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15篇[合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心理学论文1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对心理学的关注和认可程度逐渐提高,社会对于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社会需求,20xx年国家卫生部要求三级甲等医院必须设有临床心理科,同年医学院校中的首批应用心理学专业随之建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开设,为实现心理学与医学的交融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构建具有自身特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培养模式仍是各大医学院校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在医学院校设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初衷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才,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为四年,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不符合执业医师资格报考条件,对毕业生进入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就业形势严峻,20xx年教育部更是将应用心理学专业列为红牌专业,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改革应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入手。本研究对某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xx级至20xx级的6届本科毕业生抽取72人,男性20人,女性52人,对其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当前工作状况、工作变动情况、对专业学习的看法、对专业建设的建议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
接受访谈的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率为95.8%,65.3%的毕业生自参加工作后有工作变动,毕业生的收入情况见表1。(二)受访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受访毕业生就业最多的是企业(43.1%)和教育培训及公益事业(20.8%)。在接受访谈的毕业生中有44.44%表示自己进入了期望从事的行业,他们期望从事的具体行业见表2。(三)受访毕业生的实习意愿
受访毕业生最期望的实习基地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企业和医院,见表3。(四)毕业生对专业学习的看法
受访毕业生中有77.6%的认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对自己有帮助,主要表现在:加深自我认识,学会思考人生;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地自我调控;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把握他人心理;学会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对目前工作有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教育、销售、心理咨询与治疗等)。5.6%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五)毕业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看法
受访毕业生对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体制等问题均提出意见和建议。
50%的受访毕业生对实践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实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同时增加专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多参与一些与时俱进的科研课题;拓展实践领域,如医疗、教育、航空、整容咨询、HR、狱警、青少年问题中心等;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方面进行深入培训。
22.2%受访毕业生对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医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既学医学课程又学心理学课程,但感觉内容太庞杂,什么都学,结果什么没学好,课程设置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
20.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体制有待改进:主要集中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获得的是理学学位,不能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心理治疗师,大大限制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12.5%的受访者对培养目标提出建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多提供相关专业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关讲座;尽早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三、讨论
(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
就本次访谈结果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1.经济收入偏低
《就业蓝皮书: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一项针对20xx届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20xx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为6155元,高职高专为4812元),而在本次受访的毕业生中月薪5000元以上的不足10%,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受访者普遍报告目前收入情况并不理想。
2.专业对口率低
就本次访谈结果来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尚可,但多数受访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关系不大,只有少数毕业生在医院、学校或者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从事心理咨询或教学工作,还有一些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其他大部分毕业生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销售、行政、文秘等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同的工作,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能进入期望从事的行业。
究其原因,尽管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医学背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四年制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只能授予理学学位,该专业毕业生不具备报考临床执业医师的资格,即使进入医院也大多只能从事行政管理和文秘的工作,只有极少数能够对口从事心理辅助工作;而在医院以外的用人单位眼中,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并没有特殊的优势。此外,由于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起步晚,普及程度不高,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才需求有限,致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一展所长,同时获取满意回报,使很多毕业生选择转行。
在本次访谈中,笔者注意到一些可喜的现象,如本专业毕业生开始逐渐进入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如公益组织、社工机构等)就职,他们的工作可能是带领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对有生理或心理残障的群体进行康复训练等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日后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还能为在校学生提供众多的实践机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时间都不长,办学经验不足,缺乏成熟的参考模式。几乎所有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都由医学和心理学两个部分构成,而这两个学科课程繁多,学生难以在4年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实习,因此,在专业培养上对课程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形成基础医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模式[5],这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感觉医学和心理学都学了,但都只学了皮毛,使之与其他非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竞争心理学相关工作岗位时反而存在不足。
(三)实践体系的调整
访谈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提到,应该进一步增加实践课程,不仅是学时的增加,实践领域和内容也应该予以拓展。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于学校提供的医院、学校、少管所,以及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社工组织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才是最希望进入的实习机构,然而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成熟的、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具备培养大量实习生的实力、且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寥寥可数,导致本专业能够如愿进入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的实习生数量极少。虽然医院能够为实习生提供一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习机会,但更多的实习医院仍沿用与医学实习生相同的转科模式,并未因专业的不同而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生做出不同的实习安排,但这种实习模式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职业训练。
目前,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销售等方向。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在校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如,人力资源管理、青少年问题处理、犯罪心理研究、整容咨询、社工工作等),可以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亦可以是学生凭个人能力获得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拓展实践领域,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实践。
(四)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在医疗、教育、行政、企业、事业、社区等单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不难看出,该培养目标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本次访谈结果显示若根据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看,目前的专业教育距实现该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作为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职业素养的地方,更应是一个促进和引导个人成长的殿堂,专业培养目标不仅要着眼于职业发展,更要突出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塑造更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展现人文关怀,这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的特殊之处。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固然是评判专业成败的硬指标,应是目前专业教育努力的方向,然而对于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时常自省的习惯等目标不应该被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轻视或遗忘。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毕业生都承认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对其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专业学习对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即使在非对口的工作中)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结果,对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建议与对策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使实践教学真正达到效果。
第二,合理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有针对性地建立和丰富见习和实习基地。
第三,合理设置医学与心理学课程安排,并利用医学院校的医学优势,突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色,发掘与专业对口的职业,拓宽就业思路。
第四,丰富和深化现有培养目标,重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学生个人成长中的特殊积极作用。
第五,合理调整教育体制,力求学制与专业特色匹配。
教育心理学论文2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心理学 教学 应用
[论文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首先界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探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若干具体问题,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一)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法的改革原则
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努力发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一)主体性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思想观念里,教师无疑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严重违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应用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出达到专业化标准的、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把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重在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创新性
富有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存在着差异。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培养模式可以遵循。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为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应改革教学方法,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症结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灵活地应用于所任教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希望借助于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替代性经验,通过对一个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的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深化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认识,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因此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完整,难度要适宜,要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任务形式要多样化,具有一定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情境创设是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在教学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
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的真实、直观和形象,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要以当前学习内容为指向,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过程帮助是保障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及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加以适时、正确地引导和激励,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把握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醒悟的时间,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当然,学生也要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依靠自主探索进行学习,并适当借助他人帮助。这样的过程帮助,才能够保证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评价反馈是促进
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发展”,为学生找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结果重点检测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避免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就去应付考试。强调学习过程的主要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反馈的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总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好评。当然,这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我相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会有更进一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少英,刘华山,郭永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2).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xx(7).
[3]张伟.论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西安社会科学,20xx,26(2).
[4]郭林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构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3).
教育心理学论文3
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懂得学生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学习,教师知道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教育真正成为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孩子的世界单纯如白纸,但正是这简而又简的单纯甚至有时让我们无从入手,离那片可贵的心灵世界失之交臂。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换种眼光看孩子,看待他们的喜好、看待他们的行为,甚至看待他们的缺点。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能力,会发现孩子的潜力令人叹服。
那天所任教的班级没有英语课,又因琐事干扰,我布置作业的时候已接近放学了,孩子们正收拾着书包,看到匆忙而至的我,大部分孩子都主动拿出本子记作业,只有小琛怪叫一声,小家伙本以为可以偷懒呢。我心里不禁有些暗笑,“大家根据第七课所学,自己设计一课圣诞树,并根据所画写出五个英语句子。小琛呢,需要写出十个句子。”小琛有些颓然。
其实作业布置五个句子,我是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能力的,小琛学习中等,十个句子对他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的目的是要他改正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也准备了第二天的说辞——结合他无法完成的作业,好好教育他一番。
第二天课代表将作业送来,却意外的在没完成作业的名单里没有发现小琛的名字,急忙找到小琛的作业,令我意外的字迹整齐,十个句子不但写完整了而且基本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我不禁感叹万分,不是孩子们没有能力,只是我们没有适时发现他们的潜力。
换种眼光看孩子的行为,会发现孩子的`举动皆自心生。
小越是班上一个不苟言笑的女孩子,相处了半年之久,我几乎没见她笑过,偶尔也只是若有若无的一丝微笑。但我也没见过她的眼泪,即使面对我的训斥之时。我便认定她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孩子。
可是就在这一周之内,我不但目睹了她的开怀大笑,也见到了她的泪如雨下。
本周伊始,为了调动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班级出台了一项新的“制度”——按照新划分的小组进行竞争,每周结束后总结,分数位居第一的小组,可利用班费为他们照张小组合影。消息一出,教室里欢声如雷。更让我惊讶的是小越——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那种兴奋,让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无拘的天真,久违了的浪漫又出现在属于它的脸庞上,于我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啊,于她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欢喜啊!原来和同学们合影留念,对他们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一周很快就结束了,很遗憾,小越所在的小组名落孙山。在夺魁小组的欢呼声中,我又一次地关注了小越——伤心垂泣,泪如雨下。这还是那个我曾经认为“表情肌”不发达的孩子吗?
感受着一连串来自小越的意外,此刻的我也真的有些悲喜交加了。悲的是,半年来我一直没找到小越的切入点,禁锢了原本属于孩子的天真;喜的是,对于老师的关注,他们是如此的在意。这也无疑给了我强烈的信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关注点,关键在老师如何去挖掘、去引导。
小越那双含泪的眼睛一次次的在脑海中浮现,想想孩子们一周来的新变化:课堂守纪了,下课文明了,不乱丢垃圾了…..那么多积极上进的孩子,虽然于心不忍,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
放学的铃声在耳畔响起,欢快的乐曲让我的心也轻松起来,迈向教室的步伐也变的轻盈。一会儿我还是会替小越遗憾,但我会告诉她,她今天成了我的老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并不是孩子缺少喜怒,而是老师没有挖掘到孩子的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想法真的是不同的,作为老师,我会在不同的问题上,多学一点教育心理学,换种眼光看孩子,也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为孩子的发展做好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
教育心理学论文4
科普辅导在科技馆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使其教育功能更加完善,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引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科普辅导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1]。彼得罗夫斯基在《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中写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规律,研究师生间和学生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教育心理学还研究学生的个别指导问题。” [2]
一、科普辅导目前现状
目前,科技馆常见的科普辅导方式为主动讲解、动手制作和科普剧。主动讲解为科普辅导中最常见的形式,每个展馆对于展品都有深入研究从而会整理出一套标准的讲解词,科普教师在其基础上自我理解,总结一套适合自己风格的讲解词,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如对某件展品感兴趣,科普教师就会按照讲解词的内容进行辅导讲解,在整个过程中科普教师会根据讲解对象的不同,所用词语、语气等做适当的调整。
动手制作为主题式科普辅导,大概分为两部分,科普教师先进行知识的讲解,之后组织观众动手操作,因为选用的教具多为成型的套材,实验步骤简单明了,观众在科普教师的指导下便可轻松完成,目的是让观众体验到自己动手的快乐从而对于所涉及的展品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缺点在于活动中观众多动手不动脑,只要按照科普教师讲解的步骤操作,看现象验证知识点即可,这种形式基本严格按照科普教师备课的思路进行,无探究空间,对于观众的创新学习存在禁锢性。
科普剧表演为近年来兴起的'辅导形式,其戏剧化、娱乐化的表现手段极大地吸引观众,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重乐轻教,在信息建构过程中,观众由主动者变回被动者,剧情的发展受演员的主导。
以上三种形式的共性是:信息建构中,科普教师和观众的相互关系存在主次颠倒,科普教师作为主导者忽视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科普辅导中,对于观众的探究学习、启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普辅导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去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科普教师学习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本质在于,把握教学过程,把握观众心理,研究科普教育规律,使其直接能为科普教育提供指导[3]。教育心理学对科普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学的效能感;让科普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4]。因此,教育心理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在科普辅导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至关重要。
三、教育心理学在科普辅导中的应用
1.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应该是根据原有经验,主动对自己得到的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实现建构和重组,从而获得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不是简单的灌输、枯燥的讲解,学生也不是盲目的接受,学生成为信息建构的主动者,教师为创设情境、交流协作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原理正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主动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科普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善用教育心理学,改变学生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目前,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三种:体验教学法、试教法、案例教学法,现着重介绍一下更适合在科技馆科普辅导中应用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教育心理学,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一致的真实环境,通过感官去体验,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师提供建构的原型和基础,而观众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广阔的建构空间中,作为真实的个体,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去探索解决未知。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诸如抛锚式教学法、认知学徒式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等具有建构主义色彩的教学法[5]。 其中抛锚式教学法是教育心理学在科普辅导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2.增强师生的了解,利于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分层次的,越高的心理需求层次,引发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也就是心理需求不同,学习动机不同,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也不同,如同样一场科普辅导,面对不同的观众收到效果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观众对于辅导内容的知识点水平要求就高,同时辅导过程中的结果要求也高,对于不同层面的观众,我们科普辅导需做到“分类备课、课堂观察、适时调整”。目前科普辅导内容多采取统一的讲解内容,变通的灵活性较小,为解决这一矛盾,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辅导对象的文化背景,设定好辅导的年龄对象,并且要对于同一年龄的辅导对象根据知识涉猎面的广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有相应的三个预案;在辅导时,做到密切关注每个观众的课堂反应,及时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跟进情况及反馈,并按照预案做出不同的调整,如对于涉猎面为初级的观众,我们就要加大基础知识的讲解,便于观众掌握该次课的知识点,对于涉猎面为高级的观众,则要加大信息量,在原有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外延,以使其得到更多的收获。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过程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后期的效果评价,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修改。目前,常见的效果评价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问答题为主,该形式的局限性在于评价指标单一,重视知识内容的考察而忽视对观众创新、探究等实践能力的评价,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抛锚式教学方法为例,评价可以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考察的内容包括意识、知识、能力、个性四个方面,考察更全面,评价更科学。
在科普辅导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将加强科普教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科普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育心理学论文5
一、问题的提出
1.教材的选择
我国目前的师范类专业几乎都是以本科为起点,专门为本科学生所编制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丰富、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但这类教材内容并不十分适合高职学生。一方面学生学起来太难,感觉吃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此类教学过程中衍生的受挫和失望情绪也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了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考虑到学生要参加教师资格证的统一考试,考试组织机构指定的培训教材也曾经成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选择之一,只是这样一来,应试教育的烙印和弊端再次清晰呈现。根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相关专业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方向的学生毕业并考取相应级别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从事幼儿教育,包括担任幼儿园老师或者培训(早教)机构的儿童教师。然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尝试单独使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2.教学的过程
高职教育心理学在改革前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认知而轻情感、重概念记忆而轻实践整合能力等现象。教学模式依旧以课堂讲解、传授式的教学为主。学生们沿用高中时代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虽然采用多媒体呈现信息,但这种电子版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太大的作用。有的老师试图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而,自主学习变成了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教师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合作学习变成了让几个学生一组完成一个项目、论文,学生往往是一抄了事;探究学习也只是让学生去查找材料。类似的教学改革不但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遭到学生的敷衍甚至反感。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
1.重新定位课程目标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外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呈现两大特点:(1)多样化,不同的心理学分支使得心理学课程异彩纷呈;(2)生活化,心理学从枯燥的科学理论走到了大学师生生活中。在心理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出现了比如《网络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新的心理学课程。例如美国有超过200所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强化教育心理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联系生活实际、面向未来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2.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重新整合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教育心理学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教育心理学丰硕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揭开人类心理的奥秘。实际生活中,高职学生对心理学和心理现象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星座和性格、暗示和催眠等),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有必要用科学的论据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进行澄清。第二,生活性原则,作为高职学院课程,不可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只有紧紧围绕大学生活组织课程内容,注重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教育心理学观念,才能为高职学生指明解决学习、就业、生活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并使学生逐渐增强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主体性原则,就是课程内容设计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次课前播放由学生扮演的心理短片展示教育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课后将短片和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教学空间与学生共享。学生通过主动阅读心理学名著、浏览心理网、电子邮件、小组活动等方法,对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规律进行互动探讨。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教育心理学、感知觉和意识、认知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人的毕生发展、情绪与健康和社会心理学七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认知模块包括记忆、学习、思维和语言等教育心理学内容并由学生在校园内拍摄的心理短片展示。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涉及生活中的现象或观念、科学而严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可以尝试的教育心理学应用方法三个层面,都力求使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实用的知识背景。
3.改革教学方法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初期,就向学生介绍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经典著作和研究背景,尤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课堂讲演与师生讨论法,适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适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适用于情绪与健康模块,课后提交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空间,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来。建设丰富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教学模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教育心理学相关链接,设立班级网络空间学习群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合作、讨论、答疑以及传送作业等。
4.改革教学评价指标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表现(30分)、课程考试(30分)、论文撰写(40分),满分为100分。课堂表现包含学生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情况。课程考试主要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力求兼顾基本概念和知识面两方面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课程论文字数要求不高,1500字,鼓励原创。
三、反思和建议
在改革时必须注意协调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要处理好一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会出现的内容或者模块,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绪与健康、认知与行为分析理论等。要提前尽可能周密地考虑从什么角度去讲授,教学内容深入到什么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最为有利。教学改革还需要学校从精神上、经济上给予教师大力支持。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迎接新的挑战,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提高业务水平。使用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时为学生答疑和指导,及时记录、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地付出精力、心血和时间。然而,单个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和其他教师精诚合作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不同的教师各有所长,同伴之间需要相互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每个教师在更新、重组课程内容,设置具体教学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面,分担一定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
教育心理学论文6
一、价值观与心理问题
(一)价值观与心理问题的产生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的综合体系。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价值系统,人就是依据这一套价值系统去评价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并且以此去规范、引导自己的认识及行为,引导自己追求所需要的东西。例如,在人生的选择中,物质与精神,事业与爱情,国家与个人,他人与自我,孰轻孰重,都会因个人的选择不同引出不同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态度。有无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
价值观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由价值观形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决定的。从一个个体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来看,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受个体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父母、学校、社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把外在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个体又在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根据自我的需要,不断选择、过滤外在的价值观念,将其整合成自己的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人的多种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需要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孰重孰轻的矛盾,人的自我意识中对自己认识和接纳的程度以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对选择外部价值观念的影响,人已有的价值观念与外部世界价值观念的冲突等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失去协调就会产生心理困惑。
对于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价值观的关系,不同的心理流派有不同的看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罗杰斯认为,“心理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摄入并内化了大量环境加给他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的经验,而逐渐放弃运用其本性支配的‘机体估价过程’,结果使一些实际上有益于个体成长的具体经验被拒绝或被歪曲,从而产生失调”。①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价值信念实质是行为经验积累的产物,人们在习得社会行为时,也就形成了与这些行为相一致的价值观。理性情绪心理学学派认为,人天生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尽管理论家们对于价值观如何造成心理问题的认识各不相同,但对于价值观的状况影响心理健康这一点的认识是十分一致的。
(二)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价值观
在高校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发现,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都与他们的价值观状况有关。自我价值迷茫是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具有着生命的整体价值,例如,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等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人的生命整体的价值观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产生了片面的倾向,给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惑。一些学生视学习成绩、知识、文凭、学位为生命的惟一价值。一次考试失败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一些学生为寻得一个能够给个人带来优越地位和丰厚收入的高学位、高学历,终日裹挟于文凭热、考研热、考托热、考级热、考证热当中,考前的紧张与焦虑,考后失败的失望与沮丧,一次次地挫败他们的自信。一些人视爱情为生命的惟一,恋爱使他们放弃了一切,一旦对方提出分手,突然发现自我荡然无存,心中倍感孤独与失落。有的视“性”为爱,随意发生两性关系,甚至长期同居,然而感情破裂后常常陷入怨恨、自责与内疚之中,也有人在无望中放弃了自我生存的权力。
人际冲突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占的比例最高。现代社会赋予了个人越来越多的独立与自由,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冷漠。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
活节奏,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再加上青年期的自我封闭心理,使得大学生之间的直接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他们渴望交流又怯于交流。大家普遍感到上大学后,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一些人缺少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奉行“自我中心主义”,我行我素,毫不顾及他人利益和他人的感受,宿舍中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一些人常常处于焦虑和抑郁情绪之中,有的人厌恶和逃避集体生活,有的人甚至发展为严重的人际交往恐怖症。
选择困惑是大学生在择业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到来,使大学生们拥有了在择业方面更多的选择空间和选择自由。然而,就业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又使大学毕业生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内心高期望值与自身现有能力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就业市场现实需求的矛盾,择业的趋利性与自我发展的矛盾,多样选择本身存在的矛盾,都使大学毕业生们在择业的过程中时常处于多重心理困惑之中。
对于常人来讲,以上这些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但是,当青年人将其视为人生的重大危机时,就会倾向于否定自我,否定自我的能力,甚至怀疑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大学生提出这样的人生拷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人生有何意义?我努力拼搏奋斗为了什么?我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人生价值观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最深层原因。
二、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干预
心理咨询对价值观的影响,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针对的是来访者个人的价值观,而不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它工作的层面是来访者的心理,涉及到他的情感、经验、认知、行为等各种心理因素,强调个人对其内部系统的整合。因为个人内部的心理倾向性决定了其选择外部经验与信息的倾向性,只有从其内部心理上进行调整,才能使其正确地选择与吸收外部世界一切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信息,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它不是从外部灌输一种价值观,它强调来访者个人自我的领悟与改变,咨询员只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促进作用,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而非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建立一个促进人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心理咨询终极目标
由于我国的心理咨询开展时间不长,学校咨询人员对心理咨询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许多的心理咨询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心理压力,倾倒心理垃圾的场所,或者只是对某种具体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的解决与矫正。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帮助,但对于他们长远的人生成长与发展,对于帮助他们发展出自己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是很不够的。因此心理咨询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关注青年学生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选择人生目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些关于他们成长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他们的价值观问题。
从促进人的成长发展意义上来理解,心理咨询必须建立与人生发展相一致的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学校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促进学生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促进他们的自立自强,达到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个目标既不是由咨询员从外部强加给来访者的,也不是学生自行确定的,而是由人的生命本身发展决定的,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和动机,是人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惟有这个目标可以把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整合在一起,这不但适用于有心理障碍的人,而且也适用于那些对人生感到不满足,不快乐,不充实而寻求咨询的正常人。它不仅是所有的人,而且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上去理解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从人生发展的终极意义上确定一个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人
的发展本质所需要的。如果离开了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在工作中只是针对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处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可能解决了学生当时的困惑,但对他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无太大效用的。相反,如果我们先肯定了终极目标,再根据来访学生本身的特质和问题,与他们一同制定具体的目标,才能协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困惑的具体问题解决便是价值观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副产品了。
(二)运用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进行价值观干预
“非指导式”咨询是“以人为中心疗法”所采取的方式。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的实质就是让来访者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条件,只有他自己才能发现他的价值”。②运用这一心理咨询方法进行价值观干预,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咨询员不评价不批评学生原有的价值观,无论其价值观是否正确。例如对于来访同学抱有的“只有考试成绩好才能算个人的成功”的价值认识,咨询员不给予分析批判,也不把个人或社会提倡的价值观灌输给他,而是尊重地倾听,真诚地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并且做出平等的回应,期间不作任何主观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来访者就会放弃对以往价值教导者的防卫心理,重新评估自己个人的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对个人原有的价值系统进行澄清,放弃那些被家长、老师或社会习俗所给予的,但不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价值,重新认识自己多方面的价值。这个过程是来访者自己领悟的过程。
理性情绪治疗学派的治疗重在改造来访者的价值观。理性情绪疗法的代表人物艾利斯认为,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那些非理性认识导致了人对自我价值的自我贬低和自我毁灭,造成了人与环境的适应不良和消极情绪的产生。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找出不适应行为和消极情绪背后不正确的价值认识,例如,失恋者认为不被对方所所爱,自我就没有价值的非理性认识,然后进行自我辩论,如,不被对方所爱,就说明我一无是处吗?不被对方爱,就表明不被所有的人爱吗?学生通过自我辩论,以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代替那些非理性的认识人,建立一套积极的,切合实际的人生价值观体系。
现实疗法强调个人对自己价值选择所负的责任。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有选择的自由,人的各种行为结果都是个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在运用现实疗法对学生咨询时,咨询员首先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然后,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拥有价值自由选择的权力,但个人同时负有对任何选择结果所负有的责任。协助他们探讨自己现实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并对自己的价值做出判断,使他一方面评估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是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行为对于自己、他人是否有益。一旦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他就会做出改变。总之,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把自由和责任相联系,帮助他发展出自觉自立、自我负责的价值意识和健康的人格。
此外,行为疗法,意义疗法,完型疗法等心理咨询方法对于我们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迷茫,提高价值观辨别能力,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有实际的作用。
三、心理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价值观影响
由于心理咨询是在咨询员与来访者的一种亲密的咨询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价值观的影响非常重要。心理咨询中,咨询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咨询员要尊重和接纳来访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咨询员不排斥不批判不评价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否则会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抵触,妨碍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尊重和接纳并不意味着同意他们价值观中的那些不正确部分,而是理解这种价值选择背后的独特理由;以真实了解他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具体过程,便于在以后的咨询过程中协助他进行改变。咨询员对来访学生的尊重与接纳,会唤起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使他们乐意与咨询员一起进行自我探索。
第二,咨询员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学生。否则咨询员很可能把自己看得太优越,不相信
来访者有能力在咨询过程中学会处理自己的价值观问题。况且,有时咨询员本身的价值观当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因个人经历或文化传统带来的不恰当的部分,当咨询员对这些部分缺少自觉认识时,则会出现误导情况。例如,面对一位困惑于选择国家机关和公司之间的毕业生,如果咨询员本身的价值观偏于国家公务员,就为其出主意,帮他选择国家机关,那么就防碍了他依靠自我力量进行职业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无助于他个人的独立能力培养。
第三,咨询员与学生沟通价值观。咨询员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并不是说咨询员可以保持价值中立或把自己的价值观掩盖起来。事实上,整个咨询过程其实都是在咨询员的价值观基础上进行的。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发生着改变。这种价值教育的因素是必然存在的。对此,学者们有明确的论述。美国学者考瑞说:“咨询员与当事人所沟通的,就是价值观。咨询员希望当事人成为怎样的人,以及认为人生应发挥哪些教育功能,这些的确都在散发他们的价值观。”③香港学者林孟平也认为:“在亲密的辅导关系中,辅导员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往往会无可避免地影响着辅导的终极目标;而不同的直接目标和中间目标,也往往朝着这个方向而产生。事实上,辅导的本质含有教育和学习的意味,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点。”④因此,咨询员在咨询过程中,没有必要掩盖自己的价值观,而应当在与来访者沟通中自然地流露。咨询员“在咨询的适当时间,应采取主动与被动的方式,适当地与受导学生分享与讨论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各事物的看法,那么咨询员只要让这一种诚恳的表现自然地流露出来,也就可以表现出对受导者的信任与尊重,就能影响受导学生。
第四,心理咨询员要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员的价值观,JL、理咨询员自身的素质比起他的咨询技巧来,对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更为重要。许多专家都认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倘若一位咨询员不清楚自己的需要,也不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怎么去面对一个价值混乱或自我价值感失落的学生?倘若咨询员自身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他又怎么能协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健全的价值观体系?心理治疗专家柏德逊认为,一个有能力的辅导员应该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对来访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应特别重视自己的价值观建设。他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应当拥有一套真善美和谐统一,促进个人、民族、社会整体发展的相对健全的价值准则。当然,这不是一次就完结的,而是一个一生不间断的持续过程。只有如此,咨询员才可以适当地处理咨询过程中价值观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协助学生们完成价值观的建设。
学校心理咨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应当将其与思想教育有机配合,丰富与深化我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促进青年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论文7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政治功能,重视灌输式的说教与高压式的管教,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和积极品质的塑造,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缺乏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目的,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教育效果不佳的困境。积极心理学主张以发展为导向,着重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思想美德等积极方面,关注人的正面力量,它的兴起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思想
第一,从主观层次上分析,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指人类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即能幸福满意地回忆过去、快乐而充盈地感受现在以及积极乐观地憧憬未来,主要研究人的幸福感、满意感以及快乐感,引导个体建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从个体层次上分析,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存在两个独立纬度:正性的利己主义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主要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创造精神和能力、与他人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审美体验,以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世界等等,研究人的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个体能够有效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第三,从群体层次上分析,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的公众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成长及其经验的获得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积极的环境,是构成积极品质的重要的支持力量,这就要求人类个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积极的公众品质,主要研究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二、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过于突出政治性,强调教育的矫治功能,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和个性需求,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容易引导学生的反感,导致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价值、人生意义、自我实现,关注人的自身潜能的挖掘,重视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从而使人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理念突破和超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学,往往能更加深刻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情感鸣,使其乐于接受并践行道德规范,这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提高。
(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助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工作思路直接决定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过于单一和死板,过于重视管理轻视育人,注重结果忽略过程,重修补学生存在的问题,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这种“修补-改错”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因而往往收效甚微。积极心理学专家认为:“人内在的积极品质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在预防工作中所获得的进步和提升大多源于引导个体自身去塑造各项能力,还不是直接修正个体的各项缺陷”。因此,在这种理念取向下,教师要转化教育理念,从肯定学生的角度入手,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预防学生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将教育与学生的幸福、尊重、自由、价值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关注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注重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重视学生积极的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并引导使之内化成各项能力,这种价值理念取向符合当代教育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的本来功能和使命,因而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方法,巧妙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精神状态和人格特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教育,在学习中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幸福感和满意度。对此,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和经验的获得都是通过一定的环境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注意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第一,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装饰校容,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主要包括学校的总体结构和布局规划、校园建筑和校园绿化、课堂设施、办公设备以及后勤保障设施。因此,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为广大师生创造整洁、安静、优美、积极的校园物质环境,促使师生工作学习身心愉悦。另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师生规范师生自身行为、道德修养,爱护校园一草一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保师生工作、学生、生活秩序的稳定,增添师生的幸福指数。
第二,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化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所在,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主阵地,主要指校风、教风、班风等方面。首先,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内形成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严格制定一套积极的班级规章制度,并加以认真落实,以规范学生行为。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构建文明健康的寝室文化。寝室是学生集生活、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和谐寝室、品质生活”的寝室文化理念,明确“扬德尚美,育己善行”的寝室文化宗旨,积极倡导良好的寝室文化习惯,提升寝室文化的质量和品位。最后,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教师要借助具有教育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校园网络,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主、自强、自信、自主,树立文明意识、政治意识,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充分借助积极心理学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讲究熟练运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心理学在工作方法上强调个体心理因素、情感因素以及情感需要的重要性,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时,教师要注意将政治性与情感性巧妙结合起来,充分借助积极心理学的工作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创造力。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助情感激励法,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情感激励法,即通过激励激发学生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积极心理学认为,巧妙地运用情感激励法,有助于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好品德。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适当地借助情感激励法,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首先,要注重以情育情,情理结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因素和自身的情感因素,情理结合,以理服人,以情育情,以情感人,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心灵之门,鼓舞和启迪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注重深入浅出,积极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座谈会,或电子邮件、QQ、微信、短信、电话等平台与学生进行探讨人生、规划未来等话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世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其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朝着正面的方向成长和发展。最后,注重榜样激励,塑造自我。教师可以借助先进人物榜样的人格力量,震撼、感染、鼓舞学生,使学生产生敬佩、信赖之情,优化学生心理,强化学生行为。
第二,借助情景感悟法,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景感悟法,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的认知规律,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获得感悟和启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首先,要创设教育情境,触情生悟。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借助语言描绘、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典型事例分析等手段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触情生悟,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感知、记忆、想象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其次,要驱动积极情绪,以情化人。创设情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情景交融,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如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歌曲,渲染情境,营造情景教育,从而激发学生情感。最后,要诱发积极情感,形成积极人格品质。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会、角色扮演、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自主组织、策划、编排、表演,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在自主参与、实践体验过程中,感受学习乐趣,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总之,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型的育人理念,以发展为导向,着重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思想美德等积极方面,强调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客观世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开放、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优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教育心理学论文8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学科。本文以教育心理学视角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提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聚焦于教育环境,探究教与学心理现场与基本规律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现阶段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
基于心理发展周期来分析,高校大学新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处于过渡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热情激进、积极向上,敢于创新、挑战,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稳定,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科学引导。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有三点:第一,步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成人感增强;第二,渴望自我能力与人格被认可;第三,自我意识较强。
2.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对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第二,情感与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社会多元文化进入校园的速度超乎想象。在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心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课程,解决部分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开发其自身存在的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提高这类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构建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联动的沟通网络,解决大学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改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学习的成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兼顾,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和教师要从本质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大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应結合一定的案例分析,讲解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共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相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强化大学新生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展开。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高校应当强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辅助的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育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能像某些理论性强的课程那样单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推动自身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桂梅,杨红,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xx(36):59-61.
[2]包春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08-110.
[3]屠鸣,李晓彧,魏春燕,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59-63.
教育心理学论文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建构主义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和应用,并成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科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的总称。笔者试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审视教育心理学科教学,教育心理学科教学虽不能完全彻底地体现建构主义的精神实质,但能体现建构主义的意蕴。
一、意蕴之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无论是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还是信息加工建构主义,都基本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知识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那么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离开主动,学习和教学都无从谈起。
一直以来,教育心理学科教学大都是高耗低效,教师教得厌,学生学得烦。学生学习主体性缺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表现之一是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失。由于教育心理学科理论性较强,加上传统课程观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控制课堂局面和课堂的有效管理,强调教师的“讲课”、把握和处理教材、控制教学进程,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学,“学路”围绕“教路”转。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的思路梳理给学生,把教材的标准答案塞给学生,把学者专家或编者对教材的理解、阐发灌输给学生,优秀教师最多只是能引经注典、旁征博引,并融进自己对教材观点的独特见解。不管怎样,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成了教师教学的“俘虏”。表现之二是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的缺失。因为现行教学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学生个体的单向静态交往,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乏,课堂中学生难以互动,缺乏沟通与合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一种个体的自主行为,要靠个体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要靠“自得”,这种“自得”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观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应遵循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让学生自己获得教育心理学科的知识。
遵循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首先,转变教师角色。摒弃传统的教师“讲课”角色,教师不再做知识的“传授者”“解释者”,而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建构性学习是一种由内在认知驱动的学习,内驱力表现为学习者渴望、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与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源于学习者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远大的职业理想,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教育心理学科知识的兴趣。再次,教师少讲、精讲。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中探索和尝试。并采用讨论、交流、实践操作、实验、演示、质疑、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知识,在总结中生成经验。
二、意蕴之二:让学生在“建构”中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中的建构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既包括结构性知识的建构,又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加以改造和重组。
教育心理学科从学科分类上看属于社会学科,人文性较强。按斯皮罗(R.J.Spiro)的'知识结构分类,教育心理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是具有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特征,教育心理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时,要根据具体教育教学情境(学科、学生、教学条件、教学问题、家庭和文化背景等),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建构起理解和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而且,还是单一以某一概念和某一原理为基础,通过多个概念、原理及大量的经验背景共同起作用。
让学生在“建构”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科知识,就要实施分层教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学生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学生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科教学实践中,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照顾个别差异。“分层”是为了保证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是为了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水平,不断地把现有水平变为最近发展区,循环往复,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地向前推进。
让学生在“建构”中学习,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积极探索和尝试体悟式、探究式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最符合建构主义意义的,它是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心理表征的建构,既包括教育心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建构,也包括与教育心理学科基本知识理解和应用相关联的经验背景的建构。当前教育心理学科教学大多是“讲经式”教学,强行灌输,有些甚至是“以词释义”,或者说单纯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结构性知识的建构,忽视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的建构过程。
教学中采取探究式、体悟式学习方式是实现非结构性经验背景建构的重要途径。探究式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体悟式学习也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以主动、自觉的态度通过领会、感受、参悟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对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体系的学习方式。两种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情境性、开放性、独特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科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模拟情境引起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把想、说、问、做的权利还给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科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学习中培养个性和创造性,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倍加珍视学生个性化的意义建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即使“异想天开”也应鼓励他们的勇敢和创新精神,不能让学生机械地去重复和照搬给定的教材内容,不能被动地寻找编者和学者的标准答案,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各以其情而自得”,获得自由而丰富的经验,质疑求异,有所创新。同时,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育心理学科知识涉及的领域很广,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哲学、法律、宗教、环境等;从学科来讲,涉及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历史、地理、生物、文学、艺术等。可见,仅靠课内有限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所以,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把探索的领域扩展到课外,充分利用课外教学和学习环境,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树立教育心理学科教学的大教学观。
让学生在“建构”中学习教育心理学科知识,教学中要极力实现新知识与旧经验提升的双向互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用于新知识、新信息,新知识、新信息的进入又会改造和重组旧经验。因此在教学中的做法是:第一,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参与者的身份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典型的教学案例,丰富学生的经验背景,为意义建构提供基础;第二,教育心理学科信息的广容性决定教育心理学科教学内容大多是似曾相识的,使学生容易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但也容易使教学变得平淡以至索然无味。因此,在教学中极力下功夫,在学生“似曾相识”“平平淡淡”的感觉中,挖掘超出学生旧有经验的新成分,使学生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拓展空间。
三、意蕴之三: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学习资源是一种学习和认知对象,又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工具和方法。它们可能构成问题的背景,可能成为问题的环节,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能本身就包含着问题的答案;它们为主动建构提供了多种工具和手段,提供了规定的情境和多样化的选择,也提供了表现创造性的空间。
教育心理学科属人文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很广,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都十分丰富,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首先,课内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如教育心理学科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习参考书、教育心理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把它们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共享。其次,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课外的各种资源,如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形势、家庭教育现状、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学校管理实践、学校和学生刚刚发生的事件等,以及校内外的广播、电视、校园景观、图书馆、阅览室等。再次,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教师和学生本身状况也可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政治修养、文化素质、社会阅历、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能力、人格魅力、教育方式、教学风格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好的教师就是一本好书、一本好教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他们的家庭经济背景、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社区文化水平等都不同。正是这种差异成为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第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快速的信息资源。
教育心理学科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心理学科的资源意识,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善于开发和利用显性资源和潜在资源,并加倍关注和珍视教育心理学科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心理学科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教育心理学论文1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运用教育心理学不断完善高职教学管理成为必要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内涵对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管理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情况和规律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教育和心理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明确受教育者在教学的影响下技能、知识、个性发展等因素的形成特点以及变化情况
二、高职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疏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就社会现状来说对高职院校存在普遍的偏见由于这种偏见的存在使得高职教育在政策支持、建设环境、教学设施等各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加剧偏见的形成和对学生的不利影响[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使得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学习状态加剧了高职学生的自卑感和自我认识的偏差多方面的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认识偏差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心理问题多发
(二)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由于高职教学管理难度在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影响下不断增加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提高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来源范围不断扩大职业学校中专毕业生、高考低分考生等都被录用到高职院校中学生在心理素质、文化水平等方面的整体水平不高[2]长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学习信心不足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这一系列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的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疏导为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三)对高职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
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的过程中结合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理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高职教学管理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对高职院校教学的管理不仅是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对老师的管理同样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老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认识提供了帮助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使得老师能够对专业课的设置以及教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对学生的了解方面教师能够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的措施
三、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建设
1.建立心理咨询室不同的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心理发展状况也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引导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疏导并解决重要的是心理资料属于个人的隐私学校在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以免出现由于隐私泄露引发的其他管理弊端2.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课的开设可以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学生一些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和心理疏导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进行自我疏导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能够寻求正确的宣泄方式从而使得学习效率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度提升[3]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
高效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从而带动班级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来说班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使得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不断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和自觉遵守管理制度的主体意识得以增强从而降低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的难度
(三)制订教学计划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计划的实施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现状和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和科学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降低管理难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利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不断完善和改革高职教学管理的手段
参考文献:
[1]xxx略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xxx(11).
[2]xxx.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xxx(2).
[3]xxx积极心理学在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xxx(34).
教育心理学论文11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探讨外语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以提高外语教育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xx)-10-0210-1
掌握外语教学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语教学的原则、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制。外语教学心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的教学原理和原则;后者则包括外语教学中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1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1.1 由于外语学习的心理学观点不同,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看法也颇有分歧 在缺乏外语真实交流情景的背景下,很多学者认为从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是学习外语的合理途径,其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包括模仿),观察能力的逐步提高; 理解语料(包括识别),培养外语思维能力;巩固语料,记忆能力的培养;语料的应用;灵活使用语料,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视角看,前两个过程是讲解,后3个过程是练习,5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从语言和语言应用的关系角度看,整个过程是通过言语交流行为到掌握语言知识,最后通过言语交流活动掌握言语能力。
1.2 外语学习的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内部动因(主观愿望、需要)结合构成的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以达到生活中真实交流目的。所以以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外语教学必须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因为多数院校缺乏真实或虚拟的交际环境, 为此, 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情景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的环境越真实,收效越大。
1.3 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形成外语思维的过程 外语思维的心理特点是在内部言语中使用外语语言结构。基本途径是多让学生实践外语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用外语进行的听说读写活动具有共同性,即不经分析和翻译使外语与思维建立直接联系。
1.4 语音、语法、词汇属于语言知识,掌握语言知识是培养言语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作为一个整体紧密结合在句子中,因此必须在表达一定情景的句子中讲解和训练语音、语法和词汇。学生学习外语时大都学习了本民族语言、外语与本族语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方面有相同、相似、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对学习外语有正迁移作用;相似、相异之处起负迁移作用。因此外语教学要注意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形成分化。
1.5 学习外语离不开记忆 学习语言知识实质是对语音、语法、词汇的记忆;对于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要求记忆语言材料的水平自觉话化,是记忆的高级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重视记忆方法,根据记忆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教学的安排要注意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目前多数人认为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为10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发音快,受本族语的干扰少;从8-20岁,随注意、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增长,外语学习能力呈上升趋势,20岁左右被认为是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以后逐渐下降。
2 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除了有属性的感觉之外还有特殊的关系感觉和情感,它们可以而且应该被称为理智感。语感在心理学上属于理智感的情感范畴。有了这些理智感,学习者能够直觉地认识复杂的联系和关系。正如音乐家不能没有乐感一样,语言的使用决不能没有语感。语感应理解为对语言的感性反映。问学生如何确定出正确答案的时侯,其回答很有可能是“觉着就是是这样,却不能证明” 等。可见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人天生具有的素质和相应的理论知识的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语感。
2.2 词汇的记忆 这是一个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较普遍的问题。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然而,在外语教和学的实践中,许多单纯背诵词表的学习者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么孤立记忆,单词不易记住;要么记住了,也很难在言语中使用。但如果完全撇开词的学习,也同样是错误的。所以毋庸置疑的是词的熟记对掌握语言的重要性。应了解有效记忆词汇的原理和方法,才能使外语的教和学事半功倍。
2.3 语段的记忆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但学生反映出的畏难情绪;背得断断续续;当时记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大部分等。由于理解和记忆是紧密联系的,要记忆一个语段所需的许多工作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语段的特点、任务要求、用于记忆的活动,以及对话题的了解,都对如何重现一段话语产生有力的影响。读一篇材料,直到认为已经了解,然后放开,试着用自己的话回忆内容。不要急于记忆准确的词。而是要集中记忆意义。
2.4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学习者之间学习效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发挥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要善于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要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习外语热情。重视对学习者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2.5 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传授和培养外语知识技能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讲授、善于示范、善于提问启发、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善于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另外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具备好的掌握课堂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组织能力和对课堂上一些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其次,外语教师应当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清.心理因素与外语学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xx.2.
教育心理学论文12
1英语家教对象分析
英语家教的对象中不乏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语言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一般学生,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成绩的满意程度较低,学习的积极性差,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差不大,只是由于贪玩、厌学等因素导致成绩不理想,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导致心理情绪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长期望太高或者家长漠不关心,当英语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十分失望,学生产生极大的自卑感。还有一些家教老师教学方式不正确,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教授,只关注自己讲解的内容,忽视学生的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不良心理因素的产生容易导致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2英语家教中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
2.1英语家教中的行为心理学
对于家教中的学生而言,通过行为心理分析采取应对措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时的表现采取不同的策略,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过多多余小动作,表情不耐烦等时说明学生对讲述内容不感兴趣或不理解,若发现学生注意力集中、眼神专注、表情认真则说明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感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采取不同讲课方式。老师可以通过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好奇心,结合学生感兴趣话题展开知识点的讲解,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话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2英语家教中的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掌握应该循序渐进,新旧概念不断反复出现,这样知识的学习者才能尽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知识体系差异、理解记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接受所讲述的知识。在知识的讲解中不能脱离实际,结合实际生活可以让学生的认知度更高,比如在讲述有关Family的内容时,将知识的内容与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间发生的趣事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
认知方式为场独立性的学生往往思维敏捷、理解力强、学习效率高,这类学生以自我认知作为认知依据,独立思考能力强,而认知方式为场依存性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度低,往往以外部事物为认知依据,不会进行有效的能动改进,出现负强化时情绪易紧张,导致学习效果变差。因此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1]。
2.3英语家教中的人本心理学
人本主义认为认识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学习是价值、潜能、个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要求在教学中加入情感色彩,情理结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饱含激情的讲解增加课堂的魅力,增加讲师的个人魅力,通过讲师的情感感染学生,学生往往因为老师的魅力而爱上学习。家教老师要善于跟学生交朋友,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机会,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做,将学生被动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家教老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对等的身份去体会学生的情感表达,将教融入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2]。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多用欣赏肯定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多给与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有热情、有勇气继续投入到英语学习中,通过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
3英语家教中心理学的应用
3.1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类通过某种情境形成的期待或者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强烈期待的事情就会发生。针对英语家教的学习来说,赞美和期待具有神奇的能量,当学生受到赞美和期待时,他会觉得自己得到了社会支持和认可而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提高,为了维持这种社会支持和认可,学生会自觉地付出努力取得进步,避免让赞美者失望,如果老师非常热烈的期望学生可以取得学习的进步,经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学会”、“你很聪明,学的很好”、“很好,剩下的这些单词你一定可以记住”,这样可以给学生极大的学习动力。经常跟学生沟通学习方法来帮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也期待自己可以取得学习进步,这样又可以形成促进学生取得进步的良性循环[3]。
3.2毕仑定律
毕仑定律是说如果你在一年的时间之内没有出现过失败的记录就说明你没有勇敢的去尝试和把握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毕仑定律很好的解释了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关系,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英语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应该让学生明白犯错误是必然的,错误并不是差生的代表,有些知识点暂时记不熟或者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一定不要因此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心理。例如学生对定语、状语、名词性从句不理解或者混淆,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在这几个从句上连续出现错误,有些学生会产生“这个太难了”、“我不会做的”、“碰到这种题目就放弃吧”等等畏难心理,老师一定要耐心的给学生讲解,用实例给学生讲解几个从句的用法和区别,引导学生直面困难,尝试解决自己认为不会的难题,让学生正视错误和难题,让学生认识到不断失误才能不断进步。
3.3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的建立基础是大量社会互动现象,在互动理论中指出通过社会互动可以理解人的内外活动。在英语家教中可以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来衡量教学效果。环境、任务、老师、学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四种关键因素,他们处于一种动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这种关系的中心位置,老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角,任务的布置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环境的建立应该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学习。比如英语家教过程中要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按照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安排学习任务,经常通过提问或者阶段测试把握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的放矢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3.4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多元智能包括: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4]。他的理论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应该把“求同”的思路变为“求异”,在英语家教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和进度。例如发现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非常突出,可以重点加强学生写作方面的培养,如果学生口语能力突出,则应该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自身的优势来加以培养,不但可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更有利于学生突出能力和特色的发挥。
4结论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认识到学生英语学习虽然与学生的先天条件存在很大关系,但是真正决定英语学习是否能学好的是非智力因素,家教老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根据学生特点安排教学方式和讲课方法,让学生能过主动的学习英语,快乐的学习英语。
教育心理学论文13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2)从短期来看,在教育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实行专、兼、聘相结合的模式,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在加大信息交流、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将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教育心理学论文14
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入运用,是保障和支持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事业顺畅有序组织开展,以及顺利获取最佳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围绕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发展心理学作为国际心理学理论研究体系中重要分支,是用于研究分析人类个体的基础性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事业的实践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最近几年间,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历史进程的深入推进,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低龄幼儿早期教育干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小学阶段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智力水平和思想品德观念发展,青少年群体的违法犯罪问题研究等领域均获取了广泛且充分的应用空间。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展开简要阐释。
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演进路径角度展开分析,独立人类个体在针对现实客观世界展开的认识和分析活动,通常应当具体划分为两种形态,也就是综合性分析形态和个别化分析形态,在现有的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理论的论述和考量视野之下,综合性分析形态和个别化分析形态之间本身具备着较为稳定且充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和互相依存关系。在人类基础性思想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前在背景之下,不管是引入运用哪一种具体化形态展开基础性科学分析实践工作,均能在具体开展的分析实践工作过程中,实现对被研究对象要素的系统化和细节化分析拆解,并在这一具体化实践活动过程中,具体保障和支持边缘性学科形态,以及交叉性学科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官方性政策指导文件的制定发布,以及广泛性引入实施,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我国现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逐步获取了充分证实和彰显。在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基础性心理教育知识要素引入呈现,能够有效纠正现有在校学生群体,以及学科任课教师基础性观念认知体系中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保障和支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群体的良好优质成长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发展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德育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基础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全面充分关注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心理发展特征、基础性心理发展规律、基础性知识观念接受能力,以及基础性心理体验需求前提背景之下,借由将现代教育学理论和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基本学术理念和研究成果展开充分结合的历史背景之下,有效改善和优化了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支持和助力我国现有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良好优质成长发展背景之下,为全社会共同进步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支持条件。
(二)发展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在我国全面素质教育事业的具体化历史发展实践过程中,应当针对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中目前存在的基础性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全面有效的调查分析和教育督导。而切实培养形成指向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优质而且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充分解决和规避我国现有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基础性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优质而健全的基础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建构,是培养和输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前提条件,切实将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引入呈现到基础教育事业的工作实践过程之中,对于改善和优化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基础性心理素质水平,具备不容忽视的实践影响作用。
(三)发展心理学理论在学生美育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针对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组织开展基础性美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针对对象学生群体展开适当程度的情感要素督导教育,保障和支持我国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实现良好优质的成长发展,在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基于规范性学理分析的切入阐发视角,针对现代美育教育事业发展实践过程中的美育心理学理论和基本教育实践方法,展开了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分析,切实形成和输出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现阶段具体组织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美育教育工作者借由对“美”的形象化引入呈现,能够充分激发和净化我国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情感感知,保障和支持我国现有青少年在校学生群體的基础性人格建构不断健全和优化。
(四)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心理领域的具体运用
在我国现有的校园教育事业实践发展体系之中,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是现代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手段,对于保障和实现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基础设定目标,具备不容忽视的客观影响意义。想要切实将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引入运用到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实践过程之中,应当优先实现对基础性教学心理规律的全面充分研究分析,在充分诱导和激发现有的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背景之下,支持学生在具体参与特定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稳定且充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切实改善优化实际获取到综合性学习效果。
针对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本文择取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教育心理学论文15
摘要:《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浓厚的兴趣,发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教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健康发展等。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理论课程,此后的许多课程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该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使其真正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一直是高校学前教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都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幼教人才。“学以致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到了幼儿园用不上。问题出在哪里?
一、先明确:目标是什么?
作为一门“理论课”,《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必然会包含大量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但是,通过“知识”教学,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的基本方法,产生对儿童发展相关问题的兴趣,形成知道了儿童的“特点”、就会思考相应的“措施”的思维习惯,并能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分析、解决学前儿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如何让学生“乐学”
《学前心理学》里包含大量的系统知识,且往往课时有限(大多高校都是每周2-3个课时)。如何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通过传统的讲授法,围绕学科的知识体系,直接将理论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时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确解决了传授大量知识的问题,但由于学生为了“听懂”和“记全”而疲惫不堪,既难以真正体会这些知识对于将来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也难以真正由知识学习内化为需要、升华为理念,更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实践能力。事实上,即使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比如“问题导入”,由学生或教师搜集儿童发展中的具体案例,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再由师生总结,最后由教师呈现结论,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思考上,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能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呈现既没有花太多时间、也做到了深入浅出。再比如可以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教师通过小视频、资料、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先在课外自学理论知识并发现问题,再将问题带到课堂内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深入学习,课后还可以通过qq群等途径进一步讨论和延伸。总而言之,只有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乐学”、“愿学”并“勤学”。
三、如何让学生“致用”
《学前心理学》要求学生最终能够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帮助儿童。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学生谈论起幼儿、到幼儿园面对幼儿时,仍是采取原有的“常识”来应对,《学前心理学》没有真正发挥促进学生专业化的作用。目前大多《学前心理学》教学都是在高校的`课堂内完成的。学生们听着老师说的各种儿童特点,偶尔穿插几个“小明”、“小红”的案例,这种隔靴搔痒的方式难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所学习的“特点”也难以和实际中面对的幼儿发生联系。既然《学前心理学》是以学前儿童为主体,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脱离学前儿童。事实上,上个世纪北师大教育系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就已经采取了学习的同时让每个学生到幼儿园中持续一年追踪研究一个儿童的方法1,这种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到的各种特点、规律立体化,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然而这种方法到今天仍没有得到广泛运用。除了让学生追踪观察,教师平时还应注意搜集真实的案例,让“小明”、“小红”不再干瘪、平面化,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真正体会儿童的成长特点,让我们的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的见习、实习都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指导,只要是按时上下班、上几次课、形式化地完成几个教案和观察记录,就能完成见习、实习任务。但是,如果能够将见习、实习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比如,在《学前心理学》中学习了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在紧接着的见习中结合所学特点观察幼儿的绘画、结构性作品、讲故事,这样便能及时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了。
四、评价:目标达到了吗?
目前《学前心理学》大多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参照平时作业、考勤等表现,且平时作业多以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为主;而期末考试则是以知识考核为主的闭卷考试,尽管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但主观题也往往是按照“标准答案”来批改的。这种以“唯一答案”为指导、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势必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看不到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更看不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对幼儿某个时期的观察和记录、和幼儿的某次聊天、平时阅读搜集各种资料的积极性、见习结束时是否能够提出儿童发展中的问题、问题思考过程中与他人探讨的态度等等,更加侧重考察学生能力的发展、态度的形成。总之,《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课”,但所有的“理论”都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有价值。《学前心理学》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踏上专业道路的第一块基石。我们应该、也完全能够将这门“理论课”变成有趣、易懂、实用的“实践课”。
参考文献:
[1]冯晓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1996
【教育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论文06-23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5-25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论文07-05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07-05
教育心理学论文1500字(精选11篇)08-29
心理学论文08-08
心理学的论文08-04
心理学论文05-28
积极心理学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