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2 16:42:35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通用】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5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到生物圈中,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循环系统的基础。

  2、教材内容:本课教学包括: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浆的成分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及功能;有关人造血液、造血干细胞的研究。

  3、重点难点分析及确定的依据:分析教学内容,与老教材不同的是,降低了知识难度,减少了过多的专业术语,避免学生学习过细过难的生理学知识。所以我把重点难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带动着物质的运输,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掌握这部分内容是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特性

  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人血的涂片,可以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血液,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4、学情分析: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虽有流血、验血的经历,但对血液含有哪些成分,以及各成分有什么作用,还知之甚少。

  5、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B、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c、了解有关人造血液、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二、教法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座大楼房,那么教师应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石灰等,把这一切堆砌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为了充分体现教师是引导着,学生是主体,我在这堂课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问题探究等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激趣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活动,即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也能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1.热点问题引入法:

  通过“白血病”这一热点,引出什么是血液?血液由哪些功能?如果出现异常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利用多媒体,真实形象的展示血液,并安排指导学生实验,给与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自由探究的空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

  3.读图分析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读图析图,获取信息,让学生认识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进一步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来巩固问题、深入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同学们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

  4、模拟转换角色法:

  通过角色的互换,进一步体验血液及各种成分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能加深巩

  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程序分六个步骤

  1、热点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有关白血病的有关报道,由学生说出对白血病的认识与看法,引出学生对血液的兴趣。教师出示几组图片,明确血液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探究血液的积极性。

  2、读图实验自主探究

  首先,教师出示血液分层图,血常规化验单,血浆成分示意图提出下列问题:a、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各层呈什么颜色?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b、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c、血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d、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指导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对照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的图片回答问题:a、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什么特点?这是什么细胞?b、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c、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利用你认识我吗这个活动巩固新知,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教师播放一段有关血红蛋白的影片,血红蛋白的特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难点易化

  3、角色互换知识再现

  通过我是小医生、角色互换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知识得以再现。

  4、巩固小结自我评价

  通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表,加深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网络体系,增加整体记忆。

  5、前沿科技思想升华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人造血液”和“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研究”,激励学生致力于科学研究,造福人类,实现学生思想的升华。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2

  一、设计项目的缘起

  1.学习中的局限性,需要项目学习来拓展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本内容包括了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以及保护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然而,仅依靠教材本身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我们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体验和推广这些概念。唯有亲近自然,进行具体调查,才能达到学习目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新的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解决这个问题。

  2.根据实践,落实生物核心素养

  学生分子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项目学习的理念来落实,从而带来明显的实践效果。例如,在七年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本苏教版教材中,可以运用项目学习的方法,不仅有效拓展教材外的内容,还能够利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根据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责任感。核心素养的四个层次包括:生命意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因此,设计方案中的项目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有帮助。

  二、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1、项目的驱动问题及成果

  如何将项目主题与新课程标准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帮助他们专注于项目过程中的总体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重大问题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个问题应该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举例来说,以“探究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亲身走入大自然进行实地调查和实践活动,调查结束后,我们要进行分类整理、设计调查问卷并绘制植物叶画。设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激发我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并期待和探索结果,我们将产生学习动力。

  2、项目实施任务分配

  提前准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具体问题是多元化的,所以指导一定要实事求是,明确指令。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因此,反复编写改变了项目学习的任务分配。

  初中生物项目学习:探索生态中的绿色植物

  项目介绍:翻开报纸或观看电视,我们会发现“物种多样性”这个词汇近年来非常流行。各种生物都是人类的伙伴,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地球上缺乏了这些生物,整个世界将失去生机。无论是冰冷多风的北极雪原,还是闷热的赤道森林;无论是阿尔卑斯山顶,还是北大西洋深海;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还是广阔的草原……地球上到处都充满了生命,展示了全球生物的多样性。在本项目中,我们将探索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是什么,以及如何维护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一同探索生态系统的奥秘。

  任务1:实地考察

  我希望能够通过调研和实践来了解周边环境中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特别关注生物物种在各个地区的传播情况,并评估这些地区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任务2:方案设计

  活动一:亲近自然,寻找自然之美

  (1)研究和选择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观察:池塘中的藻类

  目的:举例说明藻类植物的状态和结构类型

  设备:光学显微镜、盖玻片、盖玻片、滴定管、变色池水、饮用水等。

  具体指导:

  ①4名学生组成的任务组。关于池水变色,探讨池水变色的原因。

  ②用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饮用水和变色池水,找出池水变色的原因。

  探索:藻类的相同特征

  (2)观察:自然界中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

  目的:讲述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设备:高倍放大镜、树枝剪等。

  具体指导:

  ①8人一组,观察学校的绿色植物,看看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

  ②参考表,设计方案校园绿化植物记录表,记录植物名称、所属种群、关键形态特征及生存环境。

  ③遇到常见问题时,根据互联网和公共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讨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生活在什么条件下

  课后研究:调查分析动物与人们当前生活的关系。

  建议:

  (1)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

  (2)根据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可以确定不同的研究地点。例如,有的学生可以选择调查自家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通过观察野生动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研究;有的学生可以选择调查当地医院或养老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有的学生可以选择调查当地博物馆或历史遗址,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这样的研究地点选择可以更好地贴近实际生活,并结合个人的兴趣和专业方向,使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和丰富多样化。

  (3)根据调查内容,当场记录相关调查数据和信息。

  (4)分析调查数据和信息,寻求求真务实的.结论,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二:开展实践的有效性研究

  (1)选择一两个生物种进行分类(科、属、种)

  (2)叶画制作(如使用叶或花构图法)

  (3)保持物种多样性的手写报告内容

  3、项目学习实施过程

  每个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都不一样,每个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要求他们首先要仔细阅读上述任务分配,了解活动目标,然后在任务组内与同学进行沟通。在实际活动之前,必须首先讨论并获得一个活动计划,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在这种职责分工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被抛在了脑后,他们更注重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和交流。作为教师,帮助他们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调查报告完成后,任务组成员在活动记录表上相互配合,共同交流,共同改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环节中学习知识,理解其中的联系,学会与学生合作,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获。

  在此过程中,配套任务清单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填写实践记录卡。

  4.项目学习的验收

  小组报告评价标准

  (1)生物物种调查统计分析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资料、调查报告综合评分。满分为10分,缺一项扣8分,只有调查报告得6分。

  (2)成绩展示:3个成绩10分;执行两个结果8分;执行一种效果得6分。

  (3)任务组成员职责分工:职责分工内容全面有效,工作职责描述详细有效得10分;明确职责分工的主要内容得8点;任务组成员职责明确得6点。

  根据上述要求,我们需要对每个任务组的活动过程记录卡和结果进行点评,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点评内容包括对活动计划的理解以及活动过程的评价。同时规定,其他同学需要认真听取汇报任务组的内容,并由活动任务组的成员进行讲解。最后,我们将一起讨论和体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三、项目学习的思考

  项目学习的特点是“以始为终”。学生实践活动的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以正确引导学生走向更好的方向。本次活动的设计非常详细,从制定计划到执行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充分考虑到,力求帮助学生独立进行,并让他们全面体验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真实参与、实践和体验,培养他们在生物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本次项目的活动,学生们将培养创新理念,学习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责任担当的素质和在实践中拓展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适应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和重要能力,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个项目不仅展示了生物的特点,还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让他们感受到生物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科研理念,让生物走进学生们的生活,体验生物逻辑思维的乐趣和美妙。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上节已讲遗传,本节讲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科学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分析和讨论法

  教学用具:两个品种的小麦若干,关于变异种类的挂图,和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二片叶子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播放有关的资料,每个学生发放2--3个花生。学生讨论热烈。

  提问,讨论:产生花生性状变异的原因?

  (可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讨论,最后老师给予总结。)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改变而制造出能遗传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出问题:变异对生物个体、对生物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变异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看两个例子。

  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两类: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变异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对进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以后将继续学习。

  (五)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远古时就开始注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遗传变异的现象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中。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养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应用以上方法,人类曾经培育出许多品种。

  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生物性状的变异决定于遗传物质;同事、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概括,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中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2能力目标: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建立: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情感是重点。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发,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复习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种生物流向另一种生物,有利于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五、学习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逐步培养自助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见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事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通过展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每个“福娃”所代表的动物,由此引出新课。

  2、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1)通过展示几组日常所见的动物行为以及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此同时,深入了解动物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

  (2)让学生阅读资料,引导学生从食物链和事物往的角度思考,来认识某种动物数量的消长对其他动物的影响。分组讨论,每组可以有选择性的回答问题,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种分为下,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很容易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从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结合旧知识的铺垫,学生对难点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突出也就顺理成章。

  (3)复习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的内容,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循环的图片展示物质循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深层次的理解。

  3、引领知识,知情统一

  动物在自然界中除了我们以上讲的作用外,你还知道那些?小组以比赛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从而延伸出我们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4、总结提升,画龙点睛

  本节课通过对动物界中动物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生物圈是一个同意的补课分割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整体。对于生物圈的保护,人人有责。

  5、练习

  6、布置作业:结合实际,办一份保护动物的手抄报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5

  摘要:研究教材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备内容,上课时所讲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教学效率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高科技的今天就要利用多媒体来教学了。有些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生物知识,借助多媒体就能形象具体地展示到学生的眼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堂好的生物课,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整个教学的流程,做到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教学设计

  随着高科技的普及,生物课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认识到这是一门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科学。所以,在初中课程设置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了,近几年也纳入了中考的范畴>iw考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科目,所以我们在初中阶段如何一开始就上好这门学科,就成了研究的重点。

  一、课前研究教材,备写详实的教案

  现在的教师写教案,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抄写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旧教案,从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不对症下药,有点像纸上谈兵。自从有了网络后,很多教师就到网络上搜索,随便一个教案拿来就用,下载的课件有时候不加修改就使用,这种阿固吞枣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储备,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好的教学教案的备写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首先要备自己的学生,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备教材,研究教材,只有研究透了方能挥洒自如,才能搜集资料,进行取舍,选择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一点点的偏废,这样下来,就有了一个好的教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在的教学环境,和十年前已经无法比拟了,网络的三通已经不再是说说而已,每间教室都有网络,上课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但教师备课时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而且学生学习时有大量的资料可参考,不再是教师黑板上写学生下面抄写的时代了,就是说教师说的都是对的,学生只能盲目跟从,学生的思维空间没有想象思考的余地。生物课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在课堂上演不。课件的使用,一是加大了课程的容量,上课的.内容多了,学生了解的知识丰富了,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课件的使用,还可以把上课的重难点凸现出来,重难点用课件显不,有些生物学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教师可将它显不在屏幕上,借助电脑的形象演不,把整个过程非常清晰地展不出来,学生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如果教师用语言表述,就很难讲述清楚。比如,在讲到DNA,它的结构是复杂的,就没办法用语言表述清楚,这时借助网络,将它的结构形象地展不到屏幕上,学生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要用心去备课,用心去准备课件,一堂课一定是生动的,内容丰富的,效果是很好的。

  三、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提高学习效率

  万事开头难,一切事情看上去简单,一日_做起来发现事前想的和实际做的相差非常大,甚至于相差十万八千里。一堂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其中课前的导入是第一个因素。导入好了,能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让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如果导入得不好,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升不起来,当然学习的效果就差远了。为什么有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而换了教师后学生也马上像换了个人似的,萎靡不振了,教师还抱怨学生挑肥拣瘦。殊不知这与课前的导入是有很大关系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讲到花,花的颜色为什么会是五颜六色呢?我们学习了基因学,那么就能从基因知识的角度去分析,这样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还能提iw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科学设计课堂提问,提高学习效率

  4.1提问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教师的无效提问。公开课上,我发现很多教师的提问是无效的,要么一个问题反反复复提问好几遍,要么提出的问题没有效果,只是为了为问而提。提问,一个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个是让学生直奔上课的主题上来,将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重难点上来,集中精力学习重难点。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提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所以,我们务必记住一点,与其提出的问题是无效的,那还不如不提得好,因为无效的提问反而会扰乱教学的秩序,结果顾此失彼,教学的效果一塌糊涂。

  4.2记得有一位教师在讲细胞这节课时,他的提问就非常好:“同学们,今天我到早市上买了一个大西瓜,现在我把它贡献给你们,好不好?”学生一听有西瓜吃,群情激奋。教师把自己买的西瓜放在讲桌上,学生一看笑得东倒西歪。这是怎么回事啊!原来教师买的西瓜是个劣瓜,模样难看,凹凸不匀。教师马上进入主题,这个发育不良的西瓜,是怎么个发育不良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教师切开西瓜让学生观察,发现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西瓜的发育不良呢?这时教师来了个反思维思考:西瓜(果实)发育一生长素一发育着的种子。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到高潮,学生就反复琢磨,这个歪瓜的形成原因。课后,我也反思了很长时间,一样的问题,就因为提问方式不同,学生反应的效果不同。

  4.3当然学习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每次考试这个班的成绩都遥遥领先。可见上课提问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的提iw,学习成绩的优劣。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了简单的提问,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上好一节生物课,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探究合作,比较学习等等,每种学习方法是固定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灵活运用,这就和一样的米面做出上百种食品来的道理是一样的。生物教师要对自己的课程了然于胸,就是对教材必须要熟悉,对学生也要研究透彻,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教案的设计要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随时变化,不能所有的教案千篇一律,用一种模式化的框框去套,只有做到实事求是,灵活多样,才能把生物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教学重点】

  描述“化学进化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难点】

  描述“化学进化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1、教师准备: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2、学生准备: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并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打开课件第3页。

  一、创设情境媒体展示

  通过媒体展示原始地球概况,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提出问题: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样出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

  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师: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很多中外的'各种传说。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教师讲述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并总结各种假说的观点。

  假说一:“神创论”

  教师讲述古代人民由于科学知识匮乏,对于解释不了的问题的猜测和臆想。

  讲述“女娲造人”及“上帝创造人”的故事,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学生做出推测判断: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

  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

  假说二:自然发生论

  教师讲述到了近代,随着人们对于客观事实的重视,人们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有的科学家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一种可能是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第二种可能是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的,后来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并得以保存下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中自然发生出来的。我国古代认为有: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等。这个观点能证明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第一次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蛆,蛆是苍蝇在肉上产的卵孵化形成的。雷迪的实验严谨而且有说服力,说明较大的动物不能自然发生。

  提问:雷迪的实验中变量是什么?许多人对雷迪的实验进行了质疑,雷迪是怎么通过改进实验来面对质疑的?

  结论:自然发生论不正确。但是在雷迪去世后,又有人提出了新的质疑,肉眼不可见的生命还是可以自然发生的。

  假说三:生生论。

  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最令人信服却十分简单的“鹅颈瓶实验”。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以无阻挡地进入。巴斯德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出现微生物。若打断曲颈管,一段时间后,瓶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巴斯德的实验彻底推翻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提出了新的观点:生生论。

  如果生物不能由非生物直接转变形成,地球上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天外来客?地球之外确实发现有有机物,也有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还没有证据能证明生命来自天外。即使来自天外,天外的生命又是怎样形成的?

  假说四:宇宙生命论

  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家可以对宇宙生命论作出什么推测?介绍宇宙生命论资料

  分析陨石成分,作出推测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结论:人类在不断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自星外天体;2、星外天体有形成新生命地球外天体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假说五:化学进化学说

  观点: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是由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演变进化来的。

  教师描述:原始地球的环境恶劣,可能有生命存在吗?地球大约形成与46亿年前,46亿年前的地球刚刚形成,非常的不稳定。到处是火山喷发,地面上熔岩横溢,天空中电闪雷鸣。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紫外线,宇宙射线等直接照射到地面上来。这种环境下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始大气和原始地球上的闪电、高温、射线等给形成生命提供了物质与能量基础。在这种环境下,由无极小分子经过化学反应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一过程已经有科学家通过实验得以证实了:1953年,美国化学家米勒首次实验证了奥巴林的这一假说。他模似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用氢、甲烷、氨和水蒸气等,通过加热和火花放电,合成了有机分子氨基酸。一般说来,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从有机大分子组成能自我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原始地球形成生命过程的科学推测

  原始地球先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雨水汇入原始海洋→形成原始生命。

  教师:同学们准备充分,发言全面,带我们领略了宇宙的神奇奥妙,也让我们为各国科学家的精彩研究而感叹。我们经过学习,也将掌握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准备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学策略

  通过预习学生从调查身边事物开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推理,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将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对生命特征进行探讨,主要是引入一些常见的例子进行集体讨论,师生对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地位。

  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讨论、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从特殊到一般,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同学们:

  1 你家里有哪些生物?

  2 机器人和钟乳石是生物吗?

  3 什么是生物?

  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培养对本节课的兴趣,对知识形成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让学生带者问题听课,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生物。

  (二)上课

  1 检查预习题 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题的效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很全面,教师应做适时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3 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4 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5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三)复习

  出示两道题:

  1 想想你(也就是人体)具有哪些生物特征?

  2 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

  随着这两道题的解答,本节的重点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并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地情感教育。

  接着让学生回忆刚才地预习题地回答对生物和非生物地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地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

  1 机器人是生物吗?

  2 参照课本第6页的叙述,讨论珊瑚,珊瑚虫,哪个是生物?说明理由。

  这两道题的设计是把容易混淆的问题为切入点,起到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作用。

  (五)小结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纠正,解答问题。并进行板书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并强调这五点就是判断是不是生物的标准。最后让学生默写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强化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使知识得到升华。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其各部分的功能;

  3、培养学生热爱鸟类,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⑴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重点)

  ⑵鸟卵的结构及功能。(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实验。

  教学方法:

  引导阅读、观察、实验、启发、讲解。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多媒体播放“小鸟天堂”入手,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小鸟天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鸟呢?这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引出课题。

  新知识学习:

  一、鸟的生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0~51页相应内容,认真观察书中的图片,并思考:

  ①鸟儿大多在什么季节繁殖?

  ②鸟有哪些与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

  ③鸟巢有什么作用?

  ④鸟的生殖方面有哪些特点?

  教师在学生活动后,点评,讲解并小结:

  1、鸟的生殖有明显的季节性;

  2、鸟有占区、筑巢、求偶、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复杂的生殖行为;

  3、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9

  1910年,杜威(Dewey)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20世纪80年代,教学反思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经蔚然成风。二十多年来,关于“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并且逐渐影响到我国。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持续深化发展,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完成历史课程目标值得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进一步去探索。

  一、新课程下教学反思的实质

  何谓教学反思?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里指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反思可以对教学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可以发现教学的真正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当前,历史新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基础教育历史新课程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从单纯的历史知识传递者走向历史教与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要求历史教师不仅历史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著名学者刘岸英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问题进行反思。[1]

  二、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反思

  “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历史事件、人物及前因后果,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 。[2]这是“教书匠”式的“照本宣科”。今天,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新课程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同时,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过程及效果,并及时吸收他人的实践、研究成果。因此,教学反思对于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倡导的“参与式”教学,其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师在参与的同时进行探究。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历史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历史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会促进历史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如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是让他们全部采信,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进行大胆质疑?学习成果展示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轮番登台做一点知识性的介绍,还是说明探索求知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对于近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又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是否应该有个“度”?初中历史教师都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从而达到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并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不断深化的目的。

  2、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复杂的初中历史教学,决定了它不是初中历史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初中历史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

  例如:香港一位初中中国历史科教师在文章里谈到,他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中国历史课,经常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讲故事是教中史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保持好状态。”后来,这位老师经过自己认真的反思后,他把“讲故事”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讲中国历史故事;二是安排学生做中国历史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堂上播放。两种设计都取得很好的反响。这位历史教师继而分析:教师一个人讲故事或组织学生讲故事,其效果不一样。“前者,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需要聆听;后者,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 [3]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初中历史教师追求历史教学合理性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初中历史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并在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善于调整历史教学策略,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中。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那么,历史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于是反思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一问题,分享一些我的经验与收获。

  1、要养成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的习惯。

  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关注。但就历史学科而言,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比如,“编演历史剧”是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之一,这种教学形式真的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吗?扬州中学王雄老师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排演了一个“去留肝胆两昆仑”历史剧,教师让同学们课余时间排练,不要太讲究道具与服装,也别花过多的时间。一周后,同学们在课堂上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事后,王老师在“反思札记”中写到:

  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我在观看之余想得最多的还是老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们排演之际,不仅十分重视剧本,而且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了解人物的个性,为了想象梁启超、康有为的讲话语气,大家还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了两人讲话的共同点:广东普通话,都带有书生特点,但是,康有为的语气更沉稳,梁启超较之更有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呢?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4]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实验中学唐远华老师,从1992年起,尝试对高一学生从事历史剧教学实验。剧本以“城濮之战”、“毛遂自荐”及“鸿门宴”三件事为题材。一方面,学生对其内容多少知道一些,正适合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它们均具有丰富的戏剧性,颇能引发学生兴味。实践下来,唐老师觉得:

  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指导,的确能促成发展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预期目标。毕竟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理解史料、编写剧本、掌握角色在情境中的扮演,学习相当主动,收获自然丰富!其实历史剧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有趣的台词,滑稽的动作,更在同学间互助研究剧情发展的可能性上,所体会出来的心得。甚至个人认为演出前的过程,比演出结果,就教学价值而言,更为重要!因为观赏的人只是旁观这些历史事件,而演出的同学却是花了时间与下功夫去经历这些历史情境,历史教学不是一直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神入历史情境去做历史的思考吗!? [5]

  以上这两位老师都习惯于做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长期积累,就会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水平。

  2、看课。

  “看课”又称“课堂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看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看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已被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许瓦斯(Showers)等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证明。

  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中,记载了作者在昆明某中学一堂初中历史课上做的看课笔记。陈瑶教师对执教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做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当讲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时,老师非常地投入,在教室里移动。……学生明显地完全被她的讲述吸引。但在谈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学生的反映不是很积极,看上去有点疑惑,而且七八个同学有注意力分散的表现。”又在旁边评道:“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在投入的讲解时,忽略了学生的反映,没有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充分强调。”对于老师向学生的提问,观课者评道:“我感觉老师在提问上有设计、有技巧,但对学生的回答,老师的反应比较单一,缺少评价、追问和很明确的鼓励。” [6]

  观课,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应该像上述实例这样,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进行案例研究。

  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 。[7]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这就是案例研究。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初中历史教师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典型案例很重要。远的不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历史教育工作者从著名中学历史教师,如宋毓真、陈毓秀、时宗本等人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典型实例,用以说明某种历史教学观点或历史教学方法。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前者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后者则运用教育理论来阐释其教学实践的价值,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这些都是已经出版的,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网络上的优秀教学案例,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反思和探讨的好时机。

  关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新课题。可以肯定,发展的教学反思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必然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在研究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地质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物证据等方法特别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积极思考“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反映出古人类在运动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本节文字的篇幅不大,但内容相当丰富。第4页的第二段课文,主要阐述环境的变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运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取食方式的改变,前肢的逐渐解放使“露西”时代的古人类有可能使用自然工具;随着古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第三段课文主要说明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与人脑功能的完善及语言的产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该段课文还概述了人类在生物圈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人类应当怎样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总之,教师要在明确课文要点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本节的技能训练不是简单地陈述一种技能,而是围绕着本节资料分析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设计的,并叙述了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几种观点,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比较研究)促进了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性,了解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通过分析资料了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了解人类是在与环境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认同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类人猿和人的图片,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1)你认识图A中的动物吗?它们与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2)通过观察上面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1)图A中的动物是一种类人猿,它们与人在外部形态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的四肢具有五指(五趾),能够用前肢抓握物体,面部表情与人相似,也具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人类的祖先可能与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等。(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展示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对学生的观点是否科学不作评价,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入手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为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争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儿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做“人”?

  教师指导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思考:人类真是女娲创造的吗?如果不是,人类是怎样起源与发展的呢?(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极大的好奇心进入新课)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关于“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

  教师展示资料并指导学生分析。

  资料1: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在大约6 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创造出来的。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神创论也叫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形成,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的。神创论还认为,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资料2: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通过分析上面两则资料,你同意哪种观点?

  学生分析后回答:同意达尔文的观点。

  教师进一步强调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心和唯物观点的斗争。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资料1:下面是几种类人猿的图片。

  图1

  图2

  图3

  资料2:类人猿是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因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亲缘关系与人最为接近,故称类人猿,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的动物。如具有复杂的大脑,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盲肠、蚓突、胸廓、血型、怀孕期7~9个月,寿命可达几十年等,均与人相近。而且,无尾、无颊囊和臀疣(长臂猿例外),其中,黑猩猩与人类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类人猿的前肢较后肢长,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这又与人类有显著区别。现在生存的类人猿叫做现代类人猿,古猿则指化石类人猿。

  1、你认识资料1中的类人猿吗?

  2、通过上面的两则资料,你认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并在班级内展示。

  (1)资料1中的类人猿是长臂猿和黑猩猩。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但是,类人猿和人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类人猿的前肢长于后肢,只能半直立行走以及臂行。而人则是直立行走。

  教师指导学生对展示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并进一步强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在形态和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是因为两者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存在不同之处是因为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人类和类人猿的形态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那么,森林古猿在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过程中,环境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学习目标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人猿相揖别的原因

  教师引导:现代类人猿与其祖先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森林古猿的一支,却由于特殊的原因,走上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猿相揖别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请阅读教材,并尝试完成下面的思考题。

  1、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早期人类化石?

  3、从图中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具有哪些特点?她的运动方式可能是怎样的?

  4、从石器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东非地区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大量的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为了适应地面生活,森林古猿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2)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发展成早期的人类。所以,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会有那么多的早期人类化石。

  (3)从露西的化石图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化石具有以下特点:上肢比较细,下肢比较粗长,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和现代人类比较相似。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4)图中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古人类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学生代表对展示情况作补充和评价

  小组内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大量森林变成稀树草原,东非大裂谷地带的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这部分古猿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为了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他们利用前肢使用树枝、石块等简单工具,这样,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逐渐地他们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标志着人和猿有了本质的区别,所以,部分森林古猿能够进化为人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的改变。

  2.人类的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

  1、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2、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如何处理好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1)环境发生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来生活,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由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逐渐发展到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在劳动的过程中,大脑也越来越复杂,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解决困难,制造复杂而精巧的工具。工具越发达,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越强,逐渐发展成生物圈中的最强者。

  (2)目前,生物圈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期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同环境进行激烈的斗争才能获得生存的可能。在人类逐渐进化的过程中人脑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能够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制造的工具也日渐复杂,提高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使生物圈满目疮痍,例如河流污染、草原退化、环境恶化等。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并保护好生物(包括人类)唯一的家园——生物圈。

  教师、学生分组对本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环境的变化使森林古猿分成两支,一支下到地面生活,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能够直立行走,并利用前肢使用和制造工具,以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逐渐进化成人类。另一支继续生活在森林中,利用四肢在树上攀缘获得食物等,进行树栖生活,逐渐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教师指导学生对展示结果进行补充和纠正,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给予及时的鼓励。

  学习目标三:区分事实和观点

  事实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是根据事实进行的分析和推断。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请你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尝试说明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学生分析讨论后达成共识:(1)和(3)是事实,(2)(4)和(5)是观点。

  教师强调:事实是确实存在的,观点有正误之分,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清楚事实和观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阐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2、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逐渐地他们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

  教师强调: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但是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年代,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1

  一、设计项目的缘起

  1、学习中的局限性,需要项目学习来拓展

  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涉及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保护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仅仅通过教材无法真正理解课本内容,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来体验和推广,必须亲近自然,才能进行具体调查,达到目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新的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来处理这个问题。

  2、根据实践,落实生物核心素养

  如何落实学生分子生物学的核心素养,运用项目学习的理念,可以带来非常明显的实践效果。苏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内容,运用项目学习的理念,可以有效拓展教材外的内容,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塑造学院学生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责任感,生物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要落实四个层次的素质:生命意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根据设计方案项目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有帮助。

  二、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1、项目的驱动问题及成果

  如何将项目主题和新课程标准浓缩成一个重大的、更有意义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度,帮助他们专注于项目过程中锁定的总体目标。但是,驱动问题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直接获取某个主题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是要与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保持一致。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例,可以做出如下设计方案。

  首先,必须走进大自然去调查和实践活动,调查结束后,必须进行分类表、调查问卷及其叶画。一个既定的目标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去思考如何处理问题。学习目标确立,且构成了对结果的期待与探索,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2、项目实施任务分配

  提前准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具体问题是多元化的,所以指导一定要实事求是,明确指令。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单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因此,反复编写改变了项目学习的任务分配。

  初中生物项目学习:探索生态中的绿色植物

  项目介绍:打开报纸或看电视,你会发现“物种多样性”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词汇。身边的各种生物都是人类的小伙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地球上没有了各种生物,那么整个世界就没有生机。从冰冷多风的北极雪原到闷热的赤道森林,从阿尔卑斯山顶到北大西洋深海,从一望无际的戈壁到广阔的草原……地球上到处都充满着生命,展示了全球生物的多样性。在这个项目中,将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是什么,以及如何维护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一起探索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任务1:实地考察

  想办法在周边环境中掌握这些领域的相应研究和实践,掌握生物物种在各个地区的传播,掌握这些区域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任务2:方案设计

  活动一:亲近自然,寻找自然之美

  (1)研究和选择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观察:池塘中的藻类

  目的:举例说明藻类植物的状态和结构类型

  设备:光学显微镜、盖玻片、盖玻片、滴定管、变色池水、饮用水等。

  具体指导:①4名学生组成的任务组。关于池水变色,探讨池水变色的原因。

  ②用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饮用水和变色池水,找出池水变色的原因。

  探索:藻类的相同特征

  (2)观察:自然界中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

  目的:讲述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设备:高倍放大镜、树枝剪等。

  具体指导:

  ①8人一组,观察学校的绿色植物,看看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

  ②参考表,设计方案校园绿化植物记录表,记录植物名称、所属种群、关键形态特征及生存环境。

  ③遇到常见问题时,根据互联网和公共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讨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生活在什么条件下

  课后研究:调查分析动物与人们当前生活的关系。

  建议:(1)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

  (2)根据自身的生活环境,确定不同的研究地点。例如,有的学生可以调查家禽养殖场,有的学生可以调查商场或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的学生可以调查食品工厂。

  (3)根据调查内容,当场记录相关调查数据和。

  (4)分析调查数据和信息,寻求求真务实的结论,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二:开展实践的有效性研究

  (1)选择一两个生物种进行分类(科、属、种)

  (2)叶画制作(如使用叶或花构图法)

  (3)保持物种多样性的手写报告内容

  3、项目学习实施过程

  每个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都不一样,每个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要求他们首先要仔细阅读上述任务分配,了解活动目标,然后在任务组内与同学进行沟通。在实际活动之前,必须首先讨论并获得一个活动计划,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在这种职责分工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被抛在了脑后,他们更注重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和交流。作为教师,帮助他们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完成后,任务组成员在活动记录表上相互配合,共同交流,共同改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环节中学习知识,理解其中的联系,学会与学生合作,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获。

  在此过程中,配套任务清单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填写实践记录卡。

  4、项目学习的验收

  小组报告标准

  (1)生物物种调查统计分析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资料、调查报告统计分析10分;缺一个8分;只有调查报告得6分。

  (2)成绩展示:3个成绩10分;执行两个结果8分;执行一种效果得6分。

  (3)任务组成员职责分工:职责分工内容全面有效,工作职责描述详细有效得10分;明确职责分工的主要内容得8点;任务组成员职责明确得6点。

  根据上述规范,对各任务组返回的活动过程记录卡和结果进行点评,并在课堂上展示,包括:对活动计划的解读和活动的过程。同时规定,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取任务组的内容,然后由活动任务组的同学进行讲解。最后,我们将一起讨论和体验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三、项目学习的思考

  项目学习的特点是“以始为终”。学生实践活动的每一步都由一定的评价标准决定,正确引导学生走向更好的方向。这次的活动很详细。从制定到执行,每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乏,尽可能帮助学生独立进行,让他们详细体验做事的阶段和过程。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真正地参与、实践、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在生物方面的逻辑思维。根据本次项目的活动,学生将培养创新理念,学习健康生活方式,具备责任担当的素质和在实践中拓展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必要素质和重要能力,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个项目不仅体现了生物的特色,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生物的认识,让学生们感受到生物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科研理念,让生物走进学生们的生活,体验生物逻辑思维的快乐音符。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举出例子并初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先比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得出结论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同时学生分析刺猬、变色龙、竹节虫,得出除了环境影响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适应环境。

  除了环境影响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适应环境。

  分析书本P19的资料,回答问题: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观察兔子和猫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从而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环境其形态结构都有所改变。

  生物除了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

  过渡问题: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呢?生物本身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学生举出例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鼠妇疏松土壤,柳、杉树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帮助净化空气,人类大量得排除废气、废水使环境受到污染……)

  讲解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作出假设:_地,草地,茂密的灌丛的空气湿度不一样。

  3、制定计划:学校内测量_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_地指什么?灌丛指什么?)

  4、填写P7空气湿度记录表。并画出曲线图。

  5、注意:如果_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吗?测量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举例:曲线图的画法:

  总结:前面一节课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下面问题。

  6、练习:

  1)如果将生活在淡水中的鲫鱼放入海水中,不久就会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

  每种生物都是有寿命的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

  动、植物改变生活环境就会死亡

  生物的生存环境很容易破坏

  2)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充分利用光能减少阳光照射

  适应低温适应潮湿的环境

  3)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的解释为( )

  A这些鸟不适应环境

  被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

  适应是绝对的

  适应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对性

  7、讲解书本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这节课不仅要讲理论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而且也要说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原理和过程。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个知识点并不难,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在课堂上讲解这个实验过程和原理较费时,最后超出课时,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于为什么要用_地、草地、灌丛三个环境来做这个实验,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还有对于探究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计划并不了解,所以我在其他班的课堂上采取了把实验过程,原理用一节课来讲述,因为探究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只有一开始让学生理解了探究实验的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上才能让他们自主探究,所以我觉得把实验课分为一个课时的课是有必要的。

  教学反思:

  应该安排学生实验前自己先体验实验过程,实验所需时间,这样让学生操作起来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也能了解到实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3

  一、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1.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在开放性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

  二、方法阐释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或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在认识卵壳和壳膜的结构时,可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来感知卵壳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以便理解卵壳对卵的保护作用。在课前将鸡蛋放置在醋酸中一段时间,使蛋壳溶解,壳膜露出,上课时让学生亲眼观察。在学生观察鸡卵的内容结构时,注意引导学生将实物与插图相结合,认清鸡卵的各部分结构。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新鲜的鸡卵是“活”的,可将孵化一段时间的鸡卵,演示给学生观察,因为此时的鸡卵的胚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成百块装,在卵膜周围有血管分布。结合鸡卵发育过程的模式图,引导学生分析卵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理解鸡卵发育为什么能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本节课件、收集与鸟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的材料、鸟的繁殖行为录像。

  探究实验材料:解剖剪、镊子、烧杯(内有40℃~50℃的温水)、培养皿

  学生: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兴趣小组成员腌过的生鸡蛋、每组两个生鸡蛋、收集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资料

  环节一:温故知新,对比回忆

  比较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引入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鸟巢,让学生思考鸟巢的作用)

  师:有没有困惑的问题?我们共同交流和探讨,好吗?

  生:在冬天,喜鹊窝高高地挂在树上,喜鹊来回飞也不去住,这是为什么?

  生:这我知道,喜鹊窝只是用来繁殖,孵卵的地方。

  生: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刚孵出的小麻雀,粉红色的皮肤上一根羽毛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师:鸡是早成鸟,麻雀是晚成鸟。

  生:鸟卵孵化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几天才能孵化出来?

  生:我知道,不同的鸟类需要的时间不一样,鸡需要21天。鸟类的孵化时间一般与鸟类的大小有关。小型鸟类为13-15天。中型为3-4星期,大型鸟类时间还要长。

  生:鸡孵化出来后,是纤细的绒毛,长大后为什么会变成那样的羽毛了,这是什么决定的?

  生:我知道这是由DNA决定的,它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当鸡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羽毛就要发生变化,由绒毛变成羽毛,这也是为了适应环境。

  生:为什么家里买来的鸡蛋孵不出小鸡来?

  生:这事我知道,买来的鸡蛋多数是没有受精的鸡蛋,不受精就不能孵化出小鸡来。

  师:对,只有受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孵化出小鸡来。我们今天就探究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利用你们手中的鸡蛋,两人一组完成探究任务吧!

  环节二:探究新知观察分析

  一、观察鸟卵的结构(整个探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观一探三)

  师:播放小鸡破壳而出的短片,问:一枚小小的鸡卵为什么能发育成可爱的小鸡呢?是不是与它的结构有关?

  【观一】先让学生观察鸟卵的形状(一头钝、一头尖)

  【探三】

  一探卵壳:让学生单手用力握鸡卵,看会不会轻易捏碎,理解卵壳的保护作用。

  二探鸟卵的内部结构:让学生先看书上的观察操作步骤,明确操作目的,并在屏幕上出示探究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①观察气室的大小②用镊子开出的口要比卵黄大,否则卵黄在倒出时会被划破。③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④用牙签先轻轻按压卵黄,再把卵黄刺破并拔出来,感受卵黄的存在。随后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进行点拨。

  在屏幕上出示鸡卵结构图,让学生按照图上数字的顺序,说出鸡卵内部各个结构的名称,了解学生实验的效果。借助投影片,告知学生胚盘、卵黄膜和卵黄共同构成了卵细胞,细胞核位于胚盘中。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胚盘,让学生对照观察并进行比较。

  生:未受精卵的胚盘颜色发白而且胚盘小,已受精卵的胚盘颜色发深而且胚盘略大。

  师:既然这两种卵的胚盘差别这么大,那么请大家考虑一下,胚盘有什么作用?

  生: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师:我们如果把这个鸡卵放在桌上滚动,不管它怎么滚动,卵黄始终位于卵白的内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示:观察系带在卵中的位置,系带有何作用?)

  生:系带对卵黄起固定作用,并可以减少胚胎受到的震动。

  师:胚胎的发育离不开氧气和养料,这两类物质分别由什么提供?

  生:气室提供空气,卵黄和卵白提供养料。

  师:卵黄和卵白相比较,谁的营养更丰富?有的同学不爱吃蛋黄,其实卵黄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卵白,它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指导学生看书并讨论,总结出其它结构的作用。)

  师:刚才大家都看到了,气室容积很小,那么如何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大量氧气?

  生:卵壳是透气的,表面应该有气孔存在。

  三探气孔: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探究方案,并且用温水浸泡法来探究一下气孔是否存在,对于学生的开放型设计思路,教师应给与适当的鼓励。

  师:大家想一想,鸟卵的结构为什么要这么复杂?这与它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吗?

  生:坚硬的卵壳和内部的壳膜起保护作用,卵白提供水环境,气室提供了氧气,卵黄提供营养物质,给鸟的胚胎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增加了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养鸡场在挑种蛋的时候,从来不用那些蛋壳表面污秽面积较大的蛋,因为它们孵不出小鸡,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些鸡蛋表面的脏物堵塞了卵壳上的气孔,妨碍了里面胚胎的呼吸,所以孵不出小鸡。

  2.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出示课前腌好的生鸡蛋,并提出他们所发现的有趣现象:盐水里的所有鸡蛋都是钝头朝上。

  师:钝的那头反而轻,这是为什么呢?

  生:钝的那头的气室里有空气。

  师:在笼子里只养了两只母鸡,它们能生蛋、能孵出小鸡吗?

  生:能生蛋,但孵不出小鸡,因为母鸡没有受精的机会。

  屏幕出示爱迪生孵小鸡的图片,由学生讲故事。

  师:爱迪生为什么孵不出小鸡呢?

  生:外界温度太低了。

  师:没有受精的鸡蛋孵不出小鸡,就是受了精的鸡蛋也不是随便就能孵出来的,看来鸟类要繁衍下一代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繁殖行为。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播放鸟的繁殖行为录像。引导学生再次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师:大家都见过鸟类的哪些繁殖行为?

  生:母鸡下蛋、燕子衔泥垒窝、公鸡追母鸡满院子跑等。

  师:你知道鸟类在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以后,都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图片)

  生1:雄孔雀会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丹顶鹤展示的是自己优美的舞姿,啄木鸟会通过敲打树干发出“爱情电报”。

  生2:雄军舰鸟鼓起红色的喉囊,雄园丁鸟偷取色彩鲜艳的物品进行炫耀,雄鸵鸟会跪在雌鸵鸟的面前,通过拍动翅膀和扭动着脖子向意中人求婚。

  师:当鸟儿找到自己的伴侣后,它们就要为自己建造一个“家”,这就是筑巢。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图片,由学生介绍燕鸥、家燕、织布鸟千姿百态的鸟巢,教师对同学们课前的积极准备提出表扬。)

  屏幕上展示雌雄翠鸟正在xx的图片,请同学思考说出这属于什么样的受精方式?

  生:体内受精。

  师:想一想,这种受精方式和两栖动物相比有什么优势?

  生:它使受精的机会大大增加。

  师:受精后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了,但是当鸟卵被产出后,胚胎就会因外界温度过低而停止发育,怎样才能继续发育呢?

  生:那就要靠孵卵。

  师: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熟,雏鸟最终破壳而出。

  屏幕上出示雏鸟和成鸟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并思考:鸟的发育是不是变态发育?并播放鸟的繁殖行为录像。

  环节三:课堂小结,对比归纳

  让学生总结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包括哪些阶段,并提出问题:这六个阶段所有的鸟都必须要一一经历吗?哪些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生:杜鹃把卵产到别的鸟的窝里,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另外帝企鹅把卵放在自己的脚面上孵化,也不筑巢。求偶、xx和产卵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比较全面地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比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由于学生未学到物理课中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

  教学重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

  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方案一: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方案二: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或挂图,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方案三:观看录像,小组交流讨论。

  播放录像,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肺有什么功能?

  2.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1测量胸围差

  方案一:阅读有关的课文后,一组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进行科学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课后每位同学测量自己的胸围差。

  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和观察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方案二:上讲台演示的同学故意进行错误的操作,让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强调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纠错。

  方案三: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胸围差,上课时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并果进行交流讨论。(课前布置,上课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讨论分析提纲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2.2在测量结束后,尝试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测重出示讨论提纲,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你和其他同学的胸围差有区别吗?你认为你们的胸围差的差别和什么有关?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呼吸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活动:将手置于肋骨处,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交流讨论,归纳出由于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增大和缩小的`结沦。

  2.3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究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2.4观察录像或模型演示,在教师的引导厂思考,并得出结论。

  2.5放映有关呼吸时胸廓变化的录像或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明确容积变化引起气压变化,气压变化引起换气。

  2.6质疑: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到底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呢?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观察,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的演示说明。

  2.3模拟膈肌运动

  2.3.1观察教师的演示,分析讨论并归纳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2.3.2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3.3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概括小结: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容积变化引起肺内气压变化,从而完成呼吸运动。

  2.3.4引导学生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关系的例子(如冬天盖厚被子感到胸闷等)。

  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说出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的关系,留下悬念: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提问:胸廓的变化与呼吸运动有何关系?由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内容: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进入肺内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

  A.按资料分析中的实验装置操作;

  B.取两个锥形瓶,分别装入等量的石灰水,向其中一瓶内的石灰水吹气,为什么在实验置中设置甲瓶?

  C.用口吹入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了什么?

  D.人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耳球向另一瓶内的石灰水吹气),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气体交换原理

  嗅到教师喷出的香水,理解气体总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向教室内喷洒香水,引导学生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说明气体进入人体也遵循3.1扩散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1.1观看挂图,认真听老师讲解。理清思路,综合概括。

  3.1.2回忆所学知识,合作交流,归纳问题的答案。

  3.1.3引导学生归纳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内的过程,并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

  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自己解决疑惑。

  提问:进入血液的氧最终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3.1.4小结和练习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蛄本节内容,并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

  课后实践

  课后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和其他同学的肺活量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参与课后活动,并给予评价。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5

  一、选择恰当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选择恰当的问题是问题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一般来说,恰当的问题应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并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防止出现问题过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或者过于简单不能达到对学生思维的锤炼.因而教师在问题选择上应以本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水平为基础,注意问题的引导性和递进性,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构建起自然迁移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从低级思维到高级思维的逐步转变.

  例如,在讲“CO2实验室制取方法”时,教师对反应物及反应原理进行清晰分析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制取装置.由于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O2 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装置设计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能够根据CO2的物理性质,经过思考后对O2实验装置稍加改动,去掉酒精灯选择向上排气法.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还可以设置第二个问题,如其他气体制取是否可以采用这一装置等.

  二、注重内在联系,构建学生思维网络

  在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的实践中,教师还应注意对设计的问题进行整合,注重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的问题组织形成一个有中心、有层次的“问题结构”,促使学生沿着问题结构层层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思维网络,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教材中关于“溶液形成”实验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固体溶质溶解于溶剂中的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初步思考和了解溶质溶解能力的内因后,再提出问题:影响溶质溶解能力的外因有哪些?让学生通过实验,思考得出结论.进一步提出问题:在实验中制备的溶液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怎么定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如果一杯水中溶解的氯化钠已经达到饱和,它是否还能够溶解其他物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加复杂的方向扩展,同时追问学生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是否准确,从而通过层层引导,使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联系以上的知识,提出在制备精盐时,由于去除泥沙后的食盐中还常常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这时往往是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去除杂质.在这一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反复冲洗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成分有没有变化?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由于问题教学实施中经常存在不能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从问题的选择、解决包括教师的评价、反馈等都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知识水平、资质能力等的差异,如果教师以成绩优秀学生为设置问题对象,问题往往能很快解决,效果看似良好,但是都是由这些成绩优秀的同学解决的,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因此问题设置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应以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有条件的话要尽量采用分层设置,对于差生一旦出现好的解决方法应立即做出鼓励,不能立刻做出回答的可以引导其找到正确答案,以提升其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在合作学习时应杜绝优劣搭配,因为成绩优秀者往往思维活跃且能很快给出答案,使普通学生思考机会丧失,不利于学困生的进步.因而应将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平等的平台,在同等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共同思考,协同解决,一起进步.而且对于成绩处于劣势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会更加努力的思考,成为小组中的积极的领导者.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02-15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06-22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通用05-11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通用)12-27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01-13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01-24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新版01-09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最新02-10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15篇02-15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精选23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