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生物

时间:2024-07-15 08:03:00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小学教案生物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案生物,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案生物

小学教案生物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词语;

  ⑵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⑶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掌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⑷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并做必要的点拨;讨论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维护家园而努力。

  【重点与难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掌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

  三、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问题由投影展出)

  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

  1、使用了逻辑顺序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如

  五、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和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只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和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作业

  誊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小学教案生物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

  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

  (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

  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2、并回答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自己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例。

  五、本堂小结:

  节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宜,植物会生长得茁壮。当环境改变后,植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而生长,如松树;仙人掌的根很发达,它的叶是针状,可使水分不很快流失,所以它能够够生长在干旱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你知道哪些植物能够在环境改变后,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例子?

小学教案生物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

  ●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小学教案生物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阅读并记录、

  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小学教案生物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爱好

  【教学重点】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预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说说要注重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

  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提示:选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放入2-3颗绿豆,并垫纸巾。

  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

  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1、学生认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小学教案生物6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39;“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小学教案生物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通光孔镜座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小学教案生物8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

  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对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出合理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4.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5.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与奇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三、教学准备:

  图片、照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导入xx你长得像谁?你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现象。

  2.观察并比较图片中三个孩子与父母的相似点。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让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各他们自的父母。

  你怎么找出的,依据是什么?

  升学仔细观察他们相象的地方并交流。

  开始找同学家人的活动。通过把同学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与其家人的照片进行比较,找出身体特征的相似处。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3.观察植物动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体亲代和后代的相似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或交流的资料,从而探究动物植物的遗传特征。

  小结遗传先行是生物体共有的特征。

  4.交流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学生交流收集的遗传的谚语和俗语,加深学生对遗传现象的认识。

  5.依据遗传规律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

  学生推测并说明理由。

  6.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内容是,遗传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基本特征。

小学教案生物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

  (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

  (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F、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小学教案生物10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四、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小学教案生物】相关文章:

小学趣味生物教案优秀04-23

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8-26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08-27

生物的教案04-30

生物教案:生物圈08-26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06-30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9篇08-27

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9篇)08-27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9篇)08-27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精选9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