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6-20 07:13:47 设计 我要投稿

(合集)《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集)《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忽而、面临、庞然大物”等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设计

  个人备课

  一、预习探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猜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2、初读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2、读完课文,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三、品读体验

  1、出示自学提示:

  学案: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4、全班交流汇报。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2

  一、教材特点: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创设情境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达到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读书、感悟和体验中激发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朗读诗歌时,注重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马良图片)说话训练:课前我们都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生自由谈)你感觉马良怎么样?

  2、师:有一位小朋友也想拥有这样一支神笔(出示神笔),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他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是 —— 《假如》(出示课题)。

  3、激情读题,指名读题:

  师:你能和别人读得不一样吗?(认真地、急切地、高兴地、充满想象地……)引导学生用不同感受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视觉形象和故事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词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识字:

  1)(出示全部生字)自己读、开火车认读、打乱顺序读、齐读。

  2)识字游戏:

  师:课件出示生字,生字排成心型,渗透用心学习和爱心这一主题。

  (重点纠正“缩、泣”的读音,认读“健康”,比较“良、食”。)

  3认读词语:

  1)(出示第一组词语)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苦苦等待 饿得哭泣

  a 指名读 ,纠正字音,这组词语给我们什么感觉?(痛苦、难受、悲伤等)

  b 做做“缩着身子”的动作,理解“轻轻叹息”,无奈、哀伤;体会“苦苦等待”,你有过“苦苦等待”的时候吗? 带上感受齐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快活地成长 健康的身体 操场上奔跑 草地上游戏

  a 自由读,感觉心情如何?

  b 快乐地齐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识字应当与阅读相结合,在读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二者不应割裂,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1小节:

  (1)(出示第1小节)自己读、指名读、评价:哪里读得好?

  (2)比较句子:

  a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b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3)感悟句子,想象朗读,读出兴奋的语气。

  2、学习第2小节:

  (1)(出示第2小节) 自己读。师:读着这一节,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生自由说)再来想象地读一读。

  (2) 师:你有没有苦苦等待的时候,那时你会想些什么?多可怜呀!小鸟也是这样的,你想帮助它们吗?赶快拿起马良的神笔来实现你的愿望吧!男女生赛读。(读出喜悦的语气)

  (3) 师:我不仅关心小树、小鸟,还关心着身边的伙伴。

  3、学习第3小节:

  (1)(出示第3小节)自由读:你读到什么地方最想去帮助西西?

  生1:我读到“不幸”时,最想帮助西西。

  师:西西怎样的“不幸”?(双腿残疾等)

  生2:他没有了双腿,只能坐在屋里,也就是说他不能……(生自由发言:不能奔跑、不能游戏……)

  (2) 启发学生想象:这时候,他最需要什么?

  师:他需要一双好腿,他有吗?他只能(引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师:有一双好腿,才能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他有吗?(引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师:有一双好腿,才能和我们一起奔跑、游戏,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有吗?(引读)——“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读出沉重的语气)

  (3)此时此刻,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为他做点什么?齐读第3小节。

  是啊!关爱别人,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4、学习第四小节:发挥想象,依照课文写一节诗。

  四、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1、(播放《爱的`奉献》)师:关爱是世间最美的语言,小树、小鸟、残疾的伙伴……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他人,让我们端起书来,一起再来完整的感受一下课文中的关爱。

  2、配乐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应做到口诵心记,情思互促。引导学生读诗时应指导学生如何去想象,感受,如何读才能表达自己的理解。这里的引导也是有层次的,先教读第一节,然后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第二、第三小节,我重点是在关键处给以提示。]

  五、拓展活动:

  1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拥有一颗善良关爱的心。

  2(依次出示图片:干渴的小树……)引导学生说话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

  3画一画,写一写: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总是和不幸共同存在的,我们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们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还想画什么?帮助谁呀?把你的愿望画下来或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活动有两个层次,由浅入深,有收到放,水到渠成。]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这首似乎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交流。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

  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

  C、指导正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第二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理想和希望。

  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比赛读。

  4、各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师生评议。

  5、评选最佳能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一节

  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

  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

  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

  第二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了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彩。)

  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D、学生朗读体会。

  第三节

  1、教师领读。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

  B、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原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鲜艳悦目。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欣欣向荣。

  D、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意思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4、学生代表背诵课文,师生评价。

  5、配乐背诵,集体欣赏。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4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这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4、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让学生自己朗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2、解读诗歌

  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合作探究

  提问: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提问: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提问: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5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收集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勿(wù) 埃(āi) 漉(lù) 晕(yùn)

  3、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⑴ 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⑵ 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

  ⑴ 小,从哪感受到的?

  ⑵ 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⑶ 在空中飘浮。

  灰尘的'作用:

  ⑴ 反射光线。

  ⑵ 反射光波较短的光波,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⑶ 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

  ⑴ 填写课文内容。

  ⑵ 补充课外资料。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6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生字,会写8个生字中的4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2、马良用这枝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录音,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播放视频)

  2、刚才大家听录音时专注的神情,老师看出了你们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8页,在读书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出示)

  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或周围的同学请教

  ③把圈出的生词多读几遍,用心记一记

  3、学生自由读文

  4、检查识字

  (1)课文中藏了好多淘气的生字宝宝,现在它们连着词语从课文中跳了出来,你能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叫出它们吗?(自由练习后指名领读)

  (2)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正确地叫出它们吗?(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单独跳到小朋友们的面前,谁能当小老师来领读、男女生比赛读

  (4)交流识字方法

  (5)巩固识字:摘苹果的游戏

  5、检查读文

  三、再读理解

  1、小声再读课文,思考:(大屏幕出示)

  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②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文中的小作者都想做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汇报,板书

  3、再读小作者的三个愿望

  4、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下节课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四、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读、组词

  3、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

  4、指导书写“哭、食”

  5、练习书写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7

  【说教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写想象内容,围绕“假如我会变”,展示学生的童心、童趣和梦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孩子们的想象是他们聪明才智的表现。中年级的学生习作就是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习作要求是:

  1、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

  (要求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

  2、在故事里,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

  (自由表达,大胆想象)

  3、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初步掌握写想象作文的方法,并能通过一定的课外阅读来丰富课堂写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能够编一个故事。

  【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想象作文,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想象作文的过程无疑是创造思维的过程。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善于联系,敢于质疑。要重视学生的创造劳动;在想象作文的过程中,对有突破性见解的学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

  【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说过程】

  (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板书设计)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师:我的心愿可多了。我想穿越时空去会古人,揭开古老的历史的谜底”;我想登上时光穿梭机,到未来去看一看;我真想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钻到他的脑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绝症病人……

  (学生作文的运思过程已不再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的'习惯套路,而变成了发现问题(表达心愿)──联想──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同时,本课的教学理念,即让孩子说自己关注的问题并展开想象,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约束学生。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3、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这么多心愿能实现吗?(不能)谁说不行,看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西游记》动画剪辑片断:

  同学们,还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故事吗?现在就让我们重温这个精彩的场面吧!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二、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想想:

  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和孙悟空一比高下呢!我们也来变一变呢?想一想,你也在变,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一粒药丸,福尔摩斯……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你变成了什么?(拓宽写作的思路)

  2、指名说说:

  我的愿望是什么?我变成了什么?

  教师随机点拨: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毛泽东)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双想象的翅膀。写想象习作,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联想甚至是幻想。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将变得斑斓多彩,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想想:

  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加深立意的深度)

  4、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丰富“变”的过程。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感悟到习作的思路。“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5、小组选代表交流:

  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6、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7、教师小结:

  其实,说出你的心愿,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渗透习作思路。)

  三、写作

  (学生在乐曲中完全放松,展开想象,沉浸其中。)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你可以给文章,自己加个小题目。

  四、写完后,读给爸爸或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修改一下

  (改和写同样重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述说,随机板书)

  我想变

  想象丰富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仿写诗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中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如何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仿写诗句。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联读法”和“读写结合式”教学理念,给阅读教学扩大容量,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思想。共设计了五个板块:序曲→第一乐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乐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第三乐章《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尾声,五个板块各有学习训练的侧重,又相互关联,整体推进,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既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又利用诗歌朗读,开展仿写诗句,体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风雨来临时,你将如何面对?是彷徨、逃避,还是勇敢面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一百多年来广为传诵的

  俄国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领悟人生成长的道理。(师板书课题)

  2.展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仿写诗句训练。

  (二)序曲

  1.走近作者

  ①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被喻为“诗歌的太阳”。

  ②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

  ③ 20xx年国家领导 江领导曾参观他的纪念馆并亲笔题词:“伟大的诗人民族的骄傲。”

  ④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他就是诗人普

  希金。”

  (生齐读内容,识记读者。)

  2.背景介绍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1825年在被流放的日子里写的哲理抒情诗。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第一乐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美美地读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得流畅,读出味道。

  老师提示:

  ①感情朗读法。本诗朗读的基调有二种:第一种是深沉的短诗三首教学反思,第二种是明快的。第一句“假如

  生活欺骗了你”,深沉平稳的。第二句“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是明快的。以此类推。学生齐读。

  ②内心独白法。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握紧拳头鼓励自己,这个时候有

  一种内心的独白,悄悄的,鼓励自己。这种内心独白的方法,适合自己听,鼓励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种“沙沙”的读书声一定会激励大家的斗志。

  学生齐读。(朗读方法指导,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本诗的记忆。)

  2.美美地背

  要求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进行朗诵式背读。背诵无误给予表扬。(利用小组竞赛,增强学

  生学习积极性。)

  3.美美地品

  老师问题: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

  ①先静静思考,再与同组同学交流。用简练的语言公开交流。

  ②提问5-8位同学。

  老师总结:

  谢谢同学们。其实呢,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感受,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诗意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微笑面对,丢掉一切的烦恼和忧愁。

  4.概括启迪

  问题: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迪?用两个词概括。

  学生思考讨论,畅谈启迪。

  老师明确:要乐观,坚强。

  (培养学生领悟诗歌内涵)

  5.角色朗读

  老师提示:本诗是舒缓的节奏和亮丽的旋律交织在一起的,先看一看,男生读什么,女生

  读什么。学生按照大屏幕提示进行演读。

  要求:

  ①男女学生交替,一句一换;

  ②男声舒缓,女声亮丽。

  (回味巩固,提高诗歌的感染力)

  ( 四)第二乐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宫玺)

  1. 教师朗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①提问:静静思考诗中有哪两个词的含义需要好好咀嚼和体味?

  ②学生畅谈感受,要求:视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巡视,5-8名同学回答。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联读法,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

  ③教师总结

  同学回答都言之有理,我认为最值得品味的,是“欺骗”与“诚实”。诗歌的标题就是诗歌的眼睛,诗歌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信息,这个欺骗内涵是广泛的,如我们中学生对生活不负责任,这就是欺骗了生活。那么走好自己的路就要诚实,“大地的心是诚实的”就是整个生活轨迹告诉我们需要诚实。“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就是我们看世界的眼光是纯真的,我们要用诚实的脚步走好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才有无愧的收获。

  2.概括启迪

  问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呢?两个词概括。

  要求: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提问3-5个学生回答。

  2.老师明确:要踏实诚实。(导思,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五)第三乐章《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1.诗意仿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生活都需要重新开头。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新开始的生活?

  要求:结合生活体会自由写诗,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第一句话写诗,续写三句诗或五句诗。(仿写练习,锻炼学生写作诗歌能力)

  2.展示才华

  要求:

  1.同学联系生活,自由书写。

  2.同学深情朗诵,老师评点。(学生朗读作品,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美诗欣赏《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要求:学生迅速看一遍,齐读。

  4.概括启迪

  问题: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提问: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提问3-5个学生回答。

  老师明确:要自信、自强(培养学生领悟诗歌的能力。)

  (六)尾声

  1.学生总结收获。(训练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教师总结本课,评价同学表现。(同学们在课堂上读得好,品得好,写得更好,表现最优

  秀的小组是)

  3.教师寄语:

  “生活就像大自然,总有风雨伴随着我们的生命。面对风雨,我们要坚强乐观,珍视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活。”

  (七)拓展延伸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体会。写一篇300字的短文。(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作用。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情感目标: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揭题,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

  2、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灰尘)。

  二、以“尘”激趣,学习灰尘特点“小”

  1、学生上黑板书写“尘”字。

  2、分析“尘”的字形字义。

  3、学习灰尘的特点“小”。

  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⑴思考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⑵指导朗读,读出“小”的感觉。

  ⑶师小结。

  三、认识灰尘有害的一面

  1、谈话交流灰尘的危害。

  2、人们一般情况对灰尘的.看法。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四、学习灰尘的作用与特点

  1、谈话过渡。

  2、设疑激趣: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3、“导”与“扶”,学范例。

  通过学生回答的“作用”相机学习相联系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怎样形象地表达。

  ⑴找出没有灰尘的情况。

  ⑵相机找出有灰尘的情况。

  ⑶朗读比较,体会作用。

  ⑷找出相对应的特点,并体会。

  ⑸总结学法。

  4、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⑴出示表格,提出自学要求。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⑵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⑶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细小列数字、作比较

  散射光线削弱阳光假设、作比较散射七色光改变天空颜色假设、作比较具吸湿性调节气候假设、作比较

  五、总结感悟

  1、小结课文,学生感悟。假如没有灰尘,xxxx。

  2、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

  教师补充《丑石》(贾平凹)。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我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我口述了两个由于灰尘而引发的疾病事件,由此让学生初步了解灰尘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危害,进而导出“尘”,用说文解字方式解读“尘”字,概括出它的特点,即小,紧接着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灰尘大小的语句,并更中肯地概括其特点,即细小、微小;接着进入学文阶段,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即“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想法,跟着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语句把握灰尘的特点、作用及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同时借助自然风光图片(灰尘的杰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并相机板书,在小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后师口述灰尘在军事方面的作用,以此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通过文章最后一句及第一段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灰尘的赞美及概括灰尘的两面性,以此再

  进行拓展,列举生活中存在两面性的事物,从而得出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的结论。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自认为教学思路很清晰,能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能较好地补充文本的空白,使学生拓宽其知识面,跟学生很好地进行互动,跟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知识。特别是我平时常能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虽然本节课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达不到很好的要求,出现不够精确的情况,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再加大力度进行训练。同时今后的课堂要更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10

  【教学目标】

  1、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良、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第一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

  读悟结合,体会情感。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你们都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来给我们简单讲讲。

  听完故事后,你们觉得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

  马良用神笔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这样的神笔呢?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假如》。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大家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听听小姑娘的心愿吗?师范读。

  你们想读吗?你可以学着像老师这样读诗歌,注意把诗歌读通顺,找到藏在诗歌里的生字宝宝,把它们读准来。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词语,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2)、“还”字还有另一个读音,你知道吗?

  (3)、那些带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5)、它的小伙伴也走了,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读单字。

  3、学写字

  (1)、屏幕上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良、食)不肯离去,它们说想考考大家能不能写好它们。看看这两个字宝宝,你有什么发现?你能不能给我们提醒一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可爱的字宝宝已经跳回了课文中,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诗歌,看那个小朋友许了哪些愿望。

  2、你能把课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连起来说一说吗?

  四、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这么多的心愿你想实现哪个,就请你把那节诗读一读。(以下教学环节随机)

  (一)、学习第一节

  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2、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课件,随机出示与图相对应的句子。

  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3、请你们也来做一做这棵小树吧!创设情境。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

  全体小树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4、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怎么帮助小树的?

  有了这红红的太阳,它就能——快活地成长。

  5、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读出来?指名读

  6、那我们一起把心里话读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看!鸟窝里的小鸟儿在干什么呀?(课件出示小鸟图)

  2、此时的鸟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理解:“遥远”“寻食”。想像说:鸟妈妈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去呢?

  小鸟在家等得多——理解“苦苦”

  3、朗读指导。

  4、善良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小鸟的,请你来读出他的帮助。

  (三)、感悟读第三小节。

  1、谁最想帮助西西,指名读,读的怎样?

  没有好腿的西西过得怎么样?

  当我们在运动场上玩单杠时,西西呢?

  当我们在花园里捉迷藏时,西西呢?

  当我们在操场上玩滑板时,西西呢?

  引读“他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有了好腿呢?你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吗?

  2、我们来一起有感情读读第三小节,让西西感受到我们和作者对他的爱!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小朋友的愿望只有三个吗?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指导朗读。

  (五)、配乐诗朗诵。

  小朋友的帮助让小树不再寒冷,让小鸟不再挨饿,让西西不再可怜,你想对这个小朋友说什么?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读一读这美好的祝愿。

  五、拓展想象,升华情感

  假如有一天,马良的神笔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会为谁画呢?能学着课文的样,也来当当小作家吗?

  六、总结

  你们写得多好啊,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都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样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希望你们能将爱的种子撒遍周围,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11

  1、教师通过谜语或诗歌导出“桥”。

  1、出示“桥”的谜语或诗歌。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一道谜语,谜面是这样的“一道长虹跨两岸,万里天堑变通途。”

  生:桥2、学生画出心目中的桥师:对了,我们南京是长江之滨的历史名城,这里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长江大桥,同学们曾经无数次乘车坐船从桥上桥下通过,现在就请同学们在你们的画纸上画出你观察到的长江大桥。(学生画时教师播放音乐)

  2、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学生的观察角度从而3、介绍运用不同4、的观察角度观察桥。

  1、出示学生的画稿,2、请学生讲出自己平时的观察。

  师: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你所观察的长江大桥。(将学生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你发现同学们观察长江大桥的角度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吗?

  生:(答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他们所观察的角度都是桥的侧面。(教师可放映侧面桥的课件)

  2、教师由浅入深,展示不同角度的桥,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想一想,假如换个角度会不会看到不一样的桥?(教师边说边展示课件——出示课题《假如换个角度》)

  师:(教师逐一出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然后说说你图片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桥的。(教师放映完让学生说出感受)

  生:答从侧面看桥,桥像一道彩虹卧在江面上。

  从飞机上俯视桥,就好似一根彩带系在江面上。

  我们站在桥面上看桥,感觉人桥合一,与桥齐越,凌空飞架。

  站在正面看桥,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已经是路的延伸,这条路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在想象我们坐着游轮从桥洞下面过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桥像一座无比坚固的山,我们可以在山洞里避风躲雨。

  师:你知道为什么同样是桥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生:因为我的观察角度产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有了不同感受。

  3、教师小结刚才,通过对大桥不同角度的观察,使我们对大桥有了不同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了桥像路,像山洞,像彩带……

  5、学会换个角度观察大海1、请学生应用观察桥的方法观察另一个事物——大海师:同学们,世界上的事物何止桥一种,我们能不能用观察桥的方法来观察另一个事物——大海。同学们,你们可以八人小组进行讨论。

  师:能不能将你的讨论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答师:教师根据学生所讨论的结果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平静的大海)人在海边看大海感觉平静、温馨、浪漫。

  (出示人在海中游泳或在船上)人坐在轮船上看大海,感觉人溶入大海,真正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宽阔胸襟,可以包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出示空中看海)若是飞上蓝天俯视大海,我们会看到蔚蓝天空和碧蓝的海水在海的尽头相接,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这时我们会有感于大海的优美和广阔。

  (出示海底景象)若是潜入海底,海底又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桥、海,使我们对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但是你们有没有察觉到,刚才观察时,被观察的桥和大海都是静止的,而观察者人是运动的,不同观察结果的产生是由于作为观察者的人的角度在不断变化而引起的。但是,世界上很多事物不仅有静态,还有其动态,这时我们观察的角度又要变化,就出现了被观察者是动态的,而观察者是静态的。大海就有动和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同学们想一想,静态的.人去观察动态的大海会有哪些不同角度,又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生:答师:(展示日出大海)火红的太阳跳出海面,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朝气蓬勃。

  (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们看到到波涛汹涌,巨浪排空的大海。我们感到可怕、恐惧、不可一世、感受到了人的渺小、不堪一击。

  (展示日落的大海)我们看到了日落的大海,大海有着落日熔金般诗情画意。

  当我们以静止的状态,观察运动着的大海时,好象找到了崭新的角度,有了一个全新的感受,他孕育着新的生命。

  四:由换个角度观察事物引申到换个角度看问题。

  师:通过观察桥和大海,我们知道观察事物时不仅要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而且不同的事物还有其不同的状态,在不同状态下给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不仅观察事物需要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看待一件事情也需要换个角度,这样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前几天,余老师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情,有一位五年级的同学因为在一次数学考试当中一连错了三道应用题,为这件事情他一闷闷不乐,老是埋怨自己,吃不下,睡不着。余老师想如果有我们五(一)班的同学在一定会告诉他假如换个角度,我们该怎么想。

  生:答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假如换个角度去想去看就会豁然开朗的事情吗?请八人小组讨论,然后和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生:讨论后回答。

  6、小结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请八人小组讨论。

  学生八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师:其实古人早已对看待问题,观察事物有了精辟的论断,那就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的四句诗词,让我们一起来朗诵。

  (教师放映课件)师生一起朗诵。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12

  设计意图

  1.“诗化心灵”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净化美化学生心灵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线”的思想。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多角度互动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进入文本,触动心灵,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情感。

  3.在积极倡导新课改的大潮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课始,我就安排学生自主、个性化识记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同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模仿、想象等理解、感悟字词的精妙与意蕴。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9个生字及8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8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难点: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

  课前准备

  一支特大毛笔,CAI课件,字卡,绘画用品。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1、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想不想一起看看《神笔马良》的动画片?

  (课件出示《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

  2、小朋友们看得那么专注,你们喜欢神笔马良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3、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教师举起一支特大毛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

  4、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想听吗?

  教师深情朗诵,配以课件画面,音乐。

  5、喜欢这首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的课文《假如》。

  (课件出示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世界,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和情感铺垫)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找到淘气的生字宝宝,用“o”划出并读准字音,有困难的可向同伴、老师请教。

  (2)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集体交流

  (1)自读后,还有没有觉得难读的字词?(采用同伴互助解决)

  重点学习:多音字“还”

  ①读文中的句子,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

  ②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③读读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离开了妈妈,你还认识吗?学做小老师,同桌用字卡考一考,如读得正确、响亮,奖★,发现有错帮助纠正。

  (3)把你最想读的一节诗正确、流畅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运用自主识字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小朋友,你读懂这首诗了吗?最想说什么?

  随机板书:假如画太阳让小树成长

  (有神笔)画谷粒让小鸟吃饱

  画好腿让西西奔跑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1.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请看:(课件呈现三幅图,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

  图1:一棵

  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2.静静地看,你想说什么?(可以选择说其中的一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课件,随机出示与图相对应的句子。

  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图2:小鸟呆在家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图3: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自由地读一读,你心情怎样?感触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精美的图片和音乐渲染,培养学生想象说话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诗歌内容。

  预设:

  学习第一节

  (1)同样对第一幅图感触深的还有谁?一起读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在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

  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设计意图:在动作模拟、师生对话中换位思考,深入阅读,感悟词句,体验情感)

  (3)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

  边引读边在课件原句的基础上出示第一节诗。

  (4)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

  (5)看到小树再也不感到寒冷,再也不害怕冬天。小女孩的心里(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也很(开心),让我们快乐地读读小女孩和我们的美好的心愿。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学习第二节

  (1)读“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2)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3)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指名读

  (4)朗读指导: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无忧无虑地生活,小女孩和我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喜悦……)

  男女生赛读

  学习第三节诗

  (1)读“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2)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3)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创设对话情境:教师扮演西西,学生与西西对话

  参考:

  西西:原来我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我永远不能站起来了。

  ……

  西西:我真想念以前的日子,真羡慕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西西:如果我能重新站起来,我一定要去爬山,去游泳。

  ……

  (设计意图:在换位对话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你们对西西的关心发自内心。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

  自由朗读

  (5)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球场上,在(指名说)。

  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指名读,师生评议。

  (四)自主积累,提升情感

  1.小女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就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现在我们能不能把三个愿望连起来背一背?老师给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把选择权、自主权交给孩子,教师只作适当引导,既达到了语言积累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2.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3.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美好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如马良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

  (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1.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

  (出示课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熊猫、森林、污水、盲童、车祸……)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说,更可以自由想象说,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赞赏。

  (设计意图:在入境感悟体验后,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抓住时机,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诉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2.学生仿写小诗一节,有能力的可仿写二节,还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

  3.小组交流,并合作成一首动人的诗歌,注意节次排列的顺序性。

  4.小组展示:配乐朗诵

  (六)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记住字音,扩词,用词语说话。

  2.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写得平稳。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5.作业展示,师生评议、指正。

  结束语:虽然我们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背景音乐《让世界更美好》)

  作业:1.有滋有味地背诵诗歌。

  2.课外阅读儿童诗,准备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3.给课文配上插图。(选做)

  短评:依据课文的内在逻辑设计教学流程,更符合此学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来领会诗意。有一点建议请参考:学生仿写小诗部分,是不是可以改成说一说,与课后第三题结合起来,写诗改为课外选做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1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用具:

  生字卡、软件、贴图、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神笔马良》的动画片。

  马良的笔神奇吗?这只神奇的笔帮助马良实现了好多愿望。你们想要一支这样的笔吗?想实现什么样的愿望呢?(自由发言) 你们的愿望真多啊!

  老师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像你们一样,也有很多的愿望,他把愿望都写了下来,写成了这首诗。 板书:课题 咱们一块去看看他都有哪些愿望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1.自由朗读,借助小树叶把字音读准。

  2.书后“我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自己记一记—→前后俩人互考。

  3.巩固: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词语,其他人跟读。

  4.正音:自由读课文,标出小节号—→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三.解析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小作者都有哪些愿望?用“——”画一画。

  2.小组讨论: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愿望呢?

  3.有了神笔,小作者想怎么做呢?(回答—→读课文)

  往黑板上贴图片:你读得越有感情,远望就越能实现,谁来读读?读得好的上台贴图片。

  4.如果给你一支神笔,你会怎么做,跟他一样吗?不一样的话,还能怎么办?

  四.回读全文(比赛读)

  五.背诵课文

  1.看着黑板上的帖图,试着说说课文的内容。

  2.自己试着背诵课文—→前后两人互相背—→各小组看着黑板背—→集体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上的词语—→指名读—→其他学生跟读。

  二.学习“我会写”的8个生字

  1.看一看其中有哪些生字以前学过,描红仿写,比比看谁写得好!

  2.展一本写得好的—→评—→展一本有问题的—→一起发现、解决问题。

  3.总结别人的优缺点,/soft/再写一遍—→组词。

  4.用“超人学汉字”软件,学习剩下的生字。

  步骤:读音—→结构—→部首—→笔顺—→用什么办法记住他?—→注意哪笔

  才能写漂亮?—→组词—→描红、仿写。

  三、作业

  1.写生字、写词。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3 假如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 】相关文章: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12-19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10-16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精华)01-24

《假如》的教学设计12-17

《假如》教学设计01-02

《假如》教学设计07-05

假如教学设计07-09

假如教学设计07-03

课文《假如》教学设计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