到此次评价的影响)。及时、准确的评价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落实。

  良好的评价是学生学生走向发展、甚至学习兴趣走向转折的一个重要契机。尤其带给被评价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有关计算机概念的教学:(11.28)

  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已不同于小学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在操作的重现。我们都知道,软件的使用具有一般的通性,如何让陌生的但功能相似的软件与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呢?例如office系列软件的图片插入功能。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和dreamwe***er。

  概念的教学我认为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在教网页制作的几节课,鲜有老师能在课堂上体现这点。即便是突出了这点,也因为种种原因在这点上的教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frontpage的组件,没有一个老师提出动画原理,因此学生不知道里面的容器思想,造成学生反复插入组件,同时对这个组件各选项参数设置也比较糊涂。我觉得如果能够突破这个组件的教学,其他的几个组件教学就可以迅速突破。因为组件对学生来说以前是从没有接触过的。形成了给组件设置参数印象,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其他组件里面的参数含义,从而让教学不在深入了一个层次。同样的超级连接的几堂课也存在这个问题。

  概念的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我认为也可以先通过现象或者事实提出一个概念轮廓,再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再对概念做一个清晰的讲解效果会好一点。这样也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如果用一次性到胃概念教学方式,除非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好,否则不会受到什么好效果。概念不进行教学,造成的后果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差,完全凭借印象学习不是良好的思维方式。

  例如超级连接的教学方式: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师操作,认识到超级连接的存在,教师介绍超级连接可以实现从一个网页到另一个网页/站的跳转(让学生注意到文件名发生了变化)。然后也可以学生自学,也可以教师示范操作。当学生完成一个超级连接后,停下来。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的操作,回忆实现超级连接的几个关键步骤,讲解什么是超级源、超级目标,实现步骤的`每个作用是什么,实现第一次概念的形成。然后学生再完成几个相同目标的操作,加深对刚才概念的理解。概念形成后,再对超级源、超级目标进行扩展教学:通过对其他超级现象分析和理解后,学生再进行实践操作。达到了用概念指导实践操作的高级目标。

  概念教学的难度确实比较大,教师如果不能对教材内容的知识点掌握精髓、不能合理的设计教学流程,都会导致教学是失败。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得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练习的设计11.30夜

  课堂内的练习是温习以前课程知识点,补缺、巩固当堂知识的最佳形式。练习设计的好坏影响到知识巩固的效果,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练习设计的指标综合的说有:练习量、完成练习所需知识跨度、练习的可拓展性。

  练习量太低,大面积学生做完了后没事情干,只好玩游戏,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练习量大了,大部分学生完不成,会给学生带来普遍失败感,影响学生学习心理。同时造成收作业收的少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在设计练习时,量基本上要控制在80%的学生可以完成。当然,自己的课也不能上失败,否则学生将难以完成练习。

  知识跨度问题,通常情况下,完成练习中所需求的的知识跨度要小,主要要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大了,也会无形中造成练习难度加大。如果为了突出一些基本操作,则必须在练习中加进相关的设计。比如复制、剪切、粘贴、撤销和删除操作,比如插入剪贴画、艺术字和图片等。

  练习的可拓展性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标准的理解。可拓展性如何理解?低一点的设计要求要能体现出一些基本技能的强化。比如我在学习插入剪贴画一课中,我提供的是一个未经任何修饰的文章,学生完成插入后图片后,还要对文章进行修饰和美化;再高一点的要求是插入的图片一定要符合文章情境,文章的美化一定要注意美观,不能影响文章阅读。(我告诉他们我反对过多的文字效果)要能;再高的要求就是你的所有修饰(包括选用图片、图片放置位置、字体字号颜色等)能体现出文章信息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对文章重要信息有所把握并做出恰当的处理。单纯的技能反复练习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没意思,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许牺牲了一些技能训练的时间,但当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后,感觉今天的学习很有用,那么对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如果教师在作品评价中能将学生的优秀劳动成果及时点评出来,那么对他们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还会那么枯燥吗?同时练习的可拓展性也体现出了教学分层思想。不同程度的学生面临的任务和挑战都不一样。练习的可拓展性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想。也许他们的思想火花迸射书的作品是你老师在设计时都未曾想到过的!

  在本次活动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一个是合肥42中的老师设计的练习量偏大,总共三个任务(练习)。到课堂结束,绝大部分学生只做到了第二个练习。个别学生做到任务3,少量同学做到任务1。学生基本上没有时间去看提供的文章素材(虽然内容确实吸引人),更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如何将它们细致美化。还有就是练习的要求不宽松,没有让学生去细致思考去选择个性化文字美化方案。同时也因为课堂时间被大量的练习消耗,教师点评也比较简单。蚌埠9中的老师练习设计量太小,一堂课都在围绕纳米与纳米技术进行练习,学生的高级思维和创新思维没有受到多少启发。童苏的练习设计设计的巧妙而且量正好:教师投影展示了吉祥物图片,视觉效果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美化的积极性,让美化文章不那么单调。

  配套的练习文章是08奥运吉祥物的介绍,文章长度也比较合适,练习要求只提供了一些原则。美化与创新的空间很大。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他在做学生作品点评时,对一个女学生运用吉祥物颜色(蕴含五环颜色)修饰文章中吉祥物名字的及时发现并作了点评。我当时就震惊了!我想即便是童苏在设计这个练习时恐怕也没有想到竟然可以这么可以吧。而他的发现与点评真正体现出了一个高素质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

【信息技术评课心得】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评课稿07-20

(经典)信息技术评课稿08-28

信息技术评课稿07-21

信息技术评课稿(经典)07-21

信息技术评课稿(精选)07-27

[经典]信息技术评课稿08-10

【经典】信息技术评课稿07-31

信息技术的评课稿11-14

经典信息技术评课稿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