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评课稿

时间:2024-07-04 15:31:05 其他 我要投稿

语文评课稿汇编[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评课稿汇编[15篇]

语文评课稿1

  张老师在上课导入环节就和学生互动,通过谈话导入“梦”,和学生一起谈谈自己的梦,拉进和学生的距离,进而引入课文。然后初读课文,在这个环节,张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或者也可以找出觉得难的地方来读;还有在学生字时,让学生找3个难写的字写三遍,这个环节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情况,没有框定学生一定要写哪些字。在精读3-13段的过程中,采用减词法,把关键词去掉再让学生读,以读代讲,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些词在文中的作用,然后通过多次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进而完成背诵。接下来张老师再次和学生互动,分角色朗读了“梦到了”这里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角色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张老师在课堂中多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初读环节让学生画出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部分,在精读环节理解重点词句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读来体会,在理解了人物的感情后,自由的体会,把人物的感情读出来。在学习完了课文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向第三个维度走去,也就是坚持维护真理的科学精神,并拓展课外知识,请学生说说知道的因坚持真理而受到迫害的科学家,激发学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兴趣。最后张老师还富有创造性的请同学们穿越,变成作者的老师,对现在的作者说说话,这个环节对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口语交际的机会。

  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且都能很好的完成,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整堂课教师以引导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等,在环节的设计上也很有梯度,层层深入,如从对做梦内容的理解到作者被老师误会,一步一步的走进作者心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我个人认为整堂课上还是比较缺少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有些问题如果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可能会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语文评课稿2

  《称赞》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田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生字词的兴趣

  田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学习“刺猬”和“小獾”这两个生词的时候:“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请大家把它们叫出来。大家要把它们的名字叫准确叫好听了它们才肯出来哦。”在这里老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学习“泄气”这个词的时候:“小獾做这个木凳容易吗?它可能在做的时候(弄破手指、满头大汗……),谁能看到小獾这时的表情呢?”学生此时就充分发挥想象回答“垂头丧气”、“失去信心”、“泄气”。这时田老师又问“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出现过泄气的情况?”这样一个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动形象地体会到泄气的含义。

  二、以生为本、朗读感悟。

  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称赞》一课的执教中,田老师采用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田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让学生个别朗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通过老师的点评,让学生注意读好“真能干”“一个比一个”这些重点词,在这里巧妙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读、集体读,让学生评价,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的朗读开了绿灯。这一步教学环节很扎实,切实体现为培养朗读能力而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接着,田老师又抓住了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其它句子,培养学生从朗读到感悟。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田老师抓住了“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又如“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她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设问你懂得了什么?应该怎样读?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里引导学生明白从粗糙板凳到会做椅子,这一过程,是被小刺猬称赞后,小獾才有这么大的成就,这是来之不易的。田老师根据课文对话鲜明、有利于培养朗读的优势,抓住读好对话训练为突破口,采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品读和评议,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用内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实践活动、拓展思维

  田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实践平台:自己写生字,同桌间相互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夸同桌的优点。这让学生在巩固生字的同时又亲身体会了称赞与被称赞。

  另外有一个教学亮点值得一提: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读完一遍的站起来读第二遍,读完第二遍的坐下来读第三遍,读完三遍的举起手读第四遍。这一教学设计新颖独特。不仅让老师了解学生自由读课文的进度,又激起学生读课文的乐趣。

语文评课稿3

  新课程实施后,理念新,教材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新,但是学生学业到底怎么评价?我以为学生语文学业评价除了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外,还要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相联系,从而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用发展性评价来评价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需要用发展的思想照亮学生,用发展的目光激励学生,用发展的语言勉励学生。

  一、多一把尺子,多一份精彩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因此小学语文学业成绩评定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是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快乐成长的发展性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借助“成长记录袋”实施语文学业成绩多元评价。成长记录袋,原意为有代表性的作品集,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材料(学生自我反省、教师建议、家长评语等)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这样一个过程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它简单易行,容易大面积实施。一名学生的语文学科“成长记录袋”应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优秀作业的作品收集

  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的方法。一是教师每次对学生作业(如小报、读书漂流卡)等语文方面的作品给予评价,每次由学生代表收集整理一次,学期结束时进行总评价,教师组织填写;二是学生把自己比较好的某一次作业或一件作品及时装入记录袋。

  2.课堂行为考核

  学生的课堂行为考核以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课前准备,二是课堂纪律,三是听讲和发言,四是思维与动手。这四个方面的表现由语文教师进行评议,可以每个月记录一次。对特别有进步的学生,下发“表扬卡”,上面有评语,有教师和家长、学生三者的亲笔签名。

  3.课外知识考核

  对学生搜集的、与语文有关的资料,如文章、段落、好词好句(即学生的摘记本、剪贴本)等进行考核。平时,教师在每周固定的阅读课上抽一定的时间指导、检查,并将各人的情况及时作记录,每周由教师评分。学期结束,将摘记本、剪贴本收入成长记录袋。

  4.各种语文活动的纪录、成绩考核

  期末,语文教师对每一位学生一学期参加的各级各类语文活动情况(奖励、检测等)进行登记,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

  期末,由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资料决定该生语文的最终成绩:书面检测成绩占50%,平时作业即作品占20%,课堂行为占10%,书面知识检测以外的各种语文活动记录、成绩占20%。

  当然,低年级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教师和家长指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主要以文字、图片的方式,将能够记录孩子成长的事件或经历,分类集合在一起。这个记录袋体现了“你有优点,我有亮点”的成长理念,证明了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可以让教师、家长、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二、多一点自由,多一份收获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是在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实践过程充满变数,实践的主体个性丰富,活动结果也自然呈现出多元化。在实践中,实施语文学业成绩发展性评价,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1.评价游戏化

  低年级的儿童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玩,在评价中如果能以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出现,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接受考查,如考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以采用“打电话”游戏。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他们在这其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能够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真正达到让学生“乐考”的效果。

  2.自主选择化

  世上没有同一个性的孩子,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就该面对所有孩子,可以设计推荐性作业。如学完《家》这一主题单元后,设计这样一道测查题: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人。有的学生善于画画,允许当“画家”,用画画表达;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允许他当“播音员”,用口头语言介绍;有的学生书写能力比较强,允许当“作家”,用书面语言描述。陶行知先生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现代教育家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小作家、画家、播音员、导游,唤醒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乐趣,使他们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体验情境,变感受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差异、情感差异和心理差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充满了活力。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自主选择后,给评价带来一定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如此的发展性评价,定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多一种评价,多一点趣味

  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即只有教师,教师是评价的执法者,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评价成为教师和家长用以否定学生、埋怨学生的法宝。新的语文评价体系有家长、学生、教师的全员参与,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教师、家长的积极性,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在合理的评价激励下,学生不断向着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让评价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促进了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实践中,评价可分为:

  1.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进而学会自我反思,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我们尝试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养成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习惯,更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阶段测评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自评的机会。如朗读完课文或写完字,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读得(写得)怎样;又如学生学习自检,设计 “自我满意度”的评价,用不同表情的脸(有大笑的、有微微笑的、有皱着眉头的)的图案来表示。总之,作为教师应促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使他们能在自我评价中,坚定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学会自我肯定。一个月或一学期之后,教师将学生的自评情况记录下来,收入成长记录袋。

  2.小组评价

  学生朝夕相处,相互最了解,所以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借助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变化、能力的形成。但是低年级学生评价的能力较差,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具体的评价表,评价内容有: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提出问题、认真思考、愿和他人交流、会欣赏别人、作业书写等。如果一位学生在一天的语文课中有一项表现突出,小组长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前提下,可给这个同学加分或加星。评价表每周一发给学生,每天由小组成员在学习中互相观察,共同评价。用这个办法引导学生用最直观的方法去评价其他同学,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评价双方都受益。

  3.家长评价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也由以往的埋怨者和否定者变成协调孩子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各种评价中都有由家长参与评价的内容。家长可以随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表现,如: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巧妙的方法、美好的设想、合理的设计与制作等,教师以此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表现及时以喜报的形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加强家校联系,以此激发学生不断发展。

  4.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评价

  在学校里,可以把不同年级的班级进行结对,经常一起活动,互相评价。比如,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检查学生对“只识不写生字”的掌握情况,而四年级的教师要检查学生“帮助他人”的口语交际情况,两个年级的班级就可以合作,安排一节语文活动课,让四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地给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开始之前,设计好四年级学生和一年级学生的互相评价表,要分别对学生提出各自的要求,以求最好的效果,结果收入成长记录袋。

语文评课稿4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心情也被感动着。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直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通过自己讲课。聆听不同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1、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同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

  好” 、“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语文评课稿5

  一、拼音与生字的教学处理,富有创意。

  一般的教学,都是先认读拼音,再认读生字就完了。可李老师在认读音节和生字后,反过来让学生由生字去拼读音节,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音节,也认读了生字,收到了双重效果。

  二、指导写生字的方法,巧妙实用。

  在教学生如何定生字时,她巧妙地利用“房间”与“田字格”的相似处,生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占用其它空间,使学生养成了一个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方法,同时又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与写字也有相似处,要脚踏实地。

  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个别学生的调皮,李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她没有及时地制止,因此课堂有些乱;表扬学生一体化,缺乏针对性,有些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些偏差,也说“你真聪明”,这不太妥当。虽说一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表扬,但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也很重要;又如生字教学与文章的衔接有些地方稍牵强了些,不够紧凑。

语文评课稿6

  “导学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后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在新课程理念难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背景下产生的,虽然它代表了新课程理念中“新”的东西,但也不排斥、否定传统教学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部分,反而将两者和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有着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所应有的5个特点: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 、稳定性和灵活性。

  一、“导学稿”是什么?

  “导学稿”是集教案、学案、作业等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的产物。 “导学稿”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导学稿”的核心在于“导”,指引导、启发学生去学习。“导学稿”虽然是在课堂之前发到学生手里,但不是简单的将预习等同于导学,不是将学生的后学等同于课堂老师的讲解。导学稿的先学是学生在老师指引、启发下根据学习目标等,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后教是说在学习中或是在学习后,教师针对学生所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的去指引、启发,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认知。其目的是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验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也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并使全体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优良的学习习惯,必要的语文能力,使他们能适应进一步学习与社会的需要。

  二、“导学稿”的理论依据

  “导学稿”在某些方面受到上世纪德国教育家H·海姆佩尔的“范例教学”理论的启发。范例教学的主要观点和做法: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个特性(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在教学要求上达到四个统一(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教师备课上要求做到五个分析(基本原理的分析;智力作用的分析;未来意义的分析;内容结构的分析;内容特点的分析),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四个阶段(范例的阐明“个”的阶段;范例的阐明“类”的阶段;范例的掌握规律的阶段;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切身经验的阶段)。其次,它也继承了我国上世纪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如“情境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愉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拓展和深化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与合作精神)、“尝试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 重视学生的实践,让学生获得亲身的'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与人沟通)等。第三,它还秉承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三、“导学稿”教学模式的基本范型

  指引、启发总结、评价、实践

  四、“导学稿”的程序

  “导学稿”教学模式是在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它具有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所应有的特点。程序如下图: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习目标的确定;指引、启发的学习本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以及师生总结、评价、实践的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目标的确定和明确对于师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 同时,通过学习目标,学生也能领会教师的课堂意图,能够更好的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起来。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以此目标进行学习活动。通过实践,“导学稿”确定学习目标根据以下三个原则:①必须符合现有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②必须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③必须将阶段性目标与长期性目标结合在一起。

  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进行,但这不等于学生自由的自己学习,因而“导学稿”的教学也就并不等于是教师放手不管的教学,而是一种指引、启发的教学。教师指引、启发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教师的组织是以知识的形成、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为目的,以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导学稿”的本质。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启发之下,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其过程是:(师或者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方法大体是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但可以衍伸出若干种。比如说师与生集体间的互动,生与生集体间的互动,等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知识得到形成,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课堂学习过程结束后,要对课堂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和实践。总结和评价有师的总结和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课程理念是否呈现、课堂环节是否完善等),生的总结和评价(学习目标是否实现、课堂参与是否、通过学习自身能力是否有提高等)。实践是学生的行为,综合本节课的收获,投入到新的语文活动中去。

  从“导学稿”的流程,可以明确的体会到,“导学稿”作为在新课改理念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新课改的精神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新课程理念对“语文”四个统一(素质教育与升学能力的统一;人文性与学科性的统一;语文实践与语文训练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的要求在其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它的使用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在学习中掌握对知识规律的总结方法,而且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热情大大提高,进而由兴趣向探索的方向过渡,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语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以往传统教学模式顾此失彼的问题。另外,导学稿的实施,也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简化了学习程序,使学生的课本知识、课堂笔记、课堂练习、课内外作业等统统集于一个“导学稿”中,学生不会再因语文知识的琐碎而苦恼。

语文评课稿7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而小学语文课程中一种特别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就是竹节人评课。竹节人评课是一种互动参与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竹节人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竹节人评课课堂氛围活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关注度。在竹节人评课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竹节人,共同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示。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竹节人评课中,学生扮演竹节人不仅需要做到站姿端正、语言流利,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达的能力。这种角色扮演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演讲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竹节人评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竹节人评课中,学生需要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传达给其他同学。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竹节人评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它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积极参与者和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在语文学科中的学习成绩。同时,竹节人评课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展竹节人评课教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准确。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同时,竹节人评课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场地,为教师开展竹节人评课提供便利条件。家长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参与竹节人评课等方式,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小学语文课竹节人评课是一种富有创新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应用竹节人评课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培养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评课稿8

  董老师有三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1. 课题的巧妙导入。猜谜+拼读+儿化教读,形象的将题目展示,且从中显示出雨点儿的可爱。

  2. 学习方法指点。看题目想问题和点读。与董老师相比,我虽然也这样用,可是并没有就此进行总结,由此看出我这个老师是相当懒惰的。

  3. 读法多样。教学语言启迪读,指名读,齐读等。

  4. 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云彩的意思,生活中的数不清,选飘落,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不足:1.学生提问的.问题过多,且没有意义,提问几个即可。

  2.教学“飘 漂”做题区分,有些难度,这是二年级上册才要求掌握的。

  3.练习说话()从()来,我想可以先()从()地方来,之后加大难度,()从()动词来更好。

语文评课稿9

  听了杨晶老师的《雾凇》一课,她像大姐姐一样亲切的样子首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者,而是一个引路人、组织者,所以整堂课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层层递进,深入核心。本课杨老师以“奇观”为核心,先让学生领略雾凇奇观的美,再体会奇观形成的原因,最后由雾凇奇观引入祖国风光无限好,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整课条理清晰,线索明确,课堂结构完整。在教学中杨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读书效果也很好。

  但我仍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关于朗读,我认为是学生在对课文真正领悟、体会,对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真正感受之后情感的迸发。在教学中杨老师将重点字词在课件中出示,是不是将学生体悟过程简化了,是不是将文本的作用弱化了。学生虽然感受到了语句之美,但我觉得感受得不够深入、不够透彻,五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感悟,词语的出示少一些为好。

  另外,整节课教师设计紧凑细致,但总觉得教师“牵”得太多,“放”得不够,学生跟着老师牵的线一步一步地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时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答案,最后将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教师预设的越多,课堂生成就越少,而课堂生成往往是最亮的亮点。

  此外,对小导游的设计,我的意见和大多数听课老师一样,就不赘述了。

语文评课稿10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分析周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

  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

  重视研读感悟,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共振。这节课,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处:着重引导“你从哪儿看出这只是发明家的一个想法,非真实存在。”由此了解“如果.....就”这对关联词的用法。

  第二处:在想到自卫的基础上,发明家又想到了“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两种想法是如何巧妙连接,了解“可是”这个转则词在文中的特殊作用。

  第三处:抓住“对了,当然”等词,通过朗读,体验发明家思考问题的执着和灵感突现所产生的快乐感。

  第三方面:

  巧用文中空白,探究发明家的下一步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可是”等的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但是我觉得这一步可以做得更好些:

  1、板书中的两个问号到底是什么,可先让学生先想一想。

  2、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再提升一点,情趣可以调动得更好些。

  3、教师可能更多的关注了学生是否解决了问号,是否套用了句式,对说话时出现语病,就来不及注意了。

  4、如果句式中加上“于是”可能会更通畅些。

  作为“我是学生的角度”给周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1、文中的发明家是谁?我想知道。

  2、当周老师提问:发明家的第一个想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思考的?对我来说,有些听不懂。

语文评课稿11

  一、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1.学生自评

  自评是学生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使他们肯定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以便在将来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学生从被评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2.小组互评

  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英语课堂中极为普遍。学生互评是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过程。由于是自己的同学,评价时没有顾虑,能诚实、公正地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这位同学。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都一样,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尤其是好的学习经验,又可以了解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从而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学习能力。

  3.教师评价

  教师参考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给予适当评价,除了给出等第外,适当加上激励性的评语或希望等,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让评价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4.家长评价

  家长既是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因此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家长对学生、教师及整个教育都会经常进行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助于家长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完成作业等给予评价或写出评语,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评价中来。

  二、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1.课堂行为活动评价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课堂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正面的肯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课堂行为活动评价表》,根据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游戏竞赛、对话表演、朗读课文、课前演讲、认真听课等方面每周统计一次,每月进行评比,给得奖多的学生发一个小奖状,期末作总评。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课外英语学习活动评价

  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设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课后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扩大课外英语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后学了记录学生家庭作业,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外,还可设置一些旨在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能力的项目。课外学习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的内容有:用英语会话、唱英文歌曲、阅读英语故事、听英语广播、看英语节目、写英语日记、听写单词、英语小制作、自制单词卡片、查找收集英语资料,等等;时间上以周评、月评、期评方式总结反馈给学生。

  3.形成性综合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情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进行综合评价,能更深层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评价时间采用期评或一期评两次。使用综合评价表,设计一些调查评价问卷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如:

  英语学习形成性综合评价问卷

  1.喜欢上英语课吗?

  2.能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吗?

  3.上课认真听讲吗?

  4.英语课上积极参加活动吗?

  5.总是认真完成作业吗?

  6.阅读课本外其他英语读物吗?

  7.课后经常与同学或家长用英语会话吗?

  8.经常参加英语角或英语社团活动吗?

  9.经常在生活中或上网查找英语资料吗?

  10.经常反省、思考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吗?

  11.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步,还存在着哪些困难?

  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1.成长记录袋

  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作业,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成长记录袋包括以下内容:平时测验、考试情况(单元测试、期终考试成绩)、学生课堂及课外学习行为、学生情感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家长观察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见前表),并将学生自办的手抄报,自录的英文磁带,收集摘抄的英文商标、广告标牌等作为课外英语学习记录。参加英语活动比赛(如:英语社团、口语短剧展示)、比较满意的作业、教师与家长的评语等一并装入成长记录袋。

  2.网络评价体系

  我校通过校讯通网络系统,建立了一套《新乡市实验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体系》,学生、教师、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评价,很多表格可以通过网络填写,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实际能力进行评价,用等级加评语的评价形式,达到形成语感、培养兴趣的目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内容只有老师、学生和家长能看到,这是一种在宽松的、友好的环境中进行,是一种低焦虑的评价方式。而且能够比较准确地发现学生当前和潜在发展的优势,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并建立了“电子档案”等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持续评价。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并使评价手段非常便捷。

  四、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形成性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形成性评价时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不能本末倒置,使教学受制于评价,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

  2.评价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评价的语言和方式要体现人文性和趣味性。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地多鼓励他们。

语文评课稿12

  《穿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透过一个个片段的截取,表达了海峡两岸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高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现思想感情。

  1、情景创设,激情导趣: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透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透过观看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公路断裂、一片废墟等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引导学生对余震中仍坚持抽取骨髓的李博士和青年人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透过紧张的画外音,配以流程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李博士十几个小时辛苦奔波、跋山涉水为了海峡彼岸的钱畅,进而更进一步地感受到这种血脉亲情以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

  2、注重感悟,以读悟情: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

  在高老师的带领下,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本。配乐朗读,以语言烘托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课堂;重点突破时,高老师巧妙地利用师生接读的方法,将地震的危险与他们在地震中的做法进行比较,连续三句,让情感递升,三次朗读,两次感悟,悟后再读,读中感悟,让学生的感情到达高潮,自然地明白到从台湾青年身躯中涓涓流出的生命之泉的来之不易,为后文了解生命桥的.含义埋下铺垫。

  3、抓住矛盾,发挥想象:在对教学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品格”的处理中,将天崩地裂的现实环境与他们的从容表现相比较,又将青年神清气定的表现与其内心的万千思绪相比较,利用这样看似矛盾的对立,巧妙地运用了本课的句式“也许……但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李博士庄严地站着,他想:也许但是;青年人静静地躺着,他想:也许但是。”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矛盾中感受到他们的勇敢、负责、有爱心,水到渠成。

语文评课稿13

  《小壁虎借尾巴》评课稿《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课安排了三个结构相同的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朗读,知道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学生在角色朗读对话和解读文本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本课的教学可以在抓典型段落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理解感悟。

  丁老师的这堂课,读着,读着,仿佛我就是学生,正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仿佛小壁虎接尾巴的生动画面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尽管我读着的只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节语文课的片段,而且还要摘要,并不详尽,然而它已经使我入神入画了,足以显示出丁老师教学艺术的'魅力来。

  这节课中,丁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新颖。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教学中,丁老师用亲切的的语言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映的的生动情境,使学生达到形象完美、情境交融、活泼有趣的境界。

  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教师的评价体现了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丁老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

  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仅仅一节课的教学,就已经显示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训练过程。

  然而,课无完课。我想,因为是一年级,再说是一篇没有拼音的文章,如果能将识字教学融入在表演之中,先抓一个段落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语气,同时渗透识字教学,那样可以使词语教学、朗读指导、语言形式都融在表演之中页实现了教学的整合,那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语文评课稿14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下面就对这两位老师执教的课谈几点想法:

  第一课时:

  1、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课时,赖老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让学生说出查找资料的途径(访问、上网搜索等);理解词语时,也让学生说出多种方法,比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根据生活经验等。

  2、在感知课文内容时,赖老师采用填空式的方式来引导,理清文章的脉络,给孩子创造了独立阅读的空间,这正好落实了“课标”中“三四年级能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相一致。

  3、以读为本,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整堂课中,赖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想法。在读中体会到“我”对祖国的无比深情。

  建议:朗读的时间和形式少了一些。生字词只有两位学生读和一次齐读,没有落实到位,可以开火车读,面广一些,才能真正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初读的时间不够,学生一拿到纸条就马上填写,读的过程忽略了。

  第二课时:

  1、以“主题”为核心,展开“链”的教学。徐老师整节课的设计以“爱国情”为教学核心,以面包店老板的态度转变为契机,展开了一条“链”,有机地整合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知、感悟文字背后的蕴涵的“爱国情”,从而使课堂中的“爱国情”自然的生成、深化。

  2、自主读文,品味语言,体验“爱国情”。语文课堂教学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徐老师关注这一学生学习行为,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学习课文4――10自然段时,徐老师问学生: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我”的爱国精神?然后引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理解这些重点句子时,徐老师让学生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徐老师又相机引导,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建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不单单是讲爱国,挖掘不够。布置作业时应该要有课外阅读,可以推荐与本单元主题思想相一致的好书籍,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语文评课稿15

  新学期,新气象,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始了,有了上学年的基础,我们语文教研组对同课异构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依照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三年级的两位骨干教师首先为我们提供《小摄影师》一课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听了她们的课,我发现两位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运用自如。现分别评析两节课,如下:

  优点:

  1、教学伊始,激情导入,让学生讨论: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使学生准确理解课题是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

  2、让学生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师生再共同评议。抓住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引起同学的.关注,在真切朗读中感受文本价值,也使全课教学有了整体感。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文,要求学生仔细体会高尔基和小男孩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边读边想沟通,批注的读书方法,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基本方法,也是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3、课后布置学生去看高尔基作品,进一步深入了解高尔基。这样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更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人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从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

  4、最后设计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猜想以后发生的事情,续编故事的结尾。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建议:

  课堂上要多关注那些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使全体同学能够全程参与到每个学习活动之中。像形近字、多音字的组词,让学生口头组词后在一旁记录一下,会更形象,方便记忆。

【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评课稿【精选】08-16

(经典)语文评课稿12-14

经典语文评课稿01-07

[精选]语文评课稿10-09

语文评课稿12-19

语文评课稿12-24

语文评课稿【经典】12-16

语文课评课稿04-12

《比尾巴》语文评课稿03-28

《翠鸟》语文评课稿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