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读后感(经典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融的读后感1
近期,我认真地学习了警示教育读本《金融案鉴》。书中选取的警示案例中,每个案件的主人公几乎都有一段超出常人的奋斗史和令人羡慕的光荣史,但最终都栽在“名利”二字上,被一时的私欲蛊惑。正所谓一念之差,一生追悔。这个念就是“贪念”和“欲念”,就是在名利面前忘掉了一切。古人讲过,“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如何遏呢?就是要心存敬畏,坚守底线。对法纪稍有轻怠,就可能一步步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对责任心存敬畏,就是要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面对责任,要有泰山压顶之感,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既对上负责、也对下负责,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既对今天负责、也对将来负责。“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只有心存敬畏,才会知道什么是“高压线”,遵循规矩、守住底线。
法律是无情的,并不会因为无知犯罪而免于处罚,通过书中呈现的一个个发生案例,那一篇篇惊人的`挪用、盗用和贪污巨款等案例,轻信和无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沉重的代价是强烈的警示。发生金融案件,不但要严惩机构内部的涉案人员,还要追究相关经办岗位,管理岗位和领导岗位人员的责任。
相对而言,我们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但是,有效的制度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说到底,案件防范最主要的是控制员工的道德风险,员工如果无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就会使制度的严肃性丧失殆尽,作案就会变得畅通无阻,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多一点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就不可能让风险产生。在日常经营中,片面追求业务发展,而疏于管理,其结果必然导致业务管理混乱和风险监控不力,最终引发风险产生。
作为制度的执行者,每一位员工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控制私欲,明辩是非,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金钱的诱惑,不把工作外的情绪带入工作中,增强责任意识,精益求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合规经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的堕落并非偶然,都有一个不知不觉从小变大的渐进过程,都因循从小恶到大恶,最终走向身败名裂的轨迹,如果不拘小恶,忽微常积,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作为投资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我更应该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事件大小,都要坚定信念、警钟长鸣,坚决执行和维护公司的管理规定,杜绝一切违法违规行为。
金融的读后感2
书的作者很是厉害,叫做葛林,是在汇丰银行工作了26年,英国银行家协会主席,还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亚洲商界风云人物”,这本书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抽象金融知识,我的意思是写书的作者因为长期从事这些,对金融方面的知识,论点等信手拈来,结果我这个菜鸟来看,就看的一头雾水,有一些名词和定理不是很了解,总体来说,这本书的名字取的跟内容很符合,通过描述,提出大量的现代金融的,社会的,危机和问题,回顾问题的来源,描述现在的情况,在最后一章才得出结论,金融之路上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其中写全球化和城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铺天盖地的商业,似乎我们的唯一信仰就是利益。这无疑是一个可怕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最初信任荡然无存,一切都是交换利益。“所以首先你得让我有利可图才行”这个观点是以前我认可的,现在看来确实有些恐怖。
之前看过一篇文,说是兰德公司预言中国在20xx年会变成世界上最穷困的国家,其中一个论点就是没有信仰,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只有“关系”。而现在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不也是一样的`么?对于文中提到的垄断问题: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资源,政策无疑不在像富人倾斜,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退休延迟政策一样,一眼就看出有利的只是富人,官员权力的所有人,就跟国企一样,拥有最好的发展条件。大多数人变的富有的机会被掠夺了,这比把你家洗劫一空更令人痛恨,就像他还抢走你学会的技术一样。
看来这本书我以后要是有空还得再拿出来认真的读一读。里面有一点,我觉得跟上一本电话营销的书友异曲同工之妙,我相信在下一本书《巴菲特传》里也是一样。在任何时候时候,不要自以为是的愚弄你的客户和身边的人,你瞒的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一种信用关系的建立。这跟上面一点有些矛盾,不过我还是坚信这里所说所写的永远坚持正义的原则,以及把顾客当成终点来对待,而不是作为途径。
所以要真诚,要完美,不要欺骗。任何时候都是一样!
金融的读后感3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20xx年发表的旧帖子,作者的视角和格局完全不同于见事说事的八卦讨论或者知识普及,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了制度、政策、人性、房产、货币等,纵观这八年的世事交替,作者当初的观点基本都变成了即成事实。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先知吗?被完全震撼到后,我充分发挥了多年工作养成的八卦精神,搜索到论坛作者的真实姓名和背景,终于明白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有必然原因的。发帖者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有中国三千年的历史为镜,还有什么是看不清楚的`呢?
然后,有幸读到了作者的著作之一《中国是部金融史》,一开始找这本书时卖家说已经停止印刷了,不过最后还是买到了。一直感觉所谓读后感说多了反而会误导别人,所以还是做个大自然的搬运工吧!原生态摘抄一些书中观点:
1、真正的盛世,必然也是化极盛的时期。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六书"全部出自西周,此后,历朝历代也只能在西周的残迹里寻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索。与后世丰富多彩的金融货币现象相比,西周的金融表现形式确实非常简单,但最适宜诠释金融的本质:诚信。
2、人们经常鄙夷"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现在,我告诉大家,共患难是因为穷哥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利益,也就谈不上什么叛变;不可共富贵,实在是因为没有什么人不会选择背叛,暂时没有背叛是因为筹码还不够大。
、管仲告诉我们,强国、弱国最大的区别是强国的钱都在黎民百姓手里,弱国的钱却在国王的钱箱子里。这一点,颇类似于穷国和富国的区别,穷国只想抢老百姓的钱,富国却在想着如何让老百姓赚钱。
4、道德价值当然高于物质利益,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道德价值,眼中只剩金钱,那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所有的掠夺都会没有底线。这个时候,没有人能摆脱利益的诱惑,因为整个社会除了钱,已经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有价值了。
5、在"不告缗令"引导下,有钱人很自然地发现了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渠道——土地!随着商人手中大量的货币迅速转向土地,汉帝国第一波土地兼并开始了。结果不言而喻,儒学大师董仲舒给出了那句最精准的评价: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6、汉武帝打击了商人和工商业者,却培植出一批比商人更为可怕的人。单纯的商人、地主或者有钱人,很快被"官商"挤出,就算再有钱,找个理由整治你还不容易?现在,丞相、王侯、大夫才是帝国真正的有钱人。此后,历朝历代都没有超脱出"官商"的窠臼,工商业永远成了附属于封建官僚集团的牟利之道。"想致富、当干部"成为汉帝国每一个人的人生信条,富人必须先是官僚,然后才能集官僚、商人、地主于一身。与普通商人、地主不同,"官商"对金钱的渴求根本没有止境。毕竟单一的商人、地主或者官僚都有自己的规矩,就算欺行霸市,商人的价格也不能贵到离谱;就算地租再高,也不能不让小农生存。"商人+地主+官吏"就完全不一样了,此时整个社会的财富规律已经转变,人们不再热衷于生产财富,而是如何去抢劫财富。
金融的读后感4
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华尔街工作的经历,结合美国的金融发展史,并对其中的金钱政治交易、经济危机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循序渐进,浅显易读。相较于《货币战争》系列对大家族金融发展历史的叙述,本书更为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与经济相关的信息,如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等诸多领域。可能是本书作者长期工作于华尔街的缘故,因此书中所叙述的内容几乎清一色围绕华尔街展开。通过对华尔街财经新闻、周刊和报纸进行描写,进行阅读带入,进而以列举的方式对美国金融史、近一个世纪历次金融风暴,结合自己身边的金融案例的描写与分析,一方面反映出人性本恶的源头——贪婪;一方面反映人性贪婪背后的丑恶与可悲,丑恶在于华尔街的资本家以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包装风险,借助金融杠杆的操作方式以小搏大的'赌徒心态。同时揭示出华尔街金融资本唯利是图的根本属性。对美国著名富豪家族的介绍、西方金融丑闻的讲解以及金融市场监管机制的分析对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或有参考意义。
本书首先轻描淡写的描绘了在华尔街工作的日常——新闻,没有新闻才是好新闻。其次,本书对基本金融知识概念进行普及,作者以亲身经验,呼吁广大百姓脚踏实地,远离“毒品——股票、做空、期货。”再次,本书详细讲解了美国金融史,无央行——第一央行——无央行——第二央行——无央行——美联储,其间种种经历既是金融史也是血泪史,间接也说明了为何美国人在经济领域为何长袖善舞。更次,作者对美国历史上的富豪家族进行了大致罗列,并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与中国“富不过三代”不同之处在于:一、国家立法层面,严格苛刻的遗产税制度;二、宗教信仰,美国的富豪更多的选择回馈社会;三、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子女的选择并加以支持,而非定要子承父业。最后,本书通过对全球数起金融资本丑闻的叙述,尤其是英国银行丑闻、西门子丑闻、结合目前金融市场监管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的银行由于目前只是贷款经营而未涉及债券业务,不属于混合经营,因而也就没有美国银行的弊端,但是相应的资本回报也就少了很多。同时,还对未来金融市场监管进行的展望。
金融的读后感5
【经济学的第四维:人的能动性】
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精彩之处,在于人的因素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体系。尽管索罗斯自己也认为,他的描述并不完善,但是这的确是一种系统的创新。
索罗斯对于卡尔波普的方法论的质疑,在我看来正如一位在量子物理启蒙时代的科学家,对牛顿的物理三定律质疑。古典经济学中,将人简单的推定为“理性的人”。这种简化在大多数场合是有效的,然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就使古典经济学不在具备有效性,沦为“玩具”。
我所知道的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经济学家,是纳什和凯恩斯。纳什的囚徒困境,描述了古典经济学在特定场合中的无效性,作为证伪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古典经济学必然不足。凯恩斯则展示了在特定情况下,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不过目前为止,经济学仍然在等待一个突破,如同爱因斯坦的量子物理论似的突破。
在我看来,如果新的经济学研究,不能够把人的能动性做为一个新的维度纳入体系,那么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了不起的创新。
【有效市场假说】
巴菲特是否定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群人中,最有名的一位。成功的投资大师,如索罗斯、彼德林奇,都不认可有效市场假说。
但是另外一方面,巴菲特也认为,长期而言,基金公司在整体上,不能够胜过指数基金。(现在仍然有个正在进行的赌注,巴菲特与某基金公司的,验证这种说法)。
巴菲特的第一种说法否定了有效市场假说。但是后面一种说法,又变相肯定了有效市场假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有效性。这个现实的案例,好比是古典经济学(下称三维经济学),与上面所说的四维经济学的关系。在我们的世界中,四维经济学在多数情况下,它的表相与三维经济学一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表现出它在本质上与三维经济学的不同。
这里提到有效市场假说,只是对四维经济学的一种进一步的描述吧。
【做为玩具的经济学】
如果一名经济学家,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那么经济学在他的手中,往往会沦为玩具。
圈友小熊君转载过一篇来自经济学人的文章:厕所隔间使用率的`经济学。
这篇文章中的经济学家,在分析一个人的能动性居主导位置的案例中,仍然将人简化为所谓“理性的人”。这导致他的结果完全不能够解释事实。这样的经济学人,缺乏起码的对问题的研究精神,他的经济学在真实世界中显得无聊且可笑,沦为了玩具。
【结束】
目前的经济学理论,不能够解决经济周期问题,也不能够缓解或避免经济危机。换句话说,三维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危机束手无策。
期待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期待以人的能动性做为新维度的的第四维经济学。
金融的读后感6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致力于阐述他自己的理论:反身性理论。
索罗斯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自然现象属于一个世界,科学家的陈述属于另一个世界。自然现象可以充当独立的客观标准,科学则赖此判断其陈述的真理性或有效性。但在社会科学中,不存在这样的客观标准。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反身性理论:由于不完备理解的问题,事件的参与者会形成固有偏见,他们根据这个固有偏见作出的决策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事件的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构成一种被索罗斯称为的反身性关系。在这里,不会有均衡的结果,只有一个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
反身性理论的确更符合人们的常识。书中还有个非常有趣的“悖论”。索罗斯写道:“跨越国境的国际资本转移深受欢迎,应予鼓励,但投机资本的运动具有累积不稳定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个令投机行为无利可图的体系。”众所周知索罗斯是管理投机资本最出色的基金管理人,但他竟然主张完全遏制投机行为,真是颇为奇怪。只有索罗斯深知我们现在金融体制的缺陷,这才使他成为最出色的投资家。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超出人们的一般想象,它可能接受参与者某种思想的影响,但事实或结果在多数情况下决不是参与者的想当然。其中的.关键是,思想也必须接受事态的影响,而且在相互影响中推进。
在均衡和趋势面前,传统经济学家否定趋势的存在及意义,而金融投机家则相反。大凡金融投机家以追逐趋势为投机手段,在预期趋势来临和追逐趋势过程中获取利润。均衡概念意寓市场是即时静止的和终于静止的,而趋势概念或不均衡概念则意寓市场是运动的,运动是市场的本质。
索罗斯金融理念在两个方面显示出它应有的价值。一个方面是提出市场本质上不均衡、不稳定的观点,从而有别于传统经济学,指出它与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的区别是事实与幻想的区别,金融投机家对市场的研究着眼于认为市场的现实是什么,并根据趋利避害原理对现实加以运用。另一方面,在理论上解释了价格趋势运动的过程和原因,从而解决了市场真正底和顶的意义。前者对是否存在干预市场的可能提供了新思路,后者对投资者如何分析市场、如何提高投机绩效提供了帮助。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索罗斯的分析法属于一种创新的分析方法。
金融的读后感7
互联网金融线上营销学习心得体会 六月25号和六月26号连续参加了我公司组织的两次关于互联网金融线上营销培训,聆听了资深专家沈溪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受益匪浅。
沈溪老师通过课堂讲述、案例分析、图片展示、详尽细致的讲述了互联网线上金融营销和我公司网站存在的问题,所授课程案例详尽丰富、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通过培训一是使我对营销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习欲望。二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三是拓展了视野,开拓了思路。
通过学习学到了利用线上进行营销,利用网上现有的社交工具,如百度知道、文库、贴吧论坛和其他导航网站进行客户的收集,同时第一次接触到百度站长和站长工具等网站进行后台的数据收集更新,通过数据的搜集可以了解到客户在互联网上通过哪个渠道或是链接来到我们网站,什么时间的搜索量最大,什么地区的搜索人数最多,然后和优质的网站或平台继续合作,数据差的网站我们可以停止合作或是适量调整。梳理了我们网站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一一对应解决方案和负责人。
通过这次学习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对于后台技术方面,可以说掌握的知识微乎其微,以后会在这方面加强,会多像希望、郭宇学习关于技术的简单知识和制作网站图片的知识,同时也会多和沈溪老师沟通学习,不懂的要及时问,及时学,积累经验和知识。同时认识到
因为专业或是工作环境和任职等多方面条件,和沈溪老师存在的很大的差距,只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学习摸索,并多和相关人员多多沟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成绩。
网站的营销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个漫长的整个团队持之以恒互相沟通协作的工作,是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运营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配合,如每天在知道、文库、贴吧、论坛等渠道发布广告,积累到一定的时间必然会有所成就的,风控人员严格控制风险,技术人员完善网站,维护开发网站功能,行政财务其他部门做好后勤工作,保证整个公司有个安稳的后方,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沟通网站必然会像着好的方向发展。
再次
感谢授课的沈溪老师,同时更感谢公司平台给这个学习机会,学到的知识会学以致用,更好的回报公司。
金融的读后感8
周六上午翻了好久才看了30页,还停留在最前面的理论铺垫,叨叨说啥时候能看到挣大钱的章节呢,没想到还真有人信,说我“急功近利”,我黑人问号。懒得争辩咯。
这本书,其实是20xx年写的,20xx年出版的,眼看着20xx年都快要结束了,这个战略规划周期也算是过了70%了,而两位作者又都是政府的智囊团成员,我想看看究竟有多少成为了现实。
因为对经济理论确实不是那么关注推导过程,所以本书在后来读的过程中主要是跳读,一字一句读下去太费时间了,一共48万字呢,占了本周一半的阅读字数了,幸好很多内容是已有知识储备范围内的。
本书主要是宏观经济研究,讲的重点就是汇率制度选择和人民币国际化。总结一下本书的一些主要观点:
“货币的本质是信任,发生金融危机,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信任下降,社会协调成本大幅增加,从来带来经济增长(社会生产)的大幅下降。”信任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币值稳定,所以比特币注定也无法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吧,除非哪一天它的价格真的不再这么大起大落了。
“货币金融是一个四维系统,需要内在四个要素的协调平衡才能有效的维持这一系统的稳定,这四个内在要素是指: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金融行为(即涉及国内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开放(即涉及汇率、资本流动的涉外金融活动)。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不在于金融监管不力,而在于货币政策问题,利用它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庄家身份,超发了太多货币。”
“一国选择何种金融机构,是以金融市场为主导,还是以银行为主导,这既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也与当时经济本身的结构特征有关,不存在绝对的谁优谁劣的标准问题。金融市场主导型的金融模式,使投资者暴露在市场风险之下。而金融机构主导型的模式,能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风险平滑服务,从而使得风险主要集中于金融机构本身。”以中国目前投资者的水平,感觉还是只能以银行为主导,保守的一听理财有风险立马都只敢存定期,激进的么30%年化的P2P以及各种传销产品都敢上……
“随着闲置投入要素的逐步减少,经济增长将不得不更多的依靠技术(含制度、组织等)和人口的变迁。从制度本身看,我国还存在大量需要改进的领域。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财税体制的改革。三是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国企的改革。四是金融行业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潜在空间。”制度上的这几点改革,这几年都有在做啊,比如营改增,国企改革,利率市场化等等。
“目前我国金融现实的最大特征是:金融滞后和金融弱国。金融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投资不足与产能过剩并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明显不足。货币供应过多、货币迷失与资本化不足、金融抑制严重并存,对外的大量金融投资逾较高水平的FDI并存,总体金融效率低下。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对外资产主要是债券为主,而且集中在国家手中,对外负债以股权为主,结果是中国总体净资产收益率极低。”如今金融行业吸收了那么多优秀的高端人才,有多少是抱着改变世界而非独独追求高薪的理念去的?他们可否能改变这个局面。
汇率制度选择上来说,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并不会仅仅因为汇率制度就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说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就马上会变成发达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还是要根据国情来定,具体到中国上面,就是要继续选择有调整的浮动汇率制,而资本账户的管制要逐渐的放开。
后几章限于时间篇幅没有摘录,但我以为比前篇更精彩许多,对于国内金融的弊病毫不留情。也有很直白很无奈的政策建议。
其实本书最重要的观点还在于结束语,“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其实不在于经济本身,而在经济之外。“之外”为何物?作为赶超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中国,其经济发展最大的福音,是期盼一个有效率决策体系的出现,拜托于民主政治制度框架的早日降临。”作者一再强调需要建立一个高于一行三会的经济金融决策机构,直接向国务院汇报,会实现吗?
金融的读后感9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盛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金融的读后感10
最近读了陈志武教授所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作者通过20余年的研究对金融得出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使我深刻理解现代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多的感悟。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解释引起我的许多思考和启发。
首先,金融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紧密相联的。在现代金融架构中,金融交易是一种信用契约交易,买卖的是一纸票据合约,支持契线执行的架构必须以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和现代政治制度作为基础。从社会角度来看,现代金融的发展以个体的自由、责任和诚信为基础,使个体摆脱了对“血缘”经济互助关系的束缚。因此,在现代金融结构背后也隐含着社会文化道德变迁的脚步,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保障。作者认为经济交易感情交流是相互融合共生,无法简单割裂的统一体,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变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深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化制度的变革也会与时俱进,支撑现代金融的社会契约精神也会随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进步;
其次,当前金融市场正在发生转变。金融交易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人际价值交换,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在传统中国社会儒家“孝道"体系下,人们主要依靠以缘建立的家庭、家族为跨时空利益交易的场地,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被牺牲太多。而现代金融场提供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社团组织的非人格化的实现形式,使压在家庭、家族之上的经济交易功能逐步从家庭家族剥离。从社会角度理解金融、从金融的角度理解社会变迁之后,当物质生产能力足够高、金融市场足够发达,继续牺牲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就没)要,社会秩序必然会做相应调整。这也是当前我国的经历,即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流动、家庭结构、追求个人自由和经济独立等价值观变化,原来靠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正在由金融市场以显性金融交易的形式取而代之。
最后,金融创新对国家兴衰起关键作用。这种金融创新主要是指对未来财富的预支使用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美国金融业发展的百年历史,认为以证券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是美国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崛起的核心基础。正是证券市场给创新者、创业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将未来收入预期提前变现的.器,这种提前变现亦即”退出机制"催化创业、创新,所以,才有微软、戴尔、英特尔、谷歌等科技传奇,正是这一个个传奇故事激发了一代代的创新者、创业者,以至于让创新、创业精神内化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知识普及性,让我对金融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全融的逻辑,我有以下感悟:对于"以史为镜”有了深刻具体的感受。《金融的逻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剖析金融的作用,深刻地理解了良好的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对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多的感悟。其次,作者强调金融的绝对作用,认为国家发展完全创新。金融创新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引导人的行为,一种好的制度安排效激励和引导了人的创造价值的行为,才引起企业和国家财富的增加。
金融的读后感11
大约一个星期以后,同事将他购买的 时 先生的著作《中国怎么办?》带给我,希望我也看看。我当然求之不得,断断续续用了3周时间,终于将书看完。由于年底的工作比较多,所以并没有将读书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现在,工作少了些许,就在此谈谈读书的体会。
《中国怎么办?》是一部金融知识的普及著作,文字浅显易懂,所以连我这种非金融专业的普通人读起来也并不费劲。文章的主线是围绕本轮金融危机展开的,对那些比较关注当前经济前景的人来说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著作,也是非常及时的一本书。
在所有阐述有关金融危机方面的文章中,不乏阴谋论者, 时 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金融危机是美国政府经过多年来筹划的一次阴谋。他的逻辑大致这样:要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就需要很多资金,而政府不愿意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来帮助解决,但这又是一个政府必须要来面对的问题。为此,布什政府以低首付、低利率的方式鼓励居民购房。在政府的默许下银行将购房贷款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衍生成为各种有价证券销售给世界各地。政府这样做,一方面满足了部分低收入者拥有住房的需求,刺激了房地产和金融业的繁荣,由此扩大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从提供住房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将购房风险转化给了其他世界金融机构。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的供求和财政政策逐渐发生变化,国家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投放量时,很多购房者会因贷款利息的增加而无力偿还贷款,于是就产生了次贷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深陷其中,于是不得不纷纷引资援救。虽然不少美国低收入者会因本轮金融危机而失去房屋,但房屋被美国银行机构大量回收后,导致房价下跌,会使更多中低收入者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屋。虽然次贷危机冲击倒闭的银行系统虽然亏损严重,但却远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相反,却在恰当的时间点,给了正在冉冉升起的欧元一下重要的偷袭,使其遥遥欲坠。
这就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我个人比较认同次贷危机是一次蓄意阴谋的看法,但不认为金融海啸也是美国故意制造的。金融海啸是玩火烧身的结果。)
透过金融危机, 时 先生提出了建立亚元,中华货币,以及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之打造成位国际货币的种种建议。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展望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黄金和资源将成为世界财富新的走向。货币,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由于其使用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等的客观因素,终将难逃剧烈贬值的厄运。
金融危机过后,人们会发现,最富裕的美国巧妙地用金融危机中全世界拯救经济危机的钱来为自己的国民盖起了房子。这恰恰说明,金融危机中哭得最惨的一个,却未必是受伤最重的一个;而看似受灾不重的国家,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写到这里,我的脑中突然跳出了唐吉坷德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昨天看了北京大学 张维迎 教授的一篇演讲稿子,仍在力挺完全的市场经济学说,认为现在以及过去的金融危机的成因都是由于政府不恰当的`监管造成的,呼吁建立一个全球的无监管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世界经济体系(我个人的理解)。他的观点也许是出于一片学者的社会良心,也许预示着未来社会变革的一个新的方向,但我个人认为,他的言论还是一种容易误国误民的谬论,经不起实践的验证和逻辑的推敲。
难以用什么恰当的词汇形 容时寒冰 先生,用普通的逻辑和浅显的知识,配以良知和社会的责任,挑战着周围的五颜六色的重重迷雾。无论这些迷雾多么浓重,他,或者他们,总有一些人,尽管很少,却能一直坚持着以自己的良知来呐喊。然而这个任务太过艰巨,他或者他们以一介书生之力,挑战黑暗利益集团的众多主流,以有限的清白对抗无限的抗黑暗,以有限的真诚对抗无限的虚伪,以有限的真理对抗无数的谬论,以有限的高尚情操对抗无限的卑鄙下流,以至于在我眼里,他就像是唐吉坷德一样,在进行着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一个勇于揭露黑暗,批判现实的人,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在此,我愿上帝赐给他更多智慧,愿他身体更加健康。
金融的读后感12
该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向我们介绍了美国中央银行是如何在经济危机中发挥自己职能解决危机重症,我们看到了美国中央银行运作的大方向,虽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至少认为美国的宏观调控并不是像传说中那样的不在岗。
美国的中央银行就是美联储,该书介绍了美联储是如何应运而生,又是如何在美国多次的经济危机中发挥自己的职能。该书作者本伯南克现担任美联储主席8年,他和美联储有着近20年的深入接触,20xx年接棒艾伦.格林斯潘,经历了20xx年的金融危机,对美联储在危机中的责任和义务感受颇深。该书是伯南克在大学的演讲稿编辑成书,共有四讲,一讲是美联储的起源和使命;二讲是“二战”后的美联储;三讲是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反应;四讲是危机的后遗症。文章通俗易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同时还附有学生的问答录,伯南克的《金融的本质》让我们了解了美联储是如何依靠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的稳定。
美联储的成立也是顺应时势,1893年美国爆发异常严重的金融恐慌,有500多家银行倒闭,而1907年爆发的金融恐慌,虽然银行倒闭家数不多,但规模变大。于是美国国会同意在1914年成立美联储,当时的目的就是稳定金融系统的运作。当然作者也谈到了金本位制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认为金本位制短期内会频繁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长期来看,物价相对稳定。1933年罗斯福总统废除了金本位制,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得不再那么紧缩,经济也在1933-1934年间出现了强有力的复苏。
作者并没有回避20xx年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而是较为细致的阐述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诸多原因。金融体系的漏洞和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主要病症,监管机构的不力和随房价变化而变化的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了金融危机爆发。作者认为20xx-2009年的危机是一次典型的金融恐慌,恐慌不限于银行部门,而是扩大到整个金融市场。文中也提到了美联储在这次危机中发挥的作用,比如贝尔斯登证劵经济交易商在美联储的援助下被摩根大通收购;美国政府支助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联储的援助下两家公司以有限破产的形式被财政部接管;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从事信用保险业务的美国国际集团公司被美联储实施紧急流动救援,幸免于破产。而雷曼兄弟公司由于不在美联储的监管范围,最终导致破产。
作者认为美联储已经更加专注于金融稳定,有一整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忙于通过各种计量指标,来识别整个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可能会给整个体系带来风险的金融机构,而这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将被特别监控,并须持有额外资本。20xx年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积极救助一些面临倒闭的企业,同时制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就业最大化,其次是保持物价稳定,维持低通货膨胀。主要运作就是新货币政策的出台以及大规模资产购买的计划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就是弥补系统监管的缺失,对大而不倒企业的谨慎破产,还有对奇异金融工具、衍生品的透明化改进等。由于美联储的措施得当,美国经济衰退期是20xx年12月到20xx年6月,目前为止,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将近3年,而年均增长率为2.5%。经济不再紧缩,而是回到了增长的正轨。
金融的读后感13
《世界是部金融史》,22万字,阅读时长18小时
连续读完了陈雨露的《世界是部金融史》、《中国是部金融史》两部作品。快读完才知道,《中国是部金融史》只写到唐代,算是上部,还有一本中国是部金融史2,书名《天下之财》。
这两本书下载了备看都有一两年了,此前老觉得书名起得有些娱乐化,不严谨,一直没有放在必读书单前边,终于得以读闭。
陈雨露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此前从财政金融学院任教,到任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而今已任中国央行副行长数年。从这两本书来看,其学术背景源自深厚的世界史、中国史的基础背景和功底。可以说,用货币的眼光看历史,是这几本书的视角。
其实,中国当代出版界以通俗读物演绎货币史和经济史的作品并不多,此前看过的也仅吴晓波的激荡系列四五本书而已。
相比之下,更严肃的读物就是财经院校的货币史或金融史类教材了,读来又相对枯燥和呆板。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上《中国财政史》课程时的情景,记得开头内容从远古结绳记事开始,授课老师虽然还是班主任老头,但讲得也觉无趣,所以那会儿觉得这竟是一科很乏味无趣的课程了。而今工作多年再回头看,从金融的视角和眼光,审视历史,潜移默化中浸染和建立了金融的思维,这都是多么宝贵的基础知识。年少无知的轻狂,真是罪过了,我们的班主任老头,阿们。
从古典时期的梭伦改革,到近代的特里芬魔咒,再到现代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现代金融格局和金融工具的一步步产生、发展。不过书中时时的调侃语气,尤其是多次拿芙蓉姐姐出来说事,除了显示出这书的年代外,更让我怀疑此两本书的.具体内容,是由陈教授带的研究生所执笔了。
有意思的是,百度里的陈雨露作品,更多的是一些严肃学术书籍,所看的基本都不在其著作书单上,不知为何。
总得来说,开卷有益罢。
金融的读后感14
金融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在我国各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大都开设了相关客车。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学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金融学基础(第2版)》是经济学类学生的核心课程。全书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信托和租赁业、保险、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等内容。
本书以金融全球化以和WTO后中国的'金融现状为背景,将国际金融和我国的金融结合一起。介绍了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讲解了近年金融行业出现的新理论、观点和以及现象等。在经济全球换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金融业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具有自身的特点,本书着重讲解了不同环境下的金融现状,根绝中国的实际情况讲诉了很多现实的问题。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金融学的各个分支情况,虽然看过了,但许多还是懵懵懂懂。我想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在看完一本书过后,时间会让它遗忘,但如果能记住书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观点,以及带给您的启示,或许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在众多学科中,我对经济、金融十分感兴趣,看的课外书也大都是这一系列,我也希望以后的工作能与此有点牵连。同时,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理财提供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这也是很有用的。
金融的读后感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的基石,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制约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从华尔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资本市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民经济中难免有不被用于消费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就会闲散起来,发挥不了它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一旦有了资本市场,这部分闲散资金就能变成用于投资的金融资本。投资者将不用的金融资本投放于资本市场,以期获得相应收益,对资金有需求的需求者则会到资本市场寻求足够的资金。市场在需求与供应之间产生了价格来使供应与需求达到市场平衡。在这种平衡的作用下,原本闲散起来而对国民经济没有作用的资本被引导到了最可能有效的投资上,成为了经济的另一种推动力。需求者得到资本用于生产,供应者提供资本得到收益,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华尔街是资本市场的典型代表,它对美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就是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华尔街就没有美国的现在。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从1981年发行和交易国债开始到现在,历经三十一年,资本市场成绩斐然:20xx年到20xx年8月,中国券市场境内融资额达2.7万亿,其中20xx年境内融资额近8000亿,创造了近十年的峰值;截至20xx年8月,此数据已达5735亿元,比20xx年全年的4561亿元高出25.7%。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推进了中国经济国际化、培养了公民投资意识、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家与资本人才,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转轨。
作为处在体制转轨期的`新兴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市场主体的治理结构不规范,影响市场透明度和规范化运作水平;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不健全,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面对日趋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市场,我们不得不接受新的挑战…… 而华尔街这个经历了一路风风雨雨的“过来人”对我国资本市场来说,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取经对象。虽然华尔街是美国发展崛起的推手,但回首它的历程却发现,华尔街的发展并不是一条斜率大于零的直线,而是一条不断上升又下降的曲线。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华尔街每一次的衰落都伴随着一次新生,每一次的新生都会使它更具生命力。因此,即使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我们也不能对它绝望,蜕变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但是经历了这些痛苦后我们的资本市场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金融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金融求职类金融类07-03
金融知识07-31
金融的作文11-10
金融理财07-02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论文07-03
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就业前景06-28
对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功能的认识06-28
金融危机下金融专业就业前景07-14
金融创新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的论文07-03
财经学金融系金融自我介绍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