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
俗话说:“离家远,别是一乡风。”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特色。重庆,虽然他很多习俗和四川很像,但也有他独特的习俗。
在我们那儿,每家每户都必须要吃年夜饭、扫尘、百年、赏花、贴春联、看春晚。如果有谁不参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就有可能被长辈惩罚一顿。,所以所有人都会参加这些活动。
在大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年夜饭,但是在年夜饭中必须有汤圆,有着圆圆圆圆的美好寓意,并且学生一般吃三个汤圆,表示三步登科,而参加工作的人会吃四个汤圆,寓意四季平安。过年的的时候,奶奶总是会提前一天把面和好放在不锈钢盆里,再用保鲜膜把面团密封好,让面团发酵一整晚,待到第二天早上或者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将面团拿出来做汤圆,先把面团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再捏成凹圆形,中间放入菜或者红糖,再把面团捏到封口,再搓圆之后放入滚开的锅里就煮到汤圆浮到水面上就可以吃了。
我的弟弟是个小“吃货”,他一看到煮汤圆就欣喜若狂,激动地对奶奶说:“奶奶,待会儿我要吃六个汤圆,三个菜的`,三个糖的。”由于他个子较小,踮起脚尖也看不到锅里汤圆是什么样,于是他就在那里猜:“汤圆是不是已经把白肚皮儿煮破了呢,里面的馅儿会不会露出来,这样会不会不好吃呀”。锅里沸腾着,弟弟吵着要看,奶奶将他抱起,可锅里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锅里的“大白”好像在跳舞,沸腾的开水也跟着装模作样。本来就大的汤圆,现在喝饱了水,似乎变得更大了,只听“噗”的一声,奶奶说:“汤圆好喽。”“好耶!”弟弟应声喝道。
吃完汤圆,弟弟打了一个饱嗝,全家人都笑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2
在正月十五这红红火火、热闹非凡的日子里,花灯会挂满广场,琳琅满目,忙得人们的眼里似乎只有五彩忽闪着,恍得这两人相对都看不见的夜仿若白昼。但只有花灯的元宵是不完整的。还差了让人们笑得更幸福的那块汤圆。
距上次吃汤圆已好一阵了,那图景还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从冒着热气的大瓷碗中看汤圆与在暮霭沉沉中看皎皎大明圆月无过大分差。热气遮掩着的汤圆,朦胧绰约里边线明晰。几个玲珑小巧,细腻软滑的汤圆在清水里翻滚沉浮,应是受了水的洗涤,才那般洁白似鹅毛,富有光泽像珍珠。汤圆大小似核桃,小胖子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一个,圆鼓鼓的雪白大肚子也不知装了多少东西。它在清水中悠然自得享受着,那是分外惬意。看着,还没送上嘴,就已流了一堆的口水。汤圆的味道甜甜的,腻腻的,特别诱人。一口含下汤圆,咬破后,黑芝麻就从中溢出,拥着舌尖舞着。先是一阵沁人心脾的芝麻醇香,再一番蜜糖的甜蜜,接着是糯米的清香,都晕开,在唇齿中。
汤圆它的味道像冬天里的二月初旬的阳光,又如孟夏时情侣在葡萄架下诉说的甜蜜,还似离乡多年返回故土见到亲人的温馨欢喜。你口里吃着汤圆,感受着惹人醉的`甜蜜,仿佛就能看到呢。
继续咬着,洁白的糯米外衣黏而不粘,弹爽润滑,感觉持久不散。吃完一碗汤圆,肚子都成了一个圆鼓鼓的“大汤圆”。
汤圆,南方与北方做法不一样。北方汤圆是将馅揉团,放入糯米粉里滚,像滚雪球一般的情景。很简单大气。南方汤圆就大有不同,南方的汤圆是包,将糯米做宝塔形,取下尖端揉成圆球,再在中心捏洞,将馅放入进去,缓缓捏团包住,再揉团。有着柔和的特点。一个骨气,一个温柔,各有特色。
听大人讲,汤圆的由来是楚昭王在正月十五日路经长江,看江中有漂浮物,是一种外白内红的食物。便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因彼时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让人用面仿制此果,用山楂做馅吃。从此,元宵节必吃汤圆。
汤圆,寓意团圆。在正月十五,每个人都笑容满溢,没一丝愁绪,因为在这天都能回家,在灯火璀璨中与家人吃元宵,说说笑笑。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3
按照习俗,元宵节在新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五开始了。
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努力上班的大孩子,一头白发的老孩子,提到元宵,谁不是嘴里立刻生出一种甜甜的感觉呢!把汤圆一股脑扔进锅里,让它在沸腾的水中漂浮着,单看那圆滚滚的样子,闻着那甜香,就迫不及待地连着五六个往嘴里塞呢!
今夜妈妈对着我们说道:“今年,咱不从超市里买,自己做元宵好吗?”我一听,就来了兴趣,跟着妈妈在厨房里做了起来。首先,拿出妈妈从超市里买来的`糯米粉放进小盆里,放些温水,把它们和成面团揉一揉。头发散了,我往后一弄,面粉却弄在了脸上,一旁的妹妹笑我是一只大花猫,我顺势也她脸上画了一笔,这样她弄一下,我弄一下,直到满脸粉才结束。现在开始做汤圆啦!拿一小团,在手中滚成圆形,压扁,放在手心中,将事先搓好的馅放在面团上,慢慢地揉成球形,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接着我越来越熟练,汤圆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多,有云形、花形、爱心形的,各种各样。
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圆放进水中,看着它们忽上忽下,又时而拥在一起,时而分散,多像一群顽皮的白胖子!不一会,汤圆渐渐浮上水面,我把它们一个个盛入碗中。我想到汤是没味道的,便放了几勺白糖。心中更是幻想着汤圆破洞芝麻流出来,白白胖胖的汤圆上也覆着黑芝麻,那样子,我都可以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在桌边的我和妹妹肚子都鼓了出来,活像一个小鼓,勺子也浪漫地斜靠在碗边。
圆圆锅子煮汤圆,欢乐心情庆团圆,彩灯挂起阖家欢,元宵节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4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是我们中国的一种风俗,可谓是一种熟悉的家喻户晓的风味。
传说: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作‘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谈到元宵,不管是上学的小孩子,工作的大孩子,还是已经头发苍白的老孩子,口里总会有一种腻腻的、甜甜的汤圆的味道,什么样的孩子也忍受不住汤圆带来人们快乐的甜甜的滋味。元宵节的晚上,锅里有着几种口味的汤圆,我眼睛立马放起光来,夹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又吐在碗里,"好烫啊!怎么这么烫啊!〃我嘴张得大大的,用手扇着风。等汤圆不烫的时候,我把汤圆咬开来,芝麻的香甜可口让我满足味蕾,再把汤圆咽下去,滑润的汤圆,顺着我的`喉道滑了下去,一股暖流涌了上来,我吃完一个接着另一个,一下子汤圆就被我吃完了,我的肚子也满足了,我大喊一声:"啊!真的是太好吃,我饱喽!〃长辈们都笑了起来。
除了吃汤圆,还有看花灯的习俗。各种各样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颜色让人停留不前,到处都有着喜庆的气氛,花灯的形状大不相同,什么样的形状都有,不像西瓜灯一样形状都是一样的,有的花灯像西瓜,有的花灯像人,有的花灯像龙,这样的花灯才更加有趣,看了之后让我久久不能离开呀!
虽然夜深了,但是元宵节的气氛,久久不能消散,正月十五是团团圆圆的日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5
有这么一天,大街上人头攒动,街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屋里早已关不住元宵的香气……想想,这天是什么日子?没错,就是元宵节!
众所周知,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的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它之所以有这么两个名字,是源于这天的两个重要习俗,吃元宵和赏灯。
今天,就先来说说赏灯吧!还记得小时候,隔壁村每到元宵这一天,大街上都会挂起成百上千的灯笼,而我们村虽然也有,但却很少,当时虽说天气已经冷得能冻掉手掌,但我们仍然冒着鹅毛大雪去了隔壁村。一到街上,我的眼中顿时异彩连连一一街上人山人海,街边一个紧挨一个地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大的、小的、红的,花的,小猫的,小狗的……其中还有一盏巨大的兔子灯笼,爷爷说那叫“兔婆”,象征着多子多孙又多福!
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爸爸妈妈几乎要拉不住我了。“哟!这灯上还挂了个字条!是灯谜吧?”我一字一顿地念道:“两个明月挂天边!”“什么意思?”这时,妈妈走到我的身后,说道:“两个明月就是两个月,这个字谜的谜底是朋友的‘朋’”。我恍然大悟,这字迷可真是绝妙啊!
接下来便是吃元宵了。元宵又叫做“浮元子”,有黑芝麻馅儿的,花生馅儿的,水果馅儿的……当然,我还是最爱吃黑芝麻的。每次元宵一出锅,我便立马伸筷子要在锅里夹,却总被热气烫得泪水涟涟。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元宵节,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老习俗,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爱元宵节,爱赏五彩斑斓的灯,爱吃香气四溢的元宵,但我最爱的还是元宵节的寓意一一大家幸福快乐,团团圆圆!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6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要赏灯和猜灯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一种有趣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得知后大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降火于人间,把人类都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百姓们无辜受难,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位老者想出了办法:“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都在街上挂起红灯笼,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就禀告天帝不用再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
我也有幸体验到了猜灯谜的乐趣。在课上,张老师拿出了几个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悬挂了一张纸条。老师让我们猜纸条上的谜语。第一个谜面是:“我在山东”,打一字。答案出现了:“东!”“山!”“烟!”……我细细思考了一番,把“我”字放到“山”的东面,也就是把“我”放在“山”的左边,那就是“峨”字!于是我举手回答:“答案是峨,峨眉山的峨。”
“回答正确!”
其实除了猜灯谜,古代诗人在元宵灯会的环境下,也佳作频出。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年时,花市灯如昼。”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如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节的浪漫爱情在诗词中可见美好。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7
“正月十五闹花灯”。
一大早,我就闻到了元宵的味道,下了床,来到厨房,奶奶正在一锅一锅的煮着香甜软糯的汤圆。
“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我摇了摇头。“正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像一个汤圆,加上这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寓意团圆,因此得来元宵节。”
吃完了元宵,我出门一看,大街小巷的花灯都摆了起来,井然有序,似乎只待一声令下,马上灯火通明。早市上,虽是到了元宵节,却依然卖着五光十色的花灯,这倒是为了多挣钱,还是让人们增加些节日的气氛也说不清楚。
转眼间,太阳落下山去,重头戏也拉开帷幕。随着路灯的亮起,街上便是猩红一片。虽是不比北京城的繁华热闹,但在我心中,已是热闹非凡。稚嫩的小朋友们看花灯,猜灯谜,悠闲地大人们在小广场上欣赏文娱晚会,一切的一切,祥和又美好。
除了在户外,家中也是别有一番风趣。阳台上,那一盏盏大大的红灯笼,那灯光“红光满堂”。往外一瞧,家家户户都散发着五彩缤纷的`光。
热闹了一夜,一次令人回味的元宵节又过去了。
第二天醒来时,这寒假也就结束了,早早收拾好书包,返回了久违的校园。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8
元宵节吃汤圆,这是我们的习俗,汤圆和团圆字音相同,吃汤圆就寓意着团团圆圆的。元宵节那天,不能出门,所以用家里面的一大包糯米粉做成了一个个的汤圆。
先将糯米粉到人大盆里,然后,倒了一碗开水,接着,就用手和起来,刚开始的糯米粉松松的,像一个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可一和上开水,它们就像一个抱紧了的大家庭。为了更加容易的搓圆子,首先把双手放在已经成面团的面粉上,然后,用力往下按,每按一次都要转一个不同的方向。终于,面和好了,面粉白白嫩嫩的,光滑极了!我忍不住按压了一下,顿时,面粉上出现了两个显眼的手指印,这面粉可真叫软呀!我闻了闻,一股浓浓的面粉香迷漫在厨房中。
开始做圆子了!看着油亮亮的肉馅和又软又白的面粉团,我跃跃欲试。亲亲将面粉团分成了许多份,我拿起一块糯米团,正准备放肉馅时,亲亲叫住了我,“你这样做不对,应该先将面粉的四周压扁,中间凸出去。”亲亲边说边做,“不是挺简单的嘛!”我赶紧动手做起来,不好!里面的馅儿全部出来了,糯米粉粘了我一手,想甩都甩不掉,黏糊糊的。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先将面粉团搓成圆形,然后,把它拍扁了,将边缘捏得更薄,放进一勺馅儿,左手在下面转,右手跟着左手转,亲亲时不时地帮一下,终于,我也成功地搓出了一个胖乎乎的团子,心里甭提多高兴。
正月十五是吃汤圆的日子,也是全家团团圆圆的日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9
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就开始。晚上八点整,“老爷”出庙,十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爷”的后面跟着。“老爷”身高一米,长四分米,宽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带着红色的斗风,在四个人架的轿子上,真是威风十足。当“老爷”经过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当架“老爷”的人要换时,先要把鞭炮放响。然后在换人。每隔四个小时,就换一次人。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有人送来饭。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点了解了吧。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导游,为你服务,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端午节全家一起吃饭,一起划龙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强,就走过去摸了一摸“老爷”的头和脸。谁知,被爷爷看见了,接着我就被爷爷拉到“老爷”前两米处,然后,爷爷让我跪在地上,向“老爷”请罪。请完罪后,爷爷训斥了我:“老爷”,是神,不能乱摸、乱碰。”听完爷爷的话后,我转身往后看,看了“老爷”一眼,心里想:“老爷”真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架“老爷”的这种风俗民情表面上是一个快乐的活动,但实质里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民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0
“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听着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家,我的家乡在东北。
说起我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就拿春节来说吧!
东北的春节是有很大的`讲究的,扭秧歌,二人转,包饺子……而其中最有趣而隆重的就是包饺子。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在各种各样的年夜菜中,饺子,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菜”。到了三十儿晚上凌晨,就要开始蒸饺子了。饺子象征着对新的一年的寄托。此外,饺子还有一个传说:女娲用土造成人时,由于天气寒冷,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为了能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们的嘴里咬着,这样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用面捏成耳朵的形状。包上馅(线),用嘴咬着吃。除此之外,在众多的饺子里,人们通常会在其中几个饺子里分别放上一枚硬币。
初一初二是放鞭炮的最好时机,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整日整夜噼里啪啦的响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烟花、小串鞭炮、满天星……日夜不绝。
这就是我们东北的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风俗自然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我故乡过元宵的风俗。
早晨,我妈一把拉起还正在被窝里做好梦的我,大声对我说:“快点洗脸刷牙,然后来吃汤圆。”我又慢吞吞地躺回被窝里,冲妈妈挥了挥手,说道:“你这么早叫我起来吃汤圆干嘛?我还要再睡会儿呢!”妈妈一听到我的话,立刻从普通说话声转变为狮子吼:“快给我起床吃汤圆,今天可是元宵节。”我被妈妈的吼叫声弄得耳朵生疼,只好不情不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吃汤圆。听说吃了汤圆,一年里就会平平安安,一帆风顺。
汤圆一吃好,我就赶紧下楼去看人家舞龙灯。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舞了,最前面的那个龙头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威风,舞龙头的那四个年轻人也舞的很好,步伐整齐一致,一看就知道是经过无数次刻苦训练的结果。扛灯的是一个个壮实的年轻人,他们也紧跟着节奏随着“咚咚咚”的声响,时而快跑时而慢走,时而又发出一声吼叫,十几个年轻人的声音凝聚在一起,气势如虹,而这条威风凛凛的.龙一会儿腾空驾云,上下翻滚,犹如蛟龙出海,蔚为壮观。渐渐地,夜晚来临了。
在我的故乡,元宵节的夜晚可是花灯们的主场。一盏盏美丽的花灯亮了起来,有锦鲤样的,也有荷花、梅花等自然景物样的,还有画着《西游记》等名著里的故事情节的,一盏盏各色各样的花灯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看到了这个,另一个便飞上天去,看到了那个,又有一个悠悠地飘向远方。
元宵节就这样,随着花灯离开了,年也就随着元宵节的结束而结束了,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类和牲畜,人们组成一个队伍去打它们。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
天帝十分愤怒,立即传旨让天兵在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把人们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知道了,她不忍心,立即来转告人类,人们大惊失色。最终,一位老者想出了个办法: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被烧死了。
在正月十五这天,天帝往下一看,人间一片火光冲天,天帝笑着走了。人们为了庆祝骗过天帝,每年正月十五大家都会挂灯笼,放烟火来庆祝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重头戏都在晚上。到了下午,天刚刚黑的时候,这一条街都灯火通明,举行猜灯谜的活动。每一条灯谜都贴在灯上,如果有人猜出来的话,就把那条灯谜摘下来。小孩们都很爱比谁猜的灯谜多,最多可以奖励一个糖果大礼包。
看完花灯就到了我家乡最具有特色的风俗:吃元宵,我们经常在家自己做。首先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立方块。妈妈和舅妈在那儿做着,我们这群小朋友却等不及要吃了,纷纷上前帮忙。我们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那个大机器抖动着身子,妈妈告诉我们:“馅料在相互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粘到了馅料的表面形成了元宵。”妈妈边说边清理桌子,“元宵寓意着团圆吉利,表达了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桌上的菜和元宵渐渐减少,我挺着肚子倚在墙边,筷子浪漫地摆成了个十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虽然我在大城市学习,但我应不忘初心,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3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就连不同的地区也有些风俗是不同的。如:清明节有些地方吃青团子,有些地方吃粽子。在我们这边一提到吃汤圆,猜灯谜,我立马就想到了元宵节。
每到元宵节,我最喜欢的就是猜灯谜了。我站在中间,由爸爸和妈妈向我提问:“两对父子去吃饭,为什么只上了三双碗筷”“因为是祖孙三代,儿子,爸爸和爷爷。”
“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猜三个字。”
“是木、林和森!”我脱口而出了两个问题,可是第三个也是最后的,最难的一个问题却把我难住了。
“一辆公交车来一个小时,去两个小时,是为什么?”“呃……是因为……”
“哼哼想不出来了吧,这可是我想了很久才想到的!”妈妈得意地说。
“哎呀!别吵,我就快想到了。”我挠着头,十分着急,“是……哦!我知道了!因为去是两个半小时,加起来就是一个小时!”
猜完了灯谜,我们就在一起包汤圆。
先在盆中倒入一些面粉和一些糯米粉,加入热水,揉一揉,面就和好了。揪下一小块面团,用手搓成圆球,再用手指戳个洞,放进自己爱吃的馅,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都是甜的,最后再封个口就好了。
做好了便放进锅中。一个个汤圆跌进锅里,不一会儿就好了,个个晶莹剔透的,好看极了。吃进嘴里软软糯糯的`,十分香甜可口。
汤圆不仅好吃,还有着团圆的寓意。
这个元宵节,我不仅吃到了好吃的汤圆,还猜了灯谜,真是令人难忘啊!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4
今天是元宵节,民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坐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由于过元宵节家长们给我们买了许多烟火,有小蜜蜂、手榴弹、闪光雷、小雷公、飞毛腿导弹、摔炮…… 我的全家手牵着手,在大街上快活地走着。边走边放我们自己的烟火,
我们走在路上远远地看见烟厂家属院正在放烟火,我一家来到北关烟厂家属院门口那里的烟火有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比如:土花,放在地上,好似一座座小火山喷出金火焰,又好象一棵棵金黄金黄的麦穗在朝大家招手哪;“小地鼠”头朝上,导线就像地鼠的尾巴,点燃导线,
地鼠就“瞅”的一声飞到半空,紧接着“啪”的爆炸……看的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最后由四个“孔雀开屏”一齐点燃,似乎百只孔雀一齐开屏,好看极了! 然后,我们打着面的从康庄市场到菏泽唯一的立交桥——双河集立交桥,在人民路上我们看到有许多由彩灯编织成的动物路灯,
中华路尤为热闹:鲁能广场有大型歌舞晚会,天香公园门口人山人海,园内的树木都被挂上了五彩斑斓的彩灯,更有几分韵味…… 最后我们回到家,正好赶上了中央台的元宵晚会——《健力宝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颁奖晚会》。 于是大家伙又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起精彩的电视节目,
当看到郭东临表演的`空中飞人时,笑的大家合不拢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渐渐地夜深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将要在零点的钟声中消逝……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15
春节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在春节的尾声之际,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吃元宵的节日,元宵还有一个名字叫“汤团”,我们家的汤团通常都是自己做的。
每逢元宵节,妈妈都会买一大堆糯米粉来做汤团,我自小就喜欢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看妈妈做汤团,渐渐的也就会做了。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做汤圆的情形,不禁觉得好笑。
我一手拿着面团,一手呈“U”形,一深一浅地把面团抠出碗状,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面团,竟被妈妈加多了水,又因用力过猛导致双手沾满了面糊。要知道我可是最讨厌这种似黏非黏,但能沾满双手的东西了,便自然地甩着双手,希望能把它们扔回面盆里,可是却越粘越牢。
正在绝望之时,妈妈走过来,抓起一把面粉往我手上撒,我两眼茫然的望着她,十分不解,但更多的是惊奇,“这难道不会使我的手更黏”我想。甚至都没注意到,我把话说出了声响,引起了妈妈的注意。
“等着瞧吧!”妈妈神秘兮兮地一笑,我的心简直跳到了嗓子眼,一秒间一个天真的想法闪过——我的手就此分不开了。
不知是因为我当时的天真烂漫,我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在这一瞬间闪过的念头在我的心里逐渐被放大,被认可,同时被放大的还有我的恐惧和焦急。
“好了!”我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半信半疑。当然这,真的'发生了。
松开后我本能地,用被问号充满了的目光投向妈妈,她笑了,却没有回答我。
好奇和兴趣促使着我接着包下去。不一会儿就有了满满一盘,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家伙亭亭地立在盆中。
“上锅!”我兴奋的大喊,此时的窗外已染上了点点红晕,已至黄昏。
当他们再一次出锅时,太阳已经躲到青山之后了。
咬一口,一股暖意袭来软软的,Q弹的面团配上肉,如丝绒般顺滑,淌入口中。
这香甜的味道,岂不就是劳动的味道,家的味道,不是幸福的味道么?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05-29
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06-27
家乡风俗元宵节作文06-20
家乡风俗元宵节作文09-05
家乡元宵节风俗作文11-23
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06-11
家乡的风俗元宵节12-07
我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06-23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06-11
[集合]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