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6 13:43:43 文化 我要投稿

(优)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小学生秉持的信念。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古诗文就是这当中的一朵奇葩。古体诗一般又称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的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皆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啊!

  而《论语》,也是一部代表着中国礼仪文化的名著。《论语》有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在发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例如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战车,战马和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什么弘扬文化的事迹。但是,我们从小接触这些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东西,就是在传承,继承!这种文化,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祖国悠久古老的文化,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继承,传播下去!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2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巨龙渐渐觉醒,崛起于世界之东方。龙的传人在成长,在经受磨炼。龙之精魂贵在担当,重在行动。——题记

  天边微微泛白,清晨泥土的清香,混着昨夜悄然绽放的花儿的馥郁,风调皮似的挠挠“龙”的鼻子,引得“龙”直打喷嚏。一只蝴蝶翩然,阳光斜斜地浅照在石阶上。“龙”微眯双眼,享受着广场的宁静。

  天慢慢亮开来,广场上活动的人三三两两,遛狗的,晨跑的,打太极的......一来到广场就都看见了“龙”,好奇地围过来。

  是的,“龙”是一座雕塑,昨晚刚被运来,此刻他早已被人围满了。

  怎么能叫人不注意他呢?大张的嘴好似在吞云吐雾,一片片银鳞都被精雕细琢过了,垂须玉爪,耸角髯飘,尾巴仿佛还在迎风轻轻摆动,眼珠好像还能滴溜溜地转。

  雕塑下是一段介绍:龙,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历来万兽之首。传说身长若蛇,有鳞似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显,能翻江倒海,吞云吐雾,兴风降雨。

  随着老人们的念诵,大一点的孩子目光渐渐敬畏起来,小一点的孩子眼睛更是直直地盯着“龙”。“龙”也很惊讶于自己的本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能大能小,能隐能显”,看着人们敬仰的目光,他不禁想起那段不愿回首的日子......

  古语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龙”在疼痛中觉醒,他的形成绝非容易,中间多少苦只有他知道。锻锤与他为伴,银凿为他雕琢,他看着自己一天一天变成现在的样子。多少个咬牙坚持的日子,多少个强忍泪水的日子!他告诉自己:“不哭!”

  “还是挺过来了。”“龙”欣慰地想。

  龙身边围着的人渐渐散去,戴着耳机的少年来到了广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咦,妈妈快来看!这有一座龙的雕塑!”男孩摘下耳机,大声嚷道。应声而来的`中年女人惊喜地说:“正适合拍照!宝贝,快上去!”女人手脚麻利的把男孩抱上去,拍了几张满意的照片,飞快地拿出笔在“龙”脸上签了字,周围的孩子惊奇的望着。

  “妈,我们老爱唱《龙的传人》,今天我也算当了一回龙的传人了。回去我要发给朋友们看,让他们也眼红眼红!”男孩高兴地从“龙”身上爬下。胆大的几个孩子也顺势学着爬了上去......

  阳光下,一只蝴蝶轻轻落在“龙”的鼻子上,引得“龙”鼻子一酸,竟有点想哭。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3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上好传统文化教育课,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更是我们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理解的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对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学生在亘古流传的名言中了解文化的精华;在荡气回肠的诗句中感受文化的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体验文化的特点。

  在我的文化课堂中,会让学生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体会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介绍我们传统文化丰富的形式,带领学生在书法、绘画、戏曲、诗词……中体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在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培养学生鉴赏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要做到对文化的弘扬,更要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例如:我们不仅要用“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典故让学生明白孝亲敬长的美德,更要引用当代学生熟知的孝心少年事迹让他们体会对美德的传承,教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美德,从而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将文化的精髓注入他们的肌体。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中体会古人依法治天下的决心,也要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领会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这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明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要让学生学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要始终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入课堂,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注入学生的内心,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引领学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4

  为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幼儿园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之中,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一、环境创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各班教室以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创设了以“荷塘夜色”、“剪之美”、“梨园春”、“纹江书苑”等为主题的教室环境。同时,在楼道、走廊彰显民间艺术、行为习惯、弟子规等,让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让幼儿在亲身感受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乐享成长。

  二、经典诵读浸润孩子心田

  利用晨间、餐前和国旗下的讲话、各种大型活动等,组织幼儿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诵读和表演活动。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语言艺术的`优美,学会懂礼、守礼、谦让等做人的道理。

  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带给孩子快乐体验

  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潜在资源,配以适当的有效的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节日风俗,感受节日文化,从而激发爱国情感。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5

  6月8日,月形小学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活动圆满结束。该活动围绕“书香校园”活动的宗旨展开,参赛对象为一、二年级学生。目的在于在比赛中引领学生热爱阅读,亲近经典。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品质素养。通过诵读经典,鼓励学生读出自己对经典的理解,读出对经典的热爱。

  活动过程中,一、二年级同学们踊跃参赛,表现出对活动高度的热情和对自己满满的.自信。其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维持者同时也是活动的评委和引导者。在每一位学生朗诵完毕之后,教师都会予以适当的点评,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经典,读好经典。在点评中教师主要以鼓励引导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与经典的亲近,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完全能学好经典、发扬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6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在影片中陈老师讲到《三字经》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会背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理解的人却很少。意思是凡是人他天然的那个人性,那个天性,那个人性是本善的,本来就是善的。善是什么呢?纯净纯善,这是它的天性,自然的,道,人与生俱来就这样。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杯清水,无色,无颜色,无味,无味道,无嗅,也无这个气息,没有气味。透明的,这就像人性一样。人之初,性本善,天然的人性。

  原本像一杯清水一样的我们,现在却面临着重重“污染”,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天天充斥着我们视野的是:一件件罪恶的事件,一段段见不得光的丑闻,扭曲的价值观,罪恶的金钱观,老无所依,少无所养。为什么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现在人们,精神文化却如此的可怕。陈老师讲到“苟不教,性乃迁”意思是假如你不教育他、不让他保持他这个纯善的人性的话,他那个刚出生的时候、从娘胎里就带来的本善的人性啊就改变了,特别是传统文化匮乏的今天,人们脱离了圣贤教育,抛弃了世界观、价值观,放纵了自己,丢失了本性。受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周围的朋友,周围人的错误的价值观、不道德的价值观的影响,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这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通病,也是社会噬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的人们更应该接受圣贤教育,改变自己的错误价值观与自私自利,多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并且要抛弃一切杂念,真正的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这一过程并不难,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接受正确圣贤教育,抛弃太多的物欲和金钱观,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所以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罪恶、不和谐全都消失了。

  感谢院长给我们提供这次传统文化学习的机会,感谢全院职工在我们学习期间辛勤工作,让我们安心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7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每听见这首歌,我无不心潮澎湃,因为我会想起我是龙的传人我是华夏儿女;我是炎黄子孙。

  从小我就知道“龙”代表着我们华夏的泱泱大国,而后长大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龙”文化有一点了解,但并不全面。

  龙,在商周以后是代表着图腾,在秦汉以后代表古代君王。就拿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来说,皇上穿龙袍,坐龙椅,还被世人称作真龙天子。而如今“龙”象征的不只是图腾,不只是古代君王。中国的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就出现“龙王”这个在当时新鲜的词。经过查证在《异录记》卷五中提到:“海龙王宅……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无风而浪高数丈,舟船不敢辄进……夜中远望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此下矣。”那么这么看“龙王”一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古时候,有很多文人墨客曾歌颂龙。白居易,韩愈,应物……

  如今龙是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的象征;是它对中国统一的促进作用;是经济腾飞的精神支柱。

  现在,看见龙我就会想起深植于我们民族血液里的龙魂在沉沦与逆境中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等不屈的、悲壮的声音!在一句“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巨龙渐渐唤醒,渐渐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8

  在以前,年糕是过年时才有的美食,传统捣年糕就应运而生,而如今社会进步了,这些传统的文化也就慢慢遗失了。不过,今天我有幸见识了一回。

  妈妈说云周有传统捣年糕的活动,我怀着新奇而又兴致勃勃的心情去了云周。来到云周的文化大礼堂,那里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有的人都已经在津津有味地嚼着香喷喷的年糕。我挤到了前面,首先看到一个大石盆,边上放着一个大石锤,这时一位老人端着一锅热气腾腾地米团走了过来,一下子就倒在大石盆里,一个中年人抡起大石锤,在米粉团中来回搅拌四五分钟,接着把石锤举过肩头,再用力朝着米粉团用力砸下来,石锤再次高高举起的空隙,只见老人用双手快手翻面团,说时迟那时快,石锤又刚好砸下来,米团在不断地打击和翻转之下,显得越发柔软。米团制作成功后就可以做香香甜甜的年糕了,另一边早有一排人马在等待制作了,我也突发想要做一做。我拿到一个模具板块,捏一块米团,塞进模形,再慢慢一点一点想要脱模,没想到第一次失败了,拉出来的是一条模糊不成形的面团。于是有人教我要先在按板上抹一点油,再将面团在按板上不断按压,再慢慢塞满模具,原来做这个还有不少讲究呀。我扭头一看只见大人们速度极快,十指齐动,他们熟练的捏、揉、按、压、不一会儿就做出扁长的年糕,或是“金元宝”,或是模型“状元糕”。但是我感觉最好吃的.还是“年糕饺子”,那是以年糕米团为皮,咸菜豆腐干为馅的包子,因形状似大饺子,最小的做出来也有我的拳头般大小,真不愧是“大饺子”。

  我第一次见识传统捣年糕,我不知这传统文化能走多远,希望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时,我看到大家都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年糕,我想这才是过年特有的味道吧。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9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要求,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20xx年xx月xx日我园开展了“读经典、传文明”的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诵读活动以幼儿展示,家长参与的形式进行,全园大、中小班共八个班级,各班级分别推荐一名家长,做为评委来评判幼儿的活动情况,此外还专门邀请了克拉玛依家庭教育协会会长康义敏老师,作为特邀评委参与了此次活动。诵读从服装、道具、音乐、背景以及活动形式的精彩纷呈上,可以看出教师们的巧动心思和精心准备,活动形式、内容设计丰富:有家长参与的诵读,有师幼合作的诵读,有情景剧的表演诵读,有音乐剧的歌唱诵读……小三班幼儿和家长的接诵诗歌表演;小二班幼儿手捧《三字经》摇头晃脑、充满稚气的诵读表演和《咏鹅》、《锄禾日当午》的舞蹈演绎;小一班幼儿做《祖国好娃娃》的亲子互动、师幼互动的诵读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中班幼儿在《唱响国学新风尚》、《经典诵读大串烧》和《妈妈》、《我是乖宝宝》等经典诗歌的精彩表演中,呈现了《弟子规》的古韵诗香,秀出了各个班级的不同特色;大班幼儿伴着《礼仪操》和《文明之花》的情景剧表演、歌唱式诵读,让感恩之情荡漾在孩子们脸上,礼仪之花盛开在孩子们心中,文明之树成长在胜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稚气的琅琅童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评委和每一个嘉宾。最终,大一班独得了最佳组织奖、中一班荣获了最佳表演奖、小二班获得了最佳创意奖的殊荣,其他班级均取得了优秀奖。在嘉宾评委康义敏老师颁发奖状的时刻,孩子们和老师们欢喜、欣慰的笑容,为20xx年的经典诵读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诵读活动是胜利幼儿园日常开展的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的实施见证了教师们平日的辛勤与汗水,见证了家长全力配合的扎实基础,也见证了传承国学、经典诵读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有效性。相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论是孩子,家长和教师,都会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为我园经典诵读的全面推进和扎实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对孩子来说,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优秀文化的熏陶,他们肯定受益匪浅。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幼儿园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发展,师幼、家长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有效地促进了我园幼儿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有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劳动节,清明节,腊八节,元旦节……民间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有微雕,刺绣,剪纸,泥塑,皮影,吹糖人,砖雕,瓷刻,木偶,蜡染,脸谱……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除夕和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阴历年)是我国最隆重,最喧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夜,传奇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狠异样。“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让我在家带一夜,我肯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旧继续劝告,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天慢慢地黑了,“年”来到了村里,可大家只听得“年”的一声喊叫,原来是因为那个乞丐身穿红色披袍,还把老婆婆的家装扮的烛火通明,还放着烟火和爆竹。所以“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广为流传了,大家都效仿那个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果真,“年”再也没有出现过。

  更因此,到了春节家家户户也会张灯结彩,所以,过年才有了贴窗花,放爆竹的风俗。春节更有拜年的风俗,互相问候。还有吃年夜饭的传统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快乐心的吃一顿晚餐……还有很多风俗。

  中国的风俗和传统我们都不应当遗忘。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珍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的有进步。”觉醒吧!我盼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慧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请“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吧!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1

  上周五下午的班队课上,我们班的13位小主持人,带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民族乐器、刺绣、皮影、书画、剪纸、围棋……从多方面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但我们平时接触并不多,有的是从书中或电视节目中获取,有的是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所以,对于这次的班队活动,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和期待。13位小主持人的演讲都十分精彩,显然是事先做足了准备,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曹可欣讲的剪纸,她介绍了两种剪纸,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还展示了她家收藏的剪纸,脸谱剪纸、剪纸书签……品种丰富,造型各异,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是令人赞不绝口。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共同传承,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2

  时间:是20xx年7月2日~20xx年7月12日,共11天。

  地点:许昌市双龙湖开发区管委会三楼会议室。

  人物:一群怀着共同目标,想改变自我,学会做人做事,进而不记报酬奉献自我的力量,感化更多的现代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

  事件:做义工(即志愿者。台湾等地为义工一说,内地为志愿者)。

  起因:我的名字叫陈乙辉。虽然我这个人从小衣食无忧,父母爱我胜过爱他们自己,但是我不知足,心胸狭窄,爱抱怨发脾气,经常一副别人都欠我的样子。父母看我每天不开心,想各种办法劝解我。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好心的阿姨。她是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她告诉妈妈,她的亲身经历。原来,她在几年前也非常痛苦,因为自己的父亲得了癌症。她感到命运对她的不公,母亲已经离她而去,现在她是万万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她想要救父亲。就这样,阿姨向人诉说起她的过往。这时,她的生命中遇到了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那个老师并告诉她,传统文化可以救她和她的父亲。由于内心对父亲的孝心,她虔诚的接触、学习这种文化。慢慢的父亲的病有了了改善。看到父亲的改变,她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这一切,并决心弘扬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果: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孝道,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放下并活在当下。

  现在我就详细的叙述一下以前的我吧:以前,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洗过衣服。妈妈每天把我的.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因为妈妈小时候家里穷而且孩子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妈妈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当我瓜瓜坠地时,妈妈看着襁褓中的我,要给我温暖的母爱。可以说家里的饭,妈妈不重样的给我做,我还经常嫌弃妈妈做的饭不合味口。要知道,妈妈做的每一吨饭里都蕴藏着浓浓的爱意,我说了多少伤母亲的话,不知道,那是数不清的伤啊。一不开心,就冲妈妈发火,就这样持续了10多年啊!每次我生病,妈妈总会在我身边照顾我;当我考试不理想,妈妈会为我分析原因;当我与他人发生摩擦,还是妈妈在一旁给我一个温暖的茶杯。可以说,有了妈妈,我什么都不怕,妈妈的爱让我茁壮的成长。这一切的付出,我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现在想想,我是真的孝啊。学习了传统文化后我知道:诸事不顺因不孝。经常性的跟妈妈顶嘴,伤妈妈的心,我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我从小身体不好,经常感冒发烧。有一次还让车撞着脚,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咒骂,怎么倒霉的事情怎么总让我碰着呢。现在想想,这是因果报应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我的恶的心念的感召害了我。

  再说说学过传统文化我的感受。学过传统文化,首先我整个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我乐观豁达,慢慢学会了把眉头收起来,以一个微笑面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人要活得有价值,这样也不枉此生。其次,我懂得了孝顺父母,父母只要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我就要感恩他们。百善孝为先,可是反思一下自己,你扪心自问一下,你真的做到孝顺父母了吗?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好,会谈回来的当天,我就跟母亲跪下了。这一下虽然什么也解决不了,因为对父母的伤害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就像木桩里的钉子,你扎进去想拔出来,上面会有深洞的。光说知道错了不行,还要行动,帮助家人干干家务活,给母亲做按摩,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一句贴心的问候。我的改变就从这些细微之处显露出来。第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身心健康和谐。以前的我,不自信,走路弯腰驼背,还皱着个眉头。论坛里老师教我们站姿坐姿,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很多人不会站,不会坐。这里我就告诉大家怎么站的,怎么坐的。我教的是传统文化的礼仪站坐姿。首先,坐姿:上身与地面垂直,双手右手握住左手,把手顺势放在腿上双臂自然下垂,大腿与上身、小腿与大腿成90度的弯,双腿并拢面向正前方。如果双腿向右侧歪,那双手放在左腿上,反之亦然。其次,站姿:两脚分开呈60度,双腿直立,上身挺胸收腹,双手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肚脐上方,眼睛直视前方,面带微笑。个人卫生要打扫好,这样心情愉快,办事效率也高。

  你如果想知道传统文化究竟是何方神物?你是不是时常不开心,感觉事事不顺心?你如果也想像我一样改变自身的命运。请关注我的日志,我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向大家一一阐述,我真诚的希望您学业有成,事业顺心,家庭和睦。

  感恩父母的培育教导,感恩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希望大家用心感悟,谢谢了!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3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数不计数。如:中国陶瓷、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皮影、乐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说一说元杂剧和文房四宝。元杂剧第一人是关汉卿,这位中国第一位戏剧作家一生写了60多种杂剧,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剧作700年来一直上演不衰。关汉卿的剧作有描写社会矛盾、歌颂人们斗争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

  文房四宝就是人们说的笔墨、纸、砚。笔因王羲之的缘故,李渡毛笔名声大振。墨: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纸: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砚:星子的金星砚和婺源的龙尾砚都具有1000多年历史。

  是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历史悠久呀!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4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每一次听到《龙的传人》这首歌,我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十二年前,一个婴儿在四川的这座小山村中呱呱坠地,而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时候,这里的交通很不发达,从这里到成都只有唯一的一条路,汽车起码要一、两天的时间,并且这条路十分险峻,要经过“高呀高万丈的二郎山”,夏天会发生塌方、冬天会雪封山,一堵车就是一整天,老百姓出一次门难于上青天。妈妈说怀着我的那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天一亮,外婆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市场买菜储存起来,因为大雪以后一般会几天不通车,不通车就会没有蔬菜吃。后来二郎山上开通了“二郎山隧道”,把两天的路程一下缩短到一天,我们出远门再也不用翻越高入云端的二郎山了。于是,三岁那一年,爸妈带我经过这隧道到达了成都。当时感觉这隧道好长、好长,一直走不完……

  九岁的时候,报纸上新闻说,咱们康定要修建藏区中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已经通过并开始修建了,寓意着这座小城从天堑变通途的开始。爸爸告诉我:“知道消息的那一天,全家人都十分开心,因为当这条高速修通以后,我们以后再也不用走以前的“生命之路”了!”那时,我还读三年级,多么期待雅康高速通车的那一天啊。

  今天雅康高速终于通车了,为了纪念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们一家特地在通车的第一天走了这条路。

  这条高速最难的工程要数被称为“川藏第一隧”的新二郎山隧道和被称为“川藏第一桥”的兴康大桥了。新二郎山隧道全长13.459千米,是中国高海拔地区长度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高原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所以施工难度很大。

  而“川藏第一桥”的兴康大桥则是一座悬索桥,但是这座悬索桥设计却十分考究,没有桥墩,依靠大桥一端的隧道锚和另一端的`重力锚将这条一千多米长的桥固定,以前在桥下看着工程师们建设这桥我多么疑惑啊,都不知道他怎么能够在大渡河上面几百米的高处支撑起来。

  十二岁元旦的前一天,雅康高速送给我们一个礼物——它全线贯通了!这条倦伏在藏区的“龙”全线贯通了!清晨,高原的阳光还未撒向山谷,大桥红色的桥身盘踞在宽阔的大渡河面,在薄薄的云雾里时隐时现,宛若一条巨龙跃跃欲试,意欲腾飞!

  这是咱们藏区的巨龙,他载着几代人的期盼终于飞起来了,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祖国的强盛才给我们带来了期望,我爱你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警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流失!遗憾的是,传统文化的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独具特色,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不同的传统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敞开国门之后,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抬头,洋节日越来越火,传统节日渐趋消失;狂热的旧城改造,令许多国家保护的古建筑,竟频频遭到拆迁改造的破坏,结果全国形成宽大新道路、高大建筑物、千城一面,丢失人文特色文化,丢失特色文化传统……

  在以革命和建设为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周边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有意或无意间消失了。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轻而易举地永远离开。许多地方城市建设,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造成对历史古城的摧残;结果,改造成百城雷同、千城一面,缺少民族精髓、传统特色,丢失传统文化的新城区……

  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是具体体现在城市乡村的精神内容功能上,每个城市乡村有其个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独特文化,是一方人的审美、智慧、才华、性格独特的`创造,不可替代。民族文化是一个精神环境,是乡土情感和爱国情感的载体,是一方历史经历的活生生的物证。

  冯骥才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提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用拯救来说,拯救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在进行大规模旧城改过程中,城市的历史特征、文化风貌在全国正迅速消失,已经到了存亡的关头。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正是现代文明的前提与根基。“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宝典作为其主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大力提倡“文化全球共享”的背景下,我们更应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稀有物种”。所以作为传统经典的“书”与“经”不可丢,必须加以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在继承中鼓励创新,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书籍担当着重要角色。读书的趣味、喜好,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甚或是一代人文化观念的价值取向。少年儿童、青年朋友作为未来的主人翁,读什么样的书倍受关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书不同,所养之气也不同。要“养吾浩然之气”,所读之书必须得有“浩然之气”。

  大多数的中国人,一般都只是从课本上读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字样,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和传统文化做“亲密的接触”呢?不读《楚辞》,不知其“铺陈抒情、浪漫想象”;不读《论语》、《孟子》,不知其“雍容和顺、灵活善譬”;不读《庄子》,不知其“想象丰富、奇气袭人”;不读《韩非子》,不知其“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读“经”,然后方知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提倡传统文化教育,要让下一代拥有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性的尊重、对家庭的责任,应有恻隐之心,应有忧患意识,应有赤子之心,应是立足于中国文化基石上有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能力的传人,以正直、睿智、勇于探索、仁和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希望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1-12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1-20

[精选]弘扬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05-17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经典)08-28

弘扬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05-13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推荐】01-06

【荐】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2-30

【推荐】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2-23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热门】12-23

弘扬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荐】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