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2 09:00:50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教学设计15篇[精品]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教学设计15篇[精品]

历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课件回放教材14页第一幅图。

  画外音:轮子是古代的重要发明,由于轮子的普遍应用,人们很容易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轮子滚一圈可以滚多远?它与轮子的直径之间有没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小组活动。

  1、把课前收集的资料集中,并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然后分小组做成报告。

  2、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三、阅读,交流。

  1、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2、小组交流

  ①从资料中我了解到了什么?(可以说说每幅图所展示的内容。)

  ②看完资料后有什么感受?

  四、深入探究。

  1、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和我国魏晋时期的刘徽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说说祖冲之在探究圆周率方面所取的成就从及这一成就获得的国际声誉。

  3、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计算圆周率带来了怎样的突破性进度?有着怎样的作用?

  五、交流收获。

  六、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的阅读、交流,写一篇小报告,题目自拟。(参考题:我知道的圆周率)

  此处的问题教师不必要先提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

  此处的问题仅供参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

历史教学设计2

  备课时间:12月7日 备课教师: :王英丽课型:新授

  课题: 第十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相对稳定发展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等知识。

  (二)导入新课: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除了美国以外,环顾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灯光微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每日分发食品度日。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当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望,西方舆论界多不乐观,认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着手进行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出示本课学案:

  第10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2、 理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 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教材52页,简述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2、 阅读教材52——53页,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

  3、 阅读教材53页,列举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设问导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为了对付,给予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 经济持续繁荣。

  2.20世纪年代, “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称 。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欧盟成为世界上 的经济体。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

  5.20世纪年代中期以后的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6.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年,日本 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 大国的欲望也开始了膨胀, 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 我的问题:

  2、 我们的问题:

  3、 老师的问题:

  ⑴、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⑵、 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⑶、 欧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延伸:

  列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它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五)、系统总结:

  战后西欧经困难,依靠美援得发展。

  欧盟成立于93年,资源共享利发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发展速度数第一。

  科技立国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国梦,亚洲邻国不答应。

  (六)、巩固训练:

  1二战后对西欧经济恢复帮助最大的是 (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93年 B、是欧洲国家政治军事集团

  C、有统一的军队 D、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

  A、欧洲共同体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额发展的原因是( )

  ① 美国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 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的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头巨资发展教育和科技

  6

  ⑴、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国?其次是哪国?

  ⑵、 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⑶、 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七)、当堂反思:

  课改提了好多年,我也进行了不少的摸索、尝试,但没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不放心”,怕学生听不懂,怕漏了知识点,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怕这怕那,杞人忧天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依赖”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教改春风的鼓舞下,我试着摸索实践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现借《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设计导学案,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及重难点,学生在预习时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预习部分,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表现自我;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即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优势、智慧。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问题:“请你找出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那些启示?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形成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在讲授本课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上,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讲解知识中,通过一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这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欧共体”的背景未讲清。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60年代建立“欧共体。”二是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点,应向学生指明战后西欧和日本都乐于和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进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穿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历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地位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节中,只有“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分析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因此重点讲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可以使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难点分析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

  重、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重点讲解。建议教师分为三部分学习,即“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其中表现和影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建议学生讨论“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以开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此时期封建经济仍然得到了发展,就其原因是:①整体的分裂之中尚有局部的统一;②整体的动荡中尚有局部的安定,从地理范围看此时动荡多在北方,南方自三国至南朝始终较为安定,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统治者自身的重视也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民族的交往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北方富有生产经验的农民带来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均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教法建议

  关于“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两节,虽然是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但是如果学生不了结这段历史,就不可能掌握以后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因此,建议教师通过串讲使学生弄清这段历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问:西晋时期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奴役和剥削政策都包括哪些内容?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谁?在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西晋统治的灭亡。

  那么在这个短期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什么阶段了?此阶段为什么政局虽然动荡,南方经济却能迅速发展?我们不妨读读这段历史,探个究竟。

  一、东晋的偏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东晋的偏安”一节,并出示下列图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时间

  西晋

  东晋

  进行表格的填写,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知识的补充,使学生了结当时东晋政治的特点,了解:“王与马共天下”。

  二、南朝的政治(420~589)

  教师出示以上《南朝更替表》,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此表,让学生回答:①南朝包括几个朝代?②他们的都城在哪里?③从三国到南朝共有几个国家定都南京(建业、建康)?

  答案: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定都建康即今南京。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其六朝是指:吴国、东晋、宋、齐、梁、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这是为什么?学生看书、讨论,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书中所列表面原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使学生从经济发展的条件如社会条安定、劳动力、劳动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教师作总结:①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在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④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此为本课重点,教师仍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估计学生可以完成下列内容。农业: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推广普及,南方稻米产量超过北方,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水碓、水磨广泛使用,

  围湖造田;手工业: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师直接指出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江南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市繁荣。

  板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偏安

  二、南朝的政治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历史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史料史图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多媒体显示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旧中国外交特征:不平等、不自主、不独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史实怎样理解它?

  2、建国初期中国处在怎样的外交环境之中?

  3、讲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示:抓住提出、完善、影响等)

  4、讲述万隆会议的情况。

  (提示:抓住时间、地点、参加国家、讨论主题、意义等)

  三、展示提升

  各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万隆会议

  4、根据“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他坚决执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处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航向。)

  5、指导学生综合“导言框”和“自由阅读卡”有关日内瓦会议的材料,进一步体验周恩来的外交才干和人格魅力。谈谈“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这个方针不但能在社会制度不同的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也能使得许多本来敌对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当然也为新中国国际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示周恩来外交魅力资料(简略)

  四、梳理内化:学生谈收获

  五、测评达标:见多媒体

  布置作业:提醒学生预习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板书设计:见多媒体

历史教学设计5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是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首领――“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获得各族的尊重?唐朝与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3、讲授新课

  唐朝的哪两位皇帝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1)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2)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1)介绍松赞干布。

  (2)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二、回纥、靺鞨、南诏的兴起

历史教学设计6

  一、吃透课标,整合教材

  (一)落实课标,确定教学主题

  本课的课程内容为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依据课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和外传”。紧扣这一主题,突出以下特性:第一、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宋元时期的科技及对世界的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第三、人文性,以四大发明的成就及传播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通过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的比较,认识到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知道指南针、火药技术发明和改进的时间、作用。通过《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知道四大发明及其外传的范围,了解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认识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依据课标,整合教材资源

  历史教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来编排的,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但不能因为重视教材而限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课堂实际现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实情,深入研读教材和课标,灵活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有机整合,使知识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课程内容是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材又分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三个子目,如何正确处理好课程内容和教材三个子目之间的联系,通过仔细研究课标,通读教材,在讲授新课时先讲三大发明的出现和应用,然后把三大发明的外传放在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这样的大背景下讲解,通过宋元时期交通路线图先讲宋元时期整体的陆路和海路交通,然后通过四大发明外传图切入四大发明外传及对世界的贡献,这样既解决了课程内容,又把三个子目有机联系起来,使本课教材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寓邮于史,史以邮显

  (1)邮票引入的设计

  邮票是历史教学中有效而独特的工具。被称为“百科全书”的小小邮票,作为一种载体,把时间与空间、人物与事件结合,将历史上有意义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过方寸画面呈现给世人。一些重大的历史、著名人物、风土民俗、科技发明、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邮票的重要题材,而这恰恰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运用香港发行的纪念四大发明的邮票,面值1.4港元的邮票,以古称“司南”的勺状指向仪配以指南车和郑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针的产生流程及其作用;面值2.4港元的邮票以宋朝发明家毕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术的.发明;面值3港元和5港元的邮票则分别展示了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以邮票切入,引导学生观察邮票,说出邮票包含的内容,科学运用这四张邮票开展教学活动,增强了历史课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四大发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问题,走出‘纯’历史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教学双边互动活动,使历史课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主动,从而充分理解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2)运用邮票的注意点及反思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其他教具可以使用,邮票只是其中的一种,不能用得太“滥”,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适量地使用。在运用邮票教学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邮票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历史就是客观存在,不是野史也不是道听途说,所以选择的邮票也要客观真实,本课所选择的四张邮票就真实反映了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也就有利于教学。第二、邮票的选择要有关联性,选择邮票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而与教学脱节,那这种辅助教学形式就是浮夸的,必须要舍弃。而本课选择的邮票基本反映了四大发明的过程及影响。所以在备课时,要积极发动全体学生搜集有关邮票及历史材料,让他们参与老师的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学,教师则充当一名导演。在运用此种方法时,尤其应注意寻找邮与史两者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自然地结合起来, 恰如其分,不致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生硬感。

历史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1、地位:本节教材地位举足轻重。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1的《鸦片战争》相连,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2、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体验中国近代化,加深对实现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经济史的陌生,尤其对本课自然经济和近代化等概念的陌生,老师如何联系现实深入浅出讲清概念。

  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如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抽象思维能力以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依据】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情景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地去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五、教学方法

  教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法:运用阅读、观察、辩论、讨论、联想、倾听等多种方法参与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学习,主动探知。

  教学构思:围绕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核心,突出“三变”,围绕近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突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这一核心内容,第一二目作为它的背景来铺垫。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回忆鸦片战争,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的三个子目,找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三大表现,形成本课的知识的框架,逐一探究。

  (二)本课知识结构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动之一: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变动之二:洋务运动的兴起

  变动之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三)新课推进

  一、变动之一:自然经济的解体

  【自主学习】

  (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表现?

  1、表现:“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合作探究一】

  (2)、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产生了什么影响?

  观点:外国国资本主义入侵是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2、原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性和建设性)

  内因: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3、影响:消极:农民、手工业者承受着旧的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时带来的种种苦难;

  积极: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商品市场、一定的货币积累。

  二、变动之二:洋务运动兴起

  【自主学习】

  (1)、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是什么?结局如何?

  【合作探究二】

  (2)、你怎样看待洋务运动?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观点: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问题;

  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生产力标准;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阶级分析法和实践标准。

  评价:历史进步性(生产力标准)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积累了办企业的经验,利润的刺激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有一定抵制作用

  (3)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开了近代教育之先河

  历史局限性(实践标准)

  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三、变动之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合作探究三】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中国的民族企业有何特点?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

  1、民族资本企业产生的条件:

  观点: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条件:

  (市场、技术、劳动力、资金、政治环境)

  ①工业文明的.入侵带来机器生产

  ②自然经济解体商品与劳动力市场的扩大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④洋务企业的诱导(政策环境)

  ⑤商人、官僚、地主有一定的资本

  2、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行业发展不平衡

  技术力量薄弱

  地域分布不平衡,行业结构不合理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

  3、民族资本企业产生的地位和作用:

  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的变革和思想的解放。

  ①、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②、政治: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和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

  (四)课堂小结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变动之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仍占统治地位)

  变动之二:洋务运动兴起

  变动之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变动之四: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2、变动趋势:农耕文明——工业文明

  3、变动的影响:经济近代化——促进政治、思想的近代化

  (五)巩固练习(略)

  七、教学拓展

  【联系现实思考辩论】

  面对当前农村的打工浪潮,你有何感想?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设想吗?通过辩论,让学生融入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加深同学们对我国深化改革的认识,增强同学们应对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反思

  【教学特色】

  1、层层递进,符合认知

  2、营造民主课堂,开拓思维空间

  3、重视史料教学,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待改进】

  1、教学观念的调整:如何取舍教材,改变放心不下学生的心理。

  2、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的科学态度。

  3、历史学科思想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启迪人生,教师还要狠下功夫。

  谢谢指导!

历史教学设计8

  一、依据课标,把握教学主题

  本课内容比较碎片化,怎样才能使教学形散而神不散呢?

  依据课标要求:

  1.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据此,本课教学主题是以“明朝”为大背景,从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明朝的时代特色: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发展和建筑成就的取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明朝时期对西方自然科学的积极汲取也是明朝科技发展的一大特色。另外,明朝专制集权发展到极致,皇权空前强化,受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明朝北京城的建筑结构、布局和气势极显庄重。明朝政治、经济、社会风气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小说和戏曲等大众文学得到很大发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提升关键能力

  (一)比较探究 认知科技发展

  明朝三大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分别涉及医学、农业和手工业,在了解它们的作者、内容及影响等史实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1.都总结了历代的成果,既具有实用性,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诞生都与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手工业进步、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他们注重实践,善于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归纳整理;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新勇气,有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二)用足素材 助推历史理解

  统编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插图,配备了许多辅助性栏目,为教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例如:如何从北京故宫的建筑理解明朝的君主集权强化的特征呢?一般地,用得较多的是两个平面图,一是北京城图,另一个是紫禁城平面图。的确,从北京城的布局设计可以看出,宫城(即紫禁城)在中心,但又如何从紫禁城平面图看出皇权中心呢?教材中明代《北京宫城图》就是极具价值的辅助素材。通过查阅大量资料:

  明代《北京宫城图》画面中的紫禁城:以俯视的视角、中轴对称的形式,在祥云雾绕中若隐若现。

  为何有祥云?有人说是画家没见过紫禁城的真面目,想象的,也有人说也许是为了显示神圣庄严,也许兼而有之吧。因为那时对一般百姓而言,这里的确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他们不可能知道里面的情形。

  据考证“紫禁城”的由来: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皇帝自认为是 “天子”,他的宫殿就应当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故宫又称“ 紫禁城”。

  综合上述分析:这幅庄严的紫禁城图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云雾中浮现的不仅是明朝初年建成的紫禁城,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强盛而神秘的帝国。也许在当时人看来,天下的中心是中国,中国的中心是北京,北京的中心是紫禁城。

  由此可见,北京故宫的建筑反映了当时君权至上的时代特点。

  三、贴近学情, 促进历史认知

  (一)温故知新 认知文学作品

  从本课学情看:大部分学生对长城和北京城及《三国演义》《水游行传》《西游记》都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这都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归类、整理、分析、比较。

  以文学为例,怎样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对明代小说进行更深刻的分析比较归纳呢?从查找的资料看,发现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以为对于其中的“反封建”的内容值得推敲:水《水浒传》描写的梁山好汉反抗官府统治,《西游记》,描写唐僧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是有争议的,作者对于胆敢违抗封建秩序的曹操是一贬再贬,把他说的体无完肤,但对于封建正统的刘备则是多加褒扬肯定,可以说他是一心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的,君君臣臣子子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

  因此,我着重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这些熟知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知:

  1.明朝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三部小说都是在群众或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作家加工再创作完成的,明朝文学由过去的高雅走向通俗,即所谓大众文学,即更加通俗易懂,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要求。

  3.这些作品都描写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对人的主体个性的张扬,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起到人文觉醒的作用。

  (二)活动体验 感悟文化遗产

  课本课后活动:1987年北京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图文资料,思考故宫和万里长城都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因此,“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物、建筑或遗址的充分肯定,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题材。为此,我以“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设计活动,分组探讨长城和北京城被列入文化遗产的理由:

  1.从历史角度看建筑的建立背景或目的。

  2.从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建筑的规模、结构或布局。

  3.从文化的角度看建筑的文化内涵。

  以长城为例,学生对长城的图片早已烂熟于心,引导他们从三个角度,层层剖析,认识长城:

  1.建立背景:为防御蒙古贵族南扰而修筑。(与秦长城一样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2.规模结构: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以城墙为主体,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与以前的长城相比,规模大、布局合理,坚固、质量优异。以砖石建筑为主,比以前更坚固,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

  3.文化内涵

  (1)从位置看,长城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地区的连接处,也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各族交往的纽带,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也就是说:长城的功能不仅以军事防御为主,而且还是长城内外各民族交流的平台。

  (2)从所处地势看,长城依山而建,突起在山岗之间,被称为建筑的奇迹,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正如一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

  (3)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寓意就是: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历史教学设计9

  一、科学定位,优化教学效果

  (一)依据课标,确定教学主题。

  首先,本课的课程内容为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这些内容均和本单元主题切合,由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繁荣、开放。紧扣这一主题,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的表现,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开放的社会习俗及多彩的文学,知道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通过历史图片及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学会发掘、概括历史信息,并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感受盛唐气象,增强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二)立足课堂,培育历史素养。

  历史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在本课中,最突出的历史素养有:

  (1)史料实证素养,本课运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画、瓷器、雕塑、石碑、绘画、书法等实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秘色瓷、唐三彩骑驼乐舞俑,证明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吹排箫乐伎壁画说明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展示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阎立本的《步辇图》、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等说明唐朝书法、绘画方面成就斐然。这些实物对于历史研究起到了证据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

  (2)家国情怀素养,本课通过讲解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感受到盛唐的气象,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通过学习唐朝与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过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认识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通过引用并朗诵唐朝的诗歌,感受唐朝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贴近学生,凸显教学立意。

  根据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立意在于:1.全面了解盛唐繁荣开放景象,基于课程标准,本课应让学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城市繁荣的表现,知道唐太宗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开放的社会习俗及多彩的文学,知道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这既符合本课教学内容实际,也符合初中学生的接受水平。2.阅读历史图画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历史图画,本课采用了《雨中耕作图》、《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秘色瓷》、《步辇图》、《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颜氏家庙碑》等大量的图画,既通过图画认识和了解了唐代在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优化环节,教材子目有机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设计

  本课分成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四个方面,看似相互独立,但实际上这四个子目之间前后有着联系。讲民族关系时,运用了阎立本的《步辇图》,讲解了文成公主入藏这段历史,同时通过图片了解到了阎立本的人物画中的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凸显了唐朝绘画的成就。在讲解开放的社会风气时,运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图,既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认为把教材有机整合解决了内容繁杂和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构建起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点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务于教学,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成就历史课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依据,也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的依据,在进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读和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无边际,要从历史观和文明观角度对教材中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迁移和必要的取舍。另外,教材整合要结合学情和教师自身特点,在备课时应多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认知水平和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并能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估,以生成一份结合学情特点的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整合子目内容,突出重难点,教师在整合时还要考虑自身特点,语言习惯,知识结构组成等,切莫东施效颦。本课的教材整合我认为可以再精致些,使用时机再灵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学生预习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以诗证史,挖掘史料资源

  本课讲的.是盛唐气象,既包含了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也包含了文学艺术,而唐诗恰恰是文学繁荣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很多源自于当时的社会表现,通过诗歌来验证史实,体现史料来源的多样性,也帮助学生学会对史料真伪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诗词背后的史学资源,为此,我精心挑选了四首诗,诗的内容有关于筒车的使用,长安城的宏伟,对少数民族的册封、唐女子下棋,涵盖经济、民族关系和社会风气三个方面,而且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以诗证史,借诗歌内容来考订史实,由诗以见证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的繁荣、开放,同时也展示了唐诗的魅力,将主观的鉴赏活动与严谨的学术考辨相结合,以诗证史,不仅大大拓宽了唐诗解读鉴赏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提高唐诗研究的学术品位,扩大了史料范围,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从本课采用的以诗证史法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多角度的认识了盛唐气象。在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时,要注意到诗与史实属特征不同的两个领域,“虚”与“实”之分野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诗歌的时候一定要贴近史料。

历史教学设计10

  [课程标准]

  (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性”的活动,对比观察民国时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会调查、实物展示等,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变化现象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讲解]

  [服装表演]

  [小品表演]《抢购》

  [数据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275.6元

  20xx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537.5元

  2、食

  [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原因等)

  [实物展示和解说]学生搜集的各类票据

  [小故事]伤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学生(或小区)家庭住房情况调查。

  (资料展示)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统计数据。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会调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2)近十年南京市公路市政建设调查。

  [小品表演]:20年重回故土

  [情境对比]:文成公主入藏当年走了三年,今天请你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1、就业制度的改变

  [创设情境]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大学生人才交流会随处可见。

  [采访](1)年轻人如今的就业观念

  (2)年长的教师他们年轻时的就业观念

  (3)下岗的父母了解其下岗的经过及再就业的情况

  [讨论]“铁饭碗”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

  为了选择更好的就业机会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2、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录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数据展示]

  (1)到20xx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4亿人,是1990年的2倍

  (2)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率由1996年的12﹪提高的20xx年6月的99.3﹪。

  (3)到20xx年8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8200万人。

  [谈一谈]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给你带来的感受?

  板书设计:

  2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对比改革开放的前后变化

  二、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保障

  1就业制度的改革内容

  2就业保障体系的内容及作用

  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课堂的动脑筋

  教学后记

  本节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因此我采用自学的方式,学生掌握快,知识通过对比牢固,效果好。

历史教学设计11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讨论: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教师总结科举制与它的`本质区别是: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历史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学案展示。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指导学生填表,之后启发他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老庄之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对于同一学派内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也要加以区别分析。从总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把握各家学派的思想特点。

  记住:法家代表除了上述三人外,还有吴起、申不害等。法家内部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个不同学派,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三、建议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当时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实来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么,儒家思想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后小结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历史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

  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课本P23页两封电子邮件的图片,并提问:⑴找一找:阅读了这两封信,你感受到小红和小明的家乡有何差异?⑵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里?




1.出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22的活动题:⑴对照图513和图518,说说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⑵你的家乡位于哪一个地理区域内?




2.出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和《秦岭—淮河地区图》,让学生明确南方和北方的地理范围及界限。







1.学生观察地图,并完成课本P22页的活动题。






















2.小组合作学习,⑴在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并说出它们和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⑵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南北方怎样划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单元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省级单位南方 北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说一说:南北差异在哪里?




呈现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赏图片资料。




2.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并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

3.完成课本P23页的最后一个活动题。










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有关信息,知道日常生活对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议一议:南北差异缘由是何?




1.根据说一说环节中的表格二,引导学生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




2.呈现图532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1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⑵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在哪,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⑶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呈现图533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7月份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是多少?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⑵7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




4.呈现图534《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读图,说一说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⑵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和图535,并提出下列问题:⑴我国的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什么地方?耕作制度有什么不同?水田区和旱作区各主要有什么农作物?⑵联系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说说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及航运有什么影响?(用表格综合)。




6.同时呈现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气候)







2.观察、分析图532,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3.观察、分析图533,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4.归纳南北方在气温上的特点。
















5.观察、分析图534,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6.阅读课文P25和图535并完成教师的提问,填写表格三。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航运北方 南方









7.仔细观察已填写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归纳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8.小组讨论,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异如何用?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分析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结合实例归纳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2.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探究研讨课,教学活动中对探究研讨课的特点有了较好的体现,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本课以南北差异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一个又一个的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3)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爱乡之情,进一步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因为会看地图,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南北差异的缘由”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年降水量线图,让学生从这些地图中寻找信息,得出结论。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显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处

  (1)在学情上,学生对南北方的差异没有直观的感受,很多同学没去过北方,很多体验是不具备的。而对此,我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北方生产生活场景,所以导致学生对南北差异的表现的回答更多的是“以书为本”──照搬书本内容,缺少自我的体验和思考。同时,学生回答也不够全面。另外实际授课中,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关系的解读不够全面。有些问题是泛泛而谈。还有,实际授课中对学生问题的回应和延伸不够,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材中的气温图和年降水量图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使得很多学生还是很难对此类地图进行分析,更不用说从中获取信息。

历史教学设计14

  摘要:

  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不断被挑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打开教学思路,研究新的教学设训一策略,以顺应时代的需求并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初步勾勒了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策略,以供各学校和历史教师参考。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教学设计;历史课程

  1研究背景

  教学改革已有数十年,在这些年里,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安排,还是教师的配备、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这些创造性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降低了其在成长阶段的读书压力。在中学要学习的学科中,历史学科是一门文科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方法下,学好历史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背多看,教师的讲课内容和方法更像是在帮学生划出考试的重点。这种教学模式只会增加学生课后背诵的负担和压力,而且学习效率极低。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这些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要逐一被改进,设训一出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2中学历史教学课程设计现状

  2.1教师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深层次的历史知识,通过简单的记忆并不能更深地理解历史知识,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成绩。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与教学方法落后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说教的形式,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缺乏个人见解,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比较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讲的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不紧密,学生所能了解到的历史知识大部分是枯燥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2.2讲课内容不够系统

  历史这门学科很特殊,没有规律或者定律可循,只是记载了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以及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学习起来会有些抽象。中学历史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难度,对各朝代和历史事件的描述会更详尽,对知识重点的掌握程度也会要求更高。如果历史教师自身没有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能清晰地讲出历史的发展脉络,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吃力。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上课的模式普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没有系统的教学思路,学生很难理清各事件对应的朝代和各朝代的先后顺序。但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只能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又普遍会立即忘光,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好历史。

  2.3学生们很少自主学习中学历史

  中学历史主要是对我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学习,可以说历史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十分重要,作为21世纪的人才,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必须的一门知识技能,很多同学对于中学历史不够重视,只是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英语和数学。其实中学历史是一很生活化的学科,学好这门科目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但是目前学生们对待中学历史的普遍态度没有改观,不能够去花费一些课余时间,自主的学习中学历史。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中学历史教学课程设计策略探究

  3.1教师应重视基本历史知识巩固复习策略的设计

  掌握并理解历史基础知识信息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历史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达到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使用图标、数字、视频等一些比较容易被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形式进行复习和巩固。关于这一点,相信广大历史教师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实际运用时必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3.2合理进行教学设训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历史教师在上课时要尤其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计。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3教师应重视对互助学习、自主学习的设计

  历史课程的创新应该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并且敢于提出疑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学习。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安排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同时,由于现阶段历史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减少,也更加有利于教师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

  4结束語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虽是一个老话题,但时至今日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都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还要继续努力,在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时,努力尝试将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历史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是教材第三单元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收尾篇章。这一课主要阐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而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历史条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本课是第三单元的重点一课之一。

  学情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八年级一个班为调查人员。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历史知识贫乏,连一些常识性的东西都不知道。八年级八个班共有325人,知道长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的不到总人数的一半;知道长征路程艰难的更少,仅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历史知识贫乏。

  (2)学生对历史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历史事件一知半解,内容模糊。

  (3)学习历史学生只知了解历史事件,而不能对历史事件产生疑问。

  三、学情分析

  从问卷结果看,我校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的能力,学生水平和兴趣都有很大差异,虽然思维能力较七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还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使他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有更大的提高。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学情,在教学上,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1)扩充知识面,增加学习历史兴趣。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兴趣点,提出如下探究问题:①长征的原因(背景,即在怎样的环境下产生)。②长征的路线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等等。让学生广泛阅读,查找资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3)可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和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及其原因。

  2、掌握红军长征初期的情况(遵义会议前)。

  3、掌握遵义会议的情况及意义。

  4、掌握长征的路线、胜利及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德育目标

  1、通过对红军长征的原因及遵义会议后红军走上正确道路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性。

  2、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央红军的长征。

  2、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2、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历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设计06-23

历史教学设计02-28

历史教学设计【精】02-28

【推荐】历史教学设计02-28

【热门】历史教学设计02-28

【荐】历史教学设计02-28

历史教学设计【荐】02-13

历史教学设计【热】02-13

【精】历史教学设计02-14

【推荐】历史教学设计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