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技巧

时间:2024-06-12 07:31:52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辩论赛技巧[集锦15篇]

辩论赛技巧1

  三辩一定要思维敏捷,语速较快,有气势。到了场上简短的回答对方的问题,然后快速抛出自己的问题,不要被对方带着走了。如果碰到有什么问题不会回答,就绕过去,比如说"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讨论的是……而不是……"或者是"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了,……"等……

辩论赛技巧[集锦15篇]

  1、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从某字的深层含义考虑下。

  2、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虽然有时有些牵强,但却在气势上占了上风。要发现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这一面着手,使对方提出的问题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这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3、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4、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

  5、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要语气从容,语锋犀利,其应变之灵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7、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8、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某些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9、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

  10、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11、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要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12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13、 "慢"也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办法。论辩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论辩局势下,快攻速战是不利的,缓进慢动反而能制胜。

  其一,以慢待机后发制人

  "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

  其二,以慢施谋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其三,以慢制怒以冷对热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论辩赛的论辩并不需要说服对方,而只需要说服评委与听众;只要评委与听众被说服,论辩也就胜利了。以软化对立为目的的日常论辩则不一样,它不仅要求说服对方而且要求自己做好被说服的准备。

辩论赛技巧2

  辩论的技巧知识积累是重要的,但是不懂得辩论技巧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辩论的技巧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必须讲究辩论的逻辑性

  在辩论中,辩论的逻辑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使辩论显得严谨、条理,使自己的观点显得牢不可破。

  在辩论中还应擅长进行归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阐明自己的见解,不要一说就是一大套并且不得要领,只有这样才能在辩论中是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样地,要能用简明扼要的话来归纳对方的见解,否则往往会随波逐流,甚至迷失方向。只有在逻辑上善于归纳的人,才会在辩论中紧紧抓住对方的要害,有针对性地打击对方,使对方真正陷入被动的局面。

  在辩论中需要使用归谬法。所谓归谬法就是沿着对方的逻辑把其观点推向极端,使其荒谬性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对其观点予以根本否定。对方的本来不明显或者小的逻辑错误,使用归谬法后就会使其错误被放大到妇孺皆知的地步,这样,往往能够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当然,归谬法的使用要注意适度性,如果运用不当,会给人以强词夺理的感觉。

  2。尽量做到辩论生动形象和语言风趣

  在论坛上本来大家就是释放精神压力,享受轻松人生,如果辩论过于生硬,缺乏活力和幽默,大家上网的意义就没有了,所以只有在辩论中融入生动、形象、风趣的语言,整个论坛的辩论才会充满活力,论坛上的人气才会旺盛。

  要充分运用生活中形象例子,尽量少使用抽象的、教条的说理,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多多使用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避免使用枯燥无味的大白话。

  用具体的、有据可查的数据取代经院式的说教,避免使用可能、大概、好像、应该、你想之类的不准确的词句。在辩论中,准确无误的数据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能用数字说明的地方要尽可能用数字,因为数字只要有据可查,不管准确与否,对方往往无法反驳,也无法否定。

  3。必须讲究进攻和防守的平衡

  辩论犹如战斗,进攻和是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在辩论中辩护是防守,反驳就是进攻。

  在辩论中经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只讲防守,结果辩来辩去,战斗都在自己一方进行,对对方的观点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这样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二是只讲进攻,对对方提出的证据和问题,不敢正面回答和辩论,在心理首先已经胆怯,这样往往是自己还没有攻破对方的堡垒,自己却已经失去阵营。

  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讲究进攻和防守的平衡。

  辩论中四种"反类比"的.技巧

  论辩中,有人总爱使用类比推理说事,有时倒也形象生动,不易反驳。那么,对方的类比推理真的就无懈可击吗?不!此时,您不妨试试以下四种反类比技巧:

  1、否定对方类比的相似性

  类比推理中两类事物的相似性越大,所推出结论的可信度就越高。反驳对方的类比推理,可以从这一点入手,把对方用来类比的两类事物的相似性否定掉,这样对方的论据就难以成立了。

  例如,某大学张、李二位同学就学知识是否应该要求立竿见影的问题,进行了一场论辩,其中有这样一段:

  张:学知识不应该要求立竿见影,知识被大脑接收后,还有一个分辨、整理、消化的过程,你不可能马上学会。就好比,今天我们吃下一块牛肉,没有必要要求明天一定在身上长出一块相应的肉来。

  李:食物是有形的,知识是无形的。你吃进食物当然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万万不能立竿见影,我们一生不知要吃多少肉,如果吃一块就长一块,后果不堪设想。但学知识却不同,人们把进修学习、继续教育叫充电,我们的大脑好比电灯,知识好比电源,电源对电灯的充电功能,肯定是立竿见影的!

  张:这在这里,张同学以吃牛肉来类比学知识,二者之间缺乏相似性,违背了类比推理的基本要求,得出的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李同学一眼识破了对方的破绽,予以驳斥,推翻了对方的类比推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合理的类比推理,先破后立,思路明晰,辩驳十分有力。

  2、辨析对方类比的可比性

  在论辩中,有时对方所作的类比推理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却又经不起认真推敲。这时,论辩者就可以据此驳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所谓可比性,不足以证明对方的观点,使对方的类比推理难以自圆其说。

  例如,某大学韩、周二位青年教师就大学生经商的利弊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其中有这么一段:

  韩:一只刚出生的小母鸡,它不会企图给人下蛋,因为它还无蛋可下,它目前的责任是进食,等它长大以后,自然能下蛋。在校的大学生,绝不应该经商赚钱来减轻家庭负担,他目前的任务是学习。等学成后参加工作,自然能够承担起家庭责任了。

  周:也许,大学生经商和刚孵出来的小母鸡下蛋,是存在一定的可比性,但大学生毕竟不同于小母鸡。小母鸡下蛋是它力所不及的事情,是客观条件决定的,而大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利用空余时间经商,一可减轻家庭负担,二可锻炼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大学生经商应该比小母鸡下蛋容易得多吧?

  韩:你说得有道理。

  在这里,韩老师的类比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大学生经商与小母鸡下蛋的可比性显然不大。周老师抓住这一破绽,辨析二者之间本质上的差异,驳倒了对方的观点。

  3、揭示对方类比的或然性

  在某种情况下,类比推理只能作猜测性推论,所推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有可能是这样,也有可能不是这样。在论辩中,某些人在运用类比推理时,爱把结论绝对化,这就留下了破绽。这时,论辩者就可以从揭示对方类比推理的或然性入手进行反驳。

  例如,某单位小石、小沈二人就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其中有这样一段:

  辩论中击对方软肋的口才技巧_辩论赛中的辩论技巧默认分类

  石: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全面发挥自身作用。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的果实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沈:我看未必,就算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因为水土不服,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那么,移植到其他环境,比如与淮南类似或者更好的地方呢?结出的果子就不会又大又甜吗?植物挪到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才会长得更好,人才也是如此。我们单位的小张跳槽进了报社当新闻记者,不也干得有声有色吗?

  《晏子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小石借用了这个经典类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小沈敏锐地抓住了对方这个类比推理的破绽,即结论的或然性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不行,并不意味着移植到其他地方也不行,人才的跳槽与此同理,从而驳倒了对方的推论。

  4、驳斥对方类比的机械性

  人们在运用类比推理时,容易犯机械性的错误,也就是用作推论的两种事物之间缺乏有机的、必然的联系,而只是表面的、偶然的联系。此时,论辩者抓住对方类比推理的机械性予以驳斥,就可以使对方的类比推理站不住脚。

  例如,某单位职工老鲁脾气有点暴躁,经常与别的职工发生冲突,主管领导王主任批评他后,他不服气,双方展开一场辩论,其中有这样一段:

  鲁:发怒是人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如同水库蓄水过量,就得泄洪,否则一旦造成决堤,就会危害四方;人的愤怒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和别人。

  王:老鲁,你的这个推论可不太恰当。水库蓄水,是它的基本功能,可人生的意义却不是积怒呀!而且泄洪是排泄水库过量积水的必然渠道,人的郁闷情绪却不是一定要通过发怒的方式来排遣,譬如,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化解嘛!

  鲁:主任,其实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我这人自制力太差,以后我会多注意。

  上例中,老鲁用水库蓄水和人发怒做类比,来证明自己脾气暴躁的合理性,却不知道自己的类比充满机械性,王主任抓住这点予以驳斥,指出水库蓄水与人发怒之间缺乏有机的、必然的联系,类比不伦不类,终于驳倒了对方的观点。

  总之,在论辩中,当我们遇到对方运用类比推理发动攻势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对此作出判断,抓住其破绽所在,运用以上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辩驳,往往可以取得论辩的胜利。

辩论赛技巧3

  一、逻辑技巧 

  (一)、知己知彼

  辩论是一种针锋相对的交战,知己知彼就在这种舌战中显得很重要,知己,使之对于己方的理论自我诘难,反复推敲,以求严谨缜密,万无一失。立论的诘难与推敲,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论点检查;二是论据检查;三是论证方法的检查。只有通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反复检查,确信己方“战旗”鲜亮,充足,“战术”精巧,方能在辩论中充满自信。这就是知己。

  知彼及了解对方。辩论中的观察,说到底是辩论双方对于对方言谈举止、神态表情的微妙变化及其含义进行判断与捕捉。其方法如下:

  1、投石问路。是指先提出一两个问题作为试探,探明虚实,才能定出主攻方向。这往往是用于情况不明的时候。

  2、捕捉战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往往会通过其举止神态及习惯性动作,流露出他内心的活动。比如双手揉搓这种动作显示思考紧张,颤抖的语言显示慌乱等等。在辩论中要善于抓住这些细节判断对方情绪,捕捉战机,或打乱对方思绪,或层层进逼,这就是所谓的“强势打法”。但这是用于己方队员有相当经验或准备相当充分而对方实力与己方相差悬殊的情况,否则一般而言,在对手与己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是很难抓到这种战机的。

  3、缓和气氛。辩论决非争吵,更非斗嘴。因此双方都有责任调节气氛,是辩论在心平气和的条件下进行。若观察到对方情绪激动,就要设法用语言调节,使气氛平缓;若发现对方怒形于色,应考虑以幽默轻松予以调节。无论对方是否做出反应,至少己方不能被对方情绪影响,或跟随其负面情绪。经管学院对于辨风的强调向来以儒雅为主,保持风度,这是一个良好的传统,应该要延续下去。

  (二)、举事证理

  事实胜于雄辩,摆事实讲道理,应该说是辩论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举例对己方进行论证,也可以具实力反驳对方进行驳论。动用举事例的逻辑技巧,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所举事例越具有典型性,说服力越强。二是要对所举事例进行深入分析,不是光把它摆出来就够的,因为评判或是观众在场上听取发言的短时间内,都没有时间思考你举出的事例对论证你方观点有何用处,只有靠辩手自己揭发和阐明事例与道理间的必然联系,是举例与证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摆事例,讲道理的作用。

  (三)、以退为攻

  具体做法是:先行一句虚假肯定,稍作停顿后,立刻是实行逻辑性转折,完成攻击。这种方法的要求比较高,因为逻辑向部分的转折是最重要的部分,要直捣对方要害,令对手措手不及。例如: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是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外交官,在一次会议上,英国工党一外交官发难说:“您是贵族出身,而我家祖祖辈辈是矿工,我们俩究竟谁更能代表工人阶级呢?”莫冷静的回答:“你说得不错,但我们俩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四)、以牙还牙

  就是在辩论之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者接过对方的话题,将其与己方思路接轨,在行进中偷梁换柱,走向对方观点的反面,完成反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体现对方讲歪理或不讲理的情况。比如要反驳某人自以为清高目中无人的言论:只有羊啊、猪啊才是成群结队的,狮子老虎都是独来独往的。可以这样说:狮子老虎固然是独来独往的,蛤蟆、蜘蛛又何尝不是独来独往的呢?!

  (五)、演绎辩论

  就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逻辑方法。由于前提必然蕴含结论,因此只要前提是真的,结论也必然是真的.。在演绎推理中,最常用的是“三段论”,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所以是一种很有力的辩论方法。

  (六)、二难逼进

  就是用两难推理与辩论中。他是由假言判断和宣言判断作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是因为它能使对方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是极有力的辩论工具。

  (七)、以类相推

  类推即逻辑学中的类比,它是在辩论是列出一个对象,与对方提出的对象相比较,再由这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色,可以显示出辩手论证性与机智性,例如:一位牧师向一位美国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黑人领袖反驳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

  (八)、归谬反驳

  在逻辑学中叫做归谬法,即从对方观点出发,引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题虚假。这种方法堪称逻辑学上的“显微镜”。

  二、语言技巧

  辩论是语言的互动,所以必然要表现为语言的竞技。虽然语言技巧是辩论形式方面的因素,但它直接影响着内容表达,体现着辩者对辩论内容的表达能力,所以具备并不断提高语言技巧,也是争取辩论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排比增势

  排比句能使内容严谨整齐,气势流畅贯通,感情深厚饱满。

  (二)、逐条反驳

  辩论时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方从主观需求出发,运用种种似是而非的辩论术来为自己的言行辩护。对此可以运用针锋相对的方法,将其逐条进行反驳。但是如果失去这种针对性,辩论就丧失了具体性,就达不到征服对方的目的。但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要不然“就直指对方,将其彻底撕碎”,如果没有这种信心,那么就不要冒险走这条路线,把精力放在“建立己方立论的铜墙铁壁”上。

  (三)、比喻说理

  在辩论中如果能恰当的运用比喻说理,则能化难为易,很快为观众评为接受。

  (四)、仿词套句

  是指根据现有的词句形式仿造出临时性新词,将幽默诙谐寄寓于庄重认真的局势、语气之中,进而达到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获奚落嘲讽对手的目的。例如在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初赛关于《温饱是否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辩论中,正方复旦大学代表队在进行自由辩论时的辩词有如下一段:

  姜丰:荀子早就说过“争则乱,乱则穷。”所以我们走向温饱的过程中,更要谈道德,否则不就是越走越穷,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温饱呢?

  蒋昌建:对方认为贫困向温饱的追求过程中可以不谈道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饱。(观众笑)

  严嘉: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不是“争则乱,乱则穷”,而是“争则乱,乱则饱”了。(观众笑)

  这里复旦大学队的几位辩手使用的就是仿词套句法,作为四辩的蒋昌建和作为三辩的严嘉分别根据现有的词句“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和“争则乱,乱则穷”,临时仿造出“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饱”和“争则乱,乱则穷”。这种机敏过人的反唇相讥,其辩论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五)、诱敌就范

  当本方已经发现对方的谎言或破绽,可以不急于戳穿,故意设问诱其重申肯定,然后再予以揭露,使其有口难改,例如:在“艾滋病时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的比赛中,在自由辩论阶段,有这样一段辩词:

  反方:我倒想请对方辩友回答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

  正方:今年的口号是“更要加强预防”,怎么预防呢?要用医学方法预防啊!

  反方:错了!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对方辩友连这个基本问题都不知道,怪不得辩其艾滋病问题来还是不紧不慢的。

  在这里,一个平平常常的诱饵,能产生不平常的效果,本方可以以漫不经心的方式提出一个看似并不重要的问题,一旦对方入圈套,迅速发起攻势解释对方言行的矛盾,便能使其俯首认输。

  再看一则生活中的例子。一天弟弟从外地进了一批货,告其兄次日凌晨两点进站接,但哥哥贪睡误点,没去接,致使弟弟一人费力把货物运回,见面后,哥哥谎称去过车站但没见到人。

  弟:昨晚那趟车晚点了,你知道吗?

  哥:当然知道。

  弟:当时到站是两点半还是三点?

  哥:大概是两点半吧!

  弟:算了吧,昨晚列车正点到达,到站时间是凌晨一点五十九分。

  这种方法也可以叫做“迂回包抄”的方法,由远及近的进攻方式一般很少遇到反抗,较易达到目的。

  拓展阅读  大学生辩论赛技巧  辩论的原则

  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

  尊重辩论对手的人格

  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

  辩论的技巧

  击中要害,必要时要使用“避实就虚”的方法。

  利用矛盾,扩大矛盾,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扩大对方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自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之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引蛇出洞,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乱说或者乱答。

  李代桃僵,所谓李代桃僵就是在和对方辩论中使用模糊概念与对方周旋,把自己某些说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的观点隐蔽起来,使之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辩论的方法

  必须讲究辩论的逻辑性。在辩论中,辩论的逻辑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使辩论显得严谨、条理,使自己的观点显得牢不可破。

  尽量做到辩论生动形象和语言风趣。在辩论中融入生动、形象、风趣的语言,整个论坛的辩论才会充满活力,论坛上的人气才会旺盛。

  参加辩论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1、要认真地去阅读对方的文章及相关资料。

  从理论上去分析主题的内容,避免辩词的庸俗化、贫乏化,使辩辞在理论上和知识上丰富。绝对避免使用庸俗不堪的实例和趣味低劣的噱头进行辩论,或者以感情取代理论,故作姿态煽动性地赢取斑油们的同情或喝彩。

  2、要注意日常综合知识的积累。

  论坛上辩论的主题是丰富多彩,要注意日常各个方面知识的积累。一个人如果光有辩论的热情,但其知识底蕴很差,可供调动的东西很少,那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纵有再高的热情,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所谓言不达词,词不达意。知识好比一座金字塔,不了解宽泛的知识背景,只对本专业知识了解较多或者比较丰富,想在论坛上的辩论中运用自如、应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

辩论赛技巧4

  1、设置两难

  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对方怎么回答都会落入设下的圈套。但要把握好辩题,不要偏离主题。

  2、以矛攻盾

  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抓住对方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矛盾,并连续追击迫使对方紧紧跟随本方牵着对方打。

  3、简问深涵

  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一定要以最精炼的语言问出最深刻的问题。使对方无法快速回答,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4、激情提问

  即用心理暗示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引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胡搅蛮缠。

  5、熟事新提

  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6、反复逼问

  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7、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

  8、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9、多方追问

  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

  10、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11、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

  12、“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13、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14、“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15、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16、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17、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辩论赛中以慢制胜的.技巧其一,以慢待机后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以慢制胜”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

  其二,以慢施谋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其三,以慢制怒以冷对热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营业员,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平息了对方的怒气,化解了矛盾。

  辩论赛的注意事项1、辩手必须熟悉辩论的规则,

  2、自我展示方面力求创新,展现队伍的整体性

  3、环节的发掘。比如说对于剩余时间的安排。

  4、辩位安排:一辩求稳、语言有震撼力。对整场辩论赛观点的把握能力强。二、三辩要求现场应变能力、语言的及时组织能力以及对观点的把握能力强;四辩是为整场辩论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人。要求有思想、有高度、有热情,能够在情感上带动评委、观众。一是听,听对方的破绽,在总结陈词中要大说特说,二是补,对我方的失误做必要的补充,三是临场要察颜观色,四是要有精彩的结尾语来打动评委

  5、脱稿,只有脱稿时的语言才有感染力,顺势而上、随感而发。(附:辩论赛准备的纸条一般用法:记录现场的东西;〈2〉纪录较长的引用案例;〈3〉纪录引用数据)备充分

  6、注意场上的整体配合:(辩论赛的输赢不是仅看个人表现的好坏。它也是对辩手默契的考验。)

  7、辩论技巧

  1)、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辩论赛的辩题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谁对谁错。看的是谁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恰当而又丰富的肢体语言更能增加你的说服力。

  2)、自由辩论阶段经典常用语的使用:自由辩论阶段是整场辩论赛的高潮。每个辩手的语言简短精练而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给观众和评委的思考时间也相对减少了,例如:对方辩友显然已经跑题了。对方辩友为什么故意逃避我方问题呢?是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了呢?等经典常用语要时常用上。

  3)、避免队内在场上的提示,因为这是一个否定性的提示,一提示就表示你否定他

  4)、注意抓重点抓内容:辩论赛毕竟不是表演,它看的还是你的语言是否有说服力而不是看你的声势有多大。

  5)、避免硬伤(1、形式硬伤,包括超时、自由辩论时连续发言等;2、观点硬伤,千万避免绝对化。3.注意礼貌问题:辩论不是吵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注意自己的风度问题。不要进行人身攻击。4、注意规则问题(尤其新手)。)

  8、内容要破题立论。确立突出自己的优势空间。拥有自己的套路,紧围辩题。

  9、攻辩应对的技巧

  1)、求新。新要新在观点上不能是逻辑上的新,因为求新既要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又要让观众容易接受,逻辑上的新不容易让人在短时间上接受

  2)、对于对手抛出的问题,可以相互的推,没必要用一个绝对的答案回答

  3)、任何观点对双方都是有用的,看你如何运用

  4)、抓对方的漏洞要抓准!不能主观的去猜测对方

  5)、举例子有学问。要举哪些例子,怎样举才有攻击性

  6)、准备要充分!

辩论赛技巧5

  一、开篇立论

  一辩的开篇立论在各种赛制中都是必有的环节,它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一辩立论直接可以给以后的各个环节奠定基调,限定界限,给出己方攻击点,筑起己方防守堡垒。因而开篇立论应下足功夫,切不可小觑。

  首先,是辩词中关键词的解析。这里我们要切实强调权威性,我们可以从周围找到各种工具书或者借助英特网搜索,在各种不一的解释中,尽量以权威的词典辞书为准,这样在以后的阐述中才可以理直气壮,否则被别人抓到明显曲解意思的把柄,就直接陷入被动甚至满盘皆输。知道了这一点后,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点来创造优势。例如在20__年国际大专辩论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中,反方辩手说万字是一切的意思,正方说不是。双方胶着,反方说“正方辩手不看原典,你知不知道它原典出自《提摩太》第六章第十节?”正方将要陷入被动,四辩从容不迫拿出《汉语大词典》说“我可以告诉你中文的原典在哪里,《汉语大词典》中万字一共九种意思,没有一种是一切的意思,对方辩友可以自己去查。”瞬间立稳脚步并且强力扳回一局。

  其次,破题释义,定出标准主线。在有了关键词的解释之后,紧接着就是对整个辩题的剖析,剖析的关键点在于定出客观评价标准,找出攻击点,并由此找出对方攻击点,确立己方防守线。这里强调一点是切勿将此工作单独推给一辩去做,且不说工作太重,单说一辩难以思考全面,如果一辩思维走偏,直接后果是己方战线全部走偏。一定要经过双方四位辩手综合讨论质疑修改才能确立。所谓标准,就是在比较性的辩题中确立一个客观的评价分析点,让自己的攻击做到有准可依,有的放矢。这个标准一定要基于客观实际或者哲学理论或者逻辑分析,严谨科学,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否则会弄巧成拙。例如1993年《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经过逻辑推理得出,必要条件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那么可以得出正方必须论证没有温饱一定没有道德,反方的总体思路便归在人类历史不温饱的情况比比皆是,可是人类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一点道德都不谈?显然没有。另一个逻辑点,温饱分开看,温而不饱的情况,减肥小姐是温而不饱,她谈不谈道德,若不谈,那么减肥中心是不是就变成了拳击场?这样严谨的推论很容易令人信服。

  最后,破题立论,化整为零。有了辩题的解释,有了标准依据,接着是把一个完整的辩题划分为几个小的着力点,来进行严谨的论证,也就是确立分论点。有了分论点能让一个宏大的辩题显得有层次有条理,也能为后面辩手的针锋相对给定线路。这里确立分论点有几个经典的方式,例如:“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逻辑、理论、事实”三方面等等。不论层面如何,其结果都是为中心论题服务的。论点的确立同样也要由四位辩手综合讨论后得出,并且几位辩手要牢记论点内容,确立进攻思路。

  有了以上内容,就等于提纲挈领,再由一辩对各个论点的论述内容进行填充。辩词的措辞上关键看各位辩手的语言功底,这个一般不容易速成,但是多参考一些经典精彩的辩词,适当借用其精华也可以对自己有一定地提高。

  反方的一辩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陈述之前花10几秒的时间对正方的一辩陈词进行简单反驳,体现的是一名辩手的应变能力。但切记不要强求而弄巧成拙。

  二、再立论

  二辩的再立论与一辩论点的确立过程大致相同,这里只简单阐述一些思路上的问题。与开篇立论相比,二辩一来省去了对辩词解释和标准确立,二来双方二辩因为都已经听了双方一辩的立论,也了解了对方的思路。在此环节,有经验和能力的二辩可以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者释义标准等提出简单质疑,但大部分的时间,仍要留在对己方的论述上。二辩的论述思路可以参考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旧赛制,就是双方一二三辩交替阐述,大多数比赛中二辩选手采用的是针对一辩论点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阐述。例如20__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不可以并行》,反方一辩从理论、事实、价值三方面阐述了观点,二辩三辩详细从事实角度阐述。二辩主要从近现代发展史发达国家的历程阐述,三辩又详细从发展中国家的历程来阐述,显得条理非常清晰。或者如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中,反方一辩从逻辑阐述,二辩从理论阐述,三辩从事实阐述,四辩从价值阐述,从开篇到结尾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对话

  对话环节是整场比赛中最考验选手临场应变能力的环节之一。因为双方二辩都要在对话中维护和巩固己方观点,并且攻击对方观点。但考验临场能力绝不仅仅是空手而上,恰恰相反,事先的充分准备反而更起决定作用。对话环节对二辩选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充足的问题来攻击对方,还有要对己方的立论构架和标准、论点等等足够清晰。一般而言,辩论场上每一方都希望占据主动权,引领比赛的节奏,所以在对话环节每回答对方一个问题,都要紧接着抛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对方跟着自己的节奏往下走。选手在场下需要准备的是:一、问题;二、对方最可能的回答方式。选手要由充足的问题,也要在场下与己方队员交流,确立对方大致的回答方向,以免届时手忙脚乱。

  另外,这个环节还有很多的技巧,一些万能的辩驳方式和一些典型的例子应当熟记,并学会举一反三。

  四、盘问

  盘问环节对被盘问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盘问者来说,工作就轻松了很多。

  然而轻松了也绝不是不用下功夫,其实一个好的三辩,盘问问题最能显现其功底。最基本的要求,三辩的盘问问题一定要有一定的尖锐性,最好是从论点或评判标准延伸出,切不可不痛不痒或者问一些“小儿科”问题。在往深一个层次的要求来说,三辩的四个盘问问题最好是有一定的联系性,最好能环环相扣,或者逼迫对方两位或者几位辩手产生矛盾。这个环节在历来的各种大型赛制上较少出现,因而没有鲜明的例子。但大家可以参考从20__年以后的“国际大专辩论会”(07年后国辩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有一个环节,就是提问嘉宾提问环节,例如03年的国辩由蒋昌建、余磊等历届国辩的最佳辩手作为提问嘉宾,总决赛由他们对某一方提问,该方一位辩手回答问题。

  另外盘问和台湾大选的电视辩论中一个环节很相似,也可以作为积累的一个参考。例如20__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公开电视辩论上,有六位媒体代表在“质询”环节对台上三位候选人分别提出一个问题,三个人依次来回答。仔细分析媒体的提问方式,首先是一定要把问题问明确,其次在问题的选择上一定要够尖锐,例如台湾与大陆的两岸问题。体现在我们的辩论上,三辩的价值体现也在于问题一定要足够尖锐,最好能直接击中对方的致命点。

  对于被盘问方来说,如何回应对方的问题就较多体现个人能力了。四位辩手有30秒的时间回答对方的盘问,好的一点是对方不允许发言反驳。因而在自己回答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但我们发现的情况是往往很多人临场情绪控制太差或者准备不够充分,30秒的时间

  往往只用了5-10秒,浪费了大部分时间。这里,对于有经验有能力的选手来说,针对这一问题正面回答之后可以详加阐述,或者进行延伸与己方的论点进行对接;而经验不足的选手,则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解释之后可以回归到一段自己熟悉的辩词当中,例如一辩选手可以引申一下自己某一个强有力的论点等等。此处切忌胡言乱语,被对方抓到把柄。同样的,有一些经典的辩驳是可以借鉴的,如果熟悉某一些辩论的逻辑辩驳方式,应付盘问应该不成问题。

  五、盘问小结

  顾名思义,盘问小结就是三辩对自己刚才的盘问出现的问题或者发现的对方的漏洞进行总结阐述。这两分钟的时间说短则短,说长则长。正如上文对盘问的阐述中所说,好的盘问问题对盘问小结来说也尤为重要。如果你的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导致对方几位辩手口径不一,那么在盘问中就可以直接指出,并详加分析,通过适当渲染来对对方的整个立论构架进行釜底抽薪。但如果是经验不足的选手便往往觉得这两分钟的时间十分难熬,针对这个情况,我建议三辩可以依据对方可能的回答事先拟一份小结,到时候根据对方的回答稍加改动,务必使自己的应答做到连贯有序,井井有条。

  另外,三辩的盘问也可以参考四辩的总结陈词方式,用简短的话进行对方的错误指正,紧接着从某一方面继续阐述己方观点。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后面总结陈词的分析部分。

  六、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是每一场辩论赛中最容易出彩的地方。因为它的节奏要求很快,对于选手的反应速度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也很高。只要一方有一两个人反应速度快,语言能力强,便能很好的带动整场比赛。同样的,如果双方选手能力都不是很强,则很容易造成冷场现象,那么正常比赛的可观性也就没有了。

  自由辩论对语言的要求和对场上表现的要求有一定的“先天性”,也就是如果一些人本身就是伶牙俐齿、口舌如簧,他肯定就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里不讨论个人的突出表现能力,关键看自由辩论阶段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是问题的准备要充分。自由辩论与二辩的对话环节一样,都需要双方做足准备工作,特别是自由辩论,需要一定的发言来控制节奏。如果一方发言完毕,另一方冷场了便尤显尴尬。所以需要在事先对自己手里的问题下足功夫,一方发言完毕,另一方应及时回答,然后抛出自己的问题,否则容易陷入对方的节奏,被对方牵着走。

  其次,是团队的配合。自由辩论与其他环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每一方的每一位辩手可以自由发言,不受发言次序和次数的限制,对方不得指定某一位选手发言。因而为了体现配合,在发言次序和数量上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发言开始由双方的四辩作开始阶段的发言,因为先前的环节四辩发言较少;紧接着,发言的重心尽量落在二三辩身上,一般整个自由辩论阶段,如果每方总共发言次数在25次,二三辩一般要占据16次左右,一四辩发言在9次左右。简单来说就是一四辩每个人起身发言3-5次,其余时间交给二三辩。此时切忌一个人过分突出,连续发言4、5次或者总共发言十几次,更忌讳某一位选手一次都不发言;然后是在内容上,最优秀的配合是某一位选手提出问题,对方难以回答或者回答有误,己方另一位选手发言时可以指出并加以分析,或者起身强调“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二辩刚提出的问题”。

  小编有话说:辩论中掌握技巧是很重要的,你可能知识没有对方雄厚,但是只要你有技巧,就能借助人家的知识去反驳人家的观点~

辩论赛技巧6

  除了大一的新生辩论赛以外,大学中所打的比赛我都坐在了二辩的位置,应该说这和我不标准的普通话有关。但也正因为在二辩的位置上坐久了,所以能接触到不同比赛规则下的攻辩形式。本人所接触的攻辩类型主要有三种:驳论、盘问和对辩,个人对攻辩技巧的理解和心得可做如下总结:

  一、驳论

  1。准备充分,针对性强。驳论顾名思义就是驳对方立论,所以对方立论说了什么,你就反驳什么,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驳论往往在对方立论完毕后马上进行,这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对方的立论要有充分的预测和准备。当然,这里所说的准备充分并不是说照着稿子照背照念,而是作为驳论手要有将对方立论点几乎穷尽的能力。其实这点并不难,因为对手的观点肯定逃不出赛前队内的模拟赛中陪练队员模拟的观点,所以驳论队员平时必须善于总结并且在赛前积极和陪练队员交流,将对手可能出现的立论点穷尽,然后有针对性做出准备。将对手立论点穷尽后还要进行整合,因为根据个人经验,一般一个辩题对方可能出现的立论点不会超过10点,一些怪异的、生僻的论点对手也不会冒险去运用。比如在以前参加的“中国是否应当废除死刑”的比赛中,本人打驳论辩位,赛前总结出对手可能的立论点有19点,并且总结成文,但最后经过筛选和排除就可以得出自己的9点驳论体系。而到了比赛场上必须强调驳论的针对性,赛场上的驳论一定要根据对方的立论做出,如果和立论针对性不强,即便有出彩的语言和发挥很可能也是徒劳。在比赛中因为驳论针对性不强我有过惨痛的教训,在武汉市知识产权辩论赛首轮比赛中,我们打反方,根据规则,我的驳论是在对方驳论完毕后进行,当时在场上听完对方的驳论,感觉有重大漏洞和可以反驳的东西,结果头脑一热,现场来了篇“驳驳论”,针对对方刚刚做出的驳论进行了反驳,尽管场面上感觉效果还可以,但赛后才得知,因为针对性不强的失误,我的驳论环节几乎被判了0分。

  2。打磨语言,力争出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口头辩论也好,书面上的探讨也罢,驳论往往比立论更容易做得要精彩。这很大程度上是驳论一种后发制人的优势,立论作为一个队伍的开篇陈词,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全面严谨,因为它给后面的辩论立起了一个攻击的靶子。而驳论则不同,它是一个队伍吹起的进攻号角,是向对方发起的第一轮攻击,所以它必须要有攻击性。攻击性除了体现在上文提到的针对性强以外,还应当力争出彩。出彩的方式有很多,但通常而言就是通过语言的打磨用“段子”“包袱”等将对方的观点归谬、夸谬进而去攻击对方的逻辑和体系。说到语言的打磨和准备段子,千万不能为抛段子而抛段子,必须建立在合适、切题、恰当的基础上,因为在驳论中如果类比不当或者生套硬抛,效果适得其反。个人认为在驳论中运用类比归谬是不错的选择,尽管任何类比都是蹩脚的,都是双刃剑,不可能有完全恰当的类比,但是就驳论环节而言,运用类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对方并不能及时对你提出的类比进行反驳,而且类比得当,一方面可以出彩,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许多辩论场上陈词滥调的运用。

  二、盘问

  1、寻找软肋,强势出击。盘问通常是一方问,一方答,而且在时间上通常也是问的一方少,答的一方多,从这个角度而言提问一方往往是劣势。所以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找软肋进行攻击,由于辩题是将一个中立的命题强硬划分而成,所以每一方都有其局限性,也就是自己的软肋,作为盘问手就是要将这对手局限的一面通过问题的形式向观众和评委展现。请注意,仅仅是展现,想通过盘问的方式将对方击溃是不可能的,因为答问一方有充足的时间去解释和阐述。盘问环节在自己问完以后一般还要回答对方的问题,自己变成答问方后一定要把握自己所持有的优势,那就是在回答提问的时候巩固己方立场,上文提到了辩手在盘问的时候都会抓软肋问,那么面对自己的辩题的局限就要努力去弥补,可以通过逻辑推演、例子证明等等方式。参加了这么多比赛,在盘问环节当中感觉有一个例子总是不断出现,每个队伍运用都是换汤不换药,而这个例子也是盘问攻辩的典型,特别在“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谁更重要”、“自律他律哪个更关键”等辩题中。这个例子一般分三步问:①有个人在中国经常随地吐痰,你知道为什么吗?②有个人在新加坡从不随地吐痰,你知道为什么吗?③其实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你说为什么他在中国吐,在新加坡不吐?这通常是抽到“制度建设更重要”或者“他律更关键”一方的提问,看起来相当有攻击力。作为回答方,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找了个例设问,说到底就是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了不同的行为,回答方其实完全可以把例子中的条件稍微调换,也就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环境中做出同样的行为,就可以做出很好回应。个人认为不妨这样回答:“对方提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国家做出了不同的行为,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做出的还是相同的行为,因为更多的人在中国不随地吐痰,到了新加坡也还是不会随地吐痰,您说又是为什么呢?”

  2、做好小结,锦上添花。盘问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盘问过后通常还有一个攻辩小结,让队伍来整理和归纳刚才的问和答。这个小结个人认为不可忽视,因为做好了它可以在给了对方狠狠一拳以后在踹上致命一脚。在盘问中,通常辩手被问到尖锐的问题后会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回避或者转移话题,这时候需要在小结的时候点明和指出,在对方刚被刺出的伤疤上撒上点盐。同时由于己方提问时间有限,己方要达到什么目的,显示什么意图,这也需要攻辩小结进一步阐明。大家通常认为攻辩小结都是由小结的同学负责,但个人认为攻辩小结必须由负责提问的同学和负责小结的'同学共同完成,因为负责提问攻辩的同学最了解自己的思路,最清楚问题的意图,所以必须要将自己的东西做出归纳和总结后交给担任小结的同学。

  三、对辩

  1、有问有答,把握平衡。对辩不同于盘问,一方只能提问或者只能回答,对辩的规则通常都是“我有话说,有话你说”,就像两个人在进行自由辩论。两个人的对辩往往交锋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在对辩中没有缓和思考的时间,没有队友的配合,靠辩手的个人能力和对方进行辩论。在对辩当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方只顾问,一方只顾答,出现了“有来而无往”的情况,而对辩的时间通常是平等的,这样打下来,估计会出现长时间的缺席审判,比赛也不会精彩。所以在对辩环节当中必须要注意问与答平衡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对对手的问题要做出回应,同时要抛出自己的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场上注意问与答的转换,不要为了抛问题而抛问题。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问题逻辑长短的把握,在对辩当中尽量少用长逻辑的问题,也就是那种要经过三四次提问才能推导出自己结论的问题。因为在对辩当中一方面你要提问,另一方面你还要回答,如果己方问题的逻辑链过长,对手会不会紧跟着回答不得而知,场下的评委和观众也难以得知问题意图,这等于在耗费时间。

  2、打深打广,防止纠缠。在对辩中,由于只是两个人的交锋,所以有时难免在有的问题上一再纠缠,占了便宜的一方不断追击,而落了下风的一方急于解释。其实这对双方而言都没有必要,因为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如果提问一方抛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攻击性的问题,在两三轮内对方没能做出比较漂亮的回应,那么这已经证明在此问题上提问一方占据了主动;同样,回答一方针对提问的问题,给予了精彩的回应,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在同一类问题上,回答方占据了主动。而评委和观众在听辩论的时候也喜欢听到更全面更新鲜的东西,所以这要求在对辩的时候自己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深度和广度,寻找不同的攻击点和切入点,这样才能把握住场上的形势而不至于陷入纠缠当中。

辩论赛技巧7

  律师张丰接手了一个案子:蔡某多次盗窃电动车,一次,在他骑赃车逛街时被失主发现,将其告上法庭,但蔡某却坚持说电动车是自己购买的二手车。法院经过对案情的了解,发现蔡某所说的购买时间与事实不符。张丰想,如果直接予以揭露,蔡某可能会辩解是记忆错误,这样就无法认定他是盗窃,至多是购买赃物。为揭开蔡某的面纱,张丰和蔡某在法庭上展开了辩论——

  张丰:原告控告你所骑的电动车是盗窃他的,你是否承认?

  蔡某:不可能!这车是我购买的,只是口头交易,没有发票。

  张丰:你是什么时候从什么人手里购买的.?

  蔡某:三个月前,人我不认识。

  张丰:你对购车时间确定吗?

  蔡某:确定,大约三个月前。

  张丰:为什么这么确定?

  蔡某:因为3月13日是我姑姑的生日,我买电动车就是为了去城里给姑姑过生日方便。电动车就是在姑姑生日前两天买的,所以记得清楚。

  张丰:但请你看看,这是这辆电动车的销售发票,原告是4月23日才购买的新车,你怎么可能3月11日就买了呢?

  蔡某:啊?这……

  蔡某在铁证面前,不能自圆其说,只好乖乖承认了盗窃的罪行。

  在这场法庭论辩中,律师张丰询问确定蔡某的“购车时间”是“围魏”,而用发票证明其所说是谎言,车是盗窃所得是“救赵”。这样一来,蔡某为救“购车时间”之急,忽略了偷车的真正时间,情急之下露出破绽,只得承认了盗窃的罪行。

辩论赛技巧8

  辩论赛质询技巧

  一、逆向思考

  在分析立场的过程中,辩手应该已经对哪些争议点有机会发展为“可能议题”有了基本概念,质询的准备应该以这些可能议题为重点。例如在“大学生创业利大弊大”的辩论中,针对我方主打的“大学生创业即使失败,仍将增进其挫折抵抗力”,以及对方可能主打的“大学生创业会造成课业分心”等议题,辩论队伍都应该设计好质询题目;如果场上确如意料中的出现了这两个议题,就可以使用事先备妥的质询来回应。

  换句话说,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猜中的议题越多,质询就越可以依赖事前的准备情况,而不必只靠临场发挥。因此,准备质询题目时,辩手不应该从“我要怎么问,问什么”的“问题设计”开始,而要先思考“我要问出什么”,也就是先想结果,再想题目。这种由结果倒推问题的准备方式,就是所谓的“逆向思考”(reverse thinking)。一般而言,对攻防而言越重要的议题,也就是对质询而言越主要的主题,质询时辩论队伍攻击对手立论和防御本方立论的重要工具。

  二、打造地基

  接下来辩手要思考怎样问出自己要问出的东西。前面说过,辩论或者论证的基本过程是透过双方都同意的事,来使对方承认他原本不同意的事(由“第一共识”找“第二共识”)。因此最好的论证拥有三大组成要素:无可否认的根据;无从推翻的“推论”以及因此产生的无可回避的主张。简单的说,主张的“大楼”必须建立再根据与推论的稳固“地基”之上。而质询就是打造地基(ground building)的有效手段。

  举例来说,如果我方回应“大学生创业回造成课业分心,因此弊大于利”的方式,是“很多事情都会造成大学生分心,因此造成分心不构成弊大于利的理由”,这个我方主张就是要试图构建的大楼。而要怎样使对方接受这个主张呢?类比论证使一个可能的方法。我方如果以交男女朋友、打球与参加社团做类比,强调这些事情也会使大学生分心,但却不被认为弊大于利。辩手可以这样问——

  问:对方辩友,请问您有没有女朋友?

  答:有。

  问:请问您交女朋友是不是会花时间?

  答:我懂得时间分配。(答辩者打算逃脱)

  问:那请问有没有大学生会交女朋友交到无法兼顾课业?(质询者不为所动,继续以其它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追问)

  答:这不一样……(答辩者回避问题)

  问:请回答我的问题,有没有大学生会因为交男女朋友而耽误课业?(质询者不为所动,再次追问同样问题)

  答:呃,有可能,但是……(获得对方承认类比)

  问:谢谢你,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了。

  在打造地基时,质询者最常用的就是“类比论证”。如果对方无法否认类比,又无法证明二者“不能类比”,他将就无法回避主张——交男女朋友利大于弊。如果交男女朋友、打球、参加社团这些多数人不认为弊大于利的事情,依照对方的逻辑都属于弊大于利,其辩论的外部连贯性就将受到重伤。

  三、绝不能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所谓“绝不能问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指的经常就是以对方无法否认的.事情作为质询的地基。“有没有大学生会因为交男女朋友而耽误课业”,在一般人的“已知”答案中显然是“有”,因此对方无法否认。除了一般人的已知,对方自己说过的话他们也将难以否认,同样可以作为质询的基础。例如:

  问:您刚才是不是提到“刑罚教育犯罪者的目标重于报复的目标?”(他们自己说过的话,这是很难否认的)

  问:所以当二者冲突的时候应该以教育目标为优先喽?(这是同一说法的重复,同样难以否认)

  问:请问您,如果有一位盗窃犯已经服完所有刑期(报复目标完成),并且未再触犯任何法律,您方是否一定要让他出狱?(这时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质询者推测他会答“是”,但如果他回答“不是”,将发生自相矛盾,对质询者更有利)

  问:请问他是不是可能还没改过(教育目标未完成)?(因为这个问题的“强度”很低(可能),对方将很难不回答“是的”)

  问:那么您方为什么要让他出狱呢?(对方回答不回答都将暴露矛盾)

  在设计系列问题打造地基时,“耐心”非常重要。若能达成质询效果,即使延长系列问题的数目也无妨。完成问题的初步设计后,辩手可以彼此扮演质询者和回答者,来测试问题中是否有明显疏漏,容易让对方有可乘之机的地方。透过上述“心怀目标→打造地基→设计问题→问答演练”的准备过程,在比赛正式开始前,辩手们应该拥有重要议题方面的多套质询题目,有备无患。

  我们一般可以把质询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的、临场的、用来解构对方立论的,一类是防守的、赛前准备好的、诱使对方承认我方论点并展开自己逻辑。第一类问题起到的作用是用连续的追问来将迫使对方展开自己的逻辑并举证,进而将逻辑链中的薄弱之处予以截断,或者是确定对方的答案,让对方失去回旋的余地。

  举例:(辩题: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多于合作)

  问:请问对方辩友,您方今天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答:看何者更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显然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发展。

  问:这是一个价值标准,是吗?

  答:是的。

  问: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事实命题,而您方出示了一个价值标准,请问您如何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衡量一个事实命题?

  答:……

  由于这类质询问题是临场组织的,所以很大程度依赖于攻辩方辩手的个人实力,如果勉强去拆,反而让对方有机会展开自己的逻辑,或者自己自乱阵脚。而第二类问题由一连串封闭式问题和一两个开放式问题组成,效果是要么让对方陷入两难,要么承认我方观点,要么违背公众的经验法则。这需要赛前精心组织。

  举例:(辩题: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

  问:请问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开放式问题)

  答: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问:请问主要矛盾需要被优先解决还是次要矛盾需要被优先解决?(封闭式,二选一)

  答:主要矛盾

  答:那么请问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要靠发展经济还是靠保护环境?

  答:……(大家可以想一想怎么破解这套陷阱)

  第二类问题兼顾取得战果和展开自己的底线,但是连环问题很难设计,碰到经验丰富的答辩者,他们是不会按照你预期的答案来回答的!

辩论赛技巧9

  辩论本来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手段。在古代欧亚大陆,那些雄辩家几乎都是名噪一时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火花直接闪现在他们的唇枪舌剑中,几乎不必思考什么战术,一切似乎是信手拈来,自然而然。

  但是,现在辩论成了比赛,它的目的不再是说服对手或者把某种信念传诸天下,而是争胜,为了取得胜利,有些辩论队甚至采取了下九流的手段,这里我不举例了,总之,这些手段不属于战术范畴。

  那么什么才是辩论赛的战术呢?它是能够在许多不同的辩论赛中应用的具有同样效果的技巧方法,当然,首先是不能违反规则。这些战术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辩论赛固有的特点,那就是评委对辩题没有深入的了解,不可能要求评委象辩手们一样去分析辩题,查找资料,这种情况在校内还好一点,多次充当评委的老师对辩论本身还有所了解,而在校际比赛中,许多社会贤达在坐上评判席前,甚至不知辩论为何物,往往是那边热闹就评那边赢。所以,很多根本不能说明论点,哗众取宠的东西也成为战术的一部分,在这方面,复旦大学带了一个头。

  作为一个有着两年多辩龄,居然已经可以卖卖老的辩论队员,这篇文章我早就想动笔了,可是惯有的惰性使我每每难以提起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激发过我创作冲动的素材,也开始渐渐遗忘了,终于痛下决心给管院辩坛后来者留下点东西,希望有所裨益,但顺便奉劝一句,如想靠此从庸手成为高手,除非奇迹出现。

  规范发言的战术

  规范发言是一场辩论赛的基础,没有规范发言,自由辩论无从展开,辩手的演讲水平、形象风度也能在规范发言中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本方的逻辑说清楚,使本方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

  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这一点极难,在我看过的几十场辩论赛中,只有两人能做到,而且也纯属运气,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xxx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控制驳论的的比例

  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

  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

  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

  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

  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

  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

  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

  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自由辩论。

  4.概念的模糊和清晰

  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这似乎和第3点有点矛盾,但第3点指的是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却是特殊情况。

  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败"的训练赛中,我持正方立场,这时我方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

  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

  5.煽情

  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

  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但也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比如"法治能消除腐败"中,反方在对腐败问题痛心疾首之后,说"腐败如此严重,单靠法治独木难支"是有效的。而在"应该鼓励购买私人小汽车"中,反方大谈农村失学严重,去煽希望工程的情,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6.豹尾

  以往发言稿结尾都比较平淡,往往是把本方论点重复一遍,自从《狮城舌战》出版之后,很多辩手模仿复旦四辩在结尾以一句气势宏大的名言、俗语、诗词来结尾,这值得一试,但要注意这句话必须和论点密切相关,而且一般由一辩和四辩来说。

辩论赛技巧10

  1、明确说服对象

  在说服他人之前,首先应该确定的就是说服的对象。后续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说服对象展开,选错了说服对象就好比是开车时选错了驾驶方向,怎么踩油门都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在辩论赛中,说服的对象应该是评委裁判,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决定这场比赛的输赢。而在辩论中,我们经常会忘了说服对象甚至将对象弄错,每一次和对方辩手的.争锋相对,总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驳倒对手的冲动,而不管评委裁判的想法与感受。

  这就常常导致无效的争论,比如:双方就一个很小的问题争来争去,或者单单驳斥对方观点却又不建立自己的观点……

  2、逻辑清晰简单

  既然我们明确了说服对象,就要考虑说服对象的感受。评委裁判并没有像辩手一样查阅大量的资料,也没有对辩题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所以在辩论过程中尤其是辩论赛中,尽量让我们论证逻辑清晰且简单。

  论证逻辑尽量只用一层,不要层层嵌套,话里有话。在准备时,你可以先向一个非辩手论证一遍,问问他的感受,辩手因为常常考虑辩题的原因,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更加深入,很容易产生大家都会这么想,都能理解的错觉。

  不要刻意追求在单位时间内表达更多的信息,要注意“深入浅出”,让评委更容易接受,应该尽量让评委在单位时间内能理解和接受更多的信息。在论证的重点部分,可以适当降低语速,提高音量来吸引评委的注意力。

  3、多用名人名言

  只要碰到名人名言,大家都会刻意地去相信,根本就不需要论证,名人的名气越大,知道的人越多,这句话的力量往往越强大,越正确。而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格言更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故而使用名人名言,不仅可以简化论证过程,也可以提高论点的可信度。

辩论赛技巧11

  有技巧有少技巧,在辩论中便会体现为多主动与少主动。当然,也不能唯技巧,因为技巧毕竟只是技巧。辩手对于技巧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不能代替对辩题的钻研。反之,单钻研辩题还不够,还需要一般地了解和认识技巧。也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以下的技巧供大家参照。

  一:攻击技巧

  攻击,即在自由辩论中的主动进攻,主动发问。这在每个辩论队都是不可无的。然而,攻击能不能有效,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攻击的准备。

  这在辩论战略方案确定、辩词定稿之后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一般而言,每位辩手应该根据自己所阐述的内容准备向对方发问的问题,可根据自由辩论时间的长短来准备问题,日是初次上场,则应该准备20个问题左右。如果是这样,四个辩手准备的问题就应该大约有80个,一般有足够的可能坚持到自由辩论结束。我们看到,在有的比赛中,有的队员有时间却没有问题可以问,这就是准备不足导致的。

  准备提问的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

  二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又称论据层面问题。即对本方论点给予引申,对对方的论据予以驳击的问题。这类问题,直问要提的尖锐,曲问要问得巧妙,反问要提的适时,逼问要问的机智,其效果就是让对方不好回答又无法回避。

  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又称社会效应层面问题。即把对方论点、立场引申,从价值层面、社会效应层面去延伸它的效应看其是否具备说服力,能否站得住。这类问题,一是能够扩大自由辩论的战场,给对方造成被动,同时也是争取听众、评委认同的重要侧面。当然,如果辩题立场对本方不利,就应该慎重使用,以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这三类问题中,事实层面的问题可包括历史事件、现实事实、国别事实、数字事实等等;而理论层面的问题周围除了立场中的论据,也可以延伸达到公理、哲学的层面。

  有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准备,就能够构成立体阵势,可以打自由辩论的立体战斗,让对方陷入立体包围之中的被动局势就很而已造成。我们看到在比赛中,不少辩论队只准备了一个层面的问题(大多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只在有趣上花时间,其结果是打击力不强,且问来问去总是流于肤浅的现象之争,有时则又事实引发事实而偏题,变成了一般的语言游戏、提问游戏去了,辩论的深度不容易看到,这就令人遗憾了。

  2、攻击的组织

  自由辩论中的有效攻击,应当体现出攻击的有序性,即看得出轮番上阵的脉络,而其基本,就是在场上要有主动权,处于控制场面的主动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场上应该有“灵魂队员”,或者称为“主力辩手”、“主辩”。又哪个辩手来充当这个人物都可以,但是一般又三辩或一辩、二辩来充当。有时,四辩也是很好的充当此人物的角色。他的任务就是要不仅透彻地知道本方的立场,也要透彻地知道对方的立场,规定陈词一结束就能够发现对方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的发起进攻。灵魂队员的任务是:

  (1)有冷静的把握整个自由辩论战斗局势的眼光,攻击务求有效。

  (2)充当场上的指挥员。发问不在多,而在精。其发问不仅是对对方的攻击,也是对本方立论的揭示和强化。

  (3)承担主动转移战场的任务。如在一个层面上问久了,则转向另一个层面发问;在一个层面处于被动,僵住了,则要转向另一个层面,开辟新的攻击点和战场。

  (4)对对方提出的危及本方底线、事关要害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化被动为主动。

  (5)对本方误入对方圈套、远离本方、陷于被动之中的局面,要能够晚会并再发起攻击。

  当然,其他队员要主动配合,主动呼应,才能形成整体的力量,这就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 形成“流动的整体意识”。

  攻击的组织,起要害就在于形成整体的有序流变性。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鸡零狗碎。零碎的攻击谈不上组织,它或许也能够有鳞光耀金的效果,但是对于群体辩论而言,是不可能握有主动权的。

  攻击的组织在上场前可以有如下的检查指标:

  一是有没有组织者,也就是有没有“灵魂队员”,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

  二是整个队伍与之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默契和感应?

  三是整个队伍对特定的辩题的立场认识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大的梗阻?

  四是准备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对付、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

  五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

  六是自由辩论中将会出现的最为险难的局面,将会一种什么状况?本方应该怎么对付?

  把这六个问题都想清楚了,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了,那么攻击的组织也有序了,主动了。

  3、攻击的发问

  攻击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置两难。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呻吟。

  (2)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

  (3)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予以披露,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

  (4)归谬发问。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

  (5)简问深涵。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答准确很难,但是答不出来就很丢人,估摸回答却不准确,这也很容易陷入被动。

  (6)撕隙抓漏。即将对方的一小道缝隙撕裂撕大,将其明显的漏洞失误给予揭发提问,令其难堪。

  (7)熟事新提。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所谓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8)逼入死角。即把对方的问题逼入死角,再发问,令其难以逃脱。

  (9)多方追问。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

  (10)夹击发问。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11)问题同异。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12)异题同问。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

  (13)反复逼问。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14)辐射发问。即一个问题的提出时,同时威慑到对方四个辩手,犹如子母弹一般。这类问题,一般多在哲学或价值层面上发问。

  (15)同义反复。即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或角度不同,或问语不同)发问。这类问题,多为辩论的主要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

  (16)近题遥问。即看似很近的事,用远视点来透视和提问。对方遥答往往答不得,近答又很难接上,陷入了难以捉摸、无从下手的窘境。

  (17)击情提问。即用心理调控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印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进行人身攻击与情绪对情绪,更不可陷入无理纠缠甚至胡搅蛮缠,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18)布陷发问。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或想方设法将之套进去。其更高技巧就是连环套。

  (19)长抽短吊。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以思维的快捷与急智来取得主动。

  (20)答中之问。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对方答问时发现问题(包括陈词阶段发现的问题)予以提问,另一种是在自己回答对方问题时的反问。

  4、攻击的风格

  由于自由辩论如疾风迅雷,所以不同场次、不同队伍的辩论风格也不尽相同。没有形成风格的队伍即使辩胜,也只是初级层次的。因此,有风格意识并力争形成自己的辩论风格,是一支辩论队有追求、有实力的表现。它其实是一支队伍整体人格的呈现。

  攻击的风格,一般而言有情绪型、理智型、稳健型三种。

  情绪型的队伍往往只在趣事、情绪化的层面上实施攻击。它也能够引发一些活跃的效果,但是也易于耽于情绪、就事论事,甚至会误入漫骂的泥淖,使辩论流于表面,层次不高,缺乏应有的深度。

  理智型的队伍往往执著于理辩的层面,这容易体现思辩与深度,但是又会失之于辩论的活泼不足,弱化了应有的观赏性。

  稳健型的队伍因为其理智和稳健,也因为其稳健而注意到了应有的活泼,是兼取了前二者之长的。显然,自由辩论的风格当以稳健为上,从比赛的实践看,稳健型风格的辩论队不仅易于取胜,且留给观众、评委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5、攻击的节奏

  应以张驰有度、疾徐有致为佳。一味快疾或一味徐缓都有缺陷,前者易流于狂躁,后者易流于沉闷。

  二、防守技巧

  辩论中的自由辩论阶段,就是由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不仅要有进攻的准备,还要有防守的准备。只会进攻不一定能够取胜,只会防守当然有就更容易陷入被动了。该防守就防守,该进攻就进攻,能攻能守的队伍才能游刃有余。防守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盯人技巧。

  即各人盯住各人的对象防守。一般就是一辩盯一辩,二辩盯二辩,……。即一辩回答一辩的问题,二辩回答二辩的问题,……。这样各人就会有关注是具体目标,就不会出现好回答的问题就抢着回答,难回答的问题就你推我让的。当然,在分工之后又讲合作,最难回答的问题,就由“灵魂队员”补救了。

  2、长项技巧。

  即根据各人的长项来分工,首先确认辩手各人的长项,如长于说理,长于说史,长于记忆,长于辨析,等等,则承担相应的问题来防守,这也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或冷场。

  3、合围技巧。

  假如对方有一位非常突出的辩手,不仅对方整个局面靠其支撑,且对本方威胁很大甚至本方队员对其有畏惧感,一对一的战术是不太可能奏效的。那就采取合围技巧,即以全对的四个人的力量来围击、合击,从四个人不同的侧面对准他的问题,以守为攻,一般都会有效。只要他顶不住了,那对方的阵脚就会乱了,自然就会垮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有实力甚至实力更强大的队员靠一两个回合是难以制伏的,因此要有韧劲,不可太急切,争取5、6个回合使其难于招架,提不出更尖锐的问题,内在的进攻力度大大减弱,才能有取胜的基础。

  4、夹击技巧。

  就是对有的问题,有的队员采用二人夹击的方式来对待。

  5、高压技巧。

  一般在辩论赛中,由于参赛队的实力比较接近,所以在自由辩论中容易出现同位推顶的情况,这一方面容易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容易取胜。破解的办法是采用高位迫压防守。如对方提出的是现象问题,就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上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现实问题,那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具体问题、微观问题,就以全景认识、宏观认识来回答,以此类推。若此,对对方的问题以高位下罩的方式和统照下盖的方式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思维位势稍逊一筹,从而内心产生动摇,攻击力也就随之动摇而弱化了。

  6、指误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指出对方所问问题在逻辑上、理论上、事实上、价值上、立场上、表达上和常识上的毛病,使之陷入尴尬局面。

  7、归谬技巧。即对有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之做概纳引申归谬,直指其终端的谬,陷其于被动的境地。

  8、反问技巧。即从反方向上反问其问题的悖常性、悖题性、悖理性、悖逻辑性、从而化被动而为主动。

  9、幽默技巧。即面对自己从容回答智有宽余的问题,适时幽对方一默,效果一定是绝佳的了。

  10、短答技巧。岁于一字、一词、一个成语、一个句子就能够答清,且能够反陷对方于被动的问题,就应该果断而适时的使用。

  11、启导技巧。对于那些喜欢滔滔不绝有演讲欲而又容易动情、不易冷静理智的辩手,表现欲特盛的辩手,语词罗嗦繁复的辩手,在回答问题时不妨巧妙启发他的教导意识,任由其滔滔不绝地讲,其直接效果是消耗了对方的规定时间。

  12、揭弊技巧。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合理地揭示其弊端。如同一个人陈词与发问中的弊病与矛盾,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的矛盾,两个或数个人问题中的矛盾等等。揭示其弊端与矛盾,使其问题本身站不住脚,防守便转为攻击,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13、激怒技巧。即是答问时巧激其怒,使之心理由理智层进入情绪层,无法冷静,无从自控,就可望令其自己乱自己心绪。但是切忌不可使用人身攻击,这是犯禁行为。

  14、评价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对其问题予以评价,指其目的,断其归路。

  15、闪避技巧。即对那些一两句话难以答清的问题,采用合理闪避的方式,其基点是不离开辩题的立场。

  16、反复技巧。即以同义反复的方式回答。也就是意思一样,但语言不同。

  17、类比技巧。即面对对方的问题,不做正面拦截,而是用同类比较的方式,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18、陷阱技巧。既在答问中巧设陷阱让对方来钻,然后在下一个回合中予以指驳,使对方露馅。

  19、联动技巧。即本方二人以上联动,回答问题问题时一唱一和,此唱彼和,你呼我应,以整体的优势对之。

  20、侧击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从侧面引出相关问题,反请对方来回答。

  21、连环技巧。即在答问中故设连环,环环相扣,将对方的问题定格在某一环中,将其扣死。

  22、组接技巧。即将对方自己的立场或陈词、反问、答问中的语言予以组合回答,即让对方自己打自己嘴巴。

  23、名言技巧。即恰到好处的巧借名言、警语、格言、民谚、诗歌、歌词、流行语等来回答。当然也可以改头换面,重组搭配来回答。

  24、错接技巧。即有意错接问题,反让对方判断,以之主动防守。

  25、引申技巧。即将问题引申开来,揭示其实质与要害,再一口咬破,直断其喉。

  三、其他技巧

  1、节奏把握:自由辩论的时间不长,但是由于争锋剧烈,对抗性强,故往往呈现出很强的快节奏。一般而言,一强到底,一胜到底的队伍不多,这就需要有韧劲和力量持久才能取胜。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是先弱后强,欲擒故纵。其利在于先让对方强,以观察其底气,辨别其优劣,在制伏它。

  2、避锋折锐:针锋相对,往往会陷于对峙和僵持。你针尖我麦芒,你推我搡,既不利于取胜,现场效果也不好。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不正面迎击,而是闪避一旁,轻轻折断其锋锐。这种闪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巧用智力,或侧击、或高压、或机智、或幽默,巧击要害,巧借场上效果来使对方退却。简言之,即以大智大巧而对,不以表面热闹、直硬相拼见高低。

  3、时间把握:即从严把握本方时间,有意启导、引导对方在无意识中把规定时间及早耗尽,以造成缺席审判的情势,这对本方极为有利。

  4、打乱阵脚:组织有序进攻,打乱对方的阵脚,使之兵未败而阵先乱,岂有不败之理?

  5、直击底线。有意识地对对方底线全力猛攻,使其自我动摇,无力接济,仅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处于被动境地。

  这些,仅是一般的技巧。由于辩论如战争,场上情况千变万化,有的或许有用,有的却不一定有用。根据具体赛势,熟能生巧,就会有响应的技巧创生。有道是,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那当然是高境界了。面对于新辩手,了解一些一般技巧。应该不会是多余的事情。

辩论赛技巧12

  辩论程序:

  1、主席开场,介绍对垒队伍、评判团、比赛规则,并宣布比赛开始。

  2、正方一辩先发言(2’30”),接着由反方一辩发言(2’30”)。

  3、正、反两方二辩(1’30”+1’30”)和三辩轮流发言(1’30”+1’30”)进行攻辩。

  4、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30”)。

  5、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30”)。

  6、自由辩论,每队各有8分钟。(请参阅自由辩论规则)

  7、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正、反两方各有三分钟。

  8、当每位辩论员发言时间剩下30秒时,将有铃声提示。第二声铃响表示发言时间已用尽,辩论员需即刻停止发言。

  9、主席请评判团退席进行评决。

  10、观众自由发问。

  11、主席宣布复会,并邀请该场评判代表分析是场辩论。

  12、主席宣布评判团的评决,收场。

  自由辩论规则:

  1、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论员的发言次序、时间和次数都不受限制,但是,整队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辩论员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的言论,如果流于空泛谩骂,则会影响该队的分数。

  2、自由辩论时间开始时,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先起立发言。在他结束发言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即刻发言,双方依此程序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3、两位计时员将分别为两队计时。当一方队员发言完毕,另一方的计时立即开始,所以,辩论员应该尽量争取时间,在对方代表发言完毕后,即刻起立发言。

  4、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只剩下一分钟时,计时员将按铃提示,第二响铃声表示总发言时间已到,应该结束发言。

  5、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评判标准:

  1、评分标准:

  (1)个人分数:

  A、辩论技巧:辩论员语言的流畅,分析、反驳和应变能力以及论点的说明力和逻辑性,占40分

  B、内容、资料: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述资料是否恰当,占30分

  C、风度及幽默感:辩论员的表情动作是否恰当,是否有风度及幽默感,占15分

  D、自由辩论:个人在自由辩论的表现,占15分

  (2)整体合作:全队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占40分

  四位辩论员总分为400分,总分为440分

  2、辩论员不应宣读预先拟好的稿件,或展示预先准备的图表及大字报,违规者评判将酌情扣分;不过,他们可以出示或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加强论据。

  3、每场比赛的结果将由评判团依据各队得分,以一人一票方式决定。

  4、评判团退席后,会先把评分表填妥,交由主办当局计算分数,然后才开始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要检讨辩论双方的表现,以便在评语中提出。由于成绩是根据评分表决定,因此评判团的讨论不影响比赛的结果。

  5、必要时,评判团可以要求辩论双方把他们引述的书本、杂志、统计数字等资料呈上,以便查核。

  6、在讨论结束之后,评判团将推举一位代表,综合所有评判的意见,发表对该场辩论的评语。在评语中,评判代表将分析两队的表现及优缺点,提出双方可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有限,评语应该言简意赅。

  7、评判团将在每一场辩论中选出表现最杰出的辩论员。

  最佳辩论员将由评判团根据辩论员在所有各场比赛的表现选出。

  8、评判团的评决是最后的决定。任何有关评决的质询将不受理。

  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用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停止发言。

  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所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停止发言。

  终止钟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即兴陈词,引论据要恰当

  3、开篇立论

  立论时,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攻辩由正、反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的第二、三名辩手进行攻辩;正、反方的第一名辩手作攻辩小结。正、反方的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任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提问的均要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可互换。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每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双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

  (5)每一轮攻辩的'时间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可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可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与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四轮攻辩完毕,正方一辩与反方一辩先后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的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视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间照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继续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发问总是回避交锋达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结辩

  正、反方的第四位辩手应针对辩论会的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预先准备的稿件的,适当扣分。

  辩论赛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

  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

  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

  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一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四)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

  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

  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五)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

  这是辩论的大忌。

  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

  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

  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

  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

  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

  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

  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六)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

  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

  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

  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辩论赛技巧13

  辩论口才技巧一、辩论口才的重要性

  没有辩论的世界是冷清的,没有辩论的理论是僵化的理论,没有辩论口才的人是一个平庸的人,辩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它既启发了人的思维又可以锻炼口才。

  辩论口才技巧二、辩论可以提升个人能力

  辩论的过程会有正反方观点,两方要为各自的辩论的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不仅锻炼了口才还要求辩论者具备一定的机敏性,高度的判断能力,语言运用的机智性。

  辩论口才技巧三、归谬反证法

  归谬反证法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可以通过一个特例进行反驳,比如说关于流行,一方说流行就是好的,比如流行音乐受人喜欢是好的,另一方可以说,按照这样的`说法那流行病也是好的咯,这马上就可以驳斥对方了。

  辩论口才技巧四、以谬论谬法

  以谬论谬法是根据对方荒谬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得出荒谬观点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击败对方。举一个例子,朗宁在进行竞选的时候,对手攻击在中国出生的加拿大人朗宁,说朗宁喝过中国妈妈的乳汁,有中国人的血统,不可以参加竞选,朗宁驳斥“我喝过中国人的奶就是中国人,那你喝着牛奶长大你身上也有牛的血统,岂不是人牛混血儿了”,这当场就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辩论口才技巧五、请君入瓮

  辩论具有对抗性,既然是对手,那就要进行主动攻击,你可以为对方设圈套,来一招请君入瓮,对方一不留神就会进入你的圈套,待他发现已经迟了,不得不自动投降,这不仅可以提高你的口才还可以锻炼你的机智性。

辩论赛技巧14

  1.首先是论点。

  有关论点最需要注意的是概念的定义。说一句极端的话,辩论赛中的题目都可以归结为定义之争。双方争论的背后,是对某些关键性词语的定义不同。好的定义是辩论的根本。一场辩论,应该是双方在达成某一层次的共识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定义可以帮助划定己方辩论的范围,哪些是双方应该都承认的,哪些是重点需要讨论的。同时定义也应给出辩题的适用范围,这个范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容易被辩倒,过小又没有现实意义。

  在主论点给出后,还应给出分论点,主论点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主张是什么,分论点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主张为什么是对的。建议有三个分论点即可,太少显得单薄,我方容易显得乏味而无力,太多又容易露出破绽,也无法突出重点。

  2.其次来说论证与论据。

  分论点用以支撑主论点,而论证和论据用以支撑分论点。这里“丰满”的含义是,要学会使用多种方法,多个层面。比如逻辑上的论证、价值上的判断、可行性的判断、经典文献的引用、事例、法律法规、数据等等等等,都是可以使用的。当然,并不是指把上边每一种方法都应用上,适当的选择几种,如果你的论点既有理论的支持,又有数据的支持,逻辑上通顺,又具有现实意义。那当然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3.最后是行文和修辞。

  搞清楚了要说什么,同时也要搞清楚怎么说。一定要有服务于观众概念。你说出多少话,并不重要,评委听到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记住了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就会吃大亏。所以,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得为听众创造便利,让他们去接受你输出的信息。首先就是全文的组织关系要清晰,我的建议是五段:

  第一段,给出定义,指出本方的主论点;

  第二段至第四段,分别论证我方的三个分论点;

  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分论点可以很好的支持主论点。

  同时,在行文中,要善用“第一”、“第二”以及“因为”“所以”等词语,显示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听众呈现一个好的脉络,可以帮助它们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你所提供的信息,也会有更好的.印象。

  修辞也是一种可以加强语气、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方法,不过立论的位置所限,要求尽量客观,有权威性,所以不能带有太强的个人色彩和情绪。于是,修辞可以适度,比如在需要重点强调的地方来一句范围,在最后总结时加入排比,在论证之中使用一两句比喻来使枯燥的概念易于理解,都是可以的。

  总之,行文和修辞一切都为了听众。能否吸引听众对我方的注意,能否帮助听众加深对我方的理解,能否为我方赢得听众更多的印象分,评判行文的最终标准。

辩论赛技巧15

  一、攻击的风格

  一般而言有情绪型、理智型、稳健型三种。情绪型的队伍往往只在趣事、情绪化的层面上实施攻击。它也能够引发一些活跃的效果,但是也易于耽于情绪、就事论事,甚至会误入漫骂的泥淖,使辩论流于表面,层次不高,缺乏应有的深度。

  理智型的队伍往往执著于理辩的层面,这容易体现思辩与深度,但是又会失之于辩论的活泼不足,弱化了应有的观赏性。稳健型的队伍因为其理智和稳健,也因为其稳健而注意到了应有的活泼,是兼取了前二者之长的。显然,自由辩论的风格当以稳健为上,从比赛的实践看,稳健型风格的辩论队不仅易于取胜,且留给观众、评委的印象也比较深刻。攻击的节奏应以张驰有度、疾徐有致为佳。一味快疾或一味徐缓都有缺陷,前者易流于狂躁,后者易流于沉闷。

  二、防守技巧

  辩论中的自由辩论阶段,就是由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不仅要有进攻的准备,还要有防守的准备。只会进攻不一定能够取胜,只会防守当然有就更容易陷入被动了。该防守就防守,该进攻就进攻,能攻能守的队伍才能游刃有余。防守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盯人技巧。即各人盯住各人的对象防守。一般就是一辩盯一辩,二辩盯二辩,……。即一辩回答一辩的问题,二辩回答二辩的问题,……。这样各人就会有关注是具体目标,就不会出现好回答的问题就抢着回答,难回答的问题就你推我让的。当然,在分工之后又讲合作,最难回答的问题,就由"灵魂队员"补救了。

  2、长项技巧。即根据各人的长项来分工,首先确认辩手各人的长项,如长于说理,长于说史,长于记忆,长于辨析,等等,则承担相应的问题来防守,这也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或冷场。

  3、合围技巧。假如对方有一位非常突出的辩手,不仅对方整个局面靠其支撑,且对本方威胁很大甚至本方队员对其有畏惧感,一对一的战术是不太可能奏效的。那就采取合围技巧,即以全对的四个人的力量来围击、合击,从四个人不同的侧面对准他的问题,以守为攻,一般都会有效。只要他顶不住了,那对方的阵脚就会乱了,自然就会垮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有实力甚至实力更强大的队员靠一两个回合是难以制伏的,因此要有韧劲,不可太急切,争取5、6个回合使其难于招架,提不出更尖锐的问题,内在的进攻力度大大减弱,才能有取胜的基础。

  4、夹击技巧。就是对有的问题,有的队员采用二人夹击的方式来对待。

  5、高压技巧。一般在辩论赛中,由于参赛队的实力比较接近,所以在自由辩论中容易出现同位推顶的情况,这一方面容易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容易取胜。破解的办法是采用高位迫压防守。如对方提出的是现象问题,就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上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现实问题,那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具体问题、微观问题,就以全景认识、宏观认识来回答,以此类推。若此,对对方的问题以高位下罩的方式和统照下盖的方式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思维位势稍逊一筹,从而内心产生动摇,攻击力也就随之动摇而弱化了。

  6、指误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指出对方所问问题在逻辑上、理论上、事实上、价值上、立场上、表达上和常识上的毛病,使之陷入尴尬局面。

  7、归谬技巧。即对有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之做概纳引申归谬,直指其终端的谬,陷其于被动的境地。

  8、反问技巧。即从反方向上反问其问题的悖常性、悖题性、悖理性、悖逻辑性、从而化被动而为主动。

  9、幽默技巧。即面对自己从容回答、智有宽余的问题,适时幽对方一默,效果一定是绝佳的了。

  10、短答技巧。岁于一字、一词、一个成语、一个句子就能够答清,且能够反陷对方于被动的问题,就应该果断而适时的使用。

  11、启导技巧。对于那些喜欢滔滔不绝有演讲欲而又容易动情、不易冷静理智的辩手,表现欲特盛的辩手,语词罗嗦繁复的辩手,在回答问题时不妨巧妙启发他的教导意识,任由其滔滔不绝地讲,其直接效果是消耗了对方的规定时间。

  12、揭弊技巧。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合理地揭示其弊端。如同一个人陈词与发问中的弊病与矛盾,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的矛盾,两个或数个人问题中的矛盾等等。揭示其弊端与矛盾,使其问题本身站不住脚,防守便转为攻击,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13、激怒技巧。即是答问时巧激其怒,使之心理由理智层进入情绪层,无法冷静,无从自控,就可望令其自己乱自己心绪。但是切忌不可使用人身攻击,这是犯禁行为。

  14、评价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对其问题予以评价,指其目的,断其归路。

  15、闪避技巧。即对那些一两句话难以答清的问题,采用合理闪避的方式,其基点是不离开辩题的立场。

  16、反复技巧。即以同义反复的方式回答。也就是意思一样,但语言不同。

  17、类比技巧。即面对对方的问题,不做正面拦截,而是用同类比较的方式,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18、陷阱技巧。既在答问中巧设陷阱让对方来钻,然后在下一个回合中予以指驳,使对方露馅。

  19、联动技巧。即本方二人以上联动,回答问题问题时一唱一和,此唱彼和,你呼我应,以整体的优势对之。

  20、侧击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从侧面引出相关问题,反请对方来回答。

  21、连环技巧。即在答问中故设连环,环环相扣,将对方的问题定格在某一环中,将其扣死。

  22、组接技巧。即将对方自己的立场或陈词、反问、答问中的语言予以组合回答,即让对方自己打自己嘴巴。

  23、名言技巧。即恰到好处的巧借名言、警语、格言、民谚、诗歌、歌词、流行语等来回答。当然也可以改头换面,重组搭配来回答。

  24、错接技巧。即有意错接问题,反让对方判断,以之主动防守。

  25、引申技巧。即将问题引申开来,揭示其实质与要害,再一口咬破,直断其喉。

  三:其他技巧

  1、节奏把握:自由辩论的时间不长,但是由于争锋剧烈,对抗性强,故往往呈现出很强的快节奏。一般而言,一强到底,一胜到底的队伍不多,这就需要有韧劲和力量持久才能取胜。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是先弱后强,欲擒故纵。其利在于先让对方强,以观察其底气,辨别其优劣,在制伏它。

  2、避锋折锐:针锋相对,往往会陷于对峙和僵持。你针尖我麦芒,你推我搡,既不利于取胜,现场效果也不好。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不正面迎击,而是闪避一旁,轻轻折断其锋锐。这种闪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巧用智力,或侧击、或高压、或机智、或幽默,巧击要害,巧借场上效果来使对方退却。简言之,即以大智大巧而对,不以表面热闹、直硬相拼见高低。

  3、时间把握:即从严把握本方时间,有意启导、引导对方在无意识中把规定时间及早耗尽,以造成缺席审判的情势,这对本方极为有利。

  4、打乱阵脚:组织有序进攻,打乱对方的阵脚,使之兵未败而阵先乱,岂有不败之理?

  5、直击底线。有意识地对对方底线全力猛攻,使其自我动摇,无力接济,仅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处于被动境地。

  这些,仅是一般的`技巧。由于辩论如战争,场上情况千变万化,有的或许有用,有的却不一定有用。根据具体赛势,熟能生巧,就会有响应的技巧创生。有道是,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那当然是高境界了。面对于新辩手,了解一些一般技巧。应该不会是多余的事情。

  一辩——理论核心

  1.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2.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辩论者可能会觉得那些写出辩论稿满是晦涩难懂的新名词的辩者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若要使用也须作说明。

  3.概念的模糊和清晰。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而模糊的语言是让对方找不到靶子。

  二、三辩——机智应变

  1.设置两难的问题。使对方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呻吟。

  2.以矛攻盾。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都予以披露,陷其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3.布下圈套。先以看似无关的问题提问,使对方降低戒心,引诱对方入套,再连环发问使对方不知不觉地肯定我方观点。

  四辩——气势为上

  1.紧扣漏洞。当二、三辩进行激烈的自由辩论时,四辩应仔细听双方的应答,抓住对方的漏洞,指出对方言辞有误的部分。

  2.再次肯定己方观点。可寻找具体论据来巩固我方观点,但切记不可与一辩有过多重复。

  3.铿锵有力。对于四辩,气势是最重要的,自信有力的论述可以抓住评委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震慑对方。

  【辩论提问小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五)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八)"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九)"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 "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十)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

【辩论赛技巧】相关文章:

辩论赛的技巧07-04

辩论赛的技巧01-03

辩论赛技巧06-08

(精选)辩论赛技巧06-08

辩论赛常用技巧06-22

经典辩论赛技巧与实战07-06

辩论赛的技巧大全02-21

辩论赛技巧及方法12-27

辩论赛总结技巧04-10

(实用)辩论赛的技巧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