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文

时间:2024-07-15 15:26:41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要投稿

电子技术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子技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技术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1

  一、调整教学内容使其适合学生的学习

  1.掌握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熟悉掌握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例如了解先修课“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后续课“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排,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前后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和疏漏。例如讲“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一章时,模拟电子技术中已讲过小功率晶体管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在本门课程中,对晶体管应重点讲述其与小功率晶体管的不同之处。模拟电子技术中讲述的晶体管其工作特性在线性放大区,而在电力电子技术中,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之间,使用的是其开关特性。对于晶闸管相控有源逆变的应用部分,重点讲解在整流、有源逆变两种状态下,直流电机四象限传动系统的特性,也就是直流电机的转矩正比于电枢电流,转速正比于电枢电压,改变电枢电压、电流的方向,就可以使直流电机四象限运行,为后续课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直流调速部分做好铺垫工作。

  2.导论是说明编者写作意图、本书内容的主要特点、背景及主要内容的知识体系和概要等,同时还向学习者指明了学习本教材的学习方法,因此,教材的导论部分对学习者的入门学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每学年的第一节导论课时,通常要给学生做一个专题讲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对本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本课程在现实生活中及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

  3.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四类基本变流电路(AC/DC、DC/DC、AC/AC、DC/AC)是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核心。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

  (1)电力电子器件。主要包括电力二极管、晶体三极管、晶闸管、MOS-FET、IGBT等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应用特性等问题。

  (2)四种基本的电力电子电路。对于直流斩波电路,主要电路为BUCK、BOOST、CUK斩波电路等。重点讲解BUCK、BOOST斩波电路的原理,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画法,改变占空比的方式: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频率调制PFM。逆变电路是主要依赖于全控型开关器件,重点讲解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SPWM基本原理,单极性、双极性倍频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逆变器的原理及其控制方式。以半控型器件晶闸管为主的整流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晶闸管驱动和保护、整流电路及有源逆变电路。交流电路的器件为双向晶闸管,电路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单相调功电路、三相调压电路及触发电路等内容的讲解。

  二、注重教师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1.在讲授《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不能只讲课程教学大纲或教科书的内容,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有关的教材和参考书,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任课教师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论如何与实际相联系,必须要有所了解。例如在讲授直流斩波电路时,可以引出该电路可以使用在开关电源、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在讲解整流变换时,介绍其在电力机车的启动、调速与制动中的应用,有源逆变电路可应用到变频空调、电梯、计算机不间断电源;逆变变换可联系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在讲授交流电路时,说明其在可调光台灯、异步电动机软启动装置中的应用。通过以上讲解就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的书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定期地阅读最新的与电力电子技术有关的学术期刊,及时浏览相关的专业技术网站,掌握本学科前沿发展的动向,熟悉本学科和相邻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

  3.教师还要承担一些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科研工作,将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将科研成果和科研体会引进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效果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对内容相似或易于理解的内容予以精简,选择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去自学,然后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给别的同学讲解所理解的内容,让学生画出主电路波形图,通过相互交流,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平等待人,积极鼓励。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中有消极待学的现象,这部分学生或沉迷于游戏,或忙于出外打工赚钱,严重地影响了其学业,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一定要找到症结所在,积极引导、平等对待、不断勉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积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难、质疑、进取的精神,对于部分考研的学生,他们认为凡是和考研有关的课程就认真对待,无关的就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做法是将考研数学的傅里叶变换与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基波和谐波的概念结合起来,既加强了考研知识学习,又解决了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知识难点掌握问题,使其认识到课程之间都是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从以上对课程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只采用黑板板书的方法对课程进行讲授的话,教师势必会在概念、电路图、波形图及参数变化对波形图的影响方面的书写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若只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话,在波形和物理计算公式的推导的讲解过程中,讲解速度虽然会加快,但是与学生的互动也会相应减少。这样势必不利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使用哪种方法进行讲解。文字内容比较多的情况,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中涉及到的`实物照片,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讲解的是可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出波形,可采用多媒体(电路图演示)和板书教学(波形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

  2.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对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保留原有的晶闸管整流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应用有初步认识,对直流斩波电路以及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则可当成设计型实验,由教师给出电路图及参数,由学生自行设计,选择器件及其驱动电路、保护电路,进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作为实践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切实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分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计走进实验室。建立开放式综合性实验,将实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而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实用的电力电子产品,其电路相对简捷,很接近教材,非常具有代表性,例如手机的充电器、录音机用的变压器,可以把它引入到课程设计中来。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更真切地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更加真实地感受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过程。

  (2)课程设计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基本上是学生利用protel软件画出PCB板图,再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电阻、电容等元件搭建电路来获得电子线路的感性知识。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电路板连线可靠性差,学生的操作技术不够熟练,产生错误的概率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入了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作为MATLAB软件下的仿真系统,通过它下面的工具箱可以对电力电子技术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实现高效率开发系统的目标。

  五、结语

  本文针对近几年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思想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使课程内容体现学科发展动态、学科前沿内容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实行开放式教学,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实行教学内容对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跟踪,并且将课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论文2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EDA技术逐渐在数字电子实验中被引用。本文通过对EDA技术含义、框架的阐述,分析其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运用的意义,并为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具体运用提供策略指导。

  【关键词】EDA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运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各类院校中电子信息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高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环境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很多方面跟不上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是现代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阻力。本文对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1、EDA技术含义

  EDA技术又叫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是在电子电路技术和CAD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主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EDA技术是以大规模可编程器件作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的可编程器件开发软件及实验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软件的开发,自动实现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电子硬件系统的一门技术。

  2、EDA技术的实验构架

  现阶段国内开发出的虚拟实验台能够实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EDA技术赋予了虚拟实验丰富的内容,能够实现在操作中的电子模拟实验。

  2.1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构架

  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平台包含两部分:①实验仿真功能模块,这种模块属于以EDA为基础的学习平台;②虚拟实验平台,这种实验平台主要是对实验平台信息的管理和功能评估。

  2.2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各模块构建

  虚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平台仿真功能包括以下四部分:项目信息采集、基础教育、虚拟实验开展以及实验结果后期处理。虚拟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学习包括四个元素:软件编程语言学习、EDA工具、实验仪器使用说明以及理论知识储备。通过在局域网对完整数字实验设计案例的下载,能够获得详细的设计思路、系统的重要技术,从而提升技术水平。管理模块主要包络实验项目审批、实验内容发布、实验信息汇总管理和实验项目进度跟踪四个部分。

  3、EDA技术设计流程

  EDA技术设计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设计输入。由于电子和电路设计是不同源文件构成的,因此,电子、电路的设计文件可以生成图像,也可以生成文本。②设计综合。在EDA技术综合设计中,其应用的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能够利用综合器、通过将软件转化为硬件的形式,实现源文化的统一。③设计适配。EDA技术主要采用的是FPGA布局的方法进行适配设计,这种设计能够将文件进行统一,之后按照目标实现逻辑的映射,对底层的硬件进行配置。在适配之后实现对时序的仿真,从而便于各类文件的下载。④仿真设计。仿真设计是在对编程软件下载之后,利用EDA软件分析对适配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将分析的结果形成仿真。⑤编程下载。编程下载主要是将模拟和仿真确定的实验思路利用适配方法,将下载的文件运用电缆线连接到器件上,从而实现对硬件的调制,及时更改错误编程。

  4、EDA技术的实践教学案例

  EDA技术实验分为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三种,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思路明确,能够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本文以具体的实验教学案例分析EDA技术的.优越性。

  4.1全加器验证型实验

  全加器验证型实验主要采取的原理图编辑输入方式,实验目的在于了解QuartusⅡ软件,了解EDA技术实现的流程,最终成功对电路功能的实现进行检验。主要实验步骤为:原理图编辑输入、编译、功能仿真、时序仿真、引脚配置以及编程下载。

  4.2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型实验

  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型实验的电路设计形式多样,存在多个设计方案,比如可以采取原理图编辑输入法进行设计、也可以运用74HC161、74HC163等芯片进行设计,还可以通过VHDL或VerilogHDL编写相应的代码进行设计,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扳极测试中参数的改写,要着重让学生感受E-DA技术实验的自由,从而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

  5总结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将其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电路原理,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彩凤,胡波,李卫兵,杜玉杰.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xx,01:4~6+110.

  [2]周小仨.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xx,15:27~28.

  [3]王雪丽.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xx,21:212.

电子技术论文3

  1纳米电子技术的研究动态和核心技术

  纳米电子技术的研究动向主要有基础的理论知识、材料、电子元件和电子系统等,以及一些附加的加工技术。纳米电子技术能够实现元件加工的集成化处理,能够按照顺序进行集成化的加工,在对元件进行加工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半导体材料,将固定的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结合起来,通过高速率的条件,生产出所需要的纳米材料,然后形成一定的功能,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电路。纳米电子技术在研发完成后需要测试,待测试通过后就可以投入使用,对元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运用显微镜等器材分析纳米电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然后实现精确的测量,使纳米电子材料能够在大型的器械中使用。也可以运用电学原理,通过对纳米电子材料信号的测试,借助半导体的测试,运用显微镜进行扫描,这种测试方法可以起到抗干扰的效果,即使纳米电子材料的电流比较微弱、环境比较复杂,也可以进行精确的测试。

  2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极力开发纳米电子技术,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生活中,通过研究纳米材料、元件和系统,从而促进这项技术的发展。

  2.1新型的电子元件

  现在,纳米技术的研发越来越多,很多新型的电子元件出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开始研究纳米技术,美国耶鲁大学和韩国的很多高校联合研究了分子晶体管,相继美国高校又开始研发纳米处理系统,实现了自动的编程技术,这表明今后的计算机发展会朝着纳米技术的方向发展,然后,美国的科学家劳伦斯又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出了纳米电子系统,将这一系统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三磷酸腺苷的控制和驱动,同时将生物技术与纳米电子晶体管联合使用,将人体的神经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连接,实现了无缝的电子界面。通过运用显微镜技术,能够观察原子的动态,研发出了以量子为单位的晶体管,这样的设备可以通过人工来制造,结合半导体技术,研发出纳米晶体管,纳米电子晶体管朝着能耗低、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几十年内,电子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很多电子元件将会被研发出来,能够提升数据存储的效率,同时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2石墨烯

  现在,对石墨烯技术的研发还是比较多的`,碳基的功能比较好,比硅基要优质,石墨烯在20xx年在英国被研制出来,这种物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通过单层的碳原子结合而成的,是一种碳化的新型的材料,是构成其他碳质材料的基础材料,其硬度很大,而且只有一层碳基构成,比较轻薄。石墨烯能够实现高速率的载流,而且能够对带宽的速率进行调控,能够使半导体呈现出更多的电学特征,而且其能够与硅基兼容,在器械上可以同时使用碳基和硅基。

  3.3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1990年在日本研制出来的,其拓扑的结构比较特殊,其性能优质,而且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碳纳米管是纳米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具有很好地开发前途,能够实现很好的金属性能,能够实现金属性能与半导体性能的结合,而且这种纳米管比较轻,可以按照顺序集成大规模的电路,可以实现计算机的纳米化性能。现在,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分析纳米管形成的整个过程,碳纳米管的形状比较小,而且能够提高运行的效率,比其他的材料能够提速30%,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能够降低能耗,实现电路的集成化,也可以构成交叉的开关,其体积比较小,而且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能够进行高速率的运算,存储容量大。

  3结语

  现在,纳米技术发展得非常得迅速,所以,我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发展纳米技术,加大纳米技术的研发,使纳米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研究纳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研发的实践力度,抓住纳米技术的规律,尤其要研发石墨烯和纳米材料等,强化纳米材料的加工流程,促进量子计算,研究新型的电子元件,使微电子技术的可靠性进一步得到完善,从而使我国的电子技术朝着更加微型和高速的方向发展,促进我国电子技术的改革。

电子技术论文4

  摘要:文章指出,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的智能化,它在高技术和高速度的基础上集成,通过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自动化和控制化管理,实现高速、高效的全程自动化的控制管理,将整个电网系统中调度从人为的低效率管理中解放出来,最终的决策管理交由电网管理人员负责,而基本的电力传输、电力调度和电力控制等多个电力系统中的流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管理成本。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子技术;自动化管理

  智能电网建立在现代工业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进程的要义是提高机械化的水平。智能电网是区别于传统的电网技术,智能电网力求改变传统电网由人力控制的不足,使电网管理做到信息化、智能化、高效率和低风险。要实现这种控制的自动化需要对电网中运用的电子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电子技术的可利用性,将其高效地应用在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中。

  1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电子系统集成、电子通信、电子无线电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应该都与智能电网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中,电子通信和电子系统集成是与智能电网非常有关联性的领域。电子系统集成能够将电网中各个组件部分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组合,保证各个部件之间能够正常工作。电子系统集成可以说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实际落地控制,智能电网依赖集成的电子系统进行电力生产和传输。电子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中又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整个电网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控制器,控制器中各个元器件需要进行通信,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通信的关键就需要电子通信技术的支撑。不仅如此,各地电力系统之间进行数值和其他参数通信时都依赖电子通信的支撑。电网属于影响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稍有不慎,则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下面就电子技术中电子系统集成和电子通信作具体介绍。

  1.1电子半导体传输元器件

  半导体元器件通常以硅材料为主,硅材料主要的效用是隔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半导体可以应用于镇流器、发光器和振荡器等多个电子系统组件中。半导体是区别于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通常由多个半导体器件并集成控制系统等部件构成。半导体同时也是晶体二极管的主要构成部件,晶体二极管具有信号放大、信号增强、信号变换和信号接收等多种功能,并且能够实现能量转换。晶体二极管能够覆盖的频率很广,可从低频开始直至红外和光波。随着科技的进步,又不断产生微波半导体等部件,微波半导体以其独特性迅速发展,不断升级,已经实现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噪声系数也不断降低。由于微波半导体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已经在军事、国防和电力等多个核心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电子对不同传输电路的控制决策

  电力通过电路进行传输,不同电路状况对电力传输的参数要求也不同,对于远距离传输则需要提高电压,减少在线路上的损耗。同时,线况不好的地方,则需要考虑传输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减低传输电压的情况下保证传输质量。电力的传输中需要中间节点的问题,通常涉及降压的问题,降压通常采用降压器将传输的高低压通过变压转换为低电压,但整个电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电力传输过程可能还涉及传输的控制决策,当发生线路故障或者线路损耗时,需要智能地调节线路的负载情况,考虑规避一些线损较大的路段,或者通常用实时探测的方式减低电能的损耗。

  1.3电子对线路功率的变换

  线路功率变换是保障电力能够有效利用的高效方式,合理地设计线路的部署情况,按照实际线路的控线状况优化电力线路的分配。在电路设计前,首先需要按照实际功率消耗情况,实际分配具体的电力传输线路,优化电力传输线路的布线,保障不会发生电力重复传输线路导致电力耗损的情况。另外,对于优化线路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合理地调配电路,保障供电节点之间的按近供应是最大化利用电力的有效方式。电力网络拓扑通常采用集中式的布线方式。

  2智能电网中电子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由精确的数据测量、精确的配电运送、精确的'输送电力运行和精确的资本管理几大部分组成。精确的数据测量主要是用于收集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存储、分析和实时监测数据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网络,由电力刻表、通信网络和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和用户定向系统组成。通过通信网络,能够在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建立联系,为智能电网中电力配送的自动化奠定基础。其实现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可视化地提高当前电力公司效益并减低管理成本。

  2.1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智能电网力求做到根据用户需求、系统的变换和线路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变换而实时改变,保障电力供应的有效运行。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电网的数据传输、电力调配和电力损耗,极大地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使供电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另外,此种优化装置能够进行形式上的自主创新,能够进一步满足智能电网对于高效供应的环境的需求。对于我国当前较为落后的供电环境和电网架构,加大、加快改进电网系统改造,提升供电稳定性势在必行。随着供电线路的深入,所面临的供电环境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变化,供电装置、供电线路和供电管理人员都需要进行一次完全提升。对于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需要极大地开发可再生资源,有效利用、调用和控制能源,促进可再生资源在电网中稳定运行。利用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装置使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进一步发展。当前电力设备的经济性还有待完善,通过电子技术的革新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之,无功补偿和电压优化使电力设施在质量上得到了保障。

  2.2电抗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电路的功率损耗情况,主要可以分为几点:降低空载和负荷线路的电容效应,降低过大电压消耗;较为明显地均衡化线路传输过程中电压分布;使传输过程中功率损耗尽可能达到平衡的状态,防止无功功率的不合理流动,从而降低线路上电能的损耗;在与其他机组并行传输时能够稳定机组电压,保证并行机组的高效运行;防止在机组在同步传输时出现磁频共振的现象。

  2.3柔性直流输电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柔性直流电是一种轻量性的直流输送电力技术,是以电压源换流器、可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的直流输电技术。在城市环境的电力调配系统、孤岛效应的配电供应系统、大规模的风电场和交并联互联的场景下,供电有着较强的优势所在。柔性直流输电与传统采用可控硅(SCR)换流装置的高压直流输电相比,技术上的主要特点为:(1)VSC能够自关断,工作于无源换流方式,不需要电网提供换相电压;(2)控制方式灵活,可同时独立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稳态运行时不需要交流系统提供无功;(3)交流系统故障时,能够提供紧急有功支援和动态无功支撑,提高系统的功角、电压稳定性;(4)采用VSC有利于构成并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5)采用PWM技术,输出谐波多为高次谐波,所需滤波装置容量大大减小。

  2.4自动并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设备和电网进行改造,提高电能质量,提升电网输送容量和可靠性;通过引进新的储能设备和电源,平衡和调节新能源发电及电力需求的不稳定性。可以说,智能电网是解决新能源发电入网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对新能源发电的兼容性也是智能电网的基本要求,二者通过技术、政策、经济、制度等手段的完善,最终将实现无缝、安全、自动的对接。从整体而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融合势在必行。一方面,智能电网依赖新能源的补充来提升智能电网的一体化调配,能够加快降低传输的功率损耗和传输故障,能够较为明显地降低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新能源的出现也能够极大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结语

  本文从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出发,分析智能电网中涉及的电子电力技术,以实际的电力运输为出发点阐述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论述在智能电网的整个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点。

  [参考文献]

  [1]宋斌斌,王惠铎,张挺.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1):243.

  [2]杨晓燕,管文明.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xx(13):107-108.

  [3]肖文,黄虎成,孙茂一,等.ZigBee技术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xx(13):79-82.

  [4]党存禄,吴青峰,葛智平.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xx(11):6-10.

电子技术论文5

  1电子技术在我国各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1.1电子技术在传感的技术领域中应用分析

  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到来,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时代。而要有效的利用信息,首当其冲应解决获取准确可靠信息的途径上,传感器就是在自然及生产领域里边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传感器它是一种信息检测装置,可以感受被测量信息,同时检测所感受到的测量信息,并将这类信息按照相关规律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其他所需的形式输出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处理、传输、存储及显示记录与控制等目标。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满足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首要环节。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被测量物,并获取所需信息,然后将这类信息转换为系统能够识别出的电子信号,最后通过传感器转换感应到的信息,输入至检测系统中,最终实现系统智能检测监控等功能,所以在各行业信息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电子技术就是把感应转换为可识别的信号元器件,普遍应用于不同领域及行业信息的检测中。

  1.2电子技术在电子文档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档在当前各行业办公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文档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经济社会等活动中而形成的,利用计算机的固态硬盘、盘片、磁盘及光盘等各类化学磁性的物理材料作为应用载体。电子文档的图片、文字等材料依赖于计算机的系统存取,并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电子文档的形式包括了电子文书、报表、信件、图纸及纸质的文本的电子化文档版本。它不同于传统纸质文档,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处理与存储形式。相比较于传统的印刷品类的文档来说,电子文档主要包含下列四个新特点,如容易被修改、删除、复制及容易被损坏等。数字水印电子技术指的则是将一些具有标识性的信息,如数字水印等直接嵌入到数字信息载体中,包括电子文档、多媒体及软件等当。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原载体使用价值,并且也不易被他人知觉系统,如听觉及视觉系统所察觉和注意到。利用这类隐藏于载体中信息,来实现内容创建者的确认、购买者及隐秘信息的传送者判断信息载体是否已经被他人篡改等应用目的。对于电子信息技术来说,电子水印是信息隐藏应用中的关键研究方向,在电子文档信息产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1.3电子技术对于我国的汽车行业中应用分析

  电子技术对于我国的汽车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主要表现为:汽车发动机的应用方面,电喷技术的应用,对于化油器空燃比的进有效控制应用,发动机工作环境的优化控制等。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从而促进燃料充分利用。而且,利用电子技术可以在汽车发动机上采用电喷技术等,实现微电子的点火系统,以有效降低发动噪音。在汽车底盘上可以使用电控电子技术,既可以控制汽车的制动器与发动机等参数设置,以满足汽车变速杆位的自动控制目的,从而让汽车挡位及操作换挡时间到达最佳状态。此外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汽车底盘的抱死制动,合理控制汽车车轮与地面活动率,最终减少汽车的抱死托滑和转向失灵现象发生,最终提高汽车安全性;最后,在车载信息系统等方面,通过电子传感器等技术捕捉汽车温度信息,实现自动调能够调节汽车的内部温度,使汽车处于一个最舒适的状态中。此外,车载系统的显示系统还可以监测车况信息,通过传感器与电子控制仪的组合气囊中安全系统分析汽车的`碰撞事故。

  1.4电子技术在我国交通讯号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LED的节能灯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它既可以节能防震,同时反应灵敏、性能稳定。随着当前电子技术不断发展,LED电子显示器种类也日益增加,同时安全性也在不断上升。并且还具备各种不同颜色,如单双色和彩色等,在室内外的照明、显示等方面可以应用自如。所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如交通讯号中的信号灯,有红黄绿这三种颜色,这种讯号灯就是采用的LED电子技术。

  2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电子技术在未来将具备类似人的智能功能,可以依据一定思维逻辑,来作出判断与决策,同时随着当前纳米技术与模糊控制理论技术等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电子技术未来将越来越趋向智能化。人性化,人类是电子技术的产品主要使用者,因此将赋予电子技术的智能及人性等,来适应人类的运用要求。同时,电子技术数字化,要求确保电子技术的产品使用与维修便捷性,并实现产品的自诊断和人机交互等功能,以便于人们远程进行操作。性能优化,电子技术的产品,随着当前技术发展与融合,通过电子硬件与软件等优势,不断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电子产品的功能集成和性能优化。而随着当前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作为监控技术与远程控制技术的终端产品,电子产品相应的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电子技术还应当依据人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电子技术,就无法创造当前高速发展的精神物质文明。而当前我国电子技术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中,需要借鉴一些国外经验。因此,电子技术发展,还需要依赖我们各界电子技术人才的共同作用。

电子技术论文6

  数字电子技术如今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获取信息与沟通方面发生极大的变化。而高效的信息传输、大量的信息交流需要技术支撑。数字电子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传递。从而实现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行。笔者针对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运用等方面进行详述。并对基于数字电子技术的通信网络进行分析。

  现今人们能够跨空间、时间无障碍沟通交流,得益于通信网络与数字电子技术的结合[1]。现阶段人们生活如购物、出行、工作等各方面的效率明显升高。在沟通交流无障碍下,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加上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人们更容易获取世界中的很多信息。总而言之,人们的生活方式、效率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原因主要是数字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运用和发展。笔者针对通信网络中的数字电子技术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1数字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数字电子技术的运用可以发挥其数字化的优势,使通信完全数字化。数字化的通信可以达到高效传播信息的效果[2]。极大提高通信的速率,以满足大量信息快速传输的需要。数字信号本身具有多种不可比拟的优点。在传输的过程中,数字化信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信号偏差或丢失[3]。因此,能够实现长距离、高速等传输信号。在信息的存储方面,数字化的信号转化的操作相对简单,存储十分方便。由于信号传输途径中,会存在一些信息泄露的危险。这对于需要保密的信息传输十分不利。数字化信号是一种能够进行加密安全的信号,安全性较高。在信号解密方面的操作也较为简单。因此数字信号的运用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中,对需要加密、保密的信号十分适用。而保密的工作在数字化信号的运用后,主要采用数字逻辑运算的方法进行保密,工作难度明显降低。数字电子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是集成化的设备,集中性高,便于管理。另外,数字化电子技术还可以进行综合数字化。总而言之,其具有多种优势,为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一般而言,计算机采用的信号类型与数字通信信号基本相同,都是二进制代码类型。因此,数字信号可以应用在计算机中,而计算机可以接收数字信号,从而两者相互联网。通过运用计算机的平台,对获取的数字信号进行转化、处理,从而可以实现信号通信。另外,计算机运用数字信号后,能够实现网络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可见,现阶段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众多,在通信网络中应用广泛,两者密不可分。

  2网络通信特点

  网络的准入几乎没有门槛,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平台。在网络中,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传递。网络信息对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即要求信息更新的及时和快速。网络信息的更新与信息传输速度有关。一般而言,人们在用网时,希望信息能够实时更新。例如在访问网页时,如果网页有新动态,即可进行刷新获取新的信息。因此,网络的信息传递要快速,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高度开放的平台也意味着包含有庞大的信息量。大量的信息传输需要一个大容量的'传输途径和传输方法。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图片、视频、文字等等。总的来说,网络通信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高效传输、存储。从而使人们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除此以外,网络通信可以提供一个交流无障碍、无延迟的条件。从而使人们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取信息。这些网络的优势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数字电子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网络信息的传输。

  3通信网络中数字电子技术的运用分析

  3.1信号的转化

  信号的转化主要有两个环节,将模拟信号最终转化为数字信号。在信号的转化方面,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是公认的。其转化信号过程快速、准确,功能十分强大。由于模拟信号本身传输的途径少,一般是与数字信号混合传输。加上计算机、网络绝大部分使用二进制的数字信号。因此,模拟信号要进行转化处理,方能变成可以传输和广泛使用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转变成为数字信号时,使用的是PCM脉码调制[4]。数字信号在数字电路中,又可以转化成为模拟信号。这一信号转变的环节主要使用对载波进行移相方法[5]。可见,在信号的转化中,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可以通过某种方法相互转换。在信号的转化方面,数字电子技术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3.2网络中的信号处理

  一般而言,数字信号中的幅度值是有限定的范围。数字信号中的幅度设置一般是离散的。二进制码与数字信号的特点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有共同的性质。因此,数字信号与二进制码一样,几乎不受噪声影响,传输的稳定性高。且信号容易转化,信号处理相对简便。另外,数字信号有容易加密,传输中较为安全。加上存储、交换等方面的优势,在通信网络中得到普遍应用。除此以外,数字信号的各种配备的设备是微型、集成化的。占用空间小,功能强大,十分容易组合形成具有综合性质的业务数字网络。数字信号所占用的信道频带相对宽,可以提高信道使用率。从而提高单个信道中的传输容量。

  3.3信号的数字化

  数字电子技术可以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一般而言,处理的流程主要是抽样、量化、编码[6]。在需要处理的信号序列中,以等量时间间隔进行取值。将获取的信号样值序列段取代原位置的信号,从而使信号离散。在某个时间段上的信号进行抽样处理后,形成离散的模拟信号。量化过程主要是将连续的幅度值改成为多个等间隔的离散值。一般而言,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幅度。在量化处理时,就是使用近似的幅度值来代替。编码的过程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在量化信号以后,将信号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对这些量化信号使用编码方法,从而转变成为数字信号流。经过数字化的信号可以在电缆、卫星等途径进行传输。

  3.4高效处理和传输网络信息

  数字电子技术处理信号使其成为数字信号后,可以使信息得到高效传输。数字信号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递的载体,其传输方式实际上属于数字通信。数字信号的传输是大容量、高速度的。因而由数字信号传输的信息流成为信息高速公路。而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由各种电子产品、计算机等构成的信息网。在处理网络信息方面,主要由多种先进的设备实现。通常会使用高性能的计算机以及服务器进行处理。网络信息的处理环节包括模拟信息与数字信息的相互转化、输出、输入以及存储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由数字化电子技术来控制和实现。

  总结

  在网络迅速普及的今天,人们无论是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平台。因此,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对信息的传输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数字信号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大容量传输。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网需求。而数字信号需要通过数字电子技术进行转化、控制、传输、存储等。因而通信网络中使用数字电子技术可以实现数字通信。从而实现大容量、高速度的网络信息传递。

电子技术论文7

  【摘要】电力系统是关系到我国民生大计的重要部门,电力系统的稳定不仅关系到我国公民生活的正常进行,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正常生产。因此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创新改革,以及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节约电力资源,促进电力系统不断的创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会通过对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重点阐述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促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更加深层次的应用,和对电力系统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电子技术论文

  电子系统已经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它为我国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在发电、输电、等环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各方面的效率,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但目前来说,电子技术仍旧是电力行业中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对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应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电力资源的节约,更有助于电子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电子技术的定义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电子技术研究的是电子器件及其电子器件构成的电路的应用,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三个时代的变化,促进了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来说,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包括、交通领域、工业领域、医学领域、广播电视领域、国防领域、报刊领域、电力领域等。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不断的变得数字化和绿色化和智能化、人性化,网络化,并且将来还会被广泛的运用到更多的领域。

  2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应用的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工业产生的工业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发电等都是导致我国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而发电更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节约电力资源,或者减少电在开发中的资源浪费,以及开发电力节能系统,都是在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节能方面,不仅能够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更能促进我国环境的改善。

  3电子技能技术的重要技术

  (1)开关变频技术。开关变频技术是当之无愧的节能之王,开关变频技术是针对固定频率方面。很多电力系统发电的频率并不是最佳频率,因此长时间的运行会对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开关变频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电力系统频率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2)高频技术。当电力系统的频率改变以后,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增加频率,就可以有效的利用电源来实现节能的目的。(3)软开关技术。软开关技术主要是解决硬开关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太快产生的开关噪声,它将会降低开关时产生的噪声,并有效的减少开关时的电能损耗,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开关的频率。(4)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我们都知道,当功率增大的时候,输出的有功功率同样会随之加大。而无用功的功率却会降低,这种结果说明了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在提升。所以,用电子技术加强功率因数,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能的有效利用率。

  4电子技术在节能环节的运用

  4.1变负荷电动机调速运行

  在对电力系统中电力资源的节约中,有两种重要且切实有效的方法:①对电动机自身的性能不断的进行改良;②加强对变动负荷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以此来达到节约电力资源的作用。当然,如果能在对电动机自身性能不断改良的同时,加强负荷电动机的转动速度,那么无论是电动机的节能,还是电力资源的节约都将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电子技术在节能环节中的应用,一般会涉及到电动机本身,以及变负荷电动机的调速技术的应用这两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电动机的节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项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易经是成熟的技术,但在我国却仍旧处于发展期,这源于我国电力行业落后的科学技术,以及新技术在电力行业推广缓慢。对于在风机、泵类等一系列变负荷机械中运用电子技术,是通过淘汰掉传统的挡风设备和节流阀,而改为用调速控制来控制风的流量和水的流量,以及风和水的流速,通过这种尝试,在节约能源方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①因为,这种方法可以调速的范围十分的广泛,而且精度和效率都很高。②因为通过这种方法,还实现了连续无级调速且在调速过程中转差损耗小的目标,定子、转子的铜耗也相对较小,一般可以节约30%左右的电能。阀门控制变频控制水泵流量见图1。通过在系统中加入电子感应设备,能够根据系统的'需要准确的进行阀门的开关,当电子感应设备检测到水流量偏大的时候,大流量的阀门会自动开启;当电子感应设备检测到水流量偏小的时候,作用阀门会也会自动关闭,这样一来,在节省电能浪费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作业的效率。采用巨型晶体管等功率集成器件的交流高效调速装置,可使风机和泵类设备调速运行的耗电量比传统的节流方式要少30%左右。我国现有风机和水泵20xx多万台,总耗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30%以上,其中70%靠调节挡板或阀门变流量运行。如有1/3改造为调速运行,即可节电150亿kWh。用栅极可关断晶闸管开发的直流高效调速方式的载波调波装置,以取代电阻器.用于城市电车,工矿电机车和电瓶车调速运行,可节电20%左右。例如沈阳市改造了500辆有轨电车,年节电400多万千瓦时。如将GTO载波技术推广到全国,则可节电10~30亿kWh。我国照明用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如能改造2/3,则可节电130亿kWh。我国正在运行的12000台标准高频电炉,由于高频振荡器仍沿用电子管,因此,整机效率只有50%左右。若用静电感应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则效率可达80%左右.微观节电30~40%,宏观节电量达10亿kWh左右。全国配电变压器若有70%配装无功补偿自控装置,则可节电100亿kWh。

  4.2提高有效功率,减少耗损

  我国目前的很多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中,电动机和变压器不仅消耗既定功率,还会消耗一定的无用功率,对功率的损耗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能的质量。因此,所储存下来的电源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所运输出去的电能的质量。因此,在平时的电力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把两者的功率保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否则就会造成电压崩塌的情况发生。而这,就需要电子技术来作为支持,通过增加一些必要的无功补给设备,来供应电动机和变压器对无用功率损耗的需求,减少对有用功率的损耗,以此来保证所储存下来的电量的质量。

  4.3减少电力系统总事故的发生

  因为我国电力系统各方面技术不够完善等因素,电力系统经常会发生一些漏电、断电等现象,造成电源的浪费。所以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节能方面,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及时的检测到各个电路事故的发生。(1)可以准确的做出判断是哪一段电路发生了漏电、断电,对断电的电路及时的做出补救措施,从而减少电能的浪费,和减少断电对社会生产带来的损害,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2)电子技术还能给电力系统提供安全技术支持,因为漏电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损害,检测漏电的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某一段有漏电情况发生后,可以通过安全保护设备对漏电的电路进行强制断电,以此来避免漏电造成的意外。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稳定供电、减少损耗、节约能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来说,这项新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切创新和突破,只是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我国的电子技术人才和电力行业的从业工作者继续对电子技术进行创新,改善目前电子技术在节能方面应用中的不足,更好的促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节能方面的应用。

电子技术论文8

  一、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的教学模式不能沿袭本科“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过程,要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先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然后老师进行课堂讲授答疑解惑,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再实践动手操作[2]。《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教学目标由学生掌握相关电子知识提升为掌握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其次要改革课程标准,把课程性质与定位、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内容重新修订,把其中注重教授知识的内容改革为注重相关能力的训练;最后应改革评价体系,不能只靠试卷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门课程,更应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课程考核范围,评价对象由掌握知识转变为获得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之处,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项目任务法,结合课程特点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EDA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项目任务法

  项目任务法是学生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来探索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进行实践,老师布置某项任务让学生动手完成,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会带着问题进行后面的学习;接着老师讲解任务相关知识点,这样学生就会恍然大悟,产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最后老师再分析任务原理、现象,对学生所做的任务进行系统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结合。

  (二)多媒体教学法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手段必然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动画资源来展示课程内容,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将相关课程资料上传到教学资源库中,方便学生自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最新的电子行业的知识完整的呈现给学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内容陈旧的不足。

  (三)EDA教学法

  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易修改,可以弥补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仪器不足的情况。在进行实验之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通过EDA软件进行设计和仿真,一方面在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可能造成的实验器材的损坏。《数字电子技术》EDA教学法主要采用EWB软件和Multisim软件,EDA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起到积极和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按照章节顺序授课,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这种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不是最适合的,因为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要进入企业能够马上适应技术性工作。所以要进行课程改革,将学科本位转变为以任务为主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3]。通过研讨论证,设计了五个项目来完成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一:声光控制灯电路的制作。所需学时:16学时,基本知识:数字电路基础,常用TTL门与CMOS门电路。能力训练: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使用、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的使用、集成电路的封装和应用。项目二:8路抢答器电路的制作。所需学时:18学时,基本知识: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逻辑器件的分析。能力训练:会查阅数据手册进行选型、对选定的芯片进行电路设计、运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图。项目三:电子生日蜡烛电路的制作。所需学时:18学时,基本知识: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等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同触发器相互转换等创新能力的训练。项目四:流水彩灯的制作。所需学时:18学时,基本知识:同步计数器电路的.制作、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制作555定时器构成振荡器的应用。能力训练: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运用方法构成不同进制的计数器。项目五:31/2位直流数字电压表的制作。所需学时:14学时,基本知识:D/A转换电路的功能测试、A/D转换电路的功能测试。能力训练:利用数模/模数转换芯片实现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互转。

  四、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学改革后,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热情明显提升,自己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设计、焊接、调试电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技能,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改革,也为我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子技术论文9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现象,职业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本文针对一些比较基础而关键的能力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职;应用;电子技术;关键能力;培养

  应用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大量电子技术岗位的调研,我感觉学习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有: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及具有一定的电路设计技能;掌握电子整机装配的工艺流程:熟悉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一般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基本上要能在企业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本文主要探讨职业院校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培养哪些关键能力,以及培养过程中必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熟悉常用仪器使用

  首先了解仪器工作原理,其次掌握测量方法。例如示波器在电子实践中是常规的测试仪器,作为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专门列为两个独立的实践课题,而且特别规定示波器的使用是“动手题”重点之一,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多次重复的操作,最终达到像使用万用表一样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不但会“定性”观察波形,而且能“定量”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周期等。在单管放大实践中,当输入为正弦波时,利用示波器不但可以看到放大后波形以及和输入信号进行相位比较,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增大或减小,对负反馈的增加或减少,对上偏置电位器调整等多种内容来实现晶体管三种状态的相互转换来观察波形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不仅看到放大后的正弦波形,也观察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及双向失真的形波。从而更深刻理解在模拟电路中,条件的变化决定着晶体管状态的变化,这样全方位的训练,不但能把理论课中难以理解的复杂思维变得生动有趣、明白易学,也通过学生对示波器的`反复操作加强了应用动手的训练,对于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频率计、交流毫伏表等仪器,也在各个实践教学中熟练掌握及合理应用。

  二、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知识是电子产品应用的基础,以前有的学生就业时甚至还不能识别有关元件,不会进行基本的检测。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电子元件的封装形式、种类、材料、标称值,尤其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元件测量方法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如何进行选择。

  目前有些大学的专业测试实验课开得较少,导致学生对元器件参数的技术指标、测试条件、特性好坏、灵活运用等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元器件测试实验的教学。只有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都重视了基础元器件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不再只停留在对电子元器件的外观识别上,而是能熟练地用仪器设备对其进行各种性能的检测,深刻掌握元器件的综合知识。

  三、加强电子技能训练

  在训练中熟悉各种元器件,掌握插装、焊接、导线加工、元器件引脚成型等各项基本技能,看懂各类电子产品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图,掌握各类电路不同的调试方法。在对各个电路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不光要锻炼电子技能工艺水平,而且应注意对电路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各类典型产品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各元器件参数变化或线路局部改变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电路工作状态造成的影响等,并且利用技能训练中焊接、调试的机会,反复思索、检测、调试,让学生将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成为能够灵活运用的实践知识,并初步具备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电路技能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观检测与排除故障的能力,这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对电路的运行做人为的“破坏”,使电路出现故障而造成元器件损坏,通过观察各种元器件的损坏现象,积累实际经验,并从本质上了解到造成各元器件损坏的原因。电子技能训练一方面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艺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实践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逐渐加大综合性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产品的最终完成,光靠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各种相关的仪器,对元器件进行全面的测试,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技术参数,计算出各种元器件在电路应用上的数值,最终才能完成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稿。通过认真地设计、制作、安装、调试,不但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及产品制作过程的具体环节,真正使学生从原有的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再融合到实践操作中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位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考核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优化教学内容与模式,注重“实践性”

  实践性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后工作内容相结合,运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的实践能力,体现岗位资格所需的实践环节及内容,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即专业模拟实训基地(车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成为具有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六、注意统一性、灵活性、地方性的有效结合

  统一性是指国家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的统一性课程和课程标准,课程的统一性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统一性课程为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课程的个性化是当前课程的发展趋势。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灵活性、地方性等个性化特点,在参考国家课程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只有注意了统一性、灵活性、地方性的有效结合,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总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让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他们将来才可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电子技术论文10

  论文摘要:通过对教学实践工作的不断探索与总结,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拓展和教学手段运用三个方面对“光电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光电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问世可以说是光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发明解决了光频载波问题,此后光电子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在现代信息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或“光电子技术”专业,着力培养专门的光电子人才“光电技术”作为该学科的主干课程,将系统地介绍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对其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一些体会和思考,文章将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教学内容又来源于老师选择教材是否合适。在图书库中键入“光电子技术”的检索词会出现十几本相同名称的教材,但是否每本书都适合课堂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书的名称都叫做《光电子技术》,但细细翻阅,每本书的侧重点都是不相同的,有的大部分章节是介绍激光原理和激光器工艺,对光电检测和显示涉及较少;有的偏重于理论推导,对实际的应用涉及很少。还有一些教材虽然内容较为全面,但书本页数很多,在三十多个课时内难以讲完。针对长沙理工大学实际的课时要求和学生专业背景,通过仔细比较选择了安毓英编写的《光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一书。

  教材选好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斟酌。教材共有七个章节,分别为“光辐射、发光源与光传播基本定律”、“光辐射的传播”、“光束的调制和扫描”、“光辐射的探测技术”、“光电成像系统”、“显示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应用实例”。其中“光辐射的传播”一章中主要从理论上介绍光束在各种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在光电子应用中较为重要的是光波在电光晶体(2.2节)、声光晶体(2.3节)、磁光介质(2.4节)和光纤波导中的传播(2.5节)。而这四部分内容应用在实际中恰好是电光调制器(3.2节)、声光调制器(3.3节)、磁光调制器(3.4节)和光纤通信技术(7.1节)。所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把2.2节和3.2节、2.3节和3.3节、2.4节和3.4节、2.5节和7.1节内容综合起来讲授,第二章将不作为独立的一章来专门讲述理论推导。在讲第三章中每一种调制器工作原理的时候,先讲第二章涉及的理论知识,随后在学生对理论还有深刻记忆的情况下紧接着把这一理论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讲授,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的目的性。对教材的其他内容细细推敲,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这样来安排。这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综合讲解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理论并非空洞的理论,既提高了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适度拓展

  “光电技术”是~门应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以致用”在这门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第三章“光辐射的调制”和第四章“光辐射的探测技术”仅仅是介绍了各种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学生学完之后虽然明白了各类器件的工作原理,但对于“这些器件可以用在什么领域、可以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学生会较为茫然。例如各种光调制器件如电光调制器、声光调制器和磁光调制器都可以将人们所要传递的声音、视频和图像等电信号形式的信息加载到激光上面去,实现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变。但学生可能又会有这样的疑问: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要实现电光变换时,三种调制器是否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每种调制器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使得它们会应用在不同领域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制器种类。而对“每种调制器具体可以用在哪些领域”这个问题教材并未涉及。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总结,作为补充内容在课堂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和体会。第四章内容主要是讲述各种光电探测器件,但探测的对象不同,有的是用来探测光辐射的能量,有的是用来探测光辐射的亮度等。那么讲完这些器件后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些器件有哪些实际应用呢?”由于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电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电路设计都很熟悉。课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如“利用光敏电阻设计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利用热敏电阻设计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电路”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在做作业的同时明白了不同光辐射探测器件的不同应用领域。

  讲述“光纤通信”这块内容时,恰好是笔者的研究方向,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大量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相关实验结果和波形图以及器件设备的实物图展现给学生,课堂内容变得生动而丰富,很好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所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为透彻,理解得更为深刻,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除了讲述内容的选择安排外,教学手段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多媒体的帮助,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由于这是一门应用性质的课程,所以在讲解每一种器件的时候笔者都将查阅到并精心挑选的真实的器件图片展示给大家,比如各种激光器、光电二极管、热敏电阻、等离子体显示器、电光晶体、声光调制器等等。这些图片都是课本上所没有的。学生在看到这些图片后就会感觉所讲的知识和他们的距离更近了,让他们觉得光电子学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光电技术和各种各样的器件就存在于他们是实际生活中。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将板书和多媒体很好地结合”一直是笔者所思考的问题。由于一页PPT所能展示的内容极其有限,讲完一页翻到第二页时前面一页的内容学生就看不到了''而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充分预习的话,当翻到下一页PPT时他对前一页PPT上的内容记忆一般都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所以当讲述的内容是偏重于理论公式推导时,由于对理论的理解来源于公式推导的前后连贯性,此时应尽量避免使用PPT而采用传统的板书。大幅黑板有很大的书写空间,所讲的内容就能够前后连贯地呈现给学生。当讲某个公式是由前面的某个公式推导得出的,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把前面的那个公式指给学生。学生能同时看到前后相关联的各个理论,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就是整体的而不是离散的,这样就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外生动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普遍被认为是一个较为不错的互动方式。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同样是提问,有的时候学生很踊跃,争相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而有的时候虽然提问了''但学生都低下了头,课堂气氛突然变得很沉闷。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后发现,老师提的问题学生如果感兴趣他们反应就较为踊跃。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问也同样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讲“固体成像器件”这一节时,先不经意地询问学生谁有数码相机。许多学生都举了手,然后循序渐进地提出“在买相机时为什么要买数码相机而不购买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的优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他们都踊跃地做了回答,而这些问与答恰好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整堂课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听得都十分仔细,教学效果也非常好。第六章涉及的则是各种显示器件,如阴极摄像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体显示器。这些也都是学生每天都会用到的器物,离他们的生活很近,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当讲到人眼的视觉感知角度范围时,笔者没有直接去讲知识,而是先提问“为什么我们家里的电视机屏幕都是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的”,学生回答的角度很多,有的学生还从摆放稳定性方面做了思考,课堂立即变得非常活跃。随后笔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由于一个提问的设置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便有了深刻的记忆。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站在讲台上讲课是一件需要用心去做的工作,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不断努力尝试,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呈现给学生更加精彩的课堂教学。上述便是笔者在讲授“光电技术”课程中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仍会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尝试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子技术论文11

  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广泛应用于机械、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电子技术不同于数学等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分析方法有多种。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兴趣法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是将传统的单方向的知识传递过程,变为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教学主角,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第一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种子兴趣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想学习要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们乐于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高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过于僵化,学生大多难以适应,在他们理论基础有所欠缺的前提下,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更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意识,作为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大特点进行教学布置。电子技术课实践性强,几乎每堂课都会涉及到实验,这样可以长期在实验室上课或者在教室做演示实验,每次课前教师列一个清单让学生提前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器材,学生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就会带着疑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有学习的好奇心,进而也就激发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让学生学习兴趣的种子发芽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好奇心,势必就会很迫切地想从教师这里找到答案。

  作为教师这会儿就应该抓住机会认真组织课堂的教学,以解答学生对器件的疑问,可以先拿出器件让学生讨论其电路组成及功能,然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该器件的重要性,以及学完该器件所涉及的课题内容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举例说明该器件的功能与科技、生产及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它的理论分析安排在实验之后。

  第三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之苗长大组织小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中寻找发现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动手能力。

  而且大部分高职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者中选择的话更愿意参与实践操作。所以这个过程学生多会很积极、很乐意地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以学习团队为单位,队内分工协作完成实验。一般的小实验都比较简单,当学生看到了实验结果时都很有成就感,而不再是课堂苦苦学习理论知识却怎么也弄不明白的那个状态。这样学生就已经由初步接触元器件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然后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教学内容和实验同步进行不仅做到了手脑兼顾也让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及时地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第四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完成试验后,要求他们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和标明元器件参数,并且整理有关的实验数据。

  教师结合实验电路图及实验结果在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的理论教学学生不会再觉得是空洞乏味了,相反他们都认为教师所讲的字字珠现,很多同学多会主动地认真做好笔记。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对刚刚进行的短时间小实验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在课后有步骤地安排他们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首先让每个学生安装与调试比较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报警器、音乐唱片之类,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选择器件,然后进行焊接组装、实验调整,最后成为一件完整的电子产品。然后让学生安装复杂一点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等。第三举行电子唱片装配与调试技能比赛,决出名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荣誉感及临场应变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是一贯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培养合格的人才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技能,还要会合理的使用理论和技能去理解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所以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经过实践,丰富和扩展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电子技术论文12

  摘要:在一些职业技术领域,人才缺乏。所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中高级职业院校的发展。中高级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高职业院校的衔接工作对于职业技术人才完整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对中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衔接展开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中高职业院校;电子技术;教育培养

  1中高职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

  1.1中高职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不一致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虽然都有所提高和进步,但是在中高职课程安排的衔接和沟通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中高级职业院校缺乏相互沟通和联系,不能进行良好的教学衔接和过渡。中高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安排、培养目标安排、教学标准安排上不一致,容易让学生在中高职学习两个阶段产生重复学习,或者是学习对接不上,学习目标和评判标准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1]。造成学生在高职院校内学习效率低下。

  1.2专业技能学习弱化

  在一些中职院校中,为了提高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升学率,会尽可能的多开展语数英基础课程和一些汽车电子技术的专业课程,而忽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和实践培养,弱化了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这样给学生的高职阶段专业技能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技能基础薄弱,将来在工作中实践操作也会出现困难[2]。尤其是针对汽车电子这样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专业技能不强的学生其实是不符合市场要求的。

  1.3基础课程教学弱化

  中高职业院校,注重培养的应该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术。但是学生要掌握实践技术,应该首先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如果一个学习汽车电子行业的学生根本就不认识零件配置,不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图,那么所谓的专业技能技术,也会无从下手。现在许多中职院校其实并不太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培训,而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难度又相对较大,学生到了高职阶段的学习就会非常的困难,甚至不能理解专业课程的内容。

  2中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衔接探索

  2.1设计英语和数学课程分层教学

  对于中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和数学学科是比较头疼难学的学科。根据专家研究,不同人的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在生活中许多人的英语学习和数学学习的状况是相反的。如果一味的要求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同时达到水平就有可能会失去许多人才。所以针对于中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安排和要求。比如说可以对于数学和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区分。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数学水平都非常不错可以评定为优秀;对于英语水平和数学水平都能够降低一个层次的`可以评定为良好;如果是数学和英语的水平和能力仅仅可以供学习使用可以评定为合格。除了入学时期的评判标准以外,每年期末的考试成绩也应该作为标准,不断的调整学生的英语和数学水平层次,以便让评估结果准确[3]。

  2.2设计专业技能模块化选修教学

  在中高职院校学习中,许多学生都是对口专业学习,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际的技能。但是掌握的技能水平却不同。所以要想全面的加强学生的技能,就要进行分层次,分等级的技能训练。从水平层次来说可以分为初级训练、中级训练以及高级训练。从技能培训的类别来看可以设计普通车工模块、数控车工模块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已经掌握的技能水平进行选择学习。如果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技能认可,就可以不再重复学习。相当于给每个人都制定了合理的学习方案和计划,既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重复学习的时间,又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分层次技能教学的设计方案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安排技能的掌握能力。对于自己喜欢或者是认为更有用的技能,可以进行深层学习,发展成自己更加擅长的领域[4]。对于一些自己不太擅长但是感兴趣的领域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掌握。

  2.3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通过在一些职业院校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中高职业院校里有许多人都是对口招生的学生,而这些对口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该专业的基础内容,比如说机械制图,零件测绘等。但是学生的学习难易程度不一样,掌握程度也不一样。而对于这些基础课程在实践应用中又显得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开设专门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普及和巩固。在实际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很多人经常出错或者是效率不高就是因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熟练,专业基础知识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不断的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宽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面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非常关键。

  3结束语

  本文对中高职业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中高职业院校的良好衔接与合作对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不断完善中高职业院校的教育,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惠静,林家铸.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xx,6(6):48-52.

  [2]谭刚林.中高职内涵衔接模式探索———以安化县职业中专“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xx(34):201-202.

  [3]刘任庆,黎修良,李治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83-85.

  [4]张钱斌.高职汽检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教通讯,20xx(26):12-14.

电子技术论文13

  对于技术院校的学生而言,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是机械类或者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开展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并掌握与电子电路相关的实验知识,也通过探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进而在后续学习中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实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多是采用知识灌输的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动手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即使完成实验教学对于很多实验设备也并不能熟练应用。而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技工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不利的,因此革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1改革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技工院校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传统实验教学,一般是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设置的实验项目比较少且形式单一。而在实验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必要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实验设备以及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习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可以自行设计常见的电路,进而对书本上所学的定理等进行验证。由于实验教学的原有教学方式多是以小队或者小组为单位,并且实验教材与地点较为固定,而教材中一般会详细列出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并且教师也会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且教学前已经准备好各种实验设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是依据教师的讲解或者书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操作,实验过程较为简单,并且将是否完成实验报告作为考核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有必要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对技工院校现有的'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革新实验教学原有的模式,可以保障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常见实验的操作方法。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书本上的各种理论进行验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与实践等综合能力,并学会去发现和解决问题。②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革新实验教学原有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若学生对实验教学有较高的兴趣,并在求知、探究中有愉悦的体验,就可能很快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而革新电工电子技术的传统实验方式,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并且做到寓教于乐,进而让学生在愉悦学习中提高积极性。③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探索精神。实验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与探索精神,可以改变机械模仿或随意改造数据的习惯,并严格依据实验规范操作。

  2改革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我院根据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依据电工电子实验的具体教学目标,坚持优化配置实验资源并协调发展的理念,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通过分层次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按照由浅入深、由基础逐渐深入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进而构建出分层实验教学体系。我院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推行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将选修课、理论教学等综合起来,开展多元化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让他们了解设计以及验证实验的具体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方法与技能作为讲解重点,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选择与实验相关的应用型项目,并设置实验任务书,让学生根据任务书来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实现必要的功能。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个性,并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第三,可以在开展必修实验课的同时设置实验选修课,进而弥补实验课时不足的缺陷。

  2.2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实验内容的设置应该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要求,并考虑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情况。因此设置实验内容时,首先需要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其次,注重实验内容设置的创新性。由于现有的电工电路实验指导教材种类繁多,且涉及到多个实验项目,参考性很强。而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或者单纯为了提高分数,多是直接依据现有的参考资料进行设计与操作,完全缺乏创新性。而教师应该根据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一些全新的要求,让学生在参考现有资料的同时注重思考,进而达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2.3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体系

  作为实验教学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能够很好地反映教学效果,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实验考核应该做到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并从实际出发,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学习兴趣作为目标,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3结语

  改革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推行素质教育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而教育工作者应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从实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电子技术论文14

  论文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政治课,在专业学科教学中却很少体现,很难使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也很难达到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系统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会起到关键作用。

  论文关键词:渗透 整合 自我 凸显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而且要看其对待工作态度的好坏和责任心的强弱。由此可见,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笔者以电子技术课程为案例,谈谈在专业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一、加强专业学科与政治学科间的整合,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中职学校开设政治课的主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和敬业精神,是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胜任工作岗位服务的。而专业学科教学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知言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制订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发挥出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在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在操作实施中既不要占用专业课堂大量的时间刻意去做,也不要刻板地拘泥于形式,更不要走过场,重点是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在教学环节及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适合于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和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正形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1. 在教学目标中凸显职业道德教育

  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是教学与社会需要发生联系的“中介”,社会需求和教学活动都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密切相关。所谓“凸显”,就是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起到引领教学、服务教学的作用。在教学目标环节中,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社会需求上下功夫,使得在教学活动中明确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激励学生向既定的目标努力学习,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目标中引起共鸣。

  例如20xx级电子(1)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又有争强好胜的心里动机,喜欢动手操作,满足于成就感,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音箱的制作”是一次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的实训课,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知荣辱、共进退 ”确定为德育目标,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达到让学生知道“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效果。因此,笔者将课堂活动以4人为一组,哪一组做得最快、最好、音质最佳即为优秀。上课伊始,首先明确德育目标,学生很兴奋,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终这堂课学生不但知识、技能掌握得好,而且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表现更是令我眼前一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巩固职业道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是形成学生职业道德的基础。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命题,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般说来,任何知识体系都渗透着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因素,具有潜隐的教育性;同时科学性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依存于对知识的传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的德育目标,努力创设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和情境,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巩固。

  笔者在讲授“二极管整流电路”时,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确定为德育目标。根据知识的特点,笔者打破常规教学思路,创设“一切为了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教学情境,以产品的“性价比”为线索展开。例如在电解电容的参数选择上,若容量选得过大,则冲击电流大,影响元件的使用寿命;若耐压值选得过大,则成本高,如若其他元件的选择仍然不合适,就会造成产品的性价比过低,使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影响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效益;同时,也会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给消费者造成一定的不便或经济损失。这样,在授课中就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低下,企业就没有信誉可言,消费者也会感觉受到了欺骗。因此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3. 使职业道德在课外作业中得到提升

  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离开社会实践,学生既无法深刻领会职业道德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造福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课外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得好,不但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得到发挥,而且会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展示和检验。例如笔者在“五一”黄金周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了课外作业——推销电子产品。此次活动既要面向商家,又要面向消费者,对学生而言,做好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所以,笔者要求学生亲自联系一些销售家用电器的商家,指导学生写推销计划,根据产品特点设计推销方案,面对消费者进行培训等,争取使学生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和规范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活动中,笔者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学生的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努力做到对产品的宣传要合乎实际、童叟无欺、实事求是,一言一行要达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让他们用自己的才华服务社会、感动社会。可见,课外作业会给学生一个在实践中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从而躬行践履,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4. 在实习期间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实习教学是一种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学生走向职场前的一次“彩排”。学生会通过实践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增强社会经验,当然,学生能否在职场这个“舞台”中做得更好,笔者认为学生在“彩排”中能否促进“自我”,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在实习期间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创设一个适合于学生“自觉”发展的空间。例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20xx级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大会上主要提出了几个问题:(1)你在实习中感觉缺少了什么?(2)你在实习中获得了什么?(3)你为企业做了哪些小的贡献?(4)实习结束回校后,你再准备做些什么?问题不多,压力不大,创造了以学生为主体、令人欢欣鼓舞的自我教育氛围,学生既感兴趣,非常乐意接受,又能深切感受到实习的目的、意义和老师的殷切希望,有利于学生完成“自我”,积极、主动、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精心营造出一个适合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氛围,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劳动,还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舟峰.浅谈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xx(5).

  [2]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电子技术论文15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与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相关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推动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问题;创新;變革

  1 引言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市场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大提高,尤其是电子技术领域,人才的缺失以及素质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寻求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阐述。

  2 当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成就也是当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日新月异,而高职院校中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教材主要是高校相关教材的简化版,并且内容较为陈旧,已经与实际发展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根本无法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的相关教材理论性较强,对相关技能的讲解较少,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课程,这样的教材难以适应其培养需要,导致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与市场脱节严重。

  2。2 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足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当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前来看,高职院校对应用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一方面实践教学不仅没有相应的教材,而且没有形成单独的课程,大部分院校以辅助章节的形式穿插在理论课程中,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较短,难以达到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另一方面院校没有形成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育考核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程度不足,也影响了当前应用电子技术教学的质量。

  2。3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出了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足外,实践教学手段单一也是当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当前来看,院校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仍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加深理论认识为主要目的,没有针对设计、组装及维护等核心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利于学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4 考工与教学相分离

  随着市场中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考级证书等已经成为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的敲门砖,成为用人单位评价判断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依据。当前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体系中对考工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体系与考工相分离,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在课堂知识与考工间难以合理地分配时间精力,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学生对考工的轻视,认为只要学好课堂知识即可,不利于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后的竞争力。

  3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3。1 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针对当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社会所需的,同时也是个人日后工作所需的。电子技术作为发展迅速的前沿领域,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了保证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学内容应当保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删减已淘汰的技术理论,避免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脱轨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学方式也要保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当积极采取多样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表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完善教学体系

  在教学内容不断得到更新的基础上,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一方面,根据相关技术发展以及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安排以及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社会日益提高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转变过去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从而系统地提升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采取开设应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联合校外企业实现联合培养或者利用暑假等节假日开展顶岗实习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提升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

  3。3 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实践能力是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的核心能力,也是当前学生普遍缺乏的能力,因此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兴趣,丰富实践教学的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形式,将课堂转移至生产一线,老师可以一边进行理论讲解一边进行操作示范,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论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现场设备的认识;其次,可以通过课程设计等方式,在一个章节或一门课程结束时,通过课程设计作业对学生的设计、组装及维护等技能进行检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定岗实习的方式,利用寒暑假以及周末等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前往相关企业开展定岗实习,既有利于学生提早认识熟悉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又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训练。

  3。4 注重教学与考工的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证书考级已经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也逐渐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主要门槛,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教学与考工的结合,将证书考级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从而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学生在两年半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后,已经初步掌握了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及维护基本理论,此时可以安排进行中级仪表工考试的培训,帮助学生顺利拿到中级仪表工,之后在第四年,可以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技能端丽,并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高级仪表工的培训与考试。通过教学与考工的结合,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变革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切实推进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考工结合,才能提高应用电子技术的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创新方法。山东工业技术。20xx,13(1)

  [2]乔红霞。探析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科学中国人。20xx,11(2)

  [3]刘秋玲。浅谈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科技风。20xx,2(5)

  [4]邵利群。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3)

  [5]巩云。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xx,5(11)

【电子技术论文】相关文章:

电子技术论文12-02

脉冲电子技术论文12-13

照明电子技术论文12-14

Multisim电子技术论文12-13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论文12-14

数字教学电子技术论文12-14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论文12-14

电子技术论文15篇06-14

发展汽车电子技术论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