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教学设计1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指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难以看见或难以看清楚的低等生物的通称。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主要包括: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一)一个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是存在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但直到大约300年以前才真正有意识地看到微生物,其原因是由于个体微小、群体外貌不显、杂居混生、因果难联。
(二)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重点)
1、史前期和初创期——微生物的.发现
2、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组的研究
三、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重点)
(一)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
(二)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环保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三)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灾害;
(四)、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四、微生物的共同特性(举例说明)
体积小、面积大代谢旺盛、繁殖快速适应性强,容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生物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及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
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脉
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和腕部动脉的搏动,感受动脉所在的位置,观察、思考并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可以摸到但一般看不到。
2、静脉
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即静脉,感受静脉的所在位置,说出静脉的分布特点:在较浅的位置有分布,可以再手臂、手背等处看到。
握拳,观察手背上凸起的“小包”,了解静脉瓣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二)新课教学
分别播放关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视频,并配以图片出示让学生根据视频和图片的内容做出讨论分别说出其特点,并就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管壁厚度、管腔大小(直径)进行讨论,列表总结起不同之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渗透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
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一层上皮细胞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
(三)能力展示,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巩固本节内容: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实现了什么功能?
答:三种血管;血液流动方向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公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细胞只能单行通过,使得管内血流速度最,能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2、为什么要在指尖、手背等部位取血或输液?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答:指尖、手背、手臂、耳唇等部位取血和输血,是因为这些部位都有静脉分布,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压强小,血流速度较慢,取血时不会倒置血液大量外流,输液时也可以把药剂带回心脏再送往全身各处;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输送回心脏。
3、用肉眼能看到静脉,能看到动脉吗?动脉和静脉在分布和结构上可能有什么不同?
答:动脉分布比静脉深,可以摸到,一般看不到。
血管类型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
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
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一层上皮细胞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四)课堂小结
1、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由于心脏想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根据搏动情况不可以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
2、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
3、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血液流通的管道,保证血流的畅通无阻。
(五)小结作业,课外拓展
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根据三种血管的血流速度及功能辨别出三种血管创伤出血时的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2.理解和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人体的免疫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组成、免疫的具体过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等相关知识没有接触过,因此对于免疫过程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要突破的知识难点。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视屏《康熙因痘得福,继位成天花防治专家》
问题:
1.康熙是靠什么战胜天花的?
2.影片中提到的“种痘法”原理是什么?
3.康熙为什么终身再也不会得天花?
认真观看视屏,注意视频中的细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视屏中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欲望。
自主学习
知识初探
一、自主阅读教材35至36页内容,并思考完成如下任务:
1、说出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
2、依次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3、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学生代表发言,发表自己对知识点的初步理解 使学生对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有自己的初步理解。
小组探究
加深理解
一、给学生观看“艾滋病”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艾滋病的致病机理;
二、给学生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教材36页资料和曲线,思考相关问题,说出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三、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不同特点 观看视屏,了解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小组合作,对资料和曲线进行理解分析;仔细阅读教材,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找出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派小组代表,上讲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 锻炼学生的资料分析和知识处理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难点突破
一、结合各组的讨论情况,予以点评;
二、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特点和二者的'区别;
三、提出二次免疫的概念,结合疫苗注射的实例和相关二次免疫的曲线图,引导学生找出二次免疫的特点:更多、更快、更强。 听取教师讲解,认真做笔记,对不明住处提出疑问 使学生对当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掌握,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知识巩固
回顾课题导入时的视屏后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应用当堂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疑问。 思考课前导入时留下的疑问,应用当堂知识予以解答。 使对所需知识灵活运用。
生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材分析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从教学的安排看,讲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时候,北方的学校已进入了秋季,而秋季开花的植物相对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计划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种类、时间、地点。也可以在不同的开花季节,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灯片以备课上之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花的传粉方式;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
难点:对虫媒花和风媒花的观察和比较。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设计思想:
对于开花和传粉的概念,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一定准确,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对录像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最重要?
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开花:
出示录像:展示花开的时期。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提问:
1、你见过哪些植物的花?
2、植物的一生中能开几次花?
3、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一样?
4、有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开花?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
1、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2、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一旦开花后,每年到时开花,一直到死亡。
3、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高温才能开花,如莲;有的植物需高温暗光下才能开花,如晚香玉;有些植物需短日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梅花等。各种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二)传粉:
讲解:“花开之后,雌蕊和雄蕊暴露出来,就要完成传粉的过程。那么传粉是指什么呢?花的传粉方式都一样吗?”
出示投影,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特点。
出示录像:介绍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
组织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
总结:
1、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2、异花传粉中包括昆虫传粉和风力传粉。
提问:请比较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哪一种更具有优势?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从生物学意义来看,异花传粉植物后代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而且植株强壮,开花多,结实丰富。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知道,农作物实行自花传粉,后代表现不好。
异花传粉虽然产生活力强的后代,但当遇到不利的自然条件时,传粉没有保证或者其它原因造成授粉不均时,就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出示人工授粉的挂图,讲解人工授粉的方法。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生物教学设计5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以学生玩葱叶的典型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做葱叶模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信息资料,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怎么进行仿生 ,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3、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和不断反省的探究态度。
2、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仿生学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作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你知道飞机和雷达是如何被发明的吗?让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和查阅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2、让每个同学准备10条新鲜葱叶和部分已变得柔软或枯黄的葱叶,观察一下新鲜葱叶和已变得柔软或枯黄的葱叶有什么不同。
3、教师为每个实验桌准备适量的木板、胶水、白纸(16开)2张、砝码1盒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玩葱叶、找发现。
1、导入课题: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植物,你知道葱叶有什么性能吗?拿出你准备好的葱叶,利用桌上给出的材料,参考课本插图,玩一玩,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分组玩葱叶,教师巡视指导,必要时可做一下点拔:我们试试一条葱叶可承受多大的压力?剪成条形再试试,看能承受多大压力,看哪种情况承受压力大。
3、学生讨论、交流玩中的发现。(学生的发现不一定相同,交流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认真分析、细致比较。
4、小结:筒形葱叶比剪开的条形葱叶承压能力强。
过渡:其它物体是不是也具有这种特性呢?
活动二、我们来做葱叶模型
2 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葱叶模型?为什么?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桌上预先准备的材料。
3 学生动手制作葱叶模型,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你做的模型具有葱叶的特性吗?比一比,看谁制作的最接近。
7 检测模型性能。让学生参照课本上的两幅图分组检测,看纸筒和纸片分别承受多大压力。
8 你的检测结果是什么呢?
9 我们如果把葱叶的这种性能应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你打算设计件什么产品来为人类服务?
10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总结:同学们进行两项探究,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板书)发现生物(葱叶)性能->根据生物结构特点(葱叶筒形)->建立生物模型(纸筒)->检测模型是否也具有生物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
教师明确:人们模仿生物的特性,研制产品,这就是仿生。(板书“仿生” )
课外拓展:
1、 你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了哪些发明创造吗?请你在课下做调查看谁搜集到的资料多?提示学生可参考课本上列举的几种仿生产品。了解他们是根据生物的那些特性研制的。
2、 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看你能否得到启示,进行仿生设计。比一比,看哪些同学的发现多、设计的合理。下一节课我们在课堂上展示(可以把生物带进课堂,但要注意保护生物)。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好搜集到的关于仿生知识的资料、信息。
3、 上节课拓展活动2的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探索其中的奥秘。
3 让学生汇总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作好记录。
4 提问:在生物的启示下,人们完成了哪些发明创造?你知道它是受哪种生物的启示吗?你有什么感受?
5 让小组选代表汇报,教师可适时播放有关视频资料。谈感受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
6 对于“自我复制的机器人会不会失去控制?”这一学生极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这是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的课题,没有定论,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活动二:观察不同的树叶,我们会得到哪些启示?
4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观察他们的特点和性能并做好记录,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猜想记录下来。
5 同学之间交流,这些形状、大小各异的树叶有哪些共同点?(都有叶脉,大都是绿色的等)这些共性有哪些作用呢?(支撑、保护等)
6 根据树叶的这些性能 ,开动你的脑筋大胆设想,进行仿生设计。
自由活动:
一、说发现、谈设想
1、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看你能否得到启示,进行仿生设计。那就请你们谈谈各自的发现和设想吧。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交流自己的设想。教师巡回指导并加以评价。
3、刚才大家谈得都挺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大胆设想、制作,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观察所得和设计制作,填写表格。
生物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意义。
·生物多样性对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
用图表、文字或小论文等方式阐释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到生物多样性对于整个生命世界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教学准备】
为全班准备:25张A4纸;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1.出示“为鸭子家庭让路”图片及文字(5月9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彼得伯勒的车道上,众多汽车在一名男子的指挥下纷纷停下,为匆匆赶往河中的鸭妈妈和她的小宝宝们让道)。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和其他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数百万种生物物种它们彼此相依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生命世界。为什么我们会和那么多的生物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呢?请看一段历史故事(播放视频:1941年9月,德国法西斯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外界的联系,企图以饥饿征服这座城市。在德国人围城的900天里,全俄瓦为洛夫植物研究所里有四个人被饿死,但没有一个人去动他们所采集的各种各样的种子,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科学家宁肯饿死也不动种子库里的一粒种子?
(利用大自然多种多样的基因培育对人类更有价值的物种将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利益。) (板书课题。)
2.出示小资料: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圈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多样性。
(板书:人类)
3.植物除了给我们提供食物还有什么作用?出示:植物的作用(书88页)。出示小资料:
一亩树林的作用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4千克二氧化硫,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一亩树林,一年可吸附灰尘22~60吨,它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
一亩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一亩阔叶林,一年可蒸发300多吨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一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
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80%。
4.“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你知道楼兰古国吗?楼兰为什么会衰亡?请看“新疆考古所长伊弟利斯考察挖掘楼兰墓地”的视频。(楼兰衰亡的原因主要是大量砍伐树木以及大量开垦种植不适合当地环境的作物如小麦,使得环境严重被破坏,让楼兰只剩下一片荒漠。)
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出示:人类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但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是否有关系呢?人类是怎样起源和进化的呢?出示图片及文字: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8000km的断裂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世界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出示图片: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的示意图。如果没有远古的动物会有现在的我们吗?
出示气泡图(书88页),请你说出人与动物的关系。
(如因为我们淮南的淮南虫等化石的发现,科学家得出新结论:动物生命的源头距今已有十亿年了!又如仿生建筑:模仿蛋壳的薄壳结构的屋顶。)
6.如果缺少了动物的多样性,人类生活会怎样?请看“澳大利亚蝗灾触目惊心”的新闻视频。澳大利亚为什么会发生蝗灾?(蝗虫没天敌,缺少百灵鸟和青蛙。)
二、生物多样性对其他生物的意义
1.生物为我们提供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物,就是生物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板书:其他生物)
2.蜜蜂和蝴蝶靠花蜜为生,但它也帮助植物传递花粉,使植物得到一代代的繁衍。出示图片:海葵为小丑鱼提供庇护,小丑鱼游动为海葵带来食物。大豆与根瘤菌互利,根瘤菌可以为大豆固氮。(根瘤菌可以把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植物所需营养。)
3.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出示:①苍耳有刺借助有皮毛的动物传播种子。②鳄鱼靠牙签鸟剔除牙缝里的残渣。③犀牛靠犀鸟来预警。④草原上因为有鹰控制兔的数量,草地才会保护的比较好。⑤在马来西亚,油棕种植业以前是靠手工传花粉。费时费力,而且收成不好。后来引进了天然的花粉传递者象鼻虫,收成立刻增加了50%,而且节省很多人力。⑥麻雀吃害虫但又受到天敌如猛禽等的控制。
三、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的意义
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相连,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请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兔子和狐狸都没有天敌的.威胁,数量不断增加,兔子啃光牧草,狐狸猎食本地物种,破坏了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
(板书:维护地球环境)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1.出示图片及文字: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的总数从500万种到1亿种之间。有的奇特物种尚未被科学界认知就已经永远消失了。对大量的野生生物,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它们的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也许今天的无名小草就会变成明天的克癌药。如广泛分布于广东各地山林中的三叉苦,过去一直被人们砍来作柴烧,使用价值很低。80年代科学家以它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三九胃泰及999感冒灵等药品,使得三叉苦的身价一下子上升了几百倍。
2.出示:“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摘自《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
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使现在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高一千倍。
3.出示图片及文字: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毛柔软纤细,保暖性极强,被称为“软黄金”。青藏高原奇寒、缺氧,很多动物在这种环境中都无法生活。但藏羚羊却能在这里以每小时6万米的速度奔跑30分钟。它耐高寒,抗缺氧,对食料要求简单,它身上包括的优秀基因囊括了所有陆生动物的精华。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
然而藏羚羊的栖息地正在变成一个屠宰场,昔日茫茫高原上数万只藏羚一起奔跑的壮观景象,如今再也见不到了。请看“打击盗猎犯罪,保护濒危动物”(藏羚羊)的宣传视频。
4.“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人类为自由坚持斗争的丰碑。而今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却立下了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请看“探访世界灭绝动物墓地”的视频。
在多米诺骨牌中,倒数第三块是人类,最后两块是鼠和昆虫。人类的多米诺骨牌会倒下吗?
事实告诉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出示图片:安徽省宣城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6.生物多样性带给我们无限惊奇,请看一段可喜的、难得一见的藏羚羊迁徙的场景(播放“百名藏羚羊成功穿越青藏铁路”的新闻视频)。
7.出示: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是一个崇尚生命的日子。20xx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20xx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20xx年的主题是“森林生物多样性”。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
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来净化出清洁的水。如果没有许多植物的根、微生物和土壤配合起来帮我们净化自然降水,我们现在喝的水里面就会充满各种有害物质。物种越丰富就意味着越平衡。地球上真正丰富多彩的就是它的多样性,如果只剩下人了,人也生存不下去了。尽管各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地球生物物种还是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而环境污染也是儿童健康的杀手,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板书:保护环境)
8.出示图片及文字: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出示“中国环境保护徽”图片及文字: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20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出示图片及文字:“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标志,简称CITES。在1975年时正式执行的一份国际协约。这份协约的目的主要是透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简单称呼为华盛顿公约。
9.出示图片及文字:最“香甜”的毁灭。你爱吃巧克力吗?小心,也许你正在“吃”掉热带雨林!棕榈油是几乎一半食品里添加的物质。全球对棕榈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给油棕种植让地,就需要砍伐森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就有超过8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毁灭!原本生活在雨林里的猩猩、云豹、太阳熊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10.思考:老鼠、蚊子、苍蝇等有害动物对人类有害,我们能把它们彻底消灭吗?
出示:鼠、蚊、蝇等对人类和部分动物有害,但他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这些动物对人类直接有害,但不应该完全消灭它们,而应该是控制其发展,使之维持在一定数量。
出示: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11.出示: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不可替代。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和它们一起营造我们共同的家园,让它们更好的造福于我们人类。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12.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你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写一份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
其实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实际上都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贡献。 (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出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同学们:
面对已经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离我们很遥远,而且凭一个人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可如果人人都不去做,那么,解决环境问题将成为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为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1.保护好学校的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刻乱画,不制造噪音。 2.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花草树木。 3.节约用纸、用水、用电,节约各类资源。 4.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5.回收废纸等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 6.不捕捉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7.加强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8.出示图片及文字:一个小女孩,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小狮子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很香??这不是童话,这是全球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充满野性爱心的书为我们讲述了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作者小蒂皮致书中国小朋友希望共同保护我们的星球。
推荐同学们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相信同学们会和她一样爱护、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生物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合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难点:
用遗传图解说出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合性状表现
教法:
讨论、观察、分析、归纳等
二、学生分析:
本节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是有所接触、了解和认知,只是未提高到理论层次。
对性对性状的理解和应用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遗传性状的显性和隐形中,对隐形也会遗传给后代理解上有点难度。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列举生活中的生物看见的玫瑰花的花色,再观察一下书上的图,理解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让学生按照书上的定义,讨论一些平时看见的性状。
2.相对性状:比较教科书上豌豆的各种形状,讨论思考,怎样判断一对相对形状。并在找出关键的词语。
3.基因与形状遗传:讨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隐性基因能遗传给后代吗?什么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4.讨论遗传图解都有哪些内容?各自怎么书写。
5.小结。
6.练习。
四、板书:
性状的遗传
一、生物的性状:
1.概念: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且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二.基因与性状遗传
1.显性基因:A显性性状:AA或Aa
2.隐性基因:a隐性性状:aa
三、遗传图解:
亲代的基因型:母亲Aa×父亲Aa
亲代的表现型:双眼皮双眼皮
生殖细胞:A或aA或a
后代的基因型:AAAaAaaa
后代的表现型: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
五、反思:
紧跟教材,让学生多看多思考,多动脑,自己探索出重点的知识点,在讨论中找出容易混淆的知识。并和前面学习的知识想结合,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复习了就的知识。而且注重将生活中的认识融于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瓦解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轻松掌握知识的效果。
生物教学设计8
知识目标
1、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尝试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昆虫翅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小结,使学生形成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的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昆虫及翅的形态,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本章总结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确立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
观察式、启发式、举例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生活中熟悉的昆虫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制作鸟的翼与昆虫的翅对比图片,投影几种昆虫翅的图片。
2、学生准备:蝗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一些昆虫录像(运用多媒体)。
师:请同学们看了录像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你所知道的昆虫名称。
生:写出知道的昆虫名称。
师:请两名学生来说出看到的昆虫名称。
生:其余的学生作补充。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昆虫都有哪些结构?
生:学生回答都有足、翅。
师:讲述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种,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它们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有三对足,多数有翅。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动物。
生物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在一个生态环境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认识到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
【科学探究】能通过资料了解一些生物灭绝的原因并探讨生物灭绝带来的影响,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科学态度】具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繁殖和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思考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推理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好!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的栖息地为动植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了需要的生存条件,动物们也有自己的特殊本领来适应环境。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的《保护生物与环境》这一课。
2.聚焦话题
(1)根据课页提出下列问题。
我们知道了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保护生物与环境?
(2)小结:?那么在一个环境中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生物与非生物(空气、水、阳光)?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同学们又是怎样思考的?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开始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吧!
二、交流与探索
(一)认识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义
1.初步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草原狼的案例分析)
谈话:首先请大家思考(视频播放)为什么人们称草原狼为草原生态的天然调节器?如果有一天狼群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会怎样影响草原环境的发展状态?
2.再次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蚊子的案例)
⑴提出问题: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草原狼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起到了调节草原牲畜量的作用。那么作为食物链最底端的蚊子应该不会对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吧?想一想,蚊子如果从地球上消失了,一定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吧?
(2)创设情境,分角色讨论
谈话:事实上,这个问题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科学家都曾探讨过,那么咱们一起来看看,蚊子的灭绝到底会让什么发生改变吧?
世界上任何有蚊子的地方都会有吃蚊子的动物,比如、青蛙、毛脚燕等等,蚊子是这些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同学们边思考,边进行角色扮演,蚊子消灭了,会怎样呢?
(二)认识生态系统及其作用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谈话:根据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PPT出示第一课的生态瓶图片。
我们在第一课中学习的生态瓶其实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视频播放)
2.认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谈话: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生态系统,我们一起来交流。
3.认识其他生态系统的作用。
谈话:在知道了有这么多种的'生态系统后,我们继续来交流探讨这些生态系统对生物的生存和环境各有什么作用?
小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里占有各自的地位,起着一定作用,这是谁也不可替代的。
(三)了解一种生态系统中的某个因素改变,会对动物与环境产生哪些作用?
谈话: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我们对于生态瓶的研究,我们发现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区域内生物的一些反应和变化。那么在实际的生态系统中的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下面的案例。
1.分析渡渡鸟的案例
视频:曾经生活在毛里求斯的渡渡鸟因遭到大量捕杀而灭绝。?渡渡鸟灭绝后,该地的大颅榄树就患上了不育症。原来,大颅榄树的果实只有由渡渡鸟吃下,将果实外壳消化掉并将种子排出后,种子才能发芽。
谈话: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一种生物的灭绝对其他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A:我们可以看出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繁殖,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分析红树林案例
谈话:刚才的资料中是一种动物的灭绝给其他生物带来了影响,咱们再来看看哪些因素造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出示有关红树林的视频播放。
(1)提问:哪些因素造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A: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近年来,由于围海养殖、乱扔垃圾、乱排污水、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红树林的面积在锐减。
(2)提问:为保护红树林,我们可以做哪些事?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A:我看过新闻,知道可以引种造林、创造多样生态环境、扩大生态空间;
学生B:我也听说了有的地区为了保护红树林对水污染进行控制;还要科学规划、依法管理。
3.了解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生存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提升学生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识。
谈话:同学们说的很好,结合前面两个案例的研究,谁知道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A:人们无节制地猎捕食肉动物,就会间接导致森林、草原和农田鼠害、病虫害猖獗,给农业、林牧业造成巨大损失。
学生B:如果人们滥砍滥伐,破坏了动植物们的生存环境,森林遭到破坏,周围的空气水源等也会恶化,我们人类居住环境的空气、水、土地等也会受到影响。
学生C:如果人们还继续往海洋和淡水里倾倒垃圾,水里的生物种类会大大减少。环境恶化和污染最终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我们人类身上,危害人体健康。
学生D:各种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每种生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独特的生态地位和功能,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保护生物与环境,那很多物种就会继续灭绝。
学生E:保护生物资源能够维护生态平衡。因为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食物链出现脱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4.小结: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大意义。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地影响环境。我们人类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破坏环境,人类要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这样才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
设计意图:在总结前面作用的基础上,交流人类保护生物与环境的重要意义,深度理解生物多样的意义和生物灭绝的主要影响,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拓展与应用
(三)拓展与应用
1.提问:既然保护生物与环境的意义如此重大,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怎样保护生物与环境吗?
2.谈话: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PPT出示视频介绍
3.讨论:同学们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保护生物与环境的具体措施?
4观看视频:我们再来看看我们中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怎么做的?
小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动物救助站、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文件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
2、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3、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体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除了病毒之外,其他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印象中的细胞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人听说过有些细胞是能够通过肉眼看到的?那是什么?(鸵鸟蛋是最大的细胞)鸵鸟蛋真的是最大的细胞?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资料是怎么说的?(看资料)那我们应该怎么说才正确呢?(鸵鸟的蛋黄才是最大的细胞)。
二、显微镜的发展历史:鸵鸟的蛋黄有10CM长,可以通过我们的肉眼看到,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像鸵鸟的细胞那样容易看到,对于我们体内的细胞,植物体内的细胞我们靠肉眼是看不到的,这就必须要通过一种工具来帮助我们观察这些细胞,那你们知道这工具叫什么吗?(显微镜)。显微镜,就是把一些微小的物体显示出来。那一开始是怎么有显微镜出现的呢?书本P40~41介绍了显微镜的发展过程,同学们先自己找出显微镜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通过显微镜,我们能看到生物的细胞,并作出比较,那你们猜想一下,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是不是一样的?不同在哪呢?给你们时间自己找出书本上关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介绍。让学生认清植物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并简单介绍我们下星期做实验的植物细胞观察图。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四、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作比较,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五、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进一步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两者的区别。做课后练习。显微镜下的气泡和细胞的区别。
六、介绍典型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教学反思:
细胞的结构讲起来比较单调,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好像我们吃的西瓜里流出来的汁液和甜味来自细胞中的液泡,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的,让有用的物质进来,没用的物质挡在外面,细胞产生的废物也排出外面。
生物教学设计11
第一节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
板书
教学过程
(二)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1.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几种方式:
(1)自由扩散:
特点: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等。
(2)主动运输:
①特点: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②意义:(略)
2.细胞膜的生理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的,那么,细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呢?
讲述: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细胞膜有多种生理功能。比如说,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等。其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膜的重要生理功能。
活细胞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就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的“门户”——细胞膜来完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是通过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入细胞的,而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的。首先,我们学习一种比较简单的运输方式。
(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自由扩散活动图板,对照活动图板作简要说明:图中黄色表示细胞膜,红色球状物表示某物质。红色球状物多的部分为膜外,少的部分为膜内。接着教师演示红色球状物不断由膜外通过膜进入到膜内的情况。)
提问:如果红色球状物的多少代表某种物质浓度大小的话,那么,这物质进入细胞是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还是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
(回答:略。)
讲述:对了,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上边这种运输方式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相对于主动运输来说,又叫做被动运输。符合这种方式运输的物质仅限于小分子物质。
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在进入细胞时,不同于自由扩散方式,例如:轮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它所生存的环境中K+多63倍,海带细胞中的I—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红细胞中的K+比血浆高30偌,而红细胞中的Na+浓度却是血浆中Na+的浓度的1/6。由此可见,以上细胞具有不断积累K+、I—的能力和运出Na+的能力,以致不使膜内外的Na+、K+、I—达到平衡。上述这些物质是怎样进行运输的呢?(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主动运输活动图板,在做简要说明后演示物质由膜外进入到膜内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提问:上述这种运输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回答:略。)
讲述:当物质通过细胞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时,就像物体沿斜坡上移一样,必须由外部提供能量,在对上述Na+、K+、I—等物质的运输中,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来供给的。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主动运输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①是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②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提问:物质的主动运输方式在生物学上有什么意义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讨论,最后请一位同学回答,略。)
讲述:由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运输方式可以看出,细胞膜可以让O2、CO2、水分子等小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或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在生理功能上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具有选择性
讲述:对,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关于细胞的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小字部分。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了解到细胞结构与它的生理作用是相统一的,尤其是物质出入细胞膜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对于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填写下表。
出入细胞物质举例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高、低
是否需载体蛋白质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甘油
进入红细胞的K+
生物教学设计12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生物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生物教案备课的发展和变革,我们往常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所以本文在根据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分析中,优化教学设计,讨论生物学教学中从传统教案像现代教学设计转变的必要性。
关键词:生物学 教案 教学设计
自从初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往常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相对应的是生物教学设计已经成为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一个必要的手段。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生物学教学的备课中,教师应该大力的彰显这门学科的个性特征,倡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出特点不同,风格和个性多样教学方案,促使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认真的备课,在教师的备课阶段,有很多老师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教案即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案的补充版本的概念和想法,这是明显不正确的,所以树立教师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正确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更好的备课,更好的完善课堂教学。
1.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1.1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概念区别
教案是教学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是依据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98年)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的学习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宗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教学设计也被称作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
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优化教学效果。[1]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2] 整个教学设计大体应当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程序:“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怎么实现教学
目标”、“我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1.2教学设计与教案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辅助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是教师把某一个课题或者课时作为研究对象儿编写的,对应的范围比较集中,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教学设计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宏观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其中的微观教学设计。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教学设计中运用的最多的一个层次。虽然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最多,但是教学设计的对应范围是远远大于教案的。
1.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学生、教师的地位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学生怎样学习去做设计和准备,生物教学设计秉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学习和知识的创新的“学习者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充满生命意识、社会意识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和积极互动的过程。因为“任何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学习者中心’,这是现代教学设计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征。[3]所以,生物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结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使学生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核心的目的。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讲解八年级上册“鸟”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时候。多学生都喜欢鸟,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一直保持着观鸟的习惯,一到周末就会带着鸟类图谱外出观鸟,积累了许多鸟的知识和实地考察的经验,这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利用起来。课前指导学生从鸟的起源、鸟的习性、鸟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的分类、鸟的趣事、观鸟的'收获等方面查资料、准备PPT,给学生提供讲鸟的机会和平台。不少同学做了准备,讲得很精彩。
传统教案秉持 “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其主要目的就是教师怎样把教学内容讲好。传统教案则往往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怎样教做准备,教师大多时候只是在意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对学生的思考有无并不关心。学生只是教师课堂中的一个听从者的角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并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在传统教案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为控制者、解疑者和传递者,教师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传授教学方法。
1.4教学设计与教案构成不同
生物教学中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进程)以及教学后记等因素构成,还包含了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大致环节。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而生物教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该分析和制定、学习者情况的有关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策略与媒体的运用、教学的评价等构成元素。其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代表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程序,也是人们讨论最多的主要构成元素。
具体来分析下教学设计和教案构成的具体区别:
1.4.1教学目标与设计理念的区别
生物备课设计理念上,教学设计和教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知识观方面,教案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而教学设计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学生观上,教案认为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一个容器,而教学设计认为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的,有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观念上,教案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教导学生的过程,而教学设计认为教学观应该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师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而目标的的制定是教学设计应该重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教案中常称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大纲要求。在生物备课教学目标上,教案主要以教师为阐述为主体,使学生掌握双基和培养能力,教学设计则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在双基、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1.4.2教学重难点分析上的区别
生物教学教学设计在分析教学重难点上,一般会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之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后得到重点和难点,然后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具有针对性。而生物学教案,传统教案对重难点很多时候只是参考教学大纲,大纲上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就设定为什么,对具体情况没有做出具体分析,同时这些重难点也成为了教师教学上课时的主要内容,对其它的方面的生物学知识可能就忽略教学。
1.4.3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之间两者的构成元素在大致环节和基本程序不同以外,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有关分析是传统教案所不具备的,而在教学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案中,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设计教学,缺少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能力的考虑,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备好一节课。
1.4.4在教学手段上的区别
生物教学设计注重现代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以及运用,而且在媒体的选择上都比较先进,随着技术在不断的升级,同时教学利用媒体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和跟新,强调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结合御用,注意使用时候的最佳作用和时机,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有时候可能在后面的同学观察实验并不是很清晰,但是教师利用投影仪技术,可以清晰的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而传统教案需要的教学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是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信息承载和传递功能比较有限。
1.4.5教学评价效果上的不同
教案一般在编写的过程中体现的不明显,常常有时候内容宽泛,没有严格要求,并且在备课的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而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是三个基本程序之一,是有不可缺的比重。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能力的形成状况,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则要同时从三个侧面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显示出对价值观的充分注重。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2.生物教学设计的优化
生物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前,应该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对生物课程标准的解读,是指教师对课表相关条目和内容的理解和说明,教学设计虽然有许多教案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盲目使用,也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这几点:(1)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要具有准确性和可量性。少用课标中高水平要求的目标动词,如确立、形成、养成,尽量不用课标中未列出的目标动词,如培养、提高、发展等。注意目标的阶段性。每一节课都是有限目标。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应改为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的能力目标。(2)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更加衔接和完善,导入、展开(包括提问)、总结、等环节应各得其所并有机衔接。(3)教学策略设计应该更加开放和多选择性。生物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一个预设,但是真正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做到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相结合。(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更加凸显先进性和组合性。(5)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应该彰显个性特色,每个教师都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同,所以生物教学设计的编写,应该结合各个方面,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通过这些对教学设计提出的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到教师的发展,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3.生物教学设计的优势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只有弄清了这两者的区别,才能真正的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备课教学的时候不会将二者混淆。传统教案作为人们长期以来经验性教学行为的产物,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其实是现代教学设计赖以产生的必要基础,但是面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表现出显见的理论性不足和教学理念滞后,必须加以改革。相信大家对于教学方案的编写一定会有全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束缚,不再只是把传递系统的知识作为方案设计的惟一目标,不再只是为了方便自己的“教”而设计,而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把“问题”的设计(任务驱动)提上“日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媒体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真实的课堂情境,把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是真正的为了学生的“学”而进行设计,既教给了学生基本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同样,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可以发现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的生物教案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在强调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教学过程,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因而提议教师在教学中学习运用、改进提高、熟练完善现代教学技术,摒弃原来传统生物教案的不足之处,使现代教学技术理念走进生物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xx (2).
生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通过模拟操作和数学运算感受到微生物繁殖方式及繁殖速度。
能设计实验探究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情感 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探究。
科学知识
知道部分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知道微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适宜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准备】
牛奶(或其他食物)两份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直接提出研究话题:我们身边生活着这么多的微生物,那么微生物是怎样生活的?
二、新授
㈠“疯狂”繁殖的细菌
1、讲解:细菌是通过分裂方式繁殖的。在适宜条件下,有的细菌大概每2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2、算一算、画一画
100分钟后,一个细菌会分裂繁殖为多少个?
4个小时(240分钟)后呢?
3、小结
细菌繁殖速度之快确实让人惊讶。
㈡、微生物适合怎样的.环境
1、提出问题
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能力超强,从古到今,不停繁殖,现在的地球会是这个样子吗?原来微生物的生存也需要适宜的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宜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呢?
2、 猜想
小组内交流猜想,班级汇报。
(可结合上节课的内容)筛选出有争议的观点
3、指导实验设计
a. 思考实验中的变量与定量:要验证这个观点,必须保证哪些条件相同?怎样做到?
b. 集体交流
大家觉得他的设计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c. 制定书面实验计划。
4、各小组课后根据自己的假设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
三、拓展:制作酸奶
酸奶是大家喜爱的食品,它是由新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杯酸奶呢?
学生阅读P47资料
请同学们回家后动手试一试,成功了可要记得与父母一起分享!(注意卫生!)
生物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生物学科课程结构与学科核心素养
2、学校生物学科师资及学科教学特色
3、高校及专业对生物学科考试升学的要求
4、选考生物的专业在高校学习及深造发展
5、选考生物的专业对于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6、如何结合中学生学科学习特点进行选课走班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首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引出对新课改选课的思考:
你对20xx高考改革新方案了解吗?
你觉得自己各科成绩在济南市排在哪里?全省呢?
你的优势学科是什么?
你高考的目标是什么大学?
你对心仪的专业和职业有什么样的了解?
未来你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
激发兴趣展示20xx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体系
一、生物学科课程结构与学科核心素养
整体介绍生物学科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两本书,各2学分;选修Ⅰ三本书,各2学分。
简单介绍学考必考的必修内容,重点介绍将来选课后需要学习的选修三册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参与学科内容。
这一部分以三个经典案例分别引出三本选修课本的核心内容,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过去的主观经验与现实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连接桥梁。具体内容如下:
案例一血糖调节
思考:某广告宣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银耳、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这种说法可信吗?
I-1·选修稳态与调节
本模块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
围绕着:“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1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定”这个大概念。
案例二生态系统的功能
I-2·选修生物与环境
本模块包括: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
围绕着:“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1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大概念组织教学。
案例三基因工程
I-3·选修生物技术与工程
内容包括: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等。
围绕着:“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细胞工程通过细3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个大概念组织教学。
二、选考生物的专业对于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校专业设置及未来发展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态学。
医学: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乳品工程、酿酒工程。
农学(林学)与农业工程类。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化工与制药类。
几个省内重点大学生物相关专业简介
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学院成立于1864年,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有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声誉。6ESI现在形成了具有齐鲁医学特色的世界一流医学学科建设体系。有个医学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1%构前行列,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20xx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建立干细胞研究合作实验室。20xx年中国科学院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临床研究基地”以干细胞个性化治疗、组织器官再造及干细胞临床应用主体,现在肾脏器官再造、遗传学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做开创性研究。20xx年9月30日,山东大学专门成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细胞分化和干细胞方面的研究。
2、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的作物育种实验室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小麦、玉米、果蔬等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我国作物科技和作物生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宗旨,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依托细胞全能性为基础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开展优质高产的转基因作物研究,以确保黄淮海地区农业可持续、高效发展,促进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生命科学院下属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5个系。
本科生考研率稳定在50%左右,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此外,学院与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比如农科院等各种研究所,中粮集团等国家企业,欣和、喜旺等食品公司,齐鲁制药、鲁南制药等药品公司,还有各种种子生物工程公司都是大家就业的很好的选择。
3、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学院有畜牧学、草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几个学科。早在20xx年11月3日和6日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例健康存活的胎儿皮肤上皮细胞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动物生殖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学科,以生殖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为基础组建而成,主要进行动物生殖发育机理及动物繁殖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这些年在家猪、小鼠和hLTFFat1人等多物种上证实了成体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可能性;获得和转基因克隆山羊htPAm及其后代40余只,转基因家兔100余只。
就业方面可以选择各种研究所,伊利、佳宝等乳业公司,正大、中裕等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各种生物工程公司生物药品公司,畜牧业和农产品公司。
三、如何结合中学生学科学习特点进行选课走班
1、高中学业考试分为:
学科合格考(高中毕业考试);6选3等级考(按等级计入高考总成绩)语数外统一考(按分数计入高考)
2、高中不在出现文理分科(学生将选课走班)
3、高校录取学生将采用:专业+高校方式
4、升学渠道多样化: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生、艺体特长生、春季高考生军事院校单招生、高职单招生、夏季高考生(我们说的一般意义上的高考升学)
结束语
1.结合自身兴趣和优势,针对高校不同专业要求,理性选课,尽量文理兼顾。
2.选课不是根本,根本的选择是勤奋还是懒惰。
3.为自己梦想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物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说出核酸的种类。
②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③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②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理解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课后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以下不足:
①任务指向不明确,任务要具体细化。如,比较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任务太大,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可以改为填空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其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比较。
②教学主线不清晰,顺序凌乱。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想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DNA和RNA在结构上的'不同,再细化到局部,从而实现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来理解知识点。从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设计不科学,不符合认知规律,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出发,由元素组成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连,再形成核酸,层层推进,逐渐深化知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课程标准的要求。
2、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反思
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本次课,可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辨析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对学生不太放心,很怕学生达不成任务,我在本次中讲得比较多,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活动,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②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多且零散,需要理解并记忆。在教学中应适当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本次课学生需要记忆2种核酸,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的中文名称。
③对学生见解的反思。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对五种碱基的记忆的时候,有学生提到了U就好比人的两条输尿管,所以U代表尿嘧啶;看到G就想到了鸽子,而鸽子属于鸟类,所以G代表鸟嘌呤。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设计01-28
生物教学设计02-24
【经典】生物教学设计06-19
生物教学设计【精选】11-30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07-18
《生物的启示》的教学设计12-10
【热门】生物教学设计02-23
生物教学设计【推荐】02-23
【荐】生物教学设计02-23
【精】生物教学设计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