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07:26:38 设计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2

  一、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过程

  学习可以认为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就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执行控制)。因此,教学应完成三项任务:

  (1)明确某一学习任务的始态和终态;

  (2)为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提供指导性帮助;

  (3)对加工产品提供准确的测量和评价,以使学习者得到更全面的反馈。

  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表述如下,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也不例外,只是各环节的具体内容与其它知识构成的教学不尽相同:

  1环节:

  确定教学起点:学生原有水平——知识、技能、态度。分析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以及这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可由学生本次学习终点目标逆推至学生原有的水平。

  陈述教学目标:根据对教学任务的分析,提出本次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参考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质和量的要求。

  几点说明:

  a.教学目标陈述的应该是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结果,而不是描述教师应做什么或做了什么。(教师做什么,应体现在下面的环节中。)

  b.教学目标的陈述,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要十分明确、具体:在什么基础上,在什么条件下(或经过哪几个步骤),得到质和量上的什么结果。不能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来陈述。

  c.教学目标中应体现出学习结果的认知层次。

  设计有效教学技术等三个环节是并列的,它们依据上面三个环节工作的结果,对教学进行综合设计。实质上是根据对象和任务提出教学上的相应对策。教学管理也体现了教学的组织性和程序性。

  测量与评价环节对学生是提供学习结果和反审认知的。

  2反馈信息,对教师是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积累教学经验和作好补救教学的准备。

  二、初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构成

  1.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骨架,中学化学的其它知识构成都是在它上面展开和认识的。它是中学化学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具体化学物质约20多种:

  典型物质:如,O 2、H 2、C、Al、Fe、H 2O、CO 2、NaOH、H 2SO 4;

  重点介绍的物质:如,CO、HCl、Na 2CO 3、CaCO 3;一般认识的`物质:如,C 60、CaO、Al 2O 3、NaCl、NaHCO 3。

  还有若干属于一般了解的:如,N 2、Cu、油脂、维生素、糖、蛋白质;。

  2.中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构成

  中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研究具体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较多,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是金属的性质更相似一些。研究单质较多一些,研究化合物相对较少一些,原因可能是单质的性质更具有元素的典型性。对典型物质的研究一般是分几次完成,每次各有侧重点,逐渐形成对某物质的全面认识。

  3.初中化学研究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典型物理性质、重要化学性质、制法(实验室制法为主)、用途;也有结构和存在的内容,但不多。

  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物质分类为线索交叉展开:空气——氧气(混合物——纯净物)水— —氢气、氧气(化合物——单质)碳——石墨、金刚石(单质——同素异形体)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铁、铝

  酸、碱、盐(化合物)— H 2SO 4、HCl、NaOH、Ca(OH) 2、Na2CO 3、CaCO 3

  可表述为图表(分类)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多以归纳方式进行研究;如:氢气、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三、初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策略

  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决不单单是使学生知道和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它的教学还涉及思想方法、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例如: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观察——初步认识——考察分析——深入认识;方法论)

  故事:在意大利靠近那不勒斯的格罗多得根有一个石灰岩的峡谷。有一个人带着他的狗走进了峡谷,很快狗就晕倒了,人倒安然无恙。人向四周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什么,但当人弯下腰去救狗时,人也头晕了。

  2.基于建构观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

  课例分析:《谁偷了我肥料》。

  由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教学中要渗透建构观、结构观、发展观。上海吕彩玲《金刚石、石墨和C60》从物性延伸、过渡到化性;下面再从明显的可燃性深入到还原性,还要把可燃性和还原性统一为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这样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回忆开始对单质碳用途的描述;讨论用途与性质的关系,开始形成。性质——用途——存在——制法的认知结构(关系)。这一认知结构既包括了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框架,也包括了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和发展途径。 总结本节内容[概括物性、化性(可燃性),形成表格]。

  3.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使用与创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既是为了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也是认识化学事物的重要方法,且实验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使用与创新要依据元素化合物知识讨论的侧重点,要突出要点。

  四、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常见障碍及问题解决不要死记硬背,注意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注意直观、形象化,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课例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突出实验教学,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入手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然后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其中,科学探究和STS教育贯彻整个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上述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

  课例分析《物质的酸碱性》

  本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体现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突出了教学情景设计和实验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

  (1)用生活场景视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原有认识的局限和错误引出研究的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物质的酸碱性。

  (3)收集身边物质进行酸碱性的检验,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身边的化学。

  (4)谈身边物质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从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渗透新课程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活动评价方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⑴课题名称

  ⑵本节(单元)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⑶教学背景分析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状况、问题、对策等说明。

  ⑷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⑸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本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把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可附教学流程图。

  由于教学设计都是已经实施后的教学过程,因而文字资料中还要包括教学反思。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谈谈如何体现这些基本要求。

  ⒈如何确定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确立,需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⒉如何进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和处理,以适合教学时间。第二是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从三方面考虑,即已知:先前经验;学习动机;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师简明扼要的列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并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知识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的核心观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⒊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着举纲导向的作用。合适的教学目标需要从三个维度来具体表达,即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说明学什么;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说明怎么学(怎么做);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说明为什么学。同时要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立在三个维度有机整合的可操作性、可测量的目标系统之上。

  案例分析:云南曲靖段亚鹏《二氧化碳的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三个维度整体考虑,全面具体,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针对本节课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点要求,针对性强,便于实施。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从而易于实施,落实和评价。

  ⒋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涉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活动的设计、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学意图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等几个内容范畴,其核心是活动的设计,基于新课程要求的活动设计应体现为方法而教为策略而教的思想。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的表达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采取表格式也可采取文字叙述式,但更多的是采取表格式。

  案例分析:戴雯婷《竹子中的奥秘》

  ⒌如何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旨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及其影响结果的课堂教学要素(变量)的评价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将学习结果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如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观察记录等,借助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双重作用,来全面测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

  ⒍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旨在介绍本节课与以往课的不同与特色之处。及什么地方做的好好在哪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怎么改进

  对教学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教学设计,即是教师备案这一教学环节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基础,使其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教学取得最佳时效、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保证。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阳离子、子、阴离子原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

  目的: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感受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4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包括激励功能、辩证唯物主义功能、科学态度教育功能、美育功能等。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化学实验育人价值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育人价值;初中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它不仅能提供给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感性材料,而且对学生各种素质(如科学文化、道德情感及心理、思维和劳动素养等)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应深刻认识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想方设法加强和落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所具有的育人价值。

  一、化学实验的激励功能

  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很强,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化学有促进作用。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主要有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兴趣进行鼓励、保护和培养。学生具备这些兴趣后,就会主动实验,积极思考,有想要深入探讨其中奥秘的求知欲望,并会对化学实验保持长期的探索精神。这些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成为他们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化学实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功能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可借助化学实验来认识物质和物质变化。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领会到物质具有的性质和物质发生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些实验现象或测定的数据看到物质变化的本质,这就是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过程。例如,通过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及扩散的实验,使学生相信微观粒子和永恒运动的存在。又如,在讲到缓慢氧化时,白磷会在空气中自燃,原因是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缓慢反应放出了热量,热量散发慢,使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引发自燃。由于热量的累积导致燃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属于硫酸,但性质不同,这是由量的不同引起的质的差别;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但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又会变澄清,这也是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变化。

  以上几个例子能让学生很好地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再如,铁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生锈得到的产物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条件不同,产物往往不同。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初中化学实验有很多,通过此类实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维习惯。

  三、化学实验的科学态度教育功能

  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及其联系做出的适当反应的内部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化学实验操作的要求是“严肃认真、实事求是”,这使得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科学态度教育功能。分组实验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实验中,不论是药品的取用和添加,还是仪器装置的使用和连接,或者是操作的步骤等,都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求细致、明显、全面,在未达到这些要求时,学生要重复实验。有的实验一次不成功或现象不明显,就需要多重复几次,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对实验数据的记录,要做到真实客观,以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为依据,对不相符的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不得随意更改,而是要查找相关资料,重新分析实验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化学实验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与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

  四、化学实验的美育功能

  美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寻找化学实验中的美是开展化学美育的一项内容,化学实验是开展化学美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各种透明玻璃仪器(如烧杯、烧瓶、锥形瓶)具有优美的外形。它们看上去晶莹剔、透惹人喜爱。它们形状各异,作用也各不相同。在第一次上化学课时将这些仪器展现给学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看到研钵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就是仪器美给学生的一种动力。由化学仪器组成的装置具有仪器美的特征和仪器组装整体美的特性。装置美表现为系统性、简单性、比例协调性、和谐性等。教学时,可通过制氧气装置、制CO2装置、过滤装置等,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的整体美。另外,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能唤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

  在美的环境中实验,学生会有美好的心情,有愉悦的审美快感。例如,CO2通入石灰水产生牛奶般的浑浊,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絮状沉淀,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美丽多姿的铜树等,美丽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直观美。化学实验美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主动关注并挖掘实验的仪器美、装置美、现象美等,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充分享受美的熏陶,接受化学实验美的教育,就会激发学生对化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不断探索的求知欲望。

  化学实验的育人价值还不止这些,还包括理想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品德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目前最好的下册教案

  课题1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五,实验准备

  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P3相关内容,讨论】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8-1】

  【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

  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合金的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3,【课堂小结,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性质决定用途

  二、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3.合金的优点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教学准备

  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

  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

  仪器:砂纸、火柴、试管(若干)、坩埚钳、。

  五,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新授课】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①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洗)。

  2Mg+O2==2MgO2Al+3O2=2Al2O3

  ②铁铜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Fe+2O2Fe3O4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③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

  【演示实验Mg、Zn、Fe、Cu和稀HCl混合】

  2、金属+酸→盐+H2↑

  Mg+H2SO4=MgSO4+H2↑反应最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Zn+H2SO4=ZnSO4+H2↑反应剧烈,但比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要慢

  Fe+2HCl=FeCl2+H2↑反应较慢

  ★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2价的铁,不生成+3价的铁。Cu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及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P11】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2Al+3FeSO4=Al2(SO4)3+3Fe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6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如何确定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确立,需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如何进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和处理,以适合教学时间。第二是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从三方面考虑,即已知:先前经验;学习动机;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师简明扼要的列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并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知识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的核心观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3、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着举纲导向的作用。合适的教学目标需要从三个维度来具体表达,即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说明学什么;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说明怎么学(怎么做);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说明为什么学。同时要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立在三个维度有机整合的可操作性、可测量的目标系统之上。

  案例分析:云南曲靖段亚鹏《二氧化碳的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三个维度整体考虑,全面具体,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针对本节课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点要求,针对性强,便于实施。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从而易于实施,落实和评价。

  4、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涉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活动的设计、学生活动的设计、教学意图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等几个内容范畴,其核心是活动的设计,基于新课程要求的活动设计应体现为方法而教为策略而教的思想。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的表达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采取表格式也可采取文字叙述式,但更多的是采取表格式。

  案例分析:戴雯婷《竹子中的奥秘》

  5、如何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旨在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及其影响结果的课堂教学要素(变量)的评价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将学习结果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如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观察记录等,借助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双重作用,来全面测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

  6、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旨在介绍本节课与以往课的不同与特色之处。及什么地方做的好好在哪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怎么改进

  对教学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教学设计,即是教师备案这一教学环节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基础,使其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教学取得最佳时效、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保证。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8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直观、最重要的手段。下面就初中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谈几点看法: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化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实验中学化学,才能喜欢化学,学好化学,并且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喜悦。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重要性

  引言

  化学对初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都非常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与化学有关问题,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为什么。教师在合适的时候设计化学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必然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分析、思考中学到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也能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精彩的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化学实验具有神奇和无比的魅力,它揭示着物质世界无穷的奥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为绪言,可以设计成精彩的实验课。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振奋精神,调动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第一个实验我们可以设计为清水变“牛奶”:先准备一小烧杯清水(其实为澄清的石灰水),再准备一根吸管,让学生往清水内吹气。过一会儿,清水变为“牛奶”,继续吹气“牛奶”又变为清水。这个神奇的实验现象把所有的'同学都吸引住了。他们无法解释看到的现象,迫切地想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他们喷发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课堂上,教师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实验中涉及的基本物质,学生在这样的思考状态下得到的任何和知识将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化学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化学的开端,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化学知识,并且理解深刻,记忆也非常牢固,知识视野也有了很大拓宽,创新思维有了很好的发展。

  二、精彩的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事

  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书本上的知识是需要我们用实践来检验的,实践也证明我们真正获得的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或者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过程中,学生要秉持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教师合作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做课堂实验时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是同学们的实验操作各不相同,必然也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并及时纠正,在实验教学过程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当然也培养了其实验的基本技能。比如在固体药品取用的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药品是块状还是粉末状,然后再明确取用的实验仪器,以及对取用的药品量的多少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做“红磷燃烧”的实验时,红磷取量太多,生成大量的烟,既影响健康又浪费药品;比如胶头滴管的使用,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没有洗涤就来取用稀盐酸的溶液,这样会造成试剂污染。

  这些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对实验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化,让学生逐步形成规范化操作的基本意识,才能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当然,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精彩的课堂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精神。化学教学的目的其实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点燃学生心中的这一把火?实验教学最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比如课堂教学中做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到装有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集气瓶中的实验。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实验的现象,明确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分析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能不能把物质的性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能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如何设计二氧化碳灭火器?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核心。规范和安全的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出版社,.

  [2]蔡炳新,陈贻文。基础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进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禁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三、教学难点

  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

  实验演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逐渐减少?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3.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 4.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板书)物质都是有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向学生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与探究二:粒子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板书)分子的特性

  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讨论)a湿衣服为什么在太阳下变干?b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板书)2.分子等粒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投影实验内容:

  一杯水+一块糖=?

  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板书)3.分子等粒子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分子的哪些特性来解释?

  (三)总结归纳

  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六、反馈检测

  1.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

  2.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C.水的蒸发和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香味? ②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 ③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①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知道检验氢气的方法。

  ②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水的组成的确定

  2.教学难点

  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师生合作、小组讨论等。

  实验仪器、药品及教学设备

  实验仪器:启普发生器、水电解仪、锥形瓶、分液漏斗、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实验药品:锌片、稀硫酸、10%氢氧化钠溶液、肥皂水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视频《一滴水的奇妙之旅》

  [提问]视屏中播放的是谁的故事?关于水你知道哪些知识?[过渡]人类对水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用精彩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对未知知识的探究欲历史初探疑窦丛生

  [过渡]在认识水之前,我们先来进行知识储备:

  一、氢气活动二:制取氢气球

  [提问]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氢气有哪些性质?活动三:氢气验纯及燃烧

  [提问]如何检验氢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氢气“小”、“难”、“燃”等性质。根据氢气的燃烧现象讨论得出:点燃气体,往蓝色的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通过趣味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轻松学习的同时发展总结归纳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未后续电解水的产物检验打基础。

  [过渡]其实我们对水的认识就是从一瓶未知气体开始的:

  活动二:播放视频《普利斯特里实验》

  [提问]瓶子里的水是哪来的.?

  [提出矛盾]水是一种元素,可以结合别的元素化合生成新的物质,然而现在水却由氢气和氧气化合得到。

  介绍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对水的组成研究的历史史实。了解化学史实,对“魔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矛盾充满好奇,了解相关史实。将化学史趣味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巩固了氢气的相关知识,而且润物细无声的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出]直到拉瓦锡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一种物质。

  讲解分解法确定纯净物的元素组成。

  活动三:电解水实验演示

  [讨论]两电极中产生的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活动五:检验电解水实验产生的气体

  [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管中的气体可能为氢气和氧气,分别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得出两种气体分别为氢气和氧气。通过对电解水实验的研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反应物组成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总结反思发展能力

  [过渡]至此我们完成对于水的组织的认识,实验做完了,故事也讲完了,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升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应当坚定自我,不人云亦云,一定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课堂小结]课后练习“活学活用”

  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习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习,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习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习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平,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平。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习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习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

  教学过程如下(学习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形成喷泉;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

  ③烧瓶未充满。

  [设问]通过现象:

  ①我们曾学习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习]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习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a.出现红棕色。

  b.出现白烟。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统一,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

  [练习]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习]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习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新闻媒体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曝光,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基础

  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

  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六、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从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技能、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交流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情况作出综合的评价,并给予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

  下面方案中分组做前面2个实验,教师演示后面2个实验学生并观察记录现象,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通过课堂的纸笔练习来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明确发展方向和需要克服的弱点。

  [纸笔评价](在课内进行,时间5分钟)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原来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2、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

  A、等于(m+n)g B、小于(m+n)g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3、小明在练习制作“糖葫芦”时,在给蔗糖加热时产生了炭黑和水(整个过程密闭),这一事实说明了()

  A、蔗糖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组成的

  D、蔗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4、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空气燃烧后生成的质量为()

  A、大于铁丝质量B、小于铁丝质量

  C、等于铁丝质量D、可能等于铁丝质量

  6、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是比反应物高锰酸钾的质量小,因此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为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七、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八、教学反思

  该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对演示实验1的改进,使学生对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中的化学反应都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使认识更加深刻,效果较好。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理解和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

  2、利用微粒观点,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

  3、通过学生合作设计、交流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学习用实验、观察法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4、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6、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展是曲折而漫长的,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习了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探究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这就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能判断出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变的。从能力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以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但是学生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没有把原子不变跟物质总质量不变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意义。

  2、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

  3、学生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2、学生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比较分析、启发引导

  学法: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情境,激思引趣

  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的消化、身体的成长、呼吸作用等,蜡烛燃烧也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化学变化。

  情景再现:点燃蜡烛

  问:关于蜡烛燃烧你有哪些了解?

  这些都属于定性研究,蜡烛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这节课我们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怎样变化的?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认真听老师介绍。认识化学变化的重要性。

  从化学的.角度观察蜡烛燃烧这个化学变化。

  学生从生成物、宏观现象等来描述这个变化。

  仔细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疑创景,激发引学

  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身边的化学变化为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认识定性、定量是研究化学变化的两个角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目标指导学生后面的学习。

  新授: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

  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怎样变化的呢?

  初步猜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猜想

  “权威”对比,进一步引发认知的矛盾冲突:

  (1)1673年波义耳的燃烧实验,结果质量增加。

  (2)1756年罗蒙诺索夫煅烧金属后质量不变。

  (3)1774年拉瓦锡的燃烧实验,结果质量不变。

  根据老师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变、变大或变小。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对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真正产生疑问。

  引发猜想,认知冲突

  让学生大胆参与并阐明自己观点,教师适时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感受化学家的探究历程,通过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质量是否守恒的欲望。

  2、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1)引导思考,明确思路

  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需要考虑的方面

  (2)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可供选择的三个反应:

  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3、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组织学生小组的成果展示和交流,鼓励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和改进方案。

  教师演示:探究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

  (4)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一组:探究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

  二组:探究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情况拍照上传。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一起明确研究的思路。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三个实验的方案,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仪器和用品,也可以自己创新,把方案记录在学案上。

  小组代表交流方案的设计思路、步骤或者装置图。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根据分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动手动脑,合作探究

  通过实验思路的整理为后面实验方案设计奠定基础,突破分组实验中的障碍。

  使学生个人探究与他人的经验互相借鉴和补充,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让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和创新,使实验方案不断优化,学习成果不断地丰富和提升。

  防止学生做白磷实验出现意外。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为后面的展示交流保留资料。

  3、展示交流,获得结论

  (1)小组汇报,展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并激发小组间的“矛盾”,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大家找茬,反思评价

  针对实验结果有误差,组织学生开展反思评价。

  (3)获得结论,总结提升

  总结:有气体的反应必须密闭,气球或注射器可以缓冲。

  汇报小组探究成果,评价老师上传的照片。

  对于有些小组实验的失败,找出原因,进行反思和评价。

  展示成果,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对比分析,正确认识

  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对比获得结论。

  同理,让学生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质量守恒关系,组织交流。进一步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突出重点。

  分析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得出质量守恒关系,获得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析三个反应中的等量关系,深入理解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关系。

  5、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的原因。

  (2)蜡烛燃烧质量减少的原因。

  学生交流,纷纷发表观点,学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

  情感教育,持续发展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求异探新,发展思维

  为什么宏观上一切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播放:“水电解”实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动画课件。

  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总结: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的本质。

  学生观看动画、讨论、归纳小结。

  由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

  知识迁移,开拓创新

  通过师生问答等形式,使互动交流达到高潮,使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决,使知识得到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充满快乐感和成就感。

  7、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教师对本节进行总结提升: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灭定律的一种表现,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利用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

  这节课我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化学变化的定量研究,我们也可以定性研究化学变化,定性、定量是科学研究的两个不同角度。

  学生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

  让学生树立了信心与勇气,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8、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①古人幻想“点石成金”,你认为可能吗?试解释之。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质量大。

  (2)请到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进一步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5

  一、课题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准备。同时为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4、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含义和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次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设计思路

  六、教学准备

  1、白磷燃烧前后物质质量的测定的视频,用flash动画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的课件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简史的录音。

  2、学生实验用品: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镁、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坩埚钳、烧杯、试管、托盘天平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根据实验结论推导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观察实验

  讨论

  通过几组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都是遵守质量守恒的。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总质量

  ②气体的质量不能忽略

  ③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讨论并解释化学反应后质量变化的原因。

  通过不同的事例让学生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意义

  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思考并讨论: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为何质量不变。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观察整个过程并推导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采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化学变化中,原来的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种类也没有改变,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增强了本节课的色彩,教学效果明显。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05-23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学设计04-15

初中化学课教学设计05-23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5篇)05-25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5篇05-23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06-12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10-25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必备15篇)10-30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