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评课稿

时间:2024-06-20 09:27:25 其他 我要投稿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通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陆的变迁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1

  刘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地理教师,能够在众多的不是学生的学生——地理教师面前落落大方,激情满怀地进行地理教学,可以看出刘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对待地理教学的热情与认真态度,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她真的用“心”老构建一节精彩的地理课堂教学。通过听刘老师的这节课,我真正地感到只有用“心”,才能涉及出让学生喜欢的、收获最多的、终身难忘的地理课堂。这节课刘老师把学生放在心上,用“心”搜集资料,用“心”设计问题、设计活动,用“心”与学生交流,用“心”设计导语与结束语,用“心”构建了一节课:

  1、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束语引发学生更多思考。刘老师利用短片“幽灵岛”来导入本节课:你觉得这种现象可能吗?你有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因其学生无限遐想,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经过一节课的探索、解密,终于理解了“幽灵岛”并不是幽灵,其中有着必然的地理原因:火山地震——板块运动——海陆变迁。学生能够逆向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束语的.“探索空间”更是学生大展身手的阵地,使学生具有不断探索的激情与动力。

  2、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海陆的变迁”是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学生无法看到,无法感觉到。因此,刘老师用心准本大量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充分发挥了其直观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加大了课堂容量。

  3、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刘老师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她非常关注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上。

  (1)注重培养读图获取知识能力、分析能力:如板块构造学说“我的发现”活动,汶川地震多方震感的原因等。

  (2)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学生更具有主动性,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如观看“幽灵岛”影片后,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假设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不碰撞,我国的地势、河流特点会怎么样?猜想未来海陆分布格局什么样?等等。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利用书本上的每行字来类比地层,形象易理解:“学以致用”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习惯。运用手边的实物模拟地壳变化,培养学生利用演示法来学习地理。 “探索空间”引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地理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

  (4)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利用魏格纳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分析未来世界海陆分布的格局,使学生意识到万事万物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4、我的浅薄建议:“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我认为,刘老师在要求学生例举海陆变迁的实例时,有些难为孩子,因为孩子的经历、阅历很难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举些例子,让学生判断;在演示科学家假说时,给学生一个扮演科学家的机会,让他们模拟魏格纳的语气来发表假说,我觉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有成就感。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2

  本堂课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次再加工,更加突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

  海陆变迁的原因教材给出三幅图说明了有三大方面。教学中,人类的活动与海平面的升降两大原因使海陆有所变迁同学们都比较容易理解。第三大原因也就是地壳运动这一原因我们并没有急向学生告知,而是提出悬疑: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过去的海洋变成如今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呢?引出这一节所探究的问题。之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均围绕着这一悬疑开展。

  二、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多形式的学生活动,更好地为新课程目标要求服务。

  1、发挥多媒体平台的优势,将“沧海桑田成语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

  2、“小小探究我动手”这一学生动手剪地图的小活动是根据在教材p34“南美洲大陆凸出来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手是吻合的。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这一段内容设计的。活动简单,甚至有些“幼稚”,但是很适合初一学生的心智特点。学生参与度很高有利于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科学论证我尝试:为被撕开的报纸寻找证据”我一活动是从教材图2.14得到启发而设计的。我们认为,这一小组活动是我们这一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认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完成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接受到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他们懂得了科学研究并不转属于科学家,我们中学生一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还说出了我们中学生搞科学研究还有很多优势:例如,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想法大胆、还有很多的闲暇时间等。

  三、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1、本堂课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在活动中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更是在活动中接受了情感态度的教育。

  2、老师在把握着整个课堂节奏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回答问题、发表看法、谈收获、谈体会等自由发言的机会,营造了一个师生互动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然,再精心准备的课程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本节课可以完善的地方在于:

 一、板书设计过于简单。

  在堂上板书过于简单,而且可能有点紧张第二部分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忘记写板书了。现在虽然教学条件改善了,我们可以方便地使用多媒体,但是板书不能忽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二、知识拓展不够。

  团队评课一致认为,本堂课堂教学要是让学生解释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解释一些现象,增加一点点知识拓展就更好了。这些将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所要改进的。我们认为,教无定法,教无止静。我们应该抱有一颗积极的心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探索,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相关文章:

海陆的变迁评课稿05-08

地表的变迁评课稿范文05-07

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评课稿07-01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比”的评课稿09-28

评钢琴展示课优秀评课稿07-01

语言课评课稿04-23

心理课评课稿01-18

《掌声》课评课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