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农业产业化汇报材料

时间:2024-07-02 09:06:00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武城县农业产业化汇报材料

  在各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进行汇报,汇报可以是工作开始前的规划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后的分析总结,怎样写汇报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武城县农业产业化汇报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武城县农业产业化汇报材料

  武城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人口37万,耕地为65万亩,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武城县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常年种植辣椒10万亩以上,棉花40万亩,食用菌100万平方米,培植起一批“一村一品”的典型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以“一红(辣椒)两白(食用菌和棉花)一牧(畜牧)”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先后获得“山东省食用菌生产十大基地县”、“中国辣椒之乡”、“全国棉花百强县”、“山东省畜牧强县”等称号。为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粮食一直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从80年代开始我县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结构调整力度,把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作为粮食发展的主攻目标。在稳定基本粮食作物面积的前提下,着力发展“一红(辣椒)两白(食用菌和棉花)一牧(畜牧”特色产业,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在特色作物方面,建立了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100万平方米有机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县10万平方米以上的食用菌基地达到了8个,被山东省命名为"山东省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县";引进并培植壮大了龙头企业-山东九发集团武城食品有限公司,可年产罐头6000吨,腌渍蘑菇6000吨,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南韩等国家;建起的华丰菌种场,产品达20多个品种,年产菌种1200万瓶,能保证800万平方米食用菌菌种供应,被省食用菌工作站和省食用菌协会确定为省一级菌种厂。

  辣椒生产方面,培植了辣椒百亩方8个、千亩方10个、万亩方6个;新建中国武城辣椒城,成为江北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年交易量可达2.5亿斤,成交额10亿元,可拉动全县20万亩和周边县市上百万亩辣椒的生产。

  棉花生产方面,全部实现了优良品种生产,进一步提高了单产,优化了棉花品质;建成了总占地面积450亩,年加工能力可达140万担,年交易额5.6亿元的以棉花购销加工为主的大型棉花市场-杨庄银山工贸园,带动了全县棉花种植25万亩及周边县市40万亩的棉花生产。目前全县共有各种棉花加工企业300多家,年社会效益20xx多万元,全县人均增收500元;

  目前,全县蔬菜发展方面,发展西瓜面积10万亩;各类大棚发展到4.5万个,其中蔬菜大棚1万个、西瓜大棚1.2万个、食用菌菇房1000多个(每个菇房1000㎡)。

  畜牧生产方面,以津武肉联厂、大王火腿厂、银龙肉联厂等企业为龙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宰杀能力2.4万吨,贮存能力1500吨;以上海光明(德州)乳业公司为依托,大力实施了"奶牛富民工程",共发展奶牛1万头,成为全市第一奶牛大县,是上海光明乳业重要的奶源基地。全县猪存栏20万口,羊存栏18万只,鸡存养600万只;培植起奶牛专业村10个,肉牛专业村45个,养羊专业村32个,各类养殖小区89个,养殖大户3000个;全县肉类总产8万吨,蛋类总产6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5%以上。

  到20xx年底,全县来自四大特色农业的收入近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农民人均来自特色农业的收入达1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推广典型、因地制宜确定“一村一品”主导产业。

  在主导产业的确定上,鼓励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已经培植起的老城南街食用菌、郝王庄后玄辣椒、街道办沙东奶牛、鲁权屯韩家洼养猪等一批“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专业村庄。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加快“一村一品”甚至是“一村多品”的发展,逐村确定了自己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二)、按产业化组织生产,培植壮大特色农业规模基地。

  发展产业化,基地建设是关键。武城县以中国武城辣椒城和郝王庄后玄辣椒市场为依托,推广英潮公司实行的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回收的订单农业模式,在武城镇、郝王庄镇、广运街道办事处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方式,扩大辣椒种植规模,20xx年共建立协议原料基地5万亩;以九发公司为龙头实施定单农业,推广九发公司与县食用菌协会和县信用联社结成战略联盟的做法,在老城镇、杨庄、李家户、甲马营等食用菌重点乡镇,大力普及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食用菌菇房层架式立体种植技术,今年新上食用菌30万平方米;以老城、杨庄、甲马营、李家户等传统植棉乡镇为重点,加大棉花优质良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原棉质量,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棉花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延伸棉花深加工产业链条,在畜牧生产上,推广“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突出抓好已形成优势的奶牛、生猪、特种养殖三大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养殖小区300多个,年出栏生猪20万头,奶牛1万多头,特养动物10万只以上。

  (三)、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武城县围绕特色产业,重点扶持九发公司、英潮公司、华一棉业、华兴棉业、三合棉业、中国武城辣椒城、后玄辣椒市场、武城县奶业合作社、武城县养猪协会、德州毛皮动物养殖协会等以“一红两白一牧”深加工为主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和市场及合作组织。

  (四)、抓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规模效益。我们着力做大做强“贡花”棉花、“尚庄”辣椒、“贝州”食用菌等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农业招商、会展活动,为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搭建平台。引导“一红两白一牧”加工企业申请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国际环保体系认证以及食品加工业的QS质量体系认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提高我县“一红两白一牧”的市场竞争能力。围绕“一红两白一牧”特色农业,到20xx年,新增农产品名牌15个,总数达15个以上,培育山东省农产品著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

  (五)、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济协会。

  采取引导农民合伙创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专业大户领办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培植养猪协会、特养协会、奶业合作社。县农业局重点帮扶食用菌协会,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几年来,武城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0多个,3万多户从事与“一红两白一牧”特色农业相关的产业,60%的村实现了“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化。

【武城县农业产业化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范文12-14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01-10

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论文12-15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4-24

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08-09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思考08-30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优选】05-25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范文12-14

农业抗旱汇报(精选13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