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

时间:2024-07-17 15:59:39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5篇(优秀)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5篇(优秀)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网基建项目中的常用数字信息技术进行介绍,包括视频监控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二维码技术、无人机技术,然后结合实例,对视频监控技术在电网基建项目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网基建;视频监控;智能终端;二维码

  一、引言

  根据《国网发展部关于印发20xx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统计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发展统计〔20xx〕2号),围绕做真实统计数据、创新变革统计生产方式、构建“两线一环”统计体系的工作目标,为实现生产投资统计信息闭环监控,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系统支撑保障。因此,对数字信息技术在电网基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二、电网基建数字信息技术

  (一)视频监控技术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CamerasandSurveillance。传统的电网监控系统中,主要设备包括前端摄像头、视频监控平台、传输线缆。其中,对于摄像头,又可以被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以及模拟摄像机两种,通过应用摄像机,能够对前端信号进行采集,具有较强的防范能力。由于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丰富的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场合监控管理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因此,视频监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益阳供电公司调研情况发现,随着电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建工程现场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基建工程开工前将现场视频接入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远程视频应用,是以信息化手段支撑基建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建安全、质量、进度管控的有效手段。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广基建工程现场视频应用工作,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对基建工程现场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工程现场潜在的风险,切实保障基建工程现场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提高了工程现场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基建〔20xx〕189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20xx年基建信息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xx〕472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工程现场视频接入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当前益阳公司在有线视频监控数据接入和移动视频监控数据接入都有了相应成果。

  (二)智能终端技术

  智能终端设备指的.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的框架结构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形式相同。在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中,智能终端可以作为发展方向,应用场景比较明确,因此,与普通的嵌入式结构相比,智能终端的结构形式更加明确,并且有自身特点。

  (三)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技术又被称为QRCode,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其所表现出的数据类型比较多,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编码中。二维码指的是采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根据一定的规律,将其分布在平面上,形成黑白相间的图形,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在代码编制过程中,可以应用计算机逻辑中的“0”、“1”,然后采用多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准确表示文字数值信息。在信息自动化处理中,可以采用图像输入设备或者是扫描设备的方式,不仅具有条码技术共性,同时,各个码制也有一定的字符集,除此以外,其害具有信息自动化识别和处理的特征。

  (四)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技术即无人驾驶飞机,对于不载人飞机,可采用无线电遥控设备以及相关程序进行操作控制,机上不需要设置驾驶舱,只需要安装自动驾驶仪以及程序控制设备。在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中,遥控站工作人员通过应用雷达等设备,能够对无人机进行跟踪、定位以及遥控,同时还可以有效实现数字传输。通过采用无线电遥控方式,无人机可以起飞、升空、投放飞行,在回收过程中,也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着陆,除此以外,其还能够被多次利用。现如今,无人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中侦察、电子干扰、监视等多个方面。电网基建项目线路工程由于跨度长,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难以满足要求,通过无人机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工程的建设情况跟踪,拓展线路工程开工基础信息的获取渠道。可以作为线路工程的视频数据获取的一种途径,当前益阳公司已经开始应用无人机技术,用来检查,监控线路,益阳线路管理所正在使用该技术。

  三、电网企业现况

  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广基建工程现场视频应用工作,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对基建工程现场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工程现场潜在的风险,切实提高基建工程现场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提高了工程现场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基建〔20xx〕189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20xx年基建信息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xx〕472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工程现场视频接入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益阳公司积极响应国网公司试点建设任务,组织公司建设部、信通公司、项目单位和承建厂商讨论视频安全接入方案、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视频接入工作的技术方案负责单位、施工建设负责单位、施工管理单位,确保工作按计划开展。

  四、视频监控技术在电网基建中的应用

  (一)接入方案

  110千伏马迹塘变电站目前处于施工准备阶段,要求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2台高清网络摄像机,将视频信号发送至国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目前,马迹塘站施工场地是通过无线网卡,把视屏信号接入网络交换机,实现视频数据传输,现场监控画面。在此采用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一部分:技术要求(Q/GDW517.1-20xx)》标准而开发的视频服务器,可实现各类IP视频编码设备的兼容接入,实现设备接入管理、视频转码、云台控制,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设备资源及运维管理等功能。该平台完全满足国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517.1-20xx要求,可应用于对IP视频编码设备的改造,实现对视频采集设备的接入管理、协议转换、视频转码,输出标准信令与标准码流,屏蔽前端设备的差异性,无缝接入国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

  (二)工作总结

  益阳供电公司通过基建现场视屏监控技术,实现了信息内网,通过统一视频监控平台正常的实时浏览基建视频及控制,为后续在全网范围内开展该工作积累了经验。现如今,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三集五大体系不断推进,视频监控技术可以作为远程实况监控中,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由于分散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视频监控系统目前以本地应用为主;视频监控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利用。由于监控点数量多,同时分布范围广泛,运行环境复杂,因此,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电网基建项目中的数字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探究,根据本文案例分析可见,通过将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于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中,能够对基建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项目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叶竞,叶水勇,张亚利,等.电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的研究与建设[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xx,12(10):100-105.

  [2]黄益彬,杨维永.电网智能终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xx,10(11):82-86.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2

  摘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在影响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借助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拓展教育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创设情境、提高质量

  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其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的构建者,并且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英语教学的面貌,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课堂教学因此变得直观形象,知识信息的传输效率也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发展学生语言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只有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有机地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的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把多媒体和网络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快速地为教材编入新的英语语言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Lesson65中的新知识sunny,windy,cloudy,rainy时,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⑴首先,将一幅阳光明媚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展示出sunny;⑵忽然,狂风突起,树叶飘落,展示出windy;⑶接着,乌云密布,展示出cloudy;⑷最后,电闪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哗哗而下,展示出rainy。这样运用计算机创设出语言的真实情景,学生边看边接受新知识,不仅记得牢固,而且学得兴趣盎然,情趣大增。与传统教学的课本、录音机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更为真实、更接近自然规律的语言输入。这是任何其它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一种交互方式,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将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筑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现行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信息技术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二册Lesson71,Ann’sBirthdayParty时,首先,用PowerPoint制作出教学课件,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Ann邀请朋友参加生日聚会——朋友们高兴地接受邀请——Ann和妈妈为此次聚会做准备——朋友们先后到来——送生日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帮助学生阅读和了解课文。然后设计有关问题,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就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具体而真实的情景中,达到语言的时间效果。其次是通过课件展示课文的重要语言点,并进行为达到熟练运用目的的训练。最后,提出问题:WhatdoyouthinkaboutAnn’sparty?。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答。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角色表演。这样,整个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

  外语学习首先要把外语作为一种技能来掌握,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多进行交流,并进行反复的大量实践。因此,教师一定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设计。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因为教学课件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它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得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所拥有的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它实现了枯燥问题的趣味化、静态问题的动态化,引导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动脑,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英语学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是培养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它能使英语学科的教学真正实现“激趣入境——多向互动——乐学提高”。

  参考文献

  伍小青.新课程中英语教学策略.中学外语教与学[J],20xx,(10):9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3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大众生活中,抑或是实际需求中,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都在逐渐增大。作为学习课程之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加大。而微课作为利用信息技术而形成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如何让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实行措施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教学发展空间。其中尤以微课模式的教学效果最为良好,并且逐渐在高中的教学课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课一信息技术作为建立基础,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对教学知识进行优化总结,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而在高中信息教学中,对于微课的应用,除了需要与课程本身相结合之外,还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进行一定的创新加强。

  一、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缺点

  (一)微课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明确性微课视频主要是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制作,将知识点精简化,针对性较强。2.时长紧凑微课的视频设计时长较短,内容设计十分紧凑,短小精悍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3.移动学习微课是极具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将微课内容下载到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实现了移动学习的目标。

  (二)高中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进行学习。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传统的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完,而不是教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学习效果不够理想。2.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教学采取手段一样,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不同,对于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由于理解不一样会导致对知识的学习程度也不一样,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一)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一味地照本宣科式教学,对课本中所涵盖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高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在45分钟左右,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占用掉大量的课堂时间,最终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时间就会很少。然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实践学科,如果缺少大量的实践联系,会对之后的计算机应用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微课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帮助教师节省大部分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时间,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关于《下载网页、图片和文字的方法》的课堂,在这一课程教学中,主要对计算机的相关下载方法与保存等操作技能进行学习。对于此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结合,制作相关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观看,学生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进行操作,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课程设计十分丰富,教材内容涵盖量大,在同一章节学习中可能会存在许多的知识难点,是学生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难题。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的重点教学内容中,《几种常用文字处理软件及其格式》教学课程中,关于计算机多种软件与功能的教学重点过多,如,计算机写字板的使用、记事本的打开、关闭与保存、word文档的使用以及其中的工具栏的各项应用,包括对于Wps使用方法的拓展教学,这些不仅是教学重难点,还是日常必备的实用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确保学生对这些技能的实际掌握,以求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程度。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些重难点一一讲解学习,会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甚至有时候一节课的时间也讲不完,这种情况下,即是在下次课堂中能够将知识讲解完,但是学生对于缺乏操作的知识记忆会在没课的过程中逐渐遗忘。因此,教师应该将这些重点知识进行压缩教学,利用微课将内容进行精简化,采用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在旁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是实践操作的联系都得到了满足,确保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前,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便开始进行,但是由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等不同,导致在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能各不相同,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提前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微课形式的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进行提高。例如,在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方法和技巧》知识内容时,主要是对动画处理软件使用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幻灯片的设计中加入不同程度的学习技巧,帮助学生多方位的学习,对于幻灯片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应该包含多阶段学习,以确保满足所有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不同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创立初衷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高效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方法都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微课的教学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效果,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微课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与了解,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岳艳艳.刍议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10):34.

  [2]吴超.基于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25.

  [3]张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2):37.

  [4]林碧青.论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8,34(01):161+72.

  [5]赖红瑜.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0):196-198.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4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论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在人工智能中应用的价值,最后提出了几点应用的建议,从而明确了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产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如今各行各业使用的关键技术。虽然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对电子信息技术并没有非常深刻的感触,但是产品却是真正存在并且渗透到了社会各个角落,甚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也将领域扩展到人工智能方面,文章重点对其展开了分析。

  1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电子信息技术是以现代互联网为载体,其本身同时融合了多项技术的信息手段。在社会进步的现在,电子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工程、计算机、语言以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1]。在设计应用方面,电子信息技术更是利用了现代化智能手段,为产品赋予了和人类行为相似,甚至是超越人类思维的能力。

  2人工智能发展

  最早在20世纪中期,当时美国便已经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智能,在这之后,人工智能一共出现了三次创新性发展。第一阶段,机器计算与推理。这一创新性发展的代表是机器定力证明和专家系统;第二阶段,带有搜索引擎功能的机器。这种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了人类的工作效率,并且为人类的思维赋予了精准性的优势,以此实现和外界交流的目的;第三阶段,智能数据计算系统[2]。该系统的出现,支持大量数据信息的智能计算,并且有助于提升生产工作效率,快速识别数据。此外,这种智能数据计算系统,也支持网络学习功能,一方面拓展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中应用的价值

  人工智能系统经过各个阶段的创新与研究之后,体现出高效率、精准性、多渠道等优势。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的运用也充分发挥了这些优势,全面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工作期间,为了对电子信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保证,要从提高技术水平方面着手来实现创新。这样一来便体现出了二者的优势,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3]:

  3.1模糊信息处理更加高效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快速、有效的处理未知问题,并且保证问题处理的准确性。电子信息技术最为强大的功能便是分析与处理数据,且在设计人工智能产品时,难免会涉及到大量信息数据,需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模糊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将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

  3.2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因为人工智能中有非常多的信息,还涉及到不同层次的数据信息和概念,需要对这些概念、信息进行准确分层,并且充分开发利用。第一,深入研究低层次数据,利用推理数据信息概念的方式,研究高层次数据。第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前提的人工智能,通过非线性思维的形式处理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人工智能产品的工作效率。

  3.3全面节约计算成本

  电子信息技术现如今在人工智能当中的运用,其实并不会消耗大量资源。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高效率算法完成海量数据运算,运算形式的速度与效率非常快。所以将电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节约,实现成本最小化。

  4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4.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技术在人工智能中加以运用,也可以保证智能产品安全。人工智能产品在设计与研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全面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系数,同时这也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期间的关键。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以往应用的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方式已经无法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期间暴露出诸多问题。面对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形势,必须要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解决方式进行优化。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对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今后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提供帮助。

  4.2数据采集与解析技术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当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其优势也可以体现在数据采集解析技术方面。基于当前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海量信息,这就体现出电子信息技术优势,即数据采集与解析,发现数据蕴含的价值。以大数据环境为前提的数据信息,本身的数量比较大,变化速度快,以往所使用的数据采集解析方式无法满足其需求,但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前提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并且提高解决效率。在实际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精准的分类,深入剖析数据蕴含的价值,从而针对性的进行采集解析,在这一基础上全面提高了数据采集解析工作的效率。

  4.3软、硬件升级技术的应用

  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也可以运用用户软、硬件升级技术。人工智能产品涉及到的所有技术,其本身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价值等,需要相应的软、硬件作为支撑。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依然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软、硬件维护与升级也可以将其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优势充分反映出来。当前阶段,软、硬件升级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人工智能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某互联网公司为例,该企业使用软硬件技术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了升级,且在升级的过程中,深入解析了应用软件对于维护的需求,一旦发现产品存在问题,便会以信息的方式提醒用户。

  4.4网络资源共享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也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共享这一技术,人工智能本身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有助于提高网络资源共享的效率与准确性,提高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程的体验。以P2P共享模式为例,这种共享形式的主要是依靠用户之间对应的网络资源,实现共享,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P2P模式,以此便可以对网络平台当中所有资源进行采集,用户要想着在网络平台中得到需要的资源,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对资源进行搜索,并且结合实际需求下载。人工智能系统也能够按照网络波动与资源共享途径的畅通情况,随意切换下载网络资源的方式,通过多个渠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人工智能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智能产品运行效率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则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更为深入,从而推动电子信息行业与人工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开鸿,刘红兵.多元智能在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xx,(17):168+179.

  [2]任博.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科技视界,20xx,(09):108-109.

  [3]高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xx,(14):114-115.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5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现状进行研究,对发展测评的测评方式和测评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工作成效的策略、方法,以期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

  教育部2013年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利用3年时间面向全国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1],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由于培训内容体系和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教育行政部门无法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长效支持等问题,部分培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研究和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研究构建系统、科学的发展测评模型提供依据,更好的为参训教师内化培训知识技能、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1研究现状分析

  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测评”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专家学者对发展测评的关注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测评工具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发展测评的应用等方面。测评工具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面:邢耀东[3]以柯氏四层次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行为层和结果层为依据,以促进教师对培训知识、技能的迁移、转化与应用为目标,设计了评价培训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工具,并阐述了课堂观察记录和过程性评价量表这两种过程性评价工具在过程性评价的具体应用。蓝曦[4]依据辽宁省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TPACK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和柯氏评价模型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以开展基于案例的日常教学情境测评为目标,设计开发了用于评价教师上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课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量规,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量规中各指标权重。李明[5]在分析江西省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环境现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的方式确立由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测评指标体系权重进行划分。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面:谭颖臻[6]从基于过程的视角出发设计并开发了能够支持教师找到自身短板弱项并获得指导建议的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平台。发展测评应用方面:张海容[7]采用情境测评的方式对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幼儿教师进行发展测评研究,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存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从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部门、幼儿园三方面提出了提升在职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总体看来,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测评工具和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尤其是测评工具的设计与开发,然而对于发展测评的机制和方式、测评结果的有效应用等问题的关注较少。

  2测评现状分析

  提升工程实施5年来,各省市探索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测评方式。笔者通过连续两年参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管理者研修班,与各省市负责组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者进行交流,整理分析各省市发展测评工作材料发现,目前各省市依托发展测评系统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在测评方式和测评内容等方面均进行了尝试和创新。

  2.1发展测评方式

  《指南》指出:“发展测评重在通过测评系统,注重利用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帮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科学评价能力发展水平[8]。”依托发展测评系统,湖南以应用驱动为导向,通过测评系统形成了利用教师个人空间和案例教学评审开展情景测评的测评方式;河南构建了个人空间、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评审与网络研修考察相结合的测评方式;安徽构建了情境作品评审和相应教学设计审查相结合的测评方式;宁夏形成了由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实践学习、课堂运用达标测评的自下而上组织实施的测评方式;河北通过优质课评审建立资源库建设进行发展测评;辽宁构建了包含参训教师自我诊断、观摩与点评优秀视频案例、上传课堂教学实况、信息技术应用片段分析等环节的测评方式;浙江、黑龙江采用随机组卷的上机测评方式进行发展测评;新疆基于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采取网络化考试进行发展测评。从以上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方式可以归纳出,目前进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的方式主要有3种:①基于试题库的网络考试测评;②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情景化测评;③基于个人网络空间建设和课堂教学评审的组合式测评。

  2.2发展测评内容

  《指南》指出:“发展测评内容须密切联系教师一线教学和专业发展实际,反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程度[9]。”各省市在实施发展测评时,均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的评价指标项,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专业发展两个维度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种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情境中教师所应具备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核与测评。同时,各省结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发展测评的内容又各有侧重,例如安徽在发展测评中注重联系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实际,反应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程度;湖南在发展测评中注重利用教师个人空间和案例教学开展情境测评,帮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科学评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水平;河南在发展测评中注重通过个人空间建设考察教师基本信息素养,通过教学资源评审考察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启示与建议

  发展测评主要用于测评和反馈参加培训后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程度,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中小学生学习成效与信息素养。

  3.1发展测评应突出“应用”

  发展测评的测评对象是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后的教师,测评应注重以“应用”为导向,准确反映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进而凸显出教师参训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迁移和提升的真实情况。

  3.2发展测评应注重案例式情境测评

  提升工程的重点是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和自身专业发展中,如果没有将教师实际能力和教学情境的关系联系起来,仅通过创建试题库使用孤立的问题来测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不是在真实情境中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变化,评价者很难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也就无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地支持。

  3.3发展测评结果应给参评教师提供建议和策略

  实施发展测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将培训习得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主动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上。测评不能满足于单纯评定教师当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应更多关注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过程和发展,全面了解通过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迁移和提升情况,结合测评情况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个性化分析、指导,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支持教师在主动应用的实践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的通知[EB/OL].

  [3]邢耀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过程性评价工具的设计与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58-159.

  [4]蓝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的设计研究———以L省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5]李明.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6]谭颖臻.基于过程分析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平台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大学,2016.

  [7]张海容.基于视频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境测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6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知识点应用信息技术极为关键,同时,通过互动营造激励的学习氛围,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实践平台,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小学;数学;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学校已经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这些装备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生机与活力,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插上了信息技术的翅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结合教学知识点应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点的教学都可以插入信息技术,而教师恰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围绕知识点的揭示、展开、阐述、归纳以及总结等环节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整合到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中。例如,在教授“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一部分时,由于正方体、长方体包括了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这时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拆解和拼凑游戏,并将游戏活动设置为“面”、“棱”、“顶点”三道认识的关卡,不同的关卡对应不同的认知操作,在学生进行游戏时电脑会根据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这种方式不仅学生亲自动手尝试了所学内容的实践过程,另外更是会加深学生的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利用知识点切入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既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另外也能够很好的突出教学的难点、重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2.通过互动营造激励的学习氛围

  将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环境的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课堂智力上的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然后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在这一过程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这种自主与平等、激励学习环境的营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发现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教师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通过汽车、火车、自行车以及飞机等轮子的展示,让学生认识一个基本的现实,然后再将这些轮子换位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形状并同时向学生提问“可以不可以将之前的飞机、汽车、火车、自行车的轮子换成其他形状呢?”在教师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动机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励并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圆的认识自然会有很大、很深刻的进步。

  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实践平台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空间、时间、客观条件的限制等,教材中的有些要求并不能够顺利的实现和完成,这就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带来了限制。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虚拟的现实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设置的真实生活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能够更好的构建起自己的学习经验,积累知识。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点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推导过程,而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己将圆进行分解和组合,自己去思考和探讨其中的奥秘,不仅能将抽象的.过程以简单、准确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也能够为学生理解现实的知识提供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4.生动教学效果的创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一般是以静态为主,比如说实物、挂图、模型以及卡片等的出示等,很难以一种动态的过程将事物的变化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信息技术的借助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学展示转化为动态的,既能完整的展现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这种动态的教学方式一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效果。在教授学生解决行程问题时,这种动态的教学方式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例如一列长180m的火车,每秒以25m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20m的大桥,需要用多少分钟?这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展示可以很容易让学生分析出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进行重复性的演示使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理解和解决问题并最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5.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已有的教学目标对现有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决定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教授怎样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最终以网页或者课件的形式传送给学生。在接到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选择协作式或者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方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的是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提取、整合和加工以及再应用信息的能力。最后,由师生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共同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进行评价、反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结语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入和多元,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也越来越感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才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由于教材和时空所导致的限制,能够将数学教学由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视野,创新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佩香.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模型的构建[J].江苏教育,20xx(02).

  [2]陈正顺.小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宁夏教育,20xx(10).

  [3]何福炬,孟允献.谈小学“数学建模”[J].小学教学研究,20xx(02).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 在这种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数教材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的练习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某校组织秋游活动,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在下面三个城市里任选一个:杭州、苏州、上海。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展示了三个城市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其方位及旅游名胜有所了解。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本次旅行应考虑的问题如:去哪个地方,何种方法去,旅游几天、需要多少经费等。学生在明确本次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挑选理想的旅游地以及各种游玩方法,并对整个活动计划及结果进行简要的整理。接着让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以分工的形式上网查找所需的数据。接着利用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如计算出经费?最优路线的选择等。在交流时,展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到杭州路程短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有人认为到苏州价格便宜,还可以乘船欣赏到京杭大运河的美景。学生在即定的情景中开展多元化的研究性使教与学具有极大的创造性,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活动课《房屋面积的计算》一课就运用信算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了一个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组织了材料收集、测量、计算、整理与统计数据小组四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了解有关房屋面积的概念、灵活掌握面积公式综合运用、熟练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初步学会房屋的设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又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为了探究百分数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搜集有关数据。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收集到各种材料:有祖国各地区占地面积的百分比,有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银行存取款的利率等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课后我又让学生登芜湖市的各有关网站,搜寻反映芜湖市经济发展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处理、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网站收集资料完成家庭作业,有的选择芜湖市近年来的人口、人均年收入,有的选择芜湖的绿化面积、小车数量、手机用户等,并能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的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做出了调查报告、环保的公益广告、科技小论文、警世图等较为成功的作业。

  我们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给学观生提供实物图象、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特技手段使用教学内容形象化、直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路刺激,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如;我在讲“认识左右”时,一开始就展示一段动画:孙悟空与猪八戒分别在楼梯上下两端面对面站立,并且在激烈争论“靠右走”应走哪一边才对,孙悟空说这边,猪八戒说是另一边。我问学生:他们俩谁说的对呢?同学们能用什么知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就这样,立刻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我继续用多段动画作引导,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

  1、网络环境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小学数学教材是依据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制而成的,《新课程标准》对每一段每一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具体教学环境中由于教育对象存在心理和个性上的差异,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由难变易,轻松自如。

  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掌握面积公式是重点,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难点。而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是很难理解的。我们用多媒体演示就形象多了,动态演示把一个圆先平均分成四份,用不同颜色表示,拼起来不象圆;再把四份平均分成八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然后,再依次进行平均分成十六份、三十二份、六十四份,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知道半径和圆周长的一半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把圆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深刻印象,实现了由感知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学得轻松自如。

  2、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增加了教学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还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

  例如“试试你的本领(分级练习)”、“过五关、斩六将(综合运用)”、“小小擂台赛(智力挑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新知掌握的情况,自主选择练习题的内容和形式。这一转变打破了“齐步走”的局面,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得到发展。在遇到困难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向老师提问,或者利用网络教室或聊天室,学生之间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开展了“逻辑上”的分组讨论,达到课堂练习的最优化。多向交流的网络学习方式,能冲破课本的束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往复的探索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创新的火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3、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式学习模式在复习课中使用较多,它的优势在于实现个体化的学习,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它将知识回顾、解题指导、自我检测融在一课件里,学生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出课件中记录和贮存的内容而分配时间学习,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比如:知识回顾。根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和分类,使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形成知识的再现,对于具体知识掌握上的疑难问题,通过超级链接提供有关路径去访问学习;练习阶段。设计难易层次不同的梯度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人机交互,实现个体化学习;讨论区。学生如遇到困难可以进入讨论区实现生生交流或师生交流,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情感品质;自我检测阶段。用以检查本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完题后学生提交答案,不仅可以及时查看成绩,而且可以知道哪些题做错了。测试方式有过关斩将的方式,有星级测试方式,还有游戏方式等,尽量激发学习者挑战的热情,鼓励好奇心和创造欲,让努力与成功的快乐冲淡学习的枯燥与辛苦。这里,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4、网络环境下,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CAI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又如:《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学校门口到温州二中这一段路会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我们学校创建二期工程前的操场图,(课件演示)从沙坑到操场最前端有100米,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是多少米?(200米)来回走5次就是多少米?(1000米)并通过(学校周围熟悉的场景)调查录象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有1000米?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5、网络环境下,让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如:《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课件中很多的情景图,一幅上学的图,在图左边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看电视时间等,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的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从而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三、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重负,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8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提高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当然,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一、引言

  信息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给该专业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信息技能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推动酒店的发展,这也是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技术并未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得到完全普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低,无法满足酒店发展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相比而言,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低,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比较低,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且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效率比较低,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信息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这也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但是,酒店也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必须与酒店管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三、信息技术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加大信息技术的推行力度

  在信息时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信息理念,还必须具备信息应用能力,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新形势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内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加大信息技术的推行力度。信息时代,酒店管理对于信息的需求比较大。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把理论教学和酒店管理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

  (二)建立信息系统

  要想实现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目标,中职院校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内部信息系统,把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中职院校也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酒店管理相关的操作模拟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鼓励。除此之外,中职院校也可以不定期邀请酒店管理人士或者相关专业教授来院校举办座谈会,让学生学习先进经验,缩短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好地满足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需求。

  四、结语

  既然酒店管理专业是中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中职院校就必须认识到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中职院校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的推行力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信息技术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职院校教师必须不定期参加培训,多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莹,袁天翔,王佳薇.信息化技术与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整合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6):206-208.

  [2]詹祥飞.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2):230.

  [3]梁嫘.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4,(12):107.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9

  摘要:进入到21世纪以来,信息化不断加快,使得电子信息技术也在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电子信息技术的便捷、安全的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当中去。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遭遇危机。本文则是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意见和建议

  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使用,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但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时,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的威胁了企业管理的安全,给企业造成巨大利益损失。例如信息泄露问题。因此,对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变得势在必行。

  一、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介绍

  电子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基本的通讯手段,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传递、显示的一种技术。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使用,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简便、迅速。这些优点使得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同样,随着经济和社会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影响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了病毒的传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加剧的网络病毒。而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渠道,使得企业的网络系统全面受到侵袭,最终导致企业安全系统的瘫痪。并且修复的几率极低,严重影响了企业项目的进程,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二)企业自身的安全防范较为薄弱,且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都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并把它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但是,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种类,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不够,并未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漏洞。再加之企业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不断加重。例如,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把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归为信息部的责任,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忽视,使得企业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对于新鲜事物,人们往往抱以尝试的态度,并未建立明确的应用管理制度,以至于安全问题出现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使之不断扩大,最终危害到企业的相关建设。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企业缺乏防范意识造成的。

  (三)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信息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许多企业都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但是,企业的信息安全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并未具有明确的制度和理论支撑。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安全问题仍是层出不穷,而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却反映了企业自身的隐患。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存在诸多的漏洞,这些漏洞一般被人们所忽视,但是正是这些漏洞为骇客和商业入侵者提供有效的途径,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除此之外,企业客户和员工的信息泄露也加重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负担。

  三、解决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应用中的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信息安全防护观念

  企业工作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首要措施就是保障员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从思想上引起员工的重视。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范机制,并且督促员工严格遵守制度。(2)企业加大信息安全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关培训机构,组织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企业要定期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3)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注意在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4)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防护机构,企业要组建专门的安全部门,对企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5)定期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安全检测和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并对其中的不合格之处进行调整。

  (二)企业要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隐患问题

  企业的防护系统是自身发展的防护墙,许多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都是防护系统不完善导致的。因此,企业要加大在安全防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建立完善的防护系统,避免病毒的侵入。

  (三)建立合适的信息平台,对参与者进行严格的实名限制

  企业要建立合适的信息平台,对公司的决定和信息进行公布,但要对参与者进行实名认证,限制公司之外的不法分子的参与,减少有关信息的泄露。通过设置参与权限,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四)企业要加大有关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相关技术人员的加入

  企业要加大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购买相关的安全设备。其次要加大在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鼓励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人员参与其中。除此之外,企业要鼓励员工接受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总结

  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在这一环境下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计算机病毒泛滥、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公司信息安全系统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管理的发展。只有人们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防护系统和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等,才能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去,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非.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xx(5):98.

  [2]梁聪.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31):273.

  [3]王龙鑫.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xx(16):68.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0

  摘要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带来了许多便捷。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部门的限制,将信息延伸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使信息交流的质量和速度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为了众多机关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选择。本文就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机关事业单位分布领域广,单位数量多,职工队伍庞大,具有三千多万在职人员,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改变的需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是每个机关事业单位的核心,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关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效果以及服务质量的好坏。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有助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培训、考核、奖惩与管理等。

  1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不仅提升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水平,还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及服务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1.1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

  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集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于一体的成套系统,现代的信息化系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自动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1.2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各个方面,其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培训、考核、奖惩与管理等方面,均建立了专业的信息化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程序。在此基础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管理得到了专业化服务,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1.3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质量

  现代的信息化系统,能快速地提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信息,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与决策,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公正、超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改善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质量。

  1.4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请假、报销等一些事务性工作可以自行处理,将人力资源管理变成了职工自我管理,让每一个职工参与其中,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化。

  2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具体的应用

  2.1应用信息技术完善人才招聘工作

  人才的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招聘渠道,实现招聘信息的公开化、公正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从人才招聘信息的发布、考核、录用等各方面实施全面的监控,使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工作更加的透明,杜绝了招聘过程中“走后门”的不公平现象。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具体的应用不仅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更透明、更公正,还能实现所招聘的人才是该机关事业单位真正需要的也是符合要求的人才。

  2.2应用信息技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在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的机关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培训并不到位,导致在招聘录用后人才无法又快又好地上岗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科学、有效地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起一个完善、有效的培训制度。单位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的需求,针对性的对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对培训的结果严格的进行考评,考评的过程也可实现透明化、公正化。

  2.3应用信息技术完善各项奖惩机制

  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奖惩机制是否完善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密不可分,因此,机关事业单位急需完善各项奖惩机制的建立。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将职工的付出与回报进行系统地结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有理有据地进行绩效评价,杜绝了虚假绩效等不公平的现象。不仅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大大优化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3结语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引进科学的、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机关事业单位应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科学的、信息化的人力新资源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当中人员招录、培训、考核、奖惩与管理等方面的人力资源问题。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了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的價值。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而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充分地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效力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李忠阳.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信息系统工程,2O10(09).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1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急速膨胀,传统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云计算的教育模式在推动教育网络信息化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在介绍云计算及其如何推动教育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云教育对于教育变革的影响,并进一步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云教育;云计算;网络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的信息化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设立多媒体教室,到部分高校建成无线网路。相比黑板和粉笔单一的教学模式,教育信息网络化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营造了更为立体的教学环境。但与此同时,信息过量和超载所带来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高校教育信息网络化的进程,如存储和维护成本不断增加,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实现共享等,而基于云计算的教育模式,即“云教育”,有效地解决了高等教育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变革。

  1“云教育”:云计算与教育网络信息化

  1.1云计算

  云计算的核心内核是Internet资源共享,面对大量网络资源,其通过交互服务,按照各用户的需求精准地提供所需的信息。云计算目前尙属于新型计算机信息技术,其早期阶段偏重于数据存储技术,已解决超载和过量的信息储存问题,但近些年,人们开始关注其在计算、应用等方面的功能,如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M-learningsystems),不仅可以及时满足学习者获取资源的需求,而且可以为其提供模拟学习环境。这对于教育网络信息化同样具有显著的意义。现实的需求推动了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Wi-Fi/ZIGBEE/GPRS/3G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集宽大高清LED背光IPS显示与反应灵敏的Multi-Touch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嵌入式芯片和高端软件于一体的终端设备(平板电脑)的普及,为云计算系统体系提供了硬件支持和应用平台。如今,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基于云计算的“云教育”模式,其通过购买公共云服务或者应用云服务搭建自身的云服务平台,充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变革。

  1.2云计算推动教育网络信息化

  云计算的发展成熟离不开两大核心技术,即资源虚拟和分布式并行架构。在两者的高度配合下,虚拟化平台通过将服务器虚拟为不同性能的虚拟机,对整个集群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及时进行资源的调控,分布式并行架构将大量的虚拟机整合起来,在“总指挥”的控制下,提供数据储存和应用服务。不容置疑,云计算对于推动教育网络信息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云教育”模式下,人们通过云服务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及时的储存和应用所需信息。目前,各高校积极将云计算这一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2.1提供基础云服务各高校几乎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力量建设云服务平台,其需要以租赁的方式向国家或运营商购买云服务,而企业也会根据高校的特殊需求,在高校内或者附近建设符合高校要求的专用云服务,而这些构成了云服务的基础;1.2.2提供通信云服务在基础云服务的上,通过互联网向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所需的云服务,实现教学、管理、互动等各种强大的功能;1.2.3提供云服务平台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设备,随时随地利用公共云服务平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等。

  2现代网络教育信息技术的变革

  “云教育”模式的展开离不开现代网络教育信息技术的变革,云计算对其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应用模式。

  2.1对学习过程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通过构建虚拟化空间平台,满足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服务。由于该系统从设计开发到利用管理都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增减IT资源。另外,云计算是基于虚拟环境,因此其突破了物理资源的限制,为其伸缩性提供了天然优势。总之,“云教育”模式下,云计算的技术支持下,网络教育学习过程呈现自主化、即使性、多样性、交互性的特点。通过最大效度地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对学习资源的技术支持

  学习资源分布不均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云计算对现代教育技术所产生的变革,通过“云端”的.模式,可以将海量信息储存在云空间,并实时与他人互动、分享,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资源的效用。云空间不仅为学习资源的储存、处理和传输提供了平台,而且通过交互共享模式,实现了各云端互通交流的服务。将学习资源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使其在动态中实现交互和共享,创造了更为多样化的网络教学环境。

  2.3促进应用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以传统教学媒体为主、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以Internet网络为主和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主。在云计算下,这四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可以相互组合到云中,彼此间取长补短,发挥最大效果。同时,云计算支持下,在云管理平台中,各种模式可以实现统一管理,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各种软件资源虚拟化,无限地扩宽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范围。

  3小结

  随着“云教育”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和发展,在未来,高校可能减少购买大规模的硬件设备来满足增长的需求,反而转向投资公共教育平台,通过购买云服务,不仅可以实现高校内部的网络信息化,还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虽然“云教育”模式在目前上属于起步阶段,其对教育网络信息化的变革还未充分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云计算的优势与潜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现代教育技术一定与云服务平台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赵帮华.云计算在高校信息化中的应用[J/OL].现代交际,20xx-08-18.

  [2]高雨,鲁石.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xx(S2):90-91.

  [3]孙柏祥.云计算——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xx(05):123-125.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2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零件产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汽车零件产品种类繁多,各部件的外形、尺寸差异很大。生产过程需多条生产流水线协作完成,零件的生产大多具有地域差异。在进行汽车组装时更是一个广泛协作的过程,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采购、销售,零件的加工、部件分装、整车装配都要进行多次交付活动。其间汽车零件会因产品、储存期或协议等问题而进行不同的包装。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高新关键成果,很快被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零件产品的包装可显著提高包装的效率,使过程更加系统化。本文将以汽车零件产品包装的现状为起点,分析信息技术在汽车零件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信息技术在汽车零件产品中的重要影响。

  1 汽车零件产品包装的现状

  现阶段对汽车零件产品包装依据包装目的分为防护包装、防锈包装和运输包装三种,用以保障产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具体情况如下。

  1.1 防护包装

  对汽车零件的防护包装是指为避免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发生磕碰、划伤、散落、污损、老化、破碎等损坏情况的发生而进行的包装。多采用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喷涂防护蜡或油漆保护剂等措施,局部罩膜外发也是汽车零件防护包装的形式之一。

  1.2 防锈包装

  在汽车零部件产品中,约有80%的产品为金属制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极易生锈,导致产品老化和受损。因此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防锈包装是非常必要的。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防锈包装多采用防锈油封存包装或气相防锈包装两种。近些年随着各种防锈蜡的研发和使用,这一产品也被逐步用于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包装,多用于零部件的内腔或磷化以及油漆表面。由此可知,防锈包装成为确保汽车零部件产品品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1.3 运输包装

  由于汽车零件产品从生产到组装需进行不同距离的运输,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一系列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措施被称之为运输包装。如将汽车零件产品的防锈、防护包装件放入集装箱、集装架中。

  以上3种包装在汽车零件包装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防护包装、防锈包装和运输包装时常会出现交错或省略。如在必要条件下会直接将防护包装或防锈包装的外包装作为零件产品运输时的包装,省去了运输包装的过程。在适当情况下偶尔也可省略部分包装工序,直接使用运输包装。

  2 信息技术在汽车零件包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各项产业的迅速发展,包装行业成为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新兴行业。汽车行业作为工业国家的支柱产业,其零件产品的包装也发展成为对汽车行业有重要影响的体系,与汽车产品的`生产、质量等问题息息相关,可实现对产品讯息的传达及产品保护两项机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使得汽车制造业从管理体制到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诸多汽车生产企业都实现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特别是对于汽车零件产品的包装,由于涉及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在管理和运行中存在很大难度。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包装过程中,可实现对包装件及失效周期的准确控制,具体应用如下。

  2.1 输入输出

  在汽车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快、多、准的特点。信息技术可实现多项并行的输入、输出,有效缩短了输入输出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汽车包装相关的各个部门在包装过程中可同时获取、收集和输送零件产品的基本情况和加工情况。如产品的图号、名称、样式、技术要求、防锈包装等级等。利用信息技术可将这些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和整合。

  2.2 包装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愈加全面,开发了用于专门设计的图形设计和功能软件,且出现了图形显示装置、数字仪器仪表、光笔、绘图仪等特殊外部设备,对包装设计的影响相当巨大。可实现对包装的设计、优化和改进,应用二维和三维图形绘制功能,能够更快更准地进行产品包装的造型设计,使之在使用过程中功能更加合理,提高了设计效率及准确性,成为汽车零件产品包装设计的技术基础。

  2.3 文件管理

  由于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因此在对汽车零件包装产品设计时,要求创意需求变化迅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详细准确的输入、处理、输出内容,可实时反应修订情况,具有一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企业获取准确的产品信息并做出正确决策。

  2.4 文件更改与数据整合

  安装信息系统后,可应用系统对汽车零件产品的相关部门发送各项通知,将产品的包装要求、标准、工艺、材料等进行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也可予以回复、处理。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从系统调出反馈信息列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系统还可将各部门的分散数据进行汇集,生成各类常用表格和记录,让产品的包装情况能够即时准确地予以反映。实现企业的统筹规划,降低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2.5 模拟运行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模拟运行,这一方法通过低成本的试行验证,预先发现一些存在于时间、空间和操作等方面的冲突事件,避免了汽车零件包装过程在实施时发生上述问题,缩短了包装时间,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包装模拟过程能够及早发现包装与产品之间的差异,提前解决了空间、支撑、尺寸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予以调整更正。同时,还可以协助计算各类药剂、包装材料的用量等。

  2.6 产品跟踪管理

  汽车零件产品离开包装生产线入库存储后,信息系统可根据产品的相关包装记录,及时反映各零部件的位置、期限。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查询,准确性和速度大幅度提升。一旦存放的汽车零件产品出现锈蚀,信息系统可迅速提供其具体位置及基本信息,并及时予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高效地应用于汽车零件产品的包装是非常必要的,在实现了产品信息传递和产品保护的基本功能前提下,汽车企业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产品包装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整合,在对汽车零件包装的设计上更加智能化和立体化。在储存过程中可利用立体仓库的自动功能,并准确高效地对零部件进行快速追踪。可以吻合包装产品发展换代的高速度,及时对包装予以调整,并保证了包装的质量,显著推进了汽车零件包装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3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涌向学校,并迅速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尤其是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在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作为学校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学校管理在信息技术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学校管理手段的陈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学校管理人员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状况越来越明显。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有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建设滞后,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主要指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主要包括管理观念、信息技术技能等内容。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信息技术是学校管理化代化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来实现对学校管理的。它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准确、传送快捷、分析科学等特点。因此它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学校管理现代的重要标志。

  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学校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构成学校这个子系统的要素有人、财、物、事和信息。要素中的人主要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他们通过信息技术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财与物是指为满足学校的各项活动所需的资金和学校的设施、材料等。这些财与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才能实现物尽其用,财尽所为;信息则是指与学校各项活动有关的数据、知识和资料。学校中的各种信息只有通过快捷、准确的处理才能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

  从学校管理过程来看,所谓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围绕学校基本目标,对学校各项工作、各种因素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过程。学校的基本目标可分为学校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前者包括办学和教育的总方针、定量目标和保证措施。不认是学校的总体目标还是学校的分类目标都要量化后,落实在每一部门和人员身上,只有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目标",才能使学校工作目标一致、达成度高。对学校管理目标的量化、管理、分析等只有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才能做到公证、公平、科学、合理;

  对学校管理实现目标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到学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首先要保证学校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融入信息技术理念的管理思想;其次是学校管理方法现代化。学校管理中应该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并加以充实和发展;再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步伐的的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对管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进行管理,才能使大量的信息处理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才能使前述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付诸实现。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信息技术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手段

  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是通过对学校人、财、物、事等的管理来实现的,而信息始终贯穿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可以说,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信息了解管理对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加工处理制订工作计划或进行学校工作决策,通过指导信息实施对学校工作的调度与控制,通过反馈信息来检查和评价学校工作的效果。

  学校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大体上可分为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各种活动信息以及学校财、物信息、科研等五种类型:

  教职员工信息主要指教职工的人事、教学业绩和科研水平档案等;学生信息通常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思想品行的.记录等;活动信息主要包括学校举办和组织的各类课内、课外活动等。这些信息以及对它们加工的结果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当前状况,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学校的财、物信息主要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各种渠道捐款、其它收入以及学校的支出,学校经费的预算、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电教器材及其它固定资产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对管理人员掌握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改进和提高财、物资源的利用效益,起着重要作用。科研信息主要指,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信息、学生在课内外从事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信息。对这部分信息的掌握和分析,对于师生从事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有着激励作用。对上述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可以通过校园电视系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校园网进行。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学校管理信息比人工处理要准确、高效、快捷得多。

  除上述学校内部管理信息以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指示、安排等信息也是学校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对于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主要由学校管理资源库、管理信息网(计算机网络)、用户终端(多媒体计算机)等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操作平台、管理软件组成。学校管理系统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当前状态,能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校长管理学校。由此可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电子数据处理功能,能大大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采用管理数学模型,将仿真、优化结合起来,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根据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任务,通常可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信息、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其它事务管理等,这些系统既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分系统,同时又是功能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1、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学生编班、学籍管理、课程表编排与调度、选课、教学档案管理等子系统。系统要注意学生编班是按照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分析处理,并按照某些给定的原则把新生分配到各个平行班级。编班处理的原始数据来自学生管理系统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是教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处理,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保存,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情况和各班学习质量;课程表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工作的时间、空间和人力的总调度。课程表编排与调度要涉及学生、教师、教室和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它是教务管理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也是比较复杂的子系统; 选课系统主要是为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提供查询,保证学生有效地选课而设置,该系统主要是将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授课教师、选修人数提供给师生。教学档案管理包括各年级、班级(系、专业)和各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情况、有关统计报表及教学文件的登录、整理、查询与存贮等。

  2。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这里的学生管理指的是对学生工作的综合性管理。由于招生、培养、分配是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因而该系统通常包括招生管理信息、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信息、毕业去向信息等。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子系统主要辅助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各学期末或学年末的学生操行综合测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各项奖金的评定以及学生处分情况记录等项工作,包括对上述有关数据的登录、统计、排序、查询和存档等。

  3。教职工信息系统

  教职工信息系统主要由教职工基本情况档案和教师业务信息两个子系统组成,它主要是完成上述内容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各种统计报表输出等。基本情况包括教职工本人的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简要情况,教师业务信息则主要记载教师的专业方向、外语能力、教学情况、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项内容。

  4。图书资料管理系统

  图书资料管理系统通常由采编管理、流通管理和报刊杂志管理三个子系统组成,用以辅助学校图书馆及资料室的日常管理业务。采编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图书订购、查询和订单备案等功能;流通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书库快速检索、登录、编制日、月、年报表等功能;报刊杂志管理子系统则主要完成各种报刊、杂志的征订、统计汇总和检索。

  5。学校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纪律、合理使用资金、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

  财务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子系统:计划、预算管理子系统,根据事业计划需要,对未来年度的资金进行筹集与分配处理;会计核算子系统,主要进行各种财务凭证和账务的处理、核算,打印科目汇总表和汇总平衡表等各类报表,实现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跟踪;工资核算子系统,实现工资结算、分部门汇总、打印工资发放表册、钱币面值统计等功能;财务分析子系统,对财务计划和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算,以此总结和考核学校各方面经济活动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6。其它事务管理系统

  在学校管理中,除了上述六个方面的信息管理以外,通常还应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务管理信息系统:

  体育、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全校体育基础数据、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田径运动会等的管理,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档案管理。

  学校基建管理:对学校房屋、场所及其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等基建项目的定额、预算和决算等事务进行管理。

  科研管理:包括学校科研项目的计划、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科研成果登录和评估,以及技术市场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校办企业管理:对校办工厂、服务公司的生活、经营、销售等事务进行辅助管理。

  学校财产管理系统:学校财产就是学校的设备物资,这里所说的财产管理主要由仪器设备管理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两个子系统组成。前者包括实验室及信息技术所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后者则指除此以外的教学、办公用房、各类家俱及其它固定资产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上述财产的登录,对使用、维护、更新改造和报废情况的记录。检索查询以及统计汇总功能。

  三、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

  1、转变学校管理观念

  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在人类即将步入信息时代之即。学校管理人员一要树立信息观。重视信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不断研究学校中的各种信息,讲究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充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育信息。二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学校管理中,既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信息管理,也要重视学生在社会、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信息的管理。三要树立现代学校观。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使得学校内涵在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面对面的课堂,延伸到不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教育领域,学生可以从计算机网上或从卫星电视传送的教育信息中获取知识与能力,学校管理要注重各种教育信息的管理。四要树立现代人才观。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模仿型的人才。学校要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意志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所有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学校管理要注重运用教育技术对这方面的管理。

  2、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学校管理人员在转变管理观念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其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能力分硬件使用能力、软件的操作能力等。硬件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运用各种设备,如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运行与维护能力等。在软件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应具有学校管理信息的登录、发布管理信息,运用网络管理平台获取原始数据的能力,甚至于有关数据库的运用能力等。

  另外,要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首先是各级领导的重视,保证人员、保证经费落实,才能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得到实施。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4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在大数据的时代下,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变革和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本文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变化和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的出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在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和革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创新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企业如果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处于核心地位,对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意义,也有必要为将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有必要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和措施。

  一、“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革新,并且新的技术手段已经不断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为其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财务管理也存在同样的趋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应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其主要变化为: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务工作的信息需求。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之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难题进行了解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为高效和规范。第二,对财务信息处理的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更多的依赖网络系统进行规范的管理,并且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第三,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做到与企业的营销等相结合。在准确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利用大数据为依托,分析客户的需要和需求,做到更为精细的分工和应对,不但能够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也能为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相比较,当前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软件系统,也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更高的要求,如知识结构、电脑操作能力等。这也就需要不断的转变观念并进行一定的教育和知识更新。首先,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财务管理中心地位不动摇。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是企业各类信息管理和汇总的集中平台,对企业的决策和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和意义。由此看出,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处于中心的地位。另外,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以资金的`管理为重点工作。在进行信息管理时需要一定的操作软件和信息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不断的了解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具体操作要求等,因此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发展和进步。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同时较好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是更好的发展企业的业务能力,使其得到更高的效益。企业可以采用国外较为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应用于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更新,使其企业的整体运行更加良好,并且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结算等各方面都能做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和准确。

  三、“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具备的各类信息能够较好的分析各类企业的经营需求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对企业更好的服务客户提供支持。并且作为企业也能够利用财务管理的信息分析客户的需求并针对其进行必要的供需服务。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不但能够为企业提供精确的信息和服务,还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准确的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更好的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和客户的需求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为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起到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总体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我国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较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帮助。为了促进企业的更好的发展,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能够不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的管理起到重要的意义。如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材料的购买,并对价格进行相互的对比,降低了企业成本,有效的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另外,中小企业对各类人员的培训经费等较为紧张,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直接利用较为成熟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中小企业严格的财务管理,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和发展。总之,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能够为企业规范的管理财务及企业较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有必要顺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另外,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意义对企业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更为必要选择较为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以保障企业的正常和顺利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信息技术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财务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委民.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经济师,20xx,24(1):105-107.

  [2]谈昕,李宏伟.基于提升经济效益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探讨———以辽宁贝英儿童玩具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xx,39(4):111-112.

  [3]李红艳,唐綝,杨景海.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xx,39(4):109-110.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5

  论文摘要:体育管理是军校体育系统中的枢纽,应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军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体育工作进行规划、实施、检查与评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运用,传统的体育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必将进行相应地改进和完善。军校体育科学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军校体育工作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能保证各方面融洽的配合,把工作能耗降低到最低水平。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军校体育管理者应当注重的方面。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军校体育管理工作中,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标志着军校体育管理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管理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体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辅助计划过程的管理

  对于军事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检查落实,目前仍有不少院校采取上交、定期检查、临时抽查等方法来完成。调查发现,这种管理方法既增加了管理者的负担,又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低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每位体育教员只需把各种教学计划输入计算机,通过校园网把计划文件上传共享,管理者就可以详细而及时地检查和审阅每位教员的体育教学计划,从而避免了繁琐的翻阅工作,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使管理工作高速、高效。

  (二)辅助教学过程的管理

  1、周密准备军事体育教学,如教员的合理配置,教员的认真备课等;

  2、严格按照军事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

  3、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客观评估教学效果;

  4、科学制定考核方案,系统分析考核成绩。

  (三)辅助检查评定和总结反馈过程的管理

  对军事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的检查与评定,包括对教员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评定以及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等。利用网络平台和计算机统计软件,可以减少人为情感评定的情况,使得检查评定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把每一次的检查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中,整理保存,在学期或学年结束要进行评定时,就可以全部调出数据和资料,结合相关的标准给出准确的评定。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中的应用

  (一)辅助学员体质健康状况管理

  建立学员体质、体能和机体生化指标、心理测试指标数据库,对学员身体、生理、心理指标进行全程监控,为军事体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1)建立学员体质、体能数据库。从学员入学开始至学员毕业止,通过对学员身体素质:100m跑、10m×5往返跑、单杠引体向上、2min俯卧撑、2min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5000m跑和体型等基础体能指标,进行定期有规律的测试。了解和掌握每个学员的身体素质变化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员始终保持强健的体魄;(2)建立学员生理生化指标数据库。从学员入学开始至学员毕业止,通过对学员的脉搏、血红蛋白(HB)含量、肺活量、血乳酸浓度等指标进行定期有规律的测试,监控学员的机体生化指标水平,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3)建立学员心理测试指标数据库。通过对学员特设情景、特设问题的测试,了解、掌握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学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一个人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健康状态,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二)辅助群众性体育活动管理

  院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部门可以通过校园网里的网页或自动化办公系统,把制定好的院校年度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内容等情况及时发布,实行网上报名,信息即时更新。在组织运动竞赛活动中,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可以很好的制定编排比赛的秩序册,归纳统计管理各项数据,及时发布每项赛事成绩。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还提高了管理效能,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自动化。

  (三)辅助运动队训练管理

  在训练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信息要进行求和、排序、筛选和统计工作。利用数据或编程软件可以对获取的样本特征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为运动员的技术改进和专项素质提高找出科学训练的依据;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可以把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录像或图片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录像或图片放在一起对照分析,找出其技术动作的差异与不足,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分析和掌握;而对于一些运动员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术动作,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对动作进行形象和直观的演示。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辅助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管理

  结合院校体育工作实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相应的管理应用软件,可以使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运用校园网,把用于购置体育器材设备和维修、扩建体育场地,以及各种体育活动所需的经费,及时、详细地公开、公布,接受监督,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加透明、严谨。使用计算机将体育器材用品按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三类分别进行管理,同时健全器材的购置、保管、借用、维护等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此外,利用校园网可以将出借的器材定期公布,这样就方便选择借用,使得器材的利用率提高,让院校体育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

  (二)辅助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在院校体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并认真搞好档案、资料的积累、整理、统计、分析,发挥其信息储存和反馈作用。可以采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对于上级部门发布的各种法令、条例、决定、指示等文件,本校有关体育工作的规则、制度、决定,军事体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志,学员课余训练计划、日记,各项工作总结,以及教员的阶段和课时计划,学员体质健康数据等,制作成电子档案,分类存储。这样档案管理就更加有序,查阅就更加方便快捷。特别是可以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及时地对数据自动进行分类处理、快速准确地评判、提供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指标、成绩排序汇总、各种统计报表的打印等。

  (三)辅助体育情报资料管理

  体育情报的储存是军校体育工作的信息库。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每天都会有大量新的体育信息在网上公布,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和利用这些信息,有助于改进军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科研水平。另外,通过扫描仪器把大量的图文体育情报资料输入到计算机,经过分类把各种情报资料存放,上传到校园网,以便查阅调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07-16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荐)07-17

(精)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07-17

信息技术在电厂的具体应用探究论文12-17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论文12-15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论文12-14

论中学体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论文12-14

汽车工程信息技术应用分析论文12-17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应用论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