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生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井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1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五、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初一中学过,所以在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这部分知识。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引导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周观察几种身边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2.准备课件
3.收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及无性生殖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
在上课前观察几种身边常见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七、课时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延续,并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 3
不死,更不是吃了《西游记》中的唐僧肉,而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生活经验,我们了解到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呢?
学生:人的生殖和发育,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
教师:除此之外,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与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寻找答案。首先,我们学习有关植物的生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板书: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注:教师出示挂图或桃花的投影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演示如下:
(春天,草长莺飞,鲜花开放的景象。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特写映于画面,紧接着是花骨朵徐徐开放,辛勤的蜜蜂在花中采蜜、传粉,花瓣纷纷凋谢等一系列画面的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花开花落,似水流年,盛开是一种美丽,凋谢却往往伴随着伤感,我们的放映结束了,一朵小小的桃花光荣地完成了使命向我们告别了。那我们应该真的伤感吗?大家想想她的使命是什么?她是如何完成的?
学生:她的使命是孕育种子,繁殖下一代。她通过传粉受精作用 4
完成。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桃花的结构(大屏幕展示桃花的结构,学生先复习讨论一下,然后回答各部分名称。出示子房结构,复习子房结构。)。
教师: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热蕊),当雄蕊的花粉粒落于雌蕊的柱头上得过程,就完成了传粉,(屏幕展示传粉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学生复习。)传粉完成后,花粉粒发生什么变化呢?(大屏幕展示受精过程)
教师追问:谁能更详细地向大家解说一下呢?(学生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雄蕊的花粉粒落于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所分泌的粘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当花粉粒破裂释放出精子后,精子顺着花粉管进入雌蕊的子房,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使命,因而纷纷凋谢,唯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部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大屏幕展示)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看课本p2的图表,并填写。
教师:课后问题:1、桃子通过什么来繁殖后代?(种子)
2、种子中的那部分结构发育成新个体?(胚)
生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思想上重视传染病的危害,从而积极地预防;正确对待传染病病人。
教学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一般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关键
结合实例和概念认真分析、讨论。
学情分析
对于传染病,学生了解不多,但课前的调查对学习本节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应让学生做好。同时可以联系遗传病的知识作为比较。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
教具学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含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激发阶段
1、 知识准备:
l 什么是健康?
l 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传染吗?
2、 激趣导入:
肆虐的传染病曾经危害过多少人的健康,夺去过多少人的生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传染病的预防刻不容缓!
二、导学阶段
1、展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传染病有哪些类型。
2、导学、自学、讨论和交流:
l 你患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为什么?
l 什么是传染病呢?
l 什么是病原体呢?
l 猜一猜,它们能引起什么疾病?
sp; 想一想,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l 阅读69页资料,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l 小组交流
l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l 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l 讨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各是什么?怎样看待艾滋病人?
l 以组为单位交流
l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对应措施进行预防?
l 下列图片中所表示的是采取了什么措施?
l 在具体预防中,往往采取综合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收到最佳预防效果
l 猜一猜: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l 根据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l 根据引起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l 简介人类四大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常见病举例
l 艺术归纳:
传染病的概念(略)
特点(略)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略)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略)
按病原体分(略)
传染病的分类
按传播途径分(略)
三、应用评价阶段
1、激趣练习:
以组为单位以抢答的方式回答课后练习题
2、达标测试:
以个人为单位以抽签的方式回答《学习与检测》上的练习题,每个学生回答两个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播放课件导入部分
讲述(或课件展示)
出示课件相关部分
出示传染病的概念
出示病原体的图片
打出传染病的特点
巡回指导
及时评价(对的该组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以流感为例,三个基本环节动画演示
强调概念的关键词
巡回指导
及时评价(对的该组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教师引导
展示图片
结合实例讲述
引导学生结合本节已学知识和人体生理知识
出示图表并讲解
给予评价(对的该组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给予评价(对的该同学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认真观看课件,从而产生对学习本节的渴望。
思考和判断
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它们引起的疾病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
各小组选一人发言
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
各小组选一人发言
学生思考或看书后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分别回答
认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听讲
积极参与讨论并踊跃回答问题
认真思考每一个题并时刻准备回答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按病原体分: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分类
按传播途径分: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教学后记:
本节按照和谐教学法的基本规则和理念,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敏锐,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思想上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正确对待患有传染病的病人。
生物教学设计3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所以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如使用档案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同时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及进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目的
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材料器具
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
实施步骤
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2.涉及报刊有关信息:列举事例,如成都七中学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说明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却没有,为什么?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4.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每节课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对组织教学很重要。
5.(问题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3)出示:藤缠树的标本。学生受到启发,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4)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5)伙食团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7)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8)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9)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10)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6.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7.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8.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9.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为着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10.效果反馈: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更了解学生,下课布置作业:写一篇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生物教学设计4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 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 构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物理模型---能量金字塔。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解”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2)通过分析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迁移能力;
(3)应用“传递效率”解决相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自主性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 通过学习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数学计算能力、独立思维能力,他们渴望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但思维的系统全面还有待提高。
3重点难点
1.重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重点落实方案:
(1)引导学生复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为学习本课作好准备。
(2)运用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进而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 (3)联系实际,用实例分析运用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以验证和巩固其特点。
2.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难点突破策略:
(1)引导学生围绕思考题讨论,并对具体实例作详细分析。
(2)通过“能量金字塔”模型图形象说明能量流动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引入
激趣设疑,引入新课
由“神奇的生态球”短片引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学习。
1.多媒体展示教学情境:播放“神奇的生态球”,问:
(1) 生态系统应有哪些成分?上述生态球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是什么?
(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什么? 请说出上述生态球中的食物链,并写出通用的食物链。
(3)要使小生态球长时期保持原状,需要把它放到有适宜阳光的地方。为什么?
2.引入:从以上可知,生态系统中的各营养级都需要能量的供给。那么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如何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活动2【讲授】新课目标达成
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主动构建,生成概念
1.问: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让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出。
2.多媒体展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并强调重点: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 散失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提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包括三部分:无机环境到群落,群落内,群落到无机环境。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自学提炼,梳理要点
1.学生自主性学习:
学生自学89页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递进式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能量主要以哪种形式和方式输入到生态系统内的?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哪些去路?
(4)每个营养级获得和传递能量的方式是否相同?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以什么形式散失?
2.借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师生共同归纳能量流动过程:
(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能量输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主要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传递: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能量以太阳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散失的形式变化。能量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中以有机物(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4)能量散失: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细胞呼吸及分解者的细胞呼吸,主要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剖析实例,合作探究
1.介绍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及赛达伯格湖,引出能量流动图解。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要求学生据图合作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过程,列出以下讨论题:
(1)请以任一营养级为例,分析其能量的“流入”与“流出”数值。
(2)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
(3)请根据图中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数据计算能量传递的效率。
(4)能量传递效率为什么比较低(或高)?
(5)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什么规律?
3.小组讨论并交流后,师生共同梳理:
(1)赛达伯格湖中生产者的总能量为464.6 J/(cm2﹒a),植食性动物的总能量为 62.8 J/(cm2﹒a),肉食性动物的总能量为12.6 J/(cm2﹒a)。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3.5%,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0%。
(2)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其余80%~90%能量的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得出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过渡:我们能否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用一个图形表示出来呢?
4. 展示能量金字塔的构建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意义,再由能量金字塔迁移至生物数量金字塔等。
提示: “能量金字塔”一般呈正金字塔,而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出现倒置现象。
活动3【练习】教学目标巩固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D
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C.各营养级从低到高能量呈金字塔形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4.根据右图所表示的食物网,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计算:
如果牧草固定了1000焦耳的能量, 则猫头鹰最少能获得____焦耳能量, 最多能获得____焦耳能量.(1、40)
5.假设你流落在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A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的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 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过程: 能量的源头是阳光;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 (网)是能量流动的总渠道
特点: 单向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活动5【作业】课后巩固拓展
1.自学内容: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2.作业本作业:课本课后复习题二。
生物教学设计5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2、教学策略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4、教学程序
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提问:通过预习,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知道了多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新课过程
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5、练习反馈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 );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6、教学反思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生物教学设计6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懂得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视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
通过懂得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懂得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能够使学生懂得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础单位。然而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照两者的雷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加深对细胞结构的懂得,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尽管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级动物一样的营养方法——异养。通过实验视察还能够明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响敏锐。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照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点的懂得。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法与植物的营养方法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会合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能够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全部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这些内容对刚不久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特别是在一节课上,既要记住一系列名词,又要懂得一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领域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
(2)草履虫代谢废物的排出也是学生难懂得的内容。对草履虫体内的两个伸缩泡和它四周的收集管的认识,一些学生容易懂得成平面的结构。教师能够借助于模型或看录像片进行讲解,解释伸缩泡是一种泡状的结构,从字面意思上懂得,它能够伸缩。当收集管收集了细胞内的代谢废物(过剩的水、少量氨和尿素)送到伸缩泡后,伸缩泡逐渐涨大,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表膜小孔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使学生分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叫“排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学生特别容易将“排泄”和“排遗”相混杂。教师能够进一步讲明:排泄是将细胞内的参与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排遗是将食物泡中的消化不了的残渣排出体外,这些残渣没有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的过程。
3、在显微镜下找到草履虫,并能认识相应的结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为:
“视察草履虫”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动物实验。在显微镜下视察既小又活动的草履虫的确不容易。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能够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①课前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培养,预备好具有一定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②教师示范或看录像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③注意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
本章参考课时二课时。
教学预备:
草履虫的挂图,模型。以及草履虫培养液。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引言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能力,把讲课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导考虑,让学生自个儿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比先讲课后实验的传统教法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本节课能够这样开始:
首先,教师取出一瓶装有丰富有机质的河水给学生看。接着,请学生从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下视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用显微投影仪与学生一起制作一张临时装片,接着与学生一起讨论。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啥生物呢?有植物、微生物,还有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我们这个地点看到的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叫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散布特别广,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它的体内有些特化的结构,用来保持它的生命和延续后代。下面我们以原生动物中的代表——草履虫为例,来研究一下它的形态和结构。
2、关于草履虫的形态的教学,能够这样安排:
首先,让学生用肉眼视察试管中有一定浓度的草履虫培养液。使学生对草履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一定是草履虫,它们喜欢集合在培养液的上方。它的形态结构特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第二,让学生从培养液的上方取一滴液体,制成临时装片。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示学生:为了幸免草履虫在视野中跑得太快,能够想啥方法阻拦它。为啥要把少许棉花纤维放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视察装片的同时,能够播放草履虫形态的录像片,以关心学生精确制片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能够请学生把草履虫的形态画在黑板上。
第三,教师能够对草履虫名字的由来,做补充解释;也能够用草履虫的模型进一步定位草履虫的形态或在黑板上对学生画出的形态进行修改,以备讲结构时用。
3、关于草履虫的结构的教学,能够紧接形态进行讲解。教师能够问学生:草履虫的身体是单细胞依旧多细胞?它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有啥雷同点和不同点?怎么样证明这些雷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能够结合挂图或自画板图带领学生把草履虫的结构弄清楚。还能够给学生放录像,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身体一侧有口沟,其旋转运动的特点以及在布满棉花纤维的水中钻来钻去的模样。此外,还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身体内的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等结构。
讲结构时,应有意识地提示学生:①草履虫的原始特点。②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
4、关于草履虫的生理特点的教学,能够与植物对照地进行讲解。
教师能够问学生:绿色植物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草履虫又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呢?由此来启发学生懂得:自养与异养的概念以及草履虫的捕食、消化、吸收和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并明确给出排遣的概念。
关于食物泡的形成和移动路线,教师可画板图解释,并请学生用高倍镜视察一个草履虫体内食物泡的移动情况。在视察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问:食物泡的大小是否一样?哪儿的,哪儿的最小?为啥?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放录像解释,特别是排遣的过程。教师要告诉学生:草履虫的消化方法是细胞内消化。
关于草履虫的呼吸,教师能够借助板图解释:草履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全部身体表膜进行的。草履虫通过表膜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渗入到细胞质中。进入细胞质中的氧气有啥作用呢?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回想植物的呼吸作用。同理,氧气在草履虫体内也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含氮废物,能够从体表(表膜)排出,也可和大批过剩的水一起借伸缩泡排出。
关于草履虫的排泄,教师能够先组织学生视察位于草履虫身体前后二端的收集管和伸缩泡的运动情况,接着提问:①收集管与伸缩泡的关系如何,运动特点怎么样?②前后二个伸缩泡的伸缩特点是啥?这样伸缩的利益是啥?③伸缩泡中的废物通过啥道路排出体外?④啥叫排泄?它与排遣的区别是啥?
讲完上述内容,教师可在黑板上小结草履虫的消化、吸收、呼吸和排泄的过程:
通过上述小结,能够使学生把草履虫的几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便于懂得和掌握。最后来,提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怎么样反响?这是下节课讨论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引言的设计:
第二课时开始,教师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请学生回想第一课时所视察和学习到的内容及知识。请学生答复:①草履虫的形态,前端和后端的区别?②内部各部分结构名称?③草履虫的消化、呼吸、排泄等生理过程?④草履虫在结构和生理上,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在学生答复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能够这样说:草履虫除了在形态、结构、生理上与植物有所不同外,还表现如今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响上与植物也不雷同。怎么样视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响呢?这时,教师能够先让学生自个儿设计一个实验,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些问题,让学生边视察边考虑。例如:啥叫应激性?清水对草履虫有没有刺激?草履虫对清水和盐粒的刺激是怎么样反响的?植物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动、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响有啥不同?最后来,教师要重申:①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有反响,这种反响叫应激性。②动物的应激性能够使它趋向有利刺激,回避有害刺激。③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响要比植物敏锐得多(能够举例)。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是通过表膜上特定的结构感应的。
3、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雷同点和不同点。
生物教学设计7
过程与方法:
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科学知识:
1.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3.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
4.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5.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新课
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P2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
学生回答。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
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
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讨论。
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树的图片。
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
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
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
出示P28和P2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P2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P2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就不同。
生物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动物、植物以及人类进化的知识过程中,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比较法。
2.在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基础上,归纳总结、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二、重点、难点分析:
动、植物进化的历程是本小节学习的重点。通过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各类生物的特征,分析归纳,抓往能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同时,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物进化是生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且是伴随着地球的演变过程进行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提出问题:地球上现在存在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那么最早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问题是这一章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释疑
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
A、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学生自渎课本资料分析思考:
1、什么是化石,不同地层化石的规律是怎样的?
2、始祖鸟的形态特征说明了什么?细胞色素c的不同差异说明了什么?
3、什么是比较法,比较的意义是什么?
B、生物进化的历程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1.植物进化的历程:
结合课本上的生物进化树并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
学生通过植物的进化历程,推测出植物的进化趋势。
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结构分析看,是从简单到复杂;植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2.动物进化的历程:
科学家适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
提供各类群动物代表动物的挂图或投影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点,并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3.生物进化的趋势: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四、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可算是七年级内容的一个小结,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会遗忘很多,所以课前最好让学生自己预习,搜集植物方面的内容,比如植物的形态结构等,这样的话整堂课的效果就会比较好。生物进化树是这节很重要的,讲解进化历程的时候多结合这个图。所以这节课可以说是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一个结合。
生物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重点: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对比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调查了校园里面的生物,知道了生物无所不在,那你们知道,这么多的生物都共同生活在哪个共同的家园中呢?(地球)很好(打开课件,展示地球图片)这就是我们的地球,那我们是生活在地球的内部还是生活在表面这一层呢?(表面)很好,外面这一圈就是我们生物共同生活的地方,科学家们把它叫做生物圈,很多同学对生物圈不熟悉,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学习关于生物圈的知识。
(课件中打出生物圈的定义)我们科学家们早就对生物圈下了定义,哪位同学帮老师读一下生物圈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定义: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那我来问一下你们生物圈除了包括生物之外,还包括什么?(生物生活的环境)很好,那我们的生物圈究竟有多大,能包含这么多东西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地球的厚度是多少?(12750千米)那生物圈呢?(20千米)看来我们生物圈只占了地球的一小部分,却有那么多生物生存着。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不是都生活在同一上层面中的,而是我们的生物圈分为三大部分,就是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圈的大部。那三大圈中各生活着什么生物?这三大圈是否绝对分开?(小组讨论两分钟)有的生物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例如人,还有没有别的例子?我们世界的人口将近60亿,而我们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科学家们设想能否把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星球上?比如月球,火星?(不可能,因为那里没有水,氧气,温度太低或太高…)那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又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呢?(因为生物圈有满足生物生存的各种条件)讨论书本P5~6六幅图片,看各幅图片中生物圈满足了它们的哪些条件。完成书本练习: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分析图片:熊猫频临灭绝的原因?蕉树枯萎原因?得出结论:动物、植物等所有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做练习:
1、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有X。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
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3、有人说:“只要有充足的牧草和水,牛羊就能正常生活”,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布置下节课准备的内容: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下节课每小组至少要抓到五只回来做实验,抓好时要把它们放在湿的土中养着,而且避免光照,不然很容易死。
教学后记:
同学们对于一些熊猫,蕉树等接近生活的图片比较感兴趣,以后可以多举这方面的例子。
教学反思:
因为这节课的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知识点相对简单,只是介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学生很容易精神不集中,应该考虑多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或者图片供学生思考,像讲到为什么其他星球没有生物,应该多找一些其他星球的资料告诉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要保护地球的意识。学生对于做练习比较感兴趣,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考虑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安排一至两题练习,加强学生知识点的同时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生物教学设计10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什么?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利用转基因技术设计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方案,如何培育无籽西瓜等。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策略性知识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一般程序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而策略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前者是对外的,后者是对内的。策略性知识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迁移能力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如在学习细胞分裂后,归纳出分裂期特点的有效记忆方法,即“前期:膜仁消,两体现”;“中期:粒排中央赤道板”;“后期:粒裂体分去两极”;“末期:两失两现板板壁(植物细胞)”。这样,学生对这种陈述性生知识记忆牢固,再通过比较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归纳如何判别细胞分裂图象,进一步学习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变化规律这些程序性知识,对学生策睁性知识的掌握有所帮助,使其在解决问题时有明确的思维方向。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1科学探究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学会如何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信息,如何用文字、图表、科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如何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这些策略性知识的运用中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诸多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科学规律的内容,如:酶的发现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是什么”,“为什么”的结论性知识的讲授,更重要得是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科学家如何用已知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苏教版新课标教材中“研究性学习: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策略性知识教学设计。如:只设计实验材料、用具或只设计实验的部分步骤,是针对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其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步骤均进行设计。通过这一实验设计情况的反馈,既可检验学生对生长素调节作用两重性的理解和应用,又能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从而检查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如苏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在“课题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获取信息、得出结论。而不是让学生按照教师所提供的一种方案去进行验证性实验。课堂中,当提出让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提出了:“可能与温度有关”、“可能pH有关”、“可能与酶的浓度有关”、“可能与底物的浓度有关”四种假设,可顺势利导把学生分成四个探究小组,要求按照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和自由操作的机会,如此给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策略性思维水平。
2思维导引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你的困难是什么?你下一步应当做些什么?”你能不能换一个说法?你更坚信哪一种可能性?“你能不能倒过来想想?……”
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过去常常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实验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入事先设定的记录表中,根据澄清石灰水混浊程度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02的产生情况,由此分析得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种“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充其量只是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无法全面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该实验教师最大的任务应是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如下的讨论:
(1)联想酵母菌发面做馒头的过程,讨论下列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馒头为什么有孔隙?空隙中气体的如何鉴定?
(2)由发面做馒头产生C02进一步提出疑问:猜测可能发生什么生理过程?酿酒过程也用到酵母菌,密闭装置。这是在控制什么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酵母菌是否也有呼吸?
(3)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问题?当然,提出一个好问题并不容易,你可以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
(4)你作出这个判断时有充分的依据吗?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仪器?怎样测出这些量?存在着哪些困难?
这样的师生双边交流过程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火花,逐步学会分析问题,将内隐思维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展示出来,达到思维导引的目的。
3问题设计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问题解决活动的指导,不应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更不宜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应该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针对学生出现的失误,提出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2)如果学生不知如何深入进行解决问题,提出能使问题不断深入的后续问题。(3)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的`来源,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利用有关信息,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相关信息。
如“细胞呼吸”的教学中,针对有氧呼吸设计的问题是:①有氧呼吸可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在哪里?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②什么是有氧呼吸?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分析有氧呼吸反应式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途径。③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可使多少摩尔ADP转化为ATP?这一系列问题既能由表及里地剖析有氧呼吸的本质,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此外,这些有坡度的一个个子问题,逐渐点拨学生的思维,使之思路入轨,很好地培养学生答题时的思维策略。
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许多地方可能考虑不周全。所以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在思维方法、解题策略的指导,可向学生提出“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办?”等类似的问题,通过这种指导训练使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明确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条件,使问题解决活动继续下去,逐步形成解决策略。
4练习测验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策略性知识形成的关键是思维策略的组合运用,要形成一定的策略性知识,就要努力促成思维组合。在这一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作为前提的基本的条件就是练习与反馈。通过适量科学合理组织的练习和反馈,策略性知识的习得才能成为可能。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策略来指导自身完成相关练习,在练习中必须有变化,只有在变化的中的练习,其知识才能深化,策略才能灵活应用。
如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就可通过下列练习强化知识:
1.下列变化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有()
①氧分子的释放;②[H]的产生;③CO2的固定;④产生ATP;⑤ATP中能量的释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
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流动大致过程是()
A.叶绿素→ADP→CO2→碳水化合物
B.光→ATP→叶绿素→碳水化合物
C.光一叶绿素+CO2→碳水化合物
D.光→叶绿素→ATP→碳水化合物
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系的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在上述练习的基础上可再作如下变式练习:
将置于阳光下的盆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C3与葡萄糖的生成量的变化是()
A.C3增加,葡萄糖减少
B.C3与葡萄糖都减少
C.C3与葡萄糖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葡萄糖突然增加
这样让学生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中运用光合作用过程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真正做到教会学生学习。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在测验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传统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现、重复和记忆的能力。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学习,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负担加重。新课程提倡测验设置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在具体问题情境解决中形成学习策略。
例如以“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比较”为题材出一道试题,可能有时会直接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固定化酶能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B.固定化细胞能产生一系列酶
C.固定化细胞产生的酶,其活性更容易受影响
D.固定化酶更适合大分子反应物”形式呈现
显然这样的测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为学生提供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因此,同样是考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比较,教师可以这样的情境呈现“如果想把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该选择哪种技术?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又应该采用哪种方法?”这样的测验不仅考查了知识,还使学生在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许多现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策略运用的思维水平。
5反思评价中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一些策略,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要把评价放在解决问题的背景中去,要培养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方式,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做出调整、改进和完善。策略性知识就在这种有意识的自我反思中形成,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如在学完“物质的跨膜运输”后,可再增加一个“栏目”――“学完跨膜运输你应该知道什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整理、反思学过的知识,以便归纳总结、补充调整,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建构能力。
反思最主要的形式是回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如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作此探究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探究过程中你运用了什么策略?能解释一下你的想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实验的结果是否合理?”……在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档案,记录思维点滴,学生可更明确自己的思维状况,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输入逐步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需要,逐步形成思维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理念,它有助于统一已有的狭义的“知识”与能力间的矛盾,确立策略性知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材中有着进行策略性知识教学设计的广阔空间,只要教师用心开发,精心设计,有意识地通过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就一定会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感受!
生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识记重点字词;
⑵ 把握本文的结构大意,掌握文中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全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以及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等问题。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密切的关注自己生活中的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注意观察生活,科学的认识与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策略与方法】
讨论式、启发式、分析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一、新课导入
念一则新闻,有关生物入侵。
二、识记重点字词
三、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描写的?试概括每一个段落的大体意思。
精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组: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为什么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迁移不会造成生物入侵的现象发生?
3、在文中的3、4自然段作者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现象?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生物入侵的现象?如果有,请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五、布置作业
【课后记】
本文教师通过问题组的形式帮助学生解读全文就好,通过课文联系实际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培养学生的环保科学意识。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说明顺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为人类造成的损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不速之客──猫鼬”。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作一番考察。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
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⑵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明确:⑴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
三、局部揣摩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件中“课文练习”部分。)
四、合作探究
1、以组为单位,根据已有资料,简介一种生物入侵者(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启发思考:预防、治理、利用。
五、总结提升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或乡村“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使云南滇池死掉,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在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加深对生物入侵的认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设计12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节肢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2学情分析
探究式学习方法、提问法、分析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法等等。主要是突出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探究式学习,突显重要感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3分钟)
教师活动:
1.出示谜语:“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2.利用PPT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是否有相似性?
3.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
为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观察和生活实例找到答案。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是“蜗牛”。
观察、思考、做出假设。
活动2【讲授】教学内容
(一)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15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结合书上12页图片,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明确双壳类的结构及其功能。
提出思考问题,供小组讨论:其各结构与生存环境有何关系?
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2.靠什么结构运动?
3.靠什么结构呼吸?
4.缢蛏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活动:
观察、填写表格。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
1.依据经验推测其具有保护作用。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推测: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二)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10分钟)
教师活动:
在观察双壳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书上13页石鳖、蜗牛和乌贼的图片, 提出思考问题:
1.石鳖贝壳是什么形状?它靠什么运动?
2.蜗牛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是什么形状的?它靠什么运动?
3.乌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捕食和运动的?
在PPT上补充这三种动物的`结构图片,教师给出适当地补充,学生在进行对比观察的同时 完成表格。(表格附后)
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软体动物之间的相似和不同,通过对其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强化“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学生活动: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思考、分析、判断、填写表格。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5分钟)
教师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比较表格中三种动物的相同点。
2.提示学生这些相同点就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主要特征提升出类群名称:正因为它们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它们才都属于软体动物。
4.板书: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学生活动:
通过比较、归纳、概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身体都很柔软,都有外套膜,都有外壳或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分钟)
教师活动:
阅读教材13页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发言,归纳、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
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
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钉螺。
学生活动:
阅读、讨论、记录、交流。
课堂小结(1分钟)
教师活动: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认识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可以通过概念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软体动物。作为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丰富的多样性以适应其生活环境。
学生活动:
倾听、回忆、认同。
活动3【活动】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
一、实验: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二、常见的动物:
常见的软体动物 石鳖 蜗牛 乌贼
贝壳数及保护 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保护 一片;保护 有退化的贝壳海螵蛸;支持
有无外套膜及其作用 有,保护 有,保护 有,保护
身体是否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足的种类 腹足 腹足 腕足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四、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养殖业――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疾病传播
活动4【练习】随堂练习
练习题
(一)软体动物
1.软体动物体外有贝壳,贝壳内的身体柔软,目前已知软体动物有 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 大类群。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 、 、 等。由于它们的身体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3.软体动物中除了双壳类以外还有很多,如 、 、 等。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2.昆虫的外骨骼不
1.下列关于蜗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蜗牛生活于水中营底栖生活
B.蜗牛对农业生产有害处
C.蜗牛的腹足肌肉发达
D.蜗牛的身体表面有一个贝壳
2.昆虫的外骨骼不具有的作用是( )
A.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支持内部器官
C.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
3.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A.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
B.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蜕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动更灵活
D.减轻体重,有利于运动
活动5【测试】课堂小测试
1. 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正确的是: ( )
A.保护身体内部柔软部分 B.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能使贝壳开和闭 D.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2.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A.扇贝 B.海蜇 C.田螺 D.乌贼
3. 有关河蚌体内珍珠的形成,下列哪项叙述正确: ( )
A.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异物形成的B.由贝壳外层细胞分裂形成的
C.由斧足上的细胞分泌的粘液形成的 D.由闭壳肌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
4. 下列哪一特征不属于软物动物 ( )
A.身体柔软 B.身体分节 C.身体有贝壳 D.有外套膜
5. 下列哪种动物在捕捉食物时,使用触手 ( )
A.水蛭 B.乌贼 C.扇贝 D.海蜇
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
A.气门 B.气孔 C.气管 D.肺
7.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 ( )
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形态在发生变化
8.在无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是 ( )
A环节动物 B昆虫 C鸟类 D鸟类和昆虫
9.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
A虾 B蟹 C臭虫 D蚯蚓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教材上的相关课后练习
答案:1、(1)X (2)X
2、A
3、腔肠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4、相同点 :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
不同点: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外骨骼还可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感官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个体。
生物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能力目标:
尝试制作昆虫标本
情感目标:
养成严谨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制作昆虫的标本
难点:昆虫展翅板的使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采集筒、铁铲、枝剪、绳子、标本夹、捕虫网、毒瓶等。
组织教学:
(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标本,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帮助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那么什么是标本,标本是如何制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板书)所谓标本是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植物。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一、植物标本
1.植物标本的定义:将植物的全株或者一部分,经过采集、压制或者浸泡,制成供观察、解剖、学习和研究用的实物标本。(板书)
(引)既然标本是由实物做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制作标本,首先要有实物。那么采集植物时需要哪些工具呢?我们来认识一下。(拿出工具实物,让学生说起用途)
2.认识采集工具:
采集筒:临时存放标本。
铁锹:挖掘植物的地下部分。
枝剪:剪断树枝或其他难以折断的植物器官。
绳子:捆扎标本夹
标本夹:压制标本,应有吸水性较强的纸,如旧报纸等。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铅笔、号牌等。
(引)有了采集工具我们就可以采集植株了。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植株呢?
3.采集植株:
①野外采集的注意事项:不要过量采集植株;不要在危岩和滑坡处采集;不要乱吃乱尝野果,以免中毒;不要采集珍稀植物。
②选择株形端正,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尽可能齐全的植株或者带有茎、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讨论:为什么要采集有花和果实的枝条?
答:对于一般高等植物来说,花和果实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采集的植物与周围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③处理植株:
A整形:多数叶片正面朝上,少数叶片背面朝上。
B压平:将整形好的叶片放在几层容易吸水的纸上,盖平。把标本层层摞起来,用标本夹夹好捆紧,放在阴凉通风处。
C干燥:为防止标本霉变,需勤换纸,直到标本干燥为止。
D装贴处理:用透明胶带把干燥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贴好标签,上面再粘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的护纸。
(引)我们了解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那么大家想一想,采集来的植物标本不等干燥就直接上台纸可以吗?(不行,会导致标本枯萎变形,不能反映出植物体原来的特征,还有的标本因为水分过多而腐烂)
小结:以上我们介绍的是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植物标本除腊叶标本外还有浸制标本,也就是说植物标本分为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两类。植物标本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学习活动中,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植物标本不仅可作为研究植物分类的一句,还可为植物资源的考察、认证提供实物资料。植物标本还作为科普宣传材料出现在展览馆、科技馆的橱窗里。植物标本叶可作为工艺品美化人们的生活。
二、昆虫标本
(引)菜园里飞舞着漂亮的蝴蝶。同学们为了观察和研究蝴蝶,左扑右打终于捕到一只,慢慢松开手看,蝴蝶的翅已经折损的不成样子。怎么样才能捕到一直完整的蝴蝶?捕到的蝴蝶如果想长期保存做成标本,应怎样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昆虫标本的制作(板书)
1.采集工具:
①捕虫网:由网袋、网圈、网柄构成。
②毒瓶:保持虫体完整。制作方法:取几枚桃仁,先加水浸湿、压碎,再放入罐头瓶或果酱瓶中,上面铺一张吸水纸。
③三角纸包:标本放在纸包里必须把翅膀背面反叠,以免擦坏背面鳞片,在三角纸包外面要注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和采集人。
在采集过程中,昆虫与周围环境是相适应的。
2.制作工具:展翅般
3.制作步骤:
用捕虫网捕捉昆虫,用镊子将昆虫移入毒瓶内杀死。对于翅上有鳞片的昆虫先放入三角纸包中,然后连同三角纸包放入毒瓶中。
针插:用镊子取出毒瓶中的昆虫,用昆虫针插起来。
A、不同的'昆虫选择不同的昆虫针。标本在昆虫针上的位置应是针上部留出全针长度的四分之一。
B、不同的昆虫针插部位不同。
蝶蛾:中胸正中央
蜂蚁:中胸中央偏右一些
瓢虫、天牛、金龟子等:插在右面鞘翅的左上角,针正好穿过胸部腹面中足与后足之间
蝗虫、蟋蟀:插在前翅基部上方的右侧
②展翅:把插着昆虫针的昆虫固定在展翅板中央的木条上,把翅展平。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展翅。
如果展翅板中部不挖一条与重提大小相当的勾缝,展翅时昆虫会怎样?
展翅时翅无法展平,而且容易使虫体变形。
③干燥:
④保存:把制作好的昆虫标本按不同类别放入昆虫盒内保存,贴上标签,注明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和采集者。昆虫盒内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想一想:采集到的昆虫如只是为了观察外部形态,观察完后,应该怎样做?
将其放回大大自然中去,尽量不要使它不受伤害。
小结:昆虫标本除具美学价值外,主要用于科研、教学、资源调查、科普宣传等。在科研上,一方面作为鉴定分类的依据,另一方面叶可作为研究其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材料。在教学上,不仅能让我们学到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技能,还可丰富学校的标本室,作为以后学习昆虫知识的重要资料。
板书:
一、植物标本
1.定义:将植物的全株或者一部分,经过采集、压制或者浸泡,制成供观察、解剖、学习和研究用的实物标本。
2.采集工具:
3.采集
4.制作过程:
①整形:多数叶片正面朝上,少数叶片背面朝上。
②压平:
③干燥:
④装贴处理:
5.植物标本的分类:
6.植物标本的作用
二、昆虫标本
1.采集工具
2.制作过程
①针插:
②展翅:
③干燥:
④保存:
3.昆虫标本的作用:
作业:能力测评。
生物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生物圈。
2、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上台交流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生物圈是一个整体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地球的情感;通过对个人、本地区、整个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破坏的讨论,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爱护环境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总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讨论。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对照提纲,分小组调查和收集资料
提纲: 1、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
2、你和你的朋友,你的家庭做的许多事,可以通过复杂的途径影响生物圈,试举例说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本地有哪些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事例?这给本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4、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使生物圈受到了破坏?(可用图片或文字资料说明)
5、本地将正在或将要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环境?
6、从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角度出发,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你认为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态系统?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
(二)新授
1、各小组抽签介绍七种生态系统。
(结合生态系统的组成,谈谈该生态系统的特点,如:主要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2、小组讨论交流
各生态系统是否相互独立,互不相干呢?
(1) 书本P30页资料分析
(2) 分别从三个方面:非生物成分(阳光、水、空气)、生态系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中心分析)、各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动物分析,找出他们的联系。
得出结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课前准备资料的整合与交流
生态系统被破坏之后能不能得到恢复?(能,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当遭到严重的破坏之后就无法恢复了,对生物圈而言,最大的破坏是什么?(人类的活动)那么:
(1)你、你的朋友、你的家庭所做的许多事,有哪些是危害了生物圈的?
(2)本地有哪些导致生态系统遭破坏的人类活动事例?这给本地带来了什么危害?
(3)人类还有哪些活动危害了生物圈?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的后果?
(可以口头描述,也可以用文字、图片资料展示)
针对这种现状,人类的有些活动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生物圈,危害了我们人类
生物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观察课件上的植物,注意一下它们的形态生活环境。
2、列举周围见到的植物
3、拓展反思:观看碟片:恐龙生活的年代。恐龙时代的森林中的树木与现在森林中的树木基本一样吗?它们现在还存在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掌握藻类植物生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学教材P78-79,结合彩图及课件,思考教材P79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讨论题。
3、结合课件及彩图,归纳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4、拓展反思:“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指的是哪类植物?
学习任务二:掌握苔藓植物生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学教材P80-81,结合彩图及课件,思考教材P81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讨论题
3、结合课件及彩图归纳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4、拓展反思:为何根据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和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学习任务三:掌握蕨类植物生存环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学教材P81-82,归纳蕨类植物基本特征
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复述蕨类植物基本特征
3、拓展反思:肾蕨为何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长势越来越差?
三、系统总结
四、诊断评价
1、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事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原因是()
A、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有茎、叶分化,能密集生长
C、根、茎、叶具有疏输导组织D、叶片下面能产生大量孢子
2、紫菜是一种含有碘的藻类植物,生活环境是()
A、陆地B、森林C、江河D、海洋
3、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通种植以下四种植物的密集环境中,那种植物最先死亡()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4、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的一面长满了苔藓,而对面没有。据此可判断生长苔藓的一面是()
A、南B、北C、东D、西
5、在潮湿的树林里发现一株植物,有根、有茎、有叶,叶背面有小隆起,这一植物属于()
A、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C、种子植物D、苔藓植物
6、燃烧用煤主要由古代哪一类植物遗体埋在地下形成()
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藻类植物D、松柏类植物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植物,是一种优良的
8、肾蕨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结果肾蕨长势越来越差,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
9、某地区修建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长时间后,生长在该地的鳞叶藓和尖叶提灯藓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五)课后反思(略)
【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设计01-28
生物教学设计02-24
【经典】生物教学设计06-19
生物教学设计【精选】11-30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07-18
《生物的启示》的教学设计12-10
【热门】生物教学设计02-23
生物教学设计【推荐】02-23
【荐】生物教学设计02-23
【精】生物教学设计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