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研总结

时间:2024-06-25 11:18:01 音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乐教研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1

  5月4日第九届年会正式开幕,本届年会主席、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陶亚兵主持会议。学会会长王子初宣读了本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的结果并颁发证书和奖品,他回顾了1978年以来音乐史学的发展。副会长梁茂春、郑祖襄分别对参评的古代和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论文进行点评。梁茂春教授提出“选题要小、挖掘要深、逻辑要严、立意要新”的十六字口诀。他以为,本次论文评选中,富有创新意义的、具有闪光点的论文不多,应提倡年轻学者在研究中要有创新思维,要有敢于超越前人、超越老师的勇气。4日下午,大会分中国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两个会场举行学术研讨。

  反省昨天――近现代史研究

  戴嘉枋以音乐史研究为题发言,认为历史是一条河流,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与结果,探讨其因果关系是音乐史学一个任务。文艺的畸形繁盛是音乐为政治服务走到极端的必然结果。后音乐的大发展是对音乐的一个否定,今天有人喜欢样板戏不是怀念样板戏,而是对戏曲舞台上的老戏不满足。他指出:目前音乐史的研究呈“两极化发展”,通史与个案的研究较多,而断代史的研究较为薄弱;断代史是通史的局部“放大”,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历史局外人的.身份来客观地看待研究对象,以史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考证。

  汪毓和就重写近现代音乐史表示对自己著述不同意见与观点讨论的欢迎,提出“音乐史学应与民族音乐学相融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两种结合,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刻”。向延生介绍了新版抗战歌曲集编撰的背景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抗战歌曲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后萧友梅先生在给政府的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歌咏指挥、培养军乐队,改变音乐学院办学思路、强调音乐为抗战服务的一些重要史实。冯长春有关30、40年代“学院派”论争的研究也引起与会者重视。

  刘云燕对现代京剧样板戏旦角唱腔的音乐分析,钱彤有关贺绿汀与20世纪早期流行音乐研究成果的介绍,彭丽有关彭修文研究,孟维平、李岩对近现代音乐研究提出的思考和见解,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赵广晖教授对台湾原住民音乐的介绍等发言,也受到关注。

  追朔从前――古代史研究

  修海林通过对巴蜀三组文物图像的考证,结合文献将其置于历史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量,以对南宋时期的南方杂剧的角色及其表演形式分析研究,认为鼓、板、笛或鼓、板、筚笠为南宋两种主要的杂剧乐器组合形式。贺志凌通过对新疆出土箜篌与巴洛雷克古代竖琴的比较,对箜篌的形制与渊源进行了考证,得出二者同斯基泰文化之源但不同流的结论。孔义龙的《论一弦等分取音与编钟四声音列》,王洪军的《见于〈国语周语下〉的钟律文献再解读》和王清雷的《史前礼乐制度初研》,前两文分别侧重于考古学和文献学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钟律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而王清雷则通过对史前钟磬之乐的考证,对当时的礼乐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此外,章华英对古琴的打谱研究与理论做出总结;朱国龙对古的考释等给学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古代乐谱的研究,一直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薄弱环节。杨善武有《敦煌乐谱研究的新突破》的发言,他通过对同名曲《倾杯乐》旋律重合问题的探讨,来证明林谦三在1955年有关琵琶定弦推论之正确,并旁证了燕乐二十八调中闰角调的存在。徐元勇对留存于海外(主要为日本)的明清乐谱的保存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新乐谱资料与照片。李颖则对明清时期唱乐记录的形式即乐谱形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古代史研究论文与发言较多,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

  学科建设与教学

  郑祖襄就中国音乐史的研究现状发言,指出“随着研究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研究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正不断走向深入”。就目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主要体现为文献史料研究、古代乐谱研究、古代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乐律学史研究、音乐考古学研究、音乐思想研究、曲调考证七个主要方面。他强调了古代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研究较为薄弱的状况,以及因缺少文献记载对其研究所造成的困难,提出应以“考古学的方法”和“用历史的语言代替历史学”的观念进行研究。并认为“考古乐器的类型学研究”和“建立一套科学的古乐器测音体系”是音乐考古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两个重要问题。

  郭树群指出:目前音乐史学学科理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提出音乐史学史和方法论的研究应有更广阔的视角,呼吁音乐史学界“重视学科理论建设”。他还强调在音乐史的教学中应“弘扬历史理性主义精神”、“营造历史体验的氛围”,注重“资料基础与方法论的建设”,倡导一种“多维性的学术研究”。此外,高兴提出“中国音乐科技史”的研究课题,是音乐与自然科学相交叉而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2

  本学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为促进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以科研促教改,作了如下工作。

  1、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音乐教材,是提高公民的音乐素质与艺术素质为目的的。逐渐把构成音乐整体的多种要素采取分解的办法来在完整的音乐背景下进行教学。这种教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螺旋 型的教材编排,也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突破。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入音乐理论学习。

  为提高课堂质量,在原有以唱游为主的教学中加入一定的理论知识。如音乐各要素;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结构等,把它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机地、协调地融入课堂。

  3、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以开发学生的听觉为中心,置他们于音乐天地中去感受音乐、认识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始终贯穿音乐听辩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建立敏锐的听觉,辨认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快慢以至音色变化等。在获得音乐不同信息后,以达到审美情趣的目的。

  4、开展教学科研,优化教学结构。

  全面运用现代化工具教学,如以合理、丰富、生动的.教学软件进入课堂,激发同学们的情趣,能在较现代化的教学中感受音乐及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努力做好每一节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以获得更科学的实验研究。本学期三位音乐老师分别上了三节音乐欣赏课《音的高低》《动物狂欢节》《民族吹管乐器》》。 每单周三下午进行教研活动,每周一上午为集体备课时间。

  5、办好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个性。

  第二课堂给每个学生有了培养个性的机会,这不仅让学生有了课堂以外广阔天地,也全面地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办好合唱、舞蹈、管乐队的兴趣课,充分利用学习时机,让学生都找到自己的特长。本学期在区首届艺术节二重唱一等奖,独唱三等奖。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3

  本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音乐教研组紧紧围绕校领导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程标准,以激发学生的艺术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全体音乐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助,尽心尽职,顺利而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习,制订教学计划

  开学初,组织全校音乐老师进行学习,认真钻研《20xx音乐新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感悟《新课标》的理念,丰富组员的理论水平。

  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每位教师根据各自的教材内容和年段要求,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制订了个人的教学计划、科研课题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认真执行。

  二、认真备课,优化音乐课堂

  根据学校要求每个音乐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分析教材,分课时备课,突

  出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中以新课标教育理念为指导,重点强调课堂常规的规范化,突出欣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期终的音乐考评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全方位的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三、完善管理,做到责任到人

  本学期完善了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管理,提高了使用率,规范了使用要求,明确了使用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并配合学校完成了南京市中小学装备管理示范学校的验收工作,为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打下了基础。

  四、开展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1、定期组织主题研训活动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主题研训活动,针对小学生音乐课堂常规的`养成、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 音乐期末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关探讨,大部分老师都能按时参加,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方案,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做到了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除此之外,还学习有关课改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及一些优秀教案、论文及合唱视频等,并认真做好笔记,注重了多媒体在教学教学中的运用。

  2、参加各级音乐学科听评课活动

  音乐组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做到教学五认真的同时,还多次外出参加市、县听课活动,在听课、评课与研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不断思考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教研组内还通过展示课、公开课、研讨课等活动来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本学期共上校内研究课7节,展示课5节,评课十多节。

  3、积极开展音乐社团活动

  本学期,音乐组每位教师发挥个人专长,积极承担各类音乐社团的培训任务,共开设古筝、舞蹈、合唱、竖笛等5个社团课程,并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社团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我校的艺术教育品质!

  五、竞赛评比,促进艺术教育发展

  20xx年9月,我校舞蹈团学生表演的舞蹈《我爱跳舞》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专场文艺演出竞赛活动,获得县一等奖,受到专家及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20xx年11月9日,市际三校联谊活动在我校举行,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崔嘉濛老师的《美丽的太阳花》和我校李萍的《我是小鼓手》分别进行了展示,市秦淮区教研员陈苏英老师和我县音乐教研员蒋彩云老师以及来自三所学校的十几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促进了三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0xx年11月我校合唱社团40名学生参加了县12.9中小学生合唱竞赛活动,在队员们刻苦排练、老师们辛勤指导下,获得了县二等奖的好成绩。

  本学期,我校全体音乐教师还共同排演了校园韵律操,为我校成功创建南京市青奥示范学校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组教师仍应继续努力,在认真作好音乐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地开展学校各项艺术教育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我校的艺术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4

  一、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由于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审美的价值,他们更倾向于现代音乐歌曲的节奏、新奇、摇滚和流行,所以发现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兴趣这一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主题是基于科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理性的认识并且依赖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发展。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探索古典音乐教学方法,这有助于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是掌握古典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根据注重理解和兴趣喜好理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课的兴趣,加强中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思维。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更注重人的声音、音乐的记忆、想象的音乐和音乐的感知,根据人的声音感觉的`四个要素:音高、音色、强度,时值,利用这些物理特性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有效解决对古典音乐缺乏兴趣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研究学习方法构建来和谐教学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古典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增长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感请,有助于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健康的人。怎样在这个流行音乐肆虐的时代培养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非常考验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培训中进行思考。还可以寻求互联网上正确有效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学古典音乐课的反思,并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需要研究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重要原因,设计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形成一个教学提案,通过基准教学的比较,表现出课程的有效性,鉴于具体的问题,可以积极研究具体方法并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从初中教师的角度出发,初中生学生因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们需要对文献的大量阅读,找出培养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喜爱的方法,并能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时效性的观察,掌握教学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教师填写问卷,找出教师认为初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原因。最后根据以往教师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和探讨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真正原因,并研究设计一个可以突破的教学方法,再将设计的课程与之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教学,研究课程的有效性。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在学生艺术能力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记录。最后,通过研究整个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总结及反思,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评价的能力。

  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做问卷调查时我们应该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研究和评价有重要数据支持。班长和学习委员协助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校园文艺活动,从而引导初中学生理解古典音乐,促进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相结合

  目前,标准的初中音乐课程是提倡以音乐基础教学为主,以教师的指导方针,提出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果发现学生不理解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去鉴赏古典音乐,那么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而且学生置身于教学学习情境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新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为了让学生能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教师也应当做一些学习计划,比如每周让每个学生选择一首古典音乐进行鉴赏,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教师,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让大家在课堂一起探讨和解读;在音乐课堂上仔细品鉴古典音乐,慢慢去感受和欣赏。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也会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提高,对于流向音乐有所减弱,而在古典和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发展。从而扩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结语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5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艺术。初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本文将从介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作用入手,分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现状,提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措施。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作用

  首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流行音乐的传播范围比较广,同时也是初中生接触比较多的音乐种类。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传统的音乐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民族歌曲或者是古典音乐,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这些乐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现状

  虽然,一些学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流行音乐,但由于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引入的流行音乐类型比较单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虽然,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流行音乐,也希望可以通过流行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曲目时选择的局限性比较大,选择的一些曲面都不是学生喜爱的类型,难以实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二,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很多教师都对流行音乐存在偏见,认为流行音乐的不属于艺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比较排斥流行音乐,无法将流行音乐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也就无法改变初中音乐教学的模式;

  第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根本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个就是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音乐属于副科,没有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措施

  第一,选择的流行音乐应具有一定的正能量。在初中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流行音乐本身的教育意义,不能选择那些传播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低俗的流行音乐;

  第二,在流行音乐选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喜欢追星。虽然,现在大家对学生追星的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偶像的存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手的歌曲,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教师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度”。一方面是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控制流行音乐所占的比例。因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采用流行音乐教学的方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进行一些其它歌曲种类的'教学工作。因此,必须要控制好引入的流行音乐曲目的数量。另一方面是指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公正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流行音乐曲目,将流行音乐曲目的优点和缺点都告知学生,让其可以客观地对待流行音乐;

  第四,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流行音乐引入的方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某一个流行音乐曲目作为教学讲解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确定引入流行音乐的方式。

  第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水平,正确认识流行音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水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引入流行音乐。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将改变音乐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但在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流行音乐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亚娟.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20xx,10:43

  [2]肖海燕.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xx,18:112-113

  [3]王月.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J].学周刊,20xx,28:204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6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音乐教育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传统,但长期以来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却十分薄弱。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外界仍然对我们知道得很少。另―方面,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进步需要及时获得外界的信息,并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特别是在当代科技文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要建设发展既具有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教育科学水平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学校音乐教育,都必须与外界交往。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之一,姚思源教授以自觉的开放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姚老师清醒地看到:研究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研究历史发展的脉络,必须放开眼界,了解国际,了解世界。因此,他始终密切关注着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对国际音乐教育思想敏锐的洞察、把握和主动的学习、介绍

  早在1986年春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中国音协联合举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学习班”。但在当时却有一种偏见,认为学习、推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会破坏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为了解除这种顾虑,姚老师身为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亲自从《现代音乐教育》(Music Education in the ModernWorld)一书中选译了《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和它的国际意义》一文,介绍奥尔夫教学法。文章指出: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允许为各式各样的方法论去阐明的教学观念。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第一个革新是用于基础音乐教育、由带音高的打击乐器为基础组成的特殊乐器组。第二个革新由语言练习构成。奥尔夫认为,文字的字面意义甚至不如文字所内涵的节奏、声音更为重要。因此,语言练习不仅有助于音乐教育,也有助于儿童学习本国和外国语言,并能帮助儿童进入诗歌艺术的世界。第三个革新在于把音乐和动作(舞蹈)联合成一种特殊形式,极力把音乐与舞蹈初步形态从原来的范围中拖引出来。儿童不但学习选择适当的动作以适应音乐,同时也学习选择合适的音乐以适应舞蹈动作的初级形式。在音乐文化所有的多声部和单声部的初级形式中。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允许做各式各样的变奏。换句话说,初级的音乐都可以发展成各种风格倾向:反过来,爵士乐、摇滚乐等各种倾向的现代音乐,也都可以依据奥尔夫的《学校音乐教材》化作音乐的初级形式。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的最高形式是初级音乐戏剧,它不仅使声乐和舞蹈因素结合成一体,而且也包含着艺术教育的其他成分(哑剧、表演、服装、舞台设计)。所有这些革新,都与儿童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连。

  据我所知,这是国内较早概括而又准确、深入地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文章。我想,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术的敏感和洞察力,更重要的是自觉的开放意识、智者的勇气和高贵的学术品格。

  二、积极参与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的学术活动并宣传其教育主张

  姚老师是国内较早与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接触,积极参与其学术活动的学者。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成立于1953年,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音乐教育学术团体,会员遍及世界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宗旨强调广义的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视为人类生活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发展。ISME第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于1990年8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音乐教育”,显示了在当代科技文化和经济生活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音乐教育未来发展前景的关注。姚老师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应邀与会,并用英语宣读论文《学校音乐教育应努力向审美境界追求》。这在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史上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第一次。

  回国后,姚老师深刻总结、积极介绍会议议题和主要成果:

  1.国际上关于音乐教育的概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我们所习惯的“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还包括从早期儿童到大学的音乐教育,从大众传播媒介的音乐到音乐治疗,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音乐教育问题。因此,音乐教育不仅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事,而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事情,应把音乐教育看作是人类生活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音乐师资的培养始终是被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直接与教育对象联系起来考虑的,称作“师资培训与学校音乐教育”,其中包含从事音乐医疗的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等。

  3.由于人类文化是由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所组成的,因而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非常重视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引入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重视欧洲音乐文化传统对音乐发展的贡献。

  4.大众传播媒介对教育的重大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又一重要课题。广播、电视、声像(视听)、磁带、电影等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如此巨大,如何唤起这些部门积极为音乐教育服务,以及具体的措施方法,都是人们关心的重要课题。

  5.音乐医疗被视作音乐教育的一种方式,往往与弱智儿童等特殊教育对象相联系。

  6.人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现代科技、电声、电脑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电脑在儿童初级课题教学,到专业教育的总谱读法、音乐作品分析、作曲教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深刻的民族情结

  在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姚老师深感外界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缺乏了解。因此,他十分重视向外界介绍中国的音乐教育。他强调比较音乐教育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建设、发展我国音乐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通过比较研究,向外界介绍我国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成就和问题,使世界多了解我们,并为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姚老师身体力行。利用讲学、出席国际会议等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介绍中国音乐教育思想,介绍中国民间音乐、民歌、中国当代作曲家运用20世纪技法的创作等音乐文化成就。

  1992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举办的“中美教育问题研讨会”上,作为音乐教育专题研讨会

  的中方主持人,姚老师先后用中英文宣读论文《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的新气象》,积极介绍中国音乐教育思想与成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中国的音乐和音乐教育从“为政治服务”的狭隘思想影响下解放出来,又从音乐教育为“开发儿童智力”的片面观点中解放出来,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研究和争论达成共识: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应该是执行美育任务,即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以美育为核心,积极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的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和谐、完善的发展,不是为少数人,而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使所有的学生人人都能有学习音乐的机会。他十分自豪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政府教育领导部门逐渐重视学校艺术教育,音乐师资培训步伐加快,音乐课的开课率增高,城市出现少年儿童学乐器和举办演出活动的热潮,音乐教材的编辑出版和理论研究日益繁荣,国际间的交往增多。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这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进步、繁荣的最好时期。但同时他也不回避问题: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困难、问题、困惑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轻视、忽视音乐教育的思想仍不可低估;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仍很落后;音乐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需要;流行音乐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冲击很大等。姚老师当年敏锐地提出的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问题。

  1996年姚老师又应ISME之邀,用英文写了《中国学校音乐概观》(Overview of School Music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一文,刊登在《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全球化考察》(Music in School and TeacherEduc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一书中,全面介绍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概况。

  四、重视比较音乐教育的研究

  姚老师对音乐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视不仅停留在翻译和介绍上,他还十分重视理论的研究和思考。他是国内较早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比较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学者。他早就意识到:比较音乐教育研究是一个跨国家、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将使人们对音乐教育领域的认识更深刻、更开阔。

  1987年姚老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威梯尔学院(WhitterCollege)访问考察。通过听课、讲学、谈话、参与活动和阅读相关材料等方式,了解音乐系的办学状况,在一些问题上与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进行比较研究,《美国威悌尔学院音乐系与中国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的比较研究》,在比较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姚老师总结威梯尔学院的办学宗旨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二是注意对社会需要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三是注意追求从他们希望寻求的世界性观点出发的功利主义目的。学院的所有学生都可以选学有关音乐表演和音乐理论的课程,包括合唱、乐队等,学生们并不把音乐当作主科,而是为了兴趣和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修养而学习。那些在器乐和声乐方面有基础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以音乐作为主科。音乐系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广泛的准备,十分注意社会上实用的音乐课程,如提供作曲、指挥、音乐教育、音乐史论等,学生还可以在导师辅导下发展自己在音乐特殊领域所需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如教堂音乐、音乐管理、音乐学等。

  在这一基础上,姚老师系统总结了威梯尔学院音乐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点:

  1.重视音乐文化、史论、音乐作品风格的学习,有些课程常常熔技术、理论、音乐风格与历史于一炉。例如声乐课除了学习声乐技巧以外,还要求对不同历史时期和流派的歌曲文献和风格进行学习和研究。音乐史课不只学习音乐理论与文献,重点是引导学生去听作品,了解各主要历史时期的风格特征,并用实例说明在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织体等方面的特色。再比如“20世纪音乐”,既有流派及其发展状况的讲授和主要代表人物及典型作品的分析,也要求学生聆听、弹奏并练习写作。和声课除了一定数量的笔头练习,更注重听觉训练、键盘弹奏和分析,并注意增补20世纪和声流派和风格的简明介绍。

  2.多数课程是分级、分段的一学期、一学年的课程,例如音乐理论分初级理论一班、二班,高级理论一班、二班(一个学期4个学分)。这样便于因材施教,运转周期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3.注意多种音乐文化的教育,设有种族音乐学(Ethnomusic010gy)、爵士音乐史、美国流行音乐史、教会音乐等课程。

  4.重视合唱、合奏的表演实践和演出活动,在合唱训练中,对于和谐均衡、音准、节奏感的表现都有较高的水平。

  5.音乐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如“小学音乐教学法”、“中学音乐教学法”,以及钢琴、小提琴课内都包含教学法的内容。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借鉴,但不能盲从。姚老师认为,虽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有许多差异,但是他们的某些做法和经验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姚老师也十分清醒地看到:与美国的现状不同,中国教育仍处于大规模持久的发展阶段,为基础教育培养大量合格的音乐教师,有着迫切、广阔的前景。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为基础教育服务,提高办学效益,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环节,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

  我认为,像这样深入、具体、有内涵的比较研究,在20年后的今天,对于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仍然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初中音乐教研总结】相关文章:

音乐教研活动总结07-07

音乐组教学教研总结04-23

音乐教研工作总结11-02

音乐教研工作总结07-07

音乐教研组总结01-26

初中物理教研总结01-14

音乐教研活动总结14篇12-22

音乐教研活动总结13篇11-08

音乐教研活动总结(13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