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论文

时间:2024-07-09 16:58:16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职业道德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道德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道德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1

  摘要:

  教师职业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因此,对教师在职业上的要求,尤其是道德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是因为教师是以人际间的信赖关系为基础发挥作用的,动摇这种信赖关系的行为,便会妨碍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一般服从于普遍的道德规范,只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特殊性。即在纵向关系上以尊重基本要求,在横向关系上以平等为基本规范,爱则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派生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

  关键词:

  中职;教师;职业道德;启示

  一、把对学生的爱上升为教师工作的动力

  把爱作为教师工作的动力,才能使教育工作超越技术的层面而进入学生的心灵。在教育中对年轻一代的爱护并非降低格调,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师生双方的价值和自我的升华。热爱学生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这种力量强烈地影响着学生,造成了对学生起教育作用的最好的气氛。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一)爱的境界。爱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死气沉沉。爱能使教育变成水中盐――有味无痕。教师在学生面前越是不显露自己的教育任务,越是不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而专门组织起来的,那么教育的效果就越好、越成功。不是出于爱,教师就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二)爱的需要。热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每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的内心需要,也是由教师的创造性的探索精神所决定的。只要是热爱学生,教师便总是能够找到好的方法,使学生显示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产生愉快的感情体验等。

  (三)爱的考验。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偏爱某一个、某一类学生。诚然,有些学生惹人喜爱,有些学生则不易被人喜爱,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难于控制、存在某些缺陷的学生。一个教师如何对待这类学生,实在是一个教师爱的考验。这些不招人喜爱的学生,多半是错误教育的结果,他们常常是怀有怨恨的、受过创伤和精神折磨的孩子,他们通常不想学习,性格孤辟,很难使人接近。对待这类难教育的学生,回避是不负责任的,他们比别人更需要照顾和温暖、关心和爱护。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并且需要特别有分寸。教师的教育责任就是补偿学生由于偶然的命运而失去的东西。

  二、尊重是对教师的一个普遍要求

  日常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家长,尊重其他的教师和领导等。

  (一)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要做到这一点,不但需要深刻理解一系列人生观的问题,而且要求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允许漫不经心地、肤浅地对待人。尊重学生,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良心,尊重所有的学生,毫不例外地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对教师是有益处的。

  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把学生作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品质和职能的体现者,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二是要适度地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是对教师自己的严格要求,这种要求必须是建立在人性、人道的基础上的,才富有教育的意义。三是要容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独立性,宽容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尊重学生的家长。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是教育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接触,不管家长的个人品质和特点如何,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教师除了道德上的威望外,没有任何别的权力。尊重学生家长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不要把责任推给家长;二是教师要主动、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三是不要在家长面前放大学生的缺点;四是耐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批评意见;五是委婉地、有根据地向家长提出要求,配合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与管理。

  (三)尊重其他的教师。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的,不仅只是单个教师,而且还有整个教师集体。在集体中一个教师能增强还是削弱另一个教师发挥教育作用的可能性,要看这个集体中形成的关系的性质如何。如果一个集体中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状况是团结、合作而友善的,那么,这种关系就有益于教育过程。不良的关系会导致经常性的紧张、冲突、顶撞,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不是用于教育和教学工作,而是用于调节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这样必然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

  由于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定的政治、道德、教育、美学的观点,都有不同的经验、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而他们又承担着共同的教育任务,因此,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和解决教师间产生的矛盾,而避免更大冲突的发生。

  每一位教师要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只要我们教师全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

  (四)尊重领导。领导是我们人生历程中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尊重自己的领导,是我们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必须做的。尊重领导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修养,也是被领导认可是实现自我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如何尊重领导(特别是校长),具体要做到:

  一是教师要尊重和维护领导的道德权威,其实维护领导的权威,如同学生维护老师的权威,我们天天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需要永远记着,维护领导的权威体现在方方面面,时时处处。

  二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帮助领导。尊重领导、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这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因此,下属尊重领导,服从命令,天经地义。自古对错都不是绝对的,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站到领导的高度再思考一下,也许会体谅领导的决定。 三是诚恳接受批评,做好本职工作。接受批评时的态度更能验证一个人的涵养和遇挫承受力。犯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看犯错后的态度及补救措施,在受到领导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你的诚恳态度,不服气、发牢骚的做法产生的负效应足以让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关系恶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做好自己本岗位的工作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即“干一行,爱一行”,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尽力去把它做好。

  四是要忠诚于自己的领导。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更为珍贵,那就是忠诚。作为学校的一线教师,忠诚于领导最直接的行为就是融入学校,和学校成为一个共同体。

  三、平等是教师成长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在这里所说的平等,特指人格上的平等,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离开平等就很难进行下去。

  教师如果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学生就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心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的需要、精神状况等就被忽视了,教师也就失去了爱的交流的途径,使教育丧失其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而变成喋喋不休的说教和服从的要求。

  1.没有平等,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善意的论战关系,而只能是屈从和信赖的关系,这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2.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家长的积极配合,真诚地交换在教育上的想法和“秘密”。教师对家长颐指气使,就会丧失一股教育的力量,使教师变成孤家寡人。

  3.没有平等,就很难有校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尊敬和友善的关系。没有平等,校长就不能认真对待教师的批评意见,就会想方设法报复提意见的教师,这样一来校长的道德威信就会扫地,工作无法开展。

  四、修身立德、言传身教是教师的一种专业要求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德育是核心,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勇于重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建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果断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五、终身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还应具有刻苦研究,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和进修。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实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努力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假如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就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职业道德论文2

  一、优秀企业文化进哲学课堂

  优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立足之本。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员工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强,固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和企业拥有一致的目标,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并以此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使得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哲学课堂上引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体悟现代工业文明,利用成功企业的例子让学生接受当中蕴含的道德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哲学课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呢?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可以引入课堂,关键是整理归类好之后能结合哲学课的内容加以呈现,做到既紧扣哲学内容,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比如,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曾创造过连续三年蝉联世界500强第一的佳绩。作为全球性的企业,沃尔玛的企业文化是“诚实、专业、回馈”。在用人方面,沃尔玛重视员工是否具有诚实的品质,只有诚实才能做好岗位工作,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沃尔玛鼓励员工不断提升专业水准,最广为人知的是沃尔玛资助员工深造和不惜重金为员工培训,而且沃尔玛本身利用通信网络技术将零售业做得非常专业。在企业获得巨大发展之后,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对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沃尔玛工作的员工,只要诚实努力,都有机会获得晋升,沃尔玛的方式是为员工提供平台,而不是制造天花板。这样的企业文化为沃尔玛这样一个零售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甚至打败了各大石油公司和银行业大亨,成为世界最强的企业。通过这样的`引入,相信学生能通过沃尔玛的成功经营而认可其企业文化。结合哲学课内容中的“积极进取、内外因结合促进自身发展、人生责任”等内容,充分发动学生参与讨论,引入这样的企业文化案例,不仅具有说服力,也能培养学生诚信、进取、奉献等职业道德认知。有了前面这样的铺垫,继而,教师还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引导:

  一是在生活中保持诚实,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争取将来回馈家庭和社会,这是做人之本;

  二是,企业是一个团队,班级也是一个团队,班级文化是不是也可以对此加以借鉴呢?通过这样的引入铺垫—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拓展的过程,将优秀企业文化介绍给学生,就是做道德上的价值引导,既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素质,也帮助学生做好眼下的行为选择。

  二、工作价值观进哲学课堂

  所谓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对工作终极目标的认同和追求。相较于前两种外部的条件而言,工作价值观是一种自我的、内涵的、多元的内容。在哲学课上,要建立起个人的、良性的、正面的工作价值观,也要批判错误的工作价值观。这里可以加入一些职场常见的错误工作价值观的案例,通过学生自主地分析、对比,得到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职业生涯发展动力。比如:中职生患“实习恐惧症”咋办?“实习真是骗人的!我实习一周就不干了,还是上学好!”在广州学生网上,该帖一出,即引来50人跟帖,55%的学生都表示对实习“害怕、讨厌”。中职生实习主要有三怕:一怕不胜任,二怕工作太苦,三怕笨手笨脚。在中职生的实习阶段中,这些恐惧心理无法克服,造成了频繁更换工作,继而加深了对未来的迷茫。对这些现象,在校生们如何看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只有认真对待实习,努力调整心态,认可新的身份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

  三、小结

  将优秀企业文化、行业职业道德素质、工作价值观这三方面的内容引入到中职哲学课,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总结,完成从知晓到内化这一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三种资源的引入不是拼接是融合,不是介绍是接受,不是灌输是亲临生活。相信通过这样的改变和扩容,哲学课定能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吸引学生眼光,为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助力。

职业道德论文3

  当代高职学生研究课题组在20xx年对长江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面广、涵盖量高、问题意识强,对高职院校办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研究分析

  (一)大多数高职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没有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4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非常大,49%的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很大,两者合计占95%。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65%的受调查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表示应该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并没有明确培养的行动;7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靠因素,这一比例高于选择职业技能和个人努力奋斗的受调查学生,这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应然”的层面,并没有落实到行动,成为“实然”,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外化要求上存在缺失。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35%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对本专业对应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认识很模糊,26%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对本专业对应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略知一二,二者合计占61%。在关于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主要来源的调查中,44%的受调查学生选择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25%的受调查学生选择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此外,还有21%的受调查学生认为课堂职业道德教育与实际要求不够贴近。以上说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一方面专业层次的职业道德教育因缺乏系统而显得后劲不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无实践环节而显得空洞无力。基于以上诸多原因,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力不够,目前并没有站稳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同时这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内涵有待挖掘在目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最缺乏什么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三项是吃苦耐劳的作风、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和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其中,62%的受调查学生认为高职学生中最缺乏吃苦耐劳的作风。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上,虽然有50%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兢兢业业、力求完美,但也有32%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调查显示,部分高职学生职业进取心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从实习单位反馈过来的信息也印证了调查中反映的问题。

  职业道德教育状况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高职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综合素质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于本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却不甚明了,他们并不清楚基于本专业需要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即具体内涵模糊,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是找准吃透高职院校的基本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和本专业的特殊职业道德要求,弄清两者的异同,再把彼此的关系建设到极致。然而,新时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学生当中存在明显的进取心不足,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问题。反思新环境使然,即当代的90后大学生是在物资充裕、思想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的,他们已经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保姆式生活方式,这种环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作风,成为了温水里的青蛙,从而缺乏忧患意识,自然就缺少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概括起来为两个层面:在思想层面上,大多数学生有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主观意识,但无外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客观行为;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上,学生们过多看到了基本职业道德教育的需求,而忽略了具体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其教育:

  (一)注重实践,坚持在实践中求证职业道德观这是对于基本职业道德观而言,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中完成的道德教育。众所周知,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职业道德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守法观念根植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真切意识到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从业的最基本要求,为获得满意的理想中的工作,这是通往成功的惟一通道。 笔者认为,首先应注重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求证职业道德观是有效良方。具体的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针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应该有得当取舍,其取舍的标准即为当前的实情,即符合并反映生活现实的职业教育多涉及,并尽可能全面,反之亦然;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上应注重效果,其有效的标准仍是实情,即有利于从业的`实际为有效,反之,亦成立;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景上应具备预见性和开拓性,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较高要求,要实现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目标,前瞻性职业道德教育亦是形势所趋,我们亦应顺势而为。总之,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无一例外地要求我们一切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现实实情为依据,以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择业实际。

  (二)开发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这是对于本专业的特殊职业道德教育而言,主要是在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中完成的道德教育。前面已提到,在相关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对本专业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教育模糊不清,对本行业的行业准则亦是知之甚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进行本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内容模棱两可、概念不清,为根除这一弊端,大力开发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方面,以基本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为准则,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一线教学情况和实训实践环节积累职业经验,撰写本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大纲,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找准本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和从业要求的切入点和结合面,用点带动面,实现资源共整、优势互补。只有立足上面这些实际,我们开发出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才能体现实践的“真知”,以弥补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

  (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学工战线要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道德实践活动要继续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养成教育实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遵守大学生道德规范,学会尊重老师、尊重同学;走到社会上,说话办事、言谈举止,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秩序;到达专业实习单位,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条例,爱岗敬业、刻苦磨练,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学习专业技能。总之,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德树人,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培养高职学生健康成才。

职业道德论文4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在学校期间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还应该具备相应职业所必须的社会参与素质,譬如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态度、社会交际能力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人更重要的是其职业素养,是其在具体工作中遇到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处理能力,特别在一些危机事件中的随机应变能力。[1]未来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硬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是关键,高素质人才更是重中之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有必要全面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1、职业道德教育

  所谓职业道德,即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内心思想的变化和对具体工作内容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自社会分工出现之后,职业道德就备受人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也增加了职业道德这一内容,毕竟大多数社会人在社会中均扮演某一行业工作者角色。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具体职业活动中所需要遵循的具体行为准则,它不仅包含有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还包含有员工与员工之间,职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某一个具体行业中所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从概念上看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职业道德教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职业道德认知过程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意识和信念,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养成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行业特点,同样也有不同的职业行为规范。这一点就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也是未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具体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肯定要围绕不同行业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做到全局把控、细致入微的效果。此外,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通过具体工作实践来加以检验,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改善教学方式,而不是仅仅通过一次讲座或者几年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质的变化。

  2、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措施

  (1)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即是指学生自己把自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象,自觉依据相关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具体自我教育过程。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主观能动的具体表现,自控实际上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会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绪,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等等都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方,首先应该以学生职业道德需求为出发点,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是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实践者,他们对职业道德教育这一概念的认知程度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具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职业道德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全面调动和增强学生对自我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其次要全面激发学生职业道德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让学生懂得职业道德对于其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一点,调动他们自我学习职业道德的兴趣。学校可以多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水平等等,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2)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具体教学任务的实践者,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首先加强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职业道德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作为教师肯定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样才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制定详细计划,定期安排教师进驻具体企业挂职锻炼,进而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能够将第一时间的职场动向传授给每一名学生;第三,从企业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或者优秀工作者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一方面既能够充实自身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还能够拉近学生与这些优秀人员的距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行为感染周围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武,徐媛媛,张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问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01:83-87+91.

  [2]钟佐彬,徐敬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xx,03:173+190.

  [3]张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索[J].职业时空,20xx,07:180-182.

职业道德论文5

  摘 要:国家对法律的推崇和对高水平专业法律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国家的法律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使社会生活日益法制化和规范化,但不可忽视的是,法律人员利用专业知识,钻法律漏洞损害社会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关于法律人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关键词:职业道德;品格;素质;制度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圆满落幕,中国法治建设被提上日程、日益推进,形成一套完备实施体系成为重要任务,法律至此上升至绝对高度,由此衍生出的法律职业道德操守问题也引起不少争议。

  所谓职业道德是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培养起来的高尚思想品质。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法律人,但并非所有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都可以被称为法律人,法律人是法律从业人员中的精英,诚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上的精英,更是职业道德操守上的精英。表面上义正言辞、坚守正义,背地里却私相授受,这样的事情在法律从业人员中并不少见,这无疑是在损害法律的公正性,不利于社会稳定。要杜绝社会上于“法”不公的现象,在法律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学生人生中扮演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道德素养的培养者。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法律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法律意志的执行者,人民权益的保护者。法律职业道德既是对法律人个人品格素质的基础性要求,也是对法律人职业上的硬性要求。

  在法学专业教学中,所谓的法律职业道德要求慎独、慎亲、慎友、慎权、慎财、慎色、慎言、慎行。慎独包括两个含义,即自律和谨慎,即便无人监督也坚守本心,内自省而外修为,形成高度的自觉性;慎亲要求不偏私,帮理不帮亲,有利于形成公正无私的品性;慎友要择善而交,结交正直真诚的朋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交良友于无形中得到熏陶,职业道德素质也随之提高;慎权要求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做到有权必有责,能够时刻谨记责任。慎财要做到绝不收不义之财,能在不义之财和正义面前做出正确的取舍;慎色即不为色相所诱惑,保持自身高洁;慎言要求稳重淡定的处事态度,须知祸从口出,不以言语伤害他人;慎行是做该做的事,不逾矩,不乱来。这八慎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其在法学专业教学上的意义也很深远,不仅利于陶冶个人情操,对社会稳定也有重大作用,有利于公正合理的法制社会的形成。

  法律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专业知识没有轻重之分,前后之别,二者相辅相成,在传授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职业道德的教育。现如今,我国的法学教材都是纯知识性的,缺乏反映典型的职业道德事例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当一个人接受了高等法律专业教育却没有培养起应有的法律职业道德时,他的存在则成为一种威胁,并且他所接受的教育越高等,他的威胁性也就越大。这样的人就好比一个毒瘤,越长越大,若不及早采取措施任其自由发展,迟早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马炳林律师跨所办案获取利益,苏凤仙律师乱收立案费……这样一些骇人听闻的法律从业者知法犯法事件让人胆战心惊,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时常用这些案例来警示学生,在他们心中树立这样一种价值观:有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律人是社会关系的协调者,更是人民权益的保护者和公平、正义的代名词,只有知识而没有职业道德的法律人则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护航者,黑色交易的主谋者,私人利益的获取者。

  孙晓楼曾说:“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才可以合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而不畏权势,敢于替手无寸权的老百姓和弱势群体说话,敢于为无辜的蒙冤者翻案也是在法律专业教学中需要着重强调的法律职业道德操守。“秦希燕律师为要回民工工资不惜赔上20万”“张思之老先生挑战权威给冤枉的人伸张正义”……这样的好律师、好法官比比皆是,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唯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以人为本,怀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心,以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才能将法律人这一称谓演绎成一段段传奇,树立行业榜样,扶正行业风气,协助规范人们的行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正义的主流。

  国家数年来一直在强化制度的完善,从制度方面对权力进行制约,但仍有漏网之鱼,他们存着侥幸心理,钻法律的漏洞且顶风作案、屡禁不止,败坏社会风气。制度是强制性的,是外在约束的,是不完善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职业道德教育则是内在规范,是发自心灵的,是掌控外在行为的,也就是说道德的作用高于制度。

  在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注重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从一接触法律开始,就帮助学生摆正态度,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有利于防止他们在从法道路上误入歧途,为国家的法律建设提供学识素质与道德素养均优秀的法律人才,维护社会正义,推动建设法治化和规范化的现代化国家,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职业道德论文6

  作为一名新教师,师德是一门务必课,要明白师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要求,是一种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种自觉内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来,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既是一名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所以我总在摸索中成长,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渐渐学习她们身上所在的亮点。

  幼儿教师是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第一开智者,是教幼儿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我们是幼儿效仿的榜样,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务必正人先正己,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幼儿园的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回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能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做幼儿教师的必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楷模之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礼貌、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活波大方,端庄、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

  从学习幼儿园的纲要的同时也有必须感触。对待孩子不体罚,不变相体罚等。变相体罚包内含罚站、辱骂孩子、威胁孩子等等。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罚方式。从学生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罚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罚站这种教育方法,学生虽然最能看懂,但效果甚微。

  而羞辱孩子,不仅仅伤了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更容易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产生害怕的感觉,甚至是排斥来园上学等。而威胁孩子的行为更是让孩子产生了反感心理,表面上学生感到无所谓,内心却是十分痛苦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各种反抗心理的产生,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体罚和变相体罚不是师德问题,是心理疾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够修炼高尚师德。

  爱岗敬业、献身幼教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热爱幼儿,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用于开拓,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职业道德论文7

  摘要:本文就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职教育;会计

  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诚信与否的重要体现。研究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找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本职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有责任心,做到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兢兢业业,严于律己。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

  3.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4.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

  5.精通业务,提高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6.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在高职会计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过强,远离学生生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开设马列思想类课程;二是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的日常教诲。

  2.法制教育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我国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法律课来完成的。从公共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到专业类的经济法、商法等,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内容晦涩,不易理解,与会计工作距离遥远,而且连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应考的内容都函盖不全,再加之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更使学生见了法律就皱眉头,提不起学习兴趣。

  3.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目前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中更偏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形成的大多是证证结合的考核标准,即毕业证与从业资格证挂钩。因此,致使很多学生在心里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岂不知对于一个称职的会计人员而言,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

  三、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1.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专业教学的始终平时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实习的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自己独立完成,将诚信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的始终。

  2.开展会计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会积极地参与到会计知识的学习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创建会计文化氛围,在环境中熏陶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结合校园文化节、校园学生活动等,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说服力。

  3.以案例教学法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将那些滥用权力,恣意妄为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危害及防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所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以警示和教育学生,在将来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坚持正义与诚信。

  4.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生诚信意识为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应突破传统考试题型与题目,适当增加职业判断和案例分析题型的比重,尤其是针对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题目,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的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总之,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乃至会计事业发展的大事,做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谢伟群.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xx(12).

职业道德论文8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四)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该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具体来讲:首先,要不断增加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在学生考核中的比重,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课程理论教学、会计技能实践纳入同等地位;其次,要不断创新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考核形式,不仅可以将职业道德课程与其他主干课程合并考核,也可以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列为单独考核范畴,引导学生从重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转向知识、技能、道德并重;最后,要在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考评中,加入日常道德行为规范考核内容,及早发现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并加以及时指导、教育。要通过学生诸如抄袭、旷课、迟到、早退、作弊等与职业道德密切相关的日常行为考核,综合评价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总之,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共同构成了学习的整体。强化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多个视角出发,采取积极措施,才能促进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道德论文9

  摘要:本文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将国内外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横纵向综合剖析,并结合具体教育现实由针对性地提出从重视程度、结合伦理教育以及加强后续教育等方面全面改革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为我国会计专业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背景

  在现实条件下,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使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诚信和职业道德水平。当前,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性挑战,笔者对于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首先,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当先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其自身的特点则是社会阶层也变得日益多元和日渐开放。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动荡时期,稳定的会计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必然的。其次,文化背景。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文化背景是置于我国第二次重大的文化转型基础之上的,即“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是建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会计理念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由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形象与形象性活动构成,为全体会计从业者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意识体系,按照职位订制具体的可以指导实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再次,教育背景。当前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转型也迫在眉睫,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方向之一,道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必须与时俱进,一个职业道德的标准时特定时期社会、法律、经济、政治和文化标准的综合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以及实施势必不能离开价值判断。会计职业道德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内容是独立、客观、正直等在会计行业中的超文化存在。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是以会计实务和伦理道德为主体核心内容的,更具实施性。以英国为例,为了取信于社会及其精英集团,会计职业组织必须证明其会员的素质,即专业胜任且道德良好,且会计职业候选人一般需要5年制的学徒。英国会计师将会计行为视为艺术而非科学。可见西方国家的相关教育体系较为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缺少必要的认识,学者对于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起步晚,且实践经验上的不足。目前学术界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作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在许多文献中突出强调了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大量的学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且其教育形式停留在理论传授层面等现实,而真正属于诚信与职业道德等相关职业价值观树立的相关教育体系并未形成。综合来讲,在我国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在现实意义角度是缺失的。

  三、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途径

  (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及价值认知必须得到提升

  现实条件下,进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前提是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成分认识其相关重要性。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会计专业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内在的个人价值观外化为能够被社会说接受和认可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而这种道德素养的核心便是会计专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道德主题修养提升为职业价值观。其最终目的是有助于保障专业知识的有效性和高素质性,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助于提高良好的经济、经济环境的稳定,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必须结合哲学伦理教育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以独立成课,也可以结合会计伦理教育成课,将相关内容结合会计哲学伦理进行,才能帮助专业学生学习树立科学职业价值观,更好地进行专业服务,为会计行业乃至于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必须结合教育现实和行业现实的'需求,续教育必须紧跟会计执业者的道德需求的脚步高效、有效、长期持续地开展。这样才有助于保证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能够长效性。建立以会计课程为专业基础,以会计伦理为思维基础,以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价值基础的全面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三)加强在职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

  会计的专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校或者是职业院校开展的理论式专业教育;一是会计人员在具体从业过程中的后续教育。而当前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是贯穿于会计人员从业生涯的全部过程的,是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包涵财经动态、会计法律法规以及会计行业新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在会计的后续教育过程中加入会计诚信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后,才能使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文贵.论会计诚信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04).

职业道德论文10

  一、“以美育德”模式的内涵

  以美育德模式是指为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在一定的德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以组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美感教育理论、手段、途径、程序、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笔者在此提出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利用美育和德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创设审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在美和善的感知、体验、实践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自觉接受和认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并付诸道德行动,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理想信念淡薄,热衷于追求薪酬和待遇,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有所减弱,等等。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为迫切。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人们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也就不能不受到其崇高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的熏陶,这势必会促进人们内在道德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美与职业道德要素相融合,学生通过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感知、感悟,进而深化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职业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以美育德模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优势,正如蔡元培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该模式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美育“以美导善、以情化人、寓教于乐”的特点,使职业道德教育生动形象、直观感人。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让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中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职业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并形成内在的道德需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以美育德模式下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以美启知,树立理性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美启知即用美的艺术启迪学生,使其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获得职业道德规范、原则的认知和理解。任何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都富有独特的内涵和人文情怀,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认知和理解艺术形象,在分辨善恶美丑的同时自身的思想也得到感化。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从德育的角度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利用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点来陶冶和教化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力。(1)要充分利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优势,发挥艺术教育本身特有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动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在专业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介入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对是非、善恶、对错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了解;(2)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美的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专业、职业、行业的理解,增进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例如,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觉参加,由被动的“知之者”变为主动的“好之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二)以美怡情,激发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

  以美怡情以艺术类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借助一定具体、有形、可感的审美对象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寓教于形,以形悦目,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践行某一职业道德观念时获得内心积极的情感支持。

  1.高校要努力营造美的教育环境。“大学是一个‘大染缸’、‘泡菜坛子’,其构成的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高校可以在工作室、艺术展厅、作品陈列室等艺术专业场所中植入职业道德要素,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荣誉感、耻辱感等。另外,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校园环境化设计。如美术、艺术设计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走廊、宿舍等进行手绘创作,开展“图说职业道德”系列活动,将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精神教育融入精美的画作中,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得以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能够极大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完善教师形象,以美好的人情人性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特别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加上他们与艺术生接触多,关系密切,学生容易“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以美炼意,培养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以美炼意,即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美”和“善”教育和感化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其能够在处理职业生活矛盾和问题时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学校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锻炼,逐步培养对活动或事业的责任心、荣誉感、使命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磨砺职业道德意志的过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艺术类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校友举办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介绍有感染力的成才、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大学生在聆听“真、善、美”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大力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漫画、海报设计等课余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将“诚信”、“责任”、“创新”等职业道德理念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另外,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特点,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克服实用至上、个人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社会思潮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影响,提高分析于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择业、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以美导行,调控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以美导行即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下,在社会实践中自觉主动地以美的标准约束和调节自身行为,促进职业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高校在对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意识与行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体验美、实践美来领悟职业道德的真谛,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1)要充分利用校内艺术专业实践平台。利用版画、漆画、陶艺、摄影等艺术工作室进行创意项目设计,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贯穿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创造作品、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合作性、责任心、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2)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接受职业道德的熏陶与锻炼。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构筑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舞台,组织学生到农民工子弟小学、敬老院、社区等地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创作等形式的志愿者活动,促进其践行责任、奉献、服务、合作的职业道德理念;(3)可以选择一些本地区的企业、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园等作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将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教育实习等与各类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专业美、职业美的体验升华为精神美、道德美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达到“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中求发展”的良性教育状态。

职业道德论文11

  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基本要素

  (一)会计职业道德自我评价的基本标准

  自律,强调的是主观行为人自己对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控制。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是在会计职业道德框架范围内,会计从业人员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控制。这种约束与控制应当是在主观意识的控制下完成,并且有目标、有方向、有要求。因此,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第一大基本要素,就是明确会计从业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自我评价的基本标准,这是整个自律机制的根基。

  (二)会计职业道德自我管理的明确方法

  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应当确保该机制能够顺应会计行业文化、行业环境、职业要求的发展变化,长时间地保持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足够的约束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就必须明确自律机制所倡导和推行的,会计行业人员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单一性的,但必须是以实效性为前提的,能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会计职业道德自我提升的有效监督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核心,就是机制运行的稳定性。在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过程中,所有的约束和管理行为都是在从业人员的主观控制下完成的,在缺乏第三方参考或者监督的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只能从主观上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估,这种方式很难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想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毫无偏差地保证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运行结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有明确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可以信任的、用来衡量会计从业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提升效果的监督机制。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基本原则

  从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目标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尊重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的现状,必须要对会计行业所有的从业人员产生约束力,必须要确保自律机制能够自动顺应会计职业行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从而进行自适应的完善和调整。故而,一个长效化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立健全,必须符合三大基本原则。

  (一)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是要充分尊重每一名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尊重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个人意识,尊重他们的发展意愿。从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应当是一个人性化的机制,在确保机制运行规范严谨的前提基础上,充分体现会计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包容和理解。具体说,就是在具体要求上体现出阶梯化的多层次的参照标准,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遵循机制的引导,逐步走上正轨,逐渐实现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短板原则

  短板原则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建立,应当以对整个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都产生足够约束力作为最基本的诉求。根据“短板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只木水桶的盛水能力不是由水桶壁上最长的那一条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水桶壁上最短的木板决定的。由此出发,确保自律机制的运行能够全面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绝不能只严格要求那些在会计行业中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高层次从业者,而对刚刚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则降低要求的标准。

  (三)自适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是绝对的长效化,对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即不管会计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都必须能够对会计从业人员产生应有的效力。从这一点出发,不仅整个机制要能够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行业外部环境,更要求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在机制中找到自己所对应的层级,能够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适应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对自己提出的各种要求。

  三、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具体途径

  结合建立长效化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所需要遵守的三大原则来看,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要顺应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承接会计行业中已然在运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优点,改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不足。具体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工作入手,对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加以完善。

  (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目标体系

  从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运行,是一个“确立目标→自我约束→达到目标→提高目标→自我约束→达到目标→再提高目标”的闭合过程。整个机制运行的长效化,是在不断提升个人自律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应当在会计行业内部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自律目标体系。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出发,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按照一般会计从业人员在行业内的成长轨迹,细化成覆盖会计从业人员整个职业生涯中的阶段性的目标体系,让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进入会计行业之后,就立刻能根据目标体系找到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然后从阶段性地实现目标体系订立的各种目标开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进而帮助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从一名普通的会计从业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高水平的会计师,或者至少能够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牢牢保持对个人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能够以高度的道德标准和责任心来进行自我的约束和管理,不断提高自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推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目标的实现。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目标体系的建立是不与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级别挂钩的。换句话说,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目标体系中找到的是自己作为一名从业人员的道德底线和道德制高点,而不是自己岗位工作层级的具体级别。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为了降低岗位层级的高低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的自我要求标准上出现高低不同的情况。让所有人都能在同一个道德体系下成长,才能有效提升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指标体系

  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的制度体系来看,可用于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自律规范和要求、会计自律检查规章制度等。这些制度,只是在原则上强调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制度的规定比较松散,在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落实实践活动中的约束力难以被有效量化考核,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在同样的制度管理和约束下却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问题的根本原因。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必须确保自律机制能够给每一个从业人员施加相应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也能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通过对具体机制的学习和了解找到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和水平的具体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会计行业内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指标体系。具体说,就是将会计从业人员自律管理的行为量化,通过筛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象征着会计从业人员自律管理能力的量化指标,组成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管理指标体系,知道每一名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变化和波动情况,对自己的自律管理效果进行直观的判断,以便于会计行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自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水平。在选择具体的指标时,可以将会计职业道德自律制度的学习时间、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等结合起来,可以将能够客观反映会计从业人员执业水平的量化指标加以利用,比如会计数据核算准确率、会计账目登记准确率等筛选出来作为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可以将反映会计人员从业情况的客观指标筛选出来作为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比如出勤率、迟到率、早退率等;可以将一些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关的指标筛选出来加以利用,比如会计从业人员每周的制度学习时间、专业学习时间、有无学习计划、有无日记(或周总结)等;不仅如此,还可以统计一些反映会计从业人员实际工作状态的数据,比如心情愉悦天数、每日高效工作小时数等。这些数据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却能够准确反映出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时的真实状态,可信度较高,可操作性较强。更加重要的是,这些量化指标能够将量化考核和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让会计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对日常工作效果的观察来了解自己的动态,避免自律管理与岗位工作的实践活动相脱节的情况发生,将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效果直接体现在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上。

  (三)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第三方监督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归根到底是个人行为,很多的工作都是在自我监督下完成的。会计工作人员在自律管理上的自主性是需要被尊重的,但是完全自主管理的模式很难实现会计行业所倡导的“理智客观”,因此,自我管理的模式需要结合一定程度的第三方监督,也就是说,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长效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具体说,在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对自律管理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效果的评估来检验自律管理的效果。这个具体的表现和实际效果,是一个客观的数据,由会计人员自己提出,很难保证相关数据的客观准确,所以,需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讲,会计工作是一种社会性的专业工作,会计资料也同样属于社会资源的范畴,所以会计人员尽管本身是在不同的企业就职的,但其工作的性质已经决定了,他不仅要遵守企业的管理规定,还必须遵守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故而,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的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帮助,在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效果的监督考核中,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协会的管理约束力,由会计行业协会出面,定期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检验,从而对会计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这个测评的结果,才是客观的,才能够被会计从业人员拿来当作衡量自己工作效果以及职业道德自律情况的参考依据。

  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是一群特殊的工作者,肩负着艰巨的工作责任,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都需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在强大的自律意识和严格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在会计岗位上充分展现自己的职业才能。从这个角度出发,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长效化,就是要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为会计行业的从业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业氛围,让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发挥真正的作用,推动会计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文媛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职业道德论文12

  1.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发展有助于职工职业道德的提高,为职业道德培养和文化熏陶提供一个平台与实践的教材。职工的职业道德培养必须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发展中,这样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念和前进目标,有利于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的大力提高,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效率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一个方面。虽然两者联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与依赖,但是两者又有其不同的一面。首先,两者的对应主体就不同。企业的文化最重要的还是要立足于企业的本身,这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它的目标就是生长在不同环境、不同职业的职工在遵循各自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了企业的发展,就必须把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之间进行相互的融合与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而职业道德所对应的主体是产业。我们所了解的行业是具有一定组织的这样的一个集体,反映了人类正常的经济生产、营销等活动,按照劳动的对象、生产资料等区分的话,可以做出有效的区分。可见对应主体的不同就决定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在作用与影响上也有所不同。其次,两者在构成的成分上也不同。企业文化的建立往往是依据企业所在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生活方法,而且领导者的个人涵养也深深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所以在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企业的文化,而每一个不同的企业文化往往会依据和整合自己企业文化的某些因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现象。而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只对本企业内部的影响巨大,对于其他企业采用这个企业的文化却收效甚微。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企业界的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提倡“松下精神”和“松下经营哲学”的企业文化,把松下公司塑造成当时世界企业的一颗耀眼明星。日本的松下公司为许多经济学家提供了典型的案例,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然而后来的东亚一些国家的企业因为与日本有着的相似的文化传统,照搬松下公司的经验和模式,其结果也不得而知,所以对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来说不是生搬硬套的。职业道德由于对应的主体是产业,而相同产业之间有着相同的职业道德,共同标准的职业道德便是对企业职工的最低要求,是对任何经营相同产业的企业职工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可见这是两者差异主要表现。我们清楚的知道,企业的道德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联系体,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不同之处的,这两者对于企业的长远和优秀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两部分。所以在现实的企业经营与管理当中如何真正做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加强企业职业道德是所有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里笔者鉴于企业文化的关键环节是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相同价值的价值取向,这又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的关键环节相同。

  2.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型企业鉴于企业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的建设的重要关系,都将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视为企业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这项重要任务实施的时候,必须了解我国企业自身为何会出现这些情况。(1)我国企业的发展要远远的晚于欧美发达国家欧美国家的'企业发展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就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走向了成熟,其自身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领导者的重视,所以现在欧美国家的企业必然把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视为自己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而反观我国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真正是在改革开发的时代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时间上晚于欧美国家一百多年,在企业发展的成熟度上也是差距很大,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弥补这一百多年来欠下的旧账,这也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2)我国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的专制社会虽然封建专制社会已经被推翻了,但是落后的封建思想并没有完全的得到铲除,而是根深蒂固的保留在我们身上。这些毒瘤式的落后思想,在关键时候必然成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的一颗掩埋式的定时炸弹,关于这个如何真正的处理和铲除这些落后思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也是值得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思索的问题。(3)文化的建设需要人的参与社会文化如此,企业文化更是如此。如何真正的调动企业人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性步骤。现在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几百年前的一种专制式服从文化,而是一种平等、民族的原则,鼓励企业人员参与文化建设中来真真正正的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观念,以此,来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真正的发展。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已经成为了我国所有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重要的问题。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对策

  鉴于上述中存在这么多制约我国企业建设的现实性问题,笔者在这里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有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建设。第一,必须对发达国家的企业道德建设的案例加以借鉴。我国的企业在起步上要晚于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所以在发展企业文化的环节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可喜的是鉴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加强职业道德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然而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的指导方针和策略。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唯一的捷径就是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文化发展的案例。例如一些企业的总裁为了让企业传递在自己子孙的手里,就借鉴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的管理文化模式,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经营管理观念,让其知道每一分钱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自己的赚取。所以一些企业的子女成功把父辈的企业创造出自己的辉煌。其次,对于一些优秀民族的企业的管理的方式和理念要有必要的加以继承和创新。美国民族血液里存在优良的民主作风,这一作风不仅在美国的政治上有所体现,同时在美国的企业上也能体现出来。美企在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不是以最大股东专制决策方式决定的,而是以董事会形式集体决定公司的重要抉择,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效率。然而这一管理模式不仅仅国外企业有,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也有着这样的企业,如北汽集团。在改革开放之初,北汽集团不仅仅继承了我国之前现有的一些公司和企业的优秀的部分,而且肯借鉴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充分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同时还致力于创新的角度,对公司的开发战略等加以详细周密的计划,为集团注入了许多的新的活力因子。这就使得北汽集团在经营和发展战略上获得了充足的优势和经验,也使得他未来的长足发展有了一定的根基和保障。所以说批判的继承传统是我们一直必须秉承的,只有推陈出新,才能革故鼎新。在继承原有的优秀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有加以创新,企业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发展内动力,这是一直以来企业甚至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和认定的信念。最后,以文化活动为平台。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过程之中积累出来的。我们也知道,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对于传承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对于职业道德的建设来说,我们也应该致力于将其放在文化建设的大平台之上进行建设和发展。这样一方面能够更有效的加强文化领域建设与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加强道德文化的大力建设和发展。我们可以邀请文化界的一些名人来做相关的道德方面讲座和学术报告,让大家都能从中了解到文化建设对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在文化建设中更好的认识道德的实际价值。还可以开展一些文化建设和交流的相关活动,让员工们一起参与到这样的一个文化活动中来,自己亲身体会并实践,从中了解到文化的真正魅力,并以此激发他们对于文化道德价值的认识。这样对他们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不知不觉的影响。

  4.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观点论述,我们应该可以充分了解到对于一个优秀企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和加强文化建设是多么的至关重要而富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道德建设起着至关相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甚至是社会都必须予以积极重视的原因所在。当然,关于如何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提高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有许多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遵循的,笔者在这里只是大致做了一个简单陈述,至于关键部分还是需要依靠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企业的文化建设必然会越来繁荣,而企业的道德建设也会更加的完善。

职业道德论文13

  摘要: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职业道德培训,文章从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当前职业道德培训的现状,提出加强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具有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联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三方面的特征。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激烈,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个人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员工必备的重要的职业道德。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结合企业实际,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使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起“爱岗敬业、诚信守法、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保持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当前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现状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员工认识上的误区。有些员工对职业道德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现在的培训班太多,今天这个培训、明天那个培训,没有什么用,既不能改善生活,又不能增加收入,认为这种培训是走走形式。部分员工对职业道德培训不感兴趣,所以有的员工在参加培训时表现出存在应付心理,对培训内容充耳不闻,一无所知,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企业员工的文化层次不齐。参加培训的企业员工由于年龄差距大,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基层员工学历较低,纯粹的职业道德理论说教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甚至让企业员工对培训产生抵触心理。

  3、企业职业道德培训模式单一。很多企业都认识到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但怎么做到有效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却做得还不够,有些员工认为,职业道德培训就是在给他们上思想政治课。通常是一人在台上讲,众人在台下听的填鸭式培训。培训内容缺乏生动活泼,缺少互动交流,不能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而且很多企业都是千篇一律地告诉员工:要敬业,要忠诚,要守信等等,很少会站在员工的角度,以员工的思维去思考,为什么要敬业?为什么要忠诚?为什么要遵守职业道德?所以就导致了培训效果不佳,甚至引起一些负面影响。

  4、有些企业员工的道德标准出现偏差。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有的人靠钻政策空子而一夜暴富;有的人靠不学无术,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而升官发财;有的人在政治道德上搞实用主义,国家的政策和中央指示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就变通,甚至另搞一套;有些领导干部作风上的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吹牛拍马,涣散人们的思想。在职业道德评判标准上的好坏不分、是非不明,造成了某些企业员工对职业道德标准的怀疑。

  5、员工对传统的培训教材缺乏兴趣。传统的培训教材更多的是对职业道德理论的讲解和宣贯,缺少身边的典型案例和现身说法,大多数企业员工学历相对较低,对培训内容感到遥不可及,比较难以接受,导致培训效果很不理想。

  三、提升职业道德培训的有效途径

  鉴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提升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的有效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1、抓住企业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要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抓住群众最关心、意见最大、反对最强烈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在职业道德培训中收到良好效果。

  2、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当好企业的主人。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让每位员工关心企业,对企业有深厚感情,摆正自己与企业的位置,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认识到企业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业兴衰就是自己的兴衰,把本职工作的成就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转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题合理化建议,为企业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对员工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也是员工自觉搞好生产的前提。

  2、从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变成员工行为习惯的企业,才是管理优秀的企业。习惯是企业文化,好的习惯是生产力。企业有制度、有规范、有要求、有规则,这些不是钉在墙上、放在抽屉中的,而是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要反复抓、抓反复,要固化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变成员工的行为习惯。

  3、开发出适合本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的教材。职业道德培训教材,旨在通过培训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质的转变,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企业有利,对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从而发自内心地去改变自己,自觉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准。职业道德培训教材,摒弃一味的纯理论说教,以生动典型的案例引出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生动形象,由浅入深,易于员工理解和接受。

  4、把职业道德培训体系和员工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把培训体系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给每个不同层次的员工同等的机会,让他们在企业的环境中进步,让他们在企业的环境中自我鞭策,使员工和企业共同获得发展。

  5、加强培训师师资队伍建设。企业要加强培训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条件的可以让培训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达到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的目的。或者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或劳动模范参与职业道德培训,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说服力。

职业道德论文14

  【摘要】档案是目前我国记录公民基本信息、公司基本信息等一项最主要的记录手段,由于档案涉及大部分人的隐私和基本权益,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才能够胜任该工作。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研究

  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在进行选择时,都会选择信用较好的人员,档案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有许多的信息不能够泄露给外界,但是目前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会将信息进行倒买倒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对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研究。

  1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

  档案记录着各大公司、企业的相关基本资料,对于个人来说,每个人从上学开始都有着自己的档案,因此,档案不论对于企业或是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公司的数量较多,人口的数量较多,因此档案在进行管理起来就会显得十分困难。并且由于目前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的时代之中,因此现在新建立的许多档案都已经建立成为电子档案,但是由于早期的档案都是纸质版的档案,纸质版的档案需要得到合理的保存和处理。不论是电子版的档案或是纸质版的档案来说,都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而合理的管理需要建立在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上。

  2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原则

  2.1热爱岗位,遵守岗位规范

  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拥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够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一定的原则,并且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对职业道德规范原则进行熟悉。首先,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够保证每一份档案都是完整无缺的,同时有自己的立场,保证自己所管理档案的安全性,遵守岗位规范,将自己职责范围内所管理的档案保存完好,不会私自透漏出档案内的信息。因此,热爱岗位,遵守岗位规范是每个档案管理人员都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

  2.2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自我奉献

  档案管理的工作职责并不仅仅是将所有档案都进行简单的安置、保存这么简单,而是应当能够准确的将档案所放置的位置以及基本信息都进行记忆,当相关的单位或是人员需要使用某些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的将档案进行找寻。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保证自己所管理的每份档案自己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组织需要时,能够积极的自我奉献,将档案内的内容进行提取,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解决相关人员的困难。完整的档案保存对于目前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目前面临的问题

  3.1职业道德规范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

  法律体系是强制性的、能够约束人行为规范的体系,道德体系属于自觉约束自己的体系。因此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没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所引起的。但是由于道德规范体制在进行制定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并且制定时可能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目前的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相关的单位去着手制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职业道德规范需要依靠自己的理解去执行。

  3.2档案管理人员来源不明,难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由于大部分的档案管理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许多档案管理的部门都会选择从市面上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招聘,这样的招聘可能会给档案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社会上招聘的档案管理人员,很有可能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进行辞职,从而造成档案管理的空缺,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的来源不明可能会使得相关的档案信息产生泄露,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职业道德意识,很有可能会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倒买倒卖,从而从中谋取个人私利,并且由于档案的数量庞大,这种行为在短期之内很难被发现,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可能往往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3.3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提升自我基本道德的意识

  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如果相关的人员不能够有深刻的了解,就会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难以开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相关的工作单位都没有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培训。

  4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目前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建立准确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健全的约束人员的体系只有法律体系,道德一直都没有进行过相关的体系制定,因为对于传统的意识来说,道德是一个人用来约束自己行为规范的相关准则,并不是强制的,道德职业规范在进行制定时,不能够像法律体系一样,制定强硬的手段和措施来起到约束相应人员的作用。但是对于职业道德体系来说,可以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措施来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档案在进行管理时,需要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对不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进行惩罚,对严格遵守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此作为激励。

  4.2严格考察档案管理人员来源

  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道德规范,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培训,有些是临时从别的部门抽掉过来补充人员短缺的,因此如果出现信息泄露就很难发现信息泄露出自于谁的手中,而对于泄露的信息如何弥补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对于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择来说,不能够选择来源不明、不具有相关素质的人员来进行档案的管理。

  5结语

  职业道德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需要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但是目前有许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相关的重要性,之后分析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需要遵守的原则,最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玉平.加强高校档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档案从业人员道德修养[J].山东档案,20xx(04):36-38.

  [2]徐雅君.试论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xx(08):62-63.

职业道德论文15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品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诚信”融入职业道德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使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培养诚实守信的观念,忠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信守承诺。本人现就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涵义做了浅要介绍,并就职业道德建设中,诚信教育的途径做了简单介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名言,成为中国人千年流传的人生哲学。有信,则能相互尊重、礼让;有信才能“同气相求”、众志成城,才能联结起社会交往关系中稳固的伦理网络。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诚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

  一、诚信的涵义

  诚信包含“诚”和“信”两个方面,它们有一定的区别。在早期的儒家著作中,“诚”和“真”“实”等范畴相关联,《中庸》中提 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阐述的观念是 “诚”是天地之根本,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基本事实和规律。 诚信 是中国传统伦理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 现实的话题。诚信最初作为一种道德活动而存在的,伴随着人 类对合作关系的诉求早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作为一种隐约的、零碎的思想、在周初开始萌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的精彩阐释和大力提倡,诚信思想基本形成,并在后世儒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下日趋成熟,成为传统伦理文化中一个内涵丰 富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诚”的意思指不有意歪曲客观事物的 本来面貌。人们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歪曲了自己主观意图 的本来面貌从而没有遵循客观规律。人对自己的主观意图都有 准确的把握,但直接的表达出来有的时候需要些代价。那么 “诚”的内涵就要求我们要忠于自己和客观规律,不因畏惧代价 而扭曲事實的原貌。“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也特别重要。“信”字初指在祭祀上天和先祖时诚实不欺,后来在春秋时期经 过儒家学者的倡导远离了最初的宗教色彩并最终成为了一项 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由此可见“信”指代 人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人要信守承诺。综上所述“诚”指的 是人思想上的主客观统一不歪曲事实是静态的;而“信”更强调 的是对自己诺言的的遵守是动态的恪守。诚信既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德性修为又是一种外在的确认与表达意指诚实无欺。

  二、职业道德的涵义

  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对本职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三、诚信在职业道德的体现

  诚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下,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有着新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它包括:在政治生活中,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生活中,依法办事,平等交往,诚实待人,信守合同,讲信誉,讲信用;在其他日常工作中,高度负责、表里如一,实事求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反对虚伪。这一道德要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于一个团体和企业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一个使企业发达的基础;从经济生活来看,诚信是经济秩序的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一种无形的资产;从政治道德来看,诚信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性,是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体现,是一个从政者必须具有的道德品性和政治素质;从人际关系来看,诚信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质。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信任是相处的基础,相互之间做到信任其关键就在于诚信。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建设尤其是职业道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日益显示出它的地位。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体系构建中,诚信教育的途径或方式

  1、加强家庭教育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必须要从家庭开始。可以说家庭教育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熟性格品质的塑造等各个重要的环节有着其他教育形式和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诚信意识的树立,诚信观念的确立,诚信思想的形成,诚信习惯的养成,诚信行为的固化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们是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家庭教育,一是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子女的成绩和分数的做法,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其诚信意识。二是为了给让学生家长给孩子树立诚信的典范,父母要持续提升自己的诚信修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家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在家庭教育中,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常抓不懈。要在日常的教育中加以教育和引导,培养子女诚

  2、高校要建立诚信教育的领导机制

  目前,高校只重视以“两课”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素质,讨论的是大道理,传授的是高理论,而对于学生具体的诚信道德关注的较少。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高校领导就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诚信教育。首先要建立高校诚信教育领导机制,要成立诚信教育的领导管理系统。从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到院系主任到一般教师,直到学生会、班干部和学生,要责任落实到人,分工明确,一层抓一层,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在有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要经常进行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诚信论坛,举办诚信讲座等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营造大学校园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要针对高校大学生日常失信行为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落实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助学贷款、工作分配等方面的诚信行为及相应的奖励措。

  3、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措施,大学生档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个人意见”、“学校意见”、“备注”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记录,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较为全面的描述。需要了解学生诚信情况者,可凭此进行直接的调查。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个诚信记录,这是大学生的一份宝贵的个人资源,这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使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实的事,得到良好的诚信记录,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作为一种写实的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这份诚信档案将跟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4、积极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首先,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见微知著,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把“诚”和“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其次,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主题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活动,通过这些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对社会公共事业的积极参与积极奉献精神,从而锤炼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升和完善诚信品质;第三,应以报纸、广播、板报、墙报、宣传栏为阵地,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最后,应以“树典型,抓反面教材”为方式,通过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诚信新形象的氛围;积极发挥团课、班会课的作用,加强对“诚信缺失”问题的积极思考,互相监督,与违背大学生诚信形象要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作斗争。

【职业道德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道德论文11-02

职业道德论文15篇11-02

教师职业道德论文06-17

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12-16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培养的论文12-13

教师职业道德论文(荐)06-18

护理职业道德议论文作文(精选20篇)05-07

新形势下职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究论文12-16

it行业职业道德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