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

时间:2024-07-16 11:38:45 讲话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1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

  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5000多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学有所成的你们即将跨出校门,拥抱新的生活。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和大梦想,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未来也确实值得期待,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时代,任何想法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一步登天、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热议的话题。各种各样的成功人物,引来人们羡慕的眼光,但他们奋斗的过程却往往不被人注意。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这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脚步变得越来越匆忙的时候,人们常常忘记了人生该坚守什么。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往往沉溺于各类新奇体验而迷失了自我,不知心安何处,不知走向何方。今天,我想向大家强调的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情怀,葆有一颗安静笃定的心,在执着奋斗中不断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少一些浮躁,沉下心去,脚踏实地,执着向前。所有梦想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人生没有捷径,成功绝非偶然。无论攀登多高的山峰,向上的步伐也只能一步一步迈出。朱自清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到:“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真正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定要说成功有捷径,长期不懈的奋斗就是成功最大的捷径。我校机械系教授潘际銮院士今年正好90岁,他在读书时选择了焊接专业,此后便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焊接事业,成功解决了焊接电弧控制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这些成果在建设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和第一条高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实际上,清华有很多像潘际銮院士这样的校友。我建议,我们用掌声向所有脚踏实地、执着进取的前辈学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少一些浮躁,抵御住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诱惑,保持心中的那份静气。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似乎可以提供所有的机会,也似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切。人们经常盲目地跟风而不自知,面对选择时往往缺乏应有的分析和判断。要坚守内心的`价值观,懂得选择和拒绝。中国古语讲:“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生美好的事物成千上万,但只有专注内心真正的热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要努力涵养内心的静气,保持一种平和进取的心态。陶渊明在诗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是诗人居住的地方真的没有车声马叫的喧扰,是因为诗人心中有静气,因而有静土。

  我希望你们作为清华人,自觉践行“行胜于言”的校风,拒绝浮躁。我更希望你们在枝蔓丛生的世界里砥砺前行,心系远方,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怀。也许有人认为情怀是一种易碎的奢侈品,难以承载生活的重力。但是你们要记住,正是美好高尚的情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一个有情怀的人,会追求高雅的志趣,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境,注重心灵的感受。就像读一本书,一个有情怀的人只希望汲取营养、启迪智慧,而没有任何功利的考量。生命是悲喜交集的历程,不可能总是单纯的愉悦,也不会有永远的悲苦,起起落落,反而是人生常态。有一份情怀能让你心有所属,保持心灵的淡定。无论未来你们身居何处,面对何种世态,应对何种困难,希望你们永远不要放弃美好的个人情怀。

  美好的个人情怀会让你收获丰富而有质感的人生,但我更欣赏的是那种跳出自我的高尚的社会情怀。我希望你们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个体生命的浪漫和愉悦,更能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情怀的人。有社会情怀的人,始终对国家、民族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拥有一颗对人类、自然的大爱之心。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家徒四壁,可想的依旧是何时可以获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每年,清华都有很多毕业生放弃繁华都市里的安稳,毅然选择了一条扎根基层的道路,他们身在其中并乐在其中。我希望每一个清华人心中都要有祖国河山、有社会大任、有世界格局。

  同学们,新的生活正在你们面前展开。年轻的你们前途似海、来日悠长,希望美好高尚的情怀让你们的生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世界!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隆重而又庄严的毕业典礼。作为一名校友,我衷心祝贺各位同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取得好成绩,生活幸福快乐。

  在母校建校百年之际,我作为一名清华人尤其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借此机会讲一讲我成长的历程,希望对你们事业发展有些帮助。

  我19xx年出生于北京市延庆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望着不远处延庆机场的战鹰,心中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蓝天上展翅飞翔。1986年毕业时,我实现了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如愿来到了空军的一个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20xx年。

  作为一名空军的科研工作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定要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到工作单位后,所领导很重视我这个新来的清华毕业生,分配我到领航轰炸研究室工作,并很快就让我参加“领航轰炸”的课题任务。主要研究如何使飞机准确向目标飞行,然后投放武器准确击中目标。领航轰炸专业是空军特有的专业,对提高空军作战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学校学的是自动化,“领航轰炸”专业涉及的多门知识我在学校没有学过。面对众多陌生而又棘手的技术难题,怎么办?下决心学!只有下苦功夫,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实践学,才能胜任工作需要。

  我才完成大学学业,又开始新的学业,领航学、轰炸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不懂就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初步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为承担科研任务打下了基础。为了掌握一项先进技术,我在外地曾住在一个用地下室改造的简陋招待所里,整天足不出户地看资料,饿了就吃一点东西,困了就睡一会儿,地下室分不出白天黑夜,有一次方便面吃完了,没看时间就到外面的小卖部去买,黑灯瞎火没人,回来一看时间竟是凌晨二点了。就这样二十天下来,将这项技术资料吃了个透。这对我后来的研究工作帮助很大。

  我们的研究工作除了在计算机前搞设计,在实验室搞仿真,搞实验,还有大量的工作是在飞机场、靶场搞飞行和实弹验证。靶场往往都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我们这一代人和前辈一样不怕吃苦。有一次,在外地某靶场对我们研制的某型模拟轰炸系统进行实弹验证,我们课题组的同志和留守靶场的士兵一起住工棚,睡通铺,每天吃盐水煮面条。实验期间,突然有一块实验用的电路板坏了,需要回北京才能维修。当时任务紧迫,为争取时间,来不及更多的考虑,我立刻跨上背包走出靶场,步行2个多小时,连夜赶乘回北京的火车,第二天下午下火车后直奔实验室开始工作,第三天凌晨3点将电路板修好后,又搭最早的一班火车回到实验靶场,整整连续工作了六七十个小时,保证了第四天的'飞行实验正常进行。当时我爱人怀孕6个多月,为了实验,我一直没能在身边照顾,直到完成实验任务。

  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并和地方工业部门密切合作,在首次成功研制了具有“盲投功能”的新型导航系统,即飞机在气候条件恶劣,地面目标无法使用光学瞄准的情况下,飞行员完全凭借本系统提供的参数,准确命中轰炸目标。记得实弹演习的当天,观礼台上坐满了国家与高层领导,三艘靶船就摆在离观礼台仅仅两公里外的海面上。天上,密密的乌云仿佛紧贴着地面,正是演习的好时机。当时我在现场心情真是紧张万分,这可来不得半点偏差。过了一会儿,飞机引擎的嗡嗡声由远而近,但却连飞机的影子也看不见。紧接着,一排炸弹从云层中倾泻而出,仿佛神兵天降一样,十分精确地把三艘靶船炸得粉碎。一时间,全场领导们不由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此后,我又陆续主持和参加了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多次立功受奖。今天我站在这里,回顾二十五年的工作历程,感慨万千!感谢母校,不但教给我基础和专业知识,更培养了我学习和工作能力。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使我学到了课堂和图书馆永远学不到的东西。记得我的毕业设计是在精仪系搞一套数控系统,指导老师是李春江教授。当车床上的车刀按我设计的程序自动车出精美的零件时,我高兴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述,那是我第一次科研实践的成果,这对我后来的科研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五年的工作历程,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付出的是辛劳和汗水,收获的是对事业深厚情感和热爱。在这里,我想谈三点体会。

  一是,选择决定命运,素质决定成败。我今天之所以能做出一点成绩,最重要的竖防事业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八十年代国防事业不景气,许多青年人都离开了。曾经有人也建议我转业,将科研成果在民营企业转化,但我始终认为,国家要强盛,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国防重大科研任务必须自力更生,必须靠国家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清华人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

  在工作单位,一定要放下清华毕业生的架子,虚心向周围同志学习,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急不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认真干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我毕业后就是用了20xx年时间才真正独当一面、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有领先的意识,要有创新的渴望。我是搞航空的,现在我国的空中军事力量足以让任何对手感到压力,我国的民用航空分担了全球相当大比例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可以说我国是一个航空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空强国,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大飞机制造技术,与美欧、俄罗斯等航空强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里面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渴望,要有为解决难题献身的决心。清华学子就应该在占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能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既定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一个人一生应该干一些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事情,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是重要的,但绝不是第一位的,更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二十五年过去了,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都做出了很大成绩,相聚时大家都认为无论钱挣的多少,能为国家做点事才是最重要的。我对我的选择坚定不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最后,再一次衷心祝愿各位同学事业有成,前程无量!

  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相关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讲话03-16

参加清华大学培训有感10-13

参加清华大学培训有感02-11

毕业典礼讲话06-10

小学毕业典礼讲话04-12

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03-08

毕业典礼园长讲话12-05

清华大学女生节标语12-17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12-20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1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来宾们: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

  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铭记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向5000多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学有所成的你们即将跨出校门,拥抱新的生活。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和大梦想,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未来也确实值得期待,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时代,任何想法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一步登天、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热议的话题。各种各样的成功人物,引来人们羡慕的眼光,但他们奋斗的过程却往往不被人注意。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这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在脚步变得越来越匆忙的时候,人们常常忘记了人生该坚守什么。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往往沉溺于各类新奇体验而迷失了自我,不知心安何处,不知走向何方。今天,我想向大家强调的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情怀,葆有一颗安静笃定的心,在执着奋斗中不断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少一些浮躁,沉下心去,脚踏实地,执着向前。所有梦想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人生没有捷径,成功绝非偶然。无论攀登多高的山峰,向上的步伐也只能一步一步迈出。朱自清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到:“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真正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定要说成功有捷径,长期不懈的奋斗就是成功最大的捷径。我校机械系教授潘际銮院士今年正好90岁,他在读书时选择了焊接专业,此后便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焊接事业,成功解决了焊接电弧控制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这些成果在建设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和第一条高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实际上,清华有很多像潘际銮院士这样的校友。我建议,我们用掌声向所有脚踏实地、执着进取的前辈学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少一些浮躁,抵御住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诱惑,保持心中的那份静气。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似乎可以提供所有的机会,也似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切。人们经常盲目地跟风而不自知,面对选择时往往缺乏应有的分析和判断。要坚守内心的`价值观,懂得选择和拒绝。中国古语讲:“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生美好的事物成千上万,但只有专注内心真正的热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要努力涵养内心的静气,保持一种平和进取的心态。陶渊明在诗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是诗人居住的地方真的没有车声马叫的喧扰,是因为诗人心中有静气,因而有静土。

  我希望你们作为清华人,自觉践行“行胜于言”的校风,拒绝浮躁。我更希望你们在枝蔓丛生的世界里砥砺前行,心系远方,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怀。也许有人认为情怀是一种易碎的奢侈品,难以承载生活的重力。但是你们要记住,正是美好高尚的情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一个有情怀的人,会追求高雅的志趣,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心境,注重心灵的感受。就像读一本书,一个有情怀的人只希望汲取营养、启迪智慧,而没有任何功利的考量。生命是悲喜交集的历程,不可能总是单纯的愉悦,也不会有永远的悲苦,起起落落,反而是人生常态。有一份情怀能让你心有所属,保持心灵的淡定。无论未来你们身居何处,面对何种世态,应对何种困难,希望你们永远不要放弃美好的个人情怀。

  美好的个人情怀会让你收获丰富而有质感的人生,但我更欣赏的是那种跳出自我的高尚的社会情怀。我希望你们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个体生命的浪漫和愉悦,更能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情怀的人。有社会情怀的人,始终对国家、民族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拥有一颗对人类、自然的大爱之心。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家徒四壁,可想的依旧是何时可以获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每年,清华都有很多毕业生放弃繁华都市里的安稳,毅然选择了一条扎根基层的道路,他们身在其中并乐在其中。我希望每一个清华人心中都要有祖国河山、有社会大任、有世界格局。

  同学们,新的生活正在你们面前展开。年轻的你们前途似海、来日悠长,希望美好高尚的情怀让你们的生命焕发出美丽的光彩,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世界!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讲话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隆重而又庄严的毕业典礼。作为一名校友,我衷心祝贺各位同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取得好成绩,生活幸福快乐。

  在母校建校百年之际,我作为一名清华人尤其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借此机会讲一讲我成长的历程,希望对你们事业发展有些帮助。

  我19xx年出生于北京市延庆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望着不远处延庆机场的战鹰,心中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蓝天上展翅飞翔。1986年毕业时,我实现了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如愿来到了空军的一个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20xx年。

  作为一名空军的科研工作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定要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到工作单位后,所领导很重视我这个新来的清华毕业生,分配我到领航轰炸研究室工作,并很快就让我参加“领航轰炸”的课题任务。主要研究如何使飞机准确向目标飞行,然后投放武器准确击中目标。领航轰炸专业是空军特有的专业,对提高空军作战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学校学的是自动化,“领航轰炸”专业涉及的多门知识我在学校没有学过。面对众多陌生而又棘手的技术难题,怎么办?下决心学!只有下苦功夫,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实践学,才能胜任工作需要。

  我才完成大学学业,又开始新的学业,领航学、轰炸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不懂就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初步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为承担科研任务打下了基础。为了掌握一项先进技术,我在外地曾住在一个用地下室改造的简陋招待所里,整天足不出户地看资料,饿了就吃一点东西,困了就睡一会儿,地下室分不出白天黑夜,有一次方便面吃完了,没看时间就到外面的小卖部去买,黑灯瞎火没人,回来一看时间竟是凌晨二点了。就这样二十天下来,将这项技术资料吃了个透。这对我后来的研究工作帮助很大。

  我们的研究工作除了在计算机前搞设计,在实验室搞仿真,搞实验,还有大量的工作是在飞机场、靶场搞飞行和实弹验证。靶场往往都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我们这一代人和前辈一样不怕吃苦。有一次,在外地某靶场对我们研制的某型模拟轰炸系统进行实弹验证,我们课题组的同志和留守靶场的士兵一起住工棚,睡通铺,每天吃盐水煮面条。实验期间,突然有一块实验用的电路板坏了,需要回北京才能维修。当时任务紧迫,为争取时间,来不及更多的考虑,我立刻跨上背包走出靶场,步行2个多小时,连夜赶乘回北京的火车,第二天下午下火车后直奔实验室开始工作,第三天凌晨3点将电路板修好后,又搭最早的一班火车回到实验靶场,整整连续工作了六七十个小时,保证了第四天的'飞行实验正常进行。当时我爱人怀孕6个多月,为了实验,我一直没能在身边照顾,直到完成实验任务。

  我和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并和地方工业部门密切合作,在首次成功研制了具有“盲投功能”的新型导航系统,即飞机在气候条件恶劣,地面目标无法使用光学瞄准的情况下,飞行员完全凭借本系统提供的参数,准确命中轰炸目标。记得实弹演习的当天,观礼台上坐满了国家与高层领导,三艘靶船就摆在离观礼台仅仅两公里外的海面上。天上,密密的乌云仿佛紧贴着地面,正是演习的好时机。当时我在现场心情真是紧张万分,这可来不得半点偏差。过了一会儿,飞机引擎的嗡嗡声由远而近,但却连飞机的影子也看不见。紧接着,一排炸弹从云层中倾泻而出,仿佛神兵天降一样,十分精确地把三艘靶船炸得粉碎。一时间,全场领导们不由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此后,我又陆续主持和参加了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多次立功受奖。今天我站在这里,回顾二十五年的工作历程,感慨万千!感谢母校,不但教给我基础和专业知识,更培养了我学习和工作能力。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使我学到了课堂和图书馆永远学不到的东西。记得我的毕业设计是在精仪系搞一套数控系统,指导老师是李春江教授。当车床上的车刀按我设计的程序自动车出精美的零件时,我高兴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述,那是我第一次科研实践的成果,这对我后来的科研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十五年的工作历程,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付出的是辛劳和汗水,收获的是对事业深厚情感和热爱。在这里,我想谈三点体会。

  一是,选择决定命运,素质决定成败。我今天之所以能做出一点成绩,最重要的竖防事业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八十年代国防事业不景气,许多青年人都离开了。曾经有人也建议我转业,将科研成果在民营企业转化,但我始终认为,国家要强盛,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国防重大科研任务必须自力更生,必须靠国家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清华人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

  在工作单位,一定要放下清华毕业生的架子,虚心向周围同志学习,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急不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认真干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我毕业后就是用了20xx年时间才真正独当一面、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有领先的意识,要有创新的渴望。我是搞航空的,现在我国的空中军事力量足以让任何对手感到压力,我国的民用航空分担了全球相当大比例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可以说我国是一个航空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空强国,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大飞机制造技术,与美欧、俄罗斯等航空强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里面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渴望,要有为解决难题献身的决心。清华学子就应该在占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能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既定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一个人一生应该干一些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事情,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是重要的,但绝不是第一位的,更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二十五年过去了,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都做出了很大成绩,相聚时大家都认为无论钱挣的多少,能为国家做点事才是最重要的。我对我的选择坚定不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最后,再一次衷心祝愿各位同学事业有成,前程无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