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案例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1
在初中教育工作中,每门科目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初中政治也不例外。因为初中政治本身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政治的相关知识,其在教学期间就必须要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不同政治知识的原理和应用范围等,以此来确保初中政治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作为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做好理论知识准备工作,可以说是确保案例教学法能够被充分融入政治教学中的前提。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要以理论知识为前提,用理论知识为分析初中政治理论做支撑,提升教学分析的说服力。在正式应用案例教学法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例如,在教授“国家主人广泛的权利”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之后,通篇阅读该章节中的所有内容,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内容,并借助观看法制新闻和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来搜集相关资料,确保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了解。在完成理论准备工作后,教师就可以按照自己搜集到的同课程有关的案例,结合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设计案例教学方案,并确保自己设计的案例内容包含了学生所要学习的所有知识点。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案例来设计教学分析,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表现的分析,了解学生的自学程序和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难点,从而进一步完善政治教学方案。
二、展开政治案例教学组织
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政治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这些政治案例进行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及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初中生可以借助问题讨论的方式,对案例教学问题展开独立性的分析与思考,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模式。为了确保此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在案例教学中顺利施行,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学生对初中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设置教学案例的讨论问题,以此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念,且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课堂教学期间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问题讨论氛围,让学生可以不借助上台发言就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案例教学中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使自身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由此得到较大的提升。在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出大约二十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当自由讨论工作结束后,每小组可以派代表综合性地阐述本小组成员的观念,而小组内其他同学也可以对该观念进行适当的补充。而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也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念有条理地表述出来。此外,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简要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采用适当的方式表扬在该教学环节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激励每个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念。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则可以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来指出他的问题,以此来确保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延伸策略
之所以要在初中政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实际政治事实和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政治科目从具体到一般知识的学习任务。作为一门同学生自身发展、国家社会具有密切联系的初中教学学科,初中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借助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教学案例时的思维素质,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的方式来架构起完善的政治知识内部分析系统,以此来完成单个或者是多个案例的学习工作。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作为初中教学工作中的必修课程,开展该科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经济、思想、哲学价值,掌握基本的社会尝试,建立起正确、完善、全面的探索和分析能力。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弥补因为政治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比例过大所造成的教学缺陷,提升初中政治的整体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2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将鲜活的教学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使课堂接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生活化课堂,对学生而言充满着诱惑,有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善和丰富了原有的教学方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将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在对案例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中,自主生成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交流与分享对案例的理解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
育德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说教,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创设了各类真实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例如奉献、诚信、尊师、孝老、遵纪、守法等。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形成觉悟,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的设计
1.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
第一,教学案例要具有思想性。即要让教学案例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具有一定的思想引领和导向作用。
第二,教学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即教学案例要紧跟时代性节奏与步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过时的、落后的教学案例缺乏良好的教育性。
第三,教学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各类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第四,教学案例要具有可信性。即教学案例的信息真实可靠、公正全面,符合客观实际,不允许弄虚作假、吹牛撒谎。
2.教学案例素材的来源
教学案例的素材来源很多,教材、教参中可直接选用,文献资源中可查找,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上可选择。特别是当今处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特别发达,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今日说法等,提供的素材既典型,又生动,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当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泥沙俱在,良莠不齐,因此,在查找素材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识别虚假信息,不能让谣言进入课堂,让虚假信息编辑的教学案例,会对学生认为教师为了说明教材道理,骗自己,会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3.教学案例呈现的形式
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文字、视频、音频、图表、表格、漫画等,可以根据素材本身的属性,根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制作,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机加以呈现。每种形式有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需要加以合理设计,相时呈现,才能使教学案例的功效发挥最大。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1.教学案例的展示与呈现
基于教学案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案例的出场方式是必经的、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何种方式出场,事关能否引起学生的关注,能否激发学生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所需要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的呈现方式。如文字材料,可以教师朗读或学生朗读,视频或音频提醒学生注意观看或聆听,图表、表格、漫画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景中,才会变得有效。因此,教学案例的展示,实质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事关教学问题的解决。
2.教学案例的阅读与分析
教学案例的信息点一般比较丰富,阅读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要根据课标、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情况,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学案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有目的地从教学案例中寻找、发现、分析相关信息,提高教学案例阅读和分析的`效率。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对案例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和推理,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案例的讨论与交流奠定基础。
3.教学案例的讨论与交流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个体经过思考与分析不能解决或不能够完全解决的,必须要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来解决。讨论与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经验分享的过程,也是合作探究、深入研究的过程。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教学案例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去,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讨论的进度、问题解决的程度。同时,教师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当学生的讨论出现偏差或陷入瓶颈时,为了使讨论能够继续或深入,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绝不能出放任不管或越俎代庖。只有这样,学生群体的潜能才能得发展,合作精神才能得到培养。交流是讨论之后,小组在全班展示小组交流成果的过程。小组代表对本组讨论的情况对全班进行小结性发言,这一环节,可能会出现小组之间意见不一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充分说明小组意见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可以开展小组间的辩论,目的是问题越辩越清楚。交流过程中,教师不得“打压”某一方,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的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教师也必须做好调控,防止辩论失控。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3
一、案例教学运用实例
笔者在复习(人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时运用的案例。
1.案例设计依据《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讲了公民的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知识产权、消费者权利等五项权利。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尊重权利、维护权利、履行义务,追求公正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而公民的文化经济权利,是公民诸多权利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实践性是初中思品课程性质之一,即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感受知识,体验社会生活。
2.案例应用和分析复习本单元要侧重两个重点,一是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知识对违法行为进行分析;
二是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因此案例选择和设计必须围绕法律对相关权利的规定和维权途径这两个重点。在复习受教育权知识模块时,笔者运用了一组漫画进行知识梳理。案例(一):阅读《小李的故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说服小李的父亲?
(3)假如你是小李,你还能通过其他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吗?
方式一:方式二:学生回答情况:问题
(1)谈到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知识改变命运。问题
(2)谈到用法律知识劝说家长,告诉他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理由: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家庭的责任,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等知识。问题
(3)方式一:向有关部门反映,如:向教育局、妇联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方式二:必要时向人民法院,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本案例应用于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首先从学习状态上看:漫画题的出现使学生的兴趣很快激发出来,不少同学自己主动翻书查找答案;或与同学讨论交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立马提高。案例让复习课变得有趣了。其次从学习效果上看:本课复习重点是“教育的作用,义务教育的特征,维护受教育权的方法”等内容。通过解答漫画题引出的问题,实际就是复习梳理“受教育权”知识模块。案例让复习课变得有效了。再次从学生能力提升上看:复习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漫画题的设问和学生答题,训练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拓展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让复习课变得有用了。“一石惊起千层浪”,一例可以激起思维的波澜,就是要求案例设计和应用要具典型性。“生活即学习”,案例设计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案例更生动、更真实。笔者在复习财产所有权时设计了这样的案例:案例(二):假如20xx年春节你收到了4000元压岁钱,你会怎样打理?(要求:打理过程要行使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利)学生看到案例,议论纷纷、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回答情况:占有权“收到4000元钱,归我所有了”;使用权“我用钱买书、买衣服、去旅游用于消费了”;收益权“把钱存银行收取利息”,更有同学说把“钱借给别人收高利贷”等引来学生大笑;处分权“把钱返还给父母或捐给慈善机构等”。处分权和使用权容易混淆,处分权举例对初中生有一定难度,其实二者的区别就是财产的所有权发生改变。笔者在授课时举例“你把钱用于消费”,就是使用权;“你把钱捐了,钱就属于慈善机构”,就是处分权。通过本案例的设计和应用,使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四个权利有更直观的理解。复习课中生活案例的运用,使教材内容富有亲切感,更具感知性和可信性,凸显思品课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复习效果事倍功半。
二、案例教学运用原则
案例教学是我们在教学中以典型事例说明解读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
因此在设计和运用案例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1.趣味性。案例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复习课的枯燥,使学生更有激情的投入课堂学习。因此案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可以选择漫画、幽默故事、喜剧小品等素材。但素材不能偏离教材内容,必须为教学服务,否则就背离了案例设计的初衷。
2.有效性。近年来都在倡导“有效教学”和“有效课堂”,案例设计和应用更要突出有效性,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状态,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因此选择案例要讲究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运用的案例要真实、合理,不能胡编乱造、言过其实,所举事例要贴切、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案例中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设问要科学合理,覆盖所复习知识并且难易结合,有梯度。这样学生才能在案例中发现问题,找到与教材知识的联系,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有效教学。
3.典型性。“唯经典,才恒久”。案例要体现教材知识,一个案例可以多方面、多层次设问,如在“案例
(二)”中的问题,达到“一水多用”的效果。还要注重案例内容与教材的内在联系,问题的设计突出知识重点和事物的规C律,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
三、案例教学运用实效
1.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案例运用目的是让知识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枯燥变生动。案例一般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和时政热点等,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讨论表达观点,拓展和延伸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案例教学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提高教材的认知度。不少学生认为思品课是“说教课、灌输课”,要学好这门课程很费劲,对课程学习有畏难思想。案例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与课文知识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思品课还是很有乐趣的,是了解社会的一把钥匙。
3.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问题的设计,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提出了高要求。只有吃透教材,遴选案例才有针对性,才有实效;只有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去研磨,案例教学才会成功。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课中积极应对”,案例的讨论需要掌控好教学节奏,在讨论解析过程中实时给予学生引导、解答、归纳、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案例教学的应用会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充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案例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教学更具魅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案例运用于教学要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加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不是案例简单的堆积,而是教学的手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媒介。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4
一、试述体育教学包括哪些基本因素?
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1、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学生就没有必要组织体育教学,没有学生也就不存在体育教学。
2、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者。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因素,也是内在的掌控因素。
3、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师掌控体育教学的依据,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具有超学段、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多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中的定向和评价因素。
4、体育教学的第四个基本因素是体育教学内容。没有教学内容的体育就不成为教学而只是锻炼,就不是学科而只是活动,没有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就空洞化了。体育教学内容是由内容的实体(课程)和内容的载体(教科书)共同组成的,它们是体育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学科的体系和学生的需要选编出来的。
5、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学中的时间和流程因素,不同的教学时间主要表现为“单元规模”的问题、不同的流程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的问题,流程、时间和以及它们与效果的最优化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最中心因素
6、没有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就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它是体育教学的第六个基本因素。
7、体育教学方法也是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它是与目标、教师、与学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所选择的有效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其中包含为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各种信息及其传递方式。
8、体育教学评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基本因素,它与教学目标、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教师根据目标制定各种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有评价教师“教”的方面,也有评价学生“学”的方面。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
1、游戏教学要密切联系所学内容
有些课为做游戏而做游戏,游戏与教学目标没有关系,游戏与主教材没有关系,各游戏之间也没有关系,这明显是无目的的安排。
2、游戏教学不宜过多
有些课安排了3-4个游戏,游戏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耽误了主教材的教学,这明显是多用了游戏。
3、游戏教学要有创新,体现出游戏教学的价值
有些课的游戏既没有什么锻炼价值,又没有什么体育价值和教育价值。例如,教师在活动中开个小玩笑,带着学生唱首歌什么的。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游戏教学要选对教学对象
有些课的游戏本身挺好,但用错了对象,同样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把低年级的充满稚气的游戏,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使高年级的学生做起来感到尴尬,让看课的人也感到滑稽。
《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体育场馆使用制度》、《游泳池使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等。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
总之,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但安全不是靠不活动、害怕和躲避得来的,安全是靠爱心、责任心和缜密的安全工作得来的。现在的消极安全,孕育着未来的巨大危险;现在敢于面对危险,克服它,战胜它,就能为未来的长久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规避伤害事故责任的最好办法,就是细心地把安全工作做好,而做好安全工作就要靠制度的建立和程序化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安全问题背后的东西,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教育,在搞好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这是关系到我们体育学科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如何理解与运用合作学习?
(一)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学)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步骤,以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意义主要是:
1、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4、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自主学习的构成要素
1、自主学习的课题与任务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事先周密安排的。“教学目的及教师意图”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开始之前交给学生的课题与任务。
2、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自主学习是在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的学习。学生根据课题与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一般不进行干与,在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练习形式、练习难度、练习进度等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3、教师指导的形式与方法
既然是自主学习,就不是教师的直接传授,更不能是手把手的教学,而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指导。所谓“若即”,是指教师应给予学生教学安全、信息与秩序的保证与维护等;所谓“若离”,是指教师在确保安全、目标正确和秩序良好的前提下,不干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不要干与那些“独出心裁”富有创意的想法和行为,要给予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纠正的时间。
4、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因此就必须有相应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按学生的学习组合方式可分为,班级的、分组的、配对的和个人的;按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可分为,学习、创作、讨论、练习、比赛和总结等方式。
5、自主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应该是“有始有终”的。“有始”,就是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和提出学习课题;“有终”,就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要进行总结与评价。总结和评价都包括“教育”和“认知”两个方面。“教育”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秩序、纪律、行为及合作表现等进行总结与评价;“认知”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1、自主学习的课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自主学习课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相适应。如果教师布置的课题过深过难,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无法进行,学生就茫然不知所措;如果课题过于简单容易,则会导致自主学习的幼稚化和流于形式。
2、为学生自主学习准备好信息支持
自主学习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好相关信息与信息媒介的准备。当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就可依靠这些信息来解决学习问题。信息媒介主要有学习卡片、挂图、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等。
3、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安全
教师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安全。为此:
(1)要对运动器材进行认真检查;
(2)安置好保护器材;
(3)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方法;
(4)维护好教学秩序;
(5)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学生要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学习心理环境,以免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在心理上受到伤害。
4、保证学生自主学习不偏离目标
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不能使学习变成简单的活动,失去“学习”的本质,更不能成为一种“放羊”,让学生毫无目的地满场溜达。
5、避免自主学习中发生严重的道德问题
在自主学习中,由于学生处于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因此,一些道德问题与行为问题比较容易发生,如打架斗殴、损坏公物、污言秽语等等,这些不仅会严重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更是背离体育教学“育人”的根本方向。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绝不是自由活动,更不是“放羊”。自主学习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条件,几不具备这些要素和条件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当前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形式主义做法与“放羊”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需要我们去加以克服的。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也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没有正确运用自主学习所造成的。
四、体育教师如何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1、要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情况
2、要仔细钻研教材
3、要了解不同的情况下的运动负荷的变化
负荷除了与教材和学生的身体有关以外,与许多环境因素变化因素有关,有客观的气温、风力、场地的变化,还有主观的情绪、态度的变化,也有集体合作氛围和比赛竞争气氛的变化等,体育教师也要对这些变量心中有估量,并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4、要掌握更直接的负荷判断的方法
从影响运动负荷的众多因素来看,对运动负荷的把握的确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动态的体育课之中,面对几十名学生去靠不时地测心率来把握运动负荷更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更要依靠一些更为直接的负荷判断的方法,现在常用的有询问法和观察法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负荷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
体育课中既要让学生学好运动技术和不断地锻炼身体,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运动负荷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身体为第一原则。设计运动负荷时要考虑学生身体内在安全和外在安全两个方面。
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
由于体育课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习运动技术,因此在设计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时,一定要注意使运动负荷要能符合运动技术学习的需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负荷,比如在初学运动技术时就不能安排很大的运动负荷、相反在熟练运动技术时就需要有较大的运动负荷;在战术学习时就不能安排很大的运动负荷、相反在比赛和应用战术时就需要有较大的运动负荷。
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
无论是为了学好运动技术,还是为了在体育课中不断地锻炼学生身体,都应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有相应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而且运动负荷还要符合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不同需要。
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
学生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没有一定的运动量也是不可能的课,运动中的激情焕发都需要运动的负荷来诱发。运动量过小体育运动的特点无法发挥,体育课上得消沉和平淡;运动量过大也会因过大的运动量使学生疲惫不堪,体育课上得过于劳累和辛苦,学生也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5、不至过于影响下节课教学的原则
由于体育课是在身体活动中进行的,会对下一节课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体育课不能过于影响学生下一节的学习,要通过对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以及在体育课后半段的调整,使学生可以顺利地进入下面的文化课学习。
总之,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因素,是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和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而每一个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都必须把运动符合和练习密度放在心中,要重视对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设计,并根据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负荷进行把握和调整,以保证体育课的顺畅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也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设计机械化,更不能把体育课的负荷的描绘和计算变成“假科学”和“伪科学”或粉饰体育课的虚假之物。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要为学生切实掌握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服务。
【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最新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案例优秀12-10
体育的教学设计05-05
体育教学设计08-02
体育教学设计01-14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范文12-17
鹿和狼的故事案例教学设计12-16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12-20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父母课堂》教学设计08-14
体育足球教学设计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