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中学随笔

时间:2024-06-22 16:30:10 清明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节的中学随笔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的中学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的中学随笔

清明节的中学随笔1

  清明前后许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灵,寄托哀思。

  每到,我们全家人就会一起到腾冲的山上扫墓,一起学习在城里了解不到的知识。

  今年,我们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到了腾冲的坟山脚下,我忘记了晕车和疲劳,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起一箱“金元宝”,就往山上冲,巍峨的大山耸立在我面前,海拔有两千多米。我跑了不到一半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休息了一会后,我接着向上爬。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大家全到了坟山山顶。我向山下?望了一会,啊!大自然真美呀!坟山下的田野、森林连成一片,群山环绕,就像一片绿色的汪洋,我好奇地问外公那是什么地方,外公说:“那分别是龙陵、芒市和梁河。”呀!我们已经到了三县市交界的地方了。大舅们忙得不亦乐乎,生火烧水,修坟扫墓,不一会,杀羊宰鸡开始了,可惜我还很小,帮不上他们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们杀羊,看见他们把羊的肠子装在一个袋子里,好奇地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吗?”“这叫苦肠,是用来做苦撒的。”“哦,原来苦撒是用羊的苦肠做的.呀!”

  过了一会,我捡到了一根石竹,又摘了一片叶子,把叶子插进石竹的洞里当作竹笛,表弟看见了就来追我,要枪我的“竹笛”。我们跑呀跑呀,妈妈叫我们吃饭时我们已经跑得汗流浃背了。

  这一天,我虽然流了很多汗,但是我很快乐、很开心。还看到了大自然的美,看到了城市里看不到的东西。今后每年都有这么一天让我参与,那我该多么的高兴啊!

清明节的中学随笔2

  清明时节雨纷纷,大清早,到处都湿漉漉的。树叶湿漉漉的,路边的草湿漉漉的,我们的心也湿漉漉的。爸爸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祭祖。

  不一会儿,到了太婆太公的墓地。到了墓地,爸爸立刻找了一根又长又光滑的树技,在太婆太公的墓旁画了一个大圈,还边画边说:“用圈把你们太婆太公的墓围起来,这样别的`妖魔鬼怪都拿不到我们给他们的纸钱了,因为这里就是太婆太公的领地了。”我张大了嘴巴,看着那个圈。

  然后,爸爸就让我们跟着他的样子,拜拜他们:“爷爷,奶奶,我们来给你们烧纸钱了。”我们也跟着说:“太公,太婆,我们来给你们烧纸钱了。”

  弟弟懵懵懂懂,我们祭拜,他也祭拜;我们烧纸钱,他也烧纸钱。他问我:“太婆太公就住在这里吗?”“是的。”我说。

  祭祖完后,我们就下山了。下山路上,我疑感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有清明这个节日啊?”爸爸看着我,笑眯眯地对我们俩说:“古时候有一位叫做重耳的公子,流亡国外,生活非常艰辛。有一次,重耳因太饿而昏了过去,他身边的大臣介子推,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腿上的一块肉割了下来,煮熟了喂给重耳吃。重耳大大感谢了介子推,并称以后要封他为官。十九年后,重耳当上了晋国国君,重重赏赐了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大臣们,但是唯独没有介子推。幸好一个大臣提醒了晋文公,在他流浪时介子推帮助了他。晋文公赶紧去找介子推,却发现介子推在绵山里。他们想让介子推出来,于是放火烧山,但没想到介子推死了,于是晋文公把这天称为寒食节。他们又把寒食节后一天称为清明节。你们俩听懂了吗?”“懂了!”我和弟弟齐声回答。

  细雨绵绵的清明节,是扫基祭租的日子,是追思故人的日子,更是我们忆起爱的日子。

清明节的中学随笔3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心头,也唤醒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已故的亲人。他们走,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节的中学随笔】相关文章:

(精选)清明节随笔07-10

清明节随笔[精选]07-14

清明节随笔【精选】07-13

清明节随笔10-22

清明节随笔07-03

(经典)清明节随笔07-21

清明节随笔(经典)07-28

经典清明节随笔08-04

清明节的随笔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