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教学实录

时间:2024-06-28 15:29:11 农/林/牧/渔 我要投稿

悯农教学实录集锦[2篇]

悯农教学实录1

  教学内容:

悯农教学实录集锦[2篇]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罗隐《蜂》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背诵导入,理解课题

  1、从前面我和同学们的简短交流中,我捕捉了一条有价信息,那就是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谁能背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

  2、有会背李白的吗?学生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知道这首诗的文眼是哪个字?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愁呢?(安史之乱、社会衰败,受小人陷害,怀才不遇……)

  3、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副感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他从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他的灵魂得到新生。于是,他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寓于此,写下了秋浦歌共17首。

  (二)、独立思考,初步感知

  1、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要求把诗句读通读顺。

  2、检查反馈: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3、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做些什么?(弄明白诗意)

  4、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古诗,自己思考古诗的意思。要求先不着急,自己静静地读,静静地思考。

  5、课件出示“赧郎”的注释,让学生再次独立思考古诗的意思。

  6、请同学逐行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补充。再连起来完整地理解诗的大意。

  (三)、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读一、二行,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学生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学生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字眼袅袅。如流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欢快。

  ……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学生1: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学生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学生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学生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学生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学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学生4: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学生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学生2: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诗中“动”你认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的劳动号子应该是怎样的调子,该怎么读三四行诗。

  学生1: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诗中说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劳作惊动了寂静的夜。我认为他们劳动号子是响亮的。(读)

  学生2: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动”,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号子是激昂铿锵的(读)

  学生3: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感动”,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的心,使他为之一振。号子是雄浑有力的。

  学生4: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白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号子是振聋发聩的。

  ……

  (5)还有什么震撼着此时的李白?“寒川”难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吗?

  学生: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无比艰辛;积极奉献……

  学生:“寒川”是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试背。)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9)听《秋浦歌》歌曲,练唱,注意诗句中每个字的写法。

  (10)默写古诗,同坐互批。

  (四)回顾学习经过,总结提炼学习古诗方法步骤。(课件出示)

  (1)读通古诗

  (2)理解诗意

  (3)体会诗的情境和思想感情

  (4)诵读古诗

  (五)根据方法,自学古诗《蜂》诗

  (六)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秋浦歌》品颂会。

  专家意见:

  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和杨新富校长的热心指导,他们在仔细听完之后,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改进意见。这是我本次上课的一大收获。

  其一,他们指出,像这类同为劳动体裁的古诗两首的教学,要对这两首诗做一个整体的认读感知。因为从编者的角度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从纷繁复杂的古诗将他们选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共同中心主题,那就是赞美劳动的。所以我们在授课中不能机械地一课时学习一首古诗,人为地将古诗内在的联系割裂开。

  其二、这首写于唐天宝年间(公元954)的秋浦歌系列古诗,它主要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逐步衰败的历史,李白在目睹冶炼工人的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同时,他更感受到了他们无比的艰辛,从诗句中的“乱”、“明月夜”、“寒”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国家经历战乱,黎民百姓的劳役之苦。寒冬的夜晚他们都要挥汗如雨,那可以想象他们白天呢?因此他们指出对古诗的理解和深度挖掘一定要紧密联系历史,把古诗教学放到那段历史中去,这样把握的方可更准、更深。课堂教学基调定的更为接近诗人创作初衷。

  其三、高年级古诗教学要积极借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积累。比如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学生仔细读诗思考之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然后由学生提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非常简约而富于实效。这样在这堂课中,就有更多时间去个性化地诵读古诗,具象古诗中的画面。在具象个工人劳作画面的教学中,还不够细致到位。学生的想象,教师的课件提示,如果时间充裕,学生会有更多精彩描述的。

悯农教学实录2

  师:我还有个微信名,叫齐天大圣,齐天大圣是谁?

  生:孙悟空。孙悟空有什么本领(指名回答)

  师:今天孙校长要学孙悟空来变戏法。第一个戏法,看孙校长来变第一个戏法。

  板书:门

  (门里面加个文),读什么?闵

  师:不认识,老师来教你。每家都有门,门不仅代表门,还代表家。一家人门口来了一个文,是什么意思呢?

  生:门外来了一个人

  生:…。

  师:这个文在古代是怎么写的呢?(板书:文的古文字写法)这个人胸口有花纹,古代,当这样的人来到这家门口,就代表这家出事了。

  这个人来干什么呢?

  生:送医院、祭奠、看望、慰问…。。

  师:这样的人来到门口,去慰问,去祭奠。

  下面,老师又要来变了。板书:悯

  老师加了一个什么?齐说

  师:竖心旁和什么有关?

  生:心情。齐读悯

  师:这个悯代表什么呢?

  生:……

  师:古诗里是悯农。农,谁来组词?

  生:农田、农民…(每句回答都有点评),你们懂的词汇真多啊! 师:悯农是什么意思呢?

  生:同情农民(指名2人)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看这首诗是不是写的同情农民。

  二、指名一人读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齐读古诗。

  师:锄禾是什么意思?

  生:锄禾就是松土的意思。

  生:锄禾就是给禾苗除掉杂草。

  师:为什么要把禾苗旁边的杂草除掉呢?

  生:杂草会把禾苗的营养抢掉。

  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师:日当午是什么意思?(指名)

  生:日当午就是中午…

  师:你解释了午的意思,谁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

  生:太阳当空照。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春天、夏天……)

  生:齐说夏天。

  师:夏天最热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生:我在家里吃西瓜…

  我在家里吹空调…(还有谁去不一样的地方)

  到游泳池里去游泳(给他掌声,)

  我在车里吹空调…。。

  师:你们能吹空调,吃西瓜,可是农民伯伯呢?只能

  生:(齐读)锄禾日当午

  师:农民伯伯是什么样子呢?

  生:(齐读)汗滴禾下土

  师:这里用了一个“滴“,跟我们平时的不同,你平时用什么呢? 生:流汗、淌汗、出杆……

  师:那这里为什么要用“滴“呢?

  生:……

  师:我们的汗都淌在脸上,淌在身上,农民伯伯的汗滴到哪里去了? 生:(齐读)禾下土

  师:下面我们来学农民伯伯锄禾,一遍锄禾一遍读诗。(动作演一演:边动作边读第一句)

  师:为什么农民伯伯的汗滴到土里去了呢?

  生:因为热,因为锄禾时身子倾斜。

  …。。

  师:让我们再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第一遍齐读、第二遍加动作读。

  师:农民伯伯真辛苦,谁能把这首诗改一改,让农民伯伯凉快一点? 生:锄禾日当早/晚…

  师:为什么农民伯伯不在晚上去锄禾呢?

  生:晚上去锄禾看不清哪是苗,哪是杂草。

  师:不要让农民伯伯在大太阳下面去锄禾,谁来改后面三个字? 生:锄禾风当早…锄禾树荫下…

  师:我知道了,你们都想让农民伯伯凉快一点,可是空调房里有禾苗吗?我们的农民伯伯只能在哪里锄禾啊?

  生:齐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什么意思? 生:谁知道盘里装的食物…(没有说清楚,谁再来)

  师:有谁知道啊,这盘里装的所有事物,每一粒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苦啊。

  师:你来说说,谁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

  生:不珍惜粮食的人…。。

  吃东西掉米粒的人(掌声送给他)

  师:你们平时吃饭倒过饭没?把手举起来。

  生:没倒过…

  师:我们一开始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

  生:齐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读完这首诗,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想给农民伯伯送电风扇(你真有爱心)

  我想给农民伯伯造冷冻房。

  我想送给农民伯伯一个冰块。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这首诗读一读,带着你的同情,带着你的怜悯。

  生:齐读古诗。

  师:孙老师也被农民伯伯感动了。让我们回到题目,悯农。我们同情农民,那我们为什么同情农民呢?我们再来看一首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师生配合读,一人半句(读两次,第一次师先读,第二次生先读) 师:下面孙老师要把这首诗改一改:春种一粒粟,秋收一颗子。 生:(笑)

  师:来,说说你们为什么会笑?

  生:……

  师:重改:春种一粒粟,秋收两颗子。这次怎么样?

  生:……

  师:再改。春种一粒粟,秋收十颗子,够你们吃吗?

  生:不够。

  师:多少才够呢?

  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师:万颗子说明今年的粮食怎么样?

  生:指名回答,丰收…大丰收。

  师:最后一句诗最难理解,四海无闲田。这里的四海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天下。

  师:那改成天下无闲田?(解释四海)

  师:谁来说这个闲田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不种的.田,没有荒的田。

  师:到处都是粮食,你会饿肚子吗?

  生:不会(指名)

  师:但是,但是,但是…。。最后一句读:

  生:农夫犹饿死。

  师:什么意思?

  生:虽然粮食种的很多,但是农民还是饿死了。

  师:那么多的粮食,农夫还是饿死了

  生:……

  师:读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心里都有问题。

  生:前面收了很多的粮食,农民怎么还会饿死呢?

  生:都被皇帝拿去了。

  师:这个皇帝坏不坏。这样的坏皇帝让我们踩两脚,说坏坏坏。 生:(边跺脚边说)坏坏坏

  师:这样的皇帝又抽烟又喝酒,尽情挥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可不能像坏皇帝一样。让我们把这样的坏皇帝坏制度踩在脚底。 生:(边跺脚边说)坏坏坏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古诗。

  (休息十分钟)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什么课?

  生:悯农。

  师:喜欢孙老师上课吗?

  生:(齐答)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孙老师的问题我能答上来。

【悯农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悯农教学实录07-04

悯农教学实录12-08

悯农教学实录【荐】02-06

一年级悯农教学实录07-04

《悯农》教学反思07-21

悯农教学教案11-07

《悯农》教学设计11-08

《悯农》教学教案12-23

悯农教学反思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