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优选)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⒋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
⒈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
⒉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⒊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情境导入
⒈谈话激趣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⒉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⒊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识字学词
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⒉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⑴认记字形。(“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⑵词语认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⑶扩词练习
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王佩。
⒊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⒋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总结归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第一段(1):写孔子决意拜师。
第二段(2):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第三段(3):写孔子认真求学。
第四段(4):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四、指导书写
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所得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尘” 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 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⒉教师示范
⒊学生练写
五、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⒈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⒉谈谈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⒊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⒈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⒉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⒊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⑵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③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⑶重点交流
①重点交流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 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②重点句子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习。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三、朗读课文,演读感悟
⒈分小组演一演。(体会出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
⒉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合作交流,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课文总结
⒈默读课文,讨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⒉总结
师: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中心: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六、拓展活动
⒈布置综合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举例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⒉课外实践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提示: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
附:参考资料
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⒉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⒊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⒋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⒌词语
远近闻名—远近都很有名。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风尘仆仆—比喻路途劳累。
风餐露宿—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感想进一步了解孔子)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⑴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谈老子:
①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⑶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
【课文简介】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运用批注的方法读书,交流阅读感受。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学习课文2-4自然段;深化对人物的认识;指导生字书写;拓展阅读。
一、复习导入:认读生词。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聚焦孔子,感悟孔子品行
自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先看描写孔子的句子,勾画重点语句,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交流汇报:
句子一: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
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我从上千里、几个月、终于感受到的。
师:请你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曲阜和洛阳的路程遥远。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你读的有400里了,还有谁能读得更远一点吗?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有800里了,还有更远的吗?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上千里的感觉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朗读,来感受一下路途的遥远。
学生朗读
师:从这个句子,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感受到孔子拜师很艰辛。
师:你从这两个词能想象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孔子一路上会遇到狂风暴雨
生:会遇到野兽
生:会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
师:是啊,这一路上孔子经历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艰辛啊,这就是——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幻灯片出示:
狂风暴雨中,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严寒酷暑时,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一路跋涉,一路艰辛,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师:上千里路孔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师: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师:从这两个词语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了孔子拜师很辛苦。
板书:不怕艰辛
句子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学无止境。
师:同学们把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工工整整地写在书的边上。
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学无止境?
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这就是学无止境。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取得的成就。
出示:
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博学多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样样精通。《诗经》、《尚书》、《周易》、《乐经》都了然于心。他还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学者,在乡里收徒授业,拥有了一达批弟子。
师:读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生:知识渊博
师:孔子只是如此的渊博,还要拜老子为师,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生:虚心好学。
板书:虚心好学
师:对,这些都是学无止境,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读出对孔子的敬佩吧。
(2)聚焦老子,感悟老子品行。
回顾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来理解,勾画批注自己的读书感受,体会人物品行。
自学:用这样的办法自学,勾画写老子的句子,感受老子的.品行。
汇报: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 体会老子的谦虚、礼貌、友善、关心,诲人不倦。
三、总结,再次认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师:孔子和老子都是博学多才的老师,我们佩服他们的学问,但更让人敬重的是他们的品行。齐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你敬重孔子或老子的什么品行?
生:我敬重孔子谦虚好学。
生:我敬重孔子对老师的礼貌。
生:我敬重老子有一颗仁爱之心。
生:我敬重老子能诲人不倦。
生: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仍然千里迢迢地去拜师求学,这正像自己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是啊!因为他们谦虚好学,因为他们知礼仁爱,因为他们诲人不倦。他们成为我们中国的伟人,他们的文化让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他们的品行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名字将名垂千古。
师完成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诲人不倦 横批:名垂千古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黑板上的文字,你发现这是一副什么?
生:对联。
师: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传统文化,孔子与老子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显示了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对联也是一项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丰富的。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
四、写字指导
五、课内拓展阅读。
自学提示:
1、阅读时,用课文学到的抓关键语句体会。
2、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
附:课内阅读材料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课后反思:
一、学生主体缺失。
整个课堂,教师主导的痕迹还很深,尤其是“用方法”环节,对于学生自学汇报的“品读老子”部分,教师没能做到真正的放手。语文的学习,应是师生共同探究学法,然后让学生自主迁移运用。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我作为年轻教师,经验尚浅,对于课堂上学生自主用方法这一教学环节的掌握程度探索不够。接下来,我会在方法的多样化使用上下功夫,让学生体会到方法使用的益处。
二、时间分配欠佳。
一是课堂导入超时,直接导致拓展阅读部分只学习了一部分,破换了整节课的整体性。二是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处理的不够干脆。三是作为教师自身,我在课堂即时评价语言繁缛,不能恰到好处。
综上,每一次讲课我都会发现很多不足,我将会将其作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石,在课堂教学、自身专业素养方面再接再厉。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学问、风尘仆仆、纳闷”等词语。
2、能力:通过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
3、情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经过,初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结合孔子生平图片及配乐《破阵》,配合教师导入语,介绍孔子,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其人,并初步激发起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频仍、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为了百姓安居、天下大同,他周游列国,不惜累累若丧家之犬;他创办私学,因材施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言行著录成书,一部《论语》彪炳古今;他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至今被供奉在孔庙大成殿。今天,他涉水而来,跨越那汤汤沂水,缓缓向我们走来。你知道他是谁了吗?(孔子)
孔子何以如此伟大?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也许会得到些启示。让我们齐读课题《孔子拜师》。请伸出你的食指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其间指导“拜”字写法)
二、出示生字生词,检查学生预习
1、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读,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纠正读音
(师:生词是我们认识生字的翅膀,卸下翅膀,单独的生字你还认识吗?)
2、出示生字,男女竞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好。一遍正序,一遍打乱顺序,看男女生谁读得整齐,快速,准确。
3、同桌互相帮助,彻底解决生字词。
(师:请同桌两人互相指读课后生字,同桌不会的生字,你来帮帮他。)
4、疑义相与析
(师:快速浏览课文,还有哪些生词你不明白呢?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先说,说完后,视情况解决“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四字词语,并借机讲解理解词义的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法、拆字组词法、寻求近义词法等。
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师: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最后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3、细读课文,概括大意
(师:请你学着他们的`样子再读一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四、梳理文脉
(师:请仔细默读课文,说一说孔子拜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经过按照“先…然后…最后…”的顺序来说。))
五、魅力汉字
(师:悠悠五千年文化,汉字一脉相传承。汉字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字。从古至今,绵延未绝。今天,我们就结合本节课的几个生字,探一探汉字的前世今生……)(配乐《墨香》)
1、“尘”字
讲解“尘”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2、“止”字
讲解“止”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3、书写汉字
(师:请你怀着敬畏之心在生字本上认真书写这两个汉字,写完后同桌互评,写得不满意就再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哦!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
六、故事时间
(师:大家已经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作为奖励,老师给大家讲另一个孔子拜师的小故事。)
(配乐《金陵子》)
作为拓展,配乐讲述《孔子拜项槖为师》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课外阅读,组合文本)
七、余韵绕梁
(师:课文的最后说道: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下节课,我们再深入文本,细细品味吧。)(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八、作业布置
1、摘抄3~4句论语。
2、小组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等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
教学重点:
1: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拜师的经过;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教学难点:
1:体会孔子勤奋好学的品行;
2: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课前活动:背诵孔子的名言,p69页
1·引入课题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们,都是我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拜师》,齐读课题,(出示卡片区别子的读音)你是否记得孔子怎样拜师的吗?课文的顺序(ppt)你了解孔子和老子吗?
孔子(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汇报
师:听了同学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是很有学问的人,老子是孔子的先生,也就是孔子的老师,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为什么他还要去拜老子为师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快找到人们评价孔子和老子的句子?
二、解决问题
1.生汇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ppt)点名读,齐读
a.齐读句子,理解敬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b.换词:尊敬,敬仰(齐读)
2.细读课文,品读句子
师:为什么人们敬重他们的品行,你能否从孔子拜师这件事来说说你的体会。
生汇报:
师: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说明孔子品行高的词或句子?首先请同学快速默读(提醒:不出声),并用直线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人进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发言,其他人做补充。
a.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b.指导点评,及时评价(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调整,顺学而导)
重点词句:ppt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齐读句子,你从这句话真的了什么?(孔子拜师的艰辛)你从哪几个词体会到了孔子拜师的艰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说孔子求取知识的心情急切。
“终于”因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遥远。
2.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近义词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分角色读
多谢老师等候。
3.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一句话你能换个四字词?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3.师:看,孔子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想与孔子交流吗?ppt
运用:孔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学生自由发挥,结合自己的感悟
三。升华主题
师:孔子是个谦虚好学的人,那么他的老师——老子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1:拓词:选择题的形式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这句话你认为一下的那个解释最合适?(诲人不倦)
a:勤学好问b虚心求教c诲人不倦
2:师:正是因为孔子的虚心求教,老子的诲人不倦,所以:ppt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人们为什么敬重他们的品行了吗?
孔子的勤学好问,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总结
师:.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的精神,思想,品行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孔子的勤学好问,老子的诲人不倦。
五。课外延伸:
1.背诵p69孔子的名言。
2.搜集孔子的名言,并熟记。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老子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海无涯
学无止境
诲人不倦勤学好问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6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教给边读书边注旁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三、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读
2、介绍孔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生字词过关,概括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读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总结归纳文章大意方法。
三、学习第一段,初步领会孔子品质。
1、齐读,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2、指名说(谦虚好学)
3、你是从哪一句话感受到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在旁边写上标注。
5、小结:这种把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体会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标注法,课文的2、3、4段我们也将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6、出示句子,用上“虽然,但是”把两句话边成一句。
四、写字
1、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最好写?(仆)其实笔画少的字要写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一个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两部分距离要适中。
3、范写
4、学生写。展示。
板书:孔子拜师、标注法、谦虚好学
三、感悟课文,领会孔子品质。
1、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一句话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图,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礼貌?(鞠着躬、低着头、双手作辑、表情诚恳)
指导朗读:表演读。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当时也是一名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要拜老子为师呢?(学无止境)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得越多,就会感觉自己不会的越多,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演示距离远。
“风餐露宿”什么意思?(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白天夜晚不停地走。)说话练习:白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雨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
四、小结
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来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五、写字。
板书:孔子拜师、彬彬有礼、谦虚好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7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2、课前作业检查: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质疑:谁?干什么?那么在拜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3)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其他学生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说得简单和详细都可以,关键在于语句通顺,口齿清晰)
3、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理解课文里的词语──渊博)
(3)师: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并造句),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c、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d、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e、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f、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交流,综合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品行: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爱护晚辈诲人不倦。并相机指导朗读。)
(4)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三、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背诵孔子的著名言论,积累名言。
五、生字指导:(较难的字,教师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更多资料。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这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
二、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题。提示:“子”在那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三、走进课文,以悟促读。
《一》体悟词句,蓄势蕴情。
1、自读第一段,要求边读边圈圈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然后仔细体会,从这些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远近闻名总觉得还不够三十岁……)
2、学生畅谈体会:(虚心、好学、对知识永不满足等)
3、指导学生紧扣这些重点词来进行朗读,(最好加点竞赛朗读)。
《二》自读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刚才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来朗读,效果十分明显。此刻就根据这个经验来自学2、3自然段。
1、学生读、圈、思。
2、检查自读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到了洛阳。从此,孔子每一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指名读,齐读。
4、给“宿”组词,(住宿、宿舍、留宿、宿营……),组词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整个词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联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给“兼”扩词(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等)
6、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来体会这两句话,畅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7、同学们,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带着这种情绪来读好这句话。
8、男女生竞赛朗读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来就已知识渊博的,此刻跟老子学习后肯定?(更渊博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就是课文所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无止境)。
《三》、对话朗读,丰满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孔子的虚心好学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是对话。自己读读对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说话很有礼貌、谦恭有礼、文质彬彬等)
1、要求把这些对话读好,边读边揣摩两人当时的神情、情绪。
2、师生对读。读中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3、男女生分主角朗读。
《四》、笔谈收获,达成内化。
读到那里,你是否对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齐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或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板书:
孔子-老子
谦虚好学-毫无保留
永不满足-悉心传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主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并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地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简,齐诵论语的宏壮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叹。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诵上几句孔子的名言呢?
(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3)、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2、提出提出目标
(1)识记生词
(2)读通课文。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感知文意: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会读、会记这些字。
兼、仆、纳、丘、毫、授、佩
2、我会读、会写生字新词。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4、我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知识拓展延伸
1、复习生字词,读课文。
2、摘抄孔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2、提出学习目标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我会悟。(学生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2)谈老子。
(二)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2、展示自创性诗歌或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四、知识拓展延伸
1、展示自主主收集的资料。
(1)、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
(2)、有关孔子、老子的故事。
2、孔子、老子是我的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多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吧。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0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出示孔子图片)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谜底。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明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分段朗读,师生评议。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教师趁机指导朗读、感悟。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拓展
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体会?或者你想对孔子和老子说什么?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你了解中国的哪些传统文化?如何了解的?说一说。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远近闻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设计】
一、叙述揭题,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件滚动出示)你知道是谁说的吗?
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课外收集资料)
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学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词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谁拜师?(生自读)
你知道孔子向谁拜师了吗?(点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老子,或老聃。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老子和老聃到底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些资料,看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师介绍古代人的姓名)
课件出示: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见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来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全部词语,生自读)
请几个小老师带读。(卡片形式)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认识完这么多新朋友,接着咱们去研究课文了?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自读以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交流:
⑴ 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 找到这自然段
② 你们 知不知道他的理由?(认为孔子谦虚或好学?)追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
③ 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
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⑵ 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①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你们看到了吗?(点名说)
② 你是从哪个(哪几个词)感受到的。
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
⑶ 对话部分:
① 找出孔子的话。想不想当一回有礼貌的孔子?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点两个人读)他在和谁对话知道吗?你也找个老子对话吧。(同桌互读)(点一组或两组读)
读是读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你们认为呢?(试读)
汇报。
有没有发现这中间藏了一个新的符号?他的作用同学们刚才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出来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吗。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的。这回老师也要跟你们一起读,行不行?
师读提示,2部分同学对话。
⑷ 学无止境:
① 说说理由吧。
② 其实这么长的一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四、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2
一:热身运动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之前先来个热身运动,把你积累的孔子名言跟大家分享吧。
生汇报交流
二:读课题
师: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吗?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孔子拜师(学生齐读)
师:课题为什么用拜师,而不用求师、认师呢?(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在读课题(出示课件)
学生读课题
师:听出来了,孔子对老子十分的尊敬。我们带上动作齐读课题。
师生带动作齐读课题
三:听写生字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本课的生字。
听写生字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候传授
师评议
四:学习课文
(一)师:孔子拜老子为师,师板书老子,关于老子,你知道多少?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的资料。
学生汇报
师:老子的学问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洛阳拜他为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打开课文67页,小声读第三段,画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学生小声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板书)请跟老师书空
师: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求知路上的不易。听(出示课件)风声、雨声、雷声。
学生认真听
师:假如你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全场笑)
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啊,像这样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齐说: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吃饭在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齐说:风餐露宿。
师: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出示课件)谁会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
(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
师: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
师: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由朗读
(二)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师:谁能够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呢?
(指名读)师:你喜欢读谁的话?你呢?
一生读孔子的话,一生读老子的话。两个学生分角色读(两组)
师:请你再来读读老子说的第一句话。生1读
生2读(生2):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们喜欢谁的读法?
生3: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语气),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所以“你是——”
三位学生分别带着疑问来读一读
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谁的话?
师:谁再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
生4: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可是老师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5:还要考博士。
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老师板书)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读出知识的浩瀚无边)
师:你还特别喜欢那句话?
生1读: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非常好,非常有礼貌,彬彬有礼,有礼有节,值得大家学习。
生2: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师:求知心切呀。
生3: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这个老子真高兴,因为他终于见到了孔子。我们来看,句子中有一个词:迎候,什么是迎候。迎(学生接)迎接、侯(生接)等候。合起来,迎候的意思是?
生说
师: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老子,您老已经70多岁了,请您坐在车上等候可以吗?
生:不行,我坐在车上等候,表示我对你的不尊重。
师:多么谦和、知礼的老子呀!假如你就是老子,你会怎样迎候孔子?
指生上台表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咱们现在要在现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我们同坐两个先试一试。
学生试着表演,师相机指导。请一组上台汇报。
师: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在洛阳城外。。。。。。上前行礼,问道:学生表演。
(三)第三段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孔子是怎么学的?
生(朗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如果用课后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道及时复习巩固,真了不起。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没有不懂装懂,学得实在。
师:老子怎么教?
生(朗读):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师:真是无私呀,不怕孔子超过他。老子还会怎么教?
生: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下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
生: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
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老师领读,孔子怎么学?生读
老子怎么教?生接读
(四)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生:孔子的学问很渊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无私,毫无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过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学好问,又谦虚。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学问已经远近闻名,还去拜师,值得我们学习。
师:对古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生:随时请教谦虚好学勤学好问专心致志谦虚谨慎
师:下联——
生:一字不露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不厌其烦
师:横批——
生:虚心接受流传千古专心致志敬佩敬重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对联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3
一、导入、揭题
1、出示孔子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课题:孔子拜师齐读
4、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5、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你们刚才的`哪些问题可以解决了?
2、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孔子的好学就在这里,谦虚就在这里。读
3、其实,拜师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3)出示
在当时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孔子却走过了(),翻过了(),跨过了()。白天(),夜里还要(),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啊!
渴了时,他();
饿了时,他();
累得走不动时,(),哪怕是风餐露宿,也不改拜师的决心。
(4)朗读。
4、孔子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他是怎样对待老师的呢?你能从他的语言和行动中找到答案吗?
(1)交流出示
(2)从他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老聃”是谁啊?这里为什么称他“老聃”?出示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说几句关于学习方面的格言。
三、小结
1、这节课我们跟着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师。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个增样的人?
2、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纪念他的?
四、布置任务
1、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名言,下节课开记者招待会。
2、下节课我们还要研究老子是怎样对待学生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致内容。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读与说。
教学准备:
查阅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上新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
(老子)对,是老子。(板书)。
3、借助资料带了解孔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现在大家对孔子和老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习生字与词语的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教师适当作指导。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解释“远近闻名”和“渊博”,造句练习。
2、孔子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找出原因,全文找。(知识不够渊博,学习没有止境)板书:渊博、学无止境(用自己的话概括)。
3、再读,这是孔子拜师的开始。
4、学习并讲解孔子的语录。
(课文后面选做题。)。
老子。
渊博。
学无止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拜访、拜见”、
“迎候、等候”
两组词语。
教学重点: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朗读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和上下文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方法:
复习、分角色演与读。
教学准备:
板书拜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使用板书回顾(课前写)。
原因:知识不够渊博、学无止境。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孔子和老子,知道了孔子想拜师的原因,他认为人活到老应该学到老,学无止境。这节课来看看孔子拜师的过程和结果怎么样。
二、研读课文,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了,课文是怎么写的,用直线划出来。
到洛阳。好不好?和课文里的有什么不同?(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为什么这样写?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十分遥远。
风餐露宿——一般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孔子一路上十分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路途如此遥远,但凭着毅力和信念,最后还是到了洛阳,所以用终于这个词。
(板书:过程: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
4、说话练习: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月明星稀的夜。
晚,孔子还在赶路。这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千里迢迢、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不分昼夜,孔子??;不管风雨,孔子??)。
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把这个词语送给他:求知若渴。
(板书)。
6、如果你是老子,看到孔子如此执着的信念,收不收这个学生呀?好,下面老子出场了,谁来读读描写老子的句子。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7、大家来演一演孔子和老子吧。
(请两组,其余的读旁白)。
8、觉得他们说话怎么样?(很有礼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上前行礼、拜见、请、迎候、再次行礼、多谢)教师适当解释讲解词语和句子。
9、老师总结,我们是从这些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品质,把这两个词语送给他们。
(板书: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10、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要把这种礼貌表现出来。
(角色分组,教师读旁白)。
11、在这里面老师发现了两组近义词,同学们发现了吗?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板书。
拜访——是敬词,访问的意思。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迎候——有等待的意思,是到某个地方等候。
等候——也有等待的意思,但不表示迎接。
12、学生体会:
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对老子有什么了解?
(爱护晚辈、谦虚有礼)否则不能充分体现。
孔子说:“多谢老师等候。”是晚辈向长辈致谢,不宜换成“迎候”。
13、齐读第。
2自然段,再次感受他们的美德。
三、研读课文,继续品味。
(学习第三、四段)。
2、强调“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请教、毫无保留、传授”。说明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好学生,一个是好老师)。
(板书:勤学上进、诲人不倦)。
3所以人们佩服他们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你们觉得呢?(也很佩服,很敬重,敬佩)。
4、把这两个自然段齐声朗读一遍。
拜访-拜见。
原因:知识不够渊博。
学无止境。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 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 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 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 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 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 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 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 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③ 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Ⅰ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 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 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 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
(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⑴ 读一读。
⑵ 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⑴ 学生说一说。
⑵ 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⑴ 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⑵ 确定活动目标。
⑶ 拟定活动计划:
① 确定内容。
② 确定活动方式。
③ 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④ 设计出活动计划。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7-06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5-10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1-29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10-13
(合集)《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4-06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篇12-17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5篇06-1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6-02
(实用)《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2-29
(优秀)《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