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曾国藩传读后感1
曾国藩其人,“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爱之者言——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通过阅读,我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首先要有历史之同情,在保有时代的分析。
近年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和讨论,不断热议。热议人身历程的励志、热议他一封家书“保全”曾家一段时间的繁荣、热议到诸多名人伟人的赞赏。
阅读,并非简单的看看古人是有什么故事,阅读是希望能汲取他人的经验,完善自身。
通过阅读《曾国藩传》,我回顾了曾国藩的一生,了解到这个先天“不聪”的顽童,一路荣至天下重臣。其中故事自然精彩,但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曾国藩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早年他给自己定了修身十三条,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他对于人格的淬炼归纳核心为:“诚、敬、静、谨、恒”。这放置当下依然有很优秀的现实意义。
“诚”——为人表里如一,依信守诺。这也我们现在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8个字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个人价值要求。“以诚立人”、“依信为人”是一个共同的社会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这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敬”——既是尊敬的态度,更是敬畏的心态。我们应该有对人尊敬的态度,平等的思想,这是为人的基本态度。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是最为恐怖的。敬畏不是怯懦,是自律。为人应敬畏道德,以道德为身准则;为事应敬畏法律,以法律为为事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规矩放在心间”才能真正做到“有凭有依”有章可循。
“静”——理解很多,我理解是一种冷静和从容。“静”只是表象,其后是对人对事的深刻准备。只有为人做事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冷静的因对,只有在事情发生时,冷静处理才能做到最好反馈甚至在危机时创造价值。“从容”不同于冷静,他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为外事烦扰,不为繁华所遮掩,仅守本心。
“谨”——通常理解是谨慎,但谨慎本身其实也是有双重意义的。“谨”指严谨、认真。这是工作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慎”是“三思而后行”做事考虑周全。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深入、仔细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确实无误再进行。
“恒”——只有一个要求“持之以恒”,我认为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所谓“恒”本质是一种“不忘初心”的追求。唯有坚守本心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我们现代的社会,诱惑太多,我们反观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坚持”。
人其实无法再有生之年看尽所有风景,获得所有知识。但阅读能使我们尽可能的获得体悟。曾国藩能臣严吏,可回顾其一生,他的成功归功于时代的选择,更归功于自身的人格,“诚、敬、静、谨、恒”只是他人格的优秀点之一,一个优秀的人格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曾国藩传读后感2
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散文集中提到: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这正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六十二载,是漫天火光中的惊心动魄,是载满磨难却又青史留名的人生。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曾国藩的名字时心头一震,隐约觉着这名字气势恢宏,感觉这是一位能成大事的人。历史书上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引领洋务运动,书中对洋务运动“未触及到封建制度本身”和“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这样的评价,往往给我一种其眼光不够长远的错觉,直到翻开这本书。
读完此书,心生敬意:国藩国藩,国之藩篱,曾子城为自己改了名,更是立下了一生所需践行的目标。
我想《曾国藩传》引起读者们共鸣的原因,在于曾国藩本身。“尚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读过太多天资过人的名人的故事,读起曾老先生的人生便顿生亲切感。五岁开始读书,十四岁到二十二岁,六次秀才未中,难以想象八年寒窗未得成功所带来的磨难。并非天赋异禀,笨拙的人没有夸耀的资本,学会了虚怀若谷;笨拙的人习惯了碰壁,便萌生出一种向上不屈,逆境中前行的韧劲;笨拙的人不懂得取巧,不走捷径,便稳扎稳打。守拙勤,走得慢,走得稳,这就是曾国藩。
而生活中的我们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之所以成为芸芸众生中无名的种种,是因为我们眼高手低,自认为高于拙者却屈服于自己并不出类拔萃的天资,做不到成为圣贤。笨拙并不可耻,令人难以启齿的是愚笨和拙劣——不值得夸耀的自视清高和无用伎俩。
曾国藩做事,恪守的信条是“有恒”。他为自己立下十二条规矩,日复一日不逾矩,使自己从普通农民蜕变为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读书中第是其年少时的“恒”,而为国铸造坚固的藩篱成了他后半生的“恒”——下半辈子,曾国藩做了三件大事:建立湘军以平定太平天国,兴起洋务运动以及培养人才。其一生的堑太多,二战太平军两度投水自杀,天津教案饱受诬陷,为世人误解和唾弃,却恒心系家国。正是这种“有恒”的精神,让他短暂的人生成了永恒。凡事第一天做轻轻松松,三天后便忘了初衷。我们做事持之以恒并非为了成为曾国藩那样的圣人,而是尽可能向其境界靠拢,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无完人”,曾国藩的人生目标却是成为“完人”。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日记练字一日不落,摒弃无意义的交友,加班为朝廷工作。有人说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他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位偶像,是逆袭人生的教科书。他的修身过程,便是向我们证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真心实意决心自我完善,其胸襟、胆识、气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争议,然而他在为人处世、人格修炼方面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
叹惋于贯穿于曾国藩一生的磨难重重,也景仰于他蜕变的勇气和非凡的气宇。曾国藩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贡献,已不止局限于挽救了一个时代,而是启迪后世华夏儿女的心灵,为同样资质平平的我们提供了人生范本。尚拙、有恒、完人,是曾国藩这一生中跨越磨难苦海的船只。“国之藩篱”,当之无愧。
曾国藩传读后感3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讲他是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高中时候很奇怪书店里摆的那么多”国贼“的书,真的好多呀,还灰糊糊的封皮,宛如历史垃圾的颜色,隐隐还知道和厚黑学搅和在一起,对于国贼和厚黑本人都很不感冒,出于反感一直没有想过要读。
后来渐渐明白所谓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一场残暴的杀人运动,洪秀全荒婬无耻,他建立的暴政只怕比满清贵族更加可怕。渐渐改变了看法,也许曾国藩是个值得了解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本马东玉教授所着的《曾国藩传》。
原来他的本行是个大学士,出身寒微,生性淳朴,自幼苦读,才思聪颖,中举后中进士,勤学不辍,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而且由于在京颇着清望,得到朝野的一致认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代大儒。
之后白手起家,在八旗兵、绿营兵之外筹建地方武装,初战大败,投水自尽被救起,之后的.战事胜多负少,在八旗兵、绿营兵一触即溃的危机关头扭转了形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了太平军的空间。
但是,因为湘军是”团练武装“,打出湖南以后更加无依无靠,曾虽为中央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皇帝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处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难以尽述。愤而借父丧委军家居一年半,开始的时候整日漫骂,书中说:”自入仕途,以孔孟入世救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入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心中苦闷抑郁。
后通过阅读道家的著作,大有感悟,发现:”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张直率、诚实,而申韩(申不害、韩非)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把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处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过去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太妙了!玖到过里、想到这里,曾国藩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
竣现了作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传读后感4
静静的心里,都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翻开这一页,让书香充盈灵魂,芬芳此去经年。
他有才华、有抱负,竭尽全力造就了“晚清中兴”,然而他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穷其一生,并未能扭转历史洪流的方向。在学完近代史后,我对这位倍受争议的晚清“第一名臣”起了兴趣,历史课本上的记载远远不够我去了解,便寻来了《曾国藩传》探究一番。
曾国藩少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赋异禀之处,资质平平,这个“笨小孩”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他坚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读书不取巧、不偷懒,任何不懂的句子,绝不轻易放过,每每因此进入了思考的状态,正是这种看似笨拙的治学方式,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学问,不留遗弊。历经数十载“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生涯,终于成功逆袭。
学成之后的曾国藩成为一名心系天下的的儒将,一直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以至于被后世称为:“古今第一完人”。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风的营造,把儒家的“修齐治平”作为自己的`目标。他曾经对儿子说:世界上的人都希望子孙做大官,我不希望,但愿做“读书明理之君子”。意思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然后做君子,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他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就大的事业,但是人人都能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名正直的人。他把道德修养看得高于社会地位。因此我也理解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幅名联。
曾国藩在“治国平天下”的仕途生涯中也创下了丰功伟绩。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已届穷途末路。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曾国藩不遗余力。他开始意识到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的重要性,1861年秋天,曾国藩终于在安徽安庆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虽然安庆内军械所规模小,装备有限,但依然生产了不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如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除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还与李鸿章一起,创办了中国最大规模的江南制造总局,并派人到外国购买成套“制器之器”。后来他还联合李鸿章奏请朝廷以官方的名义,派遣一批幼童到美国留学。最终朝廷派出了120名中国孩子远赴美国留学。他所领导开展的洋务运动开启了清朝富国强兵之路,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曾国藩不仅有心系天下的大格局,还是慧眼识珠的才能。左宗棠、李鸿章都是他发掘并举荐的人才,后来都成了国之栋梁,正是这些人努力,使得国内环境基本安定、洋务运动蓬勃发展,让危机重重的晚清出现了最后一次“中兴”气象,后世称之为“同光中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国藩志存高远、严于律已、锲而不舍的品格,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5
终于终于终于有时间安静地坐下来记录一些想法了。
忙碌的工作让我们生活变得充实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思考的时间。当我们的大脑一直被各种事情缠绕的时候,我们的思绪、情绪、心绪将会凌乱,从而导致我们变得浮躁,焦虑和沉闷,这不是二哈想要的自己。所以,无论再忙再乱,二哈都会留一段独处的时光给自己,让自己静下来思考一些事情。
今天二哈想利用这段独处的时光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完《曾国藩传》之后的感受。二哈与曾国藩的缘分来源于身边的人宣传曾国藩的为人处世,说曾国藩的为人处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道德经》中也有讲述一些小故事是描写曾国藩的智慧,听多了,见多了自然就会萌生想要了解的冲动。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想要打破的规则,前进的动力。这句话曾几何时也激励过无数人,大家都觉得自己能够成功改命。
人定胜天能成功吗?能成功,历史上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其前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内因是事物运动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外因则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无论站在哲学的角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内在的驱动力一直都是事情是否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曾国藩从小的天资并不聪慧,可以用愚钝来形容。曾国藩祖祖辈辈的人都是以务农为主,很少有读书人出生在他们家。曾国藩的父亲考了17次的科举才中秀才,而曾国藩也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用现代话来说,曾国藩他不是一个读书的料。虽然,曾家没有天资聪颖的基因,但曾家有良好品德的基因。
曾国藩在曾祖父和祖父的影响下,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为人正直,谦逊有度等品质,这些品质支撑着曾国藩度过了人生很多艰难时刻。曾国藩屡败屡战,少年不得志的经历,让他更加发愤图强读书,不仅为他后面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正可谓“厚积薄发”,也体现了他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
选择比努力重要,机遇比选择重要。从机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命运的安排,理解为玄学。按照曾国藩在读书方面的造诣,他想要顺利进军政坛可谓是一路艰难险阻。曾国藩是真正出身寒门的人,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名屡次都是垫底,但最后他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只因他有机遇。
曾国藩虽然每次考试都快要被淘汰了,但是屡次让他遇到制度改革,规则变更等机遇。在机遇的夹持下,曾国藩凭借他那普通人的身份成功挤入了官场。
曾国藩的这些经历也影响了他对自己人生的看法,他一生都颇为迷信运气。“不信书,信运气。”是他非常信仰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也不为过,因为他的人生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是犹如天助神佑一般,安然度过。
对于没有家境扶持的寒门,在当下21世纪都很难闯出一片天,更何况是在封建制度下的清朝。曾国藩在官场能够做到十年七迁,连跃七级,离不开他的贵人穆彰阿的欣赏和举荐。
朴实无华,谦虚有度的曾国藩得到他的老师穆彰阿的提携,让当时清朝统治下的汉人曾国藩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自身拥有的能力和才华遇到贵人的加持,曾国藩很快就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让中年的曾国藩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当我们遇到机遇和贵人带我们走入一个大平台之后,最后耕耘的成果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曾国藩少年不得志,中年得到这么好的机会,理应一生坦途,可奈何他的人生还是一生坎坷。
曾国藩在官场虽然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是他的'光芒太过耀眼,刺伤了那些被他光芒遮蔽掉的一群人。曾国藩出入官场的为人处世可以用“桀骜不驯,血气方刚”来形容,用现在很多领导喜欢评判一个不服管的员工的话来说“太有个性了”。
出入官场的曾国藩把官场想得过于简单,咸丰帝上台之后,开始鼓励臣子建言献策。于是,忧国忧民,企图复兴大清的曾国藩信以为真,向皇帝上书《应诏陈言疏》,文中对当下的官风加以斥责,痛斥以做官发财为耻,此言一出,曾国藩得罪了所有京官。他也因此在官场树敌无数。
建立湘军初期也因他的性格过于刚正不阿,导致引起公愤,得罪了当时在湘的很多官吏,最后落败而逃。
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悟性及知行合一的能力。曾国藩如果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那他也不会有之后的成就。曾国藩之所以会被大家推崇,在于他的悟性,自救能力以及知行合一的执行力。曾国藩官场失意之后,曾三次自杀未遂,后面不得不回乡避难。
在家乡的那段时间,曾国藩开始自省,开始回顾自己一路走来所遇到的事情,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当他再次返回官场时,他变得沉稳,圆滑许多,为人处世之道相较之前大相径庭,这个改变也让曾国藩后续的官场之路少了很多障碍。
结束语
成长是残酷的,岁月是无情的,社会是现实的。回顾曾国藩的变化,让我联想到现在所谓的中年人、大人,他们哪个不是从当年桀骜不驯,血气方刚的青年过渡过去的。只是我们在过渡的旅程中,不知不觉就丢失了当年那个有个性的自己,或许是因为我们无法对抗社会上的大多数,或许是我们将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孩隐藏起来了······只为能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立足,曾国藩是如此,我们亦是,最后只能美曰其名:“我们长大了!”
人定胜天是我们理想状态下的希望,也是很多想要自我改命人的精神支柱。但如果你不具备以上几个要素,想要实现这个愿望是有难度的。
古人喜欢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制定作战计划,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人生道路时,我们也需要综合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这几要素。
所以,当你处于低谷时,不要一味地质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一切,或许应该跳出来看看整体的原因,分析各方的因素,多维度思考后再来下结论,或许会客观一些。
伟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需要解决。如果你的课题比较大,比较沉重,或许是上天给了你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责任。如果你的课题比较小,或许是上天眷顾你,怜惜你。
看完这本书之后,二哈觉得成为家喻户晓,历史留名的人好像也并不是那么幸福。他们所经历的,所承担的,所感受到的都是非普通人所能承受的。
有时候二哈也在思考,每个人都要成功吗?每个人都要成名吗?每个人都要成熟吗?每个人都要完美吗?这好像是个必选项,但好像又不是一个必选项。你觉得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6
“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事业事业没有,家庭家庭焦灼,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算是废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这样带有怨气的话。有些人,三十好几,彷徨一生,但觉一事无成。
嗟叹低沉,从此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未事业有成,那么我们就应该停下脚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错了。
在古代,到了三十岁还未事业有成,那么很容易被人笑话的。古代人因为寿命短的原因,所以做任何事都会提前。
有些人十几岁功成名就,有些人二十多岁可能就做官了。
曾国藩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也和一开始的情况差不多,三十而立的年纪却蹉跎了十载岁月。
可是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认命,而是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计划。
“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为了做到反省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便开始了记日记。当然,虽然一开始他也记了,然而也有断更的时候。
这就涉及到坚持的原则,在后来,因为遇到的`人以及环境的变化,让他开始一直坚持下来。
在湖南的环境当然和在京城是不能比的。那些身居高位或者能被宫廷选拔的人才,那都是有些东西的。
跟优秀的人,自然学优秀的东西,于是在那时候曾国藩便有了很大的改变。
每天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所谓做圣人,那是曾国藩从上到下,从外到内,针对自己的一次改变。
日记的作用在于“研几”,所谓研几就是细节。从细节出发,然后反省自己。
那反省自己是不是得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啊?没错,曾国藩找到了,而且还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
第一个毛病——浮躁、坐不住
第二个毛病——为人傲慢、修养不好
第三个毛病——虚伪
这三个缺点或者毛病,哪怕现在也通用于很多人的身上。
曾国藩这个人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至少和他父亲一样,科举考试连续多次,甚至曾经被主考官当众点名批评,而成为了众人的笑柄。
他没什么好牌,甚至拿到的都是一手烂牌。然而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因此才慢慢的把烂牌换成了好牌。
通读《曾国藩传》,我们会发现,曾国藩仕途的关键人物不仅仅是他自己,更多的是来自皇帝以及青睐他的官员。
这和后来的李鸿章一样,是在曾国藩的培养下成长出来的人物。当然了,曾国藩能如此培养李鸿章,还是因为李鸿章有些东西。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如果没有实力,或者没有他人的青睐,那哪里能遇到贵人呢。
如果您到了三十多岁还是事业无成,我建议您可以读一读这本《曾国藩传》,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只要我们愿意且坚持,任何时候都不晚!
曾国藩传读后感7
湘军大胜,咸丰大悦,命名曾为湖北巡抚,然确遭到军机大臣及对头的谄媚,被怀疑危险国家朝政。皇帝猜忌与不信任,湘军整体计划被打乱。
咸丰的军事原则是直指根本,再伐枝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曾国藩的想法是先捡枝叶,再伐根本。大处落墨,进行整体战略谋划的考虑。
曾总结历史经验,根据地理形势,先拿下几个重要节点,最后解决南京,建立根据地,是军事的基础。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但是咸丰不理会曾的计划。曾的考虑立即东下三大困难,却不受重视,陷入困境。
现实生活中,我也犯过很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这个时候不妨学习曾国藩,善于借助失败深入思考,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当下如何做是更好的决策。另外还需要去借助相关的过去经验。
曾国藩传读后感8
该书为曾国藩寄给家中子弟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这本集子记录了清道光30年间至同治10年间,长达30年的翰苑和戎马生涯,数量达1500余封。所涉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篇、治学篇、齐家篇、为政篇、处世篇、治军篇、用人篇、师友篇、理财篇、养生篇,共十大方面的内容,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它更是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曾氏家书,行文流畅,格式自由,挥洒自如,字字箴言,将人生哲理、世故大道蕴含在平淡家常之中,让人读来不觉枯燥乏味,除去至真道理,更饱含一丝真情与温馨。
前半部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脉络展开,后半部分则以待人接物、处事日常为主要内容。
对于毕生的追求,曾国藩认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是指培养“孝、悌、仁、义”等品德,使自己思想端正、修身齐家。而修业则指的是提升“诗文作字”的能力,记诵圣人的经典文章,提高自己的学问。他继承了孔孟的观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学问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甚至圣贤,而读书的好处从大处讲可以为国效力,从小处讲则可以修业谋生。
进德和修业这两件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何以实现?曾国藩在接下来的数封信中向诸弟阐释:如“劝宜力除牢骚”、“不宜露圭角于外”、“做人须要有恒心”、“专而精,纷而散”、“注意平和二字”、“戒傲戒惰”、“必须自立自强”等话语。在同治十年,曾国藩庆祝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也在这个特殊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出四条修身经验,分别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所谓“慎独”是指有德行的人在独处时也会小心谨慎,而小人在独自一人时则会由于缺乏约束做一些越轨之事;“主敬”是指待人接物要恭敬有礼,办事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求仁”是指对万事万物都要怀抱一颗真诚的仁爱之心,要有宽广的心胸;“习劳”则是曾国藩经常强调的“勤劳”。
在“齐家”上,曾国藩首先强调“家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家中,只要兄弟和睦,一团和气,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其次,他还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培养良好的家风,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期望后代都能兢兢业业。他认为门第太大会出事端,于是并不打算将自己积攒的家业留给子孙后人,而是认为子孙图强不愁没饭吃。除此之外,他还崇尚严厉的家风与规矩。虽然对待家人严而有威,但平时也是平易近人,他希望弟弟们严守家训,将曾家的优良家风继承下去。他在信中正式提出他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早起)、扫(经常打扫屋子)、考(考妣)、宝(维持良好邻里关系)。
谈到“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为官清廉,不靠做官发财;行事勇毅,直言劝谏皇帝;深谋远虑,富有政治远见;为人谦逊,从不骄奢淫逸;以勤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在治军和用人上,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以纪律严军,使军队以爱护百姓为第一要义,并亲自作《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用人上,主张赏罚分明、宽严相济。另外,他在治国上还坚持与时俱进,虽出身科举却并不迂腐,认识到西方技术的优势,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后致力于创办西方科技工业的洋务运动。他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并付诸实践的先驱者。
在最后部分,曾国藩分别从尊师交友和理财养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曾苦口婆心劝诫在外学习的.弟弟:“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他自身对待师长是极为敬重的的,认为有才学的师长和有志向的朋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友拜师要专一,所谓“交不在多,得一人胜百人;交不在久,得一日喻千古”,与人结交时一定要专心经营。与良友应殷勤亲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臣,远小人”都是这个道理。关于理财,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主张将财富留给后人,认为“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也“不宜留债与后人”。为富不笑贫,主张“富贵气不可太重”,人生财富无需盈满。对于养生,他的思想似乎先同时期人一步:起早犹如千金妙方;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第一秘诀;治身宜不服药(是药三分毒;当然在自身不能自愈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用养心和平之法医治失眠等。
七试中举,年轻时犹如“愤青”,骂同僚,骂皇帝,最终华丽转身,成为“晚晴中兴第一名臣”。__说他:“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评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通过此书,他从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经验之谈、一个成功者对事业奋斗经历、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袒露的角度,向世人传播为人治世之道,成功的以“一家之言”惠及千万家。
曾国藩传读后感9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讲他是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初中时候很奇怪书店里摆的那么多“国贼”的书,真的好多呀,还灰糊糊的封皮,宛如历史垃圾的颜色,隐隐还知道和厚黑学搅和在一起,对于国贼和厚黑本人都很不感冒,出于反感一直没有想过要读。
后来渐渐明白所谓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一场残暴的杀人运动,洪秀全荒淫无耻,他建立的.暴政只怕比满清贵族更加可怕。渐渐改变了看法,也许曾国藩是个值得了解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本《曾国藩传》。
原来他的本行是个大学士,出身淳朴,自幼苦读,才思聪颖,中举后中进士,勤学不辍,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而且由于在京颇着清望,得到朝野的一致认可。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代大儒。
之后白手起家,在八旗兵、绿营兵之外筹建地方武装,初战大败,投水自尽被救起,之后的战事胜多负少,在八旗兵、绿营兵一触即溃的危机关头扭转了形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了太平军的空间。
但是,因为湘军是“团练武装”,打出湖南以后更加无依无靠,曾虽为中央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皇帝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处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难以尽述。愤而借父丧委军家居一年半,开始的时候整日漫骂,书中说:自入仕途,以孔孟入世救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入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
后通过阅读道家的著作,大有感悟,发现: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张直率、诚实,而申韩(申不害、韩非)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把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处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过去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太妙了!读到过里、想到这里,曾国藩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曾国藩传读后感10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曾国藩传读后感11
曾国藩出生平常,智商平常,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我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有四:
其一:善于反思
第六次科举考试落榜,被学台“悬牌批责”,深深的刺激了曾国潘。回家之后,就开始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后,在道光十三年,再次踏上科举之路。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曾国潘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后,在蛰居老家两年,不断反思自我,最终大彻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
其二:严于律己
曾国藩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其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他不只记录下来自己看,还邀请亲友们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让大伙儿一起监督他。写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坚持到去世每天写日记却是非常难,而曾就做到了。
其三:目光长远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了落后观念,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去世前,还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
其四:独特的`人格魅力
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他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的逸闻趣事:贼入房梁背书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从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12
第一个字是忠。
曾国藩是典型的浸润在儒家思想中、由科举制度选拔产生的官员,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臣事君以忠”,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
他在做京官期间,十年七升,傲视群曹,从一个普通进士迅速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晚清极为罕见。如果他追求的只是功名,那么只要像同时代的官员那样,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原则,因循疲沓,苟且偷安,就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官位。但强烈的爱国情怀,让官场得意的曾国藩郁怀如焚。在因循懈怠的政治气氛下,他数次上疏谏言,试图改进官场作风,因此得罪了众多京官,甚至激怒了咸丰皇帝,为自己原本平顺的仕途增添了诸多障碍。
带领湘军攻下南京后,他没有恃功自傲,不仅让自己的九弟曾国荃回了湖南老家,还向朝廷请示——我没那么大的功劳,不要给我升官。对国家的忠诚,可见一斑。
曾国藩不仅自己始终贯彻这个“忠”字,还把忠诚教育贯彻到军中。他深知依靠“武弁(biàn)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的大清军队,要打败太平军是不可能的,因此练兵时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都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正是这支武装到思想的军队,彻底剿灭了太平军。
由此可见,我们开展队伍思想教育,强调政治建警、忠诚铸警,意义重大。
第二个字是学。
萧一山在书的`引子里写道:“曾国藩的事业之成就,完全由学而来,无关乎命运,今昔人的议论都是一致的。”
由于大兴文字狱,导致清朝的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形成了热衷考据的风气,天天考据各种历史上的书,最后就比谁肚子里考据的这些学问多,比谁认识的字多,比谁解释的字更全面。
曾国藩逆流而上,他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学习的内容涉猎甚广,不仅学儒家经典,还学军事、科学、历史、风水,为了治好眼病,甚至还学过气功。
萧一山评价曾国藩治学的方法,是“由博返约、由约返博,兼归纳演绎而为一”。他的思想体系,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这么一个演变过程。年轻时像所有修习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样,想做圣人;而后经历了官场沉浮、沙场生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个曾经世人眼中的平庸之人,终成通才、奇才。
这让我想起骆驼和兔子理论。骆驼知道自己要穿越沙漠,就会储存许多的水、长很多肉;兔子则每顿只吃一丁点儿,剩下的物料途中再补充。积累显然很重要,但光积累不实践,这些积累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仅要广泛学、深入学,更要学以致用、以学促行,在提升个人能力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效能。
第三个字是恒。
我们刚才说,曾国藩通过“终身学习”这条路径,终于成就大业。这个路径意味着以中人之资,人人可为,但最终成之者甚少,关键就在于一个“恒”字。
曾国藩传读后感13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具),1816年他开始在家塾读书,1833年考取秀才,入县学,1834年又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之后就被二品录取,开启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开始。他帮助清朝将马上由盛转衰的局面拉了回来,从不会打仗到带兵打仗,从对战敌人多次失败,到最后终于将敌人打败这些都是曾国藩所有径历过,并实现的事情。
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面的坏人,现在,我知道他是多数人的信仰。对于个人明明就没有彻底好的`和彻底坏的之分。映照于生活也是这样。
我们走的越来越远的时候,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保存灵巧与可爱,也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圣人,完人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我们的生存条件也不一样,如何的要求自己,这是很难的。“君子慎独”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吗?还是别的。近来的日子我确有体会,似乎知道意识到,儒学理学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渐入我们的灵魂,长成我们的骨骼,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直以来我常常会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节制。
读完后,我也发现了历史的了解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切入,而从本书所处的角度,却让我认识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读本书最大的一收获
曾国藩传读后感14
《曾国藩传》给人的启迪很多,也不是一两篇读后感能够予以概括的。其内涵过于丰富,若不是沉下心来,你是感受不到其中之奥妙的。
笔者虽然尝试多方努力,却仍然发现只触之皮毛,至于深层次内涵,功力与努力程度欠缺,不得不抱憾了。
《曾国藩传》最大的触动远不是尚拙,为何?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知道做不到是常态。即使是竭尽全力地知晓它,行动层面很难“拙”起来。为此,果断地删除与放弃了。
真正触动到的有切肤之感的应该是曾国藩中年变法中的“不再慎于保举”。这点似乎与现代人风牛马不相及,其实其内在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大道至简不过如此罢了——狂妄吧,愚昧吧,就这等水准了,抱歉!
起初,面对“滥举”之风很盛的晚晴军队,只要小有成就,领兵的都会保举自己的下属,管你战功如何,稍微沾点边的都不被落下,捞到点甜头。对此,曾国藩是非常痛恨的,且从未滥举。
可以大胆展开联想,此举对于当时的曾国藩而言(注意这里特指的是当时的曾国藩而非大彻大悟之后的他),他应该坚信自己处理得非常到位的。毕竟在他“以忠诚为天下倡”的思维观念里,单纯凭借忠义二字就应该足以让部下出生入死,但现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抱道之士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大彻大悟之后,他意识到“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于名、笼之于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于是,一改前志,大力保举,将朝廷名器当做自己的私恩了。
大伙不妨换位思考一番,若置身其中,回想这些年你的一路走来,兴奋多一些还是遗憾多一些?
不少人喜欢以道德标准去衡量事物本身,总以为替公司、替单位出力卖命是本职工作,是对公司支付给你报酬的基础回报,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远没到向公司申请任何层面的鼓励或奖赏的时刻,即使是帮下属申请一点点奖赏也不见得是合时宜之事,更谈不上有意为之了。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是宁愿负下属而不负老板的思维在按部就班行事。下属碍于情面,敢怒不敢言。如果有所选择,也许他们都不见得愿意待在这样一个部门。毕竟“你可以不屑,你可以无所谓,但其他人不见得也无所谓、不见得都抱着与你同样的思维”
这便是不少人带团队最为失败之处——无法真正笼络到人心。尽管有些人表面上是跟随你的,其实,稍有风吹草动,就非常不一定了,这点,你是明白的。
但,往往就是有人仍然喜欢用道德去感化人,顽固不得了,但有几人能够入耳?过于理想化的管理思路,下属不可能舒服的。
说实话,这些人真的应该还得感谢他们的下属,为何?
因为他自己的不作为,让他人理应获得的福利变成无影无踪或者销声匿迹,你说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人?
其实,再笨的人都能够想明白,花的又不是你自己的钱,何必呢?为何老不开窍呢?
若不是因为二次阅读《曾国藩传》、若不是采取边思考边回忆边琢磨的笨办法读书,估计,现在的不少人包括笔者在内还自以为洋洋得意自己的行为呢?
现实呢?无需猜测,必然是一团糟。
有时候,大彻大悟之后的你会觉得之前的自己真的好笨好笨。
但,当时的你是缺乏此方面认知的。相反,你却总以为自己反应有多快、有多聪明——诸如:读的书比别人都多、懂的道理比别人都厉害、处理问题比别人都恰到好处,一切的一切反正都高高在上......反正,就是别人不如你。
其实呢?不甚觉得你太自恋、自负了吗?
不应该啊!尤其是50多岁了,才懵懵懂懂清醒过来的一代人。啥叫应该不应该?有些道理,三岁孩童都懂,80岁却老翁做不到。你呢?50老翁做不到还是也不懂?
这些年,难道社会大染缸一点作用均无吗?不现实啊!
芸芸众生,耳濡目染,该进去的吸收的与不该进去的被动吸收的应该都进去吸收一部分了,为何依然没啥进展?难道是你自己确实太不追求进步?或者你的觉悟太低了,扶不上墙?
一言以蔽之,是不是你这个人连基本的和光同尘都做不到,糟糕能够简单概括吗?太糟糕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思考一番“为何别人思路与你屡屡不同?”是你创新?是你标新立异?是你独到见解?不见得。
若仅仅是个案不同也就罢了,视为特例。可总不可能总是有那么多的特例啊!其实,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违犯常规的,这点,你说心知肚明的。
难道自身思考深度不够?不是一直为自身具备的深度思考沾沾自喜吗?没有想到吧。自以为善于思考也许仍然是表面功夫、浅尝辄止罢了。
有时候,尤其是觉悟之后,理应有点悔恨自己的无知了,也有点愧疚之前对下属的不是了,可世间哪来后悔药一说?
还是回归基本的议题吧——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你只是你,别人仍然也还是别人,而不是你心目中以为的哪个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15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他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政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军事和技术。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再来谈谈个人对曾国藩这个人的感受,他笨拙中有精明,木讷中有机警,世故中有圆滑,两个字总结的话,就是:厉害!曾国藩实在不算天赋异禀的人,考秀才考了6次;军事方面就靠稳扎稳打;处理政务敢于“下狠手”,很果决。他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道酬勤」大概是一种很好的总金额归纳吧。
再有一点深切的感受是:世事弄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里直接影响到整个的命运,人想与势斗,困难会呈指数级别的增长。这么说可能会联系到这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但确实这话属于话糙理不糙的`范畴,外卖精准捕捉到了大家懒于做饭的需求,抖音满足了大家及时行乐的快感,拼多多抓住了人们贪便宜的心理。如果曾国藩不是生在清朝,没有遇到不靠谱的领导,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番天地,然而又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了「生不逢时」。
但还有一句想说的话是:无论环境多差,请不要放弃自己,也许转角就遇到了爱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01-04
曾国藩传读书笔记12篇02-26
《曾国藩传》读后感10-24
曾国藩传读后感01-03
曾国藩传读后感06-24
(精品)《曾国藩传》读后感02-18
曾国藩传读后感必备【4篇】12-16
《曾国藩传》读后感锦集[15篇]06-23
曾国藩读后感06-21
《曾国藩》读后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