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散文

时间:2024-06-16 14:40:3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华)端午节的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端午节的散文

端午节的散文1

  这几天微信上有关端午节的短信、祝福语一条条飞进手机,铺天盖地。又是一年端午到,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个节日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亲的。仔细想想我都有好些年没回母亲那里过这个节日了,心里感觉好惭愧。

  刚出门那几年,每逢过节,母亲都会打电话问今年回来吗?但是我好像总是忙,总是让他们在盼望中产生失望。年复一年,家里就很少打电话来问,他们知道打了和没打是一样的结果。

  今年端午节,我要回老家过节。坐上开往家乡的班车,老乡熟悉的口音格外的亲切,我的心也随着跑起来的车轮而兴奋起来,城市的道路总是显得拥挤。好不容易出了市区。道路两边虽然少了城市的繁华,但是两边种植的柳树和白杨树郁郁葱葱,低矮的屋舍,绿油油的麦田飞快的向后倒去,离我熟悉热爱的家乡越来越近,我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

  第二天早晨我被窗外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外面亮堂堂的,以为睡迟了,一看手机才六点半,乡下的太阳好像比城里的都要勤快,起得早,懂得时间的珍贵。我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忽听一阵阵布谷鸟的叫声从田野的那边传来,有力而急切,。布谷布谷,收麦种谷,还有一种鸟叫声好似说媳妇早起、媳妇早起。父老乡亲经常念叼的农谚是我从小听着长大的,熟记在心。天空堪蓝堪蓝,难得的好天气。

  来到田野,久违的清香扑鼻而来,一块块整齐的麦子安静地站在土地上,仿佛铺在广袤大地上的绿地毯,在和煦的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绿油油喜人的光芒,偶有一阵微风拂过,犹如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草和其他植物也不甘落后,生长的疯疯癫癫。

  小河边的树上停着两只喜鹊,对着我叫了几声,好似在说欢迎回来,欢迎回来,我给予它们感激的微笑,,听老人们说喜鹊是吉祥物,尤其早上在谁家的院子里叫,谁家就会来亲戚或有好事发生。田埂旁的小河水清亮亮的,哗啦啦的流淌,带着他们的使命奔赴在麦田间,小麦正在扬花、灌浆,等待他们的滋润。再过一个多月,又该到繁忙的麦收时节了。我已经将近十年没有收割麦子了,但那些在麦收时流过的汗水,吃过苦的岁月,却在时间的流逝里,让我的感受愈加清晰、愈加真切。

  记得那个时候,每年一进入六月,家家户户就再也闲不住了。一吃过早饭,他们便拿上镰刀,往返奔走于自家的麦田里,在这儿看看,在哪儿瞧瞧,开始旋割,就是那儿黄了割那儿.。不时用他们那粗糙厚实的手掌轻抚着一株株日渐饱满的麦穗,像抚摸自家孩子的头,眼中充满着浓浓的爱怜。年长的爷爷会静静地坐在麦田边,一边抽着刺鼻的旱烟,一边计划着农事,常常会错过吃午饭的时间,麦穗就在等待中更加饱满,颜色在渴望中慢慢变黄更加成熟,时间在计划中缓缓流过。

  六月上旬左右,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太阳每天烘烤着大地,到处都热浪袭击,孩子们多渴望下一场凉爽的大雨啊,可是大人们最害怕下雨,他们说现在是抢黄田的时节,一下雨,误了时节,麦粒会脱在地里,一年的幸苦如果糟了灾,他们的心会有多疼啊.。

  进入七月田野里的麦子全部由绿变黄,而后变成一片金灿灿的海洋,成熟的麦穗垂着沉甸甸的头,注视着孕育它们的土地,随着风儿尽情地舞蹈,发出哗哗哗哗感谢的欢笑声。在准备收麦的这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打磨镰刀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小时候会看到母亲坐在房檐下的阴凉里,把所有的镰刀拿到身边,并在脸盆或饭碗里盛一些水备用,顿时镰刀在磨石上发出的嚯嚯声便在午后的院子里响起来,时慢时快,随着节奏不时还要拿到眼前看看,用大拇指试试磨得锋利程度,收获的乐曲开始演奏,令人干劲十足。磨镰刀一般需要一个多时辰,母亲手磨过的镰刀,明光铮亮,锋利异常。

  记得那时麦收的日子正巧赶上放暑假的时间。开心了两天的快乐日子被收麦子的枯燥取而代之。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便参与到紧张而繁忙的收麦战役中,在接受炎炎烈日烘烤的同时,也为家里分担了些生活的重担。

  每年放假的第三天,天刚麻麻亮,窗外不时传来一阵阵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唱,我们就被母亲从甜蜜的睡梦中叫醒,匆匆忙忙穿衣洗脸,简单地吃过早饭后,我就和母亲、弟妹们集体出发,人手分工;工具、馍馍、水

  一边浩浩荡荡地向自家的麦田奔去,每次走在路上我们都瞌睡的迷迷瞪瞪,来到麦田时,露水还没有散去,早晨的太阳刚从东边的山坳中露出半个笑脸,看着沐浴在晨光中的麦子,轻嗅着沁人心肺的麦香,我们姐弟几个坐在田埂上不想动弹,看着母亲已经开始行动,我们用一种被迫的心劲给自己加油,接着便拿起镰刀,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

  记忆中父亲很少回家割麦子,因为我们姊妹多,一年光靠这些收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额外买上一千斤才够吃,加上我们上学,他的肩上的胆子很重,除了逢年过节偶尔回来,几乎都在外面挣钱。

  但是在我有限的影响里父亲割麦子的.速度最快,他的胳膊长、力气大、手掌宽厚,三两下就够一捆。我和母亲不相上下。妹妹负责收拢捆好的麦捆,小弟弟捡拾遗落在地里的麦穗。快到中午时,天气热的我们实在受不了,我们过一会就停下来望着好像没有尽头的麦田,自言自语,哎呀,这怎么还这么多呀,

  母亲就会在不远处说就这几块地,都不够吃,还嫌多,快点,再坚持一会,我们就回家吃饭我们便来了精神。 临近中午,一大块地的麦子全部收割完毕,妹妹也把所有的麦捆都收到了一起,母亲就开始忙着摞麦了。由于刚收割的麦子湿,麦秆还没有完全干透,如果马上往麦场里运,既费事费力,又腾不开时间收割其他麦子,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刚收割的麦子摞在麦田里,等上半个月或者二十天,直到麦子全部收割完毕,整个干透了、变轻了再运回打麦场。

  摞麦摞也有一番讲究,既要保持通风,又要防止风吹雨淋,避免麦子被大风吹走或生芽。一般一个麦摞要摞二十几捆麦子,麦穗朝上,最下面由十个围成一圈,由下而上摞起来逐渐减少,最后选择较长的一捆麦子,把根部捆紧,从中间分开成伞状,覆盖在麦摞顶端,这样一个圆锥形的麦摞就摞好了。摞完麦子后,我们就顶着炎炎烈日回家吃饭,然后转战于下一块麦田了。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就像春节一样开心,是我们期待的节日。那时我们姊妹几个过年买的新衣服一过完年母亲就会让我们脱下来,洗干净叠好放起来,总是说等过端午了再穿,从那时我们就开始期待,可是那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岁月总是显得好悠长。好不容易等到了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大早起来就穿上新衣服,男孩子身后背上一个大荷包,穗子长达五六寸,一般都会是自己的属相,也有大金鱼的、寓意年年有余。

  女孩子的就显得秀气,有在凉帽的边沿上坠上一两个小的桃型的,有的在衣服的扣子上系上一个小的,五颜六色显得很俊俏。还有一个讲究是戴花花绳,用五种颜色的线搓在一起,搓成一根根细绳子,分别戴在手腕、脚腕、脖子上,听老人们说端午节不戴花绳会被蛇缠身的,因为好看,也因为害怕小孩子都乐意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各地的风俗民情不同,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就各不一样。南方的糯米香,粽叶情,赛龙舟,显示了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北方的戴花绳,拴荷包,显示了传统的民族特色。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纪念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煜煜生辉。

端午节的散文2

  小时候,端午节总是不期而至,因为,我们已习惯了月份牌上记数的方式,不能弄懂阴历和阳历的换算计法。然而,总有那几日,街头巷尾忽然平添了几分热乎,起早买菜的妇人们菜篮子里多了平时不常有的粽叶,我们这才知道,又要过“粽子节”了。

  那时节生活贫苦,平日难有鼓励肠胃蠕动的美味佳肴。傍晚时分,粽子的清香从各家厨房里飘散出来,弥漫着楼道和院落,沁润在忙碌了一天“抓革命,促生产”的人们的脸上,仿佛这时,生活的本质才回到苦撑已久的人的笑容里。有古趣雅兴的'人家,还会弄来苍术白子或艾条在屋子里点燃,一股股浓浓的草药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熏出星火微微。每户人家门头上还会挂上菖蒲艾草,以驱除五毒。外婆说,夏天就要来了,蛰伏一冬的毒虫害物都会跑出来祸害娃娃,用草药驱赶,孩子和家人就能避开邪毒,五毒不侵,洁净平安了。包粽子是一门学问,如果包裹不好,米粒会跑漏出来。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粽子里配放红枣,赤豆,咸肉丁或鲜肉丁,真是味美香异;节俭的人家,会把用食过的粽叶清洗凉干,高悬门廊,以备来年再用。

  南京是个文化多元的城市,南北交际,在这个都市里生活着多样的花儿般的女人。虽然那是个禁“美”的年代,但却藏不住女人们心头的那点点波动,好像她们的心思全用到了这小小的粽子的样式花色上了。街坊四邻拿出煮好的粽子换食品尝,女人们相互揣摩包粽子的手艺技巧:江南女子的秀巧,北方姑娘的朴实,更有那岭南女人的玲珑雅致,在那一个“革命”的年代里,其乐融融的场面真不多见。孩子们更是互相攀比,嘴里吃着用线穿成串的煮熟的蚕豆,在彩线编织的网兜里装盛煮熟的咸鸭蛋,垂挂胸前,一个个捧着相互撞击,看谁不被击破,以证胜败。老人们也不甘寂寞,拿出针线,戴上老花镜,用硬纸板折剪成立体三角形,然后把五彩丝线一层层的缠绕上去,斑阑剔透的小粽子就做成了,端午节当日,再把这一个饱含老人家美好祝愿和希冀的工艺小粽子佩挂在孩子的颈项上、床头边,保佑小孙儿快快长大。

  端午节的食谱必备“五红”和“五黄”,可能是与“五毒”相对吧。这“五黄”首推黄鳝,其次是黄鱼,“五红”有烤鸭、苋菜和咸鸭蛋等。苋菜煮食的方法着实讲究,关键点在要吃淡、吃烫、吃烂。当然,这“五黄”是必不可能备齐的,或许更多的“吃法”只能停留在传说中。我当时生与活的年头不长,没有遥想,食物不丰,想象力也没法超越和离奇,但有一事今天想来也委实奇特。70年代中前期,资本主义的尾巴已被割刈得不见屁门星了,但每逢端午节来临,街头路口的拐角,总能见到卖烤鸭的商贩在街面上设摊,样子有点像80年代街头卖卤菜的摊点,但是,端午一过,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今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洪武路上宰牛巷口那一家烤鸭店,用一块钱,就能剁斩一大蓝边碗,顺手捡拿一块放入嘴中,激得满口油汁,回味无穷。那种满足和愉悦是今天食得山珍海味也难能敌得。90年代初还去过那家店,名字起的雄劲超牛,直把一个个体工商户威逼成一个国家科研事业单位——“南京烤鸭研究所”。

  明天又要过端午了,街面上加紧地热闹起来,我适时地买了一把艾草菖蒲悬挂门头,用币一元钱。

端午节的散文3

  阵阵雷声刺破了黄昏的宁静,数道闪电在空中狂舞,伴随而来的还有狂怒的风声,以及被风吹的东倒西歪的树,以及翻倒在地的垃圾桐,天空中的云黑沉沉的伴随着风往前移动,夜渐渐的暗了下来,簌簌的雨声越来越急促,路上晃过三两把伞,转眼不见了踪影,雷的响声这么沉闷,雨下的这么急、这么大,难道是为端午节降温的吗?

  是啊,时间过的真快,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确实没有一点过节的样子,没有粽子,没有龙舟,没有彩色的丝线,只有窗外隆隆的雷声,忽闪而过的闪电,以及飒飒的雨声,还有战斗在一线测核酸的白衣战士。不过确实说来,在外的这几年,似乎从来没有过过端午节,也没有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息,说到过端午节记忆犹新的当然是小时候啦!虽说过端午也不吃粽子,但好吃好玩的是应有尽有。

  那时候我跟弟弟妹妹都还小,在临近端午节前,妈妈会准备好做甜醅的莜麦,也专程去集市一趟,扯五颜六色的丝线或者是棉线预备上,端午节那天,当我们三还在熟睡的时候,爸爸已经拿了铁锹去离家不远的大柳树上折了好多柳枝,把家里所有的门上两边都插上柳枝,连驴圈都照顾到了,妈妈则拿出早预备好的五彩线,给我们三一一绑上,妈妈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线,一般是谁挨的近就先给谁先绑,先拿线绑好,然后在用剪刀剪去另一端长的,一般会绑两只小手,一只脚,最开心的一睁眼就能看到放在头上的带着露水的小柳叶,还有五颜六色的手环,然后争先比较着谁的好看,当发现只有一只脚有彩线时,然后会跑去问妈妈,为什么只绑三个哟,不是4个啊,我们要更多,妈妈不紧不慢的说,你看我跟爸爸只手上绑了,而且绑4个的话,容易长不高,对于这样的回答当然是相当满意了,于是得意洋洋的跑着去玩了,因为过端节可不至这一个好玩的事,还有好多好吃的呢!

  炕上妈妈花袄下的坛子里一股甜甜的香味袭来,那是用莜麦著的甜醅已经可以吃了,大多数时候甜醅不能恰到好处的发酵好,于是妈妈总是“偷”出来一点尝尝是不是香甜可口了,因为坛子的盖子全揭开的话,进了风就会变酸,这时候我们三就挤在旁边,眼睛直溜溜的瞪着妈妈“偷”出来那一小点甜醅,妈妈总是先偿一口,如果觉得还不能吃,就立马当着我们三的面,把那点甜醅给小鸡吃掉。觉得差不多可以吃了,就把拿出来了那点,分给我们三,吃完后的我们三眼睛看看妈妈,在看看炕上的坛子,意思还想在吃点,当甜醅完全好了以后,妈妈会把坛子从炕上移下来,当然那件花袄也收起来了。爸爸最爱吃甜醅了,听到妈妈挪坛子的声音,也凑了过来,8只眼睛盯着妈妈一碗一碗的盛好,就各自拿了碗,筷子,当然我们三用勺子,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妈妈这时候会笑着说,大早上的少吃点吧,容易醉,爸爸笑了一下,意思是我喝酒都不醉,还怕这个,我们三只顾埋头吃,并不理会妈妈说的话,当然我们三的小碗里妈妈只盛了一点,多了怕吃醉。

  吃完饭,爸爸吩咐我们要拉着驴去路边吃点带露水的嫩草,说是杀青,一般都是由我们三完成,那头驴的嘴是有点灰白的,吃了带露水的草,嘴角及下边变的湿湿的,着实可爱。当然在放驴的过程中少不了和别的小朋友炫耀自己的彩线有多好看,绑了多少个等等。最好玩的是把绑在手上的线,埋在土里,用一个小棍子挑,谁挑上就是谁的,当然这个游戏我们三一般不玩,因为来来去去就那么些彩线,小时候的端午节过的真好,要是能回到小时候该有多好啊!!

  外边的雷声小了,雨声也渐渐的消失了,只有漆黑的夜,一家家窗户里透出来的灯光,还有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发出昏暗的光,和我桌子旁边凉到冰凉的茶水。

端午节的散文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带着粽子的香味又走进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东北的端午节正是野百合(五星花)开的时候了,儿时的端午节清晨,母亲会在太阳没有升起之前,让我和妹妹到我们家后面的山上去采露水,然后用露水洗脸,妈妈说:这时的露水可以治眼疾,会让眼睛变得明亮有神。我和妹妹的眼睛一直都非常健康,是不是用端午的露水洗出来的,我们也没有经过查证,不过妹妹的眼睛的确非常有神,亮的出奇。以至于妹妹在赛场上看着对方的时候,对手都不敢直视她。这些年,她每次从赛场上下来的时候,都会与我说:姐姐我上赛场的时候就是先用眼睛看着我的对手,让她心里慌乱,呵呵......妹妹的眼神竟然成了她打败对手的法宝,成为了世界冠军。

  清晨我们到了山上,总是用露水洗脸,洗眼睛,然后我们就会采野百合,俗名五星花,它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厘米,被紧贴稍长的毛,毛略粗糙。单叶,线形或披针形,上面略被毛或几无毛,下面披丝光质毛;几无叶柄;托叶极细小,刚毛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2~20朵,花朵密集一起。苞片及小苞片极相似,我与妹妹非常喜欢五星花,偶尔也会把花片放到嘴里咀嚼。每次下山的时候都会采几束野百合。妈妈是个非常喜欢花的人。妈妈总是会把我与妹妹采的野百合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

  妈妈把大米水饭端上桌,把各种煮熟的蛋端上桌,有鸭蛋,鸡蛋,鹅蛋,满满一盆。妈妈是个非常勤劳的人,家里总是养很多家禽,但却很少将蛋卖出。妈妈说她小的时候受过太多的苦,挨饿那年代,因为一个白菜根和我的舅舅抢的直哭。

  当年妈妈在怀有妹妹的时候,直到妹妹出生,也没吃过一个鸡蛋。妈妈苦了大半辈子,她总是努力地让我与妹妹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她总是不辞辛苦的养很多的家禽,小的.时候,我吃够了各类家禽蛋,甚至于浪费到光吃当黄,蛋清全部扔掉。就是在我结婚以后,我也从不吃一口蛋清,因为妈妈一直在养着家禽,家禽蛋多的是,我也一直在享受着光吃蛋黄而不吃蛋清的幸福。

  妈妈走了,带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的眷恋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最深爱的两个孩子。我也把我这些年不吃的蛋清也全部吃掉了,因为我没有蛋清可以浪费了,每个鸭蛋都要去市场上买,我也不舍得扔掉了蛋清,女儿却养成了和我一样的习惯,对于女儿扔掉的蛋清,我都捡起来吃了。

  在妈妈去世的当月,我把家里所有的家禽都卖掉了,爸爸除了伤心,已经没有任何心情再喂养这些家禽,我将爸爸接到城里和我一起生活。

  端午节的野百合依然在开放,可是在我的那束野百合已经没有了色彩,是那样的苍白。

端午节的散文5

  童年时代,对每年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期盼。当春天的阳光斜射到河面上,当河圹里的芦苇顶开薄冰露出尖尖的芽时,我们就开始盘算着怎样可以过端午节了。

  河里的芦苇长得很快,到了四月中旬,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那宽长青薄的叶子平平地斜伸开来,在微风中散发着浓郁的清香。

  踏进碧清的河水,我们开始采摘芦苇杆上的叶子,这是用来包粽子的天然品。我们把一张张叶子整理好,然后用稻草扎好,放进锅里用烧温的水洗一下,再煮一遍。这样的过程结束之后,再把浸透了的糯米用酱油香料等拌在一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包各种形状不同的粽子。那时候,农民的生活很俭朴。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每到端午,总会用积余的款去小镇肉摊上剁几刀肉,用于包在粽子里。当然还有放进花生米、黄豆、赤豆等东西的。包粽子是十分有艺术的,把二至三张芦叶并列地排在一起,卷成一个圆锥形的筒状,用右手抓糯米等物,双手一压,就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粽子。用稻草茎或纱线扎好的粽子有三角形的,小脚形的,菱形的;有大的、也有很小的,包成的'粽子有肉的、红枣的等。然后,每五只一串地放在锅里煮。煮的时候,里面还要放鸡蛋,鸭蛋,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蛋、玩蛋。

  端午节时,正值江南农村割麦插秧的农忙时节。乡里有这样一首民歌唱得很有味儿:“五月五,吃了粽子割麦子;割了麦子插秧子,”家家户户显得十分忙碌。然而,家家户户都会记住这个传统的节日。因为大人小孩都知道这个节日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名字叫屈原。农忙时节的端午节,也是海洋黄鱼丰收的季节,人们要买几条大黄鱼。“五月五,买了黄鱼过端午…”很是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农村的过节情况。

  这个节日,农村里也把它当作驱邪的好时机,因此,家家的窗台上都摆满了艾蒿草和菖蒲。这些香香的草能熏赶蚊子和其他的爬虫,所以深受农家喜欢。有趣的是:每家在吃粽子前还要搞一个仪式,家里的长者先从锅里拿出粽子和蛋,放到灶头的一角。再点上几支香,意在敬屈原和灶神。然后,再敬祖先,敬天地。这其实也是乡间的的一道很有色彩的民间民俗文化风景。做完了这些仪式后,全家人才围坐一起,剝开粽叶美美地品着。剩下的粽子挂在竹篮里,放在通.风的地方,这样的节日年年过,沿袭着传统,充满着民俗风情。

  端午节最快乐的是乡村里的孩子。大家上学的时候,都带着粽子当饭吃。中午,谁也不回家。除了吃粽子,还都带着的鸡蛋和鸭蛋。这些蛋放在自已编织的五彩网袋里,一般都是放二只,多的放三只。最有趣的是在上学路上斗蛋。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拿出自已认为最坚强的蛋,捏在手里,露出三分之一。斗蛋开始前,由裁判作好检查,然后一对一地开始斗。只听到“朴”的声音,失败的就剝开壳把蛋吃了,胜利者又开始了一场争斗。真正的斗蛋王最懂得用蛋尖的一方向外撞击。而年龄小的伙伴总是上大个头的当,把蛋圆的那部份向外撞。其实,煮熟的蛋圆的地方里面是空的,等到谜底揭开,斗蛋已经结束。大家在笑声中走向学校,迟到的学生也不少。但老师从来不批评。在斗蛋过程中,也有一些滑头作弊的。他们斗蛋时突然用大拇指撞蛋,虽然胜利了,但总会在众人的指责声中涨红了脸。

  与端午节相关的活动还有挂香袋。小小的香袋缝制得很漂亮,女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些香袋形状各异。有圆的、长方形的、鸡心形的、五角星的,袋下还会打一个火红的中国结,很别致。里面装有朱砂、雄黄、香药,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据说这也可以防止害虫的叮咬和防瘟疫、避邪气。

  端午节的这一天,小镇里还开展划龙船表演赛,龙船有三到五艘,打扮得五彩缤纷,吸引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去观赏。龙船上,桨手都是壮小伙子。他们坐在船的两边,喊着号子,有的还赤着膞,胸口画满了古代武将的脸普。他们还猛力挥动桨板,在溅起的浪花声中相互赶超,平台上还有唱歌和跳舞的,也有装着家禽和生猪的,预示着农村来年的好收成。这也是乡村欢庆端午的一道特别热闹的风景。

  端午节,永远络在我心中。

端午节的散文6

  五月,又是端午节!2008年的端午节承载着汶川大地震的国殇,这个端午节蕴涵着沉重的哀思,这个端午节有太多潮湿的、火热的情感在龙舟上爆发,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肆意的挥洒!榴花红,红出华夏儿女火热的爱国激情,红出炎黄子孙的坚强和团结!杨柳绿,绿出大江南北的勃勃生机,绿出长城内外的不屈力量!戴艾叶,悬菖蒲,把所有的哀思染上绿色的希翼,化悲痛为力量,来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薰苍术,燃白芷,让袅袅烟云笼罩毒恶的灾难,围剿这疼痛的梦魇!吃粽子,喝雄黄酒,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让汹涌澎湃的民族精神在长江黄河里绽放雄壮瑰丽的花朵!赛龙舟,鼓乐激越,声声呐喊退蛟龙!

  五月,又是端午节!哀思的绿芽在五月的土壤里疯狂的生长,谁也抵挡不住着13亿强大的民族力量!谁也掩盖不了一个崛起的国度悲痛的超越!多灾多难的祖国,我们在疼痛中成长,我们在灾难中坚强,我们在地球上屹立!长眠在废墟的亲人,你们安息吧!天堂里也有龙舟,我们的血液在同一条河流里流淌!天堂里也有粽子,我们的骨骼里蕴涵着远古的馨香!天堂里也有雄黄酒,喝一杯龙潭虎穴也要闯!老师们,你们的名字刻在13亿人民的心坎上,你们的形象在阳光下巍然屹立,铜墙铁壁的坚硬无坚可摧!孩子们,你们的凋零疼痛在共和国的心脏上!英勇的烈士们,你们的牺牲换来生命的绵长,你们的壮烈千古流芳!

  五月,又是端午节!我们不屈的民族在灾难中挺直了脊梁,我们坚强团结的人民在地震中谱写了华夏之光!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灾难都压不垮英雄的人民!风在吼,吼出中华民族的尊严!雨在叫,叫出炎黄子孙的情操!山在崩,崩出不屈不挠的同胞!水在啸,啸出激流勇进的人民!心在裂,裂出的花朵可以拼写出大爱无疆的壮美!大地闹,华夏儿女挺直了腰!风雨会过去,阳光会普照,彩虹会横援茫茫九霄!漫天的白鸽飞舞生命的骄傲,遍地的绿色打造民族的生机!看,大江南北红旗飘飘!听,长城内外爱心如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士气排山倒海,我们的祖国在泪眼中昂天长啸!

  五月,哀思如潮!五月,在悲痛中抹把眼泪朝天笑!

端午节的散文7

  適逢紅袖,二八之歲,恰遇五月,正值端午,外省歸來,故壇重遊。豈料論壇,沸揚不堪,諸君罔顧,謾罵成風,倒板之風,甚囂塵上,喬君悲憤,怒而抹版,故饗同祭:

  君子之言,不責其俗,以彰其明;君子之行,不貴茍難,以顯其哲;明以趨吉,哲以保身。故君以言,詩之誨之;故君以行,歌之名之。皭然清操,流垂今古。

  蓮出汙水,蟬蛻淖泥,察察之身,哺糟之鼠,歠釃之輩,其可同謂?

  觀諸版主,綁架上墻,用而生疑,諫而受謗,憂壇費事,備受謾罵,屢遭辱沒。富君德者,勸之止之;小人之心,公器私用,刪之毀之,以至途窮,無奈之下,全體死節,親者恨之,仇者快之,滿地雞毛,喬君奈何?

  世之君子,喜德愛美,辭潔信芳,文約旨遠,其情諄諄;天下小人,貪淫好色,汙言穢語,詞不達意,臭鼻惡心。

  斯文猶在,日月同輝。屈子既沒,諸君尚在,企仰大夫,吾等後學,拙語劣文,何足壹哂?

  清烈已去,天下燕安,斯文流芳,斯德千古,不甚希噓。

  戲如人生!

  尚饗!

端午节的散文8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眼下又到了享受这个农历节假的日子,使人感想颇多。

  经07 年提议,08 年通过并执行,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同时除夕夜在假期内。国家的法定假日从原来的10 天改为到11 天。从五一长假消减两天,挤兑给清明、端午,又新增一天给中秋。

  政府减少了阳历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假期,添加了农历民间节假,首先必须肯定国家的假期改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及情怀。。由此可见,国家不仅重视严肃的'政治情感,同时也兼顾深情浪漫的民俗民风。

  有人说这些民间节日只有国家、市井热衷,这话显然是个人臆断。如果不是民间流传、百姓情系,国家能如此体恤?说到底还是先祖后代久传不衰、们肆意渲染、情有所衷的结果。从某种角度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能充分体现从上到下的“恋旧”、“怀旧”情结。民间风俗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升华,是大多数人的心境和情怀在节假日中得到挥发和释放,可谓顺民意,应民心。

  农历假,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同时也将华夏民族的古文化继续保持和发扬。由此说来,这也是一种促进和弘扬古今文化衔接的手段和平台。

端午节的散文9

  今天端午节,手机上、网络里一片祝福声,似有陶醉之感。

  昨晚应政府朋友之约宾馆小酌,席间是衡水著名的艺术家张汝财先生请客,说他是艺术家因为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艺术大师》,还是国家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我们衡水三绝之一的冀派内画鼻烟壶的领军人物。老朋友相聚,随意而融洽。席间,白酒、红酒、啤酒大家随意,呵呵!着实开心。

  有句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向不喝酒的我,却畅怀痛饮,自己喝起了白酒,弄得朋友们很是吃惊。饮酒讲究心情,生活同样讲究心情。把握好的心情很重要,可是有时候真的不好把握。记得我在企业的时候,一腔热血为了企业发展,呕心沥血为了企业管理,而得到的却是小人的暗算,心情真的好久没有调整过来,时过境迁,有时想起来还觉得不太舒服呢。

  回来上网,一位朋友酒后吐真言,压抑郁闷的心情表露无遗,那忧国忧民的思想着实让我为之担心。我告诉他,不是你责任范围内的事最好就别操心了。呵呵!实际我也没办法,因为我在政界多年,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很多很多,权当不知道罢了。

  说起心情,我还是感觉要靠自己来调节和释放,外因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有时候心情不好了,可以去打球、可以去唱歌、可以去郊游,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二,我想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呵呵!有一次,我自己选择了跑步来宣泄(不能叫发泄,太难听),郁闷的心情真的被暂时释放掉了,掺杂着男性荷尔蒙的汗水里有太多的苦涩,都渲泄在空气里了,累点乏点没事的,有付出就好,泄后也就没事了。如天气,去时阴雨缠绵,而三天后回来时,却是一片艳阳。阳光总在风雨后,果不其然。

  尽情的渲泄虽然对心情有莫大的好处,可换来的却是疲劳。我又改为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或走在空旷的田野,或漫步青纱帐、或伫立水塘旁遐思、或约好友相聚,都有好的效果。最近我的方式又变了,畅享网络美景,或欣赏美文、或聆听音乐、或击键作文,总之都给了我宣泄的机会。

  人的一天三件事,工作、睡觉、吃饭,缺一不可。现在节假日多,清闲的`日子多了起来,每天晚上政府家属院小区石凳边聊天的人多,一般到夜里一点左右才回去休息,个别的有雅兴的朋友这个时候还要组织一场麻将,那时间就没准了。我虽然已经戒赌,也有个别朋友十点以后电话干扰。呵呵!当然,我不会屈从,因为聊天我都嫌浪费时光,何况麻将呢。

  过去没有电脑的时候,看书是消遣的好方式,卧室里只能做二件事:睡觉或看书。躺着看书的习惯我由来已久,大概是喜欢它的放松吧,可那样一来视力也跟着放松了。近视是一种缺憾,天长日久地戴着眼镜既累又麻烦,让一种不适转变为习惯也很不容易,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犹其是坏的习惯。那就躺着吧,信手抓过一本书,嘿,认识的,换一本,没想到又是故人一个。我藏书少,囊中羞涩呗。我偏爱散文类的书籍,常有精彩的文句和思辩,让百读不腻。好多文章虽早已熟记于胸,但每次开卷总如初恋,一次次陪他们重新走过昨天的岁月,常激起我万千感慨和遐思,受益匪浅。

  现在变了,网络上想看什么书都方便,不用去书店辛苦,轻轻地点击,名著、散文、古诗随手拿来,着实方便。随着作者们的心迹,沏上一杯香茗,燃上一支香烟,今夜我和你对视,今夜我陪你们灯下长谈,无论你们此刻仍在人间还是在天堂漫步,至少你们的灵魂不会孤独,我也不会孤独。

  人生在世有二种知识需要学习: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我们不能舍弃许多东西,如果,你舍弃了一切营养,舍弃了能让你阅读自我的的宁静,舍弃了哲学上的烟,舍弃了美学上的酒,你连孤独的睡眠都舍弃了,所以,你也会舍弃了梦。也许,是梦舍弃了你。

  呵呵!真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就叫杂谈吧!

端午节的散文10

  端午节到了,香格里拉的街头渐渐热闹起来。在姗姗来迟的春的气息里,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赛马节吸引着香格里拉以及周边的赛马爱好者,纷纷到赛马场观战。而我却故意躲开了那热闹的赛马场,静静的在住处收拾一下房间。也许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缘故吧,闻着粽香,不免想起儿时端午节的情形,似乎看到了奶奶在包着粽子的情景……

  家里只有奶奶会包粽子,每年端午节的粽子都是奶奶亲手包的。家乡是没有粽叶的,粽叶都是往常从集市买回粽子给我吃,我吃完粽子,细心的奶奶总会把粽叶收起来洗干净,晾干,装在塑料袋里收好。到端午节的时候,用水煮一下就可以用了。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奶奶淘好米,准备好粽叶,小心翼翼的包着粽子,还会把每一个粽子里放一颗枣子,一直忙碌到后半夜。第二天早早的起床,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等我起床的时候就有香甜可口的粽子吃了。有些小伙伴家里是没有人会包粽子的,他们吃的粽子都是从集市上买回来的,而我能吃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别提多自豪了,以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幸福……

  按照老家的风俗,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上山采艾叶。母亲是不会包粽子的,但会于端午节早上采艾叶。把艾叶点燃,在家里四处熏一下,据说可以驱邪。如果采来的艾叶多的话,也可以连枝带叶编成一条艾叶绳,挂在墙上,既可驱邪,又可在夏夜纳凉的时候点燃驱蚊虫。家里有小孩子的话,还要做一个装有艾叶的荷包,听奶奶说是可以驱邪避鬼,保佑小孩健康成长。小时候我的荷包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还装上母亲亲手采来的艾叶。母亲的手很巧,每年做的荷包的形状和图案都不同。听母亲说,她给我做第一个荷包的时候我才几个月大。因为我属虎,所以第一个荷包的形状是虎头形的,还绣着一个“王”字,戴在我的左手上。后来我渐渐长大,荷包都戴在了勃颈上,伴随着我一年又一年。此外,母亲还做了柳叶形的荷包,寓意着我茁壮成长;包谷形的荷包,时刻提醒我爱惜粮食;莲花形的荷包,希望我能品格如莲……每年端午节一个荷包,从来没有间断过,直到我上了小学为止。现在,那些蕴含着母亲殷切的希望和吉象的寓意的艾叶荷包,都被我珍藏在一个干净的盒子里,珍藏着母亲的这份关爱,直到永远……

  现在,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早已经不再亲手做粽子了。自我远离家乡之后,恐怕母亲也不再做艾叶荷包了吧。那寄托着奶奶和母亲的浓浓爱意的粽子和艾叶荷包,却一直保留在我记忆的深处。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尤其到了端午节,更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千里之外的奶奶和母亲。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香飘,远方的奶奶、母亲,你们还好吗?

端午节的散文11

  自怀石投江之后,屈原便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人们专设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人并且延续两千多年,这至少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和疾恶如仇,洁身自好的品格,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不难想象,作为一个“竭忠尽智,正道而行”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被谤直至被贬,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国之栋梁,眼看祖国山河破碎而自己却无力回天,这该有多么痛苦!在极度痛苦之中,用死来求得永恒的解脱,以死来保持自身的清白,以死来报效祖国,这实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感动敬仰之余,我常常会产生一些疑问。

  死,固然不失为一条保持清白,抗争邪恶的途径,但这未免夹杂着一丝懦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理想破灭,处于穷途末路之际,死难道就是唯一的.最好选择吗?

  屈原之死,确实悲壮,令人叹畏。但相形之下,孔夫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斗志,不更令人敬仰吗?

  人生怎么可能没有挫折?人生怎么可能没有幻灭?一旦遇到巨大灾难就以死来解脱,不是显得太消极了吗?

  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掳至北,“分当引决”,终于还是“隐忍而行”。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将以有为也”。正是这个信念,战胜了他求死的念头,支持着他坚持斗争,直至最后。

  我认为,有些时候,活着比求死更艰难更伟大。我敬仰以身殉国的志士;但是,那些面对覆灭毫不退避,宁肯让灾难毁灭自己也决不肯以死来逃避灾难的人,不是更让人崇敬吗?屈原不应该选择死!

  屈原之死,对国家也是有害而无益的。在强秦灭楚之际,选择死自然可以从此不再为破碎的山河而五内俱焚,自然可以求得永恒的宁静,然而沦亡的民族怎么办?侵略者铁蹄之下的国土怎么办?国难当头,需要正直贤能志士挺身而出,来拯救国家,屈原当然是最适合的人选。他理应振臂一呼,号召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的搏斗,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强于孤零零凄惨惨地自沉而死千百倍!

  而他,屈原,却选择了死,这不太令人遗憾了吗?

  让我们听听当时楚国百姓的誓言吧:“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两相比较,孰高孰下,不是很明显了吗?

  倘若屈原能以国家为重,忍受巨大痛苦,以争取机会重建楚国——这虽然渺茫,但只要他活者,就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并且从渔夫的话中得到一些其他启发,不在那么锋芒毕露以遭人嫉恨。而是努力寻找更加好的策略更加有效的方式去奋斗,或许历史将会有崭新的一页也未可知。这,难道不比死更有价值吗?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要歌颂屈原,但在端午节又将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一句: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

端午节的散文12

  端五兮既近,浴兰兮祭屈。

  女儿兮米粽,龙舟兮吟诗。

  屈子兮何哀?今人兮何欢!

  茗鸣兮暗黯,熙熙兮攘攘。

  游戏于江畔兮,祭先贤于山林。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裹肴蒸兮夏荷,奠桂酒兮雄黄。

  怀木兰之坠露兮,忆秋菊之落英。

  感沧浪之浊足兮,慨沧浪之清缨。

  举世皆浊兮我独清,众人皆醉兮我独醒。

  思索求知兮著天问,忧国忧民兮遗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魂兮悲兮,不若归去!

  白话翻译:端午节到了,大家又开始在这一天纪念屈原了,他们在这一天里,探望父母吃粽子,赛龙舟,吟诗作词好不快乐。屈原你在这一天为什么这么悲哀呢?现在的人们在这一天又为什么要这么高兴呢?难道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吗!看到那些在江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我还是到山顶上去祭奠先贤吧!在这热浪滔滔的孟夏季节,坐在草木葱葱的山林,我开始缅怀屈原,打开荷叶包裹的粽子,开启桂花口味的雄黄酒,怀念着“朝饮木兰坠露,夕餐秋菊落英。”的奔放情怀,感慨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潇洒不羁的性格。是什么原因是这样一个洒脱之人咏叹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名句呢?从屈原所著的《天问》我看到了他强烈的求知欲望,从他遗留下的`《离骚》,我发现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一个为国运忧患长生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悲伤的人。怎么能在一个众小人争权夺利贪婪成性,装满了腰包还贪求不已。对己宽容却猜疑他人。都勾心斗角满怀妒忌的环境生存下去呢?怀着心中无限的忧愁、无限悲凉,急急忙忙地奔向南方的汨罗江。他知道死是已不可避免,他对生命也不愿意吝惜。要舒展愁眉消除悲伤,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死亡。想起屈原的悲哀,我也感到悲哀啊,还是回家去吧!

端午节的散文13

  繁华的农贸市场,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箬竹叶子,一根根柔软的用于包扎糯米粽子的鲜嫩小竹条,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近在眼前。

  年幼的时候,对这样的传统节日很是喜欢。不仅是为那清香可口的粽子、油光发亮的油饼、一个个可以挂在脖子上用毛线编织的鸡蛋袋中的鸡蛋,更是为那一年一次可以用来把十个指甲染得腥红的在菜地里花儿开得正艳的摇曳着的金凤花。

  今日,商场、超市那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指甲油早就代替了我们童年时用来染指甲的金凤花。作为一个从不涂抹指甲油的我来说,并不反对孩子们在节日里把十个手指甲甚至是连同脚趾甲也一并涂抹得鲜艳亮丽。在这个中国传统盛大的节日里,抛个粽子到汨罗江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许是很多年轻人早就忘记了的典故。端午,更多的时候,是成了一种亲人之间互相走动、互相亲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节日里,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个粽子,剥个鸡蛋,再来上几个包子,又或是几个油饼,生活真是一派喜气洋洋。

  不过,记忆,还是小时候的最美。在端午节来临前的几天,我们这些小女孩关注的不是母亲在端午那天会包多少粽子,也不是母亲在那天会给自己煮上多少鸡蛋,更多的是关注谁家菜地里有多少长得正高正艳的金凤花,自己在这几天能不能拥有几株金凤花来把自己的十个手指甲染上艳丽的颜色。

  还记得美林姑姑家的菜地里种的金凤花最多,在这个艳阳高照的端午节日里,她家的金凤花也长得最壮。每年,为了增加一点收入,美林姑姑的父亲都会在端午前几天把这些金凤花分批拔起洗净根部的泥土拿到集市上去叫卖。在农村,有个规矩,就是很多送节的人们会买上几株金凤花到长辈们家去送节。尤其是一些新结交的亲家们,在这个节日里,更是不能少了送上几株艳丽的金凤花。而这些金凤花,一般都会在亲戚走后的当晚或是隔天,被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拿来放在搪瓷碗中与明矾一起用洗衣的棒槌捣碎,然后再从油桐树上采些新鲜宽大的油桐叶子或是到池塘边、溪岸边密集丛生的贮麻地里采上一大把也是宽宽的贮麻叶,随后,再把这些捣碎的金凤花一撮撮地在每个指甲上摆放好,最后拿刚采的油桐叶或是贮麻叶包扎好,用平日里母亲用来缝补衣服的棉线绑好扎紧,小心翼翼地保持一晚后,在第二天的清晨再把包扎着的指甲一个个拆开,鲜亮腥红的指甲就会一个个呈现在眼前。那种欣喜,除了自己人人都能看见,人人都能感受得到。

  我的母亲是个不大爱种花养草之人,所以在我家的`菜地根本就看不见金凤花的影子。但出于对我们的疼爱,母亲也会在端午来临的前几天,为我和我姐到美林姑姑家讨上几株金凤花,让我们姐妹俩在端午前几天把指甲染好。年龄极小的时候,是母亲为我们将金凤花捣碎敷好。后来,在我们姐妹俩稍稍大点时,我们便互相为对方包好,不用再劳烦母亲。

  有过一次,为了自己能真正拥有几株漂亮的金凤花,在同伴的相约下,我也曾到美林姑姑家的菜地里偷偷地连根带土端过几株金凤花栽在自家厨房后的猪圈旁。那个时候的金凤花还是矮矮的、瘦瘦的小植株,颜色也是些淡淡的粉白,看上去并不是很美,跟一株还未长高的辣椒苗般普通。曾经就有一次被美林姑姑骗过那是辣椒苗,而一株金凤花也没能栽上。可这次,躲开美林姑姑,我们几个在那片她家专种金凤花的菜地里偷偷地挖了金凤花就走,才让我们一时间拥有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金凤花儿。

  金凤花移栽后的很多个日子里,我每天都要绕开母亲或旁人悄悄地来到猪圈旁看上几回。每天,望着一点点长高,颜色变得深红的金凤花,心里那股高兴劲儿真是难以形容。一直到那几株金凤花快要开花的时候,一场被大鸡小鸡们打扫过后,那些金凤花便呼啦没了踪影,在一片狼藉的泥土中,只剩下几根被鸡爪抓趴得稀落的金凤花枝条。就这样,满心期待能在端午前让自己指甲变得艳丽的金凤花就这样全部夭折在了鸡们的狂爪之下。

  后来的很长时间里,我一直不再种植金凤花。印象中,那些形态漂亮的金凤花就只有美林姑姑家的菜地里才能种成,所以,每年还是用现成的就好。只要能把十个手指甲染得腥红,管它是谁家种的金凤花都好,只要端午节里有得用就行。

  长大以后,对金凤花还是一样喜爱。但已不再用它来染指甲,突然间就感觉把十个指甲染得腥红那是一种很俗气的东西,但对于金凤花带给自己的记忆还是感到很温暖。

  如今,在这个已不用再拿金凤花来染指甲的年代里,每每走过居住的县城的小巷中时,看见哪户人家在阳台上或是小院中种植的那些在这个时节里早已开满花儿的金凤花时,心里仍旧会涌起点点的温暖。看见那开得正艳在风中摇曳着的金凤花,就仿佛看见了那飘满清香的糯米粽子,更看见了那散发着浓浓亲情的端午节日正迎着五月的艳阳徐徐地飘来……

端午节的散文14

  故乡,母亲,童年,端午……永远值得一个离乡的人回忆,怀念。在回忆里感受曾经的美好和温馨;在怀念里,重温和铭记那份再也不会有的过往……

  童年的端午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虽然我们家在当地的生活还算是最好的。而母亲的端午,也总是别样。那时候,我们镇子上并没有见过卖粽子叶的,有的话也是极其稀缺。生活并不富裕的时候,人们也就少了许多讲究。所以母亲那时候给我们兄妹的并不是一个个冒着竹香气的粽子,而总是一锅冒着热气的红皮鸡蛋。鸡蛋都是自己家的鸡下的喂粮食的散养鸡蛋,并不比今天标明为柴鸡蛋的那种有丝毫的逊色;一锅有大枣的紫红和大米的纯白交映着的香喷喷的米饭,总会令人迫不及待。鸡蛋和米饭都是母亲前一天的晚上泡在盆里,放在锅里的,在我们的睡梦里,便做着一个香香美美的关于五月端午的好梦了。

  第二天早上,天才蒙蒙亮,大米和鸡蛋就已经放在桌前了。然后旁边还有母亲刚刚去地里采来的艾蒿和车前子。

  艾蒿插在大门口和屋门口,还有一些艾叶被摘下来,放在母亲早已选好了的小小布块里,缝成或心形,或长方体的小小荷包。荷包一定要用两种颜色的布料对接而成,颜色鲜艳,大小相等:大红配墨绿,紫红配天蓝,淡黄配粉色……然后,母亲用自己手搓的几种花线混合在一起的线绳穿起来,挂在我和弟弟的脖子里,长长地搭在胸前,随着我们吃饭后的满足里,寻一份精神的快乐,各自拿着胸前的荷包相互对比着。不久之后,在我们的蹦蹦跳跳中,那三两只颜色各异的荷包也会欢快地上蹿下跳着。幸福也就不请自来!

  据说这种荷包是夏天用来防蚊子的。

  车前子,是一味中药,在我们当地叫做猪耳朵穗子。这种叫法很是形象,一方面叶子又大又厚,就仿佛是猪的耳朵一样。而叶子中间长出来的长长的“果实”,就像是麦穗的模样,虽然看起来更加细细长长的,但形状却是像极了。母亲总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天还不亮的时候,去家外不远的坝的两侧(也许提前早已看好),或坝下的地里与沟边拔回一些还带着晨露的车前子,洗净晾干,切碎,然后放在铁锅里?熟,再晾好,装在三四个奶奶吃罐头剩下的玻璃瓶里。一夏天甚至到秋天,我们兄妹若是不小心拉肚子了,拿出来用开水冲了,一碗一碗地喝吧,味道不苦不涩,多多少少有一点像今天的“莱芜老干烘茶叶”的味道,颜色也差不多。几碗下去,就把肚子喝好了,根本不用因为这个说起来就令人害羞的“病”去找医生再花钱治疗,免了吃苦药喝苦水。

  其实也不只是有了病之后才喝,平时也还有防暑降温抑菌的作用。得了红眼病,还可以用这种水来洗眼睛;若是咳喘有黄痰,也可以喝这种水。可以说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但一定是要在五月端五这一天太阳没出来之前采用。

  于是后来才知道,母亲的端午节,是从前一天的夜里就开始的,整夜不睡觉。每一个端午,就像过春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一样,在她像一件盛事。平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善良钟情,又聪明贤惠,爱心满满,便集中体现在了端午节这一天。

  后来日子渐渐好了,母亲一定会在每年的这一天,提前包好一大锅粽子,送一些给邻居中不会包,或者没时间包,也或者日子并不那么好的邻居,一起来分享母亲的端午:有糯米红小豆大枣的.,有糯米绿豆大枣的,有糯米蜜枣的……

  后来,比我和弟弟大得多的哥哥姐姐都成家了,母亲在做了奶奶和姥娘之后,就在端午这一天,给小宝宝们从后脑勺上剪下一小缕头发来,缝在大红布里,成小小的朝天椒形状,依然用母亲手搓的花线小绳子,系在小宝宝们的手腕上,据说保佑宝宝们平安健康的。

  而在我离乡后的每一个端午节,都是我思念的焦点,也只要有时间我都尽量在这一天回到老家去,跟年龄越来越大的母亲一起过一个期盼已久、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体味一下遥远的童年里的美好……

  只是,今年的端午,再也没有了母亲。母亲去年走了,去了遥远的天国。同时走了的还有母亲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散文15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最主要的习俗就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和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江中祭奠屈原。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气势恢弘,辞章瑰丽的《楚辞》,他出身贵族,却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

  屈原一生行廉志洁,忧国忧民,曾任三闾大夫、左徒,参与法律制定,兼管内政外交,对内主张举贤能,对外连齐抗秦。他为人耿直,行事磊落,楚怀王时期就常遭人排挤,陷害。被怀王流放后,所提政治主张得不到支持与采纳。

  楚怀王死后,

  主张得不到支持与采纳。楚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再次将他流放到沅、湘流域。

  最后楚国的命运,就如屈原所料得那样,一步步走向灭亡,在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的那一天,五月初五,屈原怀着满腔愤懑和一身无法实现的理想与抱负,投身冰冷的汨罗江中。

  楚国百姓因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纷纷划船拼命追赶抢救。追至洞庭湖时,屈原早已沉身江底。

  于是每年端午这一天,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投入江米团,喂饱鱼虾,免的鱼虾吃屈原的身体。粽子这个美食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一年当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因为,每到端午,妈妈都会亲手包好多粽子,红枣的,蜜豆的,只要是我喜欢的馅料,妈妈都能给我做几个尝鲜。就连香蕉,橙子,雪梨,山楂,我都包过,味道也是美美的。

  各形各色的粽子,大大小小,只要是我们能找到的叶子,都可以制作成外皮。除了北方用的芦苇叶子,南方用的箬叶,原来荷叶,芭蕉叶,甚至玉米叶也都可以包粽子呢?而且味道都很好。

  最难忘的是,这一天除了可以听妈妈讲屈原的故事,更可以发挥我这个小吃货的所有想象,妈妈允许我参加制作,任凭我随心所欲的玩耍,摆弄出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妈妈都不生气,也不责备我。

  最美妙的`当然是,粽叶的清香缭绕满室,掀开锅盖的那一瞬间,甜美,碧绿,香糯语言已成多余。

  难忘的端午,是我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我每年的最爱,每当我亲手端着热气腾腾,美味漂亮的各式粽子,恭恭敬敬摆放在供台,跟在妈妈身后拜祭屈原,并且诵读《楚辞》中的诗篇时,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华美的词章,震撼我的灵魂,端午就变成诗的洗涤,屈原你将与我们同在。

  于是端午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形成特殊的公式:诗意+美食+解放=我想拥有的快乐生活!

【端午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散文06-13

家乡端午节散文12-14

端午节情思散文12-15

端午节的香包散文06-27

端午节散文范文精选06-27

端午节的回忆散文06-27

今年的端午节散文12-14

端午节的散文(热门)06-13

端午节到了散文12-13

家乡的端午节的散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