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

时间:2024-07-12 09:17:30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人物故事锦集(15篇)

历史人物故事1

  一、 教材解析

历史人物故事锦集(15篇)

  “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本单元历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等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汇报和反馈,重在引导学生梳理重要信息,能够较为完整、清晰地复述故事内容,尝试用上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让讲述更生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内容把握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提供展示的舞台,也为本单元的的习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经过和当时感受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顺畅过渡。在讲述与评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真诚对话,提升交际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尤其是本单元阅读的文本,故事情节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学生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同时有一定的个人阅读积累,了解的历史人物故事素材丰富。在近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并逐步掌握了抓住人物和情节把握故事内容的方法,能够比较完整地叙述故事。需要在关键信息提取、讲述语言、表现形式等方面再作指导,让学生能够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讲有趣。能够在讲述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评议,在对话中提升对讲好故事的要求认知,真正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抓住人物和情节,制作信息卡片,借助关键信息将历史故事讲清楚,从中再次感受人物形象,受到智慧启迪。

  2.借助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

  3.结合历史故事分享,感受文化的发展渊源,增强对历史故事阅读的兴趣,对着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关键的人物、情节信息,讲清楚故事内容,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选择相应的辅助形式,增强故事讲述的表现力吸引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信息卡片,学生搜集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星级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发现好故事

  1.我们已经阅读了第八单元的好几篇历史故事,还记得吗?说一说。

  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结合学生所说的故事,再次回顾故事内容及人物的特点,进而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发现,题目多为“人物+情节”的方式,以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大家也准备了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试着用这样简介的方式说说:我喜欢读的历史故事是《 》。

  (结合学生发言,再次引导关注人物和情节,同时基于不同学生选择的历史故事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及时进行阅读内容的点评,对学生进行阅读方向点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智慧故事。)

  (二)梳理信息,完成“提词器”

  1.读了这么多好故事,要与他人分享才更有意思,今天我们来开个故事会!(板书课题:历史人物故事会)

  2.要站在台上给大家讲出来,可不容易,你觉得怎么才能讲得好?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还有用上些有效的办法?

  (结合学生讨论,明确讲述的前提是对故事内容非常了解,可以多读几遍;讲述的.重点是完整、清楚,要把主要人物和情节都讲明白;讲述的难点是生动、有趣,可以加动作、表情,或者变化语气,尤其是有些“听众”不太懂的地方要说清楚。)

  3.故事的内容很丰富,为了让大家讲得顺利,我们允许大家使用“提词器”,知道怎么制作吗?

  (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提词器”要注意梳理重点信息。)

  有个同学为了讲清楚《西门豹治邺》,给自己写了这样的提词器: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河伯娶媳妇 出钱 新娘

  送新娘 投巫婆、官绅 求饶 骗钱害人

  兴修水利 安居乐业

  你能看着这个“提词器”讲讲故事吗?

  (指名讲述故事内容)

  如果你要给自己提示故事的内容,你会写什么?

  (结合学生讨论,了解“提词器”要抓住重点人物和情节。)

  4.默读自己选择的历史人物故事,赶快准备“提词器”。写好之后,试着边想边讲,可以借助“提词器”。

  (学生完成信息卡片,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分享,讲述“大舞台”

  1.小组交流分享:组长组织,每位同学轮流讲述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要求:说明题目,说清楚人物和情节,听众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同学讲完之后提问或者补充,让他把故事讲得更清楚。最后,选出本组讲得清楚、流畅、精彩的同学。

  (小组交流,互相听评。)

  2.思考讲述要求:既然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我们就要进行全班分享了。有没有想过:站在台前讲和坐在座位上讲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台前讲故事的开场白和礼仪要求,注意声音洪亮,有眼神交流,要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者借助道具吸引“听众”。)

  不同的故事在讲的时候,除了内容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结合本单元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故事气氛,例如《西门豹治邺》调查民情时的悲愤,了解原委以后的思索,惩治官绅时候的智慧,改善民生后的欣慰。借此理解要使用合适的语气,有动作、表情的辅助才会更吸引人。)

  3.组织全班交流

  (1)指名上台分享

  请2-3位同学上台讲述,其他同学担任听评员,对他讲故事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果有任何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现场提问。

  (出示星级评价表,涵盖内容完整、语言流畅、声音洪亮、辅助到位、表演礼仪等方面,学生进行听评。)

  (2) 组织评议交际

  讲故事的人有开场、有结尾,很注重展示的礼仪,还主动询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是评价或者提问的人该怎么说呢?

  (引导学生真正用“对话”的方式交流,有问有答,真诚表达,“如聊天一般自然”。)

  (四)回顾总结,走进“历史书”

  1.今天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历史故事,从大家的内容就能感受带很多。谁来分享一下?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人物,体会其流传千古的经典力量。)

  2.其实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经典人物故事,总会以他们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西门豹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王戎善于思考、推理有据,扁鹊医术精湛、观察入微,纪昌坚持不懈、百步穿杨。你能送给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呢?

  (组织学生交流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感受智慧魅力。)

  (五)拉近现在,回归“真生活”

  昨天的历史回味无穷,今天的精彩等待记录!同学们,睁大观察的双眼,也许你会发现身边也有许多值得铭记的精彩故事,可敬人物,让我们试着把事情清楚地记录下来,也许你也会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布置活动:回顾自己经历的难忘故事,注意回想当时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历史人物故事会

  人物+情节

  语言+动作+语气+道具

历史人物故事2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释义] 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萧:萧何;西汉初年丞相;规:规矩;规章;曹:曹参;萧何死后;继任丞相;随:跟随;沿袭。

  [语出] 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X。”

  [正音] 随;不能读作“shuí”。

  [辨形] 随;不能写作“谁”。

  [近义] 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 一如既往

  [反义] 兴利除弊 破旧立新

  [用法] 比喻后人完全比照前代的成规办理事务。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1)~固然省事;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

  (2)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依靠改革;那种~的态度是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的。

  [成语故事]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窑(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假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曹窑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他儿子的'话后,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大诉委曲。惠帝听了后就更加感到莫名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窑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断叩头谢罪。汉惠帝叫他起来后,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历史人物故事3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受一位挚友之托,写了一篇题为《昼锦堂记》的x。欧阳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把x写好后,便命一差官骑马给友人送去。

  可是到了晚上,欧阳修突然想起了什么,马上命令一个仆人道:“你赶快骑快马去追那送x的'差官,让他把x带回来!”

  “老爷,那差官已到百里之外了,现在又是晚上,哪能追得上呀!”那仆人说道。

  “无论如何你也要追上他,即使我那x已经送到,也得设法取回来!”

  看见主人态度如此坚决,仆人就急忙骑上马,走捷径,抄小道,拼命追赶,最后总算追上差官,把x带了回来。

  欧阳修为何一定要把x追回呢?原来是为了添上两个“而”字。

  《昼锦堂记》开头有这样两句:“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原稿中没有这两个“而”字,欧阳修将x追回,就是为了把它添上去。

  为了添两个字,竟如此劳神费力,是小题大作吗?不是。虽然不添这两个字,x开头也并无语病,但添上后,x的语气便与原文大有区别,即由直而曲,由急而缓,表现出欧阳修x曲折舒缓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严谨的创作态度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文学家尚能如此,作为小学生,我们更要从小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努力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境。

历史人物故事4

  维多利亚女王 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5.24—1901.1.22) 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统治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加大侵略扩张力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无数殖民地。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历史人物故事5

  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原文: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历史人物故事6

  吕臣——秦末陈胜农民起义军将领

  人物简介

  初任陈胜起义军将军。陈胜被害,他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组织苍头军,收复陈县(今河南淮阳),重建张楚政权,不久,又与英布联合,再破秦军。后归项梁,与项羽同屯军彭城。项梁在定陶战死后,楚怀王乘机夺取他和项羽的兵权,并改任他为司徒。此后吕臣投奔刘邦,后来他继承他父亲的新阳侯的爵位直到病死。

  人物生平

  公元前209年9月,吕臣开始担任陈胜起义军中涓。

  公元前208年1月,陈胜被庄贾杀害,吕臣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组织苍头军,收复陈县(今河南淮阳),镇压杀害陈胜的'叛徒庄贾,重建楚国。

  公元前208年2月,秦国军队再次攻陈,吕臣败走

  吕臣铜印,不久,吕臣又与英布联合,反攻秦国军队,在青波击败秦国军队,再次收复陈县。

  公元前208年10月,项梁在定陶战死后,吕臣将军队驻扎在彭城东。

  公元前208年11月,楚怀王从盱台到彭城,夺取他的兵权,并改任他为楚国司徒。

  公元前203年11月,吕臣投奔刘邦。

  公元前191年,吕臣继承他父亲的新阳侯的爵位。

  公元前173年,吕臣病死。

历史人物故事7

  左公与曾公的胸怀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两人。

  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

  一位侍从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侍从的话让左宗棠深思良久。

  一诺千斤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季布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季布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季布,缍使季布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季布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荀灌孤胆突围

  荀灌是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平南将军荀嵩的女儿,她年少时便有奇才。

  荀灌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她自幼随父亲习武,小小年经便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功。

  荀灌13岁那年,几万贼兵由西域流窜到荀嵩驻守的宛城,当时宛城守军仅有千人,形势非常危急。

  荀嵩知道,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派遣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前往临近的襄阳求教。可是当荀嵩把他的.想法向属下宣布后,大家虽然十分赞同,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教的任务。此时的宛城已经被贼兵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困起来,突围无异于送死,谁愿意白白送死呢?

  正在荀嵩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在大厅里响起:“父亲,我去!”

  荀嵩一看,是女儿荀灌。他大惊失色,厉志拒绝道:“不行!你一个女孩,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了贼兵的追杀!”

  荀灌将头一昂,大声说:“父亲,女儿自幼习武,武功如何父亲心中最清楚,更何况,城外的地形也只有我最熟悉。现在,坐守孤城是死,突围失败也是死,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拼却一死!如果突围成功,请来了救兵,就能够挽救全城人的性命了。”

  听了荀灌的一席话,众将都惭愧于自己的勇气与胆识竟然不如一个13岁的小女孩,于是纷纷主动请缨,要求突围求教。

  荀嵩考虑了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他选派20名身强力壮、武艺高超的勇士,组成一支突围队伍,借着浓浓的夜色,护送荀灌向襄阳城飞奔而去。贼兵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队伍在第三天的下午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荀嵩的求教信,又听到荀灌的慷慨陈词,被荀灌甘冒生命危险突出重围的精神所感动。他当即发兵,而且还请求荆州太守协同出兵解救宛城。

  援军一到,很快就击退了贼兵,解救了宛城的百姓。

历史人物故事8

  【课前解析】

  关注话题: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对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国灿烂历史的热爱之情。

  关注教材:为了打开学生思路,教材第一部分列举了一组历史人物故事,并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这些故事的特点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故事的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交际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在班级故事会上讲给同学听。故事会是中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聆听品质。

  教材第三部分按照讲前、讲中、讲后的流程,提示了各环节的具体要求。讲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要熟悉故事内容:提取和整理重要信息,写在卡片上;还要估计听众会有哪些疑惑,将相关说明准备好。讲故事时要注意一定的技巧:

  一是要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的变化;

  二是为了避免想不起来故事信息,可以利用小卡片进行提示。讲完之后要加强互动,听众要积极评价,提出建议,讲述者要倾听建议。

  关注小贴士:小贴土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有关讲故事的练习,整套教材安排了多次二年级讲故事重在讲清楚、讲完整。三年级下册《趣味故事会》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本次《讲历史人物故事》明确提出“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意在引导学生在讲述时,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变化讲述的语气,配上恰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引起听众的兴趣,逐渐实现把故事讲述生动的目标。“用卡片提示讲述内容”意在帮助学生顺利讲述,不遗漏故事的重要信息。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卡片提示的重要信息,讲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能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述生动。

  【教学重点】

  能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把故事讲生动。

  【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历史人物故事,通过比较,筛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故事;将重要信息整理在小卡片上。可以用关键词记录容易遗忘的信息,如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的重要言行,便于讲述时有顺序、重点突出;估计听众有疑惑的地方,如,故事时间,朝代名称等不熟悉的内容,以便讲述时作好补充说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

  1,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请根据提示猜猜,是哪个历史人物。

  课件出示

  第一组 游玩 七岁 此必苦李(王戎)

  第二组 治病 皮肤 皮肉 肠胃 骨髓(扁鹊)

  第三组 墙壁 光线 读书 小孔(匡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人物的形式导入,既营造出口语交际的学习氛围,也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同时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孩子关注故事当中主人公的关键信息。)

  2,谈话,揭示任务:最近我们接触了不少历史人物故事,精心治邺的西门豹、不取道旁李的王戎、凿壁借光的匡衡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班级故事会,来讲讲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二、梳理方法,明确要求

  1,我们先来听两位同学讲扁鹊治病的故事的音频,看后说说他们两个谁讲得好,为什么。

  教室播放两段音频,一段讲得很完整,一段省略了一部分过程。

  2,全班交流。

  预设1:第一段讲得好,因为故事讲的完整,第二个同学漏掉了蔡桓侯的病发展到皮肉之间和发展到肠胃里。

  预设2:第二个同学讲的太短了,感觉蔡桓侯的病不是慢慢发展的,而是一下子就很严重。

  3,教师总结:讲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如果怕自己忘掉,可以用小卡片来帮忙。

  老师出示一张提示卡片。

  扁鹊治病

  蔡桓侯的病 皮肤 皮肉 肠胃 骨髓

  扁鹊医治方法 热敷 扎针 汤药 无能为力

  教师引导:大家看,我们把蔡桓侯病情发展和扁鹊的医治方法做成图表,写上关键词,讲故事时可以时不时看上一眼,这样就不会忘了。

  板书:用卡片提示讲述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听熟悉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比,很直观的感受到讲故事时要注意完整,从而自然的引出借助小卡片来把故事讲完整的这种方法。)

  教师引导: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个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故事《武松打虎》,大家来说一说我是怎么把故事讲生动的。

  预设1:语气特别丰富,人物是什么样的就用什么语气说话。

  预设2:表情也特别丰富。

  预设3:还加入手势、动作讲故事。

  教师总结并板书: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孩子们做示范,引导学生从同学的讲述中总结方法,做到半扶半放,既充分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也给学生接下来自主探究讲故事,给予了提示。)

  三、班级故事会,人人都参与

  1,教师引导:讲故事的`技巧,我们总结了,故事的好坏,听众说了算,那如何做合格听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标准。

  (1)认真倾听,关注讲述者各方面的表现。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和建议。

  2,班里故事会,少不了评价,老师把同学们总结的内容,整理成了故事评价表,一会儿我们用这个标准来发现同伴讲故事的亮点,进行适时的评价。

  故事会评价表

  别人讲故事

  自己听故事

  讲述清楚、完整 。 ( )

  能专心听完这个故事。 ( )

  语气、语速恰当。 ( )

  能提出自己的建议。( )

  动作、表情自然。 ( )

  恰当使用卡片。 ( )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讲故事,依次发言。

  组内互动评价,五星为最高。

  四、班级故事会展示

  1,小组推荐组员讲故事,并说说推荐理由。

  预设1:他讲得很生动,动作、表情都很自然。

  预设2:他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说明。

  2,小组代表讲故事。

  3,师生评价,并做适当的指导。

  4,根据指出的优缺点,学生再次在组里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这两各环节的设计是通过生生互动实时互动的交际情景,形成了一个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练习,借助评价表格,让学生了解如何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其实更是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到如何讲好历史人物故事,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室指导:回顾自己讲述中的优点与不足,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请他们评一评。

  六、板书设计:

  讲历史人物故事

  用卡片提示讲述内容,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对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国灿烂历史的热爱之情。教材分三步来告诉学生如何来讲历史人物故事。从选择人物,借助卡片记录重点信息,讲时要注意语气,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把故事讲生动。前两项并不难掌握,难的是如何讲生动。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为了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截取了凯叔讲故事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凯叔讲故事能够如此受欢迎?很快,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就是语气,表情丰富,到位,还有适当的肢体语言。明白了本次讲故事的要求,接下来就是来让学生来讲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人人都上台展示,因此我设计了故事评价表来让不能展示的同学来根据我们这次的要求来评价。可能是平时讲的机会比较少,展示的同学有些放不开,对于人物的语气,还有讲时的肢体语言看起来不太自然。在今后,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来把故事讲好。

历史人物故事9

  重读三国演义,觉得司马懿应该是三国里最没有人格魅力的人了吧。

  在演义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论勇猛胆识,论气度谋略,论辅国治兵,似乎都有人选可以碾压他。自己的主君怀疑他,试探他,自己的对手羞辱他,嘲弄他,甚至自己的属下将士也对他不怎么听从。

  所以,尽管历史上他屡有奇谋,不乏胜绩,甚至结束了群星闪耀的三国时代,大一统了中国,但仍抵不过那个小说里虚构的空城计为他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成功怎么可能归于没有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司马懿。

  后世很多人对司马懿多少都心存恨意。这些都是因为他在后期篡取了曹魏的天下,唯结果论。但岂能料到,他在青年时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同龄人能及的政治智慧。

  在他的青年时代,曹操正如日中天,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对其言听计从。然而当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才华,让他去做官时,他却装病不去。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此举或是心怀汉室,不屑于做奸雄的臣下,或是包藏着十足的心机,是为了观察曹操能否在中原站稳脚跟。但我以为都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防,兄长司马朗,都早已在曹操手下做事,即便曹操没站稳脚跟,败给了袁绍,他岂能抛下家族独善其身。

  真相应该如此,汉代的官员选拔是征辟制,就是通过在朝廷中有名望的人推荐做官,曹操年轻时入仕,就是被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推荐的。然而这其中大有学问,如果你的举荐人势力很大,你成为他的门生,仕途自然比较好。但如果你的举荐人不受朝廷重用,你作为门生也只能靠边站。

  第一次举荐司马懿的人叫魏种,是兖州人,关于他的史料不多,但有一条说他曾是河内太守,曾经叛逃过,曹操大怒,把他捉了回来,又觉得他挺有才气,继续让他当官。可想而知,这个罪臣并不会有太强大的势力。

  再加上曹操担任兖州牧时,曾杀了当时的兖州名士边让,一大波兖州士族怒斥,更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好友陈宫和张邈反目。所以兖州系的官员在朝廷里并不多。

  而此时呢,曹魏的文官集团中最强盛的势力,则是以荀彧郭嘉为首的颍川士族,司马懿当然不愿意自己被划分到兖州一系。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再度进行大批官员选拔,这次他是被颍川的首席代表人物荀彧举荐,司马懿这才从容上任。

  一个高的政治起点,足以让自己少奋斗十年,拥有这样政治头脑的人已经难能可贵,而更可怕的是,拒绝魏种举荐时的司马懿不过二十二岁。

  在差不多的年纪,曹操正因为得罪权贵被免去官职在家赋闲,刘备也刚鞭打完瞧不起他的督邮弃官逃亡,至于诸葛亮,还在隆中卧龙岗快乐地和小伙伴吟诗作对。他们都有着肆意妄为的青春,但司马懿没有。

  司马懿的家族,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望族,据说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司马懿的父亲对子女管教极严,问而不答就要挨揍,让你站着绝不可坐,他的处世风格稳妥而谨慎,也从侧面影响了司马懿。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你可以清楚察觉到,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明显缺陷的人。他行事诡谲,城府极深,难以揣摩。你说他善于隐忍,不等到时机成熟不会出山,他偏偏又无比果决,魏将孟达本欲向蜀国投降,他一边写信宽慰,一边率部队火速登程,只八日就兵临城下,平定叛军。

  写过剧本的人都知道,在角色的创作上,完人很难出彩,有缺陷的人物才是好人物。读小说,我也最喜欢读有缺点的角色。孤僻也好,骄傲也罢,懒惰不差,无情最好。三国演义里,最有人格魅力的往往都是缺陷最为明显的,孙策的激进,关羽的自负,曹操的多疑,诸葛亮的理想主义等等。

  为了给司马懿这个大反派安排一个缺陷,罗贯中用空城计和五丈原两场战役,将司马懿的谨慎突出到了极致。然而历史上并没有空城计,而五丈原一役所流传的“死诸葛吓退活仲达”,也并非司马懿在战略上有差池。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不是奇谋,而是整治部队和百姓。诸葛亮治下的.部队,制度分明,进退不乱,这种部队最适合防守反击。这样一看,司马懿算不到诸葛亮的死期,为了防止敌人打防守反击,谨慎点也是应该的。

  公平地讲,司马懿的形象大幅度黑化,是在明代小说演义盛行之后才开始的。他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相当之高,即使毋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

  前段时间在微博聊到三国,有读者问我要不要去看《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我这才知道原来又出现了一部三国新剧,对于三国题材的影视正剧,都是我必看的。

  从剧名看,显然是以司马懿为主角的作品,不知道在吴秀波演绎下的司马懿,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是否能展现出传闻中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呢,有点期待。京剧脸谱中,司马懿被塑造为白脸、勾圆眼,这说明自古以来他公认的形象就是:智谋广大,但奸不外露。扮演他,将会十足考验演员表演功力,以及对人物的理解是否做到满分。

  当然,在当今颜控占据荧屏的浮躁年代,又如何能有一个广受欢迎又形神兼备的演员,能够圆满表演出他的时而忠厚,时而畏缩,时而满腹城府——但当我看到主演是吴秀波的时候,我放心了。一个能够在十一年前就深爱上司马懿,并花了数年时间钻营剧本的人,由他来演,如何能不期待?

  我非常喜欢三国这段历史,因为它是少数的寒族理想主义的缩影。曹操、刘备、孙权其实都属寒族子弟,比起名门望族、士族门阀的世袭传承,他们拥有一种决绝而璀璨的魅力,犹如烟花漫天。在他们的倡导下,寒门中的奇才、猛士,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形成群星璀璨的盛况。

  而三国归晋,则是一种必然,乱世结束之后,国家恢复正常运制,文官集团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那些门吏遍天下的士族门阀,此时便发挥出他们真正的底蕴,司马家族和颍川士族逐渐掌握了权力,短短数年就侵吞了曹魏的天下。

  这不是司马懿一个人的成功,而是士族门阀在权力争夺中的胜利,乱世英雄的结局最后仍然要步入清平正轨,这不禁令人唏嘘,但也正因此,才让我们了解到寒族政权短暂而悲壮的美,看到那些一闪而逝的群雄绝唱。

历史人物故事10

  白琳功夫经过发端兴盛、由盛转衰、由衰转盛和兴盛式微等四个时期。

  清代至民国之前为发端兴盛期。据相关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福鼎出境红茶2万箱,每箱50市斤,远销上海等地。

  民国初期,茶叶由盛转衰,年产值不到百万元。民国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由衰转盛时期,福鼎功夫茶主产区白琳、点头等地茶叶十分兴旺,茶商贸易繁荣,茶栈茶馆林立。

  茶商向洋行或大茶行承包精品功夫茶在指定港口、码头交货,再由洋行、茶行外销港澳及欧美各国。在白琳本地,已经出现不少资本雄厚的茶馆,摆脱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将功夫红茶运至营口,转运满洲里销往原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功夫红茶兴盛式微期。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外对红茶需求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红茶改制。

历史人物故事11

  屈原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家乡在现在湖北的秭归(zǐguī),离长江三峡不远。这里风景奇美,山影水声迷人动听,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楚国。可是楚国统治者腐败无能,不图进取,使国力渐渐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非常着急,来到都城劝楚王改革图强。不料他受到奸臣的`陷害和攻击,一度信任他的楚王竟把他赶出都城,流放到了远方。

  屈原一片爱国心不被人理解,难过极了。有人劝他:“楚国既然不需要你,你何不到别国去,照样可以施展才能啊!”

  屈原回答说:“我爱我的楚国,为它的命运担忧,为百姓的痛苦伤心。明知自己的处境很危险,可是舍不得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它出力。”

  屈原写了许多诗,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他想象着自己乘着龙驾着象,在天空中翱翔,就要飞往远方,离开楚国,忽然回头看到了可爱的家乡,立刻停住了脚步。他的佣人哭了,连马也不肯再往前走。他又回到了楚国,并下决心:“如果不能实现我的愿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的祖国!”

  不久,屈原怀着对楚国深深的眷恋,投入了汩罗江(在现在湖南)。他对楚国的爱也就是对中国的爱,对自己所属民族的爱。所以全国人民至今还怀念他,每年端午节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

历史人物故事12

  曹操幼年时,极其贪恋游猎、歌舞等事,而对于当时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死板学问、无聊诗文不感兴趣。

  曹家乃仕宦之家,父辈大多读书甚为关注、用心,并因之谋求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对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也十分严格,特别反对他们不务正业,只知放鹰走马、听歌看舞,认为那样会影响学业、消磨志气、毁坏人品。

  曹操有个叔叔,尤其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严厉管教族中子弟。所以孩子们既恨他,又怕他。一见他来,不管正玩什么游戏,也不管正玩得多么忘情入迷,立刻纷纷逃开,惟恐受责骂以至责打。

  只有曹操这孩子,生性豪爽不羁,最厌恶别人强加其意在自己身上。每当叔叔出现、众兄弟惊呼逃窜时,他不但不躲,反而玩得更欢、更大胆、更别出心裁。

  有一次他与众子弟玩打仗游戏。他指挥若定,把人们分成两队,分别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然后,令彼此进攻,玩“骑马打仗”。他一个人站在高台阶上,手举小旗,做双方共有的统帅。

  整日间被关在书房吟咏那些发黄的古书、令人困倦的诗文的孩子们,一个个像放出笼的小鸟儿,一人背上驮着另一人,彼此进攻、防守,防守、进攻,或偷袭、或埋伏、或包抄、或恶战,在曹操统一指挥下,玩得痛快淋漓、身心舒畅。正呐喊厮杀、大汗如雨之际,猛见那位冷面如霜的叔叔怒冲冲而来,大家惊呼一声,顿时被扔的被扔、跌倒的跌倒,连滚带爬地四散逃去。

  只有曹操一人,手持指挥旗,倔战在站在原地,直身挺胸,面对大发雷霆的叔叔,凝然不动、神色冷峻。

  叔叔既惊讶这孩子的镇定,又气恼这孩子的大胆妄为。由于被曹操身上的一种威严不可欺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反倒有些不知所措。狠狠盯上曹操好一会儿,扭头、转身便找曹操的父亲曹嵩,添油加醋地告了曹操一状:如何行为不端,如何放荡不学,如何目无长辈,如何品格顽劣……

  于是,曹嵩把儿子唤到面前,当着这位叔叔的面,狠狠责打了曹操一顿,令他务必痛改前非,否则驱出家门。

  曹操一声不吭,忍受着父亲的责打。斜眼看到旁边抱肘观望、不无得意的叔叔,心里顿生一计。

  过了几天,曹操在院中玩耍,见叔叔走来,又是一副要兴师问罪的神色,就突然躺在地上,四肢抽搐乱颤,两眼翻白望天,口吐白沫不止。

  叔叔一见大惊,忙上来又问又摇。曹操却已人事不省,毫无反应。叔叔慌了手脚,急匆匆跑到曹嵩处,告诉曹操因贪玩过度,在院中“中风”病倒,而且病得不轻,似乎已有生命危险!

  曹嵩十分着急,随着叔叔来到院中。却见曹操一个人端端正正坐在石榴树下的青石凳上,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读书,丝毫没有患病的'模样。

  “孩子,你现在可好了?!”曹嵩关切地问。

  曹操从书间抬起头,迷惑地望着父亲:“您说什么?”

  “你刚才不是病得很厉害,昏在地上直吐白沫吗?!”曹嵩很奇怪。

  “谁说的?”

  “你叔叔看见的!刚才急匆匆跑去告诉我的!你刚才是不是又玩耍游戏来的?!是不是由于玩累而致病了?!”

  曹操看着叔叔:“我根本没犯病呀!我一直在这儿读书的。您怎么——”

  叔叔窘急而气恼:“你刚才就是病了嘛!”

  曹操转过身,面对父亲:“叔父不喜爱我、讨厌我,这我知道,可能是由于前些时候我贪玩了些。可今天,大概是有意告状、不顾事实了吧!”

  曹嵩扫了那位叔叔一眼,什么也没说,掉头走了。

  曹操冲叔叔狡黠地一笑,把那本发黄的书扔得很远。之后,又蹦又跳地玩去了。

  叔叔再到父亲面前告状,父亲就不再相信他的话了。

  从此,曹操益发任意游行,凭喜好学所需知识,以兴趣决定事情取舍,再不受那些死板的条条框框束缚,而自由成长起来。

  当时有个善于观察人的名士叫许劭。曹操见到他,问:“先生看看,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将是治世的能干之重臣,同时又将是乱世的奸诈英雄。”许劭道。

  曹操听到这样既有褒又有贬的判断,哈哈大笑,高兴之极。那一年,他二十岁。

历史人物故事13

  项籍在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历史人物故事14

  王安石出题三难苏东坡,在文坛传为佳话。其第三难是出句成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东坡虽是才子,但这上联出得蹊跷,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诸君不妨一试。

历史人物故事15

  羽扇轻拂,一袭洒逸的鹤氅随发髻间的纶巾飘然,八尺之身,冠玉之容,淡雅的眉宇之间闪现出绝非常人所有的英气。诸葛孔明,这个“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的千古奇才便这样定格在了历史长河的`画卷之中……

  “千秋有诸葛,看镜汗吾颜。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诸葛孔明,你定是智慧的化身。吟一曲《梁甫》,未出草庐,已知天下三分;轻摇羽扇,谈笑之间,众位儒生俨然已被辩得哑口无言;浊酒一杯,帷幄于草船,顷刻间已借得曹操百万之箭;摆八卦,观天象,竟可算得东风将来此助阵;点一缕淡香,弹一曲空城,便可叫司马懿十万大军落魄而归……这等神机妙算,何用比于古人,管仲乐毅怎可与之匹敌?“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你怎会辜负于徐庶的这番赞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孔明,“忠”这个词定是你人格魅力最最闪耀的光点。为报先帝的三顾之恩,你临表涕零“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因念先帝白帝托孤之情,为效先帝兴复汉室之任,你悲泣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因而夙夜忧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六出祁山,欲平定中原,可终究是天妒英才,你满怀着忧怨逝世于五丈原!

  可孔明,你知不知道,又有多少仁人为你叹息,“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后主刘禅,他是何许人,你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吧!先主对你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你,原是如此清醒的一人,此刻,怎会如此感情论事?你那满腔的忠义凛然、呕心沥血,那乐不思蜀的刘阿斗,他——怎可意会?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千古诸葛,众说纷纭,千年的光阴在人世间流转,灵与肉虽被磨灭在清风间,无法磨灭的是诸葛孔明在世间的伟大人格。

【历史人物故事】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故事 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06-25

历史人物的故事01-03

历史人物的故事04-24

历史人物的故事【精选】06-03

历史人物的故事07-08

历史人物经典故事05-27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06-20

历史人物故事04-13

[通用]历史人物的故事07-08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经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