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论文

时间:2024-07-12 17:50:43 爱车 我要投稿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实用10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汽车维修专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实用10篇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1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其能够真正地培养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结合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中职院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难以及障碍,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难以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立足于这一实际情况,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与传统的高等院校相比,中职学校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保障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实质需求,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专门的汽修人才为核心。结合相关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兴趣,同时专业老师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不高,所采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过于落后,现有的教学设备不符合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对此,我国中职院校需要立足于这一实际情况,不断地推动教学体制改革。

  1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问题

  1.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及基础,在中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难以在实践学习时集中精力,实际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意识到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学校以及老师难以结合这一现象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就会导致许多学生完全放弃学习,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之中无法找到实际的关注点,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1.2教师职业素养较差

  结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理论教学能力,结合实际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在现有的中职院校之中,许多该专业的老师无法符合这一实践要求。首先大部分的老师缺乏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往往在毕业之后就教书,个人所积累的实践教学经验严重不足,难以更好地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质需求。另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我国的开设时间比较短,大部分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于机械以及电子等其他专业,老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少,无法保障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的专业成度。

  1.3学校教学设备落后

  与其它的专业课程相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相对比较强,因此实际的教学设备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从目前来看,许多中职院校因为自身的资金实力十分有限,因此无法对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及时地更新换代,最终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无法了解最新的技术,从而难以在工作以及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社会以及其他行业的实际需求,无法发挥个人的作用。

  2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院校必须要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质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突破以及改革。其中,老师需要用新的教学模式为立足点和核心,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的知识以及技能。不可否认,一个科学完善的汽车维修过程主要包括几个不同的步骤,具体有故障表现的观察,故障原因的分析,维修方案的制定,前期维修的检测,后期检测结果的不断完善,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严格按照这样的秩序以及形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2更新实验设备,保障实践课程效果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老师应该结合这一实际情况保障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其中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水平,只有将实践课程与现有的教育改革相结合,分析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内在要求,才能够保障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后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适应现有的工作环境,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善现有的试验设备时,学校需要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业发展的实质需求为切入点,了解不同设备采用的实质要求,分析该专业学科之中所需要的先进设备,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

  3 结语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所涉及的内容以及环节相对较为复杂,学校管理者以及老师需要加强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及分析,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的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2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至今已近十年,且已具规模和影响力。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一个载体。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我院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已从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交通运输类技能大赛对我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

  1.1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方面

  技能大赛体现出了职业院校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对于参赛的学生来说,要求是全面的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就我院学生而言,针对大赛,将课堂搬进车间,紧密的结合行业企业的要求,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同时,联系生产实践,将为地方经济服务相结合。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企业生产实践要求,考虑淮安市当地的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的修订,体现出较高的实用性,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1.2在增强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我院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所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关键所在。要想学技能、学好技能,必须要有相应的实训作保障,否则技能训练将是纸上谈兵,参加竞赛只是走个过场而已。结合大赛,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增加设备的台套数及训练工位数,模拟大赛情景,进行训练。目前,我们实训实验设备总值60万元,现计划每年投入150万左右,连续3年就设备的先进性进行投入。学院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习淮汽车维修中心引入校内进行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

  教师对于学生的大赛训练起到主导作用。技能大赛有别于日常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结构,又要有突出的大赛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对大赛负责,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际训练,争取获得好成绩。围绕技能大赛,就有必要建设好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我院主要通过两种措施进行:一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或高校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二是规定所有专业课教师,均要取得汽车维修工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目前10名专业课教师均达到“双师型”标准。

  1.4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

  技能大赛的实施过程是按组别分类,按选手完成工单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的。对此,我们进行专项调研和讨论,最终教学理念的转变上形成一致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做合一”的意识。对于教和学,应不断的探索,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必需的。只有不断地探索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5在省市级比赛中取得的成果方面

  结合大赛,我院在硬件设备方面积极投入,同时引进教师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训过程中,不断的探求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近三年来,我院师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我院技能大赛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回顾以往,我院在交通运输类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努力。

  2.1技能大赛的普及性较差

  设备和人员是目前制约我们参赛人员的主要因素。指导教师精力集中在参赛学生身上,而无暇他顾。参赛的学生只进行专项训练,只是点的强化而不是面的学习,丧失了职业教育的普及性功能。

  2.2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院10名交通运输类专业课教师虽然学历提升了,但多数缺乏实践锻炼,致使实践水平与大赛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为了教学和大赛,我们应该建设一支综合实力经得起大赛检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技能大赛对我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也是有目共睹的。鉴于此,我们应充分重视技能大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但仍应不断探索,通过大赛,进行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做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3

  1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教学资源是教学环节得以稳定进行的基本保障,是为通过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教学资源包括了信息、物质和人力三种资源。相较于传统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不仅具有高仿真、高共享、超文本等特点,而且其所形成的知识架构是互联的,具有多种检索组合的模式,也是学生能够普遍接受的教学资源。透过这些现实的意义与便利表明,教学资源向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更好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开发正处于一种比较窘迫的境地,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以及学生对教学资源较高的需求,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还以传统教学资源为主,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而通过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开发,可以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将其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教学目的达成。通过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开发,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更加容易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2 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开发策略

  2.1 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

  汽车维修专业重在实际操作,而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需求相关维修人员具有过硬的操作水平与技能。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灵活多样和直观性的优势,便于学生理解。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该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网络或相关渠道,整合多方汽车检修教学的内容与资料,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使教学活动取得很大的收获。例如在教学发动机检修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以及拆卸顺序,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以及机器的主要部件结构。然后再通过这些装卸的顺序以及各个零部件,逐一向学生分析发动机出现故障的主要地方及故障的主要原因,再向学生实例讲解维修方案以及各种维修方案的差异,最后再明确维修的注意事项与标准。

  2.2 整合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

  图书馆作为各种资源的一个集中地,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且当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建有电子图书馆,拥有众多的数字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充分开发。由于汽车维修专业性强,内容比较深奥,光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难以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精髓。因此,教师可以将图书馆里把与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逐一罗列整理,再到数字图书馆里找到相关资源,将其全部导出,剔除重复与落后的知识点,把剩余的精华整理到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再将这些资源数字化,传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通过将这些资源进行归纳整合,给学生一个便利的资料来源,免去学生想找资料却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除了整合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研发动向、汽车制造技术以及汽车检修的新手段等等。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汽车维修产生深刻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传统思维,对汽车维修做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升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学习水平。

  2.3 建立院校自己的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不能光靠整合别人的资源,而应该通过整合,建立起自己的教学资源体系。首先,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高职院校存在时间都很长,相关的教学资源也有一定的积累,借助目前的技术手段,将这部分资源整理成视频音频图片电子文档等,甚至还可以将这些电子化的教学资源再进行数字化,将其纳入资源库,方便收藏与调用。其次,将相关汽修专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进行整理数字化。汽车维修的行业历史很长,各类相关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也十分丰富,这些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邀请汽车维修的专家名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说出心中的困惑与对汽车维修的见解。同时,教师要把这些专家名师的经验理论总结起来,将其化繁为简,编册入库,使之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最后,可以建设网络课程,将知识放到网上以供更多的人学习。我国十年前就开始建设网络课程,很多高职院校都将自己的特色专业做成了网络课程。根据资料,汽车维修方面的网络课程国家级的就有接近二十个。这些网络课程通过互联网,方便了知识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延伸,是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一部分。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将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相关汽修专家名师的经验理论以及各个高职院校的网络课程统一有机地整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起高职院校自己的教学资源体系,才是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根本。

  3 结束语

  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未来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方向,也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须手段。虽然现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程度不高,但只要通过相应的方法手段,就能够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并且稳步提升其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程度。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4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逐步完善,无论是运输车辆还是私家车数量,正逐年呈上升趋势发展,因此,近些年一些高职、中职和技工院校陆续开设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旨在培养专业的汽车维修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当前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技工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一些学生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才选择技工院校接受教育,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理性较强,汽车零部件位置关系、空间结构、装配关系、传动原理等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和深奥,很多学生认识不够深入,对汽车基本原理很难记忆和掌握,学生多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考试。其次,在实习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1.2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技工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其次,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专业教学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很明显,但是学生主动性却被扼杀,学生的被动接受使其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法相对落后,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对现代的教学手段应用很少,部分教师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但在讲解时不能与实务训练连接在一起,实践操作教学单一、反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

  1.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开来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一个问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二者呈现出脱节的现象,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际操作分开,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不够合理和科学。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时过于依赖书本,教学内容较为死板,而实践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没有做到与理论知识有机协调,导致学生不能深入掌握汽车维修相关的理论,对于知识运用能力差,实践也只是模仿教师的简单示范,难以养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与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其实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国家人才战略的要求,针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提高学习质量。

  在教学上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像汽车维修一类的专业技能教育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实践过程的重要性,进而指导自己提高职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民用汽车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汽车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汽车的增多导致维修维护工作量剧增,因此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缺乏大批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制造技术发展也很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设备在汽车方面的应用很广泛,因此对于汽车维修人才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掌握基础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还要掌握电子产品的操作、网络技术的应用等等。现代汽车维修项目很多,包括发动机维修、底盘维护、车身修复、综合检测、质量检验、装饰美容等方面,可见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技工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培养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大多数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是分割开的,自成体系,互不干涉,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上也不合理,因此,进行技工学校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以教育改革理念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高效的教育模式,同时也符合我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3.1转变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目前,技工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学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例如,汽车的零部件结构图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汽车的空间立体感受,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每组布置学习任务,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鼓励其针对维修方案进行讨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2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前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需要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实现,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规范的汽车维修操作技能。技工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去企业交流学习,掌握实践技能。其次,技工学校还可以聘请在企业从事具体工作的领导和优秀员工来学校任教,指导学生进行汽车维修实践,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锻炼其分析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所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3.3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汽车维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实物直观的演示实践操作方法和流程,用实物介绍汽车零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对汽车知识记忆更深刻。其次,教师可以积极组织教学讨论,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还可以组织汽车相关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注定参与实践训练。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实训,让学生尽快掌握汽车专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4、结语

  汽车维修专业是技工院校新兴起的专业,随着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汽车领域,提高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效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育模式,是适应当代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5

  论文摘要:专业课教师下企业车间实践锻炼,通过参加生产实践与项目开发提高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双师素质”提高是高职院校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提高教师、企业、学校三方积极性,提升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最根本体现为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在目前交通职业院校硬件建设取得强势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应重视对现有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增加有进入车间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安排专业课教师到车间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下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

  怎样让更多教师走入车间,并产生更好的效益,是广大职业学校和教师关心的实际问题。专业课教师课时多,抽不出时间,企业也有经济效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顾虑。这些实际问题的消除,需要学校建立操作性强的机制,以制度保障“课堂—车间—课堂”教师培养模式的长效推进。

  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困难

  推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出台了鼓励教师下车间实践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如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将教师车间实践锻炼集中安排在了寒暑假,时间短、任务重,效果难免会打折扣。此外,企业的热情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师进入车间实践的效果。国家也没有就此对企业提出硬性的规定和要求。

  教师的主动积极性需要支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但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学校的引导和强力支持。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寒暑假进车间,熟悉车间的新同事、新设备,刚刚了解了整个生产流程,企业也初步放心地交付一些生产任务时,寒暑假实践锻炼时间就到期了,达不到深度锻炼的效果和目的。教师如脱产下车间就没有课时津贴。并且学校教师编制紧张,学校工作任务繁重,抽调部分教师脱产下车间十分困难。

  企业的积极性有待改善对企业而言,非企业人员可能会对成本支出、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甚至经济效益等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对接纳教师缺乏“动力”。即使碍于学校情面勉强接纳,也抱着“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得过且过心理,根本没想如何有效利用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弥补企业人员的不足。

  学校监控力度仍需加强尽管学校对教师下车间已有一定的监控和评价机制,但多沿用考核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办法。依据考核学生的标准考核教师,显然不合时宜。监控标准多停留在车间完成实践量的多少上,不对教师实践的效果、在实践期间对企业的具体贡献做出明细的考核规定,就无法考核出教师的具体实践能力和水平。

  几点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力支持,提高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主动积极性

  时间支持面对高职院校教师编制紧张,课时任务重,寒暑假实践时间短的具体困难,学校应设法克服困难,保证教师脱产下车间实践的时间。每学期抽调1~3名教师进入车间实践,并依此每年进行轮换,就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提高教师下车间的实践质量。虽然院校的教学任务会更重,但换来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却是难能可贵的。

  经费支持脱产下车间,需要教师的热情参与,也需要学校考虑到教师进入车间期间的经济待遇问题。学校应从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中拨出专款确保下车间教师脱产期间的经济待遇不变,应规定教师实践期间校内教学工作量津贴由学校参照相应职务坐班人员的津贴标准按时予以发放。此举可以让教师在课时与经济上消除后顾之忧,也让企业得到实惠。教师下企业的成本全由学校承担,企业没了负担,又得到了高层次人才为之服务,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联系实习企业随着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态度的明确,教师主动找企业实践的实例将越来越多。但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下车间更多的`还是依靠学校组织。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是教师下车间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企业积极性的提高有待实践教师和学校努力

  实践教师应发挥自身理论知识优势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尽管教师进入车间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便之处,但如果教师变劣势为优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来,发挥出自身的理论优势,是可以帮助企业搞好生产,进而提高利润的。教师可承担企业员工培训课程,遇到汽车维修中的“疑难杂症”勤查资料解决,同车间新同事共同面对生产中的困难。对于企业而言,教师的学历层次高,不仅能很快适应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革新等工作。如教师积极参与,势必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学校应主动满足企业需要除了教师和企业,学校是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最大获益者。虽然学校增加了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但随着教师和企业合作的增多,将促进校企间合作面的扩大、合作项目的增加、合作关系的密切。因此,学校除应主动承担教师在车间实践期间的经济成本外,还应鼓励教师多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任务、科研课题中去,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持。

  (三)产学研结合,全程监控教师进入车间的实践效果

  使教师将下车间实践当作科研工作来完成教师进企业,必须先向学院申请,并提供项目申请书及拟订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应主要以供学生开展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课题及分析材料为主,并涵盖企业生产课题,以促进教师知识向能力转化,将产学研结合。进入企业前下达任务,车间实践结束后提供项目结题报告,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结题审核,从而达到“一头一尾”监控目的。

  过程监控,提高教师车间实践实效实践期间,教师必须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勤,完成企业交付的生产任务。学校应将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实习表现纳入项目结题考核项目。这样可促使教师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的态势,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从而收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也可达到过程监控的目的。

  完善制度,把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标准学校可把专业课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规定纳入到教师的个人履历与年度考评中,并作为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技术能力评议的必需条件。应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落实。

  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通过生产实践和项目开发提高职业教学能力,是产学研结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教师及时把企业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和最新要求带到课堂中来,有利于职业院校发挥服务功能,有利于教师利用自身经验与能力服务企业生产和经营。应积极探索在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再从车间回归课堂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企业、学校“三赢”,从而提高教师进入车间实践锻炼的实际效果。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6

  摘 要: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汽车维修专业改革要从教材的整合、教师的培养、多媒体教学、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等诸方面进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取得好成果。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在保有量连续数年的持续激增后,已逐渐步入维修期,随之汽车服务市场迅速扩增。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一直是一个受到重点关注并不断发展的专业。所以,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一定要结合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与时俱进,进行改革与探索,尽快培养各类急需的中、高级人才,满足未来汽车行业人才的需要。

  一、对现有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

  首先要对教学活动的范本教材进行科学整合。一是要发挥教材的引导性。因为教材毕竟花费了编撰者们大量的心血,有它本专业的系统性特点。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增新内容,删旧知识。汽车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教材有它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所以在教材整合时,要打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区分,以技能知识为中心,把教材中的过时知识略去,把相关的文化科学和新技术知识融会进去。还要打破原有学科教材的常规,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的要求,将教材按照不同的技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各个模块既包含了理论知识,同时又插入了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步骤,配有大量的图片、图表,并且加入了针对性的工作页以供练习和教学效果检验。教材写作过程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力求使教材更贴紧汽修行业,更具实用性和可读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无培养“双师型”教师

  我们的教学改革不仅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还需要有很强的软件资源,需要既能精通教学理论,又能掌握汽车维修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专业课教师是新型课程的实施者,传统的教师素质已经不适应以实践环境为主、任务为中心的教学,他们需要在技能上有大幅度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转型,在能力结构上具有“双师型”队伍的特征。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应该主要通过以下几条渠道实现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是校内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研讨和内部培训。明确教学改革的目的、方式以及对老师的要求等。

  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和实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了解企业的需求,每学期派汽车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培训。

  通过培训或调研,教师们了解到各类不同企业对职工的特殊要求,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等,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有了更贴近生产第一线的方案。

  三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请维修企业的技术总监来校帮助专业教师了解企业对人员素质的具体要求,并指导专业教师按企业的规范要求进行技能操作。四是重视教师的'教科研的探讨和交流。 三、充分采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并茂的优势,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简练直观,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过程制成录像,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根据录像演示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发动机拆装训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汽车零件工作原理时,通过可视化模拟软件,动态的演示,使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使学生不但理解原理,而且了解和掌握了学习汽车工作原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四、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在实训教学中坚持以下几点:

  1、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同时在实训室进行,全部专业课程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问题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这样既锻炼了同学“真枪实干”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

  2、课堂教学与课后学生动手实训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正常上班时间,汽车实训室针对汽车专业学生实行工作时间全方位开放。这样一来,学生没课时可以到实训室自行拆装,了解汽车各零部件及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几个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如仍然不懂可以问实训老师或上课时问老师;有时实训室有什么汽车要保养或维修时,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动手参与。

  3、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是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

  (2)学生在寒暑假时,可以自己或请老师一起与厂家联系,到维修厂实习。这让学生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社会对当前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对该专业的实训教学作了较大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家长、学生、社会企业的充分认可,该专业也成为了学校的骨干专业。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7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本质就是强化就业教育,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服务,教学的目标就是更好地服务于就业。因此,重视面向社会,结合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践型人才。在中职教学中,除了要进行学术认证之外,还要强化实践的作用。为此,中职汽车维修专业需要立足行业发展需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高效性的人才培养训练系统。

  1 全面分析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1 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立足市场需求,将其定为教学目的,虽然也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但是,教学形式多元化建设不到位,单一性问题突出,甚至对多媒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依赖性,只是进行乏味的专业传授,教学气氛不佳,学生倍感厌倦,很难进行主动性地学习。

  1.2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彰显薄弱性

  当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需要严格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实践能力很难得以提升。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二者脱节突出,很难实现理论与技能的同步,技能训练彰显滞后性,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1.3 教学一体化建设不完善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关系密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训教学。当前,中职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很多问题制约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如教学资源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

  2 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2.1 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对中职院校形成端正的认识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对所在院校存在偏见和看法,使得其很难以更加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很多学生认为,中职院校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取毕业证,而后进入社会进行就业,学习与否关系不大。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产生消极的学习状态。因此,为了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念教育。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重视向学生渗透中职教育的目的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对学习充满热情与信心,其实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2 明确教学关键点,大量推进教学课件的研发与制作

  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需要分清重点,找准侧重点,分清主次,更加关注功能、结构和基本原理的传授。要加大实训练习的`比重,使得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对知识的全面巩固,动手能力得以增强,强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强化学生对维修知识的理解。

  2.3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积极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鉴于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的枯燥性与复杂性,如果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生在强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二者相互推进,教学效率德银提升。另外,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促使实习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知识,改善基础教学项目,深入地掌握汽车的构造和结构。

  2.4 全面提升教学的专业水平

  立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快教学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切实提升专业教学效率,加快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另外,要重视教学的选拔和引进,教师要具有专业的技能,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渊博,只有满足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具备专业素质和学术影响力的教师才能促进汽车维修专业的长远发展。

  2.5 推动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需要立足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主体角色,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强化层次化教学,实现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立足学生差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结合不同学生的层次,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2.6 加大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需要对教学思路进行转变,积极思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切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在教学进程中,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与生动化,借助更加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进行汽车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讲解的时候,要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实现对发动机零部件的全面展示,形成有机的控制系统。在实物展示下,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零部件构造,了解其形状与性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断探索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综上,对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而言,鉴于其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要千方百计提升教学质量。要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认识,发挥主体性学习地位。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快一体化教学发展速度。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强化专业技能。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8

  论文摘要: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的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走模块教学道路。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模块教学 汽车维修 高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xx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xx年超过870万辆,20xx年达到930余万辆,今年1至5月,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截至20xx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2.1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高中阶段51.5%,专科及以上10%,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2.2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3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3.1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3.2推行模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采用模块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切实提高为中心,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深刻领悟“模块教学”的本质内涵。“模块教学”不能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后产生的教学模式。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扎实稳步推进。我们应当联系院内外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年级具体情况,分头实施,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案。第三、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知识模块的整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实践能力越强越好。

  模块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结合了当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仿真模拟教学技术,使得整个模块教学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相长。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走入社会所具备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9

  随着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行业对职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不断加强,技工教育与行业对接的紧迫性越来越强烈。作为服务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技工院校,应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以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依托,突破原有校企合作内容和层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由单一的定岗实习向专业实习、师资队伍建设和职工培训等方面拓展活动,同时也在探索建设特色的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用于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提升校内常规实训基地品质。笔者总结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经验,探索校内共建实训基地的经验及思考。

  一、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1.结合专业布局,有针对性地在某一类企业中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范围涉及设计汽车维修、汽车零配件销售、交通运输、汽车服务等相关行业,因此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有助于提升学校专业建设,可以发挥学校的社会效益。例如,笔者学院根据广州市技工院校专业布局要求,利用多年来广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校企合作成果,在各类公共汽车企业和出租汽车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合作基地6个,安排五年制高级班学生在第六个学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根据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要求、经过企业兼职教师的专业指导,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学院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新技术攻关、职工培训以及参与企业职工技能等级鉴定活动,服务企业,使校外实训基地运行得到学院和企业的认可。

  2.根据区域性产业建设需求,建设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校外实训基地

  汽车制造产业作为广州市支柱产业,每年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由于有国际品牌企业生产管理的优势,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而此类企业对汽车维修专业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含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学院经过与该类企业合作,通过企业赠送具有企业成熟品牌的车辆、发动机、底盘等大型设备,从而要求技工院校在日常教学中能结合该品牌进行企业文化、企业车辆技术、汽车制造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职业培养;在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学院安排学生到该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且作为准员工,在学生最后一年提供优质的定岗实习,最终直接进入正式入职岗位。

  3.调动师生创新设计能力,建设校企共同研发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产品

  由于汽车新技术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教具由传统的机械拆装教具,到机电混合检修、仿真软件设计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方案发展,因此学院与知名教具企业合作,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职业教育产品(例如教具或软件)的设计、制作、试验及推广过程,掌握教育产品的功能、操作及维护保养技能,使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学院将教具企业作为学院师生创新设计作品转变工业产品的平台,每年师生参加各类创新设计作品,也通过该企业合作,直接转换成工业产品,向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广。

  二、校企共建汽车维修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

  在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方面,学院结合现有汽车维修专业建设实际,权衡在校内建设汽车维修类企业和汽车产品培训企业的利弊,选择上海东来涂料有限公司的'广东省产品培训中心作为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平台。学院提供部分专业场地,利用东来涂料在各品牌4S店产品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合作效益共赢,主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作为服务汽车维修行业的技工院校,必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各种行业资源,完善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训方案的相关内容,使得现有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企业所需。

  2.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由于汽车维修喷涂方向的教师逐渐减少,年轻教师主要以机电维修为主,喷涂方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为此,学院与东来涂料公司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挑选部分汽车维修机电方向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师资、场地及设备资源,安排全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喷涂专项技能的相关培训课程,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完成相关传统汽修专业教师转型,促使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3.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设

  学院为东来涂料提供基本的教学场地及简单专业设备,由东来涂料对教学场地进行符合职业教学所需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在场地内张贴汽车喷涂职业素养要求,布置汽车维修服务企业文化氛围,在实训场地内建设专业技能教学区域、喷涂技能训练区域、专业技术资料查询区域、喷涂用品及其他耗材仓储区域和教学讨论区域,分布不同功能的实训区域。这既真实再现汽车喷涂维修作业环境,又为喷涂技术的职业教学提供了教学场地,完成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建设,并且安排专人进行场地设备的维护保养。

  4.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由于考虑到校内实训基地共建方的效益,我们将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喷涂专业学生的喷涂技能训练及技能竞赛集训功能。因此建立在每学期初学院与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协商喷涂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课时及技能竞赛项目,确保喷涂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竞赛与企业产品培训都能按期完成。

  5.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改善现有汽修专业学生喷涂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及上岗知识不足,满足汽车维修企业专业人才需求,丰富学生课余的生活,学院利用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平台,在汽修专业的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共建实训基地的一体化教学场地、有丰富经验的师资队伍以及高品质的喷涂材料及专业设备耗材,完成一期汽修专业学生喷涂技能训练的第二课堂活动。

  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反思

  第一,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软硬件设施,增加学生职业认同感,使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师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保障。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向重型化和智能化发展,企业车辆技术在气体发动机、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方面发展方向不明确,造成企业对作业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善,一线操作仍然有大量的体力劳动,因此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就业及企业新职工的补充。学院应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内容,增加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爱岗敬业内容,提升学生从事对接行业的积极性。另外,企业也应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增加气动、电动和油压设备的投入,提升工作环境自动化水平,吸引更多学生加入该行业。

  第二,建设各类不同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对产业风险对学生人才培养的影响,技工院校不应该依靠单一类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免因经济危机、技术革命及其他因素引起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第三,加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开展,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建设初期,双方合作主动性比较高,但是随着时间变化,企业对基地的运行主动性热情降低。因此双方要在合作内容及层次上不断创新,增加合作双方的积极主动性。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10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教材内容陈旧,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教学中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基地。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时代在召唤新型的维修技术,包括科学的检测方式和手段,科学的维修方案和专用工具应用,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怎样高效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学生成为有关学校、教师深刻反思的问题。

  二、传统教学方法出现的困境

  由于生源质量较差,中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较高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按照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会认为老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用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东西,学生不得不勉强应付。学生的态度又引起教师的反感,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师生之间形成恶性互动,彼此不买账。这样的现象在中职学校比比皆是,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传统教学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习两个部门,使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理论课和实践课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教学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不能合理统筹,更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人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没有固定的先实践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践,而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特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应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要以汽车维修服务为向导,与针对性、适应性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专业课程要进一步充实调整电子技术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并且应介绍这些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汽车构造原理应以能代表时代特征的轿车为典型,并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把汽车最新技术结构、原理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传给学生。

  笔者认为专业课程设计应分四部分:(A)专业课;(B)专业延伸课;(C)实训课。其中专业课程具体方案如下:

  (A)专业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与质量检测

  (B)专业延伸课: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汽车驾驶技术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

  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保险与理赔

  旧车鉴定评估与交易钣金基本工艺与设备

  汽车涂装技术车身检测与校正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二)设置理实一体的专业教室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教学设施方面,专业教室实习和实验基地必不可少。因此,必须配备先进、完整、齐备、典型的汽车及零部件和总成、汽车电器、电路、各类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等实习、实验设施。根据教学内容、设备配置等情况,安排好学生学习工位,每个或每组学生一套工具、一个教具,教师依据实物或模型讲解理论和操作,然后学生训练,教师巡回指导。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时可推广多媒体教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工作时的内部运动关系及结构原理,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室的学生容量根据设备条件、教学内容等因素确定,以保证学生人人参与实训。

  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依托本地汽车行业,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汽车制造厂家挂钩实习观摩,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例如,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就通过国家教育部搭桥,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在本校内推广AYEC课程,双方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该校企合作项目,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无偿给学校配置了两辆别克轿车,配置了别克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给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别克轿车维修保养培训,配置AYEC实训教材。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前提。“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专业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界限,使得任课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专业规范的操作技能。一名称职的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精通专业,时刻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仅重视理论只能纸上谈兵,如果能结合典型案例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理论边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所以专业教师一年要有一定的时间,深入维修一线参与维修和排故实践,或者外出进修学习,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行业中某一领域的机电一体化专家。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直观演示法,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缩短了认识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较快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绕过了以往“死记硬背”名称、原理的暗礁,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做到实习课程不间断,除了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和开展产学结合方式,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让这些技能实训过程惯穿与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实现从学生到就业的过渡,缩短就业磨合期。

  结语

  汽车维修已步人高科技的领域,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通过教学改革,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更好地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实用复合型人才培训的摇篮。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07-12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集合10篇]07-12

汽车维修的论文【精选】07-06

(经典)汽车维修的论文06-03

汽车维修的论文06-02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汇总[10篇]07-12

汽车维修专业论文(锦集10篇)07-12

汽车维修的论文【必备】07-05

汽车维修的论文(优选)07-05

汽车维修的论文(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