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时间:2024-06-11 10:47:24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知识(汇编15篇)

心理学知识1

  《雨人》作为心理题材电影的经典,浓墨重彩的展现了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症状。电影的主人公雷蒙是一个自闭症患者,行为异常,被视为白痴。影片的基本内容是:靠倒卖汽车为业的小商人查理与父亲不和,分手多年。某天突然收到父亲的死讯。三百万元遗产正好可以帮他渡过生意上的难关,无奈父亲却把这笔巨款留给了他从未谋面的哥哥雷蒙。雷蒙是一个自闭症患者。查理将雷蒙从精神病院拐出,试图从雷蒙监护人那里敲诈这笔遗产。但在与哥哥相处的短短几天里,查理被亲情所感染,放弃了对遗产的争夺。

心理学知识(汇编15篇)

  自闭症是一种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致的发展障碍,影响患者的脑部功能,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表现为人际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沟通发展的障碍,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特征。自闭症的症状特点: ⑴语言和沟通的障碍:他们可能是没有语言或迟滞,特殊的语言用法,例如重复问话者的部分或全部问话内容;背诵出曾听过的广告词、话、歌曲等。即使随着年龄增长语言沟通有些进步,其对话也呈现机械式地将所背的回答出来。自闭症相对于其它能力有较佳的记忆性,但理解、抽象、推理能力有缺陷,比如影片中的雷蒙有沟通和学习的困难,他无法表达自己,但有着在数字上过目不忘的惊人天赋。 ⑵人际互动的障碍:无法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眼晴不看人,甚至躲避视线的接触,不理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怕生人,没有明显分离焦虑,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主动寻求慰藉。 ⑶行为活动的特征:行为带有重复性、固定化、仪式化的特征。一旦这种惯例、仪式遭到破坏,会使患者十分惊恐。电影中,雷蒙在各方面都有典型的表现。

  首先,人际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表现为雷蒙终日不与人接触。他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在刚开始时总是不能和查理有效的沟通,也不能和他建立起良好的兄弟感情。

  其次,他的沟通发展的障碍表现为他对外界的视若无睹,听若未闻。他似乎缺乏“理论思维”------ 无法意识到他人对待事物可能持有与他们自己不同的观点.对于查理对他的难以忍受,雷蒙总显得很漠然,还经常答非所问,或在他人对他说话时没有任何反应。

  最后,雷蒙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体现在他喜欢收集特别的卡片,看特别的电视节目;他要在固定的时间看固定的电视节目、每餐要吃固定食品、只穿一种品牌的内裤,在固定时间就寝等等。

  这些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使得雷蒙又有其他特征,如:

  选择性的注意力,他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有极高的持续的专注力,如电视节目,但对其他事物却没有兴趣甚至没有相应的意识,如金钱和性。

  情绪起伏不定,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因而常有自伤行为,有一次雷蒙在做早饭时弄得烟雾很大,以致警报器响了起来。受到刺激的雷蒙狂乱不已,用头猛撞门,并且歇斯底里的大叫。另一个场景中,在他看到浴缸里热水倾泻的情景时,雷蒙也是相似的反应。

  害怕与人进行身体接触,在查里刚刚接走雷蒙时,雷蒙将查理对他的身体接触都列入身体伤害纪录,并且对此反应强烈。

  记忆力很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他能记得很久以前的事情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他与弟弟分别时唱的歌。他能历数近年来的各起空难事故、记住电话本上的人名和电话号码、精确的说出掉落在地上的牙签的数目、同时记六副牌……另外机械计算的能力也很强,他可以进行四位数乘以四位数的乘法的心算。

  通过以上对雷蒙符合自闭症特征的分析,再回顾一下学过的心理学知识,我认为我们学过的有些心理学概念中是与自闭症的这些症状有直接关联的。

  首先是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使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雷蒙对外界的视若无睹,听若未闻,或是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这些不同于常人的反应势必与他的感觉或知觉有关,尤其是知觉。

  因为我们学到过,知觉相对感觉的本质特征有:

  (1)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2)知觉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是一种概括过程。

  (3)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

  总而言之,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对于雷蒙来说,事物的意义和对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他对事物的理解十分的直观,对感觉的依赖很大,有一个场景就是雷蒙在过马路时,看到绿灯转为红灯,并显示出“停止前行”的字样,当时雷蒙正位于路中央,他看到“停止前行”就立即停止不动,使众多车辆因此停滞,交通堵塞。从这个场景我们可以认识到,雷蒙的理解能力十分弱,他对事物的反应都是最直观的反应,他对事物的解释和概括能力不强,相关的思维能力也很弱。可见雷蒙的知觉是有一定问题的。

  其次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警卫和门户,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雷蒙的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十分强的,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我们的心理活动只对有关刺激产生反应而对其他刺激不发生反应,表现出对特定事物的选择。而雷蒙不仅仅是在某一瞬间的表现对特定事物的选择,而是在长时间内都对某事物表现出特定的兴趣,他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有极高的持续的专注力。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的强度或紧张度。雷蒙的心理活动在它感兴趣的事物上停留的强度和紧张度很高,他在看他想看的电视节目时的专注远远高于常人,此时其他人基本上不能进入他的世界。

  另外还有思维和语言。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地、间接的反映。它可以被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实际行动为支柱的思维,是与主体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相联系的。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可以脱离对事物的感知,凭借头脑中的表象来进行。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以概念为支柱。雷蒙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应该比较薄弱,在知觉问题上的论述中我已经举过例子。他的思维方式应主要为动作思维,是直接建立在对事物的感知上的。或许正是雷蒙在思维上的缺陷影响了他在语言上的缺陷,他总是重复着固定的话,或是不断重复他人的话,从中也可见他的思维的直观和注意力的集中与局限。

心理学知识2

  第一节 绪论

  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1832—1920)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即精神与躯体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广、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但也可用于临床研究中。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 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内容。

  心理实质的内容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认识过程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常见的感觉现象有感受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等。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知觉的特征:选择性、 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二) 记忆的概念

  1学习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有强化、泛化、消退、恢复等特点。

  2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

  在识记后的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遗忘的数量最多。

  (三) 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情绪过程

  (一)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2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从发生上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较稳定。

  4从反应上看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表现不明显。

  (二)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高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意志过程

  (一) 意志的概念与特征

  1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 行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特征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意志的第二个特征是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

  意志的第三个特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二) 意志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及自制力。

  需要与动机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

  1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

  2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感。

  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

  4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地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的实现。

  动机冲突的类型有:

  1趋-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是指在一个人的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常形容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避-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物,产生同等的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便是一种严重的双避冲突情境。

  3趋-避冲突这种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喜欢),又拒绝(厌恶)时发生的心理冲突。由于人生中遭遇的许多目标,往往既有吸引力,又要求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接受目标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趋避冲突是最常见的心理冲突。

  4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人格

  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

  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与性格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或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色彩辨别力、音色分辨力、手指敲击速度等。

  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从中找出四种最主要的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命名沿用至今,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气质类型、特性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神经过程的特性



气 质特性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感受性



耐受性



敏捷性



可塑性



兴奋性



倾向性



多血质



活泼型





均衡



灵活









可塑



高而不强



外倾



粘液质



安静型





均衡



不灵活







迟缓



稳定



低而强烈



内倾



胆汁质



兴奋型





不均衡



灵活









不稳定



高而强烈



外倾明显



抑郁质



抑制型





不均衡



不灵活









刻板



高而体验深



严重内倾



  性格的概念与分型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特征: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人格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

  行为

  A型、C型行为与疾病

  1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A型行为由弗雷德曼和罗森曼提出,特征为: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办事急躁、具有敌意等。经研究认为A型行为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2 B型行为类型是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征,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

  3 C型行为与肿瘤C型行为的特征为:过度的性格压抑、过分合作、谨慎,社会化程度高、情绪表达障碍。研究认为C型行为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发生。

  第三节 心理卫生

  一、 心理卫生概述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 能力。

  二、 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三、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 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优生优育,有条件进行胎教。

  2抓住“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

  3为儿童提供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

  4端正家长的养育态度,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 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重视青春期发育和性教育。

  2帮助青少年度过“危机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3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4尊重他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担负好自身角色,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

  2量力而行,避免过多压力和超负荷工作。

  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

  (四)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2保持乐观精神,适当参加各种活动。

  3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 心身疾病

  一、 心理应激与应对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1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2提高自身应对能力。

  3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 。

  4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应对资源。

  二、 心身疾病的概述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三、 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

  例如一个研究发现,一年中,LCU超过300的人中第二年有75%的人曾感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脑病发作;而低于150的人中只有33%的人有类似情况。

  第五节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

  1调查法

  2观察法

  3会谈法

  4作品分析法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工具。

  二、 心理测验的分类

  据统计,已经出版的心理测验有5000多种,而且在不断增加。

  (一)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特殊能力测验

  4诊断性测验

  (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三) 按测验方法分类

  1问卷法测验多采用问题方式。

  2操作法让被试实际操作。

  3投射法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如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一片模糊的墨迹或一句不完整的句子等。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随意做出回答,借以诱导出被试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四) 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

  1个别测验每个主试每次只可以测试一个被试,如韦氏智力量表。

  2团体测验每个主试可以同时测试多个被试,某些智力测验可以以团体为单位进行。

  三、 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四、 信度、效度和常模

  (一) 信度

  信度(reliability)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信度主要考虑随机偶然误差的影响。

  (二) 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反映的是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三) 常模

  五、 常用的心理测验

  (一) 智力测验

  1智力的一般概念和智力单位

  目前各种智力测验多用离差智商来衡量智力。离差智商的公式如下:

  IQ=100+15(X-M)/S

  X表示被试的智力测验成绩,M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的测验平均成绩,S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测验成绩的标准差。

  2常用智力测验

  (1)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74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岁半。

  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

  (2) 比奈(BinetSimon)智力量表:是第一个智力量表,自1905年发表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

  (二) 人格测验

  1客观性测验

  (1)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由艾森克教授编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分为成人和青少年两种形式。EPQ包含三个维度4个分量表,共90余个题目。EPQ中所包含的三个人格维度分别为:内外倾(E)、神经质(N)和精神质(P),分别用三个分量表测量。

  (2)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ersonality factorquestionnaire,16PF)

  (3)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

  2投射测验投射测验可唤醒被试的内心世界或人格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在反应中表现出这种内在需要和状态。

  投射技术包括有多种形式和结构,如:联想和构造法(语句完成法、逆境对话测验等)、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图画故事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但最常用的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六、 临床评定量表

  常用的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因其包含90个题目而得名。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

  第六节 心理治疗

  一、 心理治疗概述

  心理治疗的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自主性、学习性、实效性。

  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一) 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它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

  (1) 意识(consciousness):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2)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3)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又译成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2精神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原我、自我及超我。

  原我:无意识的最深层,是生来即有的。原我的内容除带有原始的、人类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个体的特征。原我是不顾及“现实标准”的,它只能通过自我间接地表现出来。

  自我: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自我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现实、适应环境、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界线、控制情感及本能活动以及对体验进行综合判断。

  超我: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功能。超我也具有良心的含义,过强的超我易导致自责或过失感。

  3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强调幼年阶段不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征及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从婴儿到成年性本能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1) 婴儿期(口欲望):婴儿通过吸吮获取营养,满足本能欲望。

  (2) 幼儿期(肛欲期):此时的儿童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排便,并由此接触到一些新的体验,例如自主与克制、占有与给出,也包括干净及条理性等体验。

  (3) 学前期(崇拜性器期):此期的儿童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性标志,并感受到父亲和母亲有一个共同的成年人的生活区域。

  (4) 青少年(潜伏期):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学习和游戏。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时期。

  (5) 成年(生殖期):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这一阶段中是通过亲吻、爱抚以及性交等活动来满足潜伏期阶段中的性冲动。这一阶段会一直延续到更年期,直到生命的终结。

  (二) 行为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受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进行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人或动物必须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反应(如按压杠杆),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如得到食物)。在经典的条件反射中没有这样的效果出现(如唾液的分泌不会导致食物的出现)。这种条件反射之所以被称为“操作性的”,正是强调了其行为的操作性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三) 人本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建了人本主义疗法,被称为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罗杰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

  2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三、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一) 精神分析的治疗

  1自由联想

  2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

  (二) 行为主义的治疗

  (1) 系统脱敏法

  (2) 冲击疗法

  (3) 厌恶疗法

  (三)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

  (1) 以人为中心。

  (2) 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3) 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四) 其他疗法

  1催眠疗法

  2认知疗法

  四、心理治疗的原则

  (一) 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

  1单向性

  2系统性

  3正式性

  4时限性

  (二) 心理治疗的原则

  1真诚原则。

  2保密原则。

  3“中立”原则。

  4回避原则。

  五、临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手段

  (1) 宣泄

  (2) 领悟

  (3) 强化自我控制

  (4) 增强自信心是心理“通”的最高表现

  第七节 医患关系

  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依从性

  医患关系模式

  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萨斯(T Sxas)和霍华德(M Hohade)的观点(1956),我们可以将医患关系分出三个基本模式。

  (一) 主动-被动型

  这种模式是反映患者置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等技术。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智力严重低下等病,这种模式是适合的。在这种模式之下,医生为患者做某事,患者就好像是不能自助的婴幼儿,医生则形同他们的父母。

  (二) 指导-合作型

  这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医生告诉患者做什么,同时又有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很像父母儿童。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三) 共同参与型

  这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自助,是一种同志或朋友式的相互依存,相互需要和相互作用的民主的关系,都具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很像成人成人的关系,在大多数慢性疾患中可以见到这种关系。

  第八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角色的适应不良大致有5种类型。

  1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识到自己是患者。

  2角色冲突同一个体常常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

  3角色行为减退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

  4角色行为强化由于依赖性加强和自信心减弱,患者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对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不安,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大养。

  5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以至自杀等。

  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与程序

  心理护理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启迪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自我护理的原则

  心理护理的目标

  1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2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3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

  4提高患者适应能力。

  心理护理的程序

  护理程序由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步骤组成。

心理学知识3

  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比如星座,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情话对左耳说

  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对着爱人的左耳甜言蜜语更能俘获她们的芳心。这是因为人的左耳由右脑控制。而在人脑分工中,右脑半球负责感性直观思维,对情感类体验更为敏锐。

  右耳听话记得牢

  因为右耳听到的信息汇入左半脑,而左半脑比右半脑更具记忆优势。所以要想让对方牢牢记住你说的话,对着他/她的右耳说吧!

  内心的缺失

  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缺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掩饰什么。

  网络聊天习惯

  喜欢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较柔软,没有坏心眼,同时也会反映出他她对待事情的优柔寡断,大部分会有选择恐惧症......

  抛硬币

  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就知道你真正想选的是什么。

  发脾气的对象

  人们大多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月的人生

  其实人生只有个月!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的表格,一张A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是如何度过的?

  贝勃规律

  原本块的报纸变成了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元的电脑涨了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墨菲定理

  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怀疑自己的答案

  马上要考试了,做完答卷,检查的时候发现两个答案不知道选哪个,这时候该不该改答案?调查显示:%的人认为改答案会损害成绩,只有.%认为会改善;但实际的情况是:%把答案改对了,只有%把对改错了,还有%把错的改错了。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责任分散效应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配套效应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好消息,坏消息

  你有一个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的坏消息,应该一起说。这样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小得多。你有一个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开说。这样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流没,人还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

  男儿有泪不轻弹?

  研究发现,人在难过时流的眼泪中,含有较多因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

  看美女可以延寿

  德国心理学家认为,每天凝望美女分钟,健身效果相当于做分钟有氧运动,持之以恒,男性的的平均寿命可延长四五年。

  努力的方向

  下面这张图告诉你:方向不对,越努力,越尴尬……

  心理暗示

  尝试闭上眼睛,双臂平举,想象自己一只手拿着气球,一只手拿着装满水的水桶,一分钟后,睁开眼睛,看看双臂的高度。

  关系最好最爱损你

  最好的朋友之间是不会客气的,而是经常相互挖苦嘲讽斗嘴,甚至当面互相揭短,因为你们都知道对方是不会介意的。关系最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

心理学知识4

  一. 联结学习理论

  观点:刺激和反应不断的联结, 强化在刺激和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性反应会出现自动化。

  应用:

  1.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经典实验基本规律(猫)

  1)效果律2)练习律(使用律和失用律)3)准备律

  3.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理论的经典实验(小白鼠)

  1)基本观点: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2)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可以成为强化。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指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使同类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是指个体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绪,从而使同类行为在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3) 强化理论的应用:强化的应用,惩罚的应用。

  二. 认知学习理论

  观点: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真正形成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以及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效果。

  应用: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知论)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地图)

  1)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学习已经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托尔曼称之为潜伏学习。2)潜伏学习的结果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化。

  3)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不是习惯的形成。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学习观: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即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种类:个体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

  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支架式教学

  ① 建立概念框架②确定问题(抛锚)③ 独立探索④ 合作学习⑤ 效果评价

  2)情境教学

  ①创设情境② 进入情境③自主学习④合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心理学知识5

认知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增加:


A.研究发现,短时记忆广度在3岁时为3.91个,4岁时5.14个,5岁时5.69个,6岁时6.10个,7岁时6.09个。


B.帕斯柯尔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工作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也在增长,这种能力叫做M空间(记忆空间);他发现3岁儿童只能在一个时间内处理1个信息单位,5岁儿童能处理7个信息单位。


2.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的发展:


A.幼儿时期,无意识记忆占优势。


B.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忆和追忆才逐步发展起来(有意识记忆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质变)。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也在发展。


4.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A.5岁之前没有记忆策略,5-7岁处于过渡期,10岁后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


B.开始对元记忆又初步认识(弗拉韦尔、元记忆包括记忆主体、记忆任务和有关记忆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思维的发展


1.幼儿思维的特点:


A.具体形象是主要特点,且引发经验性、表面性和拟人性。


B.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C.语言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2.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A.三山实验


B.守恒实验,5-6岁转折期,8岁获得守恒概念


C.类包含实验


3.随处概念的掌握:包括最初的词、概念、实物、数(2-3岁和5-6岁是数概念形成发展的关键年龄)和类概念(维果茨基,幼儿出现链概念;皮亚杰,主题概念、链概念、充分必要特征基础上的概念三个阶段)。


4.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


心理理论


1.含义: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即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


2.经典研究范式:错误信念任务。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具体测试任务有意外转移任务和表征变化任务两种。


3.影响因素:早期的社会交往;假装游戏;语言的发展;心理状态问题的探讨。


4.理论解释:


A.理论论


B.模块论


C.匹配轮


D.拟化论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个黄金备考期里,希望各位考生都能掌握更加高效、科学的备考方法,将知识运用的游刃有余。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心理学知识6

  人际交往必知的

  1.门槛效应

  “得寸进尺”的好方法,可是一定要把握好度。

  2.马太效应

  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

  3.蝴蝶效应

  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整件事情无法预料的结果。

  4.迁移效应

  先行学习的内容、方式等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5.木桶效应

  团队管理中应用。

  6.首因效应

  第一次见到某人或某事后,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认识人或事物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对以后认识这些人或事物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

  7.近因效应

  最近获得的信息对我们的认知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

  8.破窗效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詹森效应

  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10.从众效应

  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事情,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一定正确,我不一定适合自己。

  11.巴纳姆效应

  星座预测。要克服巴纳姆效应,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

  12.月晕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就不该轻易去评判一些人、一些事,同时也要学会不在意他人的错误判断。

  13.定位效应

  把一个人自己选定的角色位置不因其他因素而发生太大的变化的现象。

  14.三明治效应

  批评的艺术。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批评者愉快的接受。

  15.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

  16.责任分散效应

  三个和尚没水喝。

  17.标签效应

  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自己就会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18.出丑效应

  一个有缺点的`人才显得更为完美一些。

  19.阿伦森效应

  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20.鸡尾酒会效应

  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某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声。

  21.安慰剂效应

  由安慰剂产生的心理反应。

心理学知识7

  蝴蝶效应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说的就是刚开始的微小变化对未来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变化。告诫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到最后也能会成为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分大小。例如:一个钉子—坏马蹄铁—战马有隐患—战士受伤—输掉战争—国家亡。

  鳄鱼法则

  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挣脱你的脚,鳄鱼会把那你的手脚都咬住,可能就活不成了。但你要是牺牲你的脚,你就可能逃脱了。舍弃一些你拥有的来保全大局,否则什么都想要,到头来一无所有,例如:炒股的时候,感觉和大市的走向背离就要立刻决断,进行补救,否则就会输的一塌糊涂。

  刺猬法则

  两只刺猬因为天太冷所以抱在一起取暖,可是各自身上的刺确扎疼了对方,分开了又各自受冻。几经折腾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既可互相取暖,又不会扎疼对方,这个就和我们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一样,总要保持一定的合适距离,有句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就是这个道理。

  手表定律

  当你拥有一只手表的时候,你可以知道准确的时间。但当你拥有两只或更多手表的时候,你就不确定了,因为不会有两只时间一模一样的手表,工作中也一样,一个人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必不会同时满足两个人的要求,管理工作时采取两套方法也不会打到想要的效果。

  木桶理论

  一个木桶是由很多的木板组合在一起的,如果木板都不一样齐,那么木桶能成多少水是由组成木桶的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也一样,一旦偏科就会被最低的成绩拉下来,所以一定要使你的水桶的“木板“一样高才好。

  踢猫效应

  当你生气愤怒的时候,总会选择一些弱势的像”猫“一样的受害者来发泄,这是人们的一种潜意识的`行为。这个效应要告诫我们不要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否则收到上司不良情绪发泄后同样会选择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越滚越大。

  墨菲定律

  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么小,它总会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当你去停车的时候,明明看到还有一个停车位,你想着千万别叫别人占了,结果当你开过去的时候偏偏叫别的车捷足先登。所以坏事有可能发生时,我们不要害怕它的到来,而是要学会接受,总结经验教训。

心理学知识8

  (一)认知过程

  1.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有两种形式:

  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三种特性;

  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2.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④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3.注意

  ①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4.记忆

  ①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④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5.思维

  ①思维的种类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二)情绪情感过程

  1.情绪的基本分类

  ①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②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三)意志过程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坚持性

  4.意志的自制性

  (四)个性心理

  1.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2.动机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需要和诱因。其中,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3.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5.性格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6.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

  通常称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作气质。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心理学知识9

  1人们喜欢短行阅读,但长行阅读可增加阅读速度。虽然人们喜欢阅读把文本分为相对较窄的专栏式的文章,但当文本的宽度以页数为单位时人的阅读速度会大大加快。

  2七加减二心理学表明,人类的`短时记忆一次只能储存5至9个信息块,也就是“七加减二”原则。

  3每个人的朋友数量有限也许你是一名社交媒体能手,拥有4000个好友,事实上你并没有这么多朋友,至少没那么多亲密好友,人类的亲密好友的上限在50和150之间。

  (据说压力越大,转得越快)

  4潜意识造就了人类的大部分决定尽管人们认为每个决定都是通过有力控制而作出来的,但研究表明人类大多数决定实际上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产生。

  5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将成为人们选择和投票的对象人们习惯于选择名单上的首个对象,无论是菜单还是候选人名单。

  6人类不是多任务处理者你自认为是一个专业的多任务处理能手。很遗憾地告诉你,这未免太过自信了。当你一边走路一边和朋友讲话时,你的大脑一次只能专注于具有高级功能的动作上,也就是说你无法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件事上。

  7红蓝搭配伤眼虽然许多国家的国旗喜欢红蓝搭配,但这个搭配是十分伤眼的,这种效果会使某个颜色在另一个颜色的影响下显得特别突出或模糊。

  (据说压力越大,动得越快)

心理学知识10

  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单词中字母的排列顺序不会影响阅读。只要单词的首字母和尾字母不变,别的尽管乱成一团你也能理解。这是因为大脑阅读并非以字母为单位,而是以单词为整体。人类大脑不停地处理来自于感知器官的.信息,并且大脑处理这些信息(比如单词)的方式跟感知到的(比如草字)很不一样。

心理学知识11

  1 构建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意义

  1.1 系统建设的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也从思辨和经验科学转变为实验科学。绝大多数心理现象、心理原理和理论都须经过实验的演示和验证,才能获得对心理学本质的认识。

  心理学公共课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框架,以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为核心,是所有心理学分支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和非该专业学生入门心理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担着全校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17个师范专业的心理学公共必修课的教学,并面向广州大学城10个院校开设心理学公选课程、面向石牌校区6院校开设心理学面授课、面向本校网络学院开设心理学网络课程。心理学公共课形成了一校多区、一课多校、一课多专业(多个专业选修、必修)和一课多开设形式(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网络课、函授、面授、远程教育等)的复杂的开课情景。

  由于心理学公共课开课情况复杂,任课教师不便于携带设备进行实验演示或安排大量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为此,心理学公共课自开设以来,就难以进行实验教学,使课程教学缺少了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打破心理学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一校多区、一课多校、一课多专业和一课多开设形式的心理学公共课实验教学。

  在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以全面提高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在此背景下,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构建了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管理共享平台,将其运用于心理学公共课程教学和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开创了心理学公共课课程教学的新局面。

  1.2 系统建设的意义

  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上挂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和心理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站上,任课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中心网站进行实验的互动和实验的演示,打破了课程实验教学长期以来依赖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心理学公共课的实验教学,不但创新和完善了心理学公共课在一校多区和一课多校的复杂授课环境下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心理学现象、原理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极大地提升了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效果。

  开发的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面向全国开放,只要用户或普通访客登录系统,无需注册即可进行实验的互动。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心理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持续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

  2 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内容

  2.1 教学资源建设

  本系统按照心理学公共课教材的章节体系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心理与脑、心理物理法、感觉和知觉、注意、思维和想象、记忆与学习、动机、情绪等章节的心理现象的演示和心理学理论的实验互动与验证。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形象演示和实验的远程互动,加深对心理现象本质的理解,巩固对心理学理论的认知和掌握。目前已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30余项,包括大脑结构与功能实验、道德美的神经机制实验、阅读推理加工的神经机制实验、颜色混合实验、马赫带实验、闪光融合实验、似动现象实验、运动后效实验、棒框实验、视觉简单反应时实验、视觉辨别反应时实验、视觉选择反应时实验、听觉简单反应时实验、听觉辨别反应时实验、听觉选择反应时实验、恒定刺激法实验、信号侦查实验、时间知觉实验、速度知觉实验、深度知觉实验、颜色爱好实验、注意分配实验、注意广度实验、记忆实验、记忆广度实验、迁移实验、情绪Stroop实验、风险决策实验等实验项目。

  2.2 管理和共享平台建设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已建有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http://psylab.scnu.edu.cn/)和心理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站(http://psyvslab.scnu.edu.cn/),所开发的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挂在这两个实验教学管理网站上,面向全国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在这两个教学管理平台上,参与者无需注册,只要登录网站、打开相应的项目,即可进行实验信息浏览或实验互动;如需下载教学资源,则需进行免费注册,注册以后即可下载任意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发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主要存在两个关键技术难题。

  一是对实验素材和实验场景的界定。有些实验素材难以用电子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取代,如“重量鉴别的心理物理法实验”中的“重量”感觉就很难用信息化技术虚拟并通过远程的方式呈现。有些实验场景也难以虚拟生成,如“深度知觉实验”中的深度场景的构建。

  二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反应,收集反应数据。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模式是呈现刺激(stimulus,S)和收集反应(response,R),即S-R的联结,反应时(reactiontime,RT)也成了心理学实验中最为经典和最为永恒的反应指标[。应对一校多区、一课多校复杂的心理学公共课教学环境,必须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实验依赖设备的时空限制,构建远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创新性地开展课程实验教学。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收集远程的即时反应数据和及时推送实验反馈信息,也是本系统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远程反应时(RT)的收集,本系统主要通过Flash技术来实现;而对一般实验场景难建构的问题,需要通过转换思维、转换实验项目场景设计的思维定势,通过转换角度、转换场景、创设新的虚拟实验场景,创造性地突破实验场景难建构的难题。

  3 系统实施的方法与成果

  本项目的开发主要利用了Flash动画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活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目前,已开发完成了颜色混合实验、反应时实验、速度知觉实验、记忆广度实验等30余项实验项目,并均已挂网投入使用。

  Flash动画制作技术是本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依据实验项目的设计脚本,利用flash技术设计出具有人机互动、数据采集和简单数据统计等功能的虚拟仿真实验,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形成实验项目的音像效果,进一步完善了虚拟仿真实验。最后,利用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络通信技术,将设计好的实验项目移植创建到网页中,并部署在远程服务器上,实现远程的跨时空的实验访问和操作互动。

  4 实施效果

  4.1 受益面宽广

  本系统开发挂网后,已应用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7个专业的心理学公共课的实验教学,受益人数每年近4000人;应用于广州大学城10院校心理学公选课的实验教学,受益人数每年达500多人;应用于石牌校区6院校心理学面授课程,受益人数每年约180人;应用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心理学网络课程,受益人数每年约2200人;应用于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学生的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受益人数每年约为370人。

  4.2 共享性好,利用率高

  心理学公共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体现师范院校特点一门课程;心理学是每一个师范生都要了解并掌握的专业知识,它直接关系到对师范生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因此,几乎全国所有的师范院校都开设有心理学公共课,并将此课程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很多高等师范院校所开设的心理学公共课也面临一校多区、一课多校、一课多专业、一课多开设形式的实际教学问题,同样,课程的实验演示与验证都难以进行。

  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以心理学的一般体系为框架进行开发,以普遍的心理学现象和理论为实验内容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和构建。因此,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项目普遍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公共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适应性广、共享性强。同时,开发的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上挂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和心理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站中,校内外用户均可免费登录该系统共享使用,资源共享性强、利用率高。

  5 项目的创新

  5.1 教学模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面向本校师范生的心理学公共课由于选课人数众多,且存在一校多区教学等原因,心理学公共课无法开展实验教学。而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构建,突破了课程实验教学对实验设备的依赖和受时空的限制,开创了心理学公共课一校多区、一课多校、一课多专业和一课多开设形式的实验教学新途径,创新了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心理现象的趣味演示和远程课内或课外实验的实操与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心理学公共课的热情和内驱力,提升了心理学公共课教与学的双重功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2 实验技术手段的创新

  相比于以往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在实验技术上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以往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大多采用静态的网页设计,有些以动画方式进行知识性陈述和呈现,但无法进行具体的、真实的实验操作,也较难以进行实验互动。而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远程访问的方式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以真实实验设计为宗旨、以实验操作互动为核心进行虚拟实验项目的设计。所设计的实验项目既能进行实验演示,又能进行实验操作和远程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解决了因时空阻隔和无法进行大规模实验的实际难题,在大规模、多校区、多开设形式的复杂授课环境中,成功实现了心理学公共课的实验教学。

  5.3 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本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将当今心理学最前沿研究技术及研究成果———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也创新性地加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采集的脑成像数据是一个庞大的多维数据,数据的成像处理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工作站,且需要专用软件才能运行处理。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通过Matlab、MRIcro等多种软件技术和双重转换,将通常需要在单主机上运行,处理过程复杂、耗时长的大数据脑功能磁共振激活成像过程,成功地引入实验教学内容中,创新性地实现了远程互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心理学最前沿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的实验设计,感受脑成像激活原理及效果。

  6 结语

  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工作方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心理学公共课教育教学服务,是推进心理学公共课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心理学公共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打破了心理学公共课长期以来难以进行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在一校多区、一课多校、一课多专业、一课多开设形式的复杂的心理学公共课教学中,成功实现实验教学,创新了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大大地提升了受众面广泛的心理学公共课教与学的双重功效。

心理学知识12

  本世纪初,以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对学校教育产生过不少积极的影响,心理学知识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而从本世纪60年代起,又兴起了以苛勒和沃特海默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它以大脑中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这个认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尤其适于音乐。在感觉——行为的周期中,人类有限的能力处理的就是信息,而音乐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总是大于听者所能够接受的信息量。音乐心理学属心理学范畴,是以音乐与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由于音乐是一种由人参与的活动,因此音乐心理学必将是一门与广泛的外延学科如社会、物理、历史、教育、心理等学科发生联系的交叉性学科体系。

  站在音乐教育的立场,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我来谈一下音乐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我们往往把学习能力差归因于一般智力差,但近来对落后学生的研究证明,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而这种特定知识和技能就包括对音乐的学习。以音乐与语言关系为例,二者均发展于人类文化系统中,音乐节奏教学及歌唱训练,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学习外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的启发、诱导,可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再如音乐知识课、创作课等教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等,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音乐论文《心理学知识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为此,我们强调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上好音乐课。上好音乐课,除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外,更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技术和知识可在工作中日日进步,而徒具精深技术,却无法施教于人是最不可取的。例如,就兴趣而言,我们知道,“兴趣”作为一种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表现出来的喜爱情绪,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人类从事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而音乐教学本身便充满了趣味,因此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只有最麻木的音乐教师才把音乐课弄得呆板无趣。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师本身要具备健康的品格,为人师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而塑造健康的品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音乐导人向善的作用的同时,则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心理学知识13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2.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廓、耳道à收集声音

  中耳:一膜(鼓膜)、两窗(卵圆窗、正圆窗)、三骨(锤骨、砧骨、镫骨)à机械振动被传递到内耳淋巴液,

  这是声音的生理传导途径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à实现能量转换

  3.听觉理论

  音调:一种心理量,和频率变化不完全对应

  音调不仅决定于频率的高低,还受到如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强度和复合音音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耳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科学家提出过如下四种不同听觉理论:

  Ⅰ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Ⅱ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Ⅲ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Ⅳ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但可以用位置理论解释)。

心理学知识14

  从众、服从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表征学习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例如,将“鸟”这一个符号和鸟这种动物关联。

  概念学习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例如,对“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就属于命题学习。

  思维定势、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

  理性知识:所谓理性知识是指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在屋内感觉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例如,吹拉弹唱。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例如,计算、阅读与记忆。

  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

  正强化、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在环境中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使得行为频率增加;

  负强化是指通过摆脱掉一个厌恶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从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概念可以看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只不过正强化是呈现一个愉快刺激,而负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

  泛化、分化

  泛化: 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分化: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某种刺激和与这种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再认、回忆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属于记忆的第三环节。

心理学知识15

  天赋和性格是一个人自然产生并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是人最本能、最自然的反应。由于每天要做无数个决定,你无暇对每个细小的决定进行理性思考,不得不作出下意识的反应。面对这种情形,你的大脑顺应自然地作出应对:它会寻找并跟循阻力最小的路径,这就是你大脑中的快速通道——即你的天赋和性格。一个问题出现了,你立即沿着你的一条快速通道飞驰而下,不等你细想,决定已经作出。又出现一个问题,又一次快速通道飞驰,又一个决定。

  这样你每天在工作中作出的无数个决定都由你的天赋和性格主宰着。你的天赋和性格是在无形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控制、影响着你,也就是你一生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性格和天赋所控制、影响。

  那么影响我们做出不同决定的内在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从远古时期的哲学家就已经开始思考。

  从古希腊、古印度的哲学家,远至公元前450年的希普克里兹(Hippocrates),到中世纪的帕拉萨尔斯(Paracelsus),早已注意到所有的人可以归纳为四种,同一种类型的人的性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21年,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弗洛伊德的正宗门徒,发表了他经典的心理学类型学说。他在书中设计了一套性格差异理论,他相信性格差异同时会决定并限制一个人的判断。他把这种差异分为内向性/外向性,直觉性/感受性和思考型/感觉型。同时,他认为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相对固定。

  Jung把感知和判断列为脑的两大基本功能,前者帮助我们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后者则使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做出决定。它们在大脑活动中的作用受到各人生活方式和精力来源的节制,从而对人的外部行为和态度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性格被视为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20世纪40年代,一对母女在荣格的心理学类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个性测验模型。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和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把这套理论模型以她们的名字命名,叫作Myers-Briggs类型指标MBTI。

  原发性痛苦和继发性痛苦,你在体验哪种

  人类心理痛苦的来源有两个层面。

  一是来自心理以外的原因,如吃不饱、穿不暖,在心理上可以出现饥饿感、寒冷感等痛苦体验,当被皮肤时,就会出现疼痛感。这些痛苦是人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基本的痛苦,我们不妨将他们称作是“原发性痛苦”。二是来自对自我的评价和接纳,如,我不能是现在的这个样子,我应该比现在更好、更舒服,我绝不能这样痛苦。如果这种想法能够驱使人们减轻或消除那些原发性痛苦的话,人们可能就不会再引起进一步的心理痛苦。

  但是,原发性痛苦的原因经常是难以消除的,人们又不能接受这种痛苦的现实,或者说人们不允许自己有这种痛苦,所以人们就开始了无效的、苦苦的挣扎,进而产生出在原发性痛苦基础上的“继发性痛苦”,这种痛苦是个体对原发性痛苦不能接纳而出现的更进一步的心理痛苦。人们如果永远不肯接纳“生活是痛苦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样一个现实的话,人们就可能会永远地挣扎、永远地继发性地痛苦下去。

  对于痛苦的描述有两种:一是“我痛苦!”,二是“我不能这样痛苦”。现在可以讨论一下这两种表述。在出生的时候,幼儿是有原发性痛苦的,如尿布湿了,婴儿就不停地哭闹,直到换了干尿布、他感到舒服为止。这时的婴儿有原发性痛苦,但是没有继发性痛苦。因为“我痛苦”中的“我”是在3、4岁的时候才建立起来的意识,甚至在儿童有了自我意识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儿童还没有产生对人生幸福的幻想性追求的话,他仍然只会说“我痛苦”,而不会说“我不能这样痛苦”。

  正因为如此,所以年幼的儿童不会得神经症,没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也没有神经症。神经症是在人或人类发展出了自我意识和生存幻想之后、并对自我的生存现实不能接受时才出现的一种病症。如果把“我痛苦”作为原发性痛苦的描述的话,那么“我不能这样痛苦”则是对继发性痛苦的描述,是人在建立了自我意识之后、产生了对人生幸福的幻想、并站在幻想的立场上对自我生存现实不能接纳时才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如何解除人生的痛苦体验呢?首先,对于“我痛苦”,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通过让人们吃得饱、穿得暖、玩得好等方式来实现。而对于“我不能这样痛苦”的解决,则不像“我痛苦”那样简单。因为,这样的痛苦不是与身体直接受到伤害所带来的痛苦直接相关的,而是来自人们的生存幻想,来自人们依据其生存幻想而产生的对生存现实的不接纳。所以前面那些解决原发性痛苦的方法不能解决“我不能这样痛苦”的问题。

  无论将来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多么提高,人们总会产生高于现实的生存幻想,人们总是希望(甚至固执地坚持认为)自己应该生存得更好而绝不能像现在的这个样子。幻想是人类高级进化的产物,随着未来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其幻想能力只可能增强,而不可能削弱或消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因生存幻想而出现对生存现实的不接纳而导致的内心痛苦(继发性痛苦)将会伴随人类永远地存在下去,甚至这种继发性痛苦还会有加重的可能(由此看来,心理医生这个职业也将伴随人类的发展而永久地存在下去)。

  既然继发性痛苦是与原发性痛苦没有直接关联的痛苦,是由人们对生存幻想的`固执追求造成的,那么,解决的唯一方法是自我接纳,即,要让病人从幻想中退出,重新回到自我生存的现实中来,接纳自我的生存现状;如果仍不甘心,他仍可以在立足现实(而不是立足幻想)的基础上向着幻想的目标尽可能地发展自我。如果人经过一生的努力之后,最终也没有能够实现其人生幻想的话,在他临死的时候,或许他可以这样说:“我已经奋斗过了”,然后再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人生是一个对理想的追求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一切感受,无论幸福还是痛苦,都是人生的收获,所有这些感受,共同构筑成了我的一生。感受就是人生”。

  精神分析在为病人解决内心痛苦的时候,主要是解决病人的内心冲突,如病人的自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通过精神分析,我们可以帮助病人看到他是如何在幼小的年龄就已经存在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他对父母的爱失去了信心,他在苦苦地挣扎,希望通过各种措施减少这些不安全感,并获得父母对他的关爱。病人的种种挣扎,都是建立在其幼年的生活现实的基础上的,现在他的生活现实已经不再像他小时候那么残酷了,可他仍然在用过去形成的心理反应模式处理现在的生活问题,甚至,在幼年时所形成的过度代偿性的幻想支配下,依然苦苦地挣扎着。

  如果通过精神分析,病人认识到了他的心理问题所在,他可能就不再那么强迫性地、不加区分地拼命反抗和挣扎了。最终,病人心理内部的冲突缓和了,病人的内心痛苦——继发性痛苦也就减轻了。精神分析是相信人有自我拯救的能力的,但精神分析并不是让病人继续盲目地、苦苦地挣扎,她是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病人走出内心痛苦的误区。从这种意义上说,精神分析是积极的、科学的、人本主义的、人道的宗教方法。

  自罪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罪大恶极,以致连累亲友,甚至连国家也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他自认为不仅应该受人鄙视和唾骂,甚至处死也不能补偿其罪恶之万一,常因而拒食,或采取一些方式赎罪。严重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再活下去,可发生自伤、自杀等行为。多见于忧郁状态和精神分裂症。

  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梅奥

  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而梅奥就成为了公认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

  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人际关系学说相关图书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件工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时,发现生产小组内有一种默契,大部分工人有意限制自己的产量,否则就会受到小组的冷遇和排斥,奖励性工资并未象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的那样使工人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而在历时两年的大规模的访谈试验中,职工由于可以不受拘束地谈自己的想法,发泄心中的闷气,从而态度有所改变,生产率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对这种“传统假设与所观察到的行为之间神秘的不相符合”,梅奥做出了如下解释:

  1、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参加试验的工人意识到自己“被注意”,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而怀有归属感,这种意识助长了工人的整体观念、有所作为的观念和完成任务的观念,而这些是他在以往的工作中不曾得到的,正是这种人的因素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在决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工人为团体所接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较之奖励性工资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际关系学说观点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为此非正式组织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和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梅奥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差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为规范;而在非正式组织中,则以感情逻辑为其行为规范。如果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逻辑,必然会引起冲突,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当局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能够充分协作。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越高。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相关文章推荐: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办公室人际关系宝典

  真才实学与人际关系 哪个更重要

  激发自己的潜意识

  什么是潜意识?在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中是这样描述的:潜隐在意识层面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人不自觉知的意识。应该说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方面的重要理论,也是我们感觉神秘的催眠术的理论依据。

  以我个人的观点认为:首先,潜意识和个人所受到压力的刺激和压力的释放有很大关系。

  实验心理学上曾有一个很有名的试验:一部正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电影在播放时,观众非常专注的欣赏故事的情节,而电影的投影布上似乎在不时的闪着什么,大家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好像是一些英文字母,是不是拷贝出了问题?电影放完后,走出影院,一排卖可口可乐的小贩出现在那里,但是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过去买可口可乐?突然有个人发现了什么似的说,刚才投影布上的英文字母就是“可口可乐”的英文全写。这是在压力不断刺激下,使人们产生了潜意识,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但是当他们再一次看到那个明显的标志时,他们由于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自然而然走向那些卖可口可乐的小贩,知道有人终于明白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自觉的去买可口可乐了。

  激发自己的潜意识

  曾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例,一个一周岁多的小孩在父母被杀后,因受到强烈刺激,长大后一直口齿不清,自我封闭,他的老师教他画画,而当一次老师发现他自行作画的时候,竟然画出了一张凶恶的脸,这张脸是谁?接下来的事情更是奇怪,因为这个小孩只要一有空闲就画这张脸,老师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将小孩带到了心理咨询师那里,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小孩最后画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那是一个凶杀现场,一个男性一个女性分别躺在地上,一个歹徒拿着枪,还有一个婴儿在哭泣,那个歹徒就是那张脸!于是后来警察根据那张肖像的特点最后找到了十年前的凶手……这个案例是心理学上出现的一个很具典型的案件,那个小孩在那场血淋淋的场面中遭受了强烈的感观刺激,而使他产生了极度的恐惧,以致丧失了语言能力,但是他也因为强烈的刺激,在记忆力这个画面不断的出现模糊的脸,并随着他压力被释放后,他记忆开始清晰,直到心理咨询师不断的帮他释放更多的压力,他最终画出了完整的画面,而这个压力的释放,使他潜意识里的记忆浮现上来。

  其实,潜意识的形成源头还是我们的生活经历,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把这种印象、感情、记忆、经验、体会、欲望隐藏起来,直至形同忘记了这些事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压力刺激的集中是我们突然想起,甚至行为中自然而然的表露出来,还有另一种就是,由于外在客观的压力迫使我们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直至我们这些压力解除后,而被忽视的一些记忆或者经历也就慢慢的浮现,影响了我们的行动。

  所以,一方面,当我们发现自己有某种良好的潜在意识,灵感忽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即时捕捉这一信息,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且尽可能的经常加强训练,通过集中一点的经常刺激,让自己的潜意识得到激发,使之成为一种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放松身心,使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释放自己的不良的情绪,如听音乐、散步、静坐、深呼吸、阅读等,通过减压,来活跃自己某些未曾发现的意识,激发自己的灵感。

  激发你的潜意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至少有百分之90至百分之95的潜能没有挖掘出来,人类运用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所以不存在内存已用完的问题。而一个人如果能挖掘自己的潜能,那么他在社会上的成功率就会大得多,虽然他不可能将潜能尽数释放。

  美国的潜意识研究专家博恩-崔西为善用潜意识,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激活潜意识的法则——刺激法。即:

  第一,听觉刺激法——当你恐慌、害怕、缺乏自信时,就大喊几声(就象运动员在举重或搏击时的喊叫一样),这可以使你立即影响你的信念,带来积极的行动。

  第二,视觉刺激法——在房间里挂起一块“梦想板”,把自己的目标画成图画,剪下并贴在梦想板上,天天观看。这可以时时刺激你的潜意识,使之帮助你实现梦想。

  第三,意象刺激法——利用潜意识“不分真假”的原理,在大脑中引导出你所希望的成功场景,从而达到替换你潜意识中负面思想的目的,并使自我产生积极的行动,达到预定的目标。

  获得创意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需求”。告诉自己的潜意识——你必须而且真正渴望获得一些新的注意。

  其次,你还需要明确了解自己需要的创意类型。

  你还需要进行思考,专研,潜意识才能释放能量。

  第四,信赖。深信潜意识可以为你所运用,深信你能巧妙地控制它,它可以帮助你成长,进步使你得到快乐。

  最后是实践。只有把想法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成功,不能只有一腔幻想罢了。专心于你所选择的工作或行业范围,同时,要学习一切相关事物,深刻思考如何改善你的专业技术,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一流的创意自会源源不断。

  在崇尚创新、创造的当今世界,潜意识的能量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你能善用潜意识,你就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灵感和创意,它们使你产生新的思想和念头,使你实现新发明产生新发现,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财富、健康、活力、幸福、快乐。

  青蛙效应的启示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启示之一

  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

  启示之二

  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

  启示之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

  启示之四

  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心理学知识】相关文章:

心理学知识06-10

心理学知识与关系06-23

心理学冷知识06-29

心理学知识的含义06-29

教学心理学知识07-01

简单的心理学知识07-01

心理学的感觉知识07-02

教育心理学知识06-28

心理学冷门知识06-28

心理学的小知识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