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
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用了较长的时间。该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分别从十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这本质上是表达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观”。下篇是从教育政策的层面,对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理论问题在宏观上的探究,旨在为教育的决策提供理论参照,集中表达了作者试图将教育理想转化为理论或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接轨的愿望,是对自己所描写的教育理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理性探求。除此之外,从教育预测的层面对将来中国教育开展的走势及开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将来教育开展的热情与信心,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忧思。全书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化探寻将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将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我也在想要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到底需要什么呢?但是不管怎样,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知识。
其次,我想激情也是很重要的,不光是教师这个职业每个职业都是需要的。
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心理素质也一定要好。面对的学生形形色色,性格也各异,当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重要了,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当然,我想这仅仅是一小部分,要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需要的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爱心、努力等等,这些也都是很有必要的。一名理想的教师的成长之路是很困难的,需要我们不断在教学中汲取教训、总结经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逐渐成长为一名理想的教师。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2
还记得青涩年纪,老师布置作文 《我的理想》,孩子们的理想都是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科学家之类,一个个激昂文字、指点江山梦想着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然而,现实是什么呢?大多数人退去学生的青涩,同父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为生存奔波。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工作是一种享受的地步,理想与现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差距。
那个时候,毕业是一个人分配的时刻,受到老师的影响,我渴望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希望能够进入医院工作,或者成为学校的校医。然而,现实往往与理想相悖,我们必须踏脚实地才能仰望蔚蓝的天空。家庭经济状况的拮据和父亲的严格要求让我不得不放弃努力奋斗的机会,毕竟生存是最重要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就这样偶然地走进幼教工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人心灰意冷,常常独自坐在黄昏的河边用嘶哑的声音喊:下辈子再也不做人啦,我宁愿是一株草,是一棵树。然而,今生都无法选择,来生还会由我们左右吗?大自然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经历着世间的风吹雨打,它没有自己的呼喊吗?
理想总会遭遇现实的阻碍,经常感到迷茫和失落。刚刚建立的幼儿园没有很多孩子,管理也不够严格,没有统一的课程和要求。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上什么课程,或者跟着他们在外面玩耍。在接触幼儿教育之前,我对它有很多美好的想象,认为孩子们是天使,与小天使们一起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当我真正参与其中时,有时候会有些无奈。我学了四年医学,却来照顾小孩子吃喝拉撒睡,成为了高级保姆。(幼儿教师既需要体力劳动又需要脑力劳动,但我一直认为应该解放幼儿教师的体力劳动,让他们专心学习。你觉得一个幼儿园的水平取决于如何对待教师呢?)只要有时间和机会,我都会背上行囊去游玩。也许我曾经说过“下辈子、下下辈子再也不做幼儿教师了”,具体记不清了,只是觉得这个职业离梦想中的形象太远了。
然而,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了,一切都有它的安排和道理。上天对我格外眷顾,因为我是一个简单而笨拙的人,在社会的浩浩荡荡中生存下来并不容易,很容易被淹没在繁忙的潮流中。然而,我幸运地能够在幼儿园度过美好的时光,那里是一个未被污染的世外桃源,孩子们可以简单而快乐地生活。这种幸福是无可比拟的。
一年来,我经常听到我的女儿对我大喊大叫:“为什么外国的孩子不必花那么多时间做作业却能取得好成绩?为什么我非要做那么多作业呢?我能不能不上学呢?”我想,或许每一个在中国长时间苦读过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希望来世、再来世,不再作为中国学生。也不知道外国的上帝是否能够理解中国人的祷告……
而我只能回答说:不可以,你不是生活在国外,你生活在中国,就要按照中国的教育规律走下去,不能提供给你理想的教育环境也不是我的错,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
态度决定命运,这句俗话是说当我们面临自身需求与环境不一致的情况,或者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社会、环境和现实并不会改变以适应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在无法选择命运的时候,也许我们只能转变态度,积极适应,挑战自我,提升自身实力来应对环境。
孩子们累,没有理想的教育,他们在题海里奋战,与时间赛跑,用健康换取前程,因材施教只是千百年前圣人的一句感叹;老师们累,超负荷的运转让每一个部件都提前衰老,痛苦地呻吟,而此时才理解前人为什么把老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选择了教师这项职业,就要与奉献、与淡泊同行,用一份平和的心境、宽广的胸怀看待这份职业,看待外面的诱惑与精彩,不能改变现状,就改变心境,身体已经疲累,别让心灵再背上沉重的包裹。
理想是天,现实是广袤的土地,我们是一群承担着沉重行囊艰难探索理想之路的旅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使命就是承载和探索。是的,总有人需要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每个人都能抵达理想的彼岸。然而,正是因为有了理想和梦想,我们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我们的先辈们怀揣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而我们则是他们的延续!我们的子孙也将沿着我们留下的足迹向着理想迈进,或许会更接近一些,因为我们给予了他们铺垫和支持。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3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这本书中对理想教师的描述非常感兴趣。朱教授在书中强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具备远大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他们应该自信、自强不息、勇于挑战自我的教师;他们擅长合作,拥有人格魅力;他们充满爱心,赢得学生的尊敬;他们追求卓越,具备创新精神;他们勤于学习,持续充实自己;他们关注人类的命运,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坚韧不拔、刚强不屈,在面对挫折时从不低头。这段原创内容主要是基于朱教授在书中所描述的理想教师的特征,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组织结构,以使其更具个性化和独立性。
读完之后,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按照书中对理想教师的要求,我是否达到了这些"标准"呢?我是一个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吗?我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吗?如果想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这是历久弥新的真理。以前常说教师应该拥有一桶水的知识,但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不能满足要求了,现在更需要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样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和学习!否则,我们教给学生什么呢?因此,我们需要努力阅读书籍,不断充实自我,使我们的知识海洋永远充盈,不会枯竭,从而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后,我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和决心。我深刻理解到,只有真心喜爱学生并真诚地赏识他们,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发展。这是我在阅读后最深刻的体会。综上所述,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和总结,我离成为理想中的教师形象就越来越近了。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4
近期,我细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本书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及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这本书通篇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读了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中的“理想的智育”一章,使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因为这样的“理想智育”是我们广大师生心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希望教育”。身为教师,和许多同行一样,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下了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我们的学生。无数次苦口婆心,兴师动众,我们把理想播在了学生的心中,满以为学生胸怀大志后会斗志昂扬,可我们想错了,学生仍是一脸茫然,谈理想在他们那里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理想仅是我们教师的理想,是家长的理想。他们自己的理想一点一点埋没在了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试中,埋没在了稍有些反常规举动就招来批评的做错事中,埋没在了家长无数次向老师探听“我家的孩子乖不乖”诸如此类的问话中。学生一个个鲜活、有血有肉的个体就抽象成了一个个分数,抽象成聪明、愚笨、听话、不懂事等词语解释。我们漫不经心的三言两语就为这学生一生的`发展下了定义。在这样的成人监控下,我们的学生还有自己的梦想可以保持吗?如果有一天真的是梦想成真,那个梦也仅是一个虚幻的水泡而已。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每学期结束时,不向家长送成绩分数单,而是送一只纸袋。在这个纸袋里面,装有学生智力劳动的作品,学生写的书法,学生编的故事,精选出来的学生完成的各科作业,学生的绘画,学生的资料剪贴,学生的作文。”这一只纸袋才真正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以及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水平。为什么?因为“数字本身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学业成绩。”因为“儿童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可是,我们的真实做法呢?我们的家长在分数上钻了牛角尖,有时被家长牵着鼻子走的我们,迫不得已也会加入到其中队伍,拿分数不自主的评价起学生。结果当然就是,学生成了悲剧的主角。搞了一学期的素质教育,也就在此功亏一篑了。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5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禁按照书中关于理想教师的"标准"来反思自己:我是否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否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是否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要想成为理想中的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这是永恒的真理。过去,人们认为教师应该有一桶水的知识,而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仅有一缸水或者一池水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拥有一条不断奔流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学习和收获!否则,我们又如何能传授给孩子们知识呢?因此,我们需要努力阅读、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充盈,不会枯竭,这样才能保持永恒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师要提升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读书。”我深感自己与这一目标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勤于学习,扎实地阅读更多的书籍,持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我还应向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尤其是那些名师们,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机智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将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自己在教育中的得失。我会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下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以便不断靠近理想的教师形象。朱教授曾谈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受学生尊敬且充满爱心的教师”,他指出现在许多老师仅扮演着“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过度放大学生的问题,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潜在的诺贝尔奖得主。只有当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时,才能真正欣赏他们、激励他们,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阅读了这些论述后,我反思了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并观察了周围许多同事对待学生的方式。特别是在考试期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真的成为了朱教授所提到的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6
寒假期间从网上买了一本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截止今天仔细读完,读后使我感触很深,它的引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化印象: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十七个年头了,虽说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也时常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总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开展的人:“道德情操高尚、心胸宽广、有正义感充满爱心”,使每一个人可以幸福的生活每一天,过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
教育是要让学生全面开展。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使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全面开展,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开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理论协调开展。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开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开展。理想的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无视美育和体育。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
教育更应该是全程的教育,立足于如今,着眼于将来,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教师应当体会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开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教师应当是使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开展的引路人,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需要虚心学习,勤于反思,注重积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参照别人中认识自己,在认同别人中改变自己,在疑心别人中成为自己。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那一种形式能产生特色效果就有生命力,就能为我们用来更好的因材施教,营造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气氛。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7
偶然间有幸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本书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及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勾勒。
读过之后,让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不禁掩卷深思。书中写到这样一件事:1996年,“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调查”对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0万名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新加坡学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均名列第一,并且遥遥领先。然而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们清醒地认识到高分是一柄双刃剑。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专门发表讲话说,我们需要重新检验我们评估学生的方式,仅仅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并作为国家教育质量的标准是片面的。而我国现在的智育弊端也是如此。
我也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依然泛滥,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还以学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现在浙江省提倡小学低段不参加期末考试,用以乐考游考的方式代替以往的笔试,解放了孩子的压力,对低段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对低段的老师来说也可以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不恐惧学习,可往往很多学校,很多地方还是做不到放弃笔试成绩,依然会要那一份成绩单,让乐考成了形式,应付而已,又失去了乐考本身的意义;很多孩子的家长也摆脱不了“唯分数论”,期末考试结束总要问一问自己孩子考了多少分,完全不知现在孩子的需求。
由此,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常常也会成为“唯分数论”的代言人,变得急功近利,时常会以分数来论英雄,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身心的健全。
希望自己以后能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8
暑假中,我仔细阅读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作为一名教师,我对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格外关注。朱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怀揣理想、充满热情和诗意的教育者;是一个自信、自强,勇于挑战自我的教育者;是一个善于合作,具备人格魅力的教育者;是一个非常尊重同事、领导,并擅长调动各种资源帮助自身成长的教育者;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育者;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者,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者;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者;是一个坚韧、坚强,不屈服于挫折的教育者。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句话: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我深以为然。因为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永远无法在教育上取得成功,也无法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未来的'教育家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只有通过爱才能赢得爱。我们应该真诚地热爱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愿意与我们交流,乐意与我们分享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一点是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鼓励他们不断探索,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通过爱才能赢得爱。如果你热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回报你的爱,你才能从中获得乐趣。如果你热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他们会让你在和他们交往时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最终,你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记住,耕耘总会有回报,尽管有时候你的付出不会立即见效,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想,要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学识,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过去我们要求教师像一桶水那样充满知识,但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单单一桶水或者一个水池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我们又能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因此,我们需要勤于阅读,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得到不断充盈而不会干涸,从而保持持久的活力。作为一名理想的教师,我们必须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多读一些书籍,多写一些对教育的感悟。
我认为教育的核心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毫不保留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给孩子们,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今后,我将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以我的爱心、努力和激情在教育领域奉献。我追求成为一位理想的教师。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9
一、理想的德育
1、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3、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理想的教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极力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5、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6、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8、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筋疲力尽,为之也操碎了心。为什么学校的德育会如此苍白无力?
朱教授告诉我们:
首先,道德教育要结合平时的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重要的是行为的熏陶,实践的感染,习惯的坚持。使道德教育达到润无心无声的境界。
其次,让学生的心灵在经典中憩息,在阅读书籍中净化灵魂。其实就是让学生有健康的思想,与经典中的人物对话,在书中自然地呼吸,得到新鲜的空气,使自己的整个心空都明亮起来。
然后,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没有层次性。小学与大学的德育目标简直颠倒,对小学生的教育太过空洞,太过远大。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所在的学校那样:对刚入学的孩子就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只有爱自己的妈妈,才能去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
最后,我们的道德教育太过于说教,太不注重环境的创设。德育更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我们应该联合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优势力量。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中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完善、教育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理想的智育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2、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3、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4、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5、理想的智育,应该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花的传薪者。
6、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7、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8、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来的基础有所进步;既要保证考试取得高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的学校,离这样的目标有多远?我们的老师,敢不敢说分数是次要的,我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追求分数的高低,不以
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孩子愉快地享受学校生活,这样的理想离我们有多远?
教育需要理想支撑,理想需要教育实现。虽然理想显得那么遥远,可是有理想就有希望,带着理想快乐地前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方向。
在新世纪第一缕阳光投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教育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只有对未来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才会奋力拼搏,战胜危机,摆脱和超越困境,我们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只有对未来有崇高理想的民族,才会消除恐惧,抛却悲观,乐观地拥抱未来。——朱永新教授语
三、理想的体育
1、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2、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3、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4、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5、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6、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和美的和谐。
7、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8、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生化的趋势。
体育,代表着力量、竞争,体现着拼搏,谦让,为我们展现了无数美的瞬间,定格了无数美的永恒,也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之倾倒。可是,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真的做到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吗?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众星捧月的被小心呵护着,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天热怕晒着,下雨怕淋着,跑步怕摔着,游戏怕撞着,怎不令人担忧?
四、理想的美育
1、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之美”,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3、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4、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5、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6、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7、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8、理想的美育,应该是“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初春时柳树枝头的一抹新绿,盛夏里透过树梢的斑驳光影,秋日里梧桐树下飘落的第一片叶子,寒冬中草丛上的一层薄霜,都是美丽的。但是,在我们的学生眼中,可能就觉得习以为常了,感受美的能力有些欠缺,发现美的眼睛少之又少。
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机会接受艺术美育,那肯定没人同意。瞧瞧双休日的少年宫里,琴行里,到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学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绘画比比皆是,真恨不得孩子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如此强化下的艺术多少带上了功利性,失了一些真,失了一些美。
五、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1、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2、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4、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5、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技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6、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发”,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7、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8、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资队伍和一套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劳动最光荣!这话耳熟能详,可是现实中的情景却极具讽刺意味。你听,“不好好学习,你长大当扫垃圾的!”“你又打架了,给班级扣了分,罚扫一周!”听着这些“名言”长大的孩子,还能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吗?还会信服“劳动是光荣”的吗?
六、理想的学校
1、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2、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
3、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4、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5、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6、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7、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七、理想的教师
1、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2、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3、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4、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5、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6、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7、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8、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八、理想的校长
1、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
2、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3、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4、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5、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
6、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的校长。
7、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
8、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学校、教师、校长,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理想的学校,一定有一个理想的校长,而有了理想的校长,也一定有理想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校长,必定是时刻想着为学校谋发展,让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让学生轻松快乐地生活,让校园充满人文充满阳光。对于曾经引领我成长行进的校长,心存太多的感激,对于现在正努力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校长,充满着诗意的期待。
很希望,所有的校长都能像李镇西那样,放下身姿,与教师平等地谈心、交流;很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像薛瑞萍那样,融入孩子,与孩子们心平气和地对话;很希望,所有的学校都能像巴学园那样,宽容而温情地接受一个个淘气的“小豆豆”。
九、理想的学生
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应该是一
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这真是唯美的理想呵。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如此完美,那老师真的显得多余了。
十、理想的父母
1、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父母。
2、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3、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4、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5、理性的父母,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6、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
7、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性,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8、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样的父母,的确是太理想了。拥有了如此优秀的父母,孩子想不成才都难。如果每个父母都这样,对学校,对老师来说,真是太幸福了!太完美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父母都向老师诉苦:没办法,我管不到他。为人父母,难道只管把孩子生下,养大?难道只管为孩子择校,择老师?理想是那样美好,却又是那么遥远。心中有理想,就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个方向!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0
按照学校科研处的要求,每个月读一本书的方案,我认真读了朱永新教育文集之《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收获颇丰,如今将读书心得体会表达出来,鼓励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理想的教师。
教师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的,一旦有了这样的目的并永远锁定在这个目的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展自我挑战,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他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不断给自己找“费事”,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今后,我要做一个工作充满激情的教师,一个有远大目的的教师,一个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使自己的人生不断精彩的教师。
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顶峰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珍视自信,不能由于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今后,我不但要自己充满信心,而且在教育学生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可以抑制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的道路,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这个社会需要竞争和合作,实现“双赢”。我们要进展教师和教师的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教师跟校长的合作,教师和社会的合作。我们教师应加强合作,共同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实现互惠,获得教育的效果。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根底。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擅长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每天面对的是一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定会收到假设干倍的回报。今后,我要全部投入教育,把爱心无怨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不能只限于做教书匠,而应该争做一个教育家,追求卓越,始终创新,做教育上的有心人。今后要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并保持住,与时俱进,教书育人,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体系,成为教育大家。
今天读了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中我心中的理想德育一章,书中提到要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许多的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浸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假设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典范,从书籍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别人生的坐标。
比方你去讨论什么是美,什么是善,那么去看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去读读《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必然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撞击,这种内化的道德教育力量是其他方式难以企及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总是以成绩论好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光阴,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校园”、评选“读书之星”,让学生处于书香的气氛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读书行为,对学生也是一种无形的德育教育。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1
拜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本书文字隽永、理清意明,真的能够唤起我们教师的激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我深信: “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2
假期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使我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教学方式应当有所转变。
1、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开放型的教学手段不再是“教师一张嘴,从头讲到尾”,而是借助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向立体、单向向多向的转变,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2、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民主化的教学风格。综观目前教学状况,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重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强调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倡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个性的发展,学生有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民主化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活泼、自由生动的发展。反之,专制型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使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3、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巴甫洛夫指出: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答,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知火花得到燃烧发展。
二、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艺术。
1、在教育过程中善于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当时的情境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的处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能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与发展方向,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充分而自由地发展。
2、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各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达到思想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效果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技巧,积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究中体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很有必要。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外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4、营造创新的环境,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接触多种材料和工具,以帮助学生更敏锐地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我们的一次挑战,我们应当转变观念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3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每个有文化、具有良好修养的个体都向往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渴望通过劳动的创造性能够让生活更充实。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激发每个孩子独特的潜能和才华,让他们从脑力劳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对每一节课,我们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做准备,而这种准备方式是通过阅读。每天持续不断地阅读,与书籍建立起终身的友谊,宛如一条流淌的小溪,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我们的阅读不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课程,而是源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在你的科学只是的大海中,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摘抄(2)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记忆是灵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
儿童学习越具有挑战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然而,这时候他们应当更加注重阅读,因为阅读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而激发智力的发展。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摘抄(3)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
要使学生的只是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成为读写无误的人。
懂得并不代表已经了解,理解也不等同于掌握知识,为了确保知识的牢固掌握,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我强烈建议在每一节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掌握新教材。
评分宁可少一点,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当学生感到失去了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毫无能力时,这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压抑。我们应该竭尽所能,使他们重新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4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着《我的教育理想》。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离我们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纯熟运用双语、创立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考虑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假设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偶然看到了论坛上很多教师的随笔,我用心的读了几篇,就被教师们精彩、真实的文章打动了,他们对教育深化的反思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佩服,他们对教育的执着与真情令我感动。在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将自己融在学生中的快乐,在激情飞扬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动,是教育随笔,教会我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表达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教育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的忘却——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将是我长期而永久的追求!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15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知识和道德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但是没有绝对的必然性。
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以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我们与其给学生规定诸多“不准如何如何”,还不如把这些高雅健康的东西充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自然地不去“如何如何”。
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才艺。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它对人的德性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如果仅就人的生物性而言,人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
五、理想的德育,莺歌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他们希望教师成为中间人(学校和社会之间),引导者、商讨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成为间隔者、强令者、教训者、监督者,成为自己的“先生”。
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德性的养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嘘声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大侠监视的知识能力基础。
理想的智育事吧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
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的革命》: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大多数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引向失败的。他们的规划并不把每一个人都引向失败,但是他们把很大比例的学生引向了失败,在某种情况下高达50%。
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就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
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要把知识建筑在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
阅读是生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
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只有当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公告知识、运用知识时,他们才能把知识化为修养、注入信念、铸进人格,同时也才能真正逐步形成改造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七、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理想的课堂特征:
一是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二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三是自由度。
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五是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洞口的程度。
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联系和实践。
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想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的延伸。
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提出4R:即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
宗旨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把握整体的世界,注重生活的关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八、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智育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让人成为“人”的手段。(教育本身也不是目的,也是一种手段。)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是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理想的体育
一、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二、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三、理想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育养成的重要途径。
四、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质。
五、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六、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与美的和谐。
七、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八、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的趋势。
理想的美育
一、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晚霞小时的时候》: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他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童颜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性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和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他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
这不同人生阶段的幸福,同时也是不同人生阶段所特有的生命之美。
生命美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他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
三、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生活的美就在生活本身而不再生活之外。
生活的美不等于生活的完美,生活的阴影、曲折与困境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生活应有的色彩,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也在创造着生活的美。
四、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且有一定的才艺。
五、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梳理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六、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仅仅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
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善良只能以善良来培育,美丽只能靠美丽来来滋润。
七、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八、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和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劳动技术教育
一、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二、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四、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五、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技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七、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社会、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八、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资队伍和一套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理想的学校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只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唱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二、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座有品味的学校。
三、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一个没有出息的校长总在埋怨教师,一个出色的校长总在发现每一个教师的优点、特长,能把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到极致。校长应该懂得教师的需要,并且引导教师的新的需要,要创造一种好的氛围,同时让最优秀的教师得到应有的回报。
每一个教师都追求卓越,那我们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好学校。
四、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办学主体是教师。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蔡元培: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老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年轻人的激情与创造也同样重要。年轻人除了缺少经验之外什么也不缺,而且有的时候,经验并不一定是好事情。没有经验反而少了条条框框,少了限制,可能更富有创造性。
五、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六、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七、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理想的教师
美国两为学者泽斯纳和乔伊斯曾对教师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认为历史上各种教师理论可分为五类:第一种是把教师看做“出色的雇员”,该理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规范地教学,这类教师是技术型的、经验型的。第二种是把教师看做“初级的教授”,该模式强调优秀的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学术知识和良好的知识背景,必须有精深的学术背景。第三种把教师看做“充分发展的个人”,该模式认为只有能够促进个人发展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促进个人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种理论充分肯定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强调教师对个人人生的理解,强调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注重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第四种把教师看做革新者,该模式认为教师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师是整个教育、社会改革的源泉之所在,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和学校教育的改革啦改造社会。第五种是把教师“善于思考的专家”,该模式认为教师是思想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越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越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反而回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应该有他的价值、他的舞台,就应该有他扮演的角色、达到的境界。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而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
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一是换位,二是尊重,三是互惠。
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益平衡的过程。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助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们经常抱怨社会还缺少一些民主,可是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谈不上社会的民主。
我们的不少老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一个知识面不管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
教师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
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是病态社会的根源,教师无法逃避责任。
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砸为未来做准备(那就是没有当下?那么,没有当下,怎么会有“未来”?)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八、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想挫折弯腰的教师。
理想的校长
一、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
二、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三、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四、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一个校长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不行,只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也不行。……要尊重教师的思想个性,要鼓励教师们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唯有充满思想气息的校园,才能培养出富有思想的一代新人。如果一所学校只有一个声音,即校长的声音,那么,这个学校很难说是有生命活力的学校。
五、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
六、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
教育科研使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越是教育科学研究搞得好的学校,越能体现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七、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
八、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理想的学生
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五、理想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
很多朋友关系闹僵就是走得太近的缘故。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六、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只有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理想的父母
一、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二、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三、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四、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五、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六、理想的父母是用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
七、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想和自觉性,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八、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09-19
【荐】《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09-19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优秀读书笔记12-15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09-19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05-28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7篇09-19
(精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8篇06-08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汇总8篇05-28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作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