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2 16:17:17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要投稿

电路教学设计精品[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路教学设计精品[15篇]

电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开关可以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知道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

  乐于合作、勇于创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感受开关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2.体验包括设计、制作、改进在内的技术与工程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理选择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开关,并用它控制电路中电器的工作状态。

  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更加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木块(橡皮)、图钉、回形针、小灯泡、小灯座、小开关、电池盒、电池、导线、红灯和绿灯。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36插卡式门锁图片。)门锁内的开关可以控制门的打开和关闭,类似的装置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我们能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种电器,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元件控制着电流的通和断,这个元件就是开关。

  2.提问: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简易电路中,小开关是如何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的?(预设:通过控制电流的通与断。)

  3.揭题:那么电路中的开关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电路中的开关。(板书:电路中的开关)

  【设计意图】利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与断是学生认识电路的重要内容,通过思考开关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来聚焦本课研究主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小开关

  1.提问:(教学提示: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小开关。)这个开关的制作使用了哪些材料?(预设:黄色的支架部分是塑料制成的,银白色的簧片和弹簧夹是金属制成的,支架和弹簧夹连接部分的螺丝钉是铜制成的,红色按键是塑料制成的。)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预设:塑料是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通过;金属(包括铜)是导体,可以让电流通过。]

  2.布置任务:开关的制作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开关具备控制电流通和断的功能。接下来我们就把小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它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教学提示:给每组分发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和小灯座。)

  3.小结:按下开关按键,开关的两个金属触点相触,电路接通,用电器工作;松开按键,开关的.两个金属触点分离,电路断开,用电器不工作。

  探索二: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开关

  1.过渡:开关有控制电流通与断的作用,那么,不同用电器的开关都一样吗?(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37电磁炉、电风扇和电灯的图片。)

  2.提问:大家会使用这三种用电器吗?它们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预设:用手指轻轻触摸电磁炉的开关就可以打开或关闭电磁炉;旋转电风扇上的旋钮开关就可以启动或关闭电风扇;按压电灯开关两端,就能打开或关闭电灯。)

  3.讲解:不同用电器有不同类型的开关,图片中电磁炉的开关是触摸式的,电风扇的开关是旋钮式的,电灯的开关是按压式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开关的工作方式。(教学提示:出示“常见的开关”资料。)

  4.小结:除了生活中常见的按压式开关、触摸式开关和旋钮式开关,还有很多在特殊电路中使用的开关,如空气开关、遥控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等。(教学提示:出示对应开关图片。)

  探索三:做个回形针开关

  1.过渡:认识了那么多种开关,接下来,我们来尝试用小木板、回形针和图钉做一个简易小开关。

  2.活动:给每个小组分发1块小木板、1枚回形针和2枚图钉,指导学生按照教材P37图文步骤制作回形针开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小开关,指导学生将观察点从开关本身转移到简易电路中去。通过介绍多种开关,拓展学生对开关种类和样式的认识,激发学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更多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通与断的。最后指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回形针开关,并完成一个包含开关在内的简易电路的连接,这实际上是学生对电路概念和电路通与断原理的立体呈现。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过渡:学会了制作简易小开关,我们就能控制一个简易电路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开关常常能控制几个电路,例如红绿灯电路。(教学提示:出示红绿灯图片。)

  2.提问:大家猜测一下,红绿灯电路中的开关是怎么控制红灯和绿灯的亮与灭的呢?(预设:红绿灯电路中有两个开关,分别控制红灯和绿灯的亮与灭;红绿灯电路中只有一个开关,当开关转到一个位置时,接通红灯,转到另一个位置时,接通绿灯。)

  3.布置任务:我们来尝试制作用一个开关控制红绿灯的模型电路吧!(教学提示:给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材料,并出示制作步骤,指导学生分工完成制作。)

  4.拓展:如果想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再亮起一盏黄灯,应该怎么办?请大家课后自行设计。完成设计的同学可以找老师领取材料进行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学生熟悉的红绿灯模型,帮助学生应用学到的电路概念和导体、绝缘体知识,体验科技制作和工程实践的魅力,感受科学技术应用与创造对生活的帮助。

  教学反思

  开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也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和使用到,但他们可能并没有关注过开关的原理,更不会知道如何制作开关。所以,本课先引导学生观察电路中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通断的。学生在多次按动开关和观察小灯泡的亮与灭的过程中,会对开关的工作方式产生一定的认识。再介绍各种类型的开关,拓展学生对开关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小开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作用的理解。拓展活动有一定困难,教师需巡回指导或在制作前播放演示视频。

电路教学设计2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说明与建议

  想想做做

  本节可以直接通过想想做做引入新课。

  课本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小灯泡和玩具电风扇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动玩具中都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怎样连接,可以控制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这样的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想动手试一试的欲望会很强烈。

  这节课应该在实验室上,两人一套实验器材。

  学生开始实验前,务必阅读课本中的实验警钟!

  实验警钟!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目前不必深入说明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的原因,只需简要说明其危害,并要严格遵守。

  电流和电路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同时,在学生完成三次闭合电路的连接后,启发学生思考三次电路的共同特征。

  学生会发现,导线将电池、开关、灯泡(或电动机、音乐门铃)逐次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就会亮。他会说这是由于电池中的"电"有了可以流淌的路径。教师在这里要强调电路的闭合性。

  小学阶段的电路学习,仅仅限于实物的连接;初中阶段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在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时,为了方便,往往是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电路图便是其中的一例。也可以说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课本中的几个常用元件及其符号不必在此让学生多练,认识就行,可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使用来逐渐掌握。

  想想议议

  作为电路知识的巩固,教材设置了栏目中的问题。让学生检查有错误的电路,使学生再次感受到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路不闭合就不会有电流。课本图5。1—4的错误在于电池没有接在闭合的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电源和用电器关于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按《标准》的要求是从能量的角度讲的,即"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这里,深层次的含义是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如,灯泡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小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音乐门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只是由于学生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还很粗浅,这里没有强调"转化",但教学中可以讲"转化"。

  可以在课堂上演示"电池消耗"的实验,让学生从电池的消耗来体会能量的相互转化。

  由一节电池、小电动机、开关组成电路,观察小电动机的转速随着时间逐渐变慢。这可以说明电池中的电能减少了,而这部分电能正是提供给了小电动机,维持了它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电极的极化使得电池内阻增加,从而输出电压降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输出电压还能有所提高。不过,从根本上讲,这也确实可以看做电池容量减小的表现,所以以上的解释也不错。不过教师应该注意,这里不要说得过多,否则可能出现科学性错误。

  导体和绝缘体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将各种物体(硬币、金属的剪子、塑料尺、橡皮……)连接到小灯泡的电路中,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与不亮来判断物体是容易导电还是不容易导电。根据物体导电性能的这种差别,知道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初中阶段,学生在了解这一特性之后,必然会产生了解其原因的愿望。课本只是直接说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够导电;食盐水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所以也是导体。

  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这段内容具体化,用较形象的板画(如图5—1)或动画类的计算机课件进行演示,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电流的方向

  教材中没有以"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这种方式给出电流方向的定义,而是回避了实际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教学难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初中学生在"电流和电路"的学习中侧重其应用,而不拘泥于那些难于理解的物理学概念。这样处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由电子的实际运动方式跟我们头脑中"定向运动"这种经典模式其实也是相差很远的。这里只要求学生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其方向就是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这里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最好不要简单地说电流沿着"正极到负极"的方向,因为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的。也不必让学生区分电源"内部"和"外部",在谈到方向时只要不把"用电器"一词忘掉就不会错了。

  教材中提到发光二极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种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生活中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实例很多,电视机和收录机上的指示灯、城市街道上的红绿灯、火车站上的布告牌、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都有用到发光二极管的。教师在这里结合当地的实际多做些介绍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小玩具、小仪器的兴趣。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此题的目的是进行"根据电路图连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这种训练对于学好电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增加一些这样的练习,要不怕简单、不怕重复、不厌其烦。

  不仅要在纸面上"根据电路图连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还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多次这样的练习。要多练。在成年人看来,连小灯泡跟连小电机、连音乐门铃好像是一回事,但对初中学生来说,换一个新的用电器就是一次新的练习。对于知识,一般说来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只作课本上的练习远远不够,要在实验室里多动手练。

  2、这是一个设计题,比较简单,连成一个闭合电路就行了。可以和第1题结合,在实验室里进行训练。

  3、这是一个设计制作型练习。首先要能够区分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不过,不要把二极管的正极、负极这两个名词告诉学生,学生会把它们和电源的正负极混淆。只说让学生判断,他们手中的二极管允许电流从哪条接线流入,不允许从哪条接线流入,就行了。

  有的发光二极管需两节电池串联起来才能发光,使用时要注意给学生配备合适的电池组。

电路教学设计3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难点】

  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对短路的理解和识别、规范画出电路图

  【课前准备】

  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板上有一个小灯泡,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小灯泡能持续发光?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电流

  观察前面电灯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分析总结:

  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2)闭合电路。

  2.电流的形成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有大题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

  (2)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讨论:金属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3)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想想做做】

  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观看视频)

  注意: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二)电路的构成

  讨论:

  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

  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1.电路的定义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

  (1)电 源:提供电能(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电源)

  (2)用电器:消耗电能(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用电器)

  (3)导 线:输送电能

  (4)开 关:控制电路(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断开)

  (三)电路图

  1.定义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 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见课本P38,图15.2-5 几种常见的元件及其符号

  3.画电路图

  例题:画出下面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学生练习画电路图

  (四)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提出问题】

  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

  1.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2.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3.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三、课堂总结

  电流、电路、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

  四、布置作业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

  五、板书设计

  电流与电路

  1、电流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2)电流的形成

  (3)电流的方向

  2.电路的构成

  (1)电路的定义

  (2)简单电路的基本构成

  (3)电路元件的作用

  3.电路图

  (1)定义

  (2)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的画法要求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电源短路、用电器短接)

电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者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没有变化。

  2、了解什么是电路暗箱,电路暗箱有什么特点。

  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来检测。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电路暗箱,并且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来检测。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和检测电路暗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线、小灯泡、电池、制作电路暗箱的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大家来做一个猜猜乐游戏。

  2、教师把两根导线的一头握在手里,问:同学们,老师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3、学生猜一猜,老师松开手进行验证。

  4、教师引导:我们这样猜的话,只能靠运气,有没有方法判断老师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

  5、板书课题:

  14、电路暗箱。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在电路中增加电池或灯泡

  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电路,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个简单电路的组成。

  2、假如我们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者一个小灯泡,那么小灯泡的亮度会不会有变化呢?先请同学们来预测一下。

  预测:

  增加一个电池,小灯泡变亮。

  增加一个电池,小灯泡变暗。

  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变暗。

  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变亮。

  小灯泡的亮度会不会有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3、学生分小组活动,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没有变化。

  4、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预设: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小灯泡变亮,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会变暗。

  活动二:解电路暗箱

  1、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来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们来检测。

  2、出示课本43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一下本次解电路暗箱的要求。

  3、如何解电路暗箱?出示课本43页“解暗箱提示”。

  这个电路暗箱有4个触点,分别是A、B、C、D,触点之间可能连接了导线、小灯泡、电池。根据外接灯泡的变化,判断暗箱里两个触点之间的情况。

  解电路暗箱指导。

  4、观察43页电路暗箱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个电路暗箱有几种接法?

  预设:

  A—B

  A—C

  A—D

  B—C

  B—D

  C—D

  B—A

  C—A

  D—A

  C—B

  D—B

  D—C

  5、根据大家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个电路暗箱可能有12种接法,触点之间,可能连接的是导线、小灯泡、电池。如果连接的是导线,外接的小灯泡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暗箱里连接的是小灯泡或者电池,那么外接的小灯泡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预设:

  如果两个触点之间连接的是导线,那么外接的小灯泡亮度不变。

  如果两个触点之间连接的是小灯泡,那么外接的小灯泡亮度变暗。

  如果两个触点之间连接的是电池,那么外接的小灯泡亮度变亮。

  6、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刚才讨论的几种情况来进行检测,得出结论,填写好课本43页的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进行检测,验证自己的推测,填写好记录表。

  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检测记录表,说一说本小组的检测结果。

  7、交流讨论:你认为出现这几种检测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电路暗箱进一步了解了电路的特点以及工作的原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电路暗箱,并且通过解电路暗箱进一步了解了电路的特点以及工作的原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探索关于电路暗箱的知识和秘密。

  板书设计

  14、电路暗箱

  判断导线的通断

  增加元件对电器的影响

  解电路暗箱

电路教学设计5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作为现代公民应当对数字技术有所了解。但是经过课前访谈,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困乏。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类似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事物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尽管学生在高一年级学习了计算机基础,了解二进制,但是“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与学生学习的二进制和普通代数完全不同的运算。这是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学生探究小组课前调查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抽象的事物在课堂上可视化,降低学生接受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电路图作为工具,并通过实际举例和分析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给学生自主建构的台阶,这样在完成知识构建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现代数字技术。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第二章恒定电流的最后一节,同时也是为选修3-2传感器的教学做准备,是新增加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本节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紧跟时代的发展,体现了时代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情况:通过课前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比较熟练,对逻辑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对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抽象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对逻辑电路尚不清楚,这是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式:探究式、归纳式

  教学手段:运用新闻视频、测量汽车电脑板输出波形视频、Cool Edit录音软件 、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技术准备:计算机、投影、PPT演示文稿、话筒、视频

  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

  (3)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4)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5)初步了解集成电路。

  能力目标

  查小组(1)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通过简(2)单的逻辑电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设计报警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示意图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基本逻辑运算

  3.逻辑门电路

  4.提高

  拓展训练:设计报警器并画出电路图

  演示试验:验证报警功能能否实现

  介绍:集成电路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展示】

  播放新闻联播视频(关于美国全国停播模拟电视信号的新闻)

  【提出问题】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

  探究小组交流调查结果:

  第一组介绍模拟信号:介绍模拟信号的由来、概念、并利用Cool Edit 录音软件现场录制并展示本班同学声音的波形

  第二组介绍数字信号:介绍数字信号的优点、A/D转换、概念,并展示汽车电脑板输出数字信号波形视频

  通过课前小组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观看信号采集过程和视频,为学生搭建台阶,让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概念。

  新课讲解

  【介绍】

  (1)信号从产生、传输到输出的转换过程。(以电视信号为例)

  自然界的物理量-传感器-模拟信号-A/D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或传输-D/A转换器-模拟信号-输出

  (2)常见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波形图

  (3)数字信号中“0”“1”代表的一般意义,着重强调他们并不代表大小。

  了解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知道“0”“1”还可以表示物体所处的状态,知道与普通代数的区别。

  澄清模糊认识,对信号传递过程有较全面地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学习简单逻辑电路作准备。

  【介绍】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不同的数字产品因为功能和用途不同,所以具体电路差别非常大,但他们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框图。

  ,《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什么是逻辑关系?

  总结:输入(或条件)与输出(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示】电路图1

  提出问题:开关状态与灯的亮暗之间的关系?

  介绍:与逻辑概念及真值表

  提出问题:请举出生活中符合与逻辑的例子?

  引出:与门电路

  介绍:与门的逻辑符号,引导学生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强调与普通代数的区别,它是用来处理逻辑关系的,并非加减乘除。

  【展示】电路图2

  介绍:或逻辑并引导学生得出真值表

  提出问题:请举出生活中符合或逻辑的例子?

  引出:或门电路

  介绍:或门的逻辑符号,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强调读法,再次提醒学生。

  【展示】电路图3

  介绍:非逻辑及其真值表

  引出:非门电路

  介绍:非门的逻辑符号和逻辑函数表达式。

  展示:与门电路示教板(用白纸将逻辑符号遮盖上,让学生看不见)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列出真值表并分析这是什么门电路?

  了解功能框图,知道数字电路内部基本工作过程和组成。

  回忆生活经验

  分析开关与小灯泡之间的关系,理解新概念。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观察真值表,思考给出与门电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巩固真值表表示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学习三种基本的简单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和表示方法。

  记录实验现象,练习使用真值表,分析逻辑关系。

  通过功能框图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对数字电路有个了解,并通过此教学让学生对为什么学习简单逻辑门电路有个较全面地了解。

  在学习门电路之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它是处理逻辑关系的。

  利用图形作为工具,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与逻辑概念,并为学习与门电路搭建台阶。

  通过举例巩固概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举例加深理解巩固概念。

  运用所学能够判断门电路,并亲身感受利用数字电路可以实现逻辑运算功能。

  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票或弃权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这个表决器应该采用什么门电路?

  总结:与门电路

  在一场举重比赛中,有三名裁判,其中一名主裁判,两名副裁判,当主裁判和至少一名副裁判认为运动员上举合格后,才可发出合格信号。请问这个表决器应该采用什么门电路?

  总结结论:复杂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三种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相互组合实现。

  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回忆刚刚学过的知识,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借助素材,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突破障碍,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到设计出组合逻辑门电路,让学生体会复杂逻辑关系可以由刚刚学习的三种简单逻辑门电路组合实现,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

  这是一个简易路灯控制电路图,R0是光敏电阻,有光线照射时阻值会显著减少,R是可调电阻起分压作用,J是一个路灯开关控制的继电器,图中未画路灯,请问框内应选用什么门电路?

  【实验设计】请利用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降低)设计一个火警报警器并画出电路图,要求有火情发生时电玲响报警。

  【演示实验】

  利用传感器示教板验证学生设计的电路报警的效果。

  回顾已有知识,在具体电路中综合应用本章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综合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通过讨论设计实验电路图。

  通过具体电路的分析,让学生从前边的宏观分析回归到具体电路,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析含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并为设计火警报警器作铺垫。

  通过设计一个火警报警器,巩固本节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报警效果,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知识扩展

  介绍: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图

  集成电路的现状

  了解现代数字技术发展的水平。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思考留疑

  课后分析电路

  通过分析电路了解门电路是如何实现逻辑功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学生意见征集

  教学后对学生进行以访谈形式的意见征集

  2)其他教师意见

  本节课作为宣武区高二年级的研究课,在全区进行展示,并收集听课教师的评价意见。

  评价量规:

  1)学生意见征集

  学生总体反映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得主动,主干知识印象比较深刻、理解到位,对现代数字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2)其他教师意见

  教学设计比较有新意,课堂教学学生活跃、主动,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能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准确的指导。

电路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电路图》是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完成对基本电路的构建,才能从电流,电阻,电压这三个物理量进一步研究电路。 并找出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欧姆定律。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对电路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内容主要分为电路和电路图两部分。重在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如简单电路的构建,开关的作用,电路的连接,电池的短路,画电路图,电筒的电路图等都充分体现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是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的开始,电路对八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相对比较陌生。但是生活生产科技中到处都与电有关,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所以在教学中力图从生活出发,尽量做到生活化和实践性,让学生从实验室最简单的电路元件开始体会电路。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又好表现,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设计了较多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电路的连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设计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生产、科技中电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电的广泛性。体会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电路,理解各电路元件的作用

  2、会画电路图

  难点: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尝试连接电路,自行分析电路故障并解决问题;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在更感性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并联电路示教板

  2、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电路板、灯(2个)、开关、导线、干电池(2节)、手电筒

  七、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用多媒体展示秦淮河的夜景图。提问:你觉得夜景怎样?美在哪里?【用美丽的夜景导入新课,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电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并能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师生讨论后小结: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新课教学】

  1、电路的组成

  首先教师将让学生作一个“使一盏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合理选择使一盏灯亮起来(其中几组桌上少给了开关,少给了电池,少给了导线)一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一边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讲述开关,导线和电池的作用。然后教师将挑选用到开关盒不用开关都能让灯成功亮起的小组上台演示。教师问:这两种连接方式哪种更合理,为什么?教师将对开关进行“打开”和“合上”的操作,让学生观察电灯的“暗”与“亮”,感受开关的必要性。再进行提问:仔细观察,要使灯泡发光并可以控制,哪些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讨论、回答,最后总结引出电源,用电器并最终引出电路的概念。

  板书: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称为电路。

  2、电路的状态

  用多媒体展示通路和开路的动态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状态下,电路有什么特点。通过教师的引路,学生讨论归纳得出: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开路:断开的电路,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接着,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开路?学生讨论归纳得到的原因有:开关打开,接头松脱,接触不良,用电器坏了,导线断了等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问:我们能否将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呢?

  探究活动:用导线将一节干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请学生用手触摸导线。

  教师问:导线是否有发热现象?学生在触摸过程中能感受到导线发热,温度不断上升。学生通过回答“如果时间再长一点会如何呢”这一个问题,能很好的理解短路的概念,并明确短路的危害,同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牢记短路的危害。

  3、画电路图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电路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又易懂。学生成果展示,并互相评论。然后教师归纳:实物图比较直观,但画起来太复杂,有些复杂的电路图根本无法表示。所以有必要来学习一下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电路图。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列举的电路元件符号。接着让学生对照桌子上的实物画出自己设计的电路的电路图。教师展示学生的电路图并进行评价。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并归纳画电路图的注意点:元件分布均匀,位置合理,导线横平竖直呈矩形,使图形美观。

  4、串、并联电路

  在了解了电路和电路图的基础上,教师将引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深一步的探究。提供给学生一下电路元件:2个小灯泡、1个开关、1个电池组、若干根导线。让学生设法把两盏灯同时亮起来。学生完成后,请两组有代表性的上台演示。学生观察讨论来比较两组的异同。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串、并联的电路实物图。并归纳出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多条。(干路,支路)

  通过串并联的实物图连接方式,要求学生画出串并联的电路图。然后与多媒体展示的串并联电路图进行比较,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交流,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处。做的好的教师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5、手电筒电路图

  前面所学的电路图都是实验室中比较简单的电路,在生活中的电路往往会比较复杂,但也存在比较简单的。下面就来探究一下手电筒的电路图。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兴趣并能巩固知识。

  【复习小结】

  今天你收获了多少?

  学生小结。[学生各抒己见,总结有针对性。并能引导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巩固练习】

  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将探究引向课外,保持探究的连续性。

  【布置作业】

  课后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自己设计一些小电路,画出电路图。

  【板书设计】

  电路的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称为电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电路的状态 开路:断开的电路,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短路: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称电路图。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有多条。(干路,支路)

电路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教学设计示例

  家庭电路

  (一)提问引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它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过程

  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它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它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它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讲解: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①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②怎样安装插座板?

  ③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④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①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②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①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②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③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探究活动

  【课题】

  探究生活用电中的接地方法

  【组织形式】

  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 制定子课题.

  三相插座如何接地

  地线的接地方法

  2. 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 小组讨论总结

电路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电器出故障了》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4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常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面对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的思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本课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无法点亮小灯泡的真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具体来说,学生将经历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原因,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并想办法排除电路的故障,最终解决电路的问题,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经历科学实践活动,迁移应用电路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概念的全面理解与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路一定是由电池、用电器和导线连接在一起组成闭合回路,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学生对电池、导线、小灯泡的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了,学生知道通过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去排除故障,也知道要去检查电路中各个电器元件是否能正常工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根据科学原理,通过改造简易电路能够制作出“电路检测器”。

  初步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器元件的故障,并想办法排除故障。

  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1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在连接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是电路的什么地方出故障了,电路会出什么故障呢?用什么方法去排除这个故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课题:电路出故障了

  二、探索

  活动一: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分析电路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教师出示“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提问:“电路可能出现什么故障了?”然后各小组开始讨论,请学生把想法填写在表格中。

  2.开展全班讨论,收集学生的想法。

  电路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连接的问题,另一类是某个部件出故障了,比如小灯泡的灯丝断了。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办法是检查电路:看看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如果连接没有问题,而小灯泡仍然不亮,就会进一步考虑是某个元件出了问题。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活动二:做个电路检测器

  学生列举出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这里学生将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就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师发给学生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把两个检测头(也就是原来连接开关两边的导线头)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是否亮起来。重点提示学生不能用我们的检测器检测家里用电器的电路。

  活动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1.发给每组有故障的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2.请每组先预测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再检测,并试着排除故障。

  3.请学生一边检测,一边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的“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中。

  三、研讨

  1.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轮流汇报检测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小组检测出电路的哪一部分出故障了?怎么知道它有故障的?用什么办法排除的?

  2.加强用电安全教育。

  教师再次强调: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易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四、全课总结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第1课的“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的知识?解决了哪个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板书设计】

  电路出故障了

  合理猜测

  小灯泡坏了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小灯泡被点亮

  电池没电了

  导线坏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19710067945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共一项内容,帮助学生检测电路故障时记录检测项目、有无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学生首先讨论每一种故障的检测方法,再开始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最后讨论排除故障的方法。

电路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学生们认识了电、电流、电路之后,渐渐地他们就不满足于只点亮一个小灯泡,于是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用几根电线连接好几个灯泡和灯座,一个地方的连接或一个器材出了问题,灯泡就不会亮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1.什么地方出故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些电路出故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查明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2.做个电路检测器: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检测,学生将学习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2.能力目标

  〔1〕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情感目标

  〔1〕愿意自主、合作研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分析、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信封1:小灯泡2-3个、电线若干、灯座一个、电池一节、电池盒一个;坏的灯泡3组、没有剥皮的电线2组、废电池3组、形成断路的电池盒2组,共12组。

  〔2〕信封2: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教师事先测试会亮。小灯泡、电池、电池盒、灯座各一,电线三根)

  2.教师准备:课件;科学文件夹;电路故障分析表和检测电路故障方案设计表;一组会亮的电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了解电路

  1.展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

  2.课件展示电流在电路的流动情况。

  1.说出电流在这个电路是怎样流动的。

  要求学生能简单地口述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电线、电灯,又回到电池的负极。

  二、探究活动: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 为每组的提供了一个有故障的电路。

  2.引导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2〕展示台出示灯泡不会亮的电路,: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3.投影出示故障的六种可能:1、电池2、电线3、电灯4、灯座5、电池盒6、电路连接

  1. 学生自己找出来故障。

  2.分析故障原因。

  3.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4.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

  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讨论。

  三、探究活动: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有什么办法知道电路中哪里出了故障?

  板书:检测法 替换法

  2.引导:如何检测电路连接是否有问题呢?

  3.提示:检测器必须保证有用,即小灯泡会亮。

  4. 深入各组指导

  5. 课件提示: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1.思考讨论

  2.根据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电路检测器。

  3.全班交流制作方法

  4.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5. 小组讨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

  6. 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7. 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形成。

  安全用电教育。

  总结

  1.电路可能会出现哪些故障?

  2.怎样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思考讨论。

  巩固运用

电路教学设计10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结合我校“五一一五”有效课堂模式,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电学已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电流电路》这一章的学习为后续课程中《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中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也为接下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及电流的测量等知识做好铺垫,总之,本节内容的学习是整个电学部分的基本功。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第一次认识电学物理量---电流、第一次连接电路、第一次画电路图,学习过程中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因此,不论是从知识结构的衔接上,还是学生自身发展上看,本节内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画电路图,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会总结规律

  针对以上情感目标,我制定如下知识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了解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

  3、通过动手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4、结合小灯泡、电子门铃等电路的实际连接,掌握按实物电路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的方法。

  结合情感目标和知识目标,我确定如下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总结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路图可以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表达出来。

  3、教学重、难点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能否会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学各章的学习,因此,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第一次连接电路,第一次画电路图,不容易正确、规范的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因此,学会根据实物图画对应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 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内容,老师坚决不插手,学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由我想说变成我要说,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对电流电路的认识,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通过用电器能否正常工作理解电流的意义,总结电路的组成,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采用实验探究法、阅读指导法、小组交流讨论法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已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自我总结和展示的能力还需有所提升。

  2、学习方法

  本节课可以给学生提供

  1、操作、尝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做到胆大心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逐步完善自己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教育观,实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以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自主阅读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高声朗读,明确目标

  用多媒体将本节课需要达成的目标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

  设计意图:俗话说,没有目标就像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我想,在教学上也是如此,只有先将要达成的目标展示给学生,他才不会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准确的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试想: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学生会想到如果没有电,我们的城市一片漆黑、工厂不能正常运行,电饭锅不能煮饭,不能上网查阅资料,不能接打手机……)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情景入手,既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过渡到课题,又能体现出物理学是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第三环节:分组实验,认识电路

  1、设计活动:

  利用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实验警示“!”,教师进行强调。

  学生活动:

  1、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2、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如何才能使它们各自工作起来

  3、每组一个同学不重复的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师活动:

  1、教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2、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小灯泡会发光,电动机会转动,电铃会响?

  得出结论: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就要有电流流经用电器。

  设计意图:

  开放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认识电流

  设计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电流的形成

  学生活动:

  1、观看多媒体课件

  2、小组交流讨论电流形成的原因

  3、小组代表展示总结电流形成的原因并进行板书

  4、阅读课本了解电流的方向

  教师活动:

  1、播放课件

  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

  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求教师重视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消化,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学生记住教师提供的结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体系理解电流形成的原因,逐步完善学生自学的能力。

  3、电路的构成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问题展示出来

  问题展示:

  1、什么是电源?什么是用电器?

  2、电路包含哪些部分?

  3、电路中什么时候有电流?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并就纠正学生表达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

  设计意图: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源、用电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自身认知体系发展的差异,学生就有学得会和学不会的问题,教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环节:你追我赶,美观作图

  设计活动:

  学生利用课本上的原件符号,记录下小灯泡发光时的电路图,每组评选出一张最美观大方的电路图,奖励大熊印章一枚,并总结出什么样的电路图最美观,得出画电路图的规则。

  设计意图: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养成你追我赶、你好我学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督促学生认真思考完成电路图。

  第四环节:尝试探究、认识三路

  学生利用每个小组桌面上的实验器材,连接教材上演示实验电路图,感知通路、断路及短路。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连接电路,分析通路、断路及短路的原因,利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这三种电路。

  教师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三种电路。(比如将电流比喻成道路上行走的人流)

  设计意图:

  实际上,学生并不是完全按照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去接受新知识的。一切新刺激都必须作用于个体原有的认知系统,个体接受的新知识必然要经过自己的改造,不仅要改造新的对象,而且要改造自身固有的认知系统。在反复改造的过程中才能发展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要多扮演学生的朋友、顾问和指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仅仅充当传道者或现成真理的提供者。

  第五环节:归纳小结,能力提升

  设计活动:

  提出问题: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

  学生活动:

  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组员可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

  通过自我展示,提升学生想说敢说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表达,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流电路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二、电路的组成

  1、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2、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闭合

  三、电路图

  1、常见的元件符号

  2、电路图的连接规则:

  ①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②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③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④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

  四、通路、断路、短路

  1、通路:正常连接、用电器能正常工作的电路

  2、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和用电池两端连接起来的电路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

  六、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如下思想:首先,全体性。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实践性。提供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小组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以往必能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以上教学设计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电路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认识变化的电路,准确找出变化前后两电路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动态电路的连接方式,动态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

  知识回顾:

  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电路动态分析

  知识点 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1]如图1,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

  分析:本题中,为了分析表达的简洁,我们约定一套符号:“→”表示引起电路变化;“↑”表示物理量增大或电表示数增大;“↓”表示物理量减小或电表示数减小。

  P右移→R2↑→R总↑→I↓→A表↓。

  R1不变→IR1↓→U1↓→V表↓。

  (判断V表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来分析:R2↑→U2↑→U1↓→V表↓。)

  扩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 U2 将 ↑。推论:如果滑动变阻器R2 足够大,当滑片P向右一直滑动时,电阻将不断增大,那么U2 将不断增大,U1 将不断减小,I将不断减小。假设 R2 无限大,这时U2 将增大到电源电压,U1 将变为0,I也将变为0,这时的电路就相当于断路。这就是用电压表来判断电路断路和短路的道理。

  [变式训练题]参考上图,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由于各种原因,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请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

  图1 图2 图3

  [例2]如图2,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首先要确定电路的类型,此电路属于串联电路呢还是并联电路。我们可以将电流表简化成导线,将电压表简化成断开的电键或干脆拿掉。此时可以容易地看出,这是一个串联电路。而且发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已经悬空,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所以A表示数不变。

  电压表在本电路中,是测量R1和R2部分电阻之和的电压,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被跨接在电压表内的电阻随着变小,根据分压原理:V表示数减小。

  [变式训练题] 如图3,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例3]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 )

  (A)安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亮。 (D)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分析:将电流表等效为一根导线,可以看到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压,因此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不会变化;而电阻R的阻值变大,小灯的电阻RL大小不变(注意:在初中阶段,小灯的电阻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往往忽略不计),因此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从串联电路的分压角度分析,小灯两端的电压也将变小,小灯的功率P=ULI也将变小,所以小灯的发光将变暗。

  [变式训练题] 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

  (A)伏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伏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D)安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图4 图5 图6 图7

  2.并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变化

  [例4]如图6,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A1表、A2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V示数不变。

  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R1这条支路没有影响,所以电流表A1示数不变。

  滑片P右移,R2变大,两端电压不变,故电流变小,干路中电流也随之变小,所以A2示数也会变小。

  [变式训练题] 如图7,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A1表、A2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二、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5]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键K闭合,则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伏特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在电键尚未闭合前,两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键K闭合后,电阻R2被局部短路,电压表变成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了,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在电键尚未闭合前,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的电流值,由于此时电阻较大,故电流较小;电键K闭合后,电阻R2被局部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只有R1了,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

  [变式训练题]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断开时,电阻R1与R2是________联连接的。电键K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图8 图9 图10

  2.并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6] 在图10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______联连接的。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分析:本题的难度首先在电路的识别,我们可以将电流表看作导线,将电压表拿去,就容易看出这个电路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是串联在小灯L1的'支路中的,所以电键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从0变到有读数,应该选填“增大”。电压表是测量电源电压,而且不受电键控制,所以示数“不变”。

  [变式训练题] 在图11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______联连接的。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11 图12 图13

  三、电路的故障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及故障原因分析

  [例7]在图12中,当电键 K闭合后,两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示数为4伏。过了2分钟,电压表示数为0,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电压表示数为0,其原因有三:1.电压表没有接好或电压表损坏;2.小灯L2短路;3.小灯L1断路。起先,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不存在原因1的情况。那么还有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答案为:小灯L2短路;小灯L1断路。

  [变式训练题] 在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6伏,合上电键后电压表示数为6伏。经分析得出,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 在如图1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分析:可以采用排除法。小灯L2短路,会导致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小灯L2断路,会导致电流表示数变0;小灯L1短路,会导致两灯都不亮;一灯熄灭而电表示数都不变,只有小灯L1发生断路时才有此可能。本题正确答案为C。

  [变式训练题] 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

  (A)灯L可能变亮。(B)灯L亮度可能不变。(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

  图14 图15 图16

  [例9] 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后,灯L1、L2都发光,—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而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灯L1断路。 (B)灯Ll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分析:属于电路故障分析题。“—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排除了电路出现断路的情况,那么,故障现象只有发生短路了。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是小灯变亮的原因,一定是小灯L2突然变亮;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说明小灯L1发生了短路。

  随堂练习:

  1.图17中,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若将A、C分别与图中电路的导线头M、N相连接,闭合电键后,当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安培表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D与N相连接,接线柱______与M相连接,则闭合电键后,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伏特表的示数增大。

  图17 图18 图19

  2.在如图18所示的电路图中,当电键K闭合时 ( )

  (A)整个电路发生短路。(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不变化。(D)电流表示数变大。

  3.在图19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4.如图20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R2为40欧,当电键K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1安,则电源电压为______伏。若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______安。

  图20 图21 图22

  5.在图2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当电键K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6.如图22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 )

  (A)电流表A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7.如图23所示,闭合电键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图23 图24

  8.在电路中,发生了如图24所示的现象,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除两个灯泡外其余部分均完好,现有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请挑选合适的器材判断电路的故障,写出两种判断方法,包括所用器材、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姆定律精练

  1如图105所示,电源电压为36伏特,灯泡L1电阻为10欧姆,闭合电键后,通过L2灯泡的电流强度是0.9安培,求干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路的总电阻。

  2.如图106所示,已知电阻R1=6欧姆,通过R2的电流强度I2=0.5安培,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和总电压U。

  3.如图107所示电路,当电键K闭合后,安培计的读数为2安培,伏特计的读数为6伏特,如果R1=3R2,求电阻R1、R2的值。

  4.如图108所示,电源电压为15伏特,电阻R1=R2=10欧姆,求下列情况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

  (1)当K接通时;(2)当K断开时。

  5.在图109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阻为R1,通过安培表的电流为I1。若想得到通过安培表的电流为3I1,需要和R1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2?

  6.在图110所示,R1=20欧姆,R2=60欧姆,电源电压为12伏特。

  (1)当电键K1断开,电键K2与B端接通时,求R2两端的电压。

  (2)当电键K1与C端接通,电键K2与A端接通时,求安培表中通过的电流强度。

  7.将2欧姆的电阻和6欧姆的电阻并联,如果2欧姆电阻上的电压为6伏特,那么通过每个电阻里的电流强度和并联部分的总电流强度各是多少?

  8.在图112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Ω,R2=1Ω,R3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12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的安培表量程是0~3A,伏特表的量程为0~6V,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安培表、伏特表都不会损坏,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至少多大?

  9.在图113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5欧姆,干路中的电流强度I是0.5安培,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伏特。求:

  (1)通过R1的电流强度;

  (2)通过R2的电流强度;

  (3)R2的电阻值。

  10.图44中定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R串联,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 ]

  A. U1变小,U1/U2也变小 B. U1变小,U1/U2不变

  C. U1不变,U1/U2变小 D. U1不变,U1/U2也不变

电路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知道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通过探究实验的观察、 比较,探究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2、能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按要求画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串联、并联电路的识别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讨论和交流、讲解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活动:

  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

  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应当怎样连接电路?

  2、探究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尝试着连接一下。

  3、将学生连接好的一个串联的.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进行演示,讲解。再将学生连接时的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演示、分析。然后请学生总结出什么是串联和并联。

  4、总结:

  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请同学们再分别用这两种方式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在串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2)、在并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3)、在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4)、在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

  (5)、总结: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只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6)、交流和讨论:

  小明房间内的吊灯和壁灯如何连接?开关应该如何连接?

  画出吊灯、壁灯、开关连接的电路图。

  (7)、学生阅读 生活物理社会,

  了解彩灯和冰箱灯的工作原理

  思考讨论

  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思考、总结

  进行实验操作,并画出电路图

  学生进行实验

  思考和总结

  学生完成电路图并交流

电路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电流和电路知识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本节内容包括电路的构成、三种基本的电路、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电路图,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4、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短路及其危害

  【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

  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

  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电路

  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

  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你能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呢?

  [分组实验]连接单灯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那你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

  学生经过猜想、分析、讨论,分析各种可能原因,会对开路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电路中的某处断开了,电路就没有了电流,用电器也就无法工作。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合上开关,小灯泡亮了,电路中又有了电流。要想让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中必须有持续的电流,也就是电路必须是处处接通的。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分析: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小灯泡流向电源的负极。

  小结: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2、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讨论: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灯泡不两,说明灯丝断了。

  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3、电路图

  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如果都用实物连接图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是费时、费力的,其连接情况也不易识别。

  下面我们用统一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

  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不妥电路图,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

  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及时反馈,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

  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方便,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看电路图,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还要学会根据电路图来实际连接电路。连电路使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的连接要有序(通常按电流方向);(2)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有无短路;(4)若连接无误,要试触(点接开关),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若异常,应立即断开开关)。

  【板书设计】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2、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短路、通路、开路

  3、电路符号

电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2、通过“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使学生不怕重复,不厌其烦,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小电动机、门铃、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收音机通上电就能放出音乐?为什么电视机通上电就能看到影像?为什么电饭锅通上电就能做熟米饭?为什么电风扇通上电就能转动?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甲]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乙]为什么一按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

  [生丙]要小灯泡发光,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丁]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呢?

  [生戊]水的流动能看见,那么,电流的流动能看得见吗?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合而成的,让我们走进这个“电的世界”看一看,试一试,现在就来分组,每两个人一组,自己动手,不要错过机会。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要带着问题去做。知道吗?

  二、新课教学

  1、想想做做:怎样连接电路?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台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将这些器材连接,分别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看谁做得最快。

  [生甲]老师,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乙]这个电会不会电人啊?

  [师]不会电人的,放心去做(36V以下的为安全电压)。这两位同学能够大胆提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生危险。现在,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提问、讲授新课]:

  [师]真快啊!你们真棒。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响,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

  闭合开关,灯泡就亮了,为什么?什么叫电流?电流是怎样形式的?

  [生]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师]可以。

  [生]电流流动能看见吗?

  [师]本来是看不见的,现在来模拟一下,让你们看看,要细心观察。

  [动画演示]电流的方向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电流流向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向?

  [生]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2、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如何判断电流的方向?

  [师]对于整个电路来说,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负极的,而对于灯泡来说,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发光。

  [小结]: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板书]

  Ex: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电路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教师在此可简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举个例子说吧,有一种二极管,电流流过时能够发光,叫发光二极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马路两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发光二极管。

  [生]原来漂亮的发光布告牌是用了发光二极管。如果我要在设计的小玩具中接入二极管,那玩具就会发出各种光,到了晚上会很漂亮!

  [师]你能想到“学有所用”值得我们学习,好多的发明家就是从想开始的。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动手动脑设计出自己的.独特的小玩具或学习仪器。

  3、PPt演示、让学生判断灯泡的亮和灭?教师在此可适当补充“通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并引出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有一处断开的电路叫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相连叫电源短路,(讲清危害)

  将一导线直接连在用电器的两端叫用电器短路。

  [师]从演示中可以看到: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流过。

  [师]大家观察和实验都很认真。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2)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板书]

  有电源 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板书]

  [师]很高兴,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验、讨论、归纳出了电流的形成条件,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生]沉浸在喜悦之中,学习热情高涨!)

  4、探究:电路的构成

  [师]下面让我们一齐来探讨电路的基本组成。

  [生甲]灯泡、小电动机、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板书]

  [师]对,用电器是需要有给它提供电能的装置,谁给它提供呢?

  [生乙]一定是电池。从实验中可看出,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

  [师]说得非常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

  [生]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

  [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

  [生]我们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连接电路呢?

  [师]是的。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

  [生]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板书]

  n简单电路的构成及作用:P102

  (1) 电源 —— 提供电能

  (2) 用电器 —— 消耗电能

  (3) 开关 —— 控制电路的通断

  (4) 导线 —— 电流的通道

  评:在平等的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5、动手动脑:画电路图

  [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

  [生]我们不是在光学中学过,用符号来画光路图。我想电学中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实物。

  [师]如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看来,大家“类比”的方法掌握的很好。

  接下来,同学们就看一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比比谁最快!

  (学生记,教师给予指导,如何用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常犯的几个错误:

  6、[想想议议]

  [师]下面大家看课本P104图5。2—9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

  [生甲]不能转。

  [生乙]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师]分析的很好。电路的闭合性是很重要的,否则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们的目的。

  三、交流与评价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一)、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有电源

  (2)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

  (二)、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三)、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四个部分)

  (1)电源 ——提供电能

  (2)用电器 ——消耗电能

  (3)开关 —— 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 —— 电流的通道

  (四)、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

  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图形就是电路图。

电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上的一节常规课,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动手操作性强,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综合应用。在本课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科学课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来展开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回顾旧知和生活实际,并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说,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做,亲身去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点亮一个小灯泡。在课堂上充分鼓励敢于尝试的同学,对于学生在点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其他的孩子去发现,去指正。由此导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电器元件,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科学名字。你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而对这样的组装,他们可能很早就已经玩过类似的游戏。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小灯泡很快被学生点亮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着,我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分析我们的连接,你能说说干电池的电流是怎么走动的吗?”这下可难住了一部学生。她们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少部分对电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但说不完整。在他们的思考问答下,更多的学生会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时,我将孩子们零散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全盘托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开关来控制灯泡。而这个连接却没有开关。我们能不能加一个小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熄呢?加入开关,重新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又很快的完成了组装。现在,请你把我们的连接用实物图画下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学生们花了几分钟才画好实物电路图。要画得像容易吗?感觉怎么样?要是简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此时,可以充分让学生们想想简便的方法,她们给了我很多好的意见。我也给同学们一种方法,学习画简单的电器元件符号,用符号再一次画简单电路图。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后,我立即发现大多学生不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对灯泡内部的结构不了解,对看不见的电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认识了电流实验盒中的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开启学生智慧的思维。因此,我这课的设计,先点亮小灯泡,认识电流的存在,小灯泡只有在回路电路中才能亮,一旦断开就会熄灭。然后,逐渐的增加电器元件,我们不可能始终用手握著让小灯泡亮,电器元件就可以让我们的手解放出来。这就构成了一个电路连接。学习画简单电路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知电路连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电路的布置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电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路教学设计12-19

电路教学设计07-12

电路教学设计06-21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12-15

电路教学设计【推荐】02-22

【热】电路教学设计02-22

【精】电路教学设计02-28

电路教学设计【荐】02-14

《电流与电路》教学设计07-02

家庭电路的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