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4-07-18 15:32:00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论文汇编15篇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论文汇编15篇

心理学论文1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外科学知识和技能,是外科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外科教学探索中,笔者认为依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恰当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1注重有效学习条件的创造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1.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感情的建立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到温暖,以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沟通和共鸣。外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外科教学当中,学生会提问一些有关自己、家人或亲戚的外科疾病。所以,从事外科教学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内外以平等的关系经常与学生交谈,互相讨论,给他们传授学习外科学的心得体会,掌握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对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外科病例安排一到两次临床见习,教师亲自操作现身说法,这样既沟通师生情感,为教学活动营造一种轻松良好的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1.2开启知识储备闸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学习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和技能是新的学习产生的重要内容条件,教师虽然通过讲授启发、引导等调动起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有了学好某一章节的适当的知识准备,但不能激发学习这一章节的愿望或积极性,还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外科学是以医学基础学科为基础的,因此不论讲述哪一章节内容,都要注重解剖生理概要的复习和有关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容的回顾,使学生对该章节新知识学习有了适当的知识准备后,联系学生提问,找出学习该章节的主线;紧扣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结合专业特点,例举现实生活中与本章节内容密切相关的例证,巧妙设计患者揪心撕肺、痛苦呻吟、急待救治和作为医生如何妙手回春的意景,激发学生对该章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直观教学的意义已被教育心理学研究所证实。外科学尤其是外科手术学是一门与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科学,它需要教师在有限时间当中,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外科学及外科手术学知识的全面理解,需要教师在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外科知识的同时,掌握熟练的动作技能。这就要求每位外科教师不但要遵循教育心理学中的变式原理,而且要熟知学习动作技能的有效手段[1]。利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说明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是变式。利用视听手段进行指导,则是学习动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所以,笔者认为在外科教学中,应合理搭配使用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将一种学习内容多通道、反复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比如,讲述胆石症和胆囊炎时,我们先结合板图、挂图讲述有关内容,再利用电视录像、临床见习、参观手术等手段,加深对胆石症、胆囊炎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对胆石症、胆囊炎治疗手段的选择应用。

  3遵循记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

  教学心理学认为,调动人的意识性、目的性、能动性,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集中趋向于一个目标的有意识记,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识记,主体对输入信息的深加工是有效识记的必要条件,主体对输入的知识信息分析思考得越深,识记效果越好。因此,外科教学中,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利用现代心理学中有关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知识来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其次分析教学任务,在备课时,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通过合理编排与设计,贯穿于教学目标中。然后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以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为基础,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六步、三阶段、两分支。六步分别是:一、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二、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三、呈现有组织的信息;四、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五、引出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六、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促进迁移。其中前四步为第一阶段,第五步为第二阶段,第六步为第三阶段。两分支即陈述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学与教。比如在“烧伤”一节的教学设计上,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提开水烫伤的事例开始,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展示目标,然后复习皮肤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重点回忆什么是生发层和皮肤的生理功能,再讲述烧伤后的临床表现。病理过程的治疗,其中穿插皮肤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与临床表现、病理过程及治疗关系的内容,并利用病例让学生计算烧伤面积,估计烧伤深度,确定治疗方案,最后安排见习和实习,实施治疗方案,这样既发展了学习主体的有意识记,又促进了主体对输入信息的深加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高教学效果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2]。

  4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教师完成了教学设计之后,就要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认识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提高教材的可懂度可运用先行组织者技术,即在授课时运用具体模型作为先行组织者来帮助学习。如讲授“心肺复苏”一章时,利用心肺复苏模型人来帮助学生学习心肺复苏的抢救,这样就可促进学习和迁移。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则可以应用发现教学法,如“肠梗阻”一节的讲述中应用塑料软管及其它辅助材料做成各类肠梗阻模型,让学生利用模型叙述出肠梗阻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这样可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此外,外科教学中的酌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亦可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论文2

  1、深入疏导,转化角色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进入疏导法。指的是教师运用说理的方法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尽快地从情绪化中走出来,带领学生认知自身的行为,并且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在刚刚进入校门之后以及在毕业之际需要工作岗位之时,恰恰是高职院校学生大规模爆发伤心、痛苦感情的高发期。还有很多例子就是在校期间,年轻人因为恋情的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甚至是有负面的情绪出来。这些时候都是需要教师来及时的引导学生,告别负面的坏的情绪,回忆自己做过的高兴的开心的或者是成功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心理历程的回味来促使学生改变过去只是凭着主观和意气办事的做法,慢慢恢复自信心。深入的疏导法对教师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提升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要重视沟通技巧,更要注重沟通态度。学生们往往更加欢迎热情、和蔼以及善于沟通的教师,因此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意识,定位为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了解学生的品行、思想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激励,使心理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营造轻松的学生氛围

  辅导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需要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想要学生卸下心防、打消心理戒备,就要教师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一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有着很深的心理戒备,是不会轻易的被打开心防的,教师也就无从疏导。还有,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心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疏通和教育。其实这是一个致命的偏见。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就业和社会压力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均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障碍,有了问题就需要及时做到排解,否则不仅会加重心理负担,还会被心理包袱困住拘束,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可建立一定树立比例的“心理疏导室”,聘请心理医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给予详细的讲解和疏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下评论,更不能反应冷淡,造成学生的紧张感,应在较为活跃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谈话和咨询。高职院校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不但会很好地为学生排解问题,同时还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发展。

  3、健全干预机制

  高职院校不仅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更要将个体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当做重要的工作来做。健全干预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此衍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建立健全个体的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来抓:首先,实行值班制度,使得心理咨询的教师如同医务教师一样,做到随时能够接待学生,不会使学生感到落寞。初次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尤其会有紧张的心理,如果再遇到无人值班的情况,那么就会更加加重学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配置,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要,使得每一位需要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最后,对于初步评估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转送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治疗,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结语:将心理学引进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当中,不仅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同时还是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完善。这一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形成一个双赢的良好局面。

心理学论文3

  第1篇:浅谈交际心理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际心理学的内涵

  1.交际心理学的诞生

  人在与社会的连接中,都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例如朋友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在关系交往中,人们需要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动来进行互动和交流。而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宽容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反之会带来内心的冲突,甚至与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因此,关于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交际心理学应运而生。

  2.交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交际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研究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的规律。它全面揭示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交互作用的方式,探讨人际态度、自我和社会知觉、心理控制以及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及群体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等。交际心理学是在人们进行交际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交际实践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掌握交际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产生教、学活动的前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相互影响着课堂气氛。交际心理学帮助教师学会与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如果能与老师、学生保持一种融洽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之一,如果老师不善交往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交际心理学的知识。

  2.有利于学生人格发展和培养良好的品行

  在课堂学习中,总有一些同学由于个性或英语基础偏差的原因,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现交流障碍等,如果教师掌握一定交际心理学知识,合理运用交流技巧,积极鼓励帮扶,相信会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重塑对自己的期望。

  3.有利于良好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形成

  掌握了交际心理学知识并恰当的运用于课堂之中,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存有心理障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班集体,在这样和谐环境下,班级学生对课堂教学也会充满信心,更加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班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而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日渐增强。

  三、交际心理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理解人际吸引“交互性原则”,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被试分为四组,其中包含四种情景:肯定———让第一组被试始终得到助手好的评价;否定———对于第二组被试,助手从开始至终都对他们持否定态度;提高———对第三组,前几次评价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降低———对第四组,前几次评价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在最后给助手的评分中,第一组分数是+6.42,第二组为+2.52,第三组为+7.67,第四组为+0.87。提高组给予助手的评价越来越高;相反降低组给予助手的评价最低。也就是说,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这就是人际吸引中的“交互

  性原则”。“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心理体验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历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也随时遵循着这种人际吸引中的“交互性原则”,如果教师一味否定学生,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情绪化地抵制课堂学习,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通过学习正确理解人际吸引“交互性原则”,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多关注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加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帮扶,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自信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做的实验中不难发现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是最高的,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这种现象称之为人际吸引中的“增减原则”,也被称为人际吸引得失原则,在社会交际心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因此,学习如何有效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以及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哪怕是www.yulu.cc进步和认可,都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学习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转变教师角色指导学生积极配合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抱有“他人怎么样对我,我就怎么样对他人”,这是“反黄金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家更多时候只顾及了事件中自己的心态,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和心境。有时候教师一位要求、希望学生能理解自己所讲授内容,积极配合完成课堂活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想学到什么或者能接收多少知识。教师应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实践“黄金原则”,能合理转变教师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课堂内容的难易度、接受限度等。

  四、结束语

  交际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交往活动中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不是简单形式的交往,而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亦师亦友,处理方式应恰当如分,学习交际心理学知识无疑对英语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第2篇: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是近二十年来在高校逐渐兴起,并开始成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各高校人文素质课、政治修养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素质教育课、体能训练课甚至某些专业技能课中都得到运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探索,考察国内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在相关教育教学课程中运用情况,并结合我校团体心理辅导“三点一线”模式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具体实践,望期整理出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优势,以提供给同行共同学习、参考和借鉴。

  一、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高校心理咨询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的校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迅速,到了70年代,高校心理咨询和大学生服务与发展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1]。在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是并重的,而且美国十分重视在高校开展团体咨询与训练活动。

  我国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到1986年底,全国大约已经有30多所大学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也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樊富珉等引入我国。教育部从1994年开始,连续几年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也都有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中也增加了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容。此后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各个高校得到快速发展。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从引入我国开始,其形式、内容、技术和方法都在不断变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治疗式的、发展式的、探索式的、研究式的、开放式的、封闭式的等等。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心理发展辅导与训练、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教学与研究。其中发展性心理辅导与训练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发展问题给予指导、帮助、训练,协助他们完善个性、增强适应、提高素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就业指导等方法来实施的。技术方面常常运用的有积极倾听、反映、鼓励和引导技术等[2]。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理论及其方法也不尽一致:有的强调重视情感的因素,如个人中心理论;有的则强调从认知因素出发,如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性情绪理论,还有的则强调行为的治疗如行为治疗理论。

  二、我校“三点一线”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及操作步骤介绍

  本教研小组根据自己的一线教学和心理工作实践,结合理性情绪理论、个人中心理论和认知行为学派相关理论与学术思想,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可行方法和经验。我们探索出一套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促互助性的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中实施,取得较好效果。本套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点一线”模式,即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主题、常见焦点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为特征,以学生发展教育为主线的模式,通过组织活动和设置针对性的发展项目,提供互动式和体验式模式化平台,提升自我意识,深化感知和体验,积极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并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本套方法分三个阶段、九个环节和六个基本技术。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包含工作人员的开团前的准备期(包括对团体需求动机把握和效果预估环节)和团辅早期,时间长度为三个星期。准备期包括包括调研、设立目标和演练三环节。首先对团体成员的心理预期进行调查,准确把握并确立团体目标和活动主题,依据目标和主题遴选契合主题的活动项目,通过团体导师和工作人员的先期演练,拟定团体辅导方案和活动计划,通过讨论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仔细讨论预备方案和替代环节,细分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准备好活动需要的物资,开始实施团辅。团辅早期涉及“破冰技术”及“相识技术”,常常使用的活动内容:订团队契约、分组、热身活动(动起来、朋友说、松鼠与大树、成长三部曲、爱的鼓励、爱的震憾等)。

  第二阶段:为团辅中期又分为互动期、解难期和凝聚期,时间长度为三至六个星期。每期包括活动、讨论和分享三环节。涉及“领导技术”及“过程技术”,其中互动期的项目有姓名滚雪球、解手链,解难期的项目有放下、信任圈(信任不倒翁),爱心午餐,大组分享、爱的奉献、感恩的心,凝聚期的项目有同心圆、生日圈等。

  第三阶段:为团辅后期,包括总结、致谢和反馈三环节,时间长度为三个星期。涉及“拓展技术”及“结束技术”。其中团辅后期的项目有闭营礼、惜别会、美好的祝福、致谢。反馈的环节主要是记录学员联系信息,做好信息跟进工作。具体包括信息反馈方式和内容的约定、对设立了奋斗目标计划的同学进行跟踪与随访,督促他们进行后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

  三、团体辅导技术在我校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20xx年,在我校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开始运用“三点一线”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在人员选择上对整个团体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各个年级和班级的集中选课的学生用随机法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10-15人,确保每个小组大部分同学来自不同班级和年级、彼此不熟识,并在教室分配安排各个小组每次上课的固定座位。通过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讲解,安排不同主题的项目活动,通过团体辅导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小组内的同学很快熟识起来,并按一定的主题进行交往实践,让他们在学以致用中认识到人际交往的方法原则,这种有针对有计划的安排让大多数同学获得宝贵的积极的人际关系体验。利用随机小组为单位产生新的交际平台和新的交往机会,学生可以把理论课中的学到的积极的交往态度已经交往的方法现场运用,产生有别于以前的全新的交往体验。在随后的几个星期的交往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严格遵守人际交往的原则,并让学生有意识运用交际心理学课程中学到的交往策略和技巧,充分发挥小组的自组织力量,团体的自我更新和互促互长的特点,提升了沟通交流和集体意识,很快让同学们之间产生同质性的友谊和相互合作的精神。这个过程会让学生体验到新的更为积极的交往经验,他们会自发进行对比和评估并产生认同,从而在现实交往中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与素质,甚至可以重塑新的交往模式。通过三年的实践,大多数同学对这种教学形式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普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让他们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并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起到良好的示范性效果。

  四、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强个体对交往环境的适应能力。团体辅导可以非常快速的让组成团体的个人产生归属感,并促进自我认同的形成。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出现能增强个体对一个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利用团体辅导可以运用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不自信、缺乏有效交往技巧和策略的学生群体,并可以取得非同寻常的效果优势。

  2.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实现个人的快速成长,快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可以找到参照物,才能看到榜样,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只有在社会环境中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营养,获得思想的交流,并且自我成长需要集体的力量。一个树立了明确目标、充满支持力的团体往往可以促使组成团体的个体得到快熟的成长。通过良好人际交往氛围的营造,快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更好的面对各种心理压力。

  3.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氛围的营造,带动学生进入社会交往新情境,设置活动游戏项目,调动学生的交往热情、积极性和参与度,效果明显。通过角色扮演及交互活动和换位思(下转第64页)(上接第61页)维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完成人际交往的社会化和职业化。

  4.团体心理辅导提高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助精神。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的参与者能够对相同的问题产生共鸣,参与者能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团友支持,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获得更高的自我认同,无形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更愿意融入集体,更有合作互助精神。

  5.团体辅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人际交往中提升解决社交问题的能力。思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需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心理氛围,而团体辅导恰恰能做到这点。团体辅导能提供支持、鼓励、肯定、接纳、承认、赞扬、欣赏等氛围,这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的。

心理学论文4

  文艺社会学是有关文艺社会行为和社会效用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艺生产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动机,文艺传播的社会媒介和社会手段,文艺消费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文艺管理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1976年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艺社会学有两重涵义:在广义上,它研究整个社会生活状况同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文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狭义上,它是社会学的一个部门,借助社会学研究的所有方法,考察文艺对观众的影响、文艺作品传播的社会机制和手段、观众的趣味、观众的分类,以及这种趣味对文艺作品的影响。广义的文艺社会学由来已久,譬如史达尔夫人所著《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马克思以希腊神话为例探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关系的研究,均属此类。而狭义的文艺社会学,则不仅要有社会学的视野,而且要有社会学的方法。

  我们知道,“社会学”一词最早见于孔德183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在他看来,人类的智力发展大致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阶段,而只有用实证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归纳和概括,才能建立起具有科学意义的社会学。如此说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社会学不是形而上学的延伸,而恰恰是作为其反动出现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尽管社会学以后从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从自然科学中引进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手段,但却始终保持着现象描述和经验实证的基本特征。受其影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有关文艺生产与种族、环境、时代之关系的研究,即开始了由广义的文艺社会学向狭义的文艺社会学过渡。

  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 社会 学成为西方世界的“显学”,运用社会学 方法 来从事文艺现象的 研究 渐渐多了起来。这其中以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埃斯卡皮在1958年出版的《文学社会学》最为著名。该书不仅首次从文学的产生、传播、消费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社会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采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例如,他试图从书籍种类和数量的统计中来确定一个国家的文学生产和消费能力;他试图通过作家的出身、职业、成名年龄和受资助情况的调查之中来 分析 文学创作的社会条件;他试图找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戏剧舞台萧条与版税低廉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试图将数据统计转换为图表分析,以预测不同作家群体出现的年代周期……。尽管依现在的标准看,该书的材料有些琐屑甚至凌乱,该书的论点亦不乏简单甚至幼稚之处,但是从学科的 发展 来看,它所使用的方法,它所开辟的领域,在当时确乎给人以耳目一新、甚至振聋发聩的印象。作为对此项研究成果的肯定,当时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乔治·古尔维奇在其主编的《社会学概论》中为“文学社会学”设立了专章;在官方的支持下,波尔多大学文学系正式成立了“文学事实研究中心”,后易名为“文学和大众 艺术 技术研究所”。显然,前者意味着社会学界已承认了文学社会学作为其分支学科的存在;后者则在“事实”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中体现出了在传统的 历史 文献 研究方法之外,社会学的统计和调查方法在文艺研究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在此之后,西方的文艺社会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成果众多,据1973年的统计,该类著作已多达250余种;其次是机构众多,不仅许多高校和地方成立了文艺社会学研究中心,而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国际社会学协会还成立了专门的文艺社会学委员会;最后是学派众多,不仅出现了文学社会学、 音乐 社会学、电影社会学、戏剧社会学等分支学科,而且出现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研究手段和学术派别。

  受其 影响 ,我国的文艺社会学在近些年来也有了一些发展,先后有刘崇顺、王铁、马秋风的《文艺社会学概说》、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滕守尧的《艺术社会学描述》、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姚文放的《 现代 文艺社会学》等专著和一系列文章问世。但与西方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首先,在学科定位 问题 上,尚存在一些分歧甚至偏颇。例如,李泽厚1981年在《美学的对象和范围》一文中就曾指出,美学是美的 哲学 、审美心 理学 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这种将艺术社会学隶属于美学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尚处在不够自觉的阶段。或许是受李氏观点的影响,不少从事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人相当轻视全方位的社会视野和统计与调查等实证手段,只是忙着演绎什么命题,建构什么体系。而这一切,恰恰与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社会学相去甚远。最后,在研究手段上,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建立一家严格意义上的文艺社会学调查机构。以上述论著为例,我们关于文艺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或借助于相当简略的统计年鉴,或借助于翻译而来的国外资料,像花建和于沛《文艺社会学》那样真正从一个地区的文艺社会实践入手,从抽样调查、民意测验、数据统计等做起,然后再归纳、分析、 总结 出结论的工作,却很少有人去做。

  将上述问题仅仅归咎某种思想的影响,似乎并不公允。这其中,既有 经济 条件的滞后,亦有传统观念、甚至科研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既缺乏严格的逻辑思辨,又懒得进行调查研究,只是习惯于“举例说明”式地撰写文章。美其名曰是用宏观的视野来统驭微观的材料,实际上则是用经验的材料来佐证先验的观点。这种研究最简便、最快捷、最容易出成果,但却由于经验材料的多样性和先验观点的随意性而无法保证二者的结合有什么意义。说到底,举例只能说明问题,但却无法证明问题。事实上,许多具体的文艺问题,是不可能依靠“举例”来加以“证明”的。例如,对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见解。一种意见认为,暴力镜头的出现 自然 会唤醒人们的犯罪欲念,从而诱发社会犯罪。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人们的犯罪欲念是社会造成的,而不是电影造成的;影片中的暴力镜头不但不会诱发犯罪,反而会使人们的暴力情绪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得到必要的宣泄,从而减少犯罪。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不仅都能自圆其说,而且都可以举出各自的例证。对此,我们既不能依据某种 理论 体系来证明孰是孰非,也不应根据一己的经验和爱好而决定谁对谁错,唯一合理的办法是进行认真细致的社会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也许会发现,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传统、不同文明程度、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来说,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可能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于是,这些调查结果又反过来引发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以及对电影实行分级管理等社会手段。这一切,正是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在此,我们可以简单地对比一下文艺美学和文艺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关系:在对象上,前者注重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 规律 ,而后者则侧重研究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埃斯卡皮认为,文学社会学不应为此而受到指责,因为“文学”一词原本就是指一种社会文化事实而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存在。因此,完全可以“将作家当作某种职业的人来研究,将文学作品当作交流方式来研究,将读者当作文化商品的消费者来研究”[4](P270)。在研究方法上,前者从抽象命题出发,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推论,它要在范畴的严密和体系的完整之中体现出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后者从具体的经验事实出发,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纳和总结,它要在经验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之中来确证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正像李斯托威尔所说的那样,“社会学派对美学的永恒贡献,不在于它关于艺术和美的一般理论,而在于它对艺术和社会的历史关系所作的勤勉的、详尽的研究”[5](P187)。正是由于上述互补关系,才使得这两门学科各有各的弱点,也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也各有各的发展空间。

  但是,如果说我们的文艺美学研究在观念的抽象程度、范畴的严谨程度、体系的严格程度上有所欠缺的话,那么我国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则在经验的具体程度、调查的深入程度、数据的准确程度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正像许多冠之以“文艺美学”的论著缺乏美学的高度一样,不少冠之以“文艺社会学”的文章则缺乏社会学的品格。结果搞来搞去,制造了不少名词和术语,而实际上却与苏式文艺理论的研究模式相去不远,无法在两个学科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

心理学论文5

  家庭氛围是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营造出的人际交往情境和氛围,它对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家庭心理学论文,欢迎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 只要没有疾病,就算一个健康的人”这个观念一直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以及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少年强则国强。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得到了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的分析和调查。据一些数据分析,虽然多数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是心理问题也是存在的。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学习障碍、学校恐惧症、厌学现象、考试焦虑。

  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攻击行为、退缩行为、撒谎行为。

  三是社会适应方面行为问题:比如社交退缩

  四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问题、离异家庭问题。

  心理问题的出现,通过预防和矫治将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70年代末离婚大潮也开始急剧上升。据统计目前全国的离婚案件占据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件离婚案件要受理。儿童心理学家李。索说:“离婚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随着我国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也成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严重最复杂的问题。

  我担任初中一年级165班班主任,66人的班级有8个离异子女或者在争吵中家庭成长的学生。离异家庭的学生性格普遍内向,不活泼,少言寡语。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也不够严格要求,违反校纪校规,班级班规的概率比普通成长中的孩子要高。家庭不和睦,爱争吵,甚至夫妻分居,闹离婚等等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初中生原本活泼开朗,积极外向,也慢慢的因为家庭的争吵带来闷闷不乐的烦恼,带来消极郁闷的心情。夫妻离婚会给夫妻双方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精神折磨,带来长期难以平复的痛苦。同时对子女身心健康造成及其广泛和严重的影响。

  夫妻离婚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离异家庭子女出现不良性格等问题行为要高于完整家庭子女。

  二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有明显的障碍。

  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社会性发展显著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

  四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的子女。

  五是离异家庭子女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危机更普遍更严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危机问题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较严重较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离异家庭会对其子女造成如此消极的影响呢?

  第一、父母离异,父母双方的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子女,中国传统观念是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对于离婚说出去是一件不光彩,一件丢脸的事情,受到传统观念的冲击,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使得离婚双方承受巨大的压力,承受巨大的痛苦,产生了自卑感和内疚感。父母离异产生的异常情绪会通过父母的表情言语和行为反映出来,使得家庭气氛紧张压抑,长期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不仅承受失去父母之爱的痛苦,而且时刻承受家庭紧张氛围的冲击。因此,父母离异的消极情绪是造成孩子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反应失常等异常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父母离异家庭破碎。子女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生活。父母离异后,抚养权判给父亲,无形中给子女造成了母亲剥夺环境;抚养权判给母亲,就造成了父亲剥夺环境:由长辈照看的子女就造成了双亲剥夺环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即使,偶尔可以看望子女,也难完全弥补家庭环境的缺失。对子女智力的发展,对子女爱的感化都潜移默化中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第三、离异家庭子女的性格不良性格成分高于普通家庭子女。有些孩子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形成冷漠无情甚至是野蛮不讲道理的性格。有些父母由于婚姻不顺把埋怨发泄到孩子身上,无辜殴打孩子,小事就对孩子大喊大叫,使得孩子常常看大人的脸色行事。而在完整家庭成长的`孩子,能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使得孩子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活泼乐观,尊敬老师,热爱父母。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烦恼也愿意和老师和父母一起分享,一起面对。

  由于离婚率一年比一年高,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被更加关注。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种种缺陷更加严重,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必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力量,调动三方面的力量来强化综合教育力。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美满幸福的家庭,不仅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离异家庭子女的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和同龄伙伴玩耍,广泛交际,丰富子女的精神生活。不要让他们沉浸在失去父母的关爱的悲痛中,对生活对未来心灰意冷。

  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以包容的心看待离异家庭子女。对于这部分人群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加强智力培养,对不合群的离异家庭子女加以鼓励和勉励。多开展文体活动来疏导消极情绪的离异家庭子女。让他们在学校活动中,在校园文化的渲染中端正自己的心态,阳光快乐的成长。

  无论是离异家庭子女,还是完整家庭子女在成长中潜移默化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有责任有使命给新时代的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应该运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行政执法能力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如行政控制、舆论控制、法律控制等来保护离异家庭子女的基本权益。于此同时,更加应该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注,应当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这一人群的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使得这一弱势群体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人格和尊严的保障。只有这样,离异家庭子女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起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经常找离异家庭子女谈话沟通同时向家长反映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心理变化,并且提供教育子女的好建议好方法。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社会给离异家庭子女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好家庭是一所好学校,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完整的家庭充满了无私和关爱,孕育着包容和力量。这样的好学校需要夫妻双方去经营和维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异家庭子女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又是一个正常的群体。这个群体需要大家的包容和关爱,也同样需要大家的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冷眼相看。

  参考文献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雷劈(主编):《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心理学论文6

  一、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演变

  (一)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核心,对现代教育心理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人性的可变性作为教育基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尽管在人性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强调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并一致认为后天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知情意行。孔子、孟子对德育与智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在教授智慧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发展,其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强调的知情易行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作为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精神与灵魂同时具备植物性、动物性、理性三种特性,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增强人的理性,进而表现为智慧,最终节制植物性与动物性。其次,注重人格的教育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自然原则、习惯原则以及启智原则,并将0~21岁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年龄层次不同,其教育策略也有所侧重。柏拉图则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理性、意志与情感三个部分,而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灵魂能够被感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柏拉图还将体育训练与智慧养成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在发展学生智育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体能素养的培养。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性包括原始性、社会性、道德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人的原始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克制,而道德性则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扬。他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以爱为中心,使学生在爱与关怀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并强调知、行、意的均衡发展。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园丁与花木,教师要给予学生精心的培养,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行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心理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在实施教育活动时,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德育,力求达到自由、善意、完美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重程序发展,严格按照明显、联合、系统以及方法流程实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能够促进子女健全人格的发展。要尊重自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创造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同时注重团体游戏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感觉、知觉发展,这是学生认识环境、培养美感的重要途径。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实现了崛起,其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哲学教育观点,而且将心理学建构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该科学在发展初期,主要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基于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哲学教育学逐渐走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其主要受以下两种学习理论的影响。

  1、援行为学习论。行为主义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其强调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遵循实验取向,加强客观观察与测量。在这一理论支持下,心理学家构建了动物学习实验模型,如桑代克建立的猫开门取食的实验以及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这两个试验均可成为条件作用。之后行为主义将这两种动物学理念总结成为完整的理念核心,并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学校教学中。191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更是成为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2、援认知学习论。20世纪60年代,以桑代克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反思,认为在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教学有所欠缺,并认为这是导致美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因素,自此认知心理学兴起,并逐渐替代了行为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处于刺激条件与反应之间,是一个不能够直接观察的认知过程。之后,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以人为受试代替动物行为研究,与行为学习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教育心理学的桥梁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现代化、教育西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谓教育科学化,主要是指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论方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改革,继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心理学思想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注重对社会的考察,关注教育的内在需求,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学制,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限制

  与教室情境有所不同,心理实验室情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学生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参与实验的对象,其学习是经过简化的,而事实上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科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不同,然而其学习态度与观点则是一致的。另外,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心理学家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个体学习特征的分析构建学习理论,而教师教学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有既定的教材、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安排合理化的教学流程。

  (三)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尽管心理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直接应用较为困难,然而其对于教学科学化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科的教学设计往往会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予以教学,这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理论更加倾向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衔接,其理论价值更多的是教育心理学层面。因此,要想将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就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探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内容系统化

  纵观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相对分散,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最终将会走上融合发展。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吸收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学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对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由注重学到注重教的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与性格特点,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增强教学效果。

  (二)研究取向多元化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演变与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取向,首先为建构主义取向,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化设计,丰富教学模式,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强调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施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再次为社会认知取向,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班级及学校效能,增强社会认知。另外还包括认知主义取向,强调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这些取向逐渐成为研究的潮流趋势。

  (三)研究目的教育化

  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结合当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心理学研究将会呈现出教育化趋向。首先,强调理想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教学提供可靠的参考,对教师的基本素养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其次,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新时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极具应用性、情境性的学科,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结合当前教育的特点,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理论机制,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心理学论文7

  1现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状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性欲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4心理学教学完善人才

  心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与日益增长的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现状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内在动力,从而也推动着高校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心理学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师资建设的定位,有助于心理学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投入和效果。然而,高校心理学从发展水平上看,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思想观念、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践、科研水平等均存在诸多不足,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学工作仍将任重道远。

心理学论文8

  [摘要]和声音乐教学作为许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课程,是音乐课程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及后期音乐理论研究所必备的基础课程。而音乐教育心理学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门新兴的且具有交叉性的学科体系,如何能够将和声音乐教学与音乐教育心理学进行有效的贯穿和融合,成为现当代从事音乐课程研究的重要话题,因此,本文以和声教学中融入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为视角进行研究,针对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剖析之后,进一步提出融合运用的相关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和声音乐;音乐教育心理学;融合运用

  在和声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音乐教育心理学对于研究学生的个人发展习惯、心理变化特点、行为特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针对和声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特点进行融合运用的重要举措,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和声课程教育教学后期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然而,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针对和声教育教学当中依旧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的和声教学发展现状来看,不够乐观。所以,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掌控教育教学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有效促进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理论的掌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师在和声教学中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敬业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敬业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不仅仅是教师所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也是和声教师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不管在什么时候,从事于什么样的活动当中,教师都应当在心理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教育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端正自己,事事应当有所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的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2.敢于创新的心理“创新”是每一位在任教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所具有的重要品质。伴随着现代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时代要求声乐教师不能够只坚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照本宣读、理论灌输的时代已经过去,开拓新的教学思维,转变原有的传统观念,创造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和声教学的教师,不能够因循守旧,要培养自己干预创新的心理品质,力求使自己演变成一个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3.预见性心理策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善于依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以及行为习惯来发现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在进行和声教学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表情展现、行动特点来对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予以分析,进而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而对课堂当中遇到的问题做好事先的防范工作。所以,作为和声音乐教师,应当具备这种特殊的预见性心理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预测能力,进而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有所掌控。就如同赞可夫说的那样:“我们不仅能发现事先没有预见到的情况,而且还能够运用他们去达到教学和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大学生心理的主要特点

  1.心理受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对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而言,并不是仅仅只会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进而发展的。就大学生的个体心理而言,不仅存在一定的自然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特点。因为,大学生心理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受到遗传以及成熟等不同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生产力水平、教育制度以及民俗风情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心理表现进行研究的时候,应当运用综合性的观点,进而更为系统和全面地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和了解。2.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身心发展正趋于成熟的阶段,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也使得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在音乐审美以及观察、记忆、想象等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之时,也会促进其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欲望更加强烈,所以其往往会大胆涉足于许多新鲜而又陌生的艺术领域,这时候,教师应当正确地予以引导,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探索。3.思维敏捷、灵活思维相对活跃,用于追求与探索,这是现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旧为“博览群书”,因而很少参与到实践与锻炼当中,因此在思维表现上很容易偏向于理性,进而大多脱离现实。遵循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活跃的规律性,作为和声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地鼓励他们去扬长补短,在探索知识以及解决知识的困难点之上,学会去全面地进行分析和克服;和声教师不仅仅应当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还要善于运用实际的音响效果去丰富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和声教学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策略

  1.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教师就像是站在山的顶端,而你的学生就像是从山下刚刚起步,一下要求学生到达山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这个认知的过程即包括了人们能够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例如:听、写与讲;同时也包括人们不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内心活动进行观察的,例如:理解、感知与思维等等。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讲述之后留有一部分时间,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不断的联系,进而不断地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然后在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只有不断经历这种否定、改正与否定的过程之后,才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和声音乐各方面的展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2.以引导为主,教育为辅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生去对任何科目进行学习,并不是向学生的心灵当中去灌输固定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相应的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够将学生教育成一个固定活动的书格,而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去学习如何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和分析史料那般,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论。”因此,在和声音乐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从学生的智力上去下功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的方法,进而为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3.适应学生发展与心理需求,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和声教学当中和声音乐教学是发展学生逐渐从单旋律思维向多声部思维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相关课程如何去进行复调、对作品进行分析、配乐以及钢琴伴奏、增强音乐综合表现能力的重要基础。传统的以书写谱例,难以让学生在课程当中形成良好的听觉联想,而运用钢琴弹奏出来的声响又会瞬间即逝,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很难形成听觉上的联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电脑、视频、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进一步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在思维方面总是先有具体的感性经验,然后才会有抽象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尽可能地将现代科技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模式运用到和声的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后期的发展与学习。

  4.以教育心理为基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作为整个和声学习当中重要的因素所在,也是每一名和声教师在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伴随着现代化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和声教师的那种传统的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而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探索,进一步知晓学生的发展情况和身心变化,才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针对于和声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进而为实现和声音乐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教师心理应当具备的品质入手,进而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对于和声教育教学与学习的两个主体心理特点进行讨论之后,综合这些特征进而总结将和声音乐教学与音乐心理学进行融合运用的基本方法,为后期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探索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宋一楠.利用电脑技术改进和声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xx(10).

  [2]李鲤.在《和声》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3]孙维权.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声学[J].人民音乐,20xx(04).

  [4]杨薇.一本让我受益良多的好书———读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有感[J].文教资料,20xx(01).

  [5]黄剑敏,马达.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xx(02).

  [6]张洪涛,张丽英.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统一的建树———写在《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再版之际[J].焦作大学学报,20xx(01).

  [7]黄君.溯源寻本开拓创新———评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J].西南大学学报,20xx(06).

  [8]张荣伟,吴爱芳,苏海鸣.反思认知主义心理学下的音乐教育———内隐记忆促进音乐记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9]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10]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11]赵承福.学生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

心理学论文9

  建筑装饰是建筑的一种表面形式,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集中体现,装饰设计无论从外部装饰还是从内部装饰都应使人感到舒适、清洁,在增加建筑物美观及环境美化效果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以消费心理学引导装饰设计可在充分了解消费者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设计与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最大匹配度。

  一、消费者对建筑装饰设计的需求

  1、对感官的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件商品追求的是品牌、形象及其价值,对于建筑装饰设计同样如此,美观的建筑装饰不仅可以在感官上让消费者得到赏心悦目的享受,还能形成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召力,吸引消费者融入建筑装设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感官的需求因个体差异各各有不同,不同消费群体各自的社会经历及心理有所差异,不同消费心理引导的对建筑装饰设计的要求也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建筑装饰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设计。

  2、对体验的需求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功能、个性化也越来越强,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消费者希望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来直接了解建筑装饰的特点,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时应考虑降低选择的复杂程度,以帮助从消费者作出正确的选择[1]。

  3、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消费从消费心理学上讲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行为表现,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的提高,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对于建筑装饰,人们看重的不仅是它的'功效、质量,也看重其是否能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时应考虑消费者自我价值的彰显。

  二、消费心理学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1、消费者需要對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层次性、时代性、伸缩性、可诱导性、系列性、可替代性、季节性和时间性[2],建筑装饰设计设计时应不断学习新的工艺及设计理念,为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应在设计时留有余地;考虑美观的同时,也要将功能性要求及经济效益考虑在内;考虑时代精神、风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装饰设计上紧随时代的步伐,展现时代风貌,标榜时代风格;消费者不同的经济条件对建筑装饰设计的需求也会不同,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达到最佳满意度;消费者的需要是可以被诱导的,设计时应引导消费者,使建筑装饰达到专业水平;另外设计师应实时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考虑季节和时间对消费者需要的影响,设计出迎合消费者最新、需要的作品。

  2、消费者态度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消费者消费态度经历了感情消费、感觉消费、理性消费三个阶段,影响消费者消费态度的因素包括对消费对象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认知是指对对象的信念,情感是指对对象的情绪性经验,行为倾向是指对对象准备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方式的状态[3],在建筑装饰设计时应考虑创造条件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态度,使其产生特定的消费行为,为此,设计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沟通能力,努力从消费者身上获取肯定评价,设计出让消费者喜欢满意的作品,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中提取个性化元素,将其体现在装饰设计上。

  3、消费者动机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

  消费动机可直接影响消费行为,一个人动机的产生基于个体的心理状态或个性,了解消费者的动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做好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可分为求新动机、求实动机、求便动机、求美动机、求名动机、求廉动机、从众动机、癖好动机,求新动机是指消费者更看重款式、色彩造型、流行形式等,因此,建筑装饰设计应留有变更和再次设计的余地;求实动机是指消费者更看重质量、功能、经济耐用等,求便动机是指消费者更看重便利、快捷、省时,求美动机指消费者看重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求名动机指消费者更看重商品的象征意义,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求廉动机指消费者更看重商品价格,从众动机是指消费者容易受大众影响,喜欢选择与他人相同的形式,癖好动机是指消费者消费主要是为了个人的特殊兴趣爱好[4]。不同个体消费动机可能不同,一个个体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消费动机,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时应主动了解消费者的动机,并以专业眼光加以引导,以协调好整体关系。

  三、消费心理学引导下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

  1、冲破传统设计理念,形成多元化设计风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思想意识的转变,其消费观念也逐渐向以人为本、善待自己的方向转变,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应摒弃以往传统、旧的设计理念,吸收欧式、中式、简约、豪华、田园等多种设计风格,寻求突破创新,标榜民族风尚,展现装饰设计的跨时代性、向新性及独立性。

  2、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要求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发展、进化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愈加丰富,更倾向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及存在价值,对于投资理财也更趋于多元化、理性化,对闲暇时间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建筑装饰设计中应重视消费者者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保健意识较强的人可考虑健身房装饰,倾向于投资理财的建筑可设计为酒店式公寓、度假公寓等形式,也可融入消费者自己的一些设计以展示其自身价值和个性。

  3、绿色设计

  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建筑装饰设计中应重视对甲醛。空气质量、湿度温度、能源利用的控制,体现绿色设计理念,使建筑装饰更贴近自然。

  结束语

  建筑装饰设计要求与建筑环境及建筑特性相协调,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以消费心理学引导可使设计最大限度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达到设计的科学性、时尚性、艺术性、人性化,设计中应把握好消费者的需要、态度、动机,掌握消费动态、趋势,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殷琪.关于建筑装饰设计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28):481-481.

  [2]郎硙.解读女性审美心理对现代卧室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23):732-732.

  [3]贾悍.基于心理作用的室内装饰人性化设计思考[J].城市建筑,20xx,(15):5.

  [4]隋蓉.浅析消费心理对住宅室内设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xx.

心理学论文10

  1药学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功效

  1.1药学心理学的定义

  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在近几年才出现在临床医学中,我们所述的药学心理学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在使用同样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不同心理诱导将会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药学心理学是一门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以及药理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药学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诱导,从而激发患者对疾病抵抗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1.2药学心理学的功效

  在药学心理学领域心理因素是医务人员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药学心理学发生作用的基础就是病人,接着通过药师、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等治疗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患者进行心理诱导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好,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可以证明,药学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安慰剂效应”。但是,因为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同样的药物对不同的患者将会产生不同的疗效。通常情况下,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患者在使用药学心理学治疗之后产生的治疗比那些悲观,消极的病人在使用了药学心理学之后的效果要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鼓励患者以热情、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使患者建立起打败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关药学心理学学者曾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药学保健过程中心理药效学的“安慰剂效应”是最为有效的表现。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在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安慰剂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通常可以达到30%~50%左右,曾有专家对237例慢性肝炎、溃疡病、精神衰弱以及高血压等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进行药学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因素治疗而使得病情好转的患者超过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甚至高达81%左右。

  2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2.1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

  若是患者受到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他就可能出现过激的不良情绪,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强化治疗效果,给患者提供最贴心、最人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与疑虑,临床医药护需要为患者提供耐心、详细且专业化的解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尽可能减少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疏导与安慰,从而树立其战胜病魔的决心。

  2.2药学服务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近些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学心理学和药物心理学领域。药师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在于,他能够从侧面反映整个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医疗工作的好坏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临床医药者来说,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会患者的痛苦与需求,不断学习新的心理学知识,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也不能懈怠对心理方面的治疗。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将药物治疗程序尽可能简化。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营造轻松良好的治疗氛围,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与态度,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感。

  2.3药物治疗中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对于部分有典型自觉症状的心因性疾病患者,其心理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生理性症状的发生,而药物心理学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进行调节,使其逐步缓解自己的疾病,最终达到完全痊愈的目的。药学心理学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再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巩固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上,尽可能避免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精神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协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指导性的干预,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行治疗。

  2.4药学心理学能够为门诊药房窗口提供辅助

  一般情况下医院门诊的就医程序比较繁琐复杂,患者数量较多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取药时,由于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从而需要向药师咨询,这就需要药师为患者提供耐心、专业、全方位的讲解,使患者熟悉药物的治疗方式、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绝对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因为由于药师的某些不经意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都有可能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对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药学心理学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于不同个性特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入手,向其说明药物的禁忌症、服用方法、剂量、常见副作用、剂型等知识,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总结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药师在进行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专业、系统、有效的药学心理学最新知识与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对症下药,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坚持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最人性的服务,构建零距离药学服务模式,从门诊药房这个基础平台做起,不断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进行有效的药学心理学治疗从而巩固药物治疗效果,尽可能使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体验,提高医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心理学论文11

  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其消费方向也已经成为了引导潮流的主要力量。下面为大家来谈谈大学消费心理。

  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经济来源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要群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也是未来我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对未来我国消费文化的构建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掌握大学生独特的消费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他们消费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才能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负责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综述

  1.消费心理论述

  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以及处置等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对消费心理进行论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消费者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而真实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消费心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包括了在消费过程中对事物的喜好或选择中如何去购买商品、是否购买名牌、物品的款式等,这些行为又直接体现出来消费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研究就能够及时的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

  大学生因为其所处的年临段和特殊的生活环境,其消费心理有着显著地特点。总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生由于并没有真正走向社会,在消费中还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追求时尚、消费过程中容易冲动等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的消费次数增加,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对自己的消费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开始关注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学会消费考虑是其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容易接受暗示,现代社会中,电视、网络、媒体等会经常发布一些消费信息,从而引导大众消费,而大学生则是及其容易接受这种暗示的群体,大学生接受了大量从媒体而来的潮流信息和大众消费信息,使得其判断事物的能力下降,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消费计划。其三是从众心理严重。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和环境使得他们渴望被其他人接纳。特别是一些家庭困难、自卑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心理会非常敏感,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在消费过程中,他们极容易成为群体消费的吸引者。其四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可改变性强。大学生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虽然这会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其也很容易接受科学的消费观,如果学校和社会对其加强引导,为他们创造出较好的消费环境,他们也很容易掌握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从其消费心理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我们可以总结出现阶段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特点:其一是现阶段大学生消费主要讲究物品的实用性,现阶段的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追求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对物品的外观等方面并不是太过在意。其二是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大学生往往能够较快的把握时尚潮流,其消费价值取向转向了时尚、追求新潮,在消费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其三是大学生消费的差异性明显。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贫困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变现在消费上就是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二、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关于大学生消费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理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极分化严重 ,高消费日益凸显 在我们的调查及访谈过程中得知,有部分同学的生活费不足 300元,而有部分同学的生活费却在 3000 元以上,相差10 倍之多,消费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消费差距将本应是平等的大学生赋予了不同的阶层,将大学生划分成不同群体这种消费上的'差距,一方面,使得消费低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资本去与人交往,导致他们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沉闷自卑压抑另一方面,在高消费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盲目消费,使得这部分同学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道德的堕落和学习目标的迷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人情消费愈演 愈烈,恋爱消费支出过度 大学生消费的个性化特点日益凸显,其中用于人际交往消费方面的支出占到了 14.3%,而人情消费和恋爱消费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消费最主要的支出大学生群体和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具有特殊性,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对家庭具有依赖性,过度的人情消费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容易形成一种攀比炫耀的不良风气;同样,过度的恋爱支出耗费了恋爱双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影响了学习成绩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物质至上的扭曲的爱情观,危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 超前消费活跃上升 调查得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已拥有信用卡,超前消费这一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在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中已深入人心但进一步访谈得知,已办卡的大多数人都曾经出现过无法还清下月信用卡而向父母朋友求助的状况,部分同学甚至同时拥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正面来说,可以通过大学生信用卡这一载体,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推动大学生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事实上,作为大学生这一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的消费群体,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兴起是弊大于利的大学生消费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如果盲目的透支消费超过个人和家庭经济支付能力,一方面将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透支消费将大学生带入消费的误区,从而进一步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由此引起的攀比 炫耀型消费腐蚀校园文化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的金钱观价值观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4.冲动消费伴随 网购 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网购以其独特的优势超越实体购物形式而成为大学生消费购物的新宠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购有省时 方便的优势,但是,首先,同类商品各个商家的价格服务商品质量都不尽相同,网购者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 比较,这比起在实体店购物,就不一定是省时省力了很多大学生每天花在浏览购物网站上的时间达到 3 小时以上,部分同学甚至达到 8 小时,远远超出花在实体店里购物逛街的时间,严重浪费了学习时间,影响了学习效率 其次,网购者经常会因为较之实体店有较大优惠或者网店推出一系列秒杀限时特价等优惠活动而盲目购物,在购物前往往缺乏理性,缺乏冷静计算购物成本 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的心理过程,而盲目冲动消费。

  三、对大学生进行合理消费引导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的不理性对家庭社会不利,对他们的成长也尤为不利 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高消费 人情消费和恋爱消费支出过度 超前消费过度网购等不理性消费的现象,就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社会应加强立法监 督,规范大学生信用卡的办理当前,国内对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程序还缺乏完善而统一的监管手段,应尽快出台一系列信用卡改革方案,尽快完善有关信用卡和银行卡使用的法律环境支付基础环境,信用风险评估和征信管理体系,规范银行向大学生推销发放信用卡的行为社会有关机构要积极监管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过程,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信用卡风险评估体系,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切实加强对还款能力的审核,审慎选择发卡对象,将校园信用卡市场引导到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同时积极利用大众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引导,创设更加理性健康的社会消费文化氛围,遏制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蔓延。

  2.学校应加强对大学 生的教育和引导,营造理性健康的校园消费氛围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发挥两课的主体作用,将消费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相关课程体系,根据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特点,以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反对高消费 超前消费冲动消费,提倡 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等为主要内容,开设消费经济学个人理财等消费理财教育的课程或讲座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组织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载体的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校内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教育,引导理性消费舆论,积极营造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校园氛围。

  3.家庭应注重培养子 女的经济独立意识,加强对子女消费情况的监管家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子女的消费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家长应督促子女理性消费观的养成一是转变观念,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注重培养子女的经济独立意识 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勤工助学社会实践,从中明白父母挣钱的不易 摆脱他们的依赖心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增强家庭责任感增长社会阅历二是家长要及时了解子女的消费状况,适当控制子女的花销,帮助子女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消费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4.大学生自身应加强 自我教育,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作为青年一代,大学生自身必须明白理性消费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意义之所在,加强经济独立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把握好消费的度,坚持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力戒攀比消费心理以及享乐消费倾向,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 正确的科学的理性消费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消费观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建议构建以高校教育管理为主体,社会家庭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大学生理性消费引导教育体系,通过多管齐下全方位协调通力合作,共,共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性消费观。

心理学论文12

  一、色彩与心理的物理性

  在外界没有光线的黑暗环境中,人们无法通过眼睛去感受绚丽世界的五彩斑斓,因此,色彩可以被认为是眼睛对接收到外界光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将在大脑中产生某些感觉,并最终影响到观测人的心理活动,色彩的心理物理性就是对心理活动与外界物理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色彩心理物理性可以直接理解为是色彩的物理性质,只有掌握它的规律才能更加透彻地研究色彩心理。通常而言,色彩视觉有三种特性,人们可以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色彩进行分析。首先,任何色彩都具有色调,作为色彩的主要特征,它是指在视觉上产生的色彩差别,例如光谱上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光,在外在表现时就可以表现成红、黄、蓝等多种多样的色调(或色相),色相的种类很多,对色彩较为敏感的专业的人士可辨认上百种,通过相近、相邻色调的使用可以表现事物的柔和、统一和协调,通过对不同色调的对比(例如补色的对比)可以表达强烈的视觉冲击或晕眩,刺激人们心理反应;其次,色彩的明度(或被称为光度),指的是人眼对物体表面色彩的明暗程度的感觉,通过研究表明,色彩强弱主要有光波的振幅控制,通常能量越大的光波,其振幅也就越大,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白色明度最高,黑色则明度最低,明度对观测者的心理有较大影响,明亮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大,使人易兴奋;暗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性小,使人安静,有寂寞感;最后,纯度(或色彩饱和度)代表了颜色的纯净程度,从研究角度而言,纯度决定于色彩波长的单一程度,即波长越单纯,色光越鲜亮,纯度越高,从感性的角度而言,饱和度高的色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饱和度低的色彩则对人情绪的影响或波动较小。除了上述色彩视觉三特性外,色彩还通过混色、色彩面积、暖冷色等多种空间和外在表现形式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人们通过外界物质的色彩去感知、联想,人们在研究色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色彩理论,例如有杨格-赫尔姆霍兹的三色说、黑林的四色说等,如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光在视网膜感受器阶段是一种三色机制,而如果这种已经被编码的视觉信息在向大脑皮层视觉区的传导时,其通路又会变成亮度信号、红-绿信号及黄-蓝信号的四色机制,这种将三色说和四色说相统一的看法也就是颜色的阶段说。

  二、色彩心理因素与艺术设计

  1、色彩的联想

  色彩虽然通过观察者的视觉而被接收,但是观察者对视觉的接收可以引起全方位的感知过程,这就包括思维、记忆和推测,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基本特性、冷暖以及色彩空间表现形式等都会通过对人心理的影响达到色彩的艺术设计效果。正如前面所述,色彩联想也是全方位的,包括色彩的冷暖联想,色彩的强弱联想,色彩的轻重联想,色彩的华丽与朴素联想,色彩的轻快和忧郁联想,色彩的兴奋与沉静联系等等。通过对不同群体的色彩联想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对产品设计和标志设计都有参考价值。较为普遍的色彩联想通常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一致印象,例如红色容易让人联想到温暖、热烈或一些刺激的事物,蓝色则会让人联想到水、沉默或者一些冷静的.场合,这是人们接收大自然潜移默化的心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人们运用艺术的想象,才能表现和创造出不曾存在的事物,联想的结果不是各自概念的综合,而是一连串新观念和新情绪的变化,因此,设计师要充分利用色彩联想的力量,引导观赏者的联想,使之产生共鸣,达到审美与促销的目的。

  2、色彩的象征

  色彩的象征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人们经过长期的文化、教育、风俗等多方面影响所形成的对色彩的观点或特定含义,因此,与色彩的联想相比,色彩的象征更具有相对的共通性、稳定性与延续性。由此可见,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符号,具有标志和传播的多种功用。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气息,因此色彩的象征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绿色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杂色,绿衣常用来比喻成地位低贱,古人一旦犯罪,就被罚裹绿色头巾,然而,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氛围的不断深化,绿色更多被用来作为森林的颜色,象征着自然、平衡、正常、绿化、环保与生长,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绿色都与植物有关,而又成为春季万物复苏、青春、清新、繁育和希望的象征,因此,中国邮政也将绿色作为识别色。由于紫色在早期的获取成本非常高,必须通过动物的分泌物来进行加工和印染,因此,紫色具有一定神秘感,同时也象征着高贵和庄重,在古罗马时期,高级教士、行政长官和军事领袖常穿着紫衣,希腊时代,只有国王可着紫色服装。如今,仍有许多女性更加青睐于紫色,这是色彩的心理感性因素所造成的,女性对紫色的心理作用,导致紫色成为一种女性的代表色,在男士的日常生活用品中难以出现。

  3、色彩情感的艺术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需要充分考虑色彩的心理情感因素,从年龄角度而言,幼年儿童更加倾向于纯色和暖色调,随着年龄的增长,混色和冷色调应该更多的使用在表现成人的艺术作品中;从性格角度而言,感情丰富、直率外向的人大都喜欢纯度较高的暖色,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人的性格分为暖色型与冷色型;从教育程度的角度考虑,教育程度高的人喜欢淡雅的色彩以冲淡接收到的过多信息,偏爱雅致。除此之外,性别、地区等因素也是色彩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范畴,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能够更加准确和突出的表现艺术张力。

  三、结束语

  如今,色彩的研究更多的偏重于其艺术性,这涉及包括生理、设计、美学、艺术等在内的多个学科,本文从色彩心理学和艺术表现的角度对色彩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较为全面地看待和认识色彩心理学,总结色彩心理的规律,对色彩心理学理论与艺术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论文13

  [摘要]教育心理学目前在教学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将介绍教育心理学在技校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完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和加强各层次运用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技校教学;完善体系;深化改革

  一、完善教育心理学研究系统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的,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是进步的方式,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在技校的教学当中,因为技校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有不同的经验和方法,再加上各种学科的复杂特性,为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具体情况不断结合,教育心理学研究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1]。这些不断加以完善的理论指导,更加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让它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促成了良性循环。

  二、深化教育改革

  (一)教育课程

  技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基本品质,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其次在学业上要有学有所长,成为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为了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对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心理学上的掌握和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技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逐步帮助学校达成了该目标[2]。技校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停留在书本的理论层面上,必须逐步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并提高。目前在技校中开展实训课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在实训课程中严格遵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如,保证自我体验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等。在实训课程中具体体现为,虽然教师在课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但是课程当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分析和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

  (二)教学课堂

  教育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真正从心底认为所有的内容是有意义的,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3]。在技校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教师不再仅仅按照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而是首先向学生说明这节课的意义,以后哪些工作会用到,是哪些重要工作内容的基础知识,学生不再为了考试而学,逐渐明白自己为了将来的工作应该进行学习,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提升了,教学水平也提高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掌握了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轻松地做到有侧重点的学习。

  (三)德育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技校在注重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育心理学中,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丰富德育教师的教学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仍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在教授专业课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传授德育课程,将两者不断结合,使内容不因空乏而无趣,使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能想起教师的具体要求,这对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技术水平,才能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教师素质

  教师是与学生接触非常频繁的人,教师的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影响,因此非常重要。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的管理系统,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让学生看见榜样的力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各层次的运用

  (一)职业培训

  教育心理学在技校教学当中各个层次都有具体的指导意见,而职业培训作为学校和社会的重要衔接之一,也受到了重视。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在学生刚入学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如果学校有一定的条件应当组织学生去真正的企业上岗实习,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会更加领悟理论和指导的意义;在学校也可以开展职业培训的讲座,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听取真正的企业人讲述工作过程中的规整制度,为学生进入岗位提前做好准备[4]。

  (二)英语教学

  在技校中开展英语教学一直是基础课程的重点之一,将教育心理学切合实际地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注重英语教学与所学专业的密切性,不同专业之间的英语教材可以进行改动,使其更加适合本专业的学习,这样的英语教学有更强的目的性,也有更大的意义,教师在教学当中也要和未来职业联系起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看见所学知识在将来工作当中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在技校教学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系统、深化了教育改革和在各个层次中取得了效果这三个主要方面,为技校的教学工作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应当继续深化应用,不断完善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张锦伟,张华.技工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A].中国职协20xx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xx:16.

  [2]晏莉,张锦伟.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和对策[A].中国职协20xx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xx:10.

  [3]张生弟.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指导[A].中国职协20xx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xx:18.

  [4]张薇.打造学生积极心态提升教学活动质量:积极心理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探析[A].中国职协20xx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xx:5.

心理学论文14

  目前,各企业虽然都有一套较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也编制了针对各工种、各工段、各岗位较为详尽的《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对职工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安全生产三级教育,但仍无法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些人认为,企业虽然实行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但随着安全理念的逐层传递,到达一线员工时,势必会产生衰减的情况,这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大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但人不确定、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容易给安全生产埋下各种隐患。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把握职工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因势利导,正面干预,同时注重改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让职工在身心舒适的环境中保持细心、耐心和专心,非常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切实关心职工身心状况,改善工作条件和作业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职工长时间疲劳作业、带病工作等。要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不能漠视职工的心理需要。

  职工需要身心舒适的工作环境,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各种劳动工具,需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而不单单只是像机器人一样“照章办事”。如果职工过度工作、带病工作,则会产生疲惫、焦虑和痛苦等负面情绪,这种状态可能导致精神不集中,无法保持工作所要求的耐心、细心和专心,也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企业应该关心职工身心状态、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工具、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以达到调节职工的心理状态、预防危险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善于发现职工的各种心理压力、焦虑和痛苦,进行有效干预和疏导,鼓励职工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工作和生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建立起职工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鼓励职工建立正确的工作观和生活观。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论断:“疾病和意外都是我们的精神在身体战场上作战留下的证据。”心理学家认为,大部分疾病和意外都是我们的内在心理冲突在身体上的表现,大部分意外也有着“故意”的成分。据美国心理学家门林格尔在《人对抗自己》一书中的论述,生活中有些人平时很少受伤,甚至连割破手指、磕伤膝盖这样的小伤都几乎没有;而另一些人则不然,他们似乎比普通人更容易遭受各种意外和伤害。深度探究后者的心理根源,发现这部分人似乎有着“自我伤害” 的`本能,他们因为工作压力、生存困境、生活失败、心理焦虑等原因而容易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无意识“自我对抗、自我伤害”的本能反应。

  笔者转述以上观点,并非暗示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当事人都有某种心理缺陷或心理冲突,而主要是强调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应当关注职工的心理状态,洞悉职工因为长时间工作、不满工作环境、无法胜任工作、工作过于单调等原因而产生的焦虑、痛苦、自我怨恨等情绪,并及时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帮助职工建立起希望、乐观、感恩、坚韧的心理资本和生活态度,维护好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

  三、运用“21天理论”来推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心理学上有个“21天理论”,即人们连续21天从事某项活动,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而如果连续 90天从事某项活动,这种习惯就会固化下来成为自觉意识。企业可借鉴这条理论,在某个较长时间段对职工进行密集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教育,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相关要求,让安全生产信念在职工内心生根发芽,培育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习惯和良好素养,真正起到预防及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的。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企业要真正重视、关心职工的安全状况,认真梳理作业流程,合理规划作业区域,充分辨识与控制潜在危险源;学会使用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表、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等多种安全控制工具来指导安全生产,控制及防范安全风险,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关心职工的身心状态,及时洞察职工的心理疲惫、焦虑、痛苦等心理状态,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及疏导,最终达到以人为本、安全生产。

心理学论文15

  采用问卷法对738名高师学生实施调查,探讨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现状。结果发现:高师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需求和学习态度需求一般、教师素养需求和教学方式需求较高,而学习行为需求较低;高师学生在学习态度需求和学习行为需求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

  《教育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基本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为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必要准备。

  因此,教育心理学对师范类专业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按理说应该受到学生的重视和欢迎,但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有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程时“抱着希望开始,带着失望结束”,“必修课”最后变成了“逼修课”,学生也就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1]。

  为什么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呢?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需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教师未对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主客观需求进行分析。而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2]。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其需求引起的,需求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3]。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其学习需求引发的,学习需求越高,学习行为就越积极,教学效果就越好。由此,为促进教育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以便为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赣南师范学院抽取师范类专业学生800名,专业包括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思政、历史、工商管理、音乐、体育、美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教育技术等14个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做完后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738份,有效率为92.25%。其中,男生298人(占比40.38%),女生440人(占比59.62%);文科426人(占比57.72%),理科312人(占比42.28%)。平均年龄20.43±1.78岁。

  (二)研究工具

  自编的“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问卷。依据需求分析理论,结合教育心理学课程性质,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编制具体的问卷项目。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即学习动机(3个项目)、学习态度(4个项目)、学习行为(4个项目)、教师素养(4个项目)和教学方式(3个项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在问卷编制过程中,请3位相关专家对问卷的维度设计与项目进行了审查,认为问卷项目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需求,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系数为0.83,五个维度的α系数在0.70~0.81之间。

  (三)施测和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施测,所需时间约10分钟。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在问卷施测前,主试向被试宣读指导语,讲明问卷测试的匿名性、保密性原则。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学习需求的整体性分析。

  首先对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进行整体性描述统计。由于学习需求问卷采用5级计分,中数为3。描述统计结果显示,教师素养需求(M=4.18)和教学方式需求(M=4.09)的得分显著高于中数3 (p﹤0.001),表明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师素养和教学方式需求较高;学习动机需求(M=3.14)和学习态度需求(M=3.09)的得分与中数3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需求居一般水平;学习行为需求(M=2.69)的得分显著低于中数3 (p﹤0.01),表明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行为需求较低。

  2.学习动机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 占比87.27%;73.17%的学生希望学了教育心理学“毕业后能做个好老师”;而“出于个人兴趣”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只有30.62%的学生,近一半(48.65%)的学生对《教育心理学》课程不感兴趣。

  3.学习态度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学习态度需求分析结果显示,57.59%的学生喜欢上教育心理学课,但近一半的学生(40.79%)对学好教育心理学缺乏信心,一半以上的学生(56.91%)上教育心理学课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62.87%)对学习教育心理学没有成就感。

  4.学习行为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学习行为需求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一半同学(53.93%)上教育心理学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的学生也不多,只占26.15%;“用学过的理论思考教育现象”与“和老师交流讨论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生也很少,分别占27.23%和20.19%。

  5.教师素养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教师素养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渊博”,占比84.15%;“希望老师对学生热情、充满爱心”和“希望老师具有敬业精神,富有责任感”的学生更多,分别占比94.03%和92.96%;“希望老师性格开朗、富有幽默感”的学生占比72.77%。

  6.教学方式需求分析。

  高师学生的教学方式需求分析结果显示,84.28%的学生“希望老师教学方法灵活,能因材施教”,85.77%的学生“希望老师上课能理论联系实际”,92.27%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需求的差异分析

  为了对高师学生的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作更深入的分析,本研究把性别(男生和女生)和专业(文科和理科)作为分组变量,把学习需求的五个维度作为因变量,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学习需求的五个维度得分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学习动机、教师素养和教学方式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

  三、讨论

  (一)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状况

  本研究结果发现,高师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教师素养需求和教学方式需求较高。高师学生不仅期望教师“知识渊博”、“充满爱心”、“要有敬业精神,富有责任感”,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学生的这种需求与当前的教学现状相吻合。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完全脱节,高校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一无所知[4]。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灌输,没有紧密联系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尤其缺乏鲜活的案例,导致上课生硬死板,学生不能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这也启示我们,要提高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深入到中小学课堂,体会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积累教育实践的鲜活案例。

  研究结果显示,高师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行为需求较低。上教育心理学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不多,大部分同学不会“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不会“用学过的理论思考教育现象”,也不会“和老师交流讨论教育心理学知识”。这反映了当前教育心理学公共课教学的现状。

  教育心理学虽是一门必修课程,但不是专业必修课,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位,总觉得公共课不如专业课重要,缺乏对教育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学这门课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本身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端正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对提高自己的师范素养及其今后的教育教学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他们觉得学习教育心理学很有趣,深切地体会到学习教育心理学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行为的提高。

  (二)高师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需求差异

  本研究表明,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需求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需求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理科生。相对于理科生,文科生更加“喜欢上教育心理学课”, 上教育心理学课的积极性更高,上课也更“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其原因可能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可能更加适合文科生。教育心理学探讨的是教学中的基本心理规律,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这需要较高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与记忆能力,而在这方面文科生要强于理科生。另外,课堂上需要对一些教育心理现象进行解释和探讨,文科生由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比理科生强,所以在课堂上就表现得比理科生更为积极活跃。该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对理科专业学生的引导,要激发他们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上课更加积极主动。

【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论文05-28

心理学的论文08-04

心理学论文08-08

心理学论文(精)05-29

幼儿心理学论文06-22

幼儿心理学论文(精选)06-23

教育心理学论文06-23

心理学论文(优)05-29

心理学论文[精华]05-29

关于成功心理学的论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