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散文

时间:2024-06-16 13:35:43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散文【精华】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散文【精华】

端午节的散文1

  五月,又是端午节!2008年的端午节承载着汶川大地震的国殇,这个端午节蕴涵着沉重的哀思,这个端午节有太多潮湿的、火热的情感在龙舟上爆发,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肆意的挥洒!榴花红,红出华夏儿女火热的爱国激情,红出炎黄子孙的坚强和团结!杨柳绿,绿出大江南北的勃勃生机,绿出长城内外的不屈力量!戴艾叶,悬菖蒲,把所有的哀思染上绿色的希翼,化悲痛为力量,来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薰苍术,燃白芷,让袅袅烟云笼罩毒恶的灾难,围剿这疼痛的'梦魇!吃粽子,喝雄黄酒,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让汹涌澎湃的民族精神在长江黄河里绽放雄壮瑰丽的花朵!赛龙舟,鼓乐激越,声声呐喊退蛟龙!

  五月,又是端午节!哀思的绿芽在五月的土壤里疯狂的生长,谁也抵挡不住着13亿强大的民族力量!谁也掩盖不了一个崛起的国度悲痛的超越!多灾多难的祖国,我们在疼痛中成长,我们在灾难中坚强,我们在地球上屹立!长眠在废墟的亲人,你们安息吧!天堂里也有龙舟,我们的血液在同一条河流里流淌!天堂里也有粽子,我们的骨骼里蕴涵着远古的馨香!天堂里也有雄黄酒,喝一杯龙潭虎穴也要闯!老师们,你们的名字刻在13亿人民的心坎上,你们的形象在阳光下巍然屹立,铜墙铁壁的坚硬无坚可摧!孩子们,你们的凋零疼痛在共和国的心脏上!英勇的烈士们,你们的牺牲换来生命的绵长,你们的壮烈千古流芳!

  五月,又是端午节!我们不屈的民族在灾难中挺直了脊梁,我们坚强团结的人民在地震中谱写了华夏之光!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灾难都压不垮英雄的人民!风在吼,吼出中华民族的尊严!雨在叫,叫出炎黄子孙的情操!山在崩,崩出不屈不挠的同胞!水在啸,啸出激流勇进的人民!心在裂,裂出的花朵可以拼写出大爱无疆的壮美!大地闹,华夏儿女挺直了腰!风雨会过去,阳光会普照,彩虹会横援茫茫九霄!漫天的白鸽飞舞生命的骄傲,遍地的绿色打造民族的生机!看,大江南北红旗飘飘!听,长城内外爱心如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士气排山倒海,我们的祖国在泪眼中昂天长啸!

  五月,哀思如潮!五月,在悲痛中抹把眼泪朝天笑!

端午节的散文2

  小时候,端午节总是不期而至,因为,我们已习惯了月份牌上记数的方式,不能弄懂阴历和阳历的换算计法。然而,总有那几日,街头巷尾忽然平添了几分热乎,起早买菜的妇人们菜篮子里多了平时不常有的粽叶,我们这才知道,又要过“粽子节”了。

  那时节生活贫苦,平日难有鼓励肠胃蠕动的美味佳肴。傍晚时分,粽子的清香从各家厨房里飘散出来,弥漫着楼道和院落,沁润在忙碌了一天“抓革命,促生产”的人们的脸上,仿佛这时,生活的本质才回到苦撑已久的人的笑容里。有古趣雅兴的人家,还会弄来苍术白子或艾条在屋子里点燃,一股股浓浓的草药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熏出星火微微。每户人家门头上还会挂上菖蒲艾草,以驱除五毒。外婆说,夏天就要来了,蛰伏一冬的毒虫害物都会跑出来祸害娃娃,用草药驱赶,孩子和家人就能避开邪毒,五毒不侵,洁净平安了。包粽子是一门学问,如果包裹不好,米粒会跑漏出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粽子里配放红枣,赤豆,咸肉丁或鲜肉丁,真是味美香异;节俭的人家,会把用食过的粽叶清洗凉干,高悬门廊,以备来年再用。

  南京是个文化多元的城市,南北交际,在这个都市里生活着多样的.花儿般的女人。虽然那是个禁“美”的年代,但却藏不住女人们心头的那点点波动,好像她们的心思全用到了这小小的粽子的样式花色上了。街坊四邻拿出煮好的粽子换食品尝,女人们相互揣摩包粽子的手艺技巧:江南女子的秀巧,北方姑娘的朴实,更有那岭南女人的玲珑雅致,在那一个“革命”的年代里,其乐融融的场面真不多见。孩子们更是互相攀比,嘴里吃着用线穿成串的煮熟的蚕豆,在彩线编织的网兜里装盛煮熟的咸鸭蛋,垂挂胸前,一个个捧着相互撞击,看谁不被击破,以证胜败。老人们也不甘寂寞,拿出针线,戴上老花镜,用硬纸板折剪成立体三角形,然后把五彩丝线一层层的缠绕上去,斑阑剔透的小粽子就做成了,端午节当日,再把这一个饱含老人家美好祝愿和希冀的工艺小粽子佩挂在孩子的颈项上、床头边,保佑小孙儿快快长大。

  端午节的食谱必备“五红”和“五黄”,可能是与“五毒”相对吧。这“五黄”首推黄鳝,其次是黄鱼,“五红”有烤鸭、苋菜和咸鸭蛋等。苋菜煮食的方法着实讲究,关键点在要吃淡、吃烫、吃烂。当然,这“五黄”是必不可能备齐的,或许更多的“吃法”只能停留在传说中。我当时生与活的年头不长,没有遥想,食物不丰,想象力也没法超越和离奇,但有一事今天想来也委实奇特。70年代中前期,资本主义的尾巴已被割刈得不见屁门星了,但每逢端午节来临,街头路口的拐角,总能见到卖烤鸭的商贩在街面上设摊,样子有点像80年代街头卖卤菜的摊点,但是,端午一过,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洪武路上宰牛巷口那一家烤鸭店,用一块钱,就能剁斩一大蓝边碗,顺手捡拿一块放入嘴中,激得满口油汁,回味无穷。那种满足和愉悦是今天食得山珍海味也难能敌得。90年代初还去过那家店,名字起的雄劲超牛,直把一个个体工商户威逼成一个国家科研事业单位——“南京烤鸭研究所”。

  明天又要过端午了,街面上加紧地热闹起来,我适时地买了一把艾草菖蒲悬挂门头,用币一元钱。

端午节的散文3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开始买粽叶、粘米、大枣等等,然后就开始烀粽叶,泡粘米……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就能看到妈妈坐在台阶上包粽子, 旁边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妈妈学包粽子的心情,开始凑趣。只见妈把两三片粽叶瞬间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捞起粘米放到粽叶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枣,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铺均匀,接着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我包好的粽子几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状也不对,于是妈妈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学不会,于是我索性不学了,坐在那里看着妈妈包,妈妈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妈妈包了几个小时,终于包好了,就在大锅里煮,闻着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馋馋的,可也只能等到时间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妈妈说将煮好的粽子要用凉水多泡一会,吃着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节,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据说端午这天插艾叶可以避邪,也许这些都是风俗习惯,或者迷信吧。妈妈将头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凉水里,煮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学。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时代的端午,也是贫穷困苦的端午,也是快乐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进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知不觉我已经多年没有在端午时节看到麦儿黄了。

  儿时的印象里,看见一群妇女、姑娘围着卖货郎叽叽喳喳购买五彩丝线和绣香囊用的料子时,便知端午节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样的被那五彩的灵物庇护起来,撒欢野性地满村里跑着。

  那时的'端午节总是赶在麦口,五月的麦垅早已呈现黄澄澄的气象。含我在内的一群小冤家总喜欢聚在地头,各自在麦地中挑选几穗,蹲下来小心地用力搓着,吹去麦 芒和硬壳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饱满黄绿的麦粒,填进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生产队里看麦的“秃大辫”(我们村上的一个光棍 男人)出现在离我们五十米开外时,我们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觉如山高似水长。

  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端午节的散文4

  端午小假期,原打算借此休息之日回家一趟,看看已经半年未曾谋面的父母亲。给家里二老带点夏天的水果,陪父母亲过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最后,抑或是自己原本就不想回去,抑或是这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终究还是未回去。

  父亲也许早知道我放了端午小假,也许早知道我不会回去。放假那天,晚上十点多就给我打过了电话。电话里也没说多长时间,简单的聊了几句家常,就匆匆的挂了电话。

  在我的记忆里,真正意义上的长时间离开家,是我上大学以后。十二岁那年,上了初中开始在镇里住校。但是那个时候每星期还能回一次,尽管住的时间很短就是一晚上,到了节日就更不用说了。

  高中去了县城,虽然每星期不再常回家了,但是每逢大小节日,肯定回家。那时候回家的原因很简单,学校放假,没地方住,没地方可去,想回家。

  上了大学,无论是平时抑或是大小节日,几乎就没再回过家。工作以后,初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春节回去,其他节日基本没再回去。

  但是无论回不回去,每隔一星期或两星期以及一些节日肯定给家里打电话。可惜的是每次和父母亲通话时间并不长。有时候我也很奇怪,我也不是一个不善于言谈的人,但为什么和父母亲通电话,电话里头的我就像一个亲情白痴,甚至有时候还秃嘴笨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有一次,我问妹妹:“你每次给家里打电话能和父母亲说多长时间“。

  她说:“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

  我常常在想,难道是我心里不挂念他们,不关心他们吗?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无论是平时,还是一些小的节假日。虽然我不回去和他们一起过节。但我心理在念着、想着他们,脑海里飘着小到父母亲一个慈祥的眼神、一颦一笑;大到大爱无疆、无法言表!

  最后,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与借口:“男与女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我企图通过这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与借口,以慰藉我自己的内心深处,让我少几分愧疚之感。

  昨天,在电话里,我也没问父亲端午节怎么过?因为我知道,虽然这个节日在城里也许很重要,在北方包粽子、吃粽子,穿花线绳,在南方地区划龙舟,甚至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活动以示纪念屈原、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

  但是,对于家里来说,端午这个季节,是家里比较忙碌的一个季节,忙着种胡麻、莜麦------。

  在父母亲心理,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农村人心理。把地在合适的季节种进去远远胜过一切重要的'节日。

  常言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小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忙耕种,看着天气阴了又晴了,偶尔飘过几滴雨点,但最后大风来临,把满天黑云无奈地吹走。

  父亲就会喃喃自语这句话:“人误田一时,地误人一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田吃田”。自然环境有时候就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几代人的命运------

  家乡既没山、也没水,只要旱田。

  没办法,只能依靠旱田。哪怕最后颗粒无收,也要把地在合适的季节种进去。种进去还有收的希望,如果误了季节种不进去,那就意味着今年颗粒无收。

  在电话里:“我说今年年限可能不太好,少种点吧”!

  父亲笑嘻嘻的说着:“庄户人种地,年限好差都的往里种。靠天种地和一样------。”

  我听后心理有几许酸酸的瑟痛,但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

  所幸,好雨知时节,在六月初这个重要的种地季节,家乡迎来了几场夏雨的洗礼。

  端午节,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没吃过粽子。我依稀记得,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没几家包粽子、更就谈不上吃粽子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吃粽子。我也没问过母亲为什么?

  第一次吃粽子是在大二,宿舍的一个好兄弟从家里给带来的。在没吃粽子以前,我都不知道粽叶是从哪里来的?以为粽子里包的白色的米是大米,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是粳米,不是大米。

  后来,我自我推断,家里、家乡不吃粽子,可能是因为条件差,买不到粽叶和粳米吧!

  无论是对与错,姑且就这样认为吧!

  所以到现在,每当过端午节,看到城里大街小巷卖粽子的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情感。

  虽然端午节这天,家乡、家里不包粽子。但是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家家户户都去参与,去田野拨艾叶。

  记忆中的这天,当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父亲便早早地骑上家里的红旗自行车咯吱咯吱地去野外拔艾叶、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母亲早把艾叶放在了热乎乎的洗脸水里,并督促我们姊妹三人说:“今天一定要艾叶洗脸,洗了以后一年四季蚊子就不会叮咬了。”

  而我则毫不怀疑地则用艾叶一遍又一遍地洗着脸,直到家里的弟弟、妹妹把我推开,我才很不情愿地离开了满是艾叶清香味道的洗脸盆。

  当我走出家门,不知道父亲几时早已经把剩余的艾叶编成了类似清朝人留的大辫子的形状,高高地挂在了窗户上、门头上。嫩绿嫩绿地,院子里顿时多了几分艾叶的香气。

  据说,艾叶可以驱魔辟邪,扫除秽气,端午百草皆可入药------

  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到了八九月份,家里蚊子多的时候,我常常用父亲端午节编的艾叶点燃去熏蚊子,真的很管用。

  这时,家里弥漫着清香的艾叶味,蚊子一下销声匿迹,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想。第二天醒来一看,艾叶燃烧过的地方,蚊子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大头的、中等的、小一点的------

  端午这天,一大早,父母亲安顿完我们洗脸之后,为了赶时节,生怕误了时节被时节所误,就急急忙忙地去田地里种地去了。

  走的时候常会安顿我:“中午咱们吃炒鸡蛋、油炸糕。你便给在家里自己瞎折腾,什么也做不了”。

  不到中午,父母就回来了,比平时整整早一个小时。

  母亲两手捧一个当年她做嫁妆留下来的黑色大面盆,黑色的面盆金光闪闪,把脸贴上去还可以映照出自己的面容。

  母亲开始和糕面。

  母亲和的糕面,我至今都记得糕面疙瘩的样子,疙瘩不大不小,个头大小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然后就把糕面疙瘩放了笼布上,父亲则从外面挎着一筐罗柴火巴塔巴塔拉着风箱开始烧火,一会儿热气咕咚咕咚顺着锅盖缝冒了出来,之后便是沁入心脾的糕味,那种味道不知道曾让我留了多少口水。

  踩糕、烧油、炸糕------

  一会儿黄灿灿的炸起脆泡的油炸糕就放在了炕上。也不知道是几时,糕盆子左右还放两大盘炒鸡蛋------

  记忆中的端午节就是这样一年一年过来的。

  刚才打了电话,父母亲依然在端午节忙碌着,依然是油炸糕炒鸡蛋。

  电话那头的父亲还说:“还买了一只熏鸡、割了点猪肉,我和你妈也够吃了”。

  “你在那边吃什么了”?

  我轻轻地回答道:“和几个同学一起吃的------”。

端午节的散文5

  抹去尘封的往事,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清寒的岁月因为端午节显得丰富热闹,而端午节则因我的童趣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深刻动人。

  在老家,房子一间连着一间,破旧的古屋历经了久远的时光,沧桑而厚重。老家的人蜗居在一起,虽然拥挤简陋,却分外和谐,彼此客客气气。十几户人家即使有时有一些小吵小闹,但是,大部分时候却很是和蔼可亲。人与人见面时,脸上挂着亲近的笑容,熟悉的表情,话家长里短,问寒嘘暖。

  小时候,端午节随清风吹送,风度翩翩地来了。林家的老屋顿时沸腾起来。每一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肉,更重要的是,大人们一起包粽子。家里居然能煎、炸、炖、炒,一个个厨房里的香味传来,令人垂涎欲滴,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传统的节日里,粽子却很朴素,料子就简单纯一色一样的'糯米。心灵手巧的老家的亲人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手里忙个不停,艺术般的手,炉火纯青地包着粽子。宽大的竹叶,经过细心地清洗,折成特别的形状,包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糯米。棕树的细长的叶子做牢固的“线”,捆绑着弄好的棱角分明的棕叶,恰当到极点。粽子,经过较长时间的水煮,一个个分外迷人。吃在嘴里,香在心头,妙在竹叶包装里的独特的形状。

  我迫不及待地剪开粗线,剥开竹叶,张开大嘴,用锋利的牙齿,吃着有嚼劲的粽子,内心自然非常喜欢。那种特别的滋味在小时候猛烈地刺激着我的舌尖。于是,每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一种渴望,一种等待,一种难得的记忆。

  我思想里最深刻的是和妹妹一起,在母亲的带领下,先去摘采必备的艾草。端午节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边,在山坡上,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青的外貌,翠绿如抹。柔柔的叶子,气味浓浓,香味悠长。我们摘采完,兴致勃勃地捧回家里。

  母亲笑意融融,把插艾草的事让我们去做。我们拿着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艾草,去完成我们的光荣任务。艾草摘下来时,一棵棵精神抖擞,面目清秀。我取到一小捆艾草,特意闻一下那久违了一年的气味。纯真的妹妹靠近用力闻一次,捏捏鼻子,摇摇头,不喜欢艾草的气味。我连说带笑,说艾草会给我们带来好运,能抗菌驱邪。这是亲爱的母亲告诉我的。妹妹睁着大大的眼睛,点点可爱的头,十分相信我的言语。

  我拿下一株,态度极是认真,小心翼翼地插在门框的小孔里。每一个门都挂上了艾草,显得格外耀眼。艾草亲和力仿佛极强,在我们的努力下,连猪圈,鸭圈等都插上了艾草,那会保佑猪鸭等牲畜兴旺,健康成长。我乐滋滋地,享受插艾草带来的乐趣。

  那个时候,我还会端着一盆略带红色的“云红”水。我先取一个干净的脸盆,放上洁净的水,打开一小包红色的粉末状的药粉。那就是我们闽南语说的“云红”。在脸盆里撒上一小包“云红”,水里形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云红”,悬浮在水里的这里那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母亲有时还让我们喝几口,说是药水清清,对人有益。我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热情高涨,用小手一次次泼出“云红”药水,洒在每一个房间里,还有天井里,床底下,土灶口,煤灶上等等,一一洒上。我们甚至走进猪圈,不顾臭味熏天,洒脱地挥洒“云红”药水,把熟睡的猪吓得站立起来,哼哼地叫着,心虚地走着。

  端午节,那种风味,那种节日的气氛,博得滔滔不绝的亲切感。那样子,足以写下吟咏不绝的诗句,写在我记忆的纸上,也能成为一段段思念绵长的故事。端午节,因为母亲笑吟吟的面貌,让我倍加想念。爱上端午节,更是思念爱意无边的母亲。

端午节的散文6

  时光如水,流逝的太快,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已流走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猛然间抬头看到桌边的日历,才知又是一年端午时节,粽香萦绕、思绪飘香,遥远的画面慢慢浮现,一幕一幕……

  端午节在一年众多节日中也是一个很重要很特别的节日,它的特别在于这一天吃的是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而不是其他,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变着花样的做出各种花样的粽子,让孩子们吃的尽兴,享受其中。

  端午节的习俗来源于楚国一个叫屈原的诗人,他满怀豪情壮志,却无以报效国家,郁郁寡欢中为后人留下《离骚》,便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抱恨投入沽罗江。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不见屈原尸体,百姓怕河里鱼虾吃掉他的身体,纷纷拿来家中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5月5吃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屈原。

  我生在新疆,长在兵团,这里无江,因此不存在龙舟。只是每年的这一天家里都会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粽子,从早晨吃到晚上,算下来估计吃的得有20个。

  年少时,总是很盼望节日,端午也不例外,总是在节前的一周就开始盼望了,催促着父母准备包粽子的原料,一般情况都是父亲去鱼池边,渠道旁拔芦苇叶子,而母亲负责购买糯米、红枣、蜜枣、猪肉、红豆、葡萄干、花生米等原料,而我跟家中的姐们则是负责吃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位很高的团场,连队周边的渠道、泉子、都积满了水。一到春天,渠道里、泉眼边都会长满芦苇,绿油油的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每到端午时节,正值芦苇生长旺季,叶片肥而大,就好像为端午节做准备似的,这时候连队的大人孩子也会相约一起寻着最茂盛的芦苇荡去採叶子,一般情况都会採一尿素袋子,用不完的用开水烫过晾干,放起来随时待用。

  我是一个非常热衷于做这些事的人,大中午的骑着自行车来到芦苇密集的水渠边,一头扎进密不透风的芦苇荡身手利索的寻着最大的叶子迅速扯下,一片两片直到堆积的左手实在拿不下才扎成一把放入袋中。汗留下来将额前的.短发侵湿都疼不出手抹一把,这份兴奋和热情是难以言语的。

  回到家父亲总是劳动的那一个,他动作不快,总是慢慢悠悠的将芦苇叶子交叉成三角在放点米、几个葡萄干、一颗蜜枣、几颗红豆,然后很认真的卷成棱锥形,反正四个角都被他的手捏的平平整整的才取一根线绳将它五花大绑,扔进盆中。我学着他的样子试过很多回,每次都是扁扁的像个漏嘴的小沙包,样子丑及了。无奈呀,我的手在父亲的教导下始终没有创造出奇迹。

  长大成家后每年的端午节依然只能从父母那里掠夺一些粽子来吃,我就想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学会包呢,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我的同事家包粽子,我跑过去苦苦的学了一个上午,她交的包法简单快捷,不需用线绳,也不需用草藤捆,只是把第三片芦苇叶子将包出造型的粽子顺着四个角的方向缠一遍最后用一根大针穿住芦苇尖穿过粽子即可,当我成功的学会后竟然兴奋的跑去父母家将这一年要包的粽子一个人包了大半天,真是腰酸背疼啊,不过当我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在大锅里冒着腾腾热气的时候,心里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从那次之后,包粽子,煮粽子的日子在也没有了,因为离开了故乡来到了乌市,这边没有芦苇,大家都是买着吃,我也只能如此了,少了拔叶子、包粽子的环节,吃粽子的时候难免少了点什么,不过粽子的香味依然会让我一边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回味那些曾经快乐的日子,依然很甜美,依然温暖。

端午节的散文7

  今年的端午节除了我自己包的粽子外,还收获了一份儿子心意。所以倍感满足。

  前几年的端午节由于儿子在外地上学,所以这个节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多吃个粽子,另外在电话嘱咐儿子一定到超市或者学校食堂买粽子和鸡蛋吃。今年四月份已经工作的儿子,单位放三天假,在星期四下班就坐当晚的高铁回来了,老公开车和我去高铁站接他,见到儿子我们娘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儿子说:单位发了一盒五芳斋的粽子和神丹牌的咸鸭蛋。我说:你留着自己吃啊,家里什么都不缺的。他说:这是儿子上班第一次发的'东西,一定要给妈妈爸爸的,还要给你们我上个月发的工资一部分,以后每个月我都给你们钱。我说:我们不要你的工资,你自己留着吧。你在那里一切都好,我们就满足了。老公听着我们娘俩的唠叨,也插不上话。儿子说:还准备给外婆买点东西,问问外婆需要什么,我说:你一问外婆,她一定会说什么都有,什么都不需要。儿子说:那就给外婆钱吧,这回老公可插上话了:好,我赞成!我还小声问儿子有什么小秘密吗?儿子说:没有。我挺失望的。不觉到家已经晚上十点了,我早已做好了饭,到家后,就抓紧开吃。

  老公拿出啤酒爷俩也硬让我也练着喝点,因为我是个先天不能喝酒的人,一喝酒脸红不说,还要有点头晕,第二天身上还要起很多成片成片的小红疙瘩,奇痒无比,所以我一直以来为自己不能喝酒而愤愤不平。因为当时高兴就忘乎所以了,儿子又在啤酒里给我掺点什么可乐饮料,这下真的是可乐坏了,喝多了,脸红头晕眼放光,感觉自己在摇晃,爷俩赶紧把我扶到床上。我感觉爷俩都在笑我,我说了:我不愿喝,非劝我喝,喝的我东倒西歪还笑我。就不知道我当时是什么丑态,他们给我盖上毛巾被,不问天下事,昏昏欲睡去。

  第二天,醒来看到成片的小红疙瘩装点着我的皮肤,咬牙忍着,谁让自己忘乎所以别人一劝就喝的。不能把握自己怪谁啊。上午我和儿子去逛街,买什么东西他都抢着付钱,看我的手机用了二.三年了,非给我买了一部新手机。

  今天上午10多钟,一家人开车去妈妈家,妈妈看到外孙非常高兴,但是每次都会责备我:做的饭不好吃,把儿子养的这么瘦,呵呵,没办法现在已成定局。今天我们姐姐都来了。吃完饭,儿子从口袋里掏出200块钱给外婆,说这是外孙第一次的工资,孝敬外婆的,天热了让外婆多买些好东西吃。外婆说:有你这样的好外孙,就非常高兴满足了,外婆自己的工资都花不完的。我的姐姐们都夸奖儿子真是懂事。

  今年的端午节感觉非常快乐,温馨,满足。

端午节的散文8

  很多年没有过端午节了,那天和一些朋友聊天说起如何过这个节日,大家一致的说法是去超市买几个粽子,懒一点的干脆连粽子也不吃了。3天的假期,我打算拿出一天来去野外,看看能不能找到艾蒿和菖蒲,能不能找回少年时关于端午的快乐记忆……

  自从进入城市之后,端午节便在生活中淡去了。是的,城市的单元房有着坚固的防盗门,很难将艾蒿插上去,城市里也没有足够的湿地,用来大片大片地生长菖蒲。我能想到的和端午节有关的童年记忆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奶奶便会从田野里采来一大抱艾蒿,插在院门的两边———院门是土垒起来的,门顶苫着一层厚厚的`麦草。奶奶还会将那些艾蒿分发给各家的小孩子,让拿回家去插在自家门上。

  青青的艾蒿闻上去散发着清香,清香里有一些苦味,传说它有驱毒辟邪的作用,所以童年时每次进家门之前都要看它一眼,心里会踏实很多。插在院门两边的艾蒿经历了夏天的雨水、秋日的骄阳和冬天冰雪的洗礼,一点点干枯了,直到第二年端午的到来,奶奶再搬来板凳踩在上面,用青青的艾蒿将那些枯艾蒿替换下来。艾蒿和春联一样,都是农村院门上一年四季都在的标志性物品,它们的新老更迭,是农业文明的最好见证。

  菖蒲是农村最容易见到的植物,它们生长在野外最不受人待见的废水塘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端午的时候,菖蒲也到了它的成年期,无数的野鸟藏身在它的深处,孩子们只敢在水塘的边缘,用镰刀收割掉它们的果实———被我们称作为“蒲棒”的东西。蒲棒大约有火腿肠那样粗细,小孩子们拿着它玩打架的游戏,敲到头上,软绵绵的,一点也不疼。晒干的蒲棒浇上点汽油后,可以举着在夜里穿行,于是,端午节前后的那些个乡村夜晚,四处都有星星点点的灯火。

  有的地方会用艾草做成荷包,荷包是自己动手在布上绣了花后做成的,里面包裹着的除了艾草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闻上去香香的。我没得到过这样的礼物,但我从脑海里打捞出来这样一个记忆:我奶奶曾经用从蒲棒摘下来晒干的“羽毛”,给我做成了一个香喷喷的枕头,那个枕头又大又软,枕在上面可以闻到太阳的香气,不,不止是太阳的,还有鲜花、露水、昆虫、风等等自然界的天然之香。枕在这个枕头上,我像睡在天地之间的一个由云朵制造的襁褓里。

  很多年后,我在城市里为端午节写下来一首诗。具体的句子忘记了,大约是写这样一件事情:端午节到了,男人在家里劈柴生火,女人带着孩子去赶集买荷叶和米,天快黄昏了,炊烟袅袅生起,男人不断向院子外面张望,担心女人和孩子迷了路。在意象里,这是多么美的一个场景啊。这些年端午节的没落,可能就是缺乏了这种浪漫的氛围和想象。平民心目中的端午,并不是专为纪念某人、强调某种情感而设立的,它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行为,才会变得有意义。买来荷叶或者竹子叶,亲手包几只粽子吧,这是工业社会的端午节最简单也最容易实现的浪漫了。

端午节的散文9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领之际,孩子们活蹦乱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人们也开始忙乎着准备包粽子的佐料。

  小的时候,对于吃粽子只是一种奢望,一来那个时候没有充足的粮食;二来那时会包粽子的满村也没有几个。自我记事到十四五岁完全懂事,也没有吃过几次粽子。到了我十五岁以后,吃的粽子歪与好在,每年都在端午节吃一次粽子。

  在过去吃粽子,没有一颗软大米;只有大软米。说了软大米和大软米也许好多人分不清,就连我自己以前在农村期间,因为见的软大米很少。现在我细细解释一下这两种米的区别:软大米就是用稻子碾的米,稻子又分为软硬两种,这个也许好多人都懂;而大软米则是用“糜子”碾的米,这糜子也像稻子一样,分为软硬两种。一般农人不种些软糜子,因为人们觉得种软糜子产量太低,种软糜子不划算。糜子碾下的米金黄金黄,吃起来香甜爽口,盛世美味;但是要是包粽子光用大软米包的粽子,总觉得没有软大米所包的粽子光滑爽口,再加上人们总觉得买来的白花花的软大米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当然这是孩子们嘴里念叨的,大人们总是说“还是我们自种自产的软糜子碾的米黄阁搓搓(方言,表示特别黄的意思)的,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要说农村人过去吃粽子,那才有趣。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包粽子的缘故,也是由于好多人舍不得买包粽子的粽叶,所以有的人想吃粽子,就在锅上放上锅屉,铺上笼布,然后撒一层金黄色的大软米,撒一层洗干净的枣;有的为了简单,就把大软米和枣放在一个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凉冷以后,美餐一顿;有的人买来了粽叶,但是不会包,又不好意思请人,所以他们就铺一层粽叶,然后一层大软米,一层枣的蒸熟,然后挖在一个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顿。

  在过去的时光里,由于人们吃的少的缘故吧!会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记事以来,只要是村里人包粽子,经常叫我的妈妈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岁的一个端午节,妈妈在家里包粽子,我们姐妹几个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篓草(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叶子类似粽叶,窄而短小),回家以后,把植物的茎喂了羊,叶子留下,在妈妈包粽子的不远处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枣,妈妈的手动一下,我们姐妹们跟着妈妈动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复,终于我的第一个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么也弄不成功,后来她俩索性放弃了,再也不学了。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包粽子,一次妈妈包过时间长,一时难以把握哪个巧道,我还指点妈妈。

  自从我学会包粽子,也重复了妈妈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来临,我可是忙人了,东家门里进,西家门里出的忙乎着。

  记得在我十八岁的那一年,我去姐姐家里做客,走到姐姐家半道上,开始包粽子,从中午的十一点开始,一直包到下午五点;在三婶(姐姐的三妈)家安营扎寨,张家三升米,李家二升米,大家都是姐姐的婶婶和妯娌,从中午到下午一共包了一斗八升米的粽子,还不算枣,那么多的米的粽子,枣基本占粽子的百分之三的空隙吧!可想而知包了有多少个粽子啊!那么多的粽子,只有姐姐的一个嫂嫂给我打下手,别的人就在一边说笑话,开玩笑。那一次包粽子,让我刻骨铭心的记忆犹新。三婶是得了癌症晚期的患者,她对吃粽子兴趣最大,但是她又不敢吃大软米粽子,而且不敢放入红枣;所以三婶给她自己泡了二升酒谷米(用谷子碾的米,也属于软性的。),当三婶看到我包好的一个个粽子,口里咽着口水,仿佛已经吃到自己嘴里。三婶吃了那一次粽子三个月以后去世了,我一想到三婶看我包粽子的眼神,以及她哪渴望的贪恋口水,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会包粽子当然是比我们大多的婶婶阿姨们,自从我结婚以后,村里同龄的媳妇们陆续进门,村里会包粽子的人也多了,但是每到五月端午来临之时,还是摆脱不了一些不会包粽子的邀请。

  而今人们都吃的是软大米粽子,就是从农村拿来一些大软米,人们也会如获珍宝,舍不得多搅如,搅一小部分,偶尔在粽子中撒几粒金黄色的大软米,也是一种稀罕。

  如今每当和邻居们坐在一起包粽子,总是免不了和邻居们讲讲过去的故事。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十几年前,邻村的一位二十几岁的妇女,由于常年舍不得包的吃粽子,那一年她早早准备好包粽子的佐料,二升大软米,一升左右大枣,二斤粽叶。把米泡好以后,请村里的一妇女包粽子,母子几个沉浸即将吃粽子的喜悦之中,孩子们活奔乱跳到处宣扬自己家在包粽子,母亲声称今日能美餐一顿粽子了。请来的包粽子妇女给她把粽子包好,并且放到锅里面,给她交代了如何煮粽子。包粽子的走了,这一妇女烧火煮粽子,她不懂火候,在上面压的东西过轻,快火煮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二升米的粽子成为一锅糨子,急的这妇女坐在地下大声啼哭。从此以后,这煮粽子也是一种教训,开始要慢火煮,并且在上面压上较重的石块或者水盆,这也是一种巧道吧!

  我做粽子的基本渠道是。头一天把米掏一遍,然后倒水泡上,这泡米的过程一般是一天两夜,中途换水两次。包粽子一般是下午的两点左右,包好粽子正好到做下午饭时候。把粽子整整齐齐放入锅内,放的时候棱角压好,这样煮出的粽子不易变形,然后在上面压上一块菜石。生火一边煮粽子,一边做饭,饭做好了,粽子慢火蒙的差不多了,为了让粽子煮出好看,所以把慢火蒙一个多小时以后的大菜石拿出,放一小盆水,为的是比刚才轻一些,快火再煮几个小时以后,天气黑了,粽子煮差不多了,孩子们闻到香味,早已垂涎三尺了,叫着喊着妈妈,问能不能吃了,挖出一些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吃粽子,锅里面的还是不往出挖,因为粽子再蒙一夜,粽子既酥软,又爽口。我这人做别的做不好,煮粽子从来没有煮破过,也没有煮的把粽子之形状变形过。

  自从住到县城以后,每年端午节包的粽子包的不少,自己一家人吃,捎回老家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也吃。年年如此,但是吃的人越来越少,让人不免有点心酸;开始是四位老人吃,后来公公去世,对于捎粽子总是一视同仁,不分爸爸妈妈两个人,婆婆一个人之多少,总是捎同样多,为此邻居经常提醒我“你爸爸妈妈两个人多捎一点,你婆婆一个人吃得少,少捎一些嘛。”我总是说“一样的老人,一样对待吧!”而今年的端午节,捎粽子只有爸爸一个人吃了,妈妈去弟弟家带孙子,婆婆去世了,就是想给吃,她们也吃不上了,不免有点心酸。

  回忆中的包粽子很有趣;回忆中的往年吃粽子时,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飘溢两边,而今只有爸爸一个人吃到我亲手包的粽子,却快乐不起来了。

端午节的散文10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劳动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炎黄子孙多少悠悠的情韵。

  曾记得小时候,在临近端午时,家乡的大街小巷首先会出现卖粽子叶的。抑或,会看见家家户户的门前,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着一个里面盛着泡着糯米的大锅,左手握着卷成圆锥形的粽子叶,右手用小瓷汤匙舀糯米进入其中,再用一根筷子“笃笃笃”地舂着被粽子叶裹着的糯米。就这样一边舂一边添加糯米,直至差不多时,再小心翼翼地用稻草把紧紧地裹着糯米的粽子拴好。至此,包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每当站在旁边静静地看完整个操作过程的我,此时,内心会涌出一丝青青的惊喜:端午节要来了,不但可以吃上粽子,还可能有新衣服穿了。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从大诗人杜甫这首五律中,关于端午穿新衣的缘由,可略见一斑:端午穿新衣,早在唐朝就有之;且端午过后,将步入酷暑,得换上合体的衣衫,以度过一个清凉无比的夏天。

  喜欢粽子的样子,更喜欢粽子的味道。那圆锥形的粽子,外套一袭青色的粽子叶,身上还系着稻草,一如一块经过精心包扎的翡翠。若慢慢地剥开青色的外套,映入眼帘的,是堪比少女肌肤还要洁白如玉的糯米粽子。那又白又滑、玲珑剔透的模样,常常让第一次见到的人,双眸凝视,然后,会情不自禁地用嘴唇贴近那有如无可挑剔的肌肤,亲亲一吻。慢慢地,那糯米的清甜自舌尖渐渐沁入至心田。于是,你会在那甘冽的瞬间,徜徉在无比的惬意之中……

  端午如果只是以品味粽子为目的,那就失去其应有的风韵。可不是吗?而实际上,端午与中秋节一样,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民间节日。端午节这天,出来“游百病”的男女老少,穿着整洁的衣衫,洋溢着花一样的笑靥,把端午节带来的愉悦暴露得酣嬉淋漓。

  在家乡,“游百病”是端午节的一个主要民俗。为了生活,每天穿行于滚滚红尘中,勤于耕耘,不惜挥洒汗水,在袅袅炊烟里协奏着锅碗瓢盆交响曲的男女老少,无论有多忙,或者不喜户外活动的,而到了端午这天,必须要出去爬山才行。否则,倘若还蜗居于室内,就被人们戏称为“癞蛤蟆躲端午”。很多人都会说这句俏皮话,却并非知晓这句话的缘由。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在明朝,端午节这天,视端午为“重五”,即五毒尽出的`一天。人们会纷纷走出户外,爬到草木葳蕤的山顶避毒。“彩线轻缠红玉,小符斜挂绿云鬓”,这是苏轼对端午节的描绘。宋朝的女子,发髻上挂着驱邪避毒的符箓,以确保永久的平安。如今的人们,在家乡,还可见慧心巧思的女子背着腰间斜挂着用绸布丝线精心缝制的小布猴或荷包的孩子,徜徉于城市郊外的小路上。由此即可知晓人们对端午的重视了。更有甚者,会把外形丑陋却全身是宝,具有清热、拔毒、消肿止痛的蟾蜍捉来,并挤出其毒汁,再配上石菖蒲、雄黄酒,涂抹在耳鼻上,以避毒。

  偕同家人,任心闲话、絮语漫谈间,享受着端午弥散出来的芳馨,走在铺着青石板的幽长幽长的步行街上,视线穿过熙熙攘攘的似的游人,极目远眺,常常会看见,一排排,摆在街道两旁的,全是几乎喊不出名字的花草、草根、树根——据说全是中草药。而我,会信步走到地摊前,并慢慢蹲下,装着一副行家里手的姿态,一边与摊主搭讪,一边拨弄着那些似乎刚刚从土里拔出来的还飘溢着清芬的绿色植物。倘若看到怦然心动的花草树木,会故意把价格压得极低,却又装出真心想买的神态,与摊主讨价还价一番。还的价钱与摊主想要的相差甚远,生意固然未能成交;离开时,又装着依依不舍的样子,内心却已盛满了香溢远清的花草树木。

  端午节的街上多了几分村野的气息,少了许多城市的汽车尾气味。喜欢这种气息,这是自然的味道,仿佛回归了世界的本真,返璞归真。于是,祖先生存的印迹,一幕幕,穿越般,映入眼帘:刀耕火种,只为繁衍着生息;神农尝百草,从此人类与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每一个民间节日都有其独具一格的意义,我想,端午节的意义,应该不只是为了驱毒避邪吧。饮水思源、不断洗濯磨淬出常青的生存智慧,应为端午的深层含义。比如,登山,有心之人,会在攀越时想起曾经居住在山岭的祖先的不易。不像过端午节的我们,跟随着“游百病”的大军,爬东山,登鱼山,玩奇缘洞,多了几分融融之其乐,却少了些文人墨客善感的情怀。

  小时候,穿上新衣服,吃过早餐的我们,会提起一串串粽子,一边爬山,一边吃着粽子。记忆中的东山,虽有寺庙,尚未有僧人居住。平时,除了放假的学生,至此游山的人并非很多;只有端午节时,全城的男女老少会不约而同地登上东山“游百病”。

  东山,屹立于东门的田土旁。可能是山上土质适合树木生长的缘故,相比之下,东山上的树木比环绕着城区的其他山的茂盛。山上冬青树、杉树、松树等四季常青的树居多,如此缘由,春夏秋冬,东山都会以它翳密的林薮、欲滴的青翠和傲然挺立的英姿吸引着家乡的男女老少。尤其到了端午时节,乘兴而来,上东山踏青的人们,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比比皆是。沿着曲曲弯弯、蜿蜒而上的石级向上攀爬,首先能让瞳孔迅速扩大的,是一条人工雕刻的石龙。在我懂事起,就已经有了。上面没有碑文,无法推断其何时建起。但是,色泽已渐渐晦暗的石龙,似乎刻着代远年湮的沧桑——想必,应该有些时日了吧。

  别看都是端午游山,选取的视角却不尽相同。平时里喜欢诗词歌赋者,每到一处,总会凑近,探究一番,试图挖掘出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抚摸着石雕,或仔细看着一个碑文。完毕,再远望着对面迷迷蒙蒙的远山,载着厚甸甸的情思,不把自己沉浸在那“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的氛围中,誓不罢休。而喜欢照相的,往往会对着某一景点,或摆一姿势,在“咔嚓”声和灯光的闪烁中尽享那瞬间的窃喜。孩子们则不听大人的指挥,像刚出笼的鸟儿一般,漫山地飞奔。最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是那些擅长唱山歌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山间回荡着的山歌之中

端午节的散文11

  还没有到端午,粽子就吃了起来,这些粽子居多是在店里买的。现在不少的女同志是不会裹粽子的,她们年少时未从母亲手里习得这个本领,所以买了吃。吃粽子到现在是吃个面子了,大家防着隔日碰头问吃否时回答中气足点。这肯定是场面上的事情。想想当年,海边村里,吃粽子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情。那时候裹粽子的糯米来自来之不易,居民户要凭粮票与购粮证到米店去买糯米,购粮证就是人头的多与少,有钱还不行;农民呢?是队里上一年分配的糯米,是按照劳动力的等级再加上人口分配的。所以裹多少只粽子是由米的多少决定的,有些农家的孩子胃口好、饭量大、又喜糯食,母亲只好在糯米里放一点梗米充数。

  说起来还真是有点小意思,糯米不多,猪肉也不多,但那个时候的芦苇特别多,随处都有,不但多,长势、长相也非常的好;这个芦苇长得特别粗,特别长,也特别清爽;那个芦叶呀也就特别宽,有三四个手指并合的宽度,叶子也特别长,最长的将近两尺;而且那个时候也有少许的箬叶,箬叶的长度比不上芦叶,但中间的宽度明显增加,两片箬叶相叠后就可以把粽子裹得严严实实。箬叶皮薄,但密度比芦叶高,韧性足,不脆弱,裹起来弯转自如,绝无断叶露口的可能,所以裹的粽子味道几乎不外漏,吃起来感觉比较纯正。

  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些蹊跷的。大家想想,满世界都是芦叶的时候,糯米不多,猪肉不多,也不要说箬叶了,箬竹的出生地在浙江,我们这里本来就少,现在几乎绝迹了;现在的芦苇呢?海边村的许多的河流填掉了,新开的河流都是石驳岸了,芦根的穿透力不如青草,自己认输,不长就可以了吧。上回我去崇明湿地,看见了河流边上的芦苇,心里有些激动,走进一看,懊恼全生,芦苇都是病怏怏的样子,东倒西歪,没有一点自然之气。这个样子我真想不通哎,没有米的时候,芦苇遍地都是;没有芦苇的时候,糯米到处都是。哪一天样样都有了,该都好啊。想来这样的日子还是有盼头的,因为大家都晓得平衡的好处,芦苇如此,米这样,肉也一样,人当如此,就是连裹个粽子也得讲究平衡,所以平衡真的不可少的。

  平衡永远存在,只是生活中的.许多平衡我们无法实现了,这段时间里都让我们的随性、随便、随意给毁了,也给自己的贪欲毁了。还是回到粽子的事情吧。我记得春节后不久,母亲就叮嘱我们兄妹四个摘芦叶去。母亲说四个人一道去,大的两个摘,小的两个看。为什么要立即摘芦叶呢?母亲告诉我,这是老祖宗规定的,老祖宗是谁?我们不得知。母亲又说,二月过后的芦苇,没有蚜虫的叮咬,叶面非常整洁清爽,另外这个时间是芦苇最茂盛的时间,像个青年人,正当时。现在呢,我没有看到过二月里去乡下的河流边上采摘芦叶的人儿,大家都没有了功夫与兴致,裹粽了就立马临时抱佛脚,去摊头买一点,有点有钱的任性;接下去说说裹粽时扎粽子的线绳吧!用箬叶裹的粽子,过去地道的妇人是用圆针将箬叶的头在粽身里拉过去的,是不用线绳扎的,很像现在说的无缝链接;用芦苇裹的粽子必须用线绳扎的,这比箬叶裹粽已经跌了一个层次,不但如此,现在扎粽,有的用了鞋线,用鞋线也不错,因为鞋线是棉线。有的干脆用其他的线了,比如用聚乙烯制成的那些五颜六色的线,我看见过也有用扎大闸蟹的线来扎粽子的。其实最好的粽子线应该是稻柴,是一根根的稻柴,这个稻柴是上一年秋天里的稻柴,我们的母亲老早在脱粒稻谷的时候看中了,她们将那些粗壮的结实的牢固的,黄橙橙金灿灿的稻柴收拢后囤了下来以备后用。用稻柴扎粽子,颜色匹配,张弛有度,而且稻柴有股稻谷的香味在里面。大家想:这一切都是来自田里的,土里的,水里的,天底下的,风里的,雨里的,真正气象合一,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你说这样的粽子好处吃不好吃?

端午节的散文12

  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吃粽子与文峰塔、艾叶、五色线是联系在一起的。

  记得每年一到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母亲早早就把软米浸在盆子里了,米一天天发酸,乡下的亲戚给拿来苇叶和红枣,端午节的前一天,父母一次又一次用清水把米洗得干干净净,母亲就坐在小櫈子上开始包粽子,黄色的米、大红色的枣、绿色的叶子在母亲手里转眼变成了一个个漂漂亮亮的粽子,并摆放在一个大锅里,放上水,再把一个洗干净的石头压在上面,点燃灶火就煮粽子了,一阵子后,一股股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

  一到五月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插上 艾叶,只是 艾叶是连根的,母亲还把配好的五色线给我们戴在了手腕上、脚腕上,用一小块花布给我做一个漂亮的荷包,里面包上艾叶和大蒜,母亲说戴上是为了消灾去病,我总喜欢在鼻子前闻一闻,这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一到学校同学们几乎都戴着五色线,我们把手腕露出来互相攀比着,手巧的孩子们用纸叠成小粽子,再用漂亮的五色线一层层包起来,戴在脖子上非常漂亮 。同学们还在念叨着,说是端午节的早晨,到河边去梳头,一边梳,一边念叨:一木梳长,二木梳光,三木梳诞到河物厢(河那边),四木梳梳得用扁担量,五木梳跟着河头走……说这样头发就长得快……

  端午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的艾叶又换成了新鲜的 ,初五是没有根的艾叶,我的五色线也要重新换成新的,我们吃了香喷喷的粽子,下午就高高兴兴跟随父母去文峰塔了。平日里是没有人去,传说文峰塔里面住着蛇精,只是端午节的上午蛇精离开后,下午才可以去……

  当时县城很小,四周是一片片土地,记忆中,去文峰塔时走很远的路,过一条小河(今仪川河),经过一片片菜地,和一片芦苇地,经过连家庄村中的那一棵大槐树……走上一条尘土飞扬向上爬的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才能到了文峰塔下面,一路上人们携老带幼,人流从四面八方赶来。少数人骑着自行车、大部分是步行而来,此时此刻山上山下,人头攒动,城附近的邻村上下男女老少都汇集在这里,这也是一年一度的大聚会。卖冰糕的小商贩用自行车带着小木箱,五分钱的冰糕,成为孩子们眼中的美味。

  记忆中的文峰塔伤痕累累,这时一些年轻人铤而走险,在一层层地攀登着,传说摸到文峰塔尖最高处可活到100岁。下面的'人们有的站在文峰塔下,有的坐在绿色的草地上,都在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呀……老师们再三吩咐孩子们不要上去,注意安全,有的孩子们还是要爬两层,我看着这一幕幕……想着听大人们说过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悲剧,心里为他们捏着一把汗,但是最终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都会有人登上过那高高的文峰塔顶……

端午节的散文13

  端午节最忙的肯定是父母,因为除了裹粽子,顺带烧些白和蛋之外,许多的工作都要有序推进。其中一个工作就是在客堂的门上挂一束,或者几根青蓬头草,考究的人家是逢门必挂的,还要挂出个名堂来,东门挂了青蓬头,西门就挂些菖蒲,后门挂些蒜头。个别人家连猪猡棚里也挂上一二大把青蓬头的,农家人过节从来不忘牲畜的。我看见所有的节日,当我们的八仙桌上有鱼有肉了有蛋了,猪猡那天的伙食也会改善一些的。这个做法成了习惯,真不知道猪猡知道不知道它也有个端午节,但母亲喂猪的时候会对猪猡说的,今天过节,你也吃得好一点,但母亲接下去又会说,你肉也要长得多一点。

  挂青蓬头是有规矩的,挂之前,家家户户要搞一次卫生的',有点像现在的卫生周的活动,很彻底的。这个工作是要在端午节之前做好的,是在挂青蓬头之前做好的,所以青蓬头有点消息树的味道,挂了就等于告诉左邻右舍我们清洁好了家里杂什。清理工作是个大的工作,开做之前,母亲要来个家庭总动员,动员好了以后,要进行分工。我那个时候喜欢抢一把扫帚,扫帚一拿,全是事情了,那里地皮龌龊,就到那里扫地,那些搬床的、翻箱倒柜的重头活,都是父母哼哼唧唧地做掉的。做了几个小时,大家就想到青蓬头了,一般的说,挂在什么地方是母亲说的,去什么地方挂的是父亲做的,分工是非常明确,母亲动嘴,父亲动手。年年如此,岁岁这样,做法很符合场景,更符合性别。

  我要说的还是青蓬头的问题,为什么要挂青蓬头?青蓬头,学名艾草,这种草张满了海边村的河滨边上,父母亲每年的端午节前就割了许多许多。割好后放在场地里晒,晒成干了,用稻柴绳捆起来,然后用一张大的塑料袋将它们裹起来,裹得严严实实,全封闭的。到了大热天,我们在场地上吃饭,饭好后还要在场地上喝薄荷茶,隔壁邻居都会赶过来,一起喝茶,一起说笑话,拉家常,每晚都这样。但蚊子来了,那时的蚊子特别有战斗力,它们咬人一咬一个准,口口都出血,血很红,被咬的人跺脚也来不及,这些蚊子蒲扇是赶不走的,它们不怕风。大家想到了做霉烟,就是弄一堆稻柴,点火,火头不可以旺的,要暗火,这样可以出烟,让烟把蚊子熏走,那个时候再在稻柴上放一把艾草则效果更好。艾草的那个味道有点香,有点酸,也有点呛,也有点刺鼻,蚊子闻到了,吃不消,骨碌转身,立即就跑。

  艾草的味道是中草药的味道,艾草原来就是中草药,当我们将艾草放到鼻子底下嗅一嗅,你就会感觉到一股药味渗入鼻孔。这个味道,许多人闻了后精气神就足,但也有个别人像蚊子一样不适应的,但不会跑路。蚊子闻到后,不跑路是不行的,会跌倒在地上的,没命的。看起来,人和蚊子的差异还是很大的。父母懂得艾草的作用,也是老古话传下来的,老古话传下来是不是灵验要实践,实践后觉得是对的,父母就做了,而且一直坚持着,像继承文化一样。其实青艾草挂在门口起什么作用,就是用味道吓走或者熏跑蚊子的,我想那些菖蒲,蒜头其实派的也是这个用场。

  端午节的本质就是欢乐,欢乐到了一个具体的家庭里,欢乐就非常具体了。当年的端午节没有国定放假日,但生产队里为了让大家过好节日,也是提前几个小时收工的,目的就是给大家腾一段休息时光,让大家好好裹粽子,好好烧粽子,好好吃粽子。端午节使海边村人有了点“喘息的时刻”,有了时间,端午节就有了热闹,队上人就有了开心。

端午节的散文14

  系五彩长命缕。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习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指的就是这种习俗。

  五彩线神秘地栓在胳膊上,大人说,是要栓来一年的吉祥,驱走灾气。五彩线常是由姑姑或是姐姐在头一天准备好丝线,又拧成绳状的别猴子(假想为孙悟空,能打走一切妖魔鬼怪),以驱除灾魔和不祥。

  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眉处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身佩葫芦。《北京俗曲十二景》道:“五月端阳小儿欢,艾叶灵符插在门前,人换衣裳,葫芦钉在身边。”这种葫芦的做法是:将棉花团成筷子头般大的细腰小葫芦,再用五彩丝绒线缠上;然后用彩线将一个个小葫芦串起来,钉在女孩儿的衣服上,据说可以驱瘟疫,避邪风。同样功用的挂件还有小粽子、小香包等。

  扫帚、梳子都有扫除晦气,驱除灾魔和不祥的意思,这和中国人希望过的平安幸福,趋吉避凶的的心理有关,美好祝福而已。

端午节的散文15

  端午节到了,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好像不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更像是孩子们的节日。

  端午节这一天,在我们这儿一般就是给孩子们带上母亲亲手做的“香克帕”,给孩子们备好煮熟并染红了的鸡蛋,粽子在我们这儿有也可没有也可,主要是别忘了在大门上插上艾蒿草,艾蒿草在老人的心里是能避邪去晦气的寓意,能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想到端午节,思绪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候,最让我们开心的是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们约在一起兴高采烈地去完成采艾蒿草的使命。几个小姑娘在一起叽叽喳喳这个说这儿艾蒿草多,那个说那儿艾蒿草多,那个时候不管去哪里艾蒿草都很多,但我们的目标一般是小河边。小河边不但艾蒿草多,而且薄荷草也很多。小河里的水哗哗啦啦自东向西地流淌着,清清的河水一眼就看见肆意畅游的小鱼小虾,树上的鸟儿也放声高歌,可惜只要我们一到,小鱼小虾都被我们的欢呼声吓的仓皇逃蹿,连树上鸟儿的歌声也嘎然而止,扑棱棱慌忙地飞往它处。这时候我们不用先采艾蒿草,首先在河里嘻嘻哈哈先戏耍上一会儿,你捉个鱼,我逮个虾,把清清的河水相互泼在对方身上,舒畅开心的欢笑声就像海里的浪涛一浪接一浪,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好不热闹,一直玩到太阳日落西山,才急匆匆地采上一大把艾蒿草,蹦蹦跳跳的'回家去。

  在端午的这一天早晨,等待我们的是母亲为我们缝制好的“香克帕”,还有染红了的熟鸡蛋。我们高兴地戴上香克帕,再拿上属于自己的红鸡蛋,欢喜地到处奔走相告。这个说:“你看,俺娘给俺逢的香克帕好看,配的彩线也新。”那个说:“俺的鸡蛋最多。”那时候鸡蛋算是稀罕物,大家相互炫耀够了,才小心翼翼的剥去蛋皮,慢慢的一小口一小口品尝起鸡蛋来。男孩子吃鸡蛋就像八戒吃人参果,三两口就下了肚,看看女孩子还在那儿吃得津津有味,馋的不行,会冷不丁地一把把你的鸡蛋抢过去,一口塞在嘴里,狼吞虎咽地就咽了下去,噎的又捶胸又跺脚,还会招来数落和骂声,不过男孩子不在乎,若无其事地扬长而去。

  想想小时候的端午节,我禁不住笑出声来。

  现在的端午节,孩子已不再稀罕鸡蛋,只是少不了代代相传的风俗,脖子里带上妈妈缝制的“香克帕,”香克帕里有妈妈满满的祈愿,满满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一般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会准备好艾蒿草,把七彩线也准备好(五彩线或三才线也可),再剪上不同颜色的小四方块布料,到第二天太阳没出来之前缝制好(老人说只有在太阳没出来之前缝制好,才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缝制的时候,先把两块小四方布料对齐,反面布向外,把其中的一个直角缝起来,然后再把布反过来,让缝的地方在中间对着折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摸样,然后再敞口的地方塞上少许艾蒿草,然后再把没缝的地方使双线绳子用大针脚缝起来,再把线拉紧,就出现了一个心子形模样的香克帕,两个是一对,把两个合起来在心字形的上方配上少许短七彩线做陪衬,再用一根长七彩线把它串起来就可。然后再把煮熟的鸡蛋用红纸涂上红颜色,装在盘子里,放在饭桌上,这样就一切准备就绪。

  这时候太阳还没升起,我就把香克帕轻轻地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放在胸前。当孩子醒来的时候,嗅着浓郁的艾蒿草香味,摸到香克帕,拿到鼻子上闻一会儿,让浓浓的香味入喉入肺,让满满的母爱入心,这时候女儿总是嗲声嗲气地对我说声谢谢,然后等起床了会向我伸开双臂,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让我们母女的心贴得更近。

  家乡的端午节,好像没有了他原有的纪念意义,而缝制香克帕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不只是传递风俗,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端午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散文06-13

家乡端午节散文12-14

端午节情思散文12-15

端午节的香包散文06-27

端午节散文范文精选06-27

端午节的回忆散文06-27

今年的端午节散文12-14

端午节的散文(热门)06-13

端午节到了散文12-13

家乡的端午节的散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