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方案

时间:2024-07-09 16:49:07 音乐 我要投稿

音乐课教学方案实用(1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课教学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课教学方案实用(15篇)

音乐课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 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将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音乐课教学方案2

  活动目的: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2、辨别不同的声音。

  3、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帮助。

  活动准备:

  小青蛙、小鱼的布偶。

  课前带幼儿观察了解下雨、小溪流水的声音特征。

  各种雨具、洗浴喷头、水盆、扎眼的矿泉瓶、扎眼的塑料袋、喷壶、砂纸、塑料纸等材料。

  有关下雨、小溪流水图片及音像制品。

  活动过程:

  1、淅沥沥下雨了,小青蛙(布偶)说:“我最喜欢下雨天了,我要到雨中散步去!”于是小青蛙兴高采烈地打着雨伞出门了。(播放音带)

  2、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我们来学学春天下雨声音吧。你能用桌上的材料制造出春雨“沙 沙 沙”的声音吗?

  3、小青蛙走着走着,雨停了。咦,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音带,并让幼儿讨论)一条小鱼游过来说:“这是小溪流水的声音!”小青蛙说:“真是清脆好听呀!”

  4、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你能用这些材料制造出小溪流水的声音吗?

  总结分享:

  请幼儿想想,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制造出春雨沙沙、小溪潺潺流水的声音。

  活动评价:

  1、这几天还不错,春雨多了起来,于是我们马上组织孩子在阳台上或室内隔着门、窗进行观察、倾听,利用各种感官来感受沙沙的春雨。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争着抢着往前挤,伸手用手接,还有的说:“春雨落到地上,地上全是泡泡呢。”“沙沙的,真好听!”……通过多个活动孩子们对水有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紧接着进行第二个活动《水会唱歌》。使他们对各种声音充满了好奇。

  2、活动中,由于幼儿非常兴奋,水撒到衣服上的居多。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找找哪些东西也能发出类似春雨、小溪流水的声音。

音乐课教学方案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等内容。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轮唱等内容。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够吹奏口风琴,个别学生能够演奏某些民乐器。他们性格比较活泼,接受能力也教强,有一定的表演欲,音乐基本功较为扎实,但在歌唱方面气息音准还有待提高,在情感表达方面稍有欠缺。因此我在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这条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性。

  三、教学目标:

  1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 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4 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一、情境导入

  教师要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诗歌、语言、故事、游戏、猜谜语、歌曲、舞蹈、律动、绘画、图片、动画、录像等手段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也可利用自己的特长,如:舞蹈、声乐等方面的特长进行表演,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歌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师生互动,让学生领会新课学习的意图,并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学习。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教师可以先通过范唱、播放VCD或录音歌曲让学生倾听,从听觉上感受歌曲的意境、情绪、内容。在听的同时,从视觉上展示音乐形象,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音乐(可结合音乐游戏进行),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达到初步认识歌曲,了解歌曲的目的。

  2整合作交流,学习新歌

  教师可通过一系列手段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学生自由学唱歌谱,学习歌词理解歌曲内容,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让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几句,哪几句比较难,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这样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将歌谱和歌词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听歌曲的旋律走向、力度的强弱、节奏的跳跃舒缓,感受词曲结合所带来的丰满的艺术形象。这样便于提高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口语表达等得到协调发展。

  3.演唱歌曲,体验音乐

  教师进一步提炼音乐形象,可通过课件、实物等手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挖掘歌曲的内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演唱歌曲,整体体验音乐形象。调动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表现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声音表现能力。

  三、创造表现

  1整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感受歌曲的意境,结合艺术的其他表现形式,如:表演、舞蹈、诗歌、创作等,挖掘歌曲的文化底蕴,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涵。

  2.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学生分组表演,开展师生、生生的.相互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关注他人的不同见解,并以合作的心态接纳他人的不同见解。这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变成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本环节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四)完美结课

  此教学程序中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所授歌曲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灵活设计运用此教学策略。

  五、教学进度:

音乐课教学方案4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启动情感。

  1. 谜语导入,师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集体猜谜语)。给大家一个惊喜喔。

  2. 大家真聪明,原来这个谜语说的就是美丽的蝴蝶。看(点击电脑动画)美丽的蝴蝶仙子飞来了。它给我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曲子。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设计意图: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而谜语式的导入方式针对大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由此制造的悬念更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活动一开始,我就用谜语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体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电脑动画启发幼儿的情感。从而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初步欣赏,幼儿结合。

  1. 听完曲子后提问:听这首《化蝶》,你感觉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2. 谈话: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乐曲。我们再来听听乐曲中蝴蝶在干什么?(邀请个别幼儿讲述)

  3. 师谈话:听这首乐曲,除了能感觉到蝴蝶飞来飞去,还说了什么事呢?

  (播放电脑动画)

  4. 师生谈话:你感觉到了什么?蝴蝶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如何让音乐欣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精神创造活动,使技术含量高。

  为抽象的音乐欣赏变得形象生动、富有童趣,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为此,我设计了电脑动画,在欣赏——设问——再欣赏——再设问——电脑动画结合这一环环相扣的过程中,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主动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接纳,去欣赏音乐《化蝶》的美。

  三、动作表达,分辨乐句。

  1. 师设问:我们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几次?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示。

  (播放音乐,伸出食指,手划节奏,由此感知乐曲有四句。)

  2. 师谈话:我们听出来了,这首乐曲共有四个乐句,那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已经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

  3. 依据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把掌声送给你。

  4. 师生谈话:为什么大家用的动作,到乐句末都是慢慢的,或是停下来的动作?(幼儿自由讨论,了解乐句句末用停止动作表示较为恰当。)

  设计意图: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音乐的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较大的感染力。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强烈地需要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动静结合;另一方面,幼儿能较形象直观地掌握乐曲四个乐句的结构特点,自由发挥,互通信息,这种开放性的形式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广阔天地。

  四. 创编动作,感悟音乐。

  1. 师谈话:蝴蝶仙子说,它要成立一个舞蹈队,专门表演《化蝶》这个舞蹈,谁愿意参加?

  2. 集体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并随音乐表现,师观察幼儿表现。

  3 老师:我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结束的.时候就用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来表示。(个别幼儿示范,摆出静止造型动作)

  4. 点击电脑,师谈话:让我们看看蝴蝶仙子是怎么跳舞的?

  5. 提供盆花(自制纸花),邀请四名幼儿表演。师谈话: 让我们看看,谁会被蝴蝶仙子选中呢?(根据大多数幼儿的评判,为表演的幼儿佩带红、蓝标牌)

  6. 师谈话:祝贺被选中的小朋友,没有选上的小朋友也别泄气,继续努力哦。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体验环境,采用双主体湖动模式,只要不影响同伴,幼儿可以用各种动作,随着音乐旋律释放表演激情,而教师始终饱含热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五. 扮演角色,充分体现。

  1. 出示蝴蝶,花朵头饰,师谈话:看,蝴蝶仙子送来了什么?

  2. 要求幼儿两两相对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听音乐,按乐句做蝴蝶或花动作。

  3. 师观察幼儿表现,见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与“花朵”的目光交流。

  4. 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音乐课教学方案5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课标要求,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孩子想象力。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1、教师伸出一共手指:让小朋友想一想一共手指头可以变什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一个手指头呀,就像毛毛虫呀,爬爬爬)

  2、师:两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两个手指头呀,就像小白兔呀,跳跳跳。)

  3、三个手指头又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总结前三句儿歌,带小朋友练习仿编儿歌。

  四、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

  师: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2遍)

  五、巩固提升

  1、分组表演

  2、创编儿歌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音乐课教学方案6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本文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培训。

  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2)被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以提高;(3)建立一支热心并胜任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与开发的音乐教师骨干队伍;(4)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改革与课程评价研究

  1.评价内容:(1)学生方面: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2)教师方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

  2评价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3.评价流程:档案纪实、分项积累:发挥特长、强项评价:鼓励为主、综合评定。

  (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提供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2)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音乐教学容量;(3)加强学科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三、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创新程度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鼓励探究式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3.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4.本课题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目的中从四个层面强调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做法。

  5.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6.体现了学科功能即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功能、有陶冶情操培植学生品质的功能、有健身育心的功能、具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功能。

  7.本课题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二)理论意义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应用价值

  1.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音乐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经验,培养和锻炼教师,为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四、确保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措施

  (一)基础

  课程改革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必须由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安排。为此,我区成立了由区教委主任、副主任、普教科科长、进修学校校长、各业务部主任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组成的课政领导小组。教委主任亲自参与听课、研讨、例会等活动,了解实验工作的进程;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由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及时反映基层学校的问题,及时与进修学校各部门沟通,及时反馈区教委,共同研讨,商榷解决途径。这种行政、业务、基层三维度组建起来的组织机构,为课改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使我们的课改实施得以顺利进行。

  (二)条件

  1.教师提高自我的愿望强烈,参与课改的热情高涨。

  2.有多位一体的组织保证。

  3.课题项目负责人是西岗区音乐教研员和科研室人员,小学高级教师,曾在《大连教育》《辽宁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获得过辽宁省优秀音乐教师称号,所写的论文在省、市多次获奖,多次上过国家、省、市、区观摩课,有实际教学经验,指导教师的课在国家、省、市获奖。

  (三)措施

  1.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我们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工作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汇报实验情况,总结出现的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强化了实验过程的监控。

  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成立由科研室、小教部、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新课程实施研究中心组,定期组织全区范围内的研讨,发挥中心组的辐射作用。

  3.建立教研制度。我们改变了过去各校独立教研的方式,采取全区统一教研,分片教研,及时交流,共同研究,切实把握教育改革方向。

  4.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每位实验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札记、教材小议、课后小结、教案、教学随想等分期上交教研员,及时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新课程的验证积累实证。

  5.建立经费保障制。区教委设立了“课改”专项经费,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研究程序与预用效果

  (一)研究程序

  第一周期预定为3年(20xx.7~20xx.9),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启动阶段(20xx.7~20xx.9)

  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2.研究阶段(20xx.9~20xx.7)

  (1)研究前期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

  (2)研究中期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学校和骨干教师引入研究实验的层面。

  (3)研究后期主要任务是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在没有外来特定支持条件下能独立实施课程,使学校、教师研究课程改革活动持续化。

  3.总结阶段(200.7~20xx.9)

  全面总结实施课程改革实验,提炼研究成果。

  (二)预期效果

  1.阶段及周期实验报告。

  2.新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3.全员培训经验总结。

  4.课题评价经验总结。

  5.新课程资源开发成果。

  6.对小学音乐学科实验教材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7.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研究报告。

音乐课教学方案7

  一、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

  二、按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树立哪些新理念?应探索哪些新方法和新策略?

  三、当前课堂教学上存在大量高耗低效的教学浪费现象,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优化教学设计角度去思考,应该怎样加以克服和解决?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上是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教学设计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多数教学水平高,课上得比较好总是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而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差,水平低,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他们不会做课堂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是教师的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因为设计教学的过程,既可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又涉及教师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它反映的是教师的创新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教学才能上层次、上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研究表明,今天的教学设计和以往的备课(教案)是不相同的。

  首先从着眼点上看,以往备课教师关注的是“课”,忽略的是“人”。教师为如何“讲”而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学定教”问题,这是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

  其次,从发挥教师作用看,以往备课教师是在执行贯彻教学大纲,教师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动地传授好教材的知识。我们的教师无异成了二传手。因此教师的个人的.教学创造性,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需要教师具有优化组合教材的能力,要求教师高了。

  俗话说得好,凡是预测立,不预则废。

  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完成教学目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并筹划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的总体构想。

  那么教学设计与课改有何关系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预示着基础教育改革是一次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学评价的深刻的变革。这是一次带有文化转变意义并改变教师角色整体系统的深刻的改革。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整体设计上加以突破。没有整体教学设计上的转变和突破,就不可能贯彻精神,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例如:传统教学模式六步法-师生问好-发生训练-复习歌曲-新授课-歌曲处理-综合表现。可以看出来这样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封闭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与新课改相违背。按新课程理念我们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师生探索-拓展延伸。这样才能真正给学生更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发展。

  课改实施以来,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已用新教学设计替代传统的“教案”有的教师把教学设计分为“设计理念”“设计特点”“教学过程中设计意图”后附“课后反思”。

  有的教师教师教学设计含有“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后附有“教学手记”。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和写法。可以看出课改后教学设计从浅层次的编写教案进入深层次的教学设计。

  但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严重存在高耗低效的教学浪费现象.表现如下:

  1、教学目标意识不强

  教师备课时间不充分.弄不清教学目标,上课抓不住重点,难点,课堂随意性大,东扯葫芦西扯瓢,教学完全处于盲目状态.

  2.教材处理不当

  由于教师不做总体设计。教材没能很好处理。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由于不善于教学设计,内容不连接,缺乏整体感,没有教学主线,缺乏条理性。

  3.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教师讲的多,不给学生思考、交流时间。更没有活动自由的空间。造成学生没有兴趣,失去学习的欲望。

  4.追求形式,不重实效

  不重实效,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学生自由放任,轻轻点水,缺乏内涵。导致教学时间精力上的浪费。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必须靠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 教师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应转变六种意识。

  —.树立课程意识。

  传统教学教师有的是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缺少的是课程意识。按照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也就是我们要树立大的课程观。

  那么树立课程意识,意味着什么?

  首先,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教学过程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五种因素整合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只有孤立的每个因素都集中整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课程功能。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组织形式、环境五个因素的整合。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课程不再只是载体,而是教师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其次,教学组织形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

  传统式课程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新课程课堂上教师变“讲师”为“导师”师生信息反馈,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向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

  第三、教师要由被动地执行和施授课程,变为主动开发创新课程。

  以往的教学理念中,课程是国家的事,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都是专家编织出来的,与教师没有什么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是被动的执行课程者而是课程创造者,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维持生成和转化的过程。

  二、树立过程意识

  传统教学的教师缺少过程意识,重结果、轻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增加过程意识,不仅要重教学结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本身价值。

  案例

  增强过程意识,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过去是清一色答案。没有问题。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它为问题而存在。可见我们的过去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问题”清一色的标准答案,相同的回答,相同的动作,整齐划一,而新课程强调的是给学生留下问题,让学生达到课虽尽,余味却无穷。

  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教师带着一个问题走进课堂,学生带着无数问题走出课堂。

  三、树立导学意识

  所谓导学意识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动力、方法、交往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评估的关注、组织和指导。

  树立导学意识首先教师要有“以学定教”的思想。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关注和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能、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与快乐。

  其次,树立导学意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陶行知说:世界上的先生有三种。第一种是只会教书,把学生当成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他注意的重心从书上移到学生身上了,不象从前拿学生配书本、而是拿书本来配学生了。而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第三种先生是好的先生,他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生学。把教与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一辈子负责,是本次课改的重要任务。

  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有两大系统:即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但作用不同。

  四、树立开放意识

  传统教学设计一般把学生封闭在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里。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突破这三个中心,实行开放式教学。

  如何去突破三个中心?首先,突破课本为中心,改变过去讲“课本课本、

  一课之本”,提倡开发课程资源,即在学好用好教材基础上,还要超越教材,教材只不过是例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突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不在是由教师垄断的一统天下。教师角色和责任,在于引领和点化,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破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用大量静态化转变为大量的动态分解分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各种情景。)

  再次,突破课堂为中心,可以在教室内还可以到室外。(看剧、听音乐会、专业教师训练、网络)

  五、把握整合意识

  传统强调学科独立,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课改整合基础教育把各种知识分成若干的学科来进行教学。许多分解的知识本身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联系十分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资源时,必须具有整合意识,以本教学知识为主。尽可能去吸收各学科知识的素材和营养。(城四 整合教研组)

  六、树立创新意识

  课改突出特点是为教材的编写,为教师开发处理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为学生评价学习有一定的空间。奥托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都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苦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宝。”希望每位教师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不断的挖掘自身的创造力,从而去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优化教学设计,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一级一级的登上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音乐课教学方案8

  活动名称:

  《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

  丫丫前面有几座山?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丫欢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音乐课教学方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运用创编的动作参与表演。

  2.随乐曲合拍地做蚂蚁走路、打招呼等动作。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和与同伴交流,享受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蚂蚁头饰(头箍与毛根条自制而成),图谱,记号笔,音乐《蚂蚁搬豆》(原曲为《不倒翁诙谐曲》)。

  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的特征和生活习惯有初步的了解。

  环境空间:幼儿围坐成半圆形或马蹄形。

  活动过程:

  1.出示"神笔",师画小蚂蚁,引出主题。

  (1)师:瞧,今天老师又带来了神笔。看,这次它能变出什么小动物?(师当场画小蚂蚁。)师:我们和小蚂蚁打个招呼吧!在幼儿随意打招呼后,师尝试启发幼儿用这样的节奏进行打招呼。(拍拍拍拍拍,嗨,你好。)(自我评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主要节奏前置,以降低学习的难度。)(2)借助提问与表述,巩固幼儿对小蚂蚁特征的认识师:小朋友喜欢小蚂蚁吗?那谁来说说小蚂蚁长得什么样?幼儿表述后师简要总结。(六条腿、一对触角,头,身体,尾部。)师:小蚂蚁长得那么可爱,怪不得小朋友都喜欢。现在,我们也把自己变成小蚂蚁吧(提示幼儿戴上头饰)。

  (自我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幼儿重温蚂蚁的特征与习性。)2.创设情境,感受乐曲,自主表演(1)创编、表演蚂蚁走路、打招呼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了可爱的小蚂蚁,老师就来做你们的蚂蚁妈妈吧。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吧!呀,我们小蚂蚁是怎么走路的?(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然后师将幼儿动作巧妙组合,形成固定节奏。)集体练习蚂蚁走路动作(跑跳步)(走走走走走走)。

  师:哟,这不是我们的好朋友红蚂蚁吗?孩子们,打个招呼吧!怎么打呢?

  (个别演示,后优化组合: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继续向前走,看见小花,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继续向前走,看见小树,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继续向前走,看见小蜗牛,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自我评析:这里借助情境创设,看见小花、小蜗牛等,使走路与打招呼练习变得有趣味性。)师:我们走得有点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下吧!

  师:我们刚才来的时候,都看见谁啦?随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师幼一起理解图谱。

  师:休息好了,宝宝们,我们把刚才的.打招呼游戏连起来表演一下吧!

  (走走走走走走,打招呼。)师:宝宝们,配上音乐一定会更好玩儿!我们先听听看,再来试试看。

  播放音乐(幼儿听,师随图谱指示)。

  再次播放,幼儿随乐曲逐步合拍地做蚂蚁走路、打招呼动作(二到三遍)。

  (自我评析:图谱的运用,目的是帮助幼儿清楚地区分与掌握A段音乐的四个乐句,为合拍练习降低难度。)(2)发现豆子,创编表演蚂蚁传递信息的动作。

  师:宝宝们,又有点累了,我们坐下来喝点水吧!

  师:哟,宝宝别动,妈妈发现那边有个东西。哦,原来是颗大豆子,比妈妈的身体都要大好多倍。妈妈来试试看,能不能搬起来?(师示范,搬不起。)师:妈妈搬不起来,怎么办?(请别的蚂蚁来帮忙)那我们怎么告诉其他蚂蚁呢?(用触角传递信息,碰碰身体、屁股、触角、肩膀……)听音乐来一次(将消息告诉别的同伴)(走走走走走走、碰触角;走走走走走走,碰碰肩:走走走走走走,碰碰手;走走走走走走,碰身体。)出示图谱,听音乐完整演示一次(传递信息)。

  (自我评析:这是A段音乐的重放。设计蚂蚁传递信息这一游戏情节的目的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幼儿学习合拍地表演。另外,借助图谱使幼儿对乐曲理解的难度降低。)(3)创编、表演搬豆动作师:这么大的豆子我们该怎么搬呢?(幼儿演示,然后师请幼儿听音乐演示:或联手推、或联手抬……)出示图谱,幼儿完整表演。

  (自我评析:这是B段音乐。图谱的运用,使幼儿一下子区分出A、B两段音乐的不同,这也为蚂蚁搬豆动作的创编增加了想象的空间。)3.完整表演,并尝试进行邀请舞游戏师:豆子终于搬到家里了,我们都累了,休息一下吧!(幼儿回座位)宝宝们,今天我们去公园玩的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遇到好朋友,打招呼:豆子搬不动,告诉伙伴;最后大家一起把豆子抬回家。)师:听着音乐,我们来完整地表演吧(整体练习一到二遍)。

  师: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A段第一遍音乐个别表演,A段第二遍音乐进行邀请游戏(一请二、二请四、四请八、八请十六);B段音乐联手搬豆,直至搬回家(表演游戏二到三遍)。

音乐课教学方案10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每天都来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模唱歌曲。

  ②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注意以上几点,教师范唱后,学生练唱。

  ⑤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

  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听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情绪是怎样。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也欣赏了“快乐的一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

  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音乐课教学方案11

  摘要:音乐课是初中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对于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教好音乐课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用自身音乐素质带动学生,做到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使课堂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体会。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音乐可以愉悦心灵,可以提升品位。初中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审美品格。纵观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只会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即不断地传授音乐知识,营造出传统课堂的严肃气氛,使用灌输性方式来讲解音乐知识,强迫性地注入学生的头脑;有的教师的方法虽然会精细一些,采用一对一的,口口相传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想起民间艺人授徒;有的教师像专业音乐学校的教学,只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还有的教师在课上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只要音调大体不错就算过关。如今,作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初中学校对音乐课堂的重视近年来有一定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学需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新型课堂教学思考,打造全新初中音乐课堂。

  1.构建全新音乐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是讲解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以往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师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从概念人手,欣赏为辅,所有的学生整堂课都在被动接受灌输式的音乐教育。这种传统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毕竟单一的音乐理论对于初中学生的接受力而言,过于枯燥,何况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全新音乐教育理念,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和效果迫在眉睫。

  2.建立科学发声教学体系

  事实上,人的嗓音就是天然的乐器,这件乐器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超越国界和语言的界限,完美融合成优美的乐曲。科学、正确的发声是保证歌唱者完美展现音乐的基础,同样也是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的重点。我们一般讲到的发声原理是说声带在气的冲击下发生振动,声带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经过人体的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因而发生共鸣,最后发出响亮而和谐的声音。长期的音乐教学,都是以传统意义上的三种唱法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学生限定在某种唱法之内,将教学引入误区。其实,正确的发声要依照科学,摒弃传统意义上教学的主观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嗓音条件和发声特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去修饰学生的声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更加不可刻意模仿。在学唱的过程中,要以听人家如何运用嗓音,如何演绎作品,如何使用技巧为主,切不可单纯刻板地一味还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有灵敏的耳朵,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3.运用有效合理训练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最难的环节莫过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一定要有“伯乐”之能,全面了解学生声音能力、特点、发声习惯、发声特点、存在的问题等,整合之后制定出系统的教学方案。音乐的学习需要持续的训练,不能追求一蹴而就,初中音乐课堂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基础。一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的乐理知识,培养正确的声乐审美和音乐感觉,这种感觉既是听觉上的,又是心灵上的。二是要发现学生唱的最好的那个音,从那个音人手,学细学精,然后再拓展学习其它音,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三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要着重提升音乐的实际掌握能力,可以是感觉上的,也可以是歌唱方面的,更加可以是有关音乐的其他方面的。

  课堂之上,教师还是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往初中音乐课堂不活跃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了“学歌课”,如今的'音乐课堂主要是以音乐鉴赏为主,开发学生音乐潜力为辅,教会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让音乐的课堂变成情感式的课堂,让学生接受并且热爱音乐,将音乐课当成拓展知识,互动交流的载体。

  4.用爱心感化学生,提高教学实效性

  初中生大多都喜欢上音乐课,但就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活跃”,不听老师指导,搞得课堂乱哄哄的,导致教学目标不能顺利达成。

  亲其师,则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因此,我就发挥青年教师与学生交往上的年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向他们学习,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我悉心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间的差距,以提升学生对我的信任度。特别是对“潜能生”,我加倍关爱、细心呵护,保护其自尊心,培养其自信心,逐步让其喜欢音乐,跟大家融为一体,进而使他们喜欢音乐课。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交往,渐渐地,他们上课的纪律比以往好多了,就连平时非常调皮,经常故意捣乱,唱歌时一人成调,胡乱喊唱的学生也愿意听从我指挥,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开始感到心情愉快,上课得心应手,课堂教学实效性也随之显著提高。

  5.用自身音乐素质带动学生,做到言传身教

  教学中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个人所具有的音乐素质,教师要在课堂中时不时地展示自己的专长给学生,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喜欢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样他们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主动地向老师学习。比如有的音乐教师,特别擅长声乐,尤其是上唱歌课的时候,听他唱一首歌曲,学生对音乐就亲近了许多。有的老师擅长键盘乐器,有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那娴熟流畅的范奏而喜欢上音乐课的。有着某种专业特长的音乐教师,往往没有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就能直接把学生领到音乐里面,和他们一起感受音乐之美,音乐之妙,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来充实课堂教学。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都是很有道理的,关键是这个水我们怎么呈现。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知识之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而不是一股脑儿把水泼在学生身上。

音乐课教学方案12

  一、 什么是教学目标?它与《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是一种什么关系? 教学目标是怎样分类的?

  二、 为什么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在确定教学目标上还 存在哪些问题?

  三、《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其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你是怎样理解的?

  目标是人类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什么是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教学中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有所不同。教学任务是以教师为主体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期望。教学目标是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教学任务仅限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是师生共用的。

  教学目标的分类:党的教育方针

  课程目标 总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编制建议

  1 教学编制目标存在的问题

  (1)盲目性

  许多教师平时注重对教材的钻研,而忽略对《课标》的学习,它是教育工作的“小宪法”,它具有法律效力。而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有些教师缺乏对《课标》的学习和掌握,把握不住教学的重、难点,导致教学偏离方向,如;不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而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随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夸夸其谈,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讲或不讲,

  2)缺少独立思考机械照搬

  有些老师图省事,不是通过自己劳动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教科书、教案上的设计目标照抄下来,比较笼统空乏。

  (3)不确切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系统、全面的掌握教材,制定目标存在要求偏低或过高情况,偏低--对学生已掌握了的东西,还要反复讲解,偏高--随意拔高要求追求难度学生难以接受,没有抓住重点。

  (4)不全面

  三维目标不能完整全面体现

  如何做好编制教学目标工作

  需要做以下四个层面的工作:

  (1) 领会《课标》(指导方针)

  (2) 弄懂吃透教材(加工材料)

  (3) 了解分析学生(编制依据)

  (4) 掌握编制方法(操作技术)

  学习领悟《课标》的方法和策略

  (1) 精读:通过通读、精读原文,作必要的圈点,重点地方应背记。

  (2) 结合:以《课标》为出发点,到教材中找落脚点,融为一体。

  (3) 提醒:一是在自己床头常放一本《课标》,自然无意的翻着,一是在教案空页上抄写《课标》。

  (4) 对比:与过去《大纲》进行对照,思考为什么这样变化。

  (5) 取经:向别人请教,向有经验教师请教,在报纸杂志听讲座看观摩来学习。

  3、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掌握的要点:

  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单元教学目标基础上编制出来的。

  (1)全面-----体现多元化------案例

  在教学目标编制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三维目标是整体不能分开,虽然从编制上可以分开列举,但实际在教学中是很难分开的,它是在教学同一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完成。尤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体现渗透。

  第二,陈述的语言要体现“学”的结果,而不是教的任务,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表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之后的知识技能,情感变化。

音乐课教学方案13

  第一单元 夏日风情

  教学设计:本单元以夏日风情为主题,在教学内容中以听听唱唱创创活动为主,在本单元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通过歌唱与欣赏认识6/8的节奏特点,掌握四声部轮唱的风格,学习《剪羊毛》的旋律,并能够用口琴吹奏歌曲。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感受双音的音响效果。

  教学内容:听听:那不勒斯舞曲、意大利随想曲

  唱唱:夏天来了---复习6/8拍

  剪羊毛

  创创: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本课以小号为重点。

  2、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进一步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 1、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2、复习6/8拍

  教学课时:8教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那不勒斯舞》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难点: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师: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1、展示多媒体,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

  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四、巩固练习: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3、操作课件,节奏谱变为乐谱,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六、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1、电脑呈现文字,向学生介绍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者和乐曲结构、风格等。并用具有俄罗斯风格的风车建筑小图片,衬托出一种异国情调,创设欣赏情景。

  2、初听: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乐时,按乐段出现时间同步呈现各乐段主题音乐旋律曲谱,同时,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在第一乐段音乐中可爱的天鹅缓慢地游进画面;第二乐段中出现英俊的王子,并使可爱的天鹅变为美丽的公主;第三乐段中随着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下而上地升起。

  用这些简单的动画,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

  ★3、初听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置(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

  (2)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哪一段中?并根据讨论在课本17页第(4)题中的 1 2 3 选择划“√” 。

  ★4、复听:为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复听时,在大屏幕上只呈现出一幅水雾朦胧,依山傍水的俄罗斯城堡郊景画面,并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边听边找出三个段落主题出现的顺序,完成课本 “听听想想” 填写练习的音乐复听要求。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展想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

  七、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结束全课。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欣赏《意大利随想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意大利随想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进一步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难点: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听音练习

  听辩下列双音的音响效果,说说那些和谐悦耳?那些不和谐?并用线响应的图示连一连。

  1、mi sol2、fal a

  3、si do’4、do do’

  5、sol la

  三、 学习小号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通过网络让学习了解小号、大号、长号、圆号、短号各自有写什么不同的特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铜管乐器。

  四、辨别刚才介绍四种乐器的音色

  1、分别播放音乐片断,让学生辨别,并指出是哪种乐器。《狼的主题》圆号→《骑兵序曲》小号→长号与大号《变奏十二》。

  2、请同学到黑板上用图画分别表示四种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欣赏选自《天鹅湖》中的《那不勒斯舞曲》播放录音,辨别乐曲的音色→小号。

  4、自己感受一下,说说音乐在描述什么?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

  5、唱乐曲的旋律。(出示主旋律歌谱)

音乐课教学方案1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创编情节、动作、歌词,探索音乐游戏的玩法。

  2、在游戏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五只小老鼠和大黑猫的图片。 2、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创编歌词。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幼儿拍手)

  2、从背后出示小老鼠,原来是“小老鼠”来了(加表情),小老鼠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小小的、圆圆的,还有个本领,会骨碌骨碌转;嘴巴尖尖的,幼儿学学,尾巴细细的、长长的)

  3、小老鼠还带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哦,一共有五只小老鼠,五只小老鼠在一起玩,他们会干些什么事情呢?(偷吃米来偷吃油,咬破了许多小人书,偷吃饼干偷吃肉……教师加以整理)

  5、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大家流露对小老鼠的憎恨)

  6、老鼠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大黑猫)教师叫:喵 喵 喵喵 喵。

  7、你们想想,大黑猫看到小老鼠会怎么做呢?(教师情绪表现为紧张)会把小老鼠吃掉(教师学猫吃:啊呜 啊呜 啊呜啊呜 啊呜(幼儿学学)吃掉了五只小老鼠。

  8、刚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呀,我们一起把它编成简短的儿歌吧。(以问答的形式编)

  (二)配乐唱歌。

  1、我们给这首儿歌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吧!(听一听)。

  2、幼儿讲讲最喜欢歌曲中的句子?(根据幼儿的喜好师弹弹,幼儿唱唱。)

  3、这首歌曲又有趣又好玩,我们一起来轻声地唱唱,也可以学学做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弹音乐,表扬个别小朋友)

  4、赏识孩子,使其他小朋友也大胆地表现出来。

  (三)探索音乐游戏玩法,分角色(用胸饰)进行表演。

  1、部分幼儿表演(探索表演规则)。

  *大黑猫很厉害的,谁做大黑猫,该怎么表现厉害呢?

  *小老鼠比较坏,谁会表演,打算怎么表演?

  *根据幼儿讲述,师幼共同总结游戏玩法。(如果小老鼠被吃掉了,就回到座位上。其他小朋友 就为他们演唱。) 2、集体表演。(及时捕捉信息进行评价)

  (四)延伸活动:大黑猫休息了。

  1、大黑猫今天吃掉了五只小老鼠,肚子可饱了,接下来他要去干什么呀?(休息了,睡觉了) 2、放音乐天亮了,小猫要出去锻炼身体,练本领!

音乐课教学方案15

  一、命题的提出

  1、教育改革需要音乐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一个充溢竞争,充溢希望和挑战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xx曾经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发明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需转变那种防碍同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规范,以和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发明能力的培养。”因此,音乐基础教育必需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时代呼唤音乐专业创新人才

  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只仅是只需要高层次文化知识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我国有着优秀的民族音乐源泉,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而今,教育过程被简化成了考试,同学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升学,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促使社会价值取向更为倾向于对科学和艺术互相兼容渗透的崇尚。音乐教育就要以人为中心,更大的发挥其实现社会目标,缓解社会诸多问题的作用。作为新的经济革新中的音乐教育,将逐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也将成为知识经济最终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效果分享者。随着知识经济、文化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提高,音乐教育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毫无疑问的将打破原的固定模式,更好的与经济生活相结合。

  二、课题的含义

  创新,是人突破认识、旧事物,探索、发明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构成的有机组成局部,它不只反映了艺术的实质和规律以和发展、传承等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而且也反映了诸多其他的因素。比方,音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音乐与自然、地理的关系,音乐与人群、种族的关系,音乐与母语、文学的关系。因此,音乐创新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研究小学音乐教育为什么以和如何培养同学的音乐创新学习;研究以促进同学素质全面提高,注重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是本课题的要义所在。

  三、研究的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政策、法律、法规为研究的政策法律依据。

  2、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毛泽东关于培养发明型人才的思想、邓小平“三个面向”精神、xxx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和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发明学等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围绕创新这一中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1、音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问题研究

  2、音乐教育渗透美育的研究

  3、唱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4、形体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5、音乐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综合采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多种方法。

  六、实施步骤

  1、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确定,把研究任务落实到课题组成员,举行开题会,同时举办有关本课题的公开课和理论讲座。

  2、制定第一阶段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和实验,期间组织两次研讨交流,期末作小结。

  3、制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按计划开展实验和研究。

  4、总结研究效果,并择优秀经验进行推广。

  七、效果形式

  本课题力求形成丰富的具有教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效果、包括研究方案、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优秀论文;教学改革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辅导读物、排练作品展示、多媒体课件等等。

【音乐课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音乐课教学方案10-11

(实用)音乐课教学方案07-09

音乐课教学方案模板集锦04-20

(合集)音乐课教学方案15篇07-09

音乐课教学方案大全【15篇】07-09

(精品)音乐课教学方案15篇07-08

音乐课教学方案汇编【15篇】07-09

音乐课教学方案15篇(通用)07-09

音乐课教学方案精华[15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