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4-06-29 16:20:12 心理学 我要投稿

教育心理学论文【集锦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心理学论文【集锦15篇】

教育心理学论文1

  1概念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1]。教育心理学涉及到教育现象、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等方面。中小学武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之路通达的必经之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宗旨的具体诠释。在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成败归因等心理因素应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此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因遵循的教育心理原则进行研究,无疑能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健康长足发展,实现武术教育的强身强心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

  2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武术走进中小学的充分性

  2.1武术走进中小学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的教育,体育应该回归到教育中去。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都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宗旨相符合、相一致。20xx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教育才是我国教育的宗旨。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在整个教育阶段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奠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此阶段,学生在学校承担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家庭的期望、课业的压力、体育锻炼的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体质连续25年下降。因此,“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重要任务”[2]。武术作为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调节神经,促进智力发育,使学生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完成学习任务;武术文化中蕴含的武德品质和尊师内容更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美德的熏陶,是对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缺失的最佳匡补;而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风格美与神韵美,更能使学生在习练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因此,武术走进中小学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

  2.2武术走进中小学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各项素质的物质基础[2]。武术作为实现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多样的运动形式和完备的技术体系,全面均衡地发展学生力量、耐力、柔韧等各项素质。武术的教学过程绝不是单项传递、孤立进行的,无论是武术教的过程中直观形象的讲解示范,还是学的过程中的拳械对练与集体演练,无疑都是促进师生对话、生生交流的平台;“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体悟式学习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诠释;而通过以武术为平台的各种演出活动与赛事,学生的团体意识、集体协作能力无形中增强。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教学,发掘武术在健身、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价值,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得以彰显。中国武术与素质教育在宗旨与定位上乃是一致并相通的,都是致力于人的身心和谐完整的塑造,都是要使人的精神和人格成熟、练达与完美,将“武之教化”与“素质教育”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物化教育”到“人文教育”的转向。

教育心理学论文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知识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角色转变。而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促进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从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淡化数学教师的“权威”意识、增强数学教师的职业动力等方面入手。

  一、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教师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的高度、知识的广度、知识的深度、知识的精度、知识的新度等五个方面。数学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不仅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广度、新度,更要在知识精度上下功夫。数学教师对本专业的知识不仅要做到科学准确,而且要进行深层加工。知识的精度是在教师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钻研的基础上获得的。要想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既要精于所教专业,又要精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典范。他既精通于专业知识,又精通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所以说数学教师只有不断优化、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角色的转变。

  二、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角色转变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用“学生是否得到主动发展”、师生是否共同发展来检验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而且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里,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数学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在新课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的关系。数学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楷模,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成为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与学生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

  三、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能力包含:数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自我意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数学教师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数学教师自己的数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么就不可能对数学有深刻的理解,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转换,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数学教师的自我意识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往往被数学教师自己忽视,认为教师只要能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专家或能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通过教育科研活动,能促使教师自觉地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和技巧,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从能干的“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的新型教师。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数学教师要适应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找到自身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不足,切实转换以往形成的传统角色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多种角色的综合型教师,以此推动数学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心理学论文3

  一、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有效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努力提升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师信念

  1.积极参加各类教师教育学习及培训近年来,我国愈来愈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各级部门都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培训活动。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脱产学习来提升学历,提高专业水平。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级部门的各式短期培训来加强学习,如国家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师培训项目或者省、市、县各级举行的短期教育培训。此外,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教师可以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或搜索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但需擦亮眼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认知水平除了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教师应加强阅读教育心理学著作,关注英语教学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多思考,提升理论认知水平。

  3.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对于新手型教师或者教学遇到困惑的教师来说,可以虚心地向其他教师请教,吸取别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许一个细小的教学想法、一个微小的教学行为都有教学启发性。

  (二)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1.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效英语教师应当先了解并综合分析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背景,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先前知识的差异、学习动机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业能力倾向的差异和学习风格的差异等。其次,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适时地实施差异性教学。

  2.为学生创设良好英语学习环境,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英语学习氛围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建设富含英语元素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教室环境。以校园和教室为主的学校物质建设是教学和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也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隐蔽课程”之一。其次,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甚至发挥个人魅力,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降低焦虑。

  3.在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情感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方法,促使学生注意力的形成,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意志,发展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等。以增强学习动机为例,教师要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在动机,也要合理利用外在因素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障碍,通过学习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个性心理状况及其变化,对于有碍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向和苗头,在教学中予以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4.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性费厄斯坦认为,自出生起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人的干预和影响,他把这些在儿童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叫做中介者。教师绝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者,更应该是中介者。作为中介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认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与学习材料实现多面互动,最终实现自我指导。首先作为中介者,英语教师为学生和学习之间搭起一座起支架作用的“桥梁”,发挥好中介作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以适宜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创设条件为学生感知新知识扫清障碍;引导学生回忆提取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引导思维,帮助学生清理新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完成对新知识心理意义的主动建构,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其次,我国教学长期处于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的自我封闭式的“花盆”之中,产生了明显的“花盆效应”: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有效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元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符合我国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模式。

  (三)勤于反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有效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即行为主体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客观回顾和自我评价,深入理解行为过程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及动机,自我小结,以期在未来改进提高的行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对教学进行反思:

  1.写教学日志英语教师可以将日常的教学行为记录下来,反思那些不利于学生情感和心理的英语教学行为和设计,进而为以后的教学作出正确的决策。

  2.观摩和分析英语教师可以参与组织化或非组织化的观摩,观摩他人的教学现场课或录像,促使自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和别人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情感方面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或吸取教训。

  3.问卷调查及访谈英语教师既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师的教学、学生自我以及英语学习的内在情感和心理方面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中得不到的信息,因为访谈可以使教师了解受访者的内心活动和真实的想法,然后运用这些得到的信息反馈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英语教学。

  4.行动研究英语教师可以瞄准影响学生心理和情感的某个英语教学环节、步骤,通过搜集教学素材,发现其中的问题、开展研究,然后研究这些教学环节和步骤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行动研究报告。

  二、结语

  教育心理学与英语教学联系紧密。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方面普遍存在着理论上认识不深、实践中运用不当的现状。因此,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构筑一条有效英语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之路;广大英语教师应该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装备自己的头脑,指导教学实践,并勤加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成为有效英语教师,这样才会从本质上促进我国英语有效教学的全面实现。

教育心理学论文4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提出从以下方面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课程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

  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

  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

  4.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育心理学论文5

  0 引言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心理健康教育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20xx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对心理健康活动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 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局限

  1.1 目标定位片面,活动内容局限

  受传统心理学理论,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目标定位仍局限于“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年来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了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除了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心理调适方法,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外,更重要的在于有效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乐观积极地学习和生活,而这些目标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难以得到实现。

  受目标定位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多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问题的解决等为主要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负性、消极的心理状态。这样导致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认识片面,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才需要去参加这些活动,从而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整个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1.2 学生缺少体验,活动形式局限

  高职院校在心理活动开展方面形式多样,不断创新,但普遍存在活动缺乏持续性,学生的参与深度有限的问题。经常发现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当时很感动或是很高兴,但随着活动结束,由于没有后续的追踪和巩固,内心激起的涟漪很快就消失了。

  心理活动与其他校园活动的最大区别是要重视引导激发学生的体验,如果缺乏体验和感悟环节,那么心理活动的开展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往往过于重视活动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参与其中的感受,特别是缺乏对负性体验的处理和积极体验的激发。

  2 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优势等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这过程中寻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感恩之心、成就感等;第二是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天赋、毅力、兴趣、人际能力、 价值观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带来良好的公众品质。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刚度过自我同一性统合的阶段,开始发展亲密关系。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前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加上进入大学后各种价值观汇聚冲突,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改变等等会让学生疑惑、无措,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未来的迷茫,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容易陷入生命无意义感等问题是由心理发展所带来的,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发展性的原則,心理教育的核心应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正是以正常的人群为对象,研究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的一门科学,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要求,能更好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活动的需求。

  3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

  3.1 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以学习、情感、人际交往、人生意义、职业发展等大学生所关注的'内容为主题,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要把树立大学生的一种积极取向、培养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放在重要的地位,将主观幸福感的生成、爱的能力、积极人格的实现、积极社会关系的建立等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比如在课程中设置“宽恕与感恩”、“幸福”、“希望”、“乐观”等专题知识的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另外,通过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负性情绪中隐含的各种积极意义,并要指导他们对事件进行归因训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积极情绪和人格。同时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上要突出系统性和发展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

  3.2 增强主体参与,激发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强积极体验来习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心理活动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真实的积极体验,并引导学生去关注积极体验。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资讯的渠道多元化,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在高职院校尤为突出。面对90后的大学生,无论是心理活动的内容还是形式上一定要把握住他们的心态,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那其中很关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此,我们在活动中可以发挥心理学“神秘性”的优势,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组织像沙盘游戏、主题统觉之类的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再进一步渗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3 注重环境营造,建立积极组织

  积极心理学的第三大基石是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切实重视环境的营造。对于学生来说,除了社会大环境,校园、家庭和人际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校园环境积极和谐,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都应考虑到“人”的因素,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学生心理的需求。

  其次,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充满关爱、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中应加入家庭教育的内容。

  第三,人际环境,主要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积极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共赢的。另外,教师也要具备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宿舍的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心理健康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宽恕等积极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 活动开展连续,注重效果评价

  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有持续性和连贯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活动方案时认真分析目标学生群体的特性,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特点,活动过程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活动的调整。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遍存在重活动开展,轻效果评价的问题。在积极心理教育活动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应从多角度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

  4 结语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中,能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困扰,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向幸福。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xx(1)号.

  [2]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xx.44(4):120-125.

  [3] 陈晓娟,任俊.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xx.32(2):487-489.

  [4] 黄伟庆.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与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34(4):65-66.

  [5] 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2(2):151-154.

  [6] (美)塞利格曼著,洪兰译.真实的幸福[M].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xx.7.

教育心理学论文6

  一、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以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导致课程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学的需要严重脱节。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学校已开始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惟命是从的“乖孩子”。教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的情绪等等问题,在现今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中都很难找到相应的答案。

  (二)重理论阐述、轻实践应用

  长期以来,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多以普通心理学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对于以此为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适当的,但对高师生来说,则是不适当的。教育心理学虽是师范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高师生学习这一专业课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该不同,后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本身,为日后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而前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为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正是这一差别,决定了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实践应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定位的错位,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给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教育教学中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内容,而鲜有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由此导致高师生往往有轻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老毛病”,在他们看来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而因为教育心理学课程由于实用性不强,只要临考背背过关就行了,从而缺乏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

  作为培养高师生未来教师能力的课程之一,教育心理学课程应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为高师生公共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却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型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arr和Tagg早在1995年即指出,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新的范式正在形成,传统的.教师讲授范式正在被学生学习范式所取代。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将学生看成自己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而不是将学生看成“被动的容器”,由教师来给学生填充知识。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典型,山东杜郎口中学即是通过强制规定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讲10分钟的方式,逼迫教师从学生的学上下功夫,让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杜郎口中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后,连续多年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该中学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心理学课程确实存在教学上的弊端。

  二、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设计

  (一)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课程设计

  生活中,人们会由于需要是否被满足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情绪的体验是个体认知自我情绪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体自我情绪调控的基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我情绪的体验与调控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可以而且应该让教育心理学课程肩负起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任务。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的课程可以采用情境回忆、情境创设等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高兴、最受打击等生活事件,然后请学生回忆当时的情绪感受,并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从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的,并让学生讨论这其中有没有情绪调控的内容,调控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理等等。情境创设则是教师创设某个能让学生产生较强情绪体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感受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境创设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比较难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慎重使用。

  (二)他人情绪理解与调控课程设计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调控是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面,该课程的设计可以采用故事回放、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故事回放是教师选取典型的情绪情感故事,采用录像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观看故事,然后请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享;角色扮演的课程设计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这种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因此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很重要,另外就是教师还需努力营造一种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情境,尽力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他人情绪体验。对他人情绪的调控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授学生必要的调控技能,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调控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收集学生应用情绪调控技能处理生活问题的实际案例,以作为今后教学的重要展示材料。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在教学中培养高师生的情绪劳动能力,但情绪劳动能力作为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该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受到重视,并应从高师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如何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突出情绪劳动能力中体现教师胜任特征的方面,从而使教育心理学课程在培养优秀教师的任务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论文7

  对于中学生教育管理来说,心理学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和工具,尤其在当代的中学生工作中,我们教育管理者更需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工具在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心理学的激励方案和沟通尊重两个元素出发,探计了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以便提高中学生教育管理之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热情又浮躁、睿智且轻狂、独立并依赖,自强而脆弱。学校应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管理方法,积极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身心特色的中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中学生的特点与运用心理学进行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从学生的家长角度上看,因为很多中学生,其家长通常在收入上面比较丰厚,而且条件上也是比较优越的,但是因为事业上面比较忙碌,往往从很早的时候就没有怎么顾及到孩子。另一方面,很多这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也层次不一,有一些家长并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完整的教育,并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庭的结构也不一,离异的单亲家庭也比较多。这些都给中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有自闭、孤僻的心理现象。

  其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看,由于很多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行为上面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思想品德上比较后进,而且比较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纪律性,而且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结果有时娇生惯养,出现对于事情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家长对于这些学生的期望也很高,而这些孩子们很多都是对于生活条件有比较多的追求。因而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对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综合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这些心理条件上比较落后的孩子们,如何让他们的心灵健全,这对于中学生教育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在中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这些心理学上的方法。

  二、心理学在中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 以心理激励激发学生动力。我们知道,激励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也就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的保健因素就是学生的一些基础需要,而激励因素就是一些学生渴望得到,但是还没能够真正得到,并且是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努力的一些动力。因此,对于这方面,我们要针对这些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抓住学生心理,制订一些相关的激励方案。

  第一,我们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进行目标的激励。每一个到中学求学的孩子们其实都是有自己的梦想,会有自己想要争取的东西。因此,在引导学生们真正走出来,成为一个愿意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人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们真正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这方面就需要细致的目标制订计划,让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出自己的目标,包括人生的最终目标,以及不同的时间里面的目标,比如年度的目标等。并且鼓励学生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开始着手制定出自己的人生计划,包括自己不同阶段的'计划等。

  第二,我们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进行榜样的激励。树立了榜样,更容易刺激这些学生为了特定目的,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这个阶段的青年学生,还是比较渴望受到别人的肯定和重视,不愿意自己一直默默无闻。虽然这些学生所关注的地方不同,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学校所评选出来的先进学生或者优秀学生都熟视无睹,不过这方面其实加以修改,使之能够更具备影响力。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真正在学习方面、社会工作方面、生活方面以及思想品德方面都比较出众的同学成为这样的一批榜样,并且鼓励全体的同学去为了这样的榜样,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且不断地奋斗努力。这是从激发学生斗志的角度上面来处理的。

  第三,我们要注重对这些学生行为的激励。行为的激励主要是从两点去考虑。在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行为。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要注重良好行为的引导教育,让学生们摒弃之前不合适的行为。这就需要通过一些不同的方式去完成这样的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表扬行为符合规范的学生,来触动学生之间持续引起良性的行为竞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不同夸张的方式,以此强调着一些不好的行为是不恰当,进而在学生的脑海里面印出深深的印象。

  2. 注重心灵沟通与尊重学生心理需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人类的需求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生存阶段,人类的需求就不一样。因此,要针对不同阶段里面,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当前很多中学生都是家庭环境比较好的,因此他们已经不再存在于生存阶段,更多是需要得到更高层次的东西,尤其是关注和尊重。这也是很多从条件优厚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所渴望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学生的心理渴求,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处理:

  首先,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尊重他们的非正式组织。作为教育管理方面,除了对这些学生进行正式组织的管理,包括如学生会组织、协会等,也要注重对于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关心。因为学生的非正式组织是随着学生个人的兴趣组合的,所以具备一定的倾向和不稳定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要更多关注到这些组织的动向,不要一味地打击,要关心这些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原因,尊重这些非正式的群体,并且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可以更多地开放沟通的渠道。不要让教师们的办公室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区域,要欢迎学生们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作为教育的管理者也要更多地重视到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鼓励一部分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以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和新进入这个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这样可以更为平易近人地拉动学生们的距离,进而让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感受,能够在顺畅的沟通中,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对于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我们要适当地因势利导,照顾到不同心理状况的学生,尽可能以心理学的方式,引导这些学生走入正确的轨道中。

教育心理学论文8

  [摘要]和声音乐教学作为许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课程,是音乐课程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及后期音乐理论研究所必备的基础课程。而音乐教育心理学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门新兴的且具有交叉性的学科体系,如何能够将和声音乐教学与音乐教育心理学进行有效的贯穿和融合,成为现当代从事音乐课程研究的重要话题,因此,本文以和声教学中融入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为视角进行研究,针对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剖析之后,进一步提出融合运用的相关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和声音乐;音乐教育心理学;融合运用

  在和声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音乐教育心理学对于研究学生的个人发展习惯、心理变化特点、行为特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针对和声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特点进行融合运用的重要举措,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和声课程教育教学后期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然而,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针对和声教育教学当中依旧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的和声教学发展现状来看,不够乐观。所以,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掌控教育教学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有效促进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理论的掌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师在和声教学中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敬业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敬业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不仅仅是教师所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也是和声教师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不管在什么时候,从事于什么样的活动当中,教师都应当在心理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教育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端正自己,事事应当有所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的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2.敢于创新的心理“创新”是每一位在任教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所具有的重要品质。伴随着现代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时代要求声乐教师不能够只坚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照本宣读、理论灌输的时代已经过去,开拓新的教学思维,转变原有的传统观念,创造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和声教学的教师,不能够因循守旧,要培养自己干预创新的心理品质,力求使自己演变成一个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3.预见性心理策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善于依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以及行为习惯来发现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在进行和声教学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表情展现、行动特点来对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予以分析,进而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而对课堂当中遇到的问题做好事先的防范工作。所以,作为和声音乐教师,应当具备这种特殊的预见性心理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预测能力,进而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有所掌控。就如同赞可夫说的那样:“我们不仅能发现事先没有预见到的情况,而且还能够运用他们去达到教学和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大学生心理的主要特点

  1.心理受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对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而言,并不是仅仅只会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进而发展的。就大学生的个体心理而言,不仅存在一定的自然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特点。因为,大学生心理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受到遗传以及成熟等不同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生产力水平、教育制度以及民俗风情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心理表现进行研究的时候,应当运用综合性的观点,进而更为系统和全面地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和了解。2.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身心发展正趋于成熟的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也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在音乐审美以及观察、记忆、想象等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之时,也会促进其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欲望更加强烈,所以其往往会大胆涉足于许多新鲜而又陌生的艺术领域,这时候,教师应当正确地予以引导,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探索。3.思维敏捷、灵活思维相对活跃,用于追求与探索,这是现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旧为“博览群书”,因而很少参与到实践与锻炼当中,因此在思维表现上很容易偏向于理性,进而大多脱离现实。遵循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活跃的规律性,作为和声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地鼓励他们去扬长补短,在探索知识以及解决知识的困难点之上,学会去全面地进行分析和克服;和声教师不仅仅应当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还要善于运用实际的音响效果去丰富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和声教学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策略

  1.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教师就像是站在山的`顶端,而你的学生就像是从山下刚刚起步,一下要求学生到达山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这个认知的过程即包括了人们能够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例如:听、写与讲;同时也包括人们不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内心活动进行观察的,例如:理解、感知与思维等等。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讲述之后留有一部分时间,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不断的联系,进而不断地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然后在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只有不断经历这种否定、改正与否定的过程之后,才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和声音乐各方面的展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2.以引导为主,教育为辅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生去对任何科目进行学习,并不是向学生的心灵当中去灌输固定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相应的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够将学生教育成一个固定活动的书格,而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去学习如何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和分析史料那般,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论。”因此,在和声音乐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从学生的智力上去下功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的方法,进而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3.适应学生发展与心理需求,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和声教学当中和声音乐教学是发展学生逐渐从单旋律思维向多声部思维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相关课程如何去进行复调、对作品进行分析、配乐以及钢琴伴奏、增强音乐综合表现能力的重要基础。传统的以书写谱例,难以让学生在课程当中形成良好的听觉联想,而运用钢琴弹奏出来的声响又会瞬间即逝,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很难形成听觉上的联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电脑、视频、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进一步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在思维方面总是先有具体的感性经验,然后才会有抽象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尽可能地将现代科技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模式运用到和声的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后期的发展与学习。

  4.以教育心理为基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作为整个和声学习当中重要的因素所在,也是每一名和声教师在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伴随着现代化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和声教师的那种传统的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而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探索,进一步知晓学生的发展情况和身心变化,才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针对于和声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进而为实现和声音乐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教师心理应当具备的品质入手,进而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对于和声教育教学与学习的两个主体心理特点进行讨论之后,综合这些特征进而总结将和声音乐教学与音乐心理学进行融合运用的基本方法,为后期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探索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宋一楠.利用电脑技术改进和声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xx(10).

  [2]李鲤.在《和声》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3]孙维权.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声学[J].人民音乐,20xx(04).

  [4]杨薇.一本让我受益良多的好书———读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有感[J].文教资料,20xx(01).

  [5]黄剑敏,马达.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xx(02).

  [6]张洪涛,张丽英.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统一的建树———写在《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再版之际[J].焦作大学学报,20xx(01).

  [7]黄君.溯源寻本开拓创新———评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J].西南大学学报,20xx(06).

  [8]张荣伟,吴爱芳,苏海鸣.反思认知主义心理学下的音乐教育———内隐记忆促进音乐记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9]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10]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11]赵承福.学生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

教育心理学论文9

  科普辅导在科技馆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使其教育功能更加完善,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引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科普辅导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1]。彼得罗夫斯基在《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中写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规律,研究师生间和学生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教育心理学还研究学生的个别指导问题。” [2]

  一、科普辅导目前现状

  目前,科技馆常见的科普辅导方式为主动讲解、动手制作和科普剧。主动讲解为科普辅导中最常见的形式,每个展馆对于展品都有深入研究从而会整理出一套标准的讲解词,科普教师在其基础上自我理解,总结一套适合自己风格的讲解词,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如对某件展品感兴趣,科普教师就会按照讲解词的内容进行辅导讲解,在整个过程中科普教师会根据讲解对象的不同,所用词语、语气等做适当的调整。

  动手制作为主题式科普辅导,大概分为两部分,科普教师先进行知识的讲解,之后组织观众动手操作,因为选用的教具多为成型的套材,实验步骤简单明了,观众在科普教师的指导下便可轻松完成,目的是让观众体验到自己动手的快乐从而对于所涉及的展品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缺点在于活动中观众多动手不动脑,只要按照科普教师讲解的步骤操作,看现象验证知识点即可,这种形式基本严格按照科普教师备课的思路进行,无探究空间,对于观众的创新学习存在禁锢性。

  科普剧表演为近年来兴起的辅导形式,其戏剧化、娱乐化的表现手段极大地吸引观众,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重乐轻教,在信息建构过程中,观众由主动者变回被动者,剧情的发展受演员的主导。

  以上三种形式的共性是:信息建构中,科普教师和观众的相互关系存在主次颠倒,科普教师作为主导者忽视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科普辅导中,对于观众的探究学习、启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普辅导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去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科普教师学习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本质在于,把握教学过程,把握观众心理,研究科普教育规律,使其直接能为科普教育提供指导[3]。教育心理学对科普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学的效能感;让科普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4]。因此,教育心理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在科普辅导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至关重要。

  三、教育心理学在科普辅导中的应用

  1.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应该是根据原有经验,主动对自己得到的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实现建构和重组,从而获得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不是简单的灌输、枯燥的`讲解,学生也不是盲目的接受,学生成为信息建构的主动者,教师为创设情境、交流协作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原理正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主动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科普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善用教育心理学,改变学生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目前,教育心理学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三种:体验教学法、试教法、案例教学法,现着重介绍一下更适合在科技馆科普辅导中应用的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教育心理学,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一致的真实环境,通过感官去体验,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师提供建构的原型和基础,而观众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广阔的建构空间中,作为真实的个体,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去探索解决未知。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诸如抛锚式教学法、认知学徒式教学法、随机进入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等具有建构主义色彩的教学法[5]。 其中抛锚式教学法是教育心理学在科普辅导中应用的典型案例。

  2.增强师生的了解,利于个性化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分层次的,越高的心理需求层次,引发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也就是心理需求不同,学习动机不同,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也不同,如同样一场科普辅导,面对不同的观众收到效果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观众对于辅导内容的知识点水平要求就高,同时辅导过程中的结果要求也高,对于不同层面的观众,我们科普辅导需做到“分类备课、课堂观察、适时调整”。目前科普辅导内容多采取统一的讲解内容,变通的灵活性较小,为解决这一矛盾,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辅导对象的文化背景,设定好辅导的年龄对象,并且要对于同一年龄的辅导对象根据知识涉猎面的广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有相应的三个预案;在辅导时,做到密切关注每个观众的课堂反应,及时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跟进情况及反馈,并按照预案做出不同的调整,如对于涉猎面为初级的观众,我们就要加大基础知识的讲解,便于观众掌握该次课的知识点,对于涉猎面为高级的观众,则要加大信息量,在原有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外延,以使其得到更多的收获。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过程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后期的效果评价,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修改。目前,常见的效果评价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问答题为主,该形式的局限性在于评价指标单一,重视知识内容的考察而忽视对观众创新、探究等实践能力的评价,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抛锚式教学方法为例,评价可以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内容,考察的内容包括意识、知识、能力、个性四个方面,考察更全面,评价更科学。

  在科普辅导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将加强科普教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科普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育心理学论文10

  【摘要】高校极为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强调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要对其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等,进行全方位培养,以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利的人才。以心理学融合价值介绍为切入点,对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展开深度探讨,期望能够为高校德育教育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教育心理学;道德修养

  所谓德育教育,就是向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思想以及政治等内容的教育,是国内学校教育主要组成内容之一,内容包含较广,和美育以及智育等培养,都有着密切关联,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对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层次剖析。

  一、德育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价值

  1.带动高校德育教育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极为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虽然各高校对该项教育工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但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还是存在着流于形式等状况,整体德育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能够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心理学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可以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入手,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以便通过对各种心里因素进行合理运用的方式,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质量进行保障,不断完善该项教育工作,进而切实提升校内德育教育水平。

  2.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状态在教育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可以对学生生活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树立起正确、积极的发展目标,并能够不断对自身身心健康进行调整,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成长状态,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相关要求。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大心理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力度,要通过正确的培养手段与引导,为学生健康成长保价护航。

  3.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高校也一直极为重视大学生人格培育,而心理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格培养模式,两相培养方式的相互补充与完善,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能力进入新的阶段,能够更好的对大学生人格体系完善进行辅助,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心理品质与道德修养,使其适应能力以及抗打击能力可以得到切实强化,从而树立起健全的人格,进而成为一名品德兼优的优秀人才。

  二、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1.完善德育教育教学内容在对心理学内容进行运用时,为保证最终德育教育效果,高校需要保证德育教育内容的改革力度,要将心理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并通过科学化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以便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对自身缺点进行改正,实现对自身潜力的有效挖掘,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的同时,老师还要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要注重对整体教育教育环境的打造,要保证整体学习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环境的感染之下,不断对自身思考能力进行强化,并可以养成积极思想,能够对自身进行深层次认知。此外为保证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兴趣,实现高效化教学目标,老师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意愿,保证他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地心理与道德品质,能够具备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各项条件。

  2.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在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应从心理学角度对德育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补充,本文在此将重点对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介绍:

  (1)将行为主义疗法运用到德育教育之中,通过对不利环境条件进行发现与改变的方式,配合相应教育与训练手段,对学生不正常以及不良行为进行系统性纠正,以保证其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在具体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举例或树立典型的方式,像向介绍学生进行现代各行英雄或榜样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感染,使他们能够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能够正确对自身进行要求,能够树立起为行业或社会贡献的意愿。同时,要通过对行为疗法中的负强化疗法与正强化等疗法的运用,对学生习惯与行为进行纠正,以达到预期的道德素质培养效果。

  (2)将认知疗法运用到德育教育之中,以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行为与情感的调整,对其消极行为与思想进行优化,保证他们的行为与情绪。通过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多是因为认知不当所导致的,所以教育者要对学生认知予以重视,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在对学生消极以及不良情绪、行为、思想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认知以及情感三方面的关联进行明确,并要对不正确的行为与思想记性检验,要运用客观解释,对学生的消极认知进行改正,使他们认识到自身认知存在的问题,并在教育者的辅助之下,进行自我评价与监察,能够随时进行自我反思,确保其一旦出现不当的思想与认知时,可以及时进行更正,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事物进行认知。

  3.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是大众公认的.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以及德育教育手段,因此在将心理学融入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积极创新,要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展开相应教育。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对学生主观能活动性进行保证,所以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老师也应改变以往“包办”的活动教育方式,要在告知学生活动主题以及目标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对各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与安排,保证他们在提升自身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能对潜在能力进行挖掘,能够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强化。例如,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以及组织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为学生打造出更多展示平台,使他们可以在感受到生活艰辛的同时,能够更加珍惜生活、感恩父母,能够正确对社会事件进行认知与分析,能够拥有正确的是非观。

  4.保证整体德育教育环境由于环境能够对学生德育教育形成良好地辅助,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情感共鸣,进而主动对积极心理以及正确行为养成方式进行探索,所以教育者要加大对环境营造的关注力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育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要在校园内部打造出良好地德育教育学习环境。要通过设置具有育人特色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与行为进行潜在影响,像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以及参观英雄纪念馆等方式,让学生与环境所传递的思想道德观与价值观产生共鸣,保证他们的“三观”,进而达到理想化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各高校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要对该项教育予以足够重视,并要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要结合大学生德育教育实际开展情况,按照该项教育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关联,制定出科学化教育方案,确保心理学具有的价值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有效发挥,确保高效德育教育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品质都可以得到有效优化,能够形成良好地人格,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诚.分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4,(4):22.

  [2]赵国辉.试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2016,(7):28.

  [3]张颖.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6,(13).

  [4]林中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1):165.

  [5]刘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艺术的运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05).

教育心理学论文11

  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形势、道德危机的新挑战,强调道德教育的“首位”和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实际上道德教育始终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表面化的倾向,突出表现在目标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呆板等问题。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德育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德育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德育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一、问题呈现

  传统和当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家长等教育者普遍关注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品德问题),而对他们身上的良好品德、发展潜能和积极愿望关注不够。

  因此,易形成重视问题矫正、忽视美德培养的消极教育取向。这种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会使教育者更多采用挑剔、质疑、批评、指责、训斥、惩罚等消极方式对待受教育者,恶化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降低教育者的威信和正面教育的影响力,妨碍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培养。

  因此,本文提出积极道德教育的主张,强调通过营造积极的道德教育氛围与环境,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资源,改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积极品德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身的不良品行,因此,是致力于挖掘受教育者身上积极资源、改善道德教育关系、提高道德教育实积极道德教育通过营造积极的道德教育环境,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

  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资源,实践积极的道德行为,逐步改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积极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克服与预防不良品德,因此,是致力于挖掘受教育者积极资源、改善道德教育关系、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一种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二、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积极地情绪体验、快乐与满足、乐观主义等;二是积极个人特质,包括个性力量、兴趣、价值等;三是积极的机构,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等。四是积极的活动,其中积极的主观体验主题中所包含的各种积极体验类型,正是当前中职学生大部分学生所缺失的。因此,将积极心理学思潮中所倡导的积极主观体验与中职德育相结合,通过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理论所指导的中职学生德育的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使更多的学生摆脱消极的德育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课题研究目的定位为:

  (一)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德育教育,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三)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构想包括(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体系、学生活动,自律体系、班主任工作体系、德育导师制)。

  三、主要观点

  第一,中职教育是一种不同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也应当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中职学校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的文化积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文化,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第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德育教育对培养中职学生积极情绪(自尊、团结、文明、勤奋、开拓)的培养、消极情绪(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的`处理都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第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德育教育对提高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三个纬度,即个体对过去生活的满意度、对现状的主观体验和对未来的希望等。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方案时,特制定包括对情绪的调节,对现状的幸福体验及对未来的希望等三个方面相关主题的辅导活动,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目的。第四,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中职德育的指导意义。

  就目前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状况成果分析,教师更多的还是将目光停留在关注“问题学生”层面。但是,根据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学生”相对于学生的总人数比例并不高,因此从学生本身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出发,探讨出何种理论指导的中职德育,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多数“健康学生”进行教育。第五,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德育可以发现和挖掘中职学生的积极品质,使他们对美德以及美好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充满着渴望,重新建立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获得更加满意的生活。

  四、方法应用

  (一)建立积极道德教育关系。人性先天具有善的潜质与禀赋,蕴藏着巨大的德性发展的空间和潜能,而且人的本性也是趋向于善的。如果能提供一个充满信任、接纳和关爱的健康的环境与氛围,受教育者就会趋向于德性的良性生长、积极生成,原有的劣行和不良品质也会趋于减少、消失。所以建立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教育关系建立是首要任务。建立这种道德教育关系,需要借助多种教育方法与手段。这些方法包括耐心倾听法、平等尊重法、热诚关爱法、接纳理解法、肯定信任法等等。

  (二)促进教育者人格完善。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考失利,树立积极态度,积极响应和推进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促成教育者人格完善的方法主要有内省慎独法、见贤思齐法、自我激励法、积善成德法等等。

  (三)促进教育者美德形成。促进受教育者美德形成的方法是积极道德教育的主要的和核心的方法,也是直接影响道德教育成效的教育方法,其主旨是教育者通过采用以积极、正面为主的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育者德性成长的道德需要与内在动机,提升受教育者的自尊与自我效能,从而促使其产生积极的体验、认知与行为,并促成积极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巩固。促进受教育者美德形成的方法主要有激发体验法、提升自我法、调节情绪法、欣赏强化法等等。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在德育工作中运用不是对传统和现行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彻底的颠覆与变革。在强大的文化传统、新兴的经济力量和长期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与影响之下,社会制度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而不是突飞猛进的、迅速质变的过程。积极道德教育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对道德教育现状的一种渐进的、量变的、逐步的改变与创新,也正是这种看似细致的、轻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会对当今的教育改革提出过高的各种变革条件,也不会对未来抱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与梦想,也许才能在教育与道德教育改革的漫漫征途中行走更远、影响更深。

教育心理学论文12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以往我们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了教育的功效,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形成对立关系,这既起不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也达不成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本文将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寻找一条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道路。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关注的前提下,积极心理学得到了很多教育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诞生于美国,它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像其他心理学那样关注大学生的负面心理,而是注重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面心理,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良、美德和精神等为重点研究对象,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PositivePsychology),是一种新型模式的心理学研究,它诞生于上个世纪末的美国。主要是针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总结,反思和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心理学不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更是关于幸福、发展和快乐的科学[1]。积极心理学主要涵盖三个层面。其一是主观层面,以主观的积极体验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强调人要乐观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积极地应对未来;其二是个人层面,通过对个人性格特质的研究,发现积极的性格,并对个体所缺乏的积极性格加以培养,从而实现积极的情绪体验;其三是群体和组织系统层面上的,致力于研究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培养公民的美德和责任心,以及礼仪和道德规范,从而得到积极的社会体验。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者的主观教育问题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负面心理,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心理正常的人或许有用,而对于心理并不健康的人,则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也大多如此,往往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不说,反而又导致问题的进一步加深,也使得人们对于心理学产生了一些误解。

  (二)过分关注消极层面

  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是以往消极心理学思想的延续。一方面,强调关注疾病,从疾病本身入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大学生的负面消极心理,从问题本身入手从而解决问题[2]。然而,这种方式并不容易被接受,而且容易使得原本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心理层面,久而久之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常是先找问题,指出学生的问题,加以阐述、探讨,并将问题严重化、扩大化,最后再给出如何克服和改正的方式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排斥和自我否定的心理,甚至长期困惑或导致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学生与教育者之间形成对立关系

  虽然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体系中,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强调平等和信任关系的,也追求双方在平等和互信的原则下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3],但是消极心理学的核心在于过分强调问题本身和否定。这使得一些脆弱,敏感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结果就使教育者和学生站在了对立面上。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支撑

  很多学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视,有的学校只是简单走走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课,开设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窗口。有的学校甚至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各学科教育完全割裂,与其他学科教育无关,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同时也导致教育者本身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不高。

  三、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提供不同视角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视角问题,积极心理学在强调积极层面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和培养,讲究循序渐进和实践,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互信与沟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二)注重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是指心理疾病,也指是否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备积极的心理潜能和自我向上的潜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和指引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人格塑造,习惯养成、意志品质和群体意识上,充分肯定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自信,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预防为首要任务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专注于深处困境的人自身力量就可以有效起到预防作用。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层面心理,使大学生自身产生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能够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改善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由于积极心理学注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培养和实践的理念,使教师和学生同处于成长过程中,一起实践、互相鼓励,而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这样使得大学生更能够感同身受,也更容易积极面对,从被动帮助变为主动相互帮助,从而改善了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也是需要多方配合的工作。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成长是否健康,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仅体现在学校,它是融入到生活当中的,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自我心理的调试者。所以,心理学教育不应该被割裂,而应该形成多方合作、积极面对、成体系的教育学科,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和民族复兴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还仅仅是出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教育者有高瞻远瞩的广泛视角,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探讨,形成切实可行并且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汪燕春.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及运用[J].老区建设,20xx(2):53-54.

  [2]李思晴.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启示[J].求知导刊,20xx(7):64-65.

  [3]康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xx(2):124-127.

教育心理学论文13

  [摘要]教育心理学要关注的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和被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关键在于将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中教育双方的心理健康。时代发展下的教育心理学要紧跟环境变化的潮流,这也给新时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时代发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时代发展;教育心理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出一定的教育双方的心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规律,还能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者在尤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中的效用,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时代发展下的教育心理学要紧跟环境变化的潮流,掌握和巩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疑问和障碍,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效率,这也给新时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1.心理学知识便于学生管理

  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两大块工作内容,他们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要想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就要保证有条不紊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的开展教育活动,缓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和反感情绪,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化、系统化、条理化,并为教师的工作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

  2.保证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时代发展,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中宝。但在学校中人人平等,一些适应性较差的学生不免会感到心里的不平衡,而导致各种不良情绪的爆发,严重时更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若能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就能够从学生的心理动机与需求的角度出发,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心理动态的走向,并向正确的方向加以引导,保证学生的不良情绪不恶化,并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3.完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在学校,学生遇到的困难大多来源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升学考试带的压力,临近毕业的时候还会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所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心理辅导工作的高效性,辅导方式可以使用一对多或者一对一,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其中,摆正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观念和认识,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够使心理辅导在学生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时代发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措施

  1.及时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的理念已经不适用当代的时代发展。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以及权威性的代表,学生有更多的权利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知识。继续保留陈旧的教学理念只会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满足是到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学生知识的来源五花八门,更多的来源于网络世界,作为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他会受到各种挑战和质疑。因此,教师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准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师德品格,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心理学逐渐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做如何在教育活动中科学有效的融入教育心理学,避免走上歪路适得其反,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基础,采用适当的延伸和提高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之后,投其所好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学生的抵触心理,更加主动和完全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并将理论和实践做到了进一步的融合。

  3.积极树立教师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中表示,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明确的目的表象,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随着教室给定的方向努力。教师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就会使学生有更强烈的自我存在感,教师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赞美,就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为了完成老师的期待以及自我的期望,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好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就会使得学生感到被遗忘和被抛弃,自暴自弃甚至破罐破摔,自然就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正面的期待,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室给予的鼓励,感受到关爱从而增进师生情感。

  4.提高心理暗示的手段

  在教育心理学中,心理暗示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敏感、细腻的学生而言,心理暗示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语言、眼神、体态等表达给与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能够及时制止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更加全神贯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又能够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如,在教学时课堂的纪律较差的时候,教师可以停止说话,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学生应该保持课堂的安静,课堂迅速恢复安静有序的状态,这种暗示往往要比大声斥喝的效果要好。时代发展视域下,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便于学生管理,保证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因此,我们要采取及时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方法,提高心理暗示的手段,积极树立教师期待等措施保障教育心理学发挥实效。

教育心理学论文14

  社区老年教育作为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是老年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构建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的今天[1],各地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成为当今老年工作的热点与焦点。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已经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一个潮流与趋势,不过目前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型心理学,从很多方面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了启发。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在关联

  社会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精神是研究个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种关系[2],研究个体面对社会所表现出的各种心态与心理状态。老年群体是一个社会化非常强的群体,面对社会,表现出诸多的文化弱势、心理弱势与交往弱势,需要加强引导、教育与关怀。因此,社会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老年教育提供一个重要的实验场所。

  1.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指导意义。社会心理学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不仅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层面,即理论与方法、社会个体、态度与行为、社会影响和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等领域。专业定位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学,并坚持自然科学框架下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思路。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常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其中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研究人际过程这个领域,主要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语言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等内容;研究团体过程,主要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这个方面的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等。这些研究视角和内容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诸多的指导。

  2.社会心理学与老年教育的关系。一是社会心理中的亲社会行为是老年道德提升的基础。这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老年群体的社会活动开展。二是社会心理中的群体影响促进老年心理品质形成,这启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社会大众以及老年群体对老年个体的影响。三是正义公民心理为社会风气的好转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培养老年人的正义精神品质。四是同情心理是社会救助的基础,这启示我们在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老年群体善良本性的培养。五是情爱心理是形成老年家庭美德、家庭良好行为的基础。

  二、当前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区老年教育是电大拓展自己发展空间和提升自己合法性的契机和平台,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过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我国老年教育和老年工作存在的问题[3].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1.价值取向的单一化与功利化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注重这项工作能否给电大带来多少利益和好处,没有很好地考虑能够为社区和地区老年工作做出多少贡献;同时,电大对于老年教育的规律、老年群体的心理发展规律、社区教育的规律等方面挖掘不够,凸显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科学性不足;没有很好地分析自身参与老年教育的各个环节,对这些环节的统筹协调不够,凸显系统性不足。这种发展理念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电大应该好好构思自己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取向和价值走向的课题。

  2.内容体系的构建不完善,创新不够,影响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内涵式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如下: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建构没有很好地构思,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重视党的政策教育与形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偏重应付性地完成一些硬性的政治任务,对老年人急需的休闲教育、心理调适、保健知识与其他方面的知识与常识的教育覆盖不够,彰显了电大对老年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不够。这些问题其实提出了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老年群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设计。

  3.在模式与方式上,网络教育模式开展不够,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与模式问题思考和设计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社区老年群体的网络化特点[4],导致发挥老年群体在老年教育过程中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社区老年群体的交往活动特点来设计和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项目,导致电大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对于老年群体的活动项目采用不够;没有很好地走进老年群体的心理世界与精神世界,导致电大在参与老年教育工作时对老年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调适做得很不够,尤其是对一些空巢老人。这些问题其实提出了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老年群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现代社会网络化的特点,不断推动老年教育工作网络化发展和生活化发展。

  4.电大师资力量的不足,彰显了老年教育工作人员的不足,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对自身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不够,没有很好地根据老年教育的需要和老年工作的特点来加强电大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导致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丰富的双师型的教师极度缺乏。

  5.老年教育的环境影响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后勤保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没有出台,彰显了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法律支持体系不健全[5];同时,地方政府对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经费保障没有很好地落实,导致这项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同时,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风气,社会环境净化不够,网络环境的清爽不够。

  这些问题其实提出了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支持,促使地方政府做好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治理。

  三、主动运用社会心理学,不断创新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

  针对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社会心理学与老年教育的关系,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6],积极运用社会心理学,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好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常态化机制,以此不断拓展电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1.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发展理念,推动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健康发展。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先导,因此,电大在参与地方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应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要求,努力构建面向社会和未来的终身教育理念,将电大参与老年教育工作纳入老年群体的终身学习与教育视域下进行思考;构建面向社会与未来学习性的教育理念,突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学习性;注重老年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突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公平性教育理念,让每一位老年人接受到教育的人文关怀;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尊重老年教育的规律和老年工作的规律,注重对老年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进行细化与系统化。

  2.面向社会需要和老年需求,不断拓展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范畴。教育内容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务必注重社会心理学对老年人文化弱势、心理弱势和交往弱势的分析,积极主动拓展社区老年教育的视域[7],将心理、健康、交往、现代科技、现代文化等方面教育纳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体系中。一是从社会认知角度出发,变认知失调为认知和谐。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社会的认知和看法比较保守,已经出现了很多与当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将老年群体的社会认知问题纳入教育的视域,全力引导老年群体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二是从转化社会态度入手,变学习服从为学习内化。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学习的态度显得很被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习惯于安排式教育,没有真正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东西。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引导老年群体的社会态度积极转变,引领老年群体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心态。三是从塑造角色意识着眼,变角色冲突为角色认同。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角色问题,往往把自己置于一种社会边缘化的角色定位,导致其心理的巨大弱势。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注重老年群体的社会角色的认同教育,注重引导老年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引导老年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地方发展,引导老年群体快乐生活和学习。四是从关系需求理论诱导,变人际冲突为人际和谐。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老年群体在人际交往上,由于一些利益或者一些优势的比较,往往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导致老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这就要求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把老年群体的交往世界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处理,丰富老年群体的社交知识与提升其社交技能。

  3.紧跟网络化发展,推动电大参与社会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模式与方式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好好分析社会心理学对老年教育模式的要求,多开展一些适宜老年群体的志愿活动、健身活动、学习活动,引领老年群体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健康与幸福指数;同时,充分利用老年群体逐渐网络化的特点,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不断开展网络化的老年教育方式,以此不断提升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水平,拓展老年教育的视域[8].

  4.做好制度、经费、人员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夯实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各项基础。后勤保障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电大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时要好好分析老年群体教育所需的政策法规、经费支撑、课程资源、人员配备等,积极向地方政府和社会争取这些方面的支持与供给,这样方能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奠定坚实的后盾。

  5.全力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人力基础。因此,电大在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时要根据老年群体的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全力提升电大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学、心理学、保健学、休闲学、家政学与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力求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打造一支双师型社区教育队伍,从而为电大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总之,电大参与地方社区老年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电大与社会各界积极协作,同时也需要从不同视角去探索与尝试。社会心理学视角为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电大在投入地方社区老年教育的工作中,应该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结合老年群体的特点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不断探索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规律与方法,将老年教育与整个社区教育结合起来考虑[9],力争建构起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明永。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xx(9):6-9.

  [2]王芳。聚焦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中科院院刊,20xx:98-107.

  [3]乔维德。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天津电大学报,20xx(1):52-55.

  [4]蔡钒,林志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实践初探---以温州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1):8-12.

  [5]董勇,王昕峰。独立学院承接社区教育的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xx(1):113-114.

教育心理学论文15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普遍重视智育,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由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及从众心理的影响,很多家长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又把智育狭隘等同于提高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评价孩子标准单一,只以学习成绩论好坏。家长对孩子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都毫无保留地放在学习活动管理上,尤其注重“主科”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监督、检查与补习,八年级后,还存在重理轻文现象,相对重视物理、化学,把历史、地理、生物、政治、音乐、美术等视为“副科”,忽视孩子人文素养的培养。

  2.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注意呵护孩子心灵

  不少家长喜欢以自己的要求代替孩子的需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孩子因为成绩没达到家长的“标准”,家长很少给予赞赏,给孩子的往往是批评责骂、摇头叹息,导致孩子缺乏自我价值感及安全感,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让最有学习力的青春期在无心学习,一无所获中度过。也导致孩子不愿敞开心扉,亲子关系紧张。

  3.情绪教育的缺失

  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二、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当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后,就能体会到生存发展的快乐。也许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个天才,但却可以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才。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提供环境激发孩子在该方面的潜能,之后还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取得进步、获得赞赏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切忌硬性塑造。所谓的硬性塑造就是家长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设计孩子的一生,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要以为这样是浪费了孩子的精力,也不要认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类似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实际上,人在帮助别人、履行职责的同时也会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快乐。因此,家庭教育千万不可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先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教会他们如何用心灵感受生活中的善与美,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爱的情愫,让他们在良好品格的形成中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

  3.培养孩子勇于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

  挫折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挫折事件,知道在成长中遇到点困难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他们所想的和想做的与实际往往有很大的差距,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做好对付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他们在挫折面前就不会惊慌失措,就能够沉着应付。另外,就是要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教育孩子能正确对待自己,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有一股“我能”、“我会”的劲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是孩子顺利克服困难的第一步,这种良好的心态也会促使他们将来在纷呈复杂的社会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4.营造家庭的乐观氛围

  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可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自身的乐观态度随时都可以带动孩子。首先父母之间要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让孩子从小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温暖和幸福。儿童对外界事物是非常敏感的,父母间不经意的争吵,都会引发孩子的不良情绪反应。

  参考文献:

  [1]陈虹,吴九君.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xx,(13):23-24.

  [2]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xx,(02):90-94.

  注:本文为20xx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第二批立项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xx]GHB0691,课题名称: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学生幸福人生观的探究。

【教育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论文06-23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5-25

教育心理学论文【精华】06-29

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15篇]06-29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论文07-05

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07-05

教育心理学论文15篇(优选)06-29

教育心理学论文15篇[合集]06-23

教育心理学论文1500字(精选11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