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时间:2024-06-13 10:31:53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取新鲜血液10毫升,注入放有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如下图现象:

  ①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该试管中血液出现的现象称为分层。

  ②由此看出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③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是呈淡黄色液体。

  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各种废物等。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④红细胞英文缩写为RBC;白细胞英文缩写为WBC;

  血小板英文缩写为PLT;血红蛋白英文缩写为Hb;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2

  1、人体的八个系统名称和功能P15—17

  2、骨的成分与特性:

  ▲骨的煅烧:用镊子夹住一根鱼骨在酒精灯上烧。最后剩下灰白色的灰(是无机盐)。轻轻敲打煅烧骨,结果是很易断裂破碎。

  ▲骨的脱钙:将一根鱼骨浸泡在盐酸中。看到骨周围有气泡产生。15分钟后取出骨冲洗干净。发现脱钙骨(含有有机物)柔韧,有弹性。使骨脆硬无机物骨的特性是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弹性。

  3、“骨的煅烧”实验中煅烧后成为了灰白色的灰,是什么物质?

  4、煅烧过程中骨的颜色如何变化?先变黑然后变为灰白色。

  5、用镊子敲打煅烧后的骨会出现什么情况?松软变碎,最终掉落下来了。

  6、“骨的脱钙”实验中,鱼肋骨浸入的液体是什么?盐酸。

  7、浸入后骨的周围会产生气泡,这气泡是什么气体?二氧化碳。

  8、浸入盐酸中多长时间?15分钟。

  9、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洗去残余的盐酸,以免用手打结的时候伤手。

  10、鱼肋骨经过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脱钙以后,是否变软?变软了,软得可以打结了。

  11、为什么脱钙以后的肋骨可以打结了?因为脱钙时,脱去了无机盐(钙盐),剩下的`是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了。

  12、“骨的煅烧”和“骨的脱钙”两个实验分别说明了骨内含有什么成分?

  “骨的煅烧”说明骨成分中有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骨的脱钙”说明骨成分中有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13、物不足1∕3,无机物超过2∕3;特性是硬度大,弹性小,易骨折。

  14、人体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3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4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七下P21—P40)

  ▲蛋白质的作用:

  ①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②分解供能。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

  ▲糖类的作用::

  ①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日常生活的能量来源);

  ②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脂肪:①分解供能(一般储存备用)②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水的作用:

  ①构成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最多的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

  ②参与人体多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无机盐的作用:

  ①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人体多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纤维素的作用: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粗粮、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虽不能被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探究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在清水中揉挤双层纱布包着的面团,清水变成乳白色。向其中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小麦种子中含有淀粉。

  ▲在清水中继续揉挤面团,直到无白色物质渗出,纱布包里剩下黄白色胶状物质,这是蛋白质,俗称面筋。

  ▲将烘干的小麦种子纵向剖开后放在白纸上挤压,有油印出现,说明小麦种子中含有脂肪。

  ▲用解剖针挑起1粒干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烧,最后剩下灰白色的灰。说明小麦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①牙齿的结构:牙釉质呈乳白色,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

  ②龋齿产生原因:细菌把残留在牙缝中的糖类分解成酸,腐蚀牙釉质→牙本质(酸疼)→牙髓(疼痛)。日常中预防龋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甜食。

  ▲消化腺:

  ①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

  ②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③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含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④胰腺——分泌胰液流入小肠,含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⑤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流入小肠,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食物的消化

  ▲消化的定义:在消化道内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

  物理性消化:没有酶的参与。例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肠胃的蠕动;胆汁乳化脂肪

  化学性消化:有酶的'参与。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课前准备:准备新鲜的馒头(或冷却了的浆糊)、刀片、试管、清水、烧杯、碘液、温度计、热水;组织各探究小组中的一员收集唾液。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2、做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3、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实验中用刀片切碎馒头并搅拌的原因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

  xx号与xx号对比,证明。

  xx号与xx号对比,证明。

  xx号与xx号对比,证明。

  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小结反思探究过程,总结失败或成功的需要(表达交流)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5

  心脏

  1.心脏位于 胸 部的 左 侧,形状象桃子,大小和你的拳头相似。

  2.心脏内有四个腔,分为两房:① 左心房 、③ 右心房 两室:② 左心室 、④ 右心室

  3.心脏上连着五种血管,分为两动脉:⑤ 主动脉 、⑥ 肺动脉

  4.心脏的结构部分: 三静脉:⑦ 肺静脉 (4条)、⑧ 上腔静脉 、⑨ 下腔静脉

  如何分清心脏的左右方法:手捏法 捏下部的心室,厚而硬的为 左 侧,另一侧为 右 侧, 与我们的左右方向相 反 规律1:上房下室,左右颠倒

  由此可知:①②侧为 左 侧,③④侧为 右 侧。

  从图中可以看出心室壁比心房壁 厚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 厚 ,

  心脏中壁最厚的地方是 左心室 的壁。

  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左右两侧腔 不通 ,同侧的.腔 相通

  心脏所连的血管:最粗大的血管为⑤ 主动脉

  它与心壁最厚的腔② 左心室 相连;⑥ 肺动脉 与④ 右心室 相连。

  而③ 右心房 上连着上下两条血管⑧ 上腔静脉 ⑨ 下腔静脉

  ① 左心房 上连着4条小血管⑦ 肺静脉

  规律2:房连静(脉),室连动(脉)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⑩房室瓣,它只能向 心室 开

  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⑾ 动脉瓣 ,它只能向 动脉 开。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 倒流 心脏里的血液流动方向为:心房→ 心室→ 动脉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6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 多莉羊的例子p55,

  ▲ 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 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课本102)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7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既: 呼 气和 吸 气)完成的。过程如下:

  吸气:呼吸肌 收缩 →胸廓容积 增大 →胸廓气压↘→肺 扩张 →肺内气压 减小 →气体入肺 呼气:呼吸肌 舒张 →胸廓容积 减小 →胸廓气压↗→肺 回缩 →肺内气压 增大 →气体出肺

  2.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可通过测量 胸围差 来进行。公式如下:

  胸围差=深 吸 气的值-深 呼 气的值。测 三 次,取 平均 值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3.呼吸肌有两种:分别简称为 肋间 肌和 膈 肌。

  4.吸气时呼吸肌都 收缩 (此时膈顶 下降 ,胸廓容积 增大 )

  呼气时呼吸肌都 舒张 (此时膈顶 上升 ,胸廓容积 减小 ) 5.肺泡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数量 多 ②外包 毛细血管网

  ③壁薄: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 薄 ,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 构成。

  6.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二氧化碳 7.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扩散 作用——气体总是由 多 的地方向 少 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8.人体O2最多的部位是 肺泡 ,CO2最多的部位是 组织细胞 (产生CO2的源头)。

  9.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 工业生产的排放 、 车辆、船舶尾气 、 秸秆焚烧 、 地面扬尘 10.控制 污染物排放 ,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植树造林 是有效措施。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8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观察法P2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探究的过程: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对照实验P15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

  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9

  一、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建沼气池

  人粪尿的 方法: 高温堆肥

  2) 无害化 建生态厕所

  处理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二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经传导

  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

  沿外耳道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2、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

  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

  轴突包上髓鞘叫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区别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2)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区别于:应激性

  3)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

  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

  复杂的反射

  4、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

  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代谢 糖尿病 低血糖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三、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2)环境污染: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10

  1、1665年,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病毒既没有细胞结构又比细胞体积小得多的生物,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人类流行性感冒、SARS、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基本结构包括。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具有流动性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④多利羊的出生,三只母羊分别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去核卵细胞、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多利最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说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⑤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A、植物细胞结构中的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B、植物细胞细胞质内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绿体(被称为养料制造工厂或能量交换站),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味道、颜色等存在于液泡中,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来自,它被人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理盐水)、取(刮)、展(涂)、盖(一侧先接触水滴,避免产生气泡)、染(稀碘液,细胞核更清晰,便于观察)、吸。

  4、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若你手上有10个细菌,细菌每隔20分钟繁殖一代,一昼夜细菌将繁殖72代,细菌总数将达到10×272个。

  5、细胞的分化:多细胞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是有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在分裂过程中,小部分细胞继续保持原来的形状,具有分裂能力,绝大多数失去分裂能力,通过生长,形态结构也发生差异,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我们把细胞这样的变化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了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人体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而有的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

  6、正常的细胞分裂,,这就保证遗传物质在前后代的连续性、稳定性。同一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内的染色体完全相同。如果正常分裂的细胞失去控制,细胞就会过度分裂而发生癌变。

  7、受精卵形成组织的过程:→ → →

  第9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1、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在生物体内执行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又俗称。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织

  4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繁殖器官。

  5、在制作徒手切片过程中,为防止割伤划伤手指,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

  6、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动物体组织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78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物活动,就构成了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器官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各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9、从外形上看,人体分为四部分。

  躯干由胸、腹、背、腰、臀五部分构成。臀部的外上部由于没有大的神经和血管通过,常常被选作肌肉注射的部位上肢分上臂、前臂和手三部分;下肢分大腿、小腿、足三部分。

  10、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中特点:

  (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蓝细菌、变形虫、眼虫、酵母菌、衣藻。

  1、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面包、馒头和酿酒,也可制药。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2、草履虫

  1)形态:像倒转的草鞋底。

  2)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口沟、胞肛。

  3)生命活动:

  运动:纤毛摆动

  营养: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在食物泡

  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缩泡、表膜

  呼吸:表膜

  生殖:细胞分裂

  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答: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①草履虫与植物细胞相比,它没有叶绿体和液泡,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和变形虫容易培养、繁殖快,是研究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好材料。

  ②眼虫可以监测环境污染。

  ③疟原虫寄生在人的血液里,使人患疟疾,有些单细胞生物如蓝细菌能污染环境、危害渔业。

  1、鲫鱼:身体可以分为三部分,呈纺锤形(梭型),保护色(灰白色)

  被覆鳞片(保护身体,外有黏液,可以减少游泳时水滴阻力),用鳃呼吸(鳃丝鲜红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用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控制前进方向),有侧线(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可以帮助避开障碍物)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体内有鳔,能够调节鱼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使鱼可以停留在不同的水层。

  2、水中的动物的分类:腔肠动物:海葵、水螅、水母、珊瑚虫、海蜇等;扁形动物:涡虫、(猪肉绦虫);软体动物:河蚌、螺蛳、章鱼、鱿鱼、鲍鱼等;节肢动物:虾、蟹;: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鲸、海豚、海狮等。鱼类:带鱼、鲨鱼、海马、海龙、中华鲟(活化石)等。

  3、河蚌:身体,用呼吸,,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珍珠层;前端钝圆、后端稍尖。外套膜受到砂粒或异物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便逐渐形成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4、四大家鱼:。(其中,鲢、草为植食性,鳙、青为肉食性。)生态养鱼:充分利用水域立体空间和各种饵料,达到高产的目的。

  5、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大多数体内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单细胞的有衣藻、小球藻等,多细胞的有水绵、海带、紫菜等。

  6、水绵为淡水中绿色丝状的植物,有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叶绿体呈带形、螺旋状。

  7、藻类植物是,为浮游动物、贝类、鱼类。用途如下::占大气氧的70%;:(海带)褐藻胶、甘露醇,(石花菜)琼脂;食用:海带中的碘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净化污水,改善水质。

  1、过度繁殖可能导致赤潮(海洋)、水华(淡水)现象。

  2、某些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土壤性质的作用。

  3、能源煤是由古代的长期埋在地层中形成的。

  4、地面上的动物主要有等几类,其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如:猴、猿、鸭嘴兽(原始)、袋鼠、海豚、蝙蝠、家兔等],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体表长毛、恒温、胎生、哺乳。爬行动物包括蜥蜴、壁虎、蛇、龟、鳖、鳄等,它们属于变温动物,大多数有冬眠习惯。

  5、家兔的身体分为五部分,家兔前肢短小,后肢强大,适于跳跃;全身被毛具有保温作用;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膈的运动使胸腔变大变小,利于肺的呼吸;小肠很长,盲肠发达有利与植物纤维的消化。

  6、一朵花通常由组成。雄蕊、雌蕊统称花蕊,是一朵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11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与实验法。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岩石圈;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在各个圈层生存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

  3.生物圈为生物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5.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物因素: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互相比赛)

  合作关系(两种生物互相帮助)

  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物的适应性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8.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10.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11.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生态系统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1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3.食物链书写规则:○1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2箭头必须从被吃者指向吃者;

  ○3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

  1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6.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7.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18.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12

  血液的成分:

  1.在新鲜的人的血液中放入 抗凝剂 ,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 分层 现象。 上层淡黄色液体为 血浆 (占55%),下层暗红色物质为 红细胞 (占45%) 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为 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中成分最多的`物质为 血浆

  血浆 (主要是 水 );②血细胞: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血细胞 ,运输 养料和废物 ;②红细胞:运输 O2 )

  功能吞噬病菌 、②血小板:促进 止血,加速 血液凝固 ) 3.①与氧结合形成 鲜红 色的 动脉 血 ②与氧分离形成 暗红 色的 静脉 血 4.血细胞比较表:

  4.贫血分为两种:缺 红细胞 和缺 血红蛋白 。贫血时应该补充含 铁质 、 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 5.血浆:血液 未凝固 时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血液 凝固 时的淡黄色液体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07-02

初中学生生物复习提纲07-03

初中生物结业复习提纲07-03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01-06

八年级上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02-23

中考英语复习提纲06-24

初中电路的复习提纲07-03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5

中考语文总复习提纲06-23

初中地理期末复习提纲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