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2 09:17:58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要投稿

电路教学设计精品(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路教学设计精品(15篇)

电路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简单电路》,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初步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探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3、科学知识: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能连接稍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小灯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1、试一试。

  用给定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观察是怎样连接的。

  2、画一画。

  用图表示出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3、换一换。

  提问: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又会怎样呢?

  (1)把小灯泡换成小喇叭,会怎样?

  (2)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会怎样?

  4、问一问。

  (1)在连接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亮起来?

  5、做一做。

  (1)小灯泡亮时,怎样才能让它熄灭?

  (2)小灯泡熄灭时,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

  (3)有更方便的办法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吗?

  请大家分组合作连一连。

  6、说一说。

  (1)这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吗?

  三、合作参与,探索发现

  指导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红绿灯,并使红绿灯按指令工作。

  (1)红灯亮。

  (2)绿灯亮。

  (3)红灯、绿灯都熄灭。

  四、回顾亲历,自主小结

  1、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知识?

  2、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电路教学设计2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实验器材

  电池两节,小灯泡两个,开关三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过程

  1.课前复习

  首先带领学生对电路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的并联电路?让学生回忆上节课老师通过演示进行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验。

  2.进行实验

  实验电路图

  串联电路实验电路图

  并联电路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按照合理的`位置摆放器材

  (3)、根据电路图按照顺序连接电路

  (4)、检查所连接的电路

  (5)、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明亮情况

  (6)、记录实验情况

  (7)、整理试验台,把实验器材回归原位

  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按照电路图给的顺序连接

  (2)、为避免连接错误,连接电路时最好从电源正极开始连接

  (3)、并联电路连接时最好先连好一个完整的支路,再把另一个支路并联到第一个支路上

  (4)、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5)、实验结束时一定不要忘了整理器材

  4.实验小结

  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5.布置作业

  (1)、填写实验手册

  (2)、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图

  反思:略

电路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深化连接电路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状态,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

  3、熟悉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用这些符号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了解画电路图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会初步识别通路、开路和短路等电路状态。

  2、会利用元件符号按规范画出电路图,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作图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带领学生体会物理现象和知识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学特征——简洁、美观。

  3、通过认识家用电器和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电路的组成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特点。

  2、通过画出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

  三、教学难点:

  1、电源短路的危害。

  2、按要求画出电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演示: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引导学生回答在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

  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不允许用导线把电

  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2、复习提问:①什么叫电路?

  ②电路的基本组成有哪些部分?

  ③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教师重复演示上述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

  生的现象。

  2、学生观察并思考有关问题后归纳:

  ①通路——电路中处处连同的、有电流流过的电路。

  ②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③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

  三、电路图

  1、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出示电路中常

  见元件示教板),而画实物图是

  很麻烦的。为了简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

  的各元件。

  2、请同学们查看课本P61页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3、老师在同学们看后,对元件符号的画法做一一说明。

  4、电路图:这种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5、示范: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6、同学们讨论出电路图的优点。

  7、指出画电路图的要求:①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②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③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8、学生练习:①练习画出对应的.电路元件的符号。

  ②参考图13—7,在虚线框中画出“活动13。2”的电路图。

  四、阅读课本第62页“生活、物理、社会”

  介绍:集成电路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大量应用。

  让学生了解目前电学的发展的应用。

  五、交流与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经行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六、课堂巩固练习。

  以小黑板的形式呈现练习题。

  七、作业

  1、复习课本,熟练画出课本图表中的各电路元件符号。

  2、完成课本第62页练习1、2两题。

  反思:本节学习内容是继上课时的学习,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和会画电

  路图,这两个都是教学难点,故我在教学中降低了难度,放慢了脚步,给学生留下思考

  的空间和时间,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但由于演示实验的局限性,部

  分同学对于电路的三种状态还不是特别清楚,如果能换成多媒体进行教学,也许效果会

  更好一点。

电路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电路图》是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完成对基本电路的构建,才能从电流,电阻,电压这三个物理量进一步研究电路。 并找出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欧姆定律。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对电路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内容主要分为电路和电路图两部分。重在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如简单电路的构建,开关的作用,电路的连接,电池的短路,画电路图,电筒的电路图等都充分体现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是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的开始,电路对八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相对比较陌生。但是生活生产科技中到处都与电有关,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所以在教学中力图从生活出发,尽量做到生活化和实践性,让学生从实验室最简单的电路元件开始体会电路。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又好表现,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设计了较多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电路的连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设计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生产、科技中电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电的广泛性。体会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电路,理解各电路元件的作用

  2、会画电路图

  难点: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尝试连接电路,自行分析电路故障并解决问题;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在更感性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并联电路示教板

  2、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电路板、灯(2个)、开关、导线、干电池(2节)、手电筒

  七、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用多媒体展示秦淮河的夜景图。提问:你觉得夜景怎样?美在哪里?【用美丽的夜景导入新课,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电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并能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师生讨论后小结: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新课教学】

  1、电路的组成

  首先教师将让学生作一个“使一盏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合理选择使一盏灯亮起来(其中几组桌上少给了开关,少给了电池,少给了导线)一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一边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讲述开关,导线和电池的作用。然后教师将挑选用到开关盒不用开关都能让灯成功亮起的小组上台演示。教师问:这两种连接方式哪种更合理,为什么?教师将对开关进行“打开”和“合上”的操作,让学生观察电灯的“暗”与“亮”,感受开关的必要性。再进行提问:仔细观察,要使灯泡发光并可以控制,哪些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讨论、回答,最后总结引出电源,用电器并最终引出电路的概念。

  板书: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称为电路。

  2、电路的状态

  用多媒体展示通路和开路的动态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状态下,电路有什么特点。通过教师的引路,学生讨论归纳得出: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开路:断开的电路,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接着,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开路?学生讨论归纳得到的原因有:开关打开,接头松脱,接触不良,用电器坏了,导线断了等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问:我们能否将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呢?

  探究活动:用导线将一节干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请学生用手触摸导线。

  教师问:导线是否有发热现象?学生在触摸过程中能感受到导线发热,温度不断上升。学生通过回答“如果时间再长一点会如何呢”这一个问题,能很好的理解短路的概念,并明确短路的危害,同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牢记短路的危害。

  3、画电路图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电路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又易懂。学生成果展示,并互相评论。然后教师归纳:实物图比较直观,但画起来太复杂,有些复杂的电路图根本无法表示。所以有必要来学习一下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电路图。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列举的电路元件符号。接着让学生对照桌子上的实物画出自己设计的电路的电路图。教师展示学生的电路图并进行评价。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并归纳画电路图的注意点:元件分布均匀,位置合理,导线横平竖直呈矩形,使图形美观。

  4、串、并联电路

  在了解了电路和电路图的基础上,教师将引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深一步的探究。提供给学生一下电路元件:2个小灯泡、1个开关、1个电池组、若干根导线。让学生设法把两盏灯同时亮起来。学生完成后,请两组有代表性的上台演示。学生观察讨论来比较两组的异同。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串、并联的电路实物图。并归纳出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多条。(干路,支路)

  通过串并联的实物图连接方式,要求学生画出串并联的电路图。然后与多媒体展示的串并联电路图进行比较,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交流,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处。做的好的教师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5、手电筒电路图

  前面所学的电路图都是实验室中比较简单的电路,在生活中的电路往往会比较复杂,但也存在比较简单的。下面就来探究一下手电筒的电路图。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兴趣并能巩固知识。

  【复习小结】

  今天你收获了多少?

  学生小结。[学生各抒己见,总结有针对性。并能引导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巩固练习】

  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将探究引向课外,保持探究的连续性。

  【布置作业】

  课后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自己设计一些小电路,画出电路图。

  【板书设计】

  电路的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称为电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电路的状态 开路:断开的电路,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短路: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电路图。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多条。(干路,支路)

电路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电路的概念;用替换法、检查法或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来检查电路出故障的原因。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出故障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有根据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查故障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池、电池盒、灯座、电灯泡、不同颜色的电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在展示台上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的串联电路。提问:谁能说说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电流在这个电路里是怎样流动的?

  2.小结: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3.老师为各组也准备了一个这样的`电路,请你们把断开的电线连上。(小组连接一个有故障的串联电路。)

  4.提问:小灯泡亮了吗?小灯泡没亮说明什么?(板书:电路出故障了。)

  二、分析故障原因

  1.电路出了故障,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使电流中断,灯泡不亮呢?(生讨论后汇报。)

  2.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出了这么多可能存在的故障,但这些毕竟还是我们的猜测。那我们怎样才能确切地找出电路中的故障呢?

  三、制作电路检测器

  1.(课件出示万用表。)电工师傅就是用万用表来检测电路的,这种工具我们也称它为电路检测器。今天咱们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利用它就可以查出故障的电路了。瞧,这就是我们要制作的电路检测器。

  2.咱们亲手制作电路检测器,怎么样?(学生制作电路检测器。)

  四、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1.我们该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师演示: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和一根电线的两端相连接,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故障;如果不亮,则说明这根电线有故障。

  提问:如果电路检测器不灵怎么办?为什么先要把检测头接触一下呢?检测仅仅做一次就够吗?为什么要重复检测呢?

  2.整理实验方法(课件出示):

  A.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碰一下,看检测器的灯泡是不是发光。

  B.把可能出故障的元件串到电路里,看检测器的灯泡是否发光。

  C.重复检测一次。

  3.接下来的任务是用刚才的方法查出电路出故障的地方。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设置了一个有故障的电路,你们能用电路检测器把故障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A.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尽量放低声音。

  B.边实验边记录。

  C.把检测出来的故障元件放在1号袋中,然后在材料盒中换取好的元件。

  D.重新连接电路,排除故障,使故障电路中的灯泡亮起来。灯泡亮起来,说明你已经排除故障,成功了。(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4.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电路中有几处故障,是在什么地方出的故障呢?

  (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略。)

电路教学设计6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

  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对短路的理解和识别、规范画出电路图

  【课前准备】

  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板上有一个小灯泡,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小灯泡能持续发光?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

  观察前面电灯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分析总结:

  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2)闭合电路。

  2.电流的形成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有大题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

  (2)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讨论:金属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3)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想想做做】

  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观看视频)

  注意: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二)电路的构成

  讨论:

  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

  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1.电路的定义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

  (1)电 源:提供电能(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电源)

  (2)用电器:消耗电能(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用电器)

  (3)导 线:输送电能

  (4)开 关:控制电路(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断开)

  (三)电路图

  1.定义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 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见课本P38,图15.2-5 几种常见的元件及其符号

  3.画电路图

  例题:画出下面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学生练习画电路图

  (四)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提出问题】

  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

  1.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2.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3.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三、课堂总结

  电流、电路、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

  四、布置作业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

  五、板书设计

  电流与电路

  1、电流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2)电流的形成

  (3)电流的方向

  2.电路的构成

  (1)电路的定义

  (2)简单电路的基本构成

  (3)电路元件的作用

  3.电路图

  (1)定义

  (2)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的画法要求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电源短路、用电器短接)

电路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上的一节常规课,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动手操作性强,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综合应用。在本课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科学课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来展开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回顾旧知和生活实际,并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说,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做,亲身去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点亮一个小灯泡。在课堂上充分鼓励敢于尝试的'同学,对于学生在点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其他的孩子去发现,去指正。由此导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电器元件,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科学名字。你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而对这样的组装,他们可能很早就已经玩过类似的游戏。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小灯泡很快被学生点亮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着,我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分析我们的连接,你能说说干电池的电流是怎么走动的吗?”这下可难住了一部学生。她们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少部分对电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但说不完整。在他们的思考问答下,更多的学生会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时,我将孩子们零散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全盘托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开关来控制灯泡。而这个连接却没有开关。我们能不能加一个小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熄呢?加入开关,重新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又很快的完成了组装。现在,请你把我们的连接用实物图画下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学生们花了几分钟才画好实物电路图。要画得像容易吗?感觉怎么样?要是简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此时,可以充分让学生们想想简便的方法,她们给了我很多好的意见。我也给同学们一种方法,学习画简单的电器元件符号,用符号再一次画简单电路图。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后,我立即发现大多学生不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对灯泡内部的结构不了解,对看不见的电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认识了电流实验盒中的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开启学生智慧的思维。因此,我这课的设计,先点亮小灯泡,认识电流的存在,小灯泡只有在回路电路中才能亮,一旦断开就会熄灭。然后,逐渐的增加电器元件,我们不可能始终用手握著让小灯泡亮,电器元件就可以让我们的手解放出来。这就构成了一个电路连接。学习画简单电路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知电路连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电路的布置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电路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器材并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新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探究结论的正确性不做评价。新教材更突出过程与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这几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准备】

  实验仪器:小灯泡多只(不同规格)、电键、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实物展示台、多媒体等等。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智启疑

  把任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就会发光。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并联电路电流值之间什么关系呢?

  安排学生可以先初步实验,并先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什么关系。

  二、开放思想、大胆猜想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

  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同学们一下子提出这么多的猜想,哪种猜想正确呢?实验是检验对否的最好方法。

  三、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甲灯之间的电流;②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②电灯甲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③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下面电路图中的A、B、C点)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选定的三个点,有的组认为同时用三个较好,测一次就能同时看出各点的电流是否相同;有的组认为用一个较好,理由是:不同的电流表测量时可能有误差,同一处的电流用不同的电流表测量结果也可能稍有不同。

  师生讨论交流,结论就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试验次数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请大家分别分析一下实验数据,然后作出结论。

  生: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多数同学的实验做得最准,向你们的大胆猜测和成功的验证表示祝贺!其他同学的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猜测和实验,我们来猜测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之间的关系。(重复以上五个教学程序)

  生: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再想一想我们的实验中还有哪些问题存在?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要吸取的教训,好不好?

  (课件展示)

  ①实验设计中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及不妥善之处呢?

  ②操作中易出现什么问题或故障呢?(提示:小灯泡是否都发光?电流表是否正确接入?读数是否与所需量程对应?)

  ③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呢?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数据?

  教师提出:换用不同的灯泡再做实验或者把三个、四个灯泡串联起来,多测几个点的电流,看一看各点的电流是否都相等?

  经过同学们的多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板书)

  六、评估交流、总结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景设置、启智置疑;开放思想、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合作交流;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辨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总结反思,探究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对于本节课,大家还存在什么疑问和还想知道的问题呢?

  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同,为什么两个灯泡的亮度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提出:用同样的电源,分别接上两个不同的灯泡时,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以肯定,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学生在课下继续交流探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探究这些问题。

  本节课目的明确,安排合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探究过程极为重视,对学生活动极为重视,这些都是探究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我还复习了如何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另外我还知道,猜想并不可靠,必须通过实验来证实。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写出本节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五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路教学设计9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分;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正确区分各种功率(电功率、热功率、机械功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对本章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实验的考查灵活多变,包括仪器的选取、读数,器材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此,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还要加深和巩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总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比较弱,对实验题中器材以及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取、电路故障的分析等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特别加强对实验部分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并会运用电阻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握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焦耳定律及其运用

  4、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电学实验另设专题复习)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识点

  2、利用学案导学,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解各实验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数据分析等,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严谨性,培养认真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电路故障的分析、电路典型计算题及相应实验的计算与分析,让学生体会电路规律的实用性与利用学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成就感,从而加深对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

  3)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五、教学策略:

  对重要知识点建立框图,力求简明扼要;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利用学案导学,在复习中注意讲练结合。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

  (一)构建知识

  网络

  PPT演示本章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加深对基本规律的认识。对其中的重难点如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的理解及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着重讲解。(注意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边听边想)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注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辨析

  (三)整合拓展

  (四)小结、作业布置一、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让学生思考:

  1、当电流I为零,U=?图象纵轴的截距有什么意义?

  2、当外电路短路时,R趋近于零,此时路端电压等于多少?电路中的电流又等于多少?图象横轴上截距的值有什么意义?

  3、图象的斜率有何意义?

  用PPT演示详细的解答,并作解析

  教师用PPT演示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对其中的要点进行解析。

  师:我们把本章的热点题型分类进行分析讲解与强化练习:

  板书:类型一动态电路的有关问题:

  PPT演示:处理这类问题的步骤是:首先对电路进行分析,然后从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断电路总电阻变化情况(若只有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化,则不管它处于哪一支路,电路的总电阻一定跟随该电阻变化规律而变),再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电路的总电流、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再根据电路特点和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分配原则判断各部分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情况、

  归纳:电路的动态变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要变化的部分找突破口。

  师:典型例题分析,再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相应类型的变式练习

  师:巡堂检查学生对练习的解答情况,找出学生犯的普遍错误,再进行针对性讲解。

  板书:类型二电源功率的有关问题

  师:大家要区分好闭合电路中的以下几个功率

  板书:

  1、电源的总功率P总=____________、

  2、电源的内部损耗功率P内=______________、

  3、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P总—P内=______________

  师:对学生回答作出分析,指出:电源消耗的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是两个概念,电源消耗的功率是电源的热功率、当内电阻等于外电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但效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可见效率高时输出功率不一定大、

  师:典型例题分析,再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相应类型的变式练习

  生:

  师:巡堂检查学生对练习的解答情况,找出学生犯的普遍错误,再进行针对性讲解。

  板书:类型三含容电路的有关问题

  师:含电容电路的分析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PPT演示)

  师:典型例题分析,再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相应类型的变式练习

  师:巡堂检查学生对练习的解答情况,找出学生犯的普遍错误,再进行针对性讲解。

  板书:类型四电路故障的有关问题

  师:PPT演示电路的断路及短路故障的表现及判别方法,并作出解析

  师:典型例题分析,再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相应类型的变式练习

  师:巡堂检查学生对练习的解答情况,找出学生犯的普遍错误,再进行针对性讲解。

  板书:类型五非线性电路的求解问题

  师:PPT演示非线性电路的特点及常用的分析方法。

  师:典型例题分析

  师:巡堂检查学生对练习的解答情况,找出学生犯的普遍错误,再进行针对性讲解。

  小结及作业布置

  教师小结: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牵一发而动全身”,分析时要把电阻变化的部分作为突破口,按“局部→整体→局部”的思路去分析。本章有四个实验,均为出题热点,我们将会就实验为专题,展开专门的复习。请大家先预习辅助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作业布置:

  1、完成导学案中未完成的练习,把不懂的搞懂再多做一次

  2、预习辅助教材中实验专题思考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有必要时要做笔记并填在导学案上

  边听边看边思考,并作必要笔记

  先想再做再听教师讲解再做学案中的相同类型的变式练习。

  思考后回答

  先想再做再听教师讲解再做学案中的相同类型的变式练习

  听讲、思考并作必要笔记

电路教学设计10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结合我校“五一一五”有效课堂模式,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电学已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电流电路》这一章的学习为后续课程中《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中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也为接下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及电流的测量等知识做好铺垫,总之,本节内容的学习是整个电学部分的基本功。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第一次认识电学物理量---电流、第一次连接电路、第一次画电路图,学习过程中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因此,不论是从知识结构的衔接上,还是学生自身发展上看,本节内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画电路图,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会总结规律

  针对以上情感目标,我制定如下知识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了解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

  3、通过动手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4、结合小灯泡、电子门铃等电路的实际连接,掌握按实物电路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的方法。

  结合情感目标和知识目标,我确定如下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总结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路图可以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表达出来。

  3、教学重、难点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能否会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学各章的学习,因此,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第一次连接电路,第一次画电路图,不容易正确、规范的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因此,学会根据实物图画对应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 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内容,老师坚决不插手,学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由我想说变成我要说,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对电流电路的认识,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通过用电器能否正常工作理解电流的意义,总结电路的组成,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实验探究法、阅读指导法、小组交流讨论法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已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自我总结和展示的能力还需有所提升。

  2、学习方法

  本节课可以给学生提供

  1、操作、尝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做到胆大心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逐步完善自己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教育观,实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以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自主阅读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高声朗读,明确目标

  用多媒体将本节课需要达成的目标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设计意图:俗话说,没有目标就像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我想,在教学上也是如此,只有先将要达成的目标展示给学生,他才不会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准确的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试想: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学生会想到如果没有电,我们的城市一片漆黑、工厂不能正常运行,电饭锅不能煮饭,不能上网查阅资料,不能接打手机……)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情景入手,既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过渡到课题,又能体现出物理学是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第三环节:分组实验,认识电路

  1、设计活动:

  利用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警示“!”,教师进行强调。

  学生活动:

  1、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2、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如何才能使它们各自工作起来

  3、每组一个同学不重复的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师活动:

  1、教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2、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灯泡会发光,电动机会转动,电铃会响?

  得出结论: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就要有电流流经用电器。

  设计意图:

  开放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认识电流

  设计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电流的形成

  学生活动:

  1、观看多媒体课件

  2、小组交流讨论电流形成的原因

  3、小组代表展示总结电流形成的原因并进行板书

  4、阅读课本了解电流的方向

  教师活动:

  1、播放课件

  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

  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求教师重视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消化,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学生记住教师提供的结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体系理解电流形成的原因,逐步完善学生自学的能力。

  3、电路的构成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问题展示出来

  问题展示:

  1、什么是电源?什么是用电器?

  2、电路包含哪些部分?

  3、电路中什么时候有电流?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并就纠正学生表达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

  设计意图: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源、用电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自身认知体系发展的差异,学生就有学得会和学不会的问题,教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环节:你追我赶,美观作图

  设计活动:

  学生利用课本上的原件符号,记录下小灯泡发光时的电路图,每组评选出一张最美观大方的电路图,奖励大熊印章一枚,并总结出什么样的电路图最美观,得出画电路图的规则。

  设计意图: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养成你追我赶、你好我学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督促学生认真思考完成电路图。

  第四环节:尝试探究、认识三路

  学生利用每个小组桌面上的实验器材,连接教材上演示实验电路图,感知通路、断路及短路。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连接电路,分析通路、断路及短路的原因,利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这三种电路。

  教师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三种电路。(比如将电流比喻成道路上行走的人流)

  设计意图:

  实际上,学生并不是完全按照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去接受新知识的。一切新刺激都必须作用于个体原有的认知系统,个体接受的新知识必然要经过自己的改造,不仅要改造新的对象,而且要改造自身固有的认知系统。在反复改造的过程中才能发展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要多扮演学生的朋友、顾问和指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仅仅充当传道者或现成真理的提供者。

  第五环节:归纳小结,能力提升

  设计活动:

  提出问题: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

  学生活动:

  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组员可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

  通过自我展示,提升学生想说敢说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表达,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流电路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二、电路的组成

  1、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2、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闭合

  三、电路图

  1、常见的元件符号

  2、电路图的连接规则:

  ①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②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③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④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

  四、通路、断路、短路

  1、通路:正常连接、用电器能正常工作的电路

  2、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和用电池两端连接起来的电路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

  六、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如下思想:首先,全体性。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实践性。提供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小组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以往必能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以上教学设计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电路教学设计11

  【教材简析】

  《电器出故障了》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4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常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面对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的思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本课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无法点亮小灯泡的真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具体来说,学生将经历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原因,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并想办法排除电路的故障,最终解决电路的问题,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经历科学实践活动,迁移应用电路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概念的全面理解与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路一定是由电池、用电器和导线连接在一起组成闭合回路,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学生对电池、导线、小灯泡的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了,学生知道通过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去排除故障,也知道要去检查电路中各个电器元件是否能正常工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根据科学原理,通过改造简易电路能够制作出“电路检测器”。

  初步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器元件的故障,并想办法排除故障。

  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1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在连接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是电路的什么地方出故障了,电路会出什么故障呢?用什么方法去排除这个故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课题:电路出故障了

  二、探索

  活动一: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分析电路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教师出示“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提问:“电路可能出现什么故障了?”然后各小组开始讨论,请学生把想法填写在表格中。

  2.开展全班讨论,收集学生的想法。

  电路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连接的问题,另一类是某个部件出故障了,比如小灯泡的灯丝断了。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办法是检查电路:看看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如果连接没有问题,而小灯泡仍然不亮,就会进一步考虑是某个元件出了问题。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活动二:做个电路检测器

  学生列举出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这里学生将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就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师发给学生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把两个检测头(也就是原来连接开关两边的导线头)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是否亮起来。重点提示学生不能用我们的检测器检测家里用电器的电路。

  活动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1.发给每组有故障的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2.请每组先预测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再检测,并试着排除故障。

  3.请学生一边检测,一边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的“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中。

  三、研讨

  1.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轮流汇报检测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小组检测出电路的哪一部分出故障了?怎么知道它有故障的?用什么办法排除的?

  2.加强用电安全教育。

  教师再次强调: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易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四、全课总结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第1课的“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的知识?解决了哪个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板书设计】

  电路出故障了

  合理猜测

  小灯泡坏了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小灯泡被点亮

  电池没电了

  导线坏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19710067945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共一项内容,帮助学生检测电路故障时记录检测项目、有无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学生首先讨论每一种故障的检测方法,再开始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最后讨论排除故障的方法。

电路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电流和电路知识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本节内容包括电路的构成、三种基本的电路、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电路图,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4、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短路及其危害

  【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

  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

  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电路

  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

  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你能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呢?

  [分组实验]连接单灯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那你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

  学生经过猜想、分析、讨论,分析各种可能原因,会对开路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电路中的某处断开了,电路就没有了电流,用电器也就无法工作。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合上开关,小灯泡亮了,电路中又有了电流。要想让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中必须有持续的电流,也就是电路必须是处处接通的。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分析: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小灯泡流向电源的负极。

  小结: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2、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讨论: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灯泡不两,说明灯丝断了。

  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3、电路图

  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如果都用实物连接图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是费时、费力的,其连接情况也不易识别。

  下面我们用统一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

  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不妥电路图,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

  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及时反馈,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

  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方便,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看电路图,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还要学会根据电路图来实际连接电路。连电路使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的连接要有序(通常按电流方向);(2)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有无短路;(4)若连接无误,要试触(点接开关),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若异常,应立即断开开关)。

  【板书设计】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2、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短路、通路、开路

  3、电路符号

电路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科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

  1.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学会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能进行两个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难点:串、并联电路计算中公式的选择。

  三课前准备

  电池组、开关、导线、电流表、定值电阻等。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2.新课引入

  演示:(1)将一个电阻接入电路,读出电流表示数

  (2)将两个电阻接入电路,读出电流变示数

  现象:一个电阻和两个电阻电流表示数一样,效果相同

  阅读课本p93问题与思考,解释什么叫做等效电阻

  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

  推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例题1:把一个4Ω的电阻R1和一个5Ω的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12-7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这个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

  推论: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练习课本p96例题2,并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五课堂总结:

  1.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1-6题。

电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2、通过“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使学生不怕重复,不厌其烦,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小电动机、门铃、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收音机通上电就能放出音乐?为什么电视机通上电就能看到影像?为什么电饭锅通上电就能做熟米饭?为什么电风扇通上电就能转动?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甲]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乙]为什么一按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

  [生丙]要小灯泡发光,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丁]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呢?

  [生戊]水的流动能看见,那么,电流的流动能看得见吗?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合而成的,让我们走进这个“电的世界”看一看,试一试,现在就来分组,每两个人一组,自己动手,不要错过机会。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要带着问题去做。知道吗?

  二、新课教学

  1、想想做做:怎样连接电路?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台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将这些器材连接,分别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看谁做得最快。

  [生甲]老师,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乙]这个电会不会电人啊?

  [师]不会电人的,放心去做(36V以下的为安全电压)。这两位同学能够大胆提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生危险。现在,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提问、讲授新课]:

  [师]真快啊!你们真棒。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响,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

  闭合开关,灯泡就亮了,为什么?什么叫电流?电流是怎样形式的?

  [生]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师]可以。

  [生]电流流动能看见吗?

  [师]本来是看不见的,现在来模拟一下,让你们看看,要细心观察。

  [动画演示]电流的方向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电流流向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向?

  [生]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2、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如何判断电流的方向?

  [师]对于整个电路来说,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负极的,而对于灯泡来说,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发光。

  [小结]: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板书]

  Ex: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电路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教师在此可简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举个例子说吧,有一种二极管,电流流过时能够发光,叫发光二极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马路两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发光二极管。

  [生]原来漂亮的发光布告牌是用了发光二极管。如果我要在设计的小玩具中接入二极管,那玩具就会发出各种光,到了晚上会很漂亮!

  [师]你能想到“学有所用”值得我们学习,好多的发明家就是从想开始的。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动手动脑设计出自己的独特的小玩具或学习仪器。

  3、PPt演示、让学生判断灯泡的亮和灭?教师在此可适当补充“通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并引出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有一处断开的电路叫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相连叫电源短路,(讲清危害)

  将一导线直接连在用电器的两端叫用电器短路。

  [师]从演示中可以看到: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流过。

  [师]大家观察和实验都很认真。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2)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板书]

  有电源 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板书]

  [师]很高兴,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验、讨论、归纳出了电流的形成条件,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生]沉浸在喜悦之中,学习热情高涨!)

  4、探究:电路的构成

  [师]下面让我们一齐来探讨电路的基本组成。

  [生甲]灯泡、小电动机、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板书]

  [师]对,用电器是需要有给它提供电能的装置,谁给它提供呢?

  [生乙]一定是电池。从实验中可看出,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

  [师]说得非常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

  [生]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

  [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

  [生]我们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连接电路呢?

  [师]是的。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

  [生]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板书]

  n简单电路的构成及作用:P102

  (1) 电源 —— 提供电能

  (2) 用电器 —— 消耗电能

  (3) 开关 —— 控制电路的通断

  (4) 导线 —— 电流的通道

  评:在平等的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5、动手动脑:画电路图

  [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

  [生]我们不是在光学中学过,用符号来画光路图。我想电学中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实物。

  [师]如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看来,大家“类比”的方法掌握的很好。

  接下来,同学们就看一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比比谁最快!

  (学生记,教师给予指导,如何用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常犯的几个错误:

  6、[想想议议]

  [师]下面大家看课本P104图5。2—9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

  [生甲]不能转。

  [生乙]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师]分析的很好。电路的闭合性是很重要的,否则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们的目的。

  三、交流与评价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一)、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有电源

  (2)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

  (二)、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三)、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四个部分)

  (1)电源 ——提供电能

  (2)用电器 ——消耗电能

  (3)开关 —— 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 —— 电流的通道

  (四)、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

  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图形就是电路图。

电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教学设计示例

  家庭电路

  (一)提问引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讲解: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②怎样安装插座板?

  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探究活动

  【课题】

  探究生活用电中的接地方法

  【组织形式】

  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三相插座如何接地

  地线的接地方法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电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路教学设计12-19

电路教学设计07-12

电路教学设计06-21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12-15

电路教学设计【推荐】02-22

【热】电路教学设计02-22

【精】电路教学设计02-28

电路教学设计【荐】02-14

《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07-02

家庭电路的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