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5篇(精品)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
满腔热忱望成圣,欲与青史共留名。惜其之才漫五车,可叹苍天妒人才。一个本可以成为圣贤的才子王阳明,却因为加入了学派,不被世人承认。
王阳明,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后。改名王守仁,原本应是与孔子、孟子齐名的圣人,却因为加入了儒家学派,被世俗拒绝承认。从小,他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当圣贤。有一次,他问他的老师,人为什么要读书,他的老师回答,读书是为了去做官赚钱。王阳明当场就否决,说读书是为了当圣贤。他的老师听了,吃了一惊,认为他胸怀大志,日后必成大器,并对他说读书可以做任何事,即可做官发财,谋取生计,也可以悟千秋之道,成就圣贤之位,所以事无绝对。而老师的这番话,也影响了王阳明的这一生。为了成为圣贤,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守仁,并以此明志,立志成圣。为了悟道成为圣贤,他在新婚那夜跑到了荒郊之外去观竹悟道并且在那里坐了一天一夜,终于成功悟道,一朝悟道。后来,他又加入了儒家学派,并将儒家发扬光大,让其到达了最顶峰的地步。但却因为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和他加入了其学派的缘故,他的成就没有人去承认,最终与圣贤之位擦肩而过。
王阳明是个令人可歌可叹的人物,本可成圣却生不逢时,其成就不被承认,天妒英才啊!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2
湖州民间流传的毛笔故事,核心内容是:蒙恬到过湖州,就在这里发展了毛笔。这里,我们先来说清楚两件事:一是秦代的“笔”,一是历史上关于蒙恬的记载。“笔”字,是秦代开始用下来的。在未有完善的毛笔之前,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文字已经成熟,需要书写。(在这之前,文字先是刻下来。刻在龟甲、牛骨上,这时期叫甲骨文。)当时未有纸,文字书写在帛、竹简、木简上。书写需要有工具,这是时代的需求。战国的多个强国,都各自在试着制作良好的书写工具。历年考古出土文物上的'纹饰,明显是用书写工具绘划的。也出土过早期的书写工具,一九五四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古墓中,发现过用兔毛包黈在竹杆外的书写工具,是楚国的毛笔。当时各国发展书写工具的情况,还反映在文字发展的情况上,各国的书写工具叫法不一样。在《说文解字》中,“聿”字条下,说明,聿是指书写工具,“所以书也。”原来楚国的书写工具叫做“聿”,吴国叫做“不律”,燕国叫做“弗”,到秦的时候,聿字加上竹头,才叫做“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这里很明白说出,当时各国都有了书写工具,而秦国的“笔”,成为了主流,流传下来。秦国发展的毛笔,与蒙恬有关。《史记》上有蒙恬的传,记蒙恬的征战以及修筑长城,没有提到蒙恬造笔。但重要的野史《古今注》(晋代崔豹撰)中,叙述笔的发展,说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虽然所记不详,但这是古书上关于是谁始创毛笔的唯一记载。也一直没有人提出另外的说法。现在在湖州善琏镇那里有了这样生动的传说,有蒙公祠,有历史悠久的制笔传统,那么,参照起来,蒙恬制笔的故事,就具体起来了。毛笔,最好是用中山兔毫制。东汉的学者、书法家蔡邕,在他的《笔论》中说,书法,下笔之前,要先酝酿情怀,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可见中山兔毫在汉时已是很出名的。中山是什么地方?广东人说到中山,自然先想到中山县,孙中山的故乡。但中山兔毫说的不是这个中山。战国时,有中山国,在河北省中部。说蒙恬以中山兔毫制笔,很容易想到中山国,因为蒙恬在北方征战的时间很长。但蒙恬在忙于打仗的时候,应该不是用心于制笔的时候。另一个中山,是韩愈在《毛颖传》中提到的中山,韩愈把毛笔人格化,说他是中山人。这里说的中山,在安徽、江苏之间,又名独山,产兔毫出名。这里离湖州不远,蒙恬是很有条件发现这里的中山兔毫很好用的。那么,蒙恬有可能来过善琏镇吗?《史记。蒙恬列传》上说,蒙恬祖父蒙骜,先为齐将,后为秦将。蒙恬在秦始皇时,先做过“典狱文学”,做狱官,典管文字方面的事。秦始皇二十三年时,蒙恬的父亲蒙武与王翦攻楚,虏楚王。蒙恬可能就在这时候到南方来。后来,他就忙着在北方逐戎狄、筑长城了。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3
翻开《三国演义》,你的成就又一次次展现在我的眼前。你聪明机智,你协助刘备为统一三国不懈努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你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你在赤壁之战之前,周瑜想方设法地害你,让你7天造十万支箭,而你却倔强地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完成任务,前两天你让鲁肃准备草船,几个水手和几百个草人,而你却优哉游哉。第三天你和鲁肃趁着大雾,乘船下水在曹营前敲锣,惊得曹操立马派几千名射手齐发箭。却在船上悠闲地喝酒。还不忘记把船的另一边转过来,让曹操的射手把箭射满。事成之后,你还彬彬有礼地让几十位水手大喊:“谢丞相之箭。”气得曹操在府中大发肝火。你回到江边把箭全部拔下,第四天周瑜派人数箭,你不仅收获了十万支箭,还超额了,这可坏了周瑜的大忌。在此我也是非常地敬佩,你临危不惧,并不因为周瑜的任务太过分而火急火燎。你的镇定自若让我很是佩服。
你聪明过人,可星落五大原,你知道吗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忍受着关羽、张飞、刘备、赵云的一一离去,最后只余你一人,你辉煌了蜀国,也成就了蜀国。诸葛亮,你让我永不能忘怀!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4
高傲的淳于髡
淳于髡,是齐国人。他博闻强记,学业不局限于一家之言。他非常善于察颜观色、揣摩人主的心意。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了淳于髡,梁惠王单独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梁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连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把他比作神仙一样的人物,可我见了他,他根本不跟我说话,我连一点收获也没得到啊。难道是寡人不配跟他谈话吗?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宾客把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我前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马上;后一次再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却用在了声色上。我对此能说什么,只能沉默不语了。”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话转告了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个神仙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的时候,有人献给寡人一匹好马,寡人还没来得及看一下,恰巧淳于先生来了。后一次来的时候,又有人献来歌伎,寡人还是没来得及欣赏,就遇到淳于先生来了。我接见淳于先生时虽然喝退了身边侍从,可是心里却想着马和歌伎,确实是这么回事。”后来惠王再次接见淳于髡,两人专注地进行交谈,一连三天三夜都没感觉到倦意。惠王打算封给淳于髡高官爵位,淳于髡却客气地推辞不受。淳于髡离开时,梁惠王赠给他一辆由四匹马驾的精致车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两黄金。淳于髡终身都没有出仕做官。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5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难以担当大任。”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儒家经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深信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原文: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6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小的时候家境很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的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7
秦武王是秦国末期著名的君王,虽说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的雄心壮志与远大抱负,却不逊于任何一代有作为的秦国先君,乃至他的异母弟弟秦昭襄王和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但是,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的他,却由于一时的逞能与卖弄,而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险些改写一统天下的秦国历史。
秦武王生而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乌获、任鄙二将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英勇而倍受宠爱,秦武王即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
话说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单字说,也是凭借力大的缘故而闻名于乡里。他的力气大到什么程度呢——“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一次外出打柴,他看见两只公牛正在打斗,二话没说,上前一手握住一只牛的牛角,愣是硬生生地把两只牛给分开了。其中一只牛见此人有偌大的力气,当时也就服软了,匍匐在地,而另外一只牛则有点桀骜不驯,两只牛角不住地晃动,大有要抵死孟贲的意思。孟贲当时就怒了,后果很严重。他用左手按住牛头,右手就去拔牛角,瞬间牛角被拔出,牛血喷出丈余高,那牛也立马倒地而死。
人们都害怕他的蛮力,都不敢与他发生争执。没过多久,他就听说秦武王正在招募天下间的.勇士,他认为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就前往秦国投奔秦武王。从齐国到秦国要经过黄河,过黄河当然要坐船而渡,然而此时岸上等待坐船的人很多,按照当地人的规矩,应该排队登船(这一点今人应该好好学学)。然而孟贲来晚了,而他又不是讲规矩的人。于是,他把前面的人都拉扯到自己的后面,抬脚就要登船。
当然有些人会看不惯,既而气愤,既而拿船桨打他的头,一边打一边说:“你以为你是孟贲啊,不排队就登船?!”看来他的名气还真是不小,都传到黄河沿岸了。孟贲二话没说,扭头就用双眼瞪他,顿时怒发直立,眼睛大有瞪裂之势。只见他大吼一声,河中瞬间波涛汹涌,先前登上船的人,都随着船体的摇动而站立不稳,纷纷掉入河中。为了早日见到秦王,孟贲也不与他们过多的计较,他把船桨插在岸上,站在船上用脚猛地一蹬,船儿瞬间已到十余米外,转眼间已经到了河对岸。
很快,他来到咸阳城,求见秦武王。秦武王经过测试,知道他也是个名不虚传的人物,于是也拜为大官,与乌获、任鄙一起受宠。
前面说过,秦武王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耻于与六国为伍。见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他便把秦秦国的相国一职,改称为丞相,且设左右丞相各一人,以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秦武王素知甘茂、樗里疾都是博古通今、头脑极其聪明之人,于是借一机会单独问二人道:“由于我出生在偏远的西戎,从未有目睹过中原的强盛之势。如果你能让我得到三川所在的地区,能够一游巩、洛之间,那么,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什么意思呢,如果我能灭掉周王室,得到应有的威望,那么我就是死了也值得!
最后,秦武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攻打韩国(此韩国非今之韩国),樗里疾则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不光遥远而且艰险,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万一赵、魏二国再从背后偷袭,那后果不堪设想。秦武王转过身来看看甘茂,甘茂则自请入魏,让魏王不但不偷袭秦军,而且还会让魏国出兵助秦。武王当即大喜,给了甘茂很多财物,让其出使魏国。魏国答应出兵助秦。
不久,秦武王让甘茂率军十万伐韩。后来有增兵五万,使乌获前往协助甘茂。秦、魏两军大战于宜阳城下,乌获手持铁戟一双,重一百八十斤,独入韩军,身后军士所向披靡,没有敢抵挡的魏军。甘茂与大将向寿各率一军,乘势并进。韩兵大败,斩首七万有余。乌获一跃登城,手攀城墙外沿,没想到这是个豆腐*工程,没有禁得起乌获的巨大臂力,顿时坍塌下去,可怜乌获将军,被摔得粉身碎骨。秦兵受其感染,很快便拔下宜阳。韩王惊恐之下,只得让出三川之地。三川之地到手了,第一个愿望也完成了。
接下来该游玩于巩、洛之间了,于是,秦武王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和大队人马起程,直入周王室所在地——雒阳。
周郝王遣使到郊外迎接,礼节极其隆重。秦武王拒绝了周王的召见,他急于要见几件东西,是什么东西这么让他急不可耐呢?原来是象征着王权的——九鼎。他早就让人打听清楚了,九鼎就放在周王室太庙的一侧。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周太庙所在地。走进侧室,果然见到九个宝鼎一字排列,相当整齐、壮观。这九鼎是当年大禹王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上面记载有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士之数,足耳都有龙文,又称之为“九龙神鼎”。后来夏朝灭亡,九鼎落于商朝,为商朝的镇国之重器。等到周武王攻克殷商,就把九鼎迁到了雒邑。当年迁移之时,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人、马、车、船,能用的都用上了,宛似九座小铁山,都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
秦武王周览了一回,赞不绝口!鼎的腹部刻分别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秦武王指着“雍”字鼎叹道:“这个雍鼎,说的就是我们秦国!我要把它带回咸阳。”于是转身问守鼎的官吏曰:“此鼎可曾有人能举起来么?”小吏叩首答道:“自从有这个鼎以来,从来都未有人能举得动它。听人说每个鼎都有千余斤之重,谁能举得起来啊?”武王于是有转身问任鄙、孟贲:“你们二人力大无穷,能举得动这个鼎么?”任鄙不光是个勇士,而且还是个聪明人。他知武王依仗着自己的力气,喜欢争强好胜,于是乃推脱道:“小人只可举动百余斤的东西,这个鼎太重了,小人举它不动能胜。”但是孟贲却是个愣头青,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用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只见他把袖子一卷,上前说道:“小人来试试,若不能举得动,大王也不能怪罪!”
于是,孟贲将腰带束紧,用两个铁臂紧紧抓住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雍鼎”离起地面约有半尺,但很快又落回原地。由于用力过猛,孟贲眼珠迸出,鲜血直流。秦武王笑道:“爱卿果然力大。既然爱卿都能举起此鼎,难道我还不如你么!”
这时,任鄙进谏道:“大王乃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尝试!”武王笑而不听。当即解下锦袍玉带,束缚腰身。任任鄙上前抓住他的衣袖再次劝谏。秦武王曰:“你自己没本事,难道是妒忌我?”鄙遂被说的顿时无语。
秦武王大步向前,心中想道:“孟贲只能稍稍举起,我偏要举着它走动几步,那是方才能显现出我的王威!”于是,他猛的吸一口气,用尽生平神力,同样大喝声:“起!”那鼎也离地半尺。刚要转身走几步,不觉体力已经耗尽,大鼎从手中不觉落下,秦武王来不及收脚,大鼎已经重重地砸在他的右脚上,只听一声闷响,将右脚胫骨压个粉碎。武王大叫一声:“疼啊!”登时昏死在地。
随从人员慌忙将他扶回住处。鲜血很快染红了整个床第,秦武王疼痛难忍,捱到下半夜就呜呼哀哉了!真真的中了他那句话——‘今如果你能让我得到三川所在的地区,能够一游巩、洛之间,那么,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今日果然死于雒阳。
其实,秦武王的结局完全可以是很美好滴,只因为他太争强好胜,以至于因此而命丧黄泉。你问我孟贲的下场啊,他几天后就被公议处死,连带着灭三族!从此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做人不能说不能争强好胜,但要看是什么事,有没有必要去争那个强、好那个胜。有时候学学任鄙,稍微收敛一下个性,考虑下事情的后果,也许事情的结局会是另一种样子!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8
沆瀣一气(崔沆、崔瀣)hàng xiè yī qì
[释义]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语出] 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正音] 沆;不能读作“kēnɡ”或“kànɡ”。
[辨形] 沆;不能写作“沉”;气;不能写作“起”。
[近义] 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反义] 志同道合 肝胆相照 精成团结
[用法] 含贬义。比喻气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1)日本入侵者和伪军~;镇压抗日英雄。
(2)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到处惹是生非。
[成语故事]
隋唐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唐僖宗当政期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地录取了。发榜那天,崔瀣见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兴。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称他为恩师。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涩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于是,爱凑趣的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象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9
李由——秦朝将军,丞相李斯的长子
政治生涯
李斯之子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
,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七十岁的`丞相李斯深有感触地说:“当今为大臣者位无高于我者,我可以称为富贵之极了。”然而盛极则衰,好景不长。
事迹
沙丘之变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南至云梦,东南至会稽山,刻石颂德。
七月,始皇病死沙丘。佞官赵高胁迫丞相李斯诛杀公子扶苏,改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扼守三川
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义,一举攻下大泽乡。接着又攻下蕲县,势如破竹。当义军攻下淮阳时,战车已有六七百乘,骑兵千余骑,士卒数万,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三川郡守李由立即派人飞报丞相李斯:“贼军十万已到许县,日夜可达荥阳,城内25000名士卒日夜铸兵器,加固城墙,挖拓城河,防哨巡守。无奈兵力悬殊,存粮也只可用数月。望速派兵增援。”李斯立即向二世呈奏。正在咸阳宫取乐的二世一听,竟吓得丧魂落魄、六神无主。
李由知道形势严峻,就亲自带兵防守。为稳定城内秩序,他组织百姓协助守城,令掌管治安者加强检查,防止奸细混入城内。
第二天黎明,城外鼓角震天,义军潮水般涌到荥阳城下,箭如飞蝗射向守城者,并强渡城河架云梯攻城。李由指挥守城将士勇猛还击,死者的血染红了城河水。
一连几天激战,双方伤亡惨重,义军只得撤回淮阳。《史记·陈涉世家》载:“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属蔡赐为上柱国。”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0
康熙皇帝每次"围猎"场面都相当壮观,他老人家注重保护生态平衡,不定时轮换围场。八旗精锐兵在皇上统一指挥下,有序集结。只见康熙爷夹马直冲,每每搭弓射猎,必有所获,自然引起随从阵阵喝彩。岁月不饶人,康熙每射猎一阵子,就要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到了晚上,围场上宿营地篝火熊熊燃烧,一时间,烤肉飘香,人欢马鸣。
皇上出远门,不管是狩猎还是巡视,一直有午睡习惯。长此以往,张廷玉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在皇上午睡时,准备好票拟,以待皇上醒后裁决。
都不得罪
一天中午,皇上突然醒来,从帐篷里走出来,看见张廷玉在烈日下一边默读折子,一边做条目登记。康熙一见张廷玉汗流浃背样子,觉得作为天子近臣,如此做法,有失朝廷体统,便训斥张廷玉说:"那些无关痛痒折子,不是让李光地在京城票拟吗?为何送到围场?也不知道胤是怎么监国。看看你这个狼狈样,朕颜面给你丢尽啦!"
张廷玉吓得跪地磕头,不停地念叨说:"微臣罪该万死,有损朝廷体面。"
是皇上有错。他老人家忘记了,李光地年老多病,不能过度操劳。张廷玉正值盛年,围猎前,皇上就在南书房交代过,所有折子都要送到塞外,他要亲自过目。票拟一事由张廷玉全权负责,实在忙不过来话,随驾几位内阁学士协同处理。
张廷玉不忍心说明真相,怕徒添皇上伤感。这个时候,随驾围猎十二阿哥,来到皇上帐篷边,悄声走到管事太监梁九功跟前,问个究竟。十二阿哥知晓实情后,附在皇阿玛耳边,私语几句。
皇上喃喃地说道:"朕真是老了,张爱卿速回帐篷吧,外面日头太猛了。"
为了消解皇上伤感,张廷玉立马把皇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他愧疚地说:"都是微臣该死,不应当在太阳底下票拟,万一走漏朝政机密,可是死罪啊,请皇上惩治微臣。"
皇上问道:"张爱卿,外面太阳这么烤,为啥不到帐篷里票拟呢?"
张廷玉心里"咯噔"一下,他想,千万不能说漏嘴,于是说:"外边敞亮,读折子清楚。"
张廷玉在君臣交往上,比他老爸机敏许多。昨晚,同僚聚在一起,喝酒划拳,闹腾一宿,眼下还在帐篷里死睡。大伙平时公务繁忙,难得聚会搞娱乐活动,在京城,恐有结党营私嫌疑。这厢大伙一乐和,全都喝倒了。张廷玉担任票拟重任,不敢贪杯,因帐篷里酒气熏人,出来透气,觉得外面工作还敞亮。张廷玉准备走进帐篷,没想到皇上跟来了,好在十二阿哥赶来圆谎,缠着皇阿玛去观看他战利品。皇上生平就喜好狩猎,随即与十二阿哥一道去觀看阿哥们猎物。张廷玉躲过这一劫,皇上和同僚都没得罪,真是官场牛人啊。
张廷玉在木兰围场票拟场景,感动了皇上,康熙回京后,赏了张廷玉不少财帛。因为张廷玉在木兰围场替大伙撒了谎,同僚们肯定念他这份情。张廷玉觉得没什么,大家同朝为官,应该互相帮衬,况且都是给皇上打工,同事之间走动,只要不是结党营私,联络感情,也是有必要。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1
白琳功夫经过发端兴盛、由盛转衰、由衰转盛和兴盛式微等四个时期。
清代至民国之前为发端兴盛期。据相关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福鼎出境红茶2万箱,每箱50市斤,远销上海等地。
民国初期,茶叶由盛转衰,年产值不到百万元。民国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由衰转盛时期,福鼎功夫茶主产区白琳、点头等地茶叶十分兴旺,茶商贸易繁荣,茶栈茶馆林立。
茶商向洋行或大茶行承包精品功夫茶在指定港口、码头交货,再由洋行、茶行外销港澳及欧美各国。在白琳本地,已经出现不少资本雄厚的茶馆,摆脱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将功夫红茶运至营口,转运满洲里销往原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功夫红茶兴盛式微期。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外对红茶需求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红茶改制。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2
蔡邕:三国里最倒霉的人
我们在品三国的时候,看的是曹操的老奸巨猾,看的是关羽的至死忠诚,看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是,你有没有看到一个非常倒霉的人呢?这个倒霉的家伙就叫蔡邕。蔡邕倒霉就倒霉在他的才华上。
蔡邕非常有才,而且是多方面的人才!经史、天文、数学、绘画、书法、音乐等,都有很深的造诣。正因为他的才华横溢,他才被“群芳”所妒。有人妒出了“高血压”,有人妒出了“心脏病”,有人妒得没治了短了命,有人恼得恨不能一脚将他踩进泥坑里。
蔡邕作为议郎,曾被汉灵帝召进宫中商策。他直言不讳地斥责“帝贪,政暴,吏酷”,说了一大堆坏话。大宦官曹节听了这些话后心里特别不舒服,逼着皇帝治蔡邕一个“议害大臣”之罪,不仅下了狱,而且还要处死。幸亏有忠臣死谏,他这才保住了颈上人头,被流放到朔方边地。
宦党曾派刺客一路追杀欲将他致死途中,但刺客却被他的忠勇之气深深打动,未忍心对他下狠手。一招不灵,宦党自然不会死心,他们又贿赂地方官员,让地方官员找个适当的机会除掉他。好在那地方官也是个好官儿,十分羡慕他的才华,非但没有下手,反而将此事透露给他,让他多加小心处处留神。蔡邕就这样绊绊磕磕、慌慌张张、窝窝囊囊地活了一阵子。
这以后,蔡邕上书皇帝,要求写《后汉书》,皇帝便诏免他的`“罪过”,令他返回原郡。可是,蔡邕在即将返乡的时候又生出了波折——当地太守、大宦官王甫的弟弟为他饯行,他死活不买这个账,结果又被上书诬告,他被迫逃到了江南。这一逃,就是十二年。
要说“知人善任”,还得说是那个大奸臣董卓。他威逼蔡邕进宫,若不进宫就要诛灭他的九族。蔡邕为了他的九族免灾,被迫应召。可他应召不久,坏事情又来了——董卓被王允灭了九族。董卓死后,蔡邕对董卓念念不忘,毅然当市抚尸大哭。这让妒忌他、仇视他很久的王允抓住了把柄,立即逮捕他欲判死刑。可惜的是,是否要判蔡邕死刑的争议尚未停止,蔡邕就死在狱中了。
蔡邕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才啊。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3
公元前263年,秦昭公派大将王龁进攻韩国的上党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一带。上党的守将不愿意归降秦国,就把上党的地图献给了赵国。上党的百姓也纷纷涌向赵国,一时间,赵国的长平,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高平市,成为了秦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
这时,赵国的大将赵奢已经去世,丞相蔺相如又在重病之中,赵孝成王只能派老将廉颇领兵二十万去守长平,一边安抚韩国的难民,一边抵御秦国的队伍。
廉颇身经百战,在与秦兵几次交手遇挫的情况下,赶紧改变战术,依托有利地形,坚守营垒,暂不应战。秦军几次来攻,廉颇始终不予理会。
王龁的队伍被抑制住了,而且,两军的对峙足足持续了三年。
王龁无奈,只好向秦昭公报:“大军长期驻扎在这里,恐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好呢?”
秦昭公也很着急,就向自己的丞相范雎问计。
范雎说:“大王不要着急,臣有一个办法,可以让赵国撤换主将廉颇。”
过了几天,在赵国的宫廷、都城邯郸以及赵国的队伍里,到处都散布着关于廉颇的谣言。谣言说:“廉颇年纪大了,怎么还敢与秦军交战呢?要是让年富力强的赵括带兵,早把秦军击败了。”
谣言里所说的赵括,就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喜读兵书,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自诩天下第一,连他的`父亲都不在话下。
其实,这些谣言都是范雎派人用重金买通了赵国的贵族,又由他们散布出去的。赵孝成王被迷惑住了,居然真的打起了用赵括替换廉颇的主意。
他问赵括:“你能打败秦国的队伍吗?”
赵括狂妄地回答:“要是秦国的白起来了,我也许会考虑一下如何与他交战。如今来的是王龁,我一战便可以击败他!”
赵孝成王听了他的话,十分高兴,马上拜赵括为大将,让他去接替廉颇。
赵括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赶紧给赵王上了一道奏章,劝他取消自己的决定。奏章上讲,赵括的父亲生前曾对她说过这样的话:“赵括这个孩子把用兵打仗看做儿戏,只会空谈,不懂实战,将来,赵国最好没有战争,如果有战争,让他来统率三军的话,赵国的命运恐怕就会很悲惨了。”
可赵孝成王哪里还听得进去这样的话,竟又调兵二十万,让赵括领兵赶往长平。
赵括手里有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对手下人说:“廉将军太保守了,秦军有什么好怕的,如果他们再来进攻,我们就迎头打回去,一举击败他们,然后再乘胜追击!”
秦国的丞相范雎见自己的离间计成功了,就让秦王秘密派白起接替了王龁。白起一到长平,就设下了埋伏,然后又故意打了几个败仗,让赵括自觉用兵如神。赵括哪里知道是计,一路追赶秦军,把四十万大军带到了秦军的埋伏圈里。
白起一声令下,秦军迅速地把赵括包围了起来。赵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之后,终于熬不住了,就想带兵杀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给射死了。
赵军听说主将死了,纷纷扔掉武器,向秦军投降,后来他们全部被秦始皇活埋了。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4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不上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15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盯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措。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故事 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06-25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06-20
历史人物的故事01-03
历史人物的故事04-24
历史人物的故事【精选】06-03
历史人物的故事07-08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通用)06-23
历史人物经典故事05-27
历史人物故事04-13
[通用]历史人物的故事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