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论文通用[15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创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创业论文1
创业的潮流正在四处蔓延,尤其是大学生正在逐渐成为创业活动的主力军。而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引入到大学生创业中去,主要就是为了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创业,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获取成功的机率,所以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一些应用的有效保障。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为了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增长的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多,这就彻底打消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想法。但是伴随着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长,失业人数越来越多,社会迫切地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更多的行业,从而全面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激发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意义
(一)能够优化创业工作资源配置
大学生创业与项目管理的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和经费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提升创业项目的整体效率。在传统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经常出现由于缺乏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而造成的资金浪费、项目重复工作、项目延缓等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创业工作的最终效果。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主要以重视成本控制为主,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目标不明,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能够健全创业工作管理制度
大学生创业与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等。相对完善的创业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便于对创业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对项目成员进行绩效考核管理,为创业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能够强化创业工作负责人制度
将项目管理切实应用到大学生创业中去,能够形成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制度。在创业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负责人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管理项目成员,统筹项目实施。创业项目负责人不仅要负责内部管理,还要负责外部沟通等事务,还要负责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和质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项目负责人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能够增强创业团队内部分工协作
项目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项目的团队必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自身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实现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进一步合作沟通,从而实现创业的最终目标。而且,将项目管理切实应用到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去,能够有效克服创业项目内部经常出现的内部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
(五)能够实现创业工作全面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在客观上要求创业项目进行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全面的监督控制,不仅要监督项目中资源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等,还要保证这种监督控制自始至终处于创业项目的真格过程,这样将有利于及时地纠正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六)能够形成有效的创业工作管理模式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能够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创业项目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效率。并且进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团队的内部团结和谐,降低创业成本,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系统的创业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应用研究
二、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业中应用的保障
(一)科学的创业文化保障
在实施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宣传形成科学的创业文化保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多元化的宣传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创业观念,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宣传环节,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和创业相关的信息和具体流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二)完备的创业资源保障
首先,必须具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创业是大学生运用知识展开实践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专业的教师指导。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专门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创业教师队伍,以便于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正确的引导,进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最终目标。其次,还要具备必要的场地经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而且成员之间还要明确分工合作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就要求成员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以此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所以团队中的成员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而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从而促进创业活动的进行。再次,还需要具有科学的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项目必须进行明确分工协作,才能实现创业目标,这就直接关系到创业项目的组织问题。而相对完善的创业组织结构是成员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构建的权利责任系统,成员必须要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划分,从而有助于成员能够有效完成任务,这样就能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就能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最后,还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想要顺利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客观上必须要有健全的创业项目管理制度,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学校的重视度不足,创新创业知识的缺乏,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进而诱发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而项目管理能够通过过程控制、时间控制和成本控制等各种方式方法,促使我国大学生创业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减缓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创业论文2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0xx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0xx年增至338万人,20xx年达到413万人,20xx年、20xx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万人。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xx—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xx年为34万,20xx年达到79万,20xx年为增至144万,20xx年、20xx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难以接收更多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而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创新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的全面素质中,不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毕业生目前的主导需要就是就业,在就业问题解决不了时,创业就变成了他们的主导需要。创办一个小企业,并使其不断发展,是实现其人才价值、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实现自身发展准备了条件。在创业活动中,大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以独特的思想去突破和创新,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说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祖国的发展历史,科技强则国强,而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当前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
三、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目前,有的高校为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创业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和老师。有的学校对创业较好或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些做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只有机制完善了,才会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才会使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才会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从多个方面积极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通过创新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兴趣
首先,增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可以定期举办“创业企业家交流论坛”,“与企业面对面”等活动,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在这方面,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老师做创新创业专题客座,带领教师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使教师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便在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建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使学生意识到,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校园各种科技竞赛,充分发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科技论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课外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 这里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第二种是在高校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第三种是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体验创业。以上三种途径都是在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与企业联姻,企业走进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培养企业家精神,打造领军人物。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创业实践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论文3
一. 自我认识
我性格外向,开朗,幽默,大方,喜欢交朋友,经常在朋友同学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对自己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有信心。擅长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协作性强。虽然有时会有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情况,但是也能很快的性暴躁中走出来。
二.自我评估
我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事业型(39分)、社会型(38分)和常规型(37分)。
S(社会型):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精神病工作者、公共保健护士。
E(事业型):推销员、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
C(常规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
即适合职业为ESC:理发师、裁判员、政府行政管理员、财政管理员、I程管理员、职业病防治、售货员、商业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调度员。
三.自我分析
结合老师上课知道即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的结论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1. 职业兴趣: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第一部分我最想干的职业或最想读的
专业三项依次分别是国际导游、会计师、文化经纪人
国际导游是我从小的梦想,从小我就向往能够飞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尽管我有导游必须具备的责任心,但是这份工作也需要一定的专业语言能力,且需要一定耐心,这事是我并不具备的,也许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的改正。
会计师是我目前觉得在大环境下最适合我的专业,我大学的专业是会计电算化,对于专业知识肯定能够完全消化,在能够完全消化专业知识完成工作的情况下我还可以更上一层楼,对于会计来说考证才是最实际的,所以我在大学中的专业规划如下
文化经纪是我并不熟悉的一个专业,甚至跟我的大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职业不仅是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现代市场学,尤其是广告宣传。 要为工作坐下好的铺垫,我想在课余时间自修文化经纪人专业课程并考取文化经纪人证书,我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是隶属于宣传部门,对自己的活动宣传广告和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了解。
四.职业计划
在校职业计划(短期规划)
本人现正就读大学一年级,我的大学计划如下
五.职业发展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假如没有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应该在工作过程中转
为审计会计或税务会计等
2)职业路径评估当出现专业知识能够达标时的时候,应该会尝试做写
的行业的会计,多尝试一下。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大学生创业论文4
论文题目:
浅析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意义所在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模式进行浅析,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形成因素和意义进行议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的发展方式、等都会有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辅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政策,再加上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意识的觉醒,大学生创业现象已经在我国高校蔚然成风。尽管大学生个人创业会有上述的优势,可是由于他们在专业知识、经验、时间、精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又很难以个人的力量去进行创业直至获得创业的成功,创业团队慢慢演变成了大学生创业的新型模式。因而慢慢的摸索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崭新大陆,并对大学生的今后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社会、大学生、创业、团队、经济
近几年大学扩招以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且年增长比例仍在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待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同时社会中就业人员已经接近饱和,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加,因此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就变的非常的严峻。大学生毕业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缺乏。这是大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和现在的教育有关,不得不去面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带来的阻力和困难。大多数的公司希望你刚到公司就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绝大部分公司不愿意给予太多时间要你一点点的成长起来。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来提升自己,但是社会并不能为每一个大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机会和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于工作的要求不高但是对工资的要求却比较高,这样就存在了矛盾。大学生刚毕业就想找到一份很完美的工作、对工资有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那些相对较低的公司单位则很少予以考虑。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给就业造成困难。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建创新型国家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的发展方式、社会结构、人们的相处方式都会有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这些变化,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要就具有新思维,积极向上的人员为社会注入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也要求和鼓励自主创业。当前国内自主品牌比较少,有很多公司是贴牌生产公司,不具备自主能力,缺乏创新能力,被国际知名大品牌控制和左右,这些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只要更多的人自主创业,不断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这样就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能够创建创新型国家。
二、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于大学生来讲,创业是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对于当代的广大大学生而言,他们年轻,有活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行事不受经验束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创业者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条件。而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果从事本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辅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政策上,再加上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意识的觉醒,大学生创业现象已经在我国高校蔚然成风。但是大学生个人由于专业、社会资源有限,很难凭借一己之力,让企业走向成功,这就需要团队的力量,组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团队式创业模式成了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模式。
大学生创业团队让一些志同道合即是指拥有共同的兴趣,两个或多个人形成一个创业团队,共同的兴趣必不可少,共同的兴趣使得创业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由于大学生均为年青人思想容易融合,因此较容易接受共同的意愿,这就促使大学生创业团队较其他类型团队更为稳定。同时,在参与团队的过程中对于大大学生自身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可以不断加强对创业团队成员的价值观、人生现、道德现的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三、创业团队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使大学生创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使大学生在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以前,得到有效、先进的创业培训,实现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互动、知识的`实用性转移。创业可以让学生继续保持不断的学习,并且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如果说学校是教育学生如何学习教育学生提升自我的修养,那么创业实践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生存。经历了创业的艰难,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对未来充满希望。自主创业能缓解就业压力,能够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自己开公司、自己做老板,那么就不存在了面对工作不满意的问题,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决定自己的道路,就不在会面临就业时就业单位为难和自己不满意的情况并且解决了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连带性的解决了一部分相关人士的就业问题。这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都存在着好处。
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选择创业是对现在学生的考验对他们来说是挑战,但是同时也是一种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学生创业团队通过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和社会资源,创业的成功有很大的概率。对于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可取的,能够创造价值和实现自我。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意义
1、实现资源的共享。包括了信息资源、能源资源、市场资源等等。队员之间通过一定的协议,利用彼此的优势来达到资源共享。
2、合作可以提升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能够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企业环境熏陶和必要的实习条件、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
3、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4、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5、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实践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6、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利于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创业者。
五、结束语
培养好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我们高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正确树立将会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社会将更加充满活动,也将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更多活力。大学生在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创业团队的运行机制,如何进行组建于管理,同时还要意识到作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优势与不足,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改正自己的不足,现成良好的创业团队,使自己和创业伙伴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大学生创业论文5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尤为重要。
1、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的必要准备,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对于每一个希望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都必须首先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2、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大学生要创业,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创业目标还要有过硬的本领。专业知识就是对某一领域内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掌握的专业知识越多越深,创业活动就越能有效地开展。
3、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充满了竞争和风险,创业者要使自己的创业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必须重视经营管理。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者在管理上的体现。管理活动贯穿于组织运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是组织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4、提高人际协调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借力打力觅捷径。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人际协调能力。因为包括创业在内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社交能力是获得他人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5、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趋时避害形成合力。大学生创业项目要获得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创业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经验,如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甚至产品技术知识。而大部分青年大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很难做到全才。
6、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
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8、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
9、 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人与环境的互动过 程中,个体能够以前瞻性的思维与眼光做出预测与判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动方案,以保持与变化着的环境的协调统一,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和忍耐。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岗位的不断转换,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人们几乎始终处在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中,这就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无往而不胜。
10、对文化的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生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使得许多人产生了深深的文化困惑,难以选择和研究个体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向。这种“文化不适应综合症”,会严重损害人的创造能力和生活信心。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必须有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在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始终把实践主体包括个体、集体、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以我为主”,大胆批判和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再整合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化、全球化过程中辨清方向,确定目标,独立前行,开创一片新天地。
大学生创业论文6
摘要: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xx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xx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xx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xx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xx-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大学生创业论文7
受高校扩招与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探讨创业动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不仅可以丰富创业研究内容,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还可以扩展了大学生创业研究范畴,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创业,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有利于增加经济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动力的直接因素
(一)创业动机
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包括对独立、成就、权利、挑战、财富和社会认可的动机,通过创业动机,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创造更大的物质财富,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可以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丰厚的物质财富。[1]当前学生的价值观中,物质财富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核心,根据动机决定行为的原理,具有较强的创业动机水平是推动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动力。
(二)创业能力信心
创业能力信心是解决创业中的各种困难的保证,具有创业能力信心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自动,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面对环境挑战具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新事物时总是具备充足的自信心。创业能力信心强的人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种压力,高的创业能力信心在创业过程中更加积极、乐观,从而能够促进对困难的解决,如果具有高的创业能力信心的大学生,会付出较多的努力,遇到挫折时又能很快恢复过来,所以说,创业能力信心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动力。
(三)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是创业活动的重要切入点,改善企业的创业环境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一个是政策环境,一个是校园环境政策环境。事实上,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动力具有直接的影响,好的创业环境会提升学生的创业信心,提升创业动力。创业积极性并不高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好的创业环境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倾向。[2]所以创业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动力提升具有直接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动力的间接因素
(一)大学生特质
首先是创新性。学生要想创业具有一定的新的思想,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创新能力,初出茅庐的学子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与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与困难,要是没有创新性的方法是很难解决的,所以就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创新性的追求和创新能力,以此来增加自己创业能力的信心,提升创业动力。其次是学习精神。创业的高校大学生应有积极的学习精神,掌握到有价值的知识,即使失败都没有关系。积极性是创业家的重要特质,创业者还要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与意志,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创业能力,才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而从失败走向成功。由于大学生年轻,他们更加看重未来,因此大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自己的创业能力,提升自身的创业动力。再次是闯劲。当前,很多大学生渴望到外面闯一闯,具有勇于直前的精神,这对创业能力信心的增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动力。但是往往高校大学生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创业经验,从而降低学生创业的倾向。
(二)经济基础
学生创业现有的经济条件是其创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提升将增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经济基础越好,学生创业信心就越强,越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业动力,反之,其创业动机水平就越弱。家庭经济状况很差的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往往很差。因此,经济基础对学生的创业动力具有直接影响,而且成正比。
(三)创业经历
具有亲身创业经历的大学生不多,学生自己的、父母的、亲戚朋友的创业经历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创业成功会直接增加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增加自己的创业能力信心,也能够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创业动力。但是,失败的创业经历通过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会增加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
(四)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通过课程的改革,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高校大学生成为具有开创型个性的人才,培养他们创业实践活动所须的知识、能力。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开办企业的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水平,加大其创业的成功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动力。综上所述,在分析完影响大学生创业动力的直与间接因素,可以看出,创业动机与创业能力信心、大学生特质、经济基础、创业经历、创业教育都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动力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良好地创业教育,培养其创业能力与创业价值观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动力,还要积极鼓励和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加学生对创业的体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良成,张芳艳.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xx(12).
[2]周宪,胡中锋.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广州案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xx(05).
大学生创业论文8
一、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分析
所谓的社会网络,其实就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的网络组织形式,各节点为个人或组织。从结构上来看,社会网络由整体社会网络和个体社会网络构成。而大学生社会网络是个体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认为其是基于个体社会关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从特点上来看,大学生社会网络拥有相对单一的关系,主要包含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在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大学生为中心节点,老师、家长、同学和同乡则为分节点,依靠血缘、师生情、同学情和同乡情维持各种关系。大学生社会网络将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社会资源,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进行资源的获取,如情感支持、资金帮助、信息支持等。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分析
所谓的创业意愿,其实就是个体计划创建新企业的信念、意向和未来自觉执行该计划的可能性。大学生创业意愿,则是大学生将创业但城市未来职业的一种意愿,是大学生创业的一种动机,尽管不一定能使其产生创业的行为,但是确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先导。目前,大学生创业意愿将受到文化、教育、政策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社会网络关系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所受影响展开分析,则能更好的了解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而更好的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社会网络关系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一)研究思路
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结构特性,网络中的每个个体尽管不认识所有个体,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获得需要的资源。而任何个体的行为都会被嵌入到这种网络结构中,所以个体的意愿也将受到网络中各种关系的影响。在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大学生的行为就会被嵌入到网络关系中,所以意向将受到网络中个体关系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可以根据大学生与网络中成员的亲疏关系、熟识程度、交流情况和信任程度等因素将其社会网络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比如,亲人、要好的老师和朋友就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强关系,认识但交往不深的熟人或拥有间接关系的人员则为社会网络的弱关系。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社会网络强关系的建立显然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
(二)研究方法
为验证社会网络强关系的建立能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正面影响,还要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访谈,了解大学生与亲人、老师和朋友的关系情况,并了解这些关系为大学生提供了哪些创业信息、资源和机会,以了解社会网络强关系能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怎样的作用。在具体进行访谈时,主要对本校成功的创业团队进行了访谈,以了解这些团队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建立情况,并通过沟通交流确认社会网络关系对这些成功创业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主观的评价,以确定大学生创业意愿。在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强关系进行评价时,则从与大学生拥有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对大学生的.帮助支持度、参与支持度和情感支持度等角度展开评价。
(三)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社会网络关系强弱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创业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社会网络关系弱的大学生,社会关系强的大学生明显拥有更加强烈的创业意愿。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到了其社会网络关系为其提供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资源支持和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相对单一,所以与其经常交流的群体将对其心态产生重要影响。拥有较强的社会网络关系,能够使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从家长、教师、同学等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情感支持能够使大学生在缺少资源的状态下获得创业的信心,进而使其产生创业的意愿。例如,大学生在对创业问题感到困惑时,家长、父母和同学在情感上给予其正面的指导和帮助,就能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激发,进而使大学生产生强烈创业意愿。其次,相较于社会网络关系弱的大学生,社会网络关系强的大学生明显能够从家长、教师和朋友等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和信息,从而使其产生更高的创业意愿。从访谈情况来看,社会网络中拥有更多的创业者,显然能够使大学生产生更强的创业意愿。比如湖北武汉大学创业者黄凯与吴磊原本自同一个创业团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相互启发和支持,最终各自完成了各自创业团队的组建,分别在游戏软件和社交软件开发领域进行创业。所以,社会网络关系其实是大学生的一种创业信息和资源载体,能够使其利用自己在网络中的特殊位置进行更多资源和信息的获取,进而产生强烈的创业欲望。最后,拥有更强的社会网络关系,也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进而产生更强的创业意愿。从对大学生创业团的访谈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在创业方面首先就会考虑到资金和项目推广这两个困难。而对创业表现出强烈意愿的学生大多表示,可以从家里或通过与同学合作获得资金支持。此外,在项目推广方面,拥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则表示能够通过家长、教师和同学等关系进行项目推广。从调研结果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更强的创业动机,主要就是由于其家庭条件较好,并且拥有较强的城市社会网络关系,因此能够获得创业资源和解决项目推广难题。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加强社会网络关系的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
四、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社会网络关系将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资源,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信息和机会,所以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创业意愿。因此,高校还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大学生完成更强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的构建,进而使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得到增强。
大学生创业论文9
摘要:创业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主流,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重要引擎,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在创新创业的趋势下,文章对我国创业孵化园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职业院校构建创业孵化园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三元参与;创业孵化园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种创新创业机构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推进,不论是创新的业务范围,还是创新的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前,很多院校都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园,旨在引导和鼓励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创业。
一、我国创业孵化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引发了创建创业孵化园的热潮,其存在形势多样化。例如,大学科技图、创新创业基地等都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产业,不排除有人为了迎合政策而建立泡沫工程。因此,我国创业孵化园只有少部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大部分在规模和成效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据调查研究,许多创业孵化园未能体现创新的宗旨,如园区内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具店、服装店、精品店等,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基地并未针对项目特色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项目开展并创建企业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导致很多项目难以开展下去;对出现经营困境的项目没有专业的经营状况分析等。
二、创新创业趋势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建设
职业院校区别于研究性大学,教师、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职业院校在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的应用上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在创建大学生孵化园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园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挖掘孵化园的价值、保证孵化园的可持续有效运营才是现阶段创业基地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三元参与,保证孵化园的运营
三元参与指创建大学生孵化园需要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通力合作,将技术、管理、资金三方深入结合。要成功建设一个可持续经营、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成功孵化大批量中小型企业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需要学科和技术的深层结合,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撑。科技产业的创立需要大量的科研活动与技术创新。大学作为一个多专业、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能够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创业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尽管学校教师理论专业知识扎实,但是市场情况千变万化,在企业管理经验上与企业管理者存在区别,因此需要企业的多方参与。
(二)做好创业孵化园的定位
职业院校创业孵化园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创业孵化园,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大学生,在办学特色、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上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和学生的发明创新主要以贴近生活的实用型内容为主,高端的创造发明较少,所以高职院校的创业孵化园项目一定要做好定位。
(三)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指导教师是创业路上的航标灯,有效的指导可以减少创新创业的成本,缩短创新创业的时间,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因此,指导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创业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应是一对一的指导,而应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指导。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
1、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委员会来为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宣传。其主要职责是为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和项目论证方案,建立审批手续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授助,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和经营指导团队。
2、设立创新班,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职业院校在创建创新班时,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再从中选拔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并选取其中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成立融资小组,提供风险担保。融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多渠道地为学生争取创业资金,如企业资助、合资、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创建资金是需要贷款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赢利,借款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如何做好信用担保,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也是保障新兴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应具备一整套的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平台和一站式综合服务。例如,提供配套办公设施、技术交流平台、经营困境企业指导中心、政策法律咨询等。因此,我们应把它做为一项研究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完善,将学习、研究、生产紧密结合,多学科深层交叉运用,充分利用资源,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方法。
参与文献:
[1]郭万牛.“五位一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青年教育
[2]许朗,熊素兰.“项目参与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J].江苏高教
大学生创业论文10
一、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一)创业园设立背景
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是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就业办公室管理,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创业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学生、贡献社会、携手共进”为理念,为学校创业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实践环境,为大学生试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广西艺术学院创业园前身是20xx年6月建立的“广西艺术学院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20xx获得自治区教育厅授予的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称号。20xx年我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被列入广西高等学校强基计划项目,获得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为大学生创业园升级版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新装修的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600多平米,基本形成集创业示范基地、创客中心、创意展厅、会务中心四大功能区为一体,以创业导师团队为支撑,创业团队进驻运行的完整校园生态创业链。
(二)创业园管理体制
为加强对创业园的管理,学校设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管委会职责为:研究和帮助解决入驻创业园企业创业过程的困难;帮助协调入驻企业与地方工商财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审核创业园的发展规划,指导创业服务工作和入驻企业的创业活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职责为:负责创业园的接待工作及文秘和档案管理;负责对外宣传,制定创业园发展规划,办理入驻企业审批,专利申请;跟踪入驻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入驻企业进行年度核算;负责创业园固定资产的登记与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负责创业园的财务管理;组织各类培训、开展咨询服务;协助入驻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负责创业园的物业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组织入驻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交流活动;协调办理入驻企业高新技术及新产品认定、科技成果鉴定等手续,推荐并协助入驻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创新基金。
(三)创业园运作机制
为保证创业园的正常运作,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入驻流程》、《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同时,针对入园企业实行入园申请答辩筛选机制,根据学生提供的《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入驻项目申报表》、《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公司入驻申请表》、《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入驻承诺书》以及《商业计划书》、法定代表人简历及身份证明复印件、已注册的企业需提供注册登记有关证明等材料,组织导师团队对材料进行评审,并开展入园企业项目演练,完成对入园企业的筛选。
(四)创业园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已孵化创业团队19个,在园入驻团队9个。创业园作为高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促进着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以及大学生自我发展。学校将继续推进园区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创业园特色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特点
1.具备创业条件和优势
艺术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处于家庭经济较好,条件富裕的家庭。家里大多从事经商活动,具备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艺术院校大学生往往都有一技之长,在创业过程中不缺乏资金和技术。在艺术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可划分几类创业方向:音乐类、舞蹈类和美术类专业多以培训班形式创业;设计类专业多以工作室接设计单形式创业;播音类、舞台类和摄影类多以婚庆公司或者活动策划公司形式创业等。可以看出艺术类大学生结合专业特长以及社会需求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创业,这也是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2.创业认识不足
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如何创业、什么是创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而言,将创业想得过于简单,认为摆地摊、开网店等简单的接单形式就是创业,更多的是以工作室或者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经不起市场诸多因素的考验。熟不知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项目,不仅是解决自己的收入,也能给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根据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人群中大部分都没有完成过《商业计划书》或者《创业计划书》。
3.创业准备不足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多为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喜欢宽松自由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相对比较困难,创业者要敢为人先,披荆斩棘。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和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艺术院校在系统的创业中,涉及到的类似营销、管理、金融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以致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无法获得此类相关知识,在面临挫折和困惑时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加上艺术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好,吃苦少,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良好的应对问题能力,成为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二)艺术院校创业园的特色
艺术院校创业园与其他高校往往有着独特的地方,它承载着艺术大学生创业的艺术氛围与形式,艺术院校创业园主要由创作工坊、创客中心、创意展厅、会务中心四大部分组成。
1.创作工坊
艺术类院校创业园要紧密结合艺术专业特点,打造专业创作工作坊,提供专业制作所需要的物资,如雕塑的塑泥工作间、扎染用到的染缸、锻铜需要的打磨室、皮具制作的车间等,这些都是促使专业创新创业必备的工坊,各院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酌情建设相应的工坊。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结合专业创业的能力。
2.创意展厅
创意展厅是艺术院校创业园的`特色之一。与其他综合院校相比,创意展厅能充分展示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成果展示。我校现建成创意展厅170平米,展厅展示创业学生的作品并可以实现买卖运作模式。展厅内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格子铺展柜的形式展出创业学生在创作工坊制作的纯手工作品,二是以画展的形式针对书法、美术等专业创业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创意展厅增强了创业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关系,提供了学生创业作品展示的平台,形成了产销结合模式,帮助创业学生产生市场运动的观念。
3.创客中心
创客中心是我校创业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创客中心给入园团队免费提供了办公使用的桌椅、水电,并将创客们集中在一起。在这里创客们能互相合作,交换想法,相互学习进而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创客中心为创客们设置了会议室、演练室等,创业路上创客们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产生更多的创业想法。
4.会务中心
会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了接洽商谈平台,入园团队可充分利用公共区域与合作伙伴完成每一次合作项目的商谈。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创业园建设要有完善的服务支持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创业想法、创业场地以及创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产品落地并形成销量。在创业园的建设中,必须要有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引进工商、税务、金融等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服务让创业者明确工商注册的重要性,税务的缴交政策以及如何实现项目的融资等。
(二)注重创业导师的体制建设
艺术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是立足专业实现创业,他们的指导老师大多都是所学专业的专业任课老师,他们在上课之余能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同时一些行政老师也给了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帮扶。但是创业指导老师做的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指导创业者创业,从学校的层面并没有给这些老师提供认可,以致于创业指导老师的付出得不到收获。
(三)引进社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让创业者
“走出去”创业者需要创业实践才能真正的知道创业过程遇到的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方法。学校应搭建校企合作模式,引进创业型企业资源,带领创业者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体验并实践创业。再通过创业型企业家在实战中给予指导,帮助创业者规避不必要的弯路。
(四)搭建创业市场平台,保障创业项目孵化落地
通过举行“艺市集”、“创意集市”等创业集市活动,将创业者带入社会,体验社会实体买卖,并指导创业者如何进行销售、定价等。确保创业者能根据社会需要来创作产品,将产品落地,与消费者需求接轨。
大学生创业论文11
一、创业教育:大学生由“增压器”变“减压阀”
1.创业的现实意义
近1年来,学术界给出了四个方面的答案:一是教育结构失衡;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及其他约束性制度的缺陷;三是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的挑剔、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等外在因素;四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和就业观念陈旧的原因[2]。而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原因或多或少的都与高校盲目扩招违背了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有关。各高校“重量轻质”的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让钱老也不得不发出“中国为何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感叹!“重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平衡。“轻质”所造成的大学生“今非昔比”的现象,一方面导致用人单位不得不“挑剔”,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却没有醒悟,还沉浸在与昔日的“大学生”相提并论中。当前,想要把大学生的数量缩小到扩招前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质量。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便是在高校开展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相对而言,大学生心怀更崇高的理想,拥有更迫切的自我实现需要,具备更专业的知识、更优质的潜能、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聪慧的大脑。也即大学生创业的内在和外在条件相对更优越,他们缺乏的是正确的引导,他们需要的是接受科学的创业教育。根据前面的分析,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大部分应是符合企业家效应假说的,其创业行为必然是对大学生甚至是社会其他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行文至此,对于文章第一段提出的问题,我们暂且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创业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便是有助于其本身及相关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其创业行为与其就业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关系并非停滞于此。
2.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自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的同时,就业率却逐年下滑。近1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2年的145万人增长至20xx年的66万人,与此同时,就业率从同年的74%下降到72%,1年内就业率最低时曾达到68%(见表1)。也许,从数字上看来,就业率下降幅度并没有很大,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毕业生人数这个基数增长幅度是直线上升的。如果这些数字还不足以提高警惕,那么我们可以再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以20xx年为例,66万人*(1-72%)=184.8万人,即20xx年处于失业状态的大学生为184.8万人。根据中国城市规模按人口划分的标准,城市人口在1-4万之间即为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万以下为小城市,在2-5万之间为中等城市,在5-1万之间为大城市,在4万以上为超大城市),也即如果将20xx年失业的大学生集聚在一个城市,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全部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如果当前形势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那么20xx年我们“失去”了一个特大城市,20xx年我们又将“失去”一个特大城市,20xx年我们“失去”的会不会是一个超大城市,答案虽目前不得而知,但也绝不是危言耸听。综上所述,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扩招政策的实施造成其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这使得创业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创业有成功,亦有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业能力,同理,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就业力”[3]不足,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能力”问题。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一个有效途径便是接受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以学生创业成功为目标的,而广义的创业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其实质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大学生不应成为社会负担的‘增压器’,而应成为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在这一质变的过程中,创业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图1)。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创业教育概念,并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业产生于商业领域,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同样,创业教育在我国为解决就业问题而生,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此。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未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将创业教育完全局限于操作层面,这样一种“功利性”的创业教育观念,不仅是对创业教育的一种扭曲,更会“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引向歧途,进而导致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枯竭”[5]7。
二、“创业教育”在中国
1.从“功利性”的创业教育到“全面性”的创业教育
尽管近几年来,创业教育被越来越多地大学和学者提倡、研究和推动。但是,“就其具有普遍意义来说,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大学的教育行政、教师和学生的层面上,对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性认识尚未形成”[6]7。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素质的教育,另有学者提出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创业型人才,更有甚者提出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实施创业的全方位的指导,包括理财、营销、经营等。此类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解的着眼点是创业的技巧和技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7]18。虽然,创业教育确实包含这些内容,但这些内容却远远不能囊括创业教育的全部内涵。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者等也认识到这些观点的局限性并加以改正,但是,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仍然不在少数,或者即使思想上认识到此类观点的局限性,但在实践中又浑然不觉地走向“歧途”。这类现象在高校中尤为突出,正如席升阳教授所说的那样:“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大多还属于‘感性的功利’”[6]7。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形式,它的目的和意义远不能止步于此,我们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应当更加全面深刻。随着对创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陆续开展,我国学者开始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创业教育加以全面阐释。鉴于本文研究需要,在此想借用席升阳教授在其著作《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中所提出的观点。他是从“创业”的语义出发来研讨创业教育,并限定在高等教育的“语境”中展开,最终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他认为创业教育的内核是关注人的本质力量的培育和主体性的塑造,并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围绕其内核和核心价值观的诉求,他提出创业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特点,并建议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分为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创业实践论三大部分[6]53-54。
2.“大众化”创业教育与“差异化”创业教育相结合
大众化的创业教育是“全面性”创业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从宏观角度看,现在国家重视培养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创业是创新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队伍也日益壮大,“挖掘大学生这个最具潜力群体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仅仅能够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更是提升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8]。其次,从更现实的角度看,如前文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大学生想要从社会的“增压器”变为“减压阀”就需要接受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自我的就业力和竞争力。最后,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根据一项对全国六省市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近八成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意愿[7]19。木志荣老师对厦门大学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的抽样调查更是显示有94.5%的创业者认为创业教育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9]81。因此,不论是从国家、社会、高校的宏观角度,还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微观角度,都迫切需要创业教育实行“大众化”,尽量面向全体大学生。创业教育“大众化”是各高校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现实:不是所有人都想创业,不是所有人都能创业。这一差异化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更是明显。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有同等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他们对创业教育内容、目标的理解存在明显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各异,因而对创业教育的内容需求是各有侧重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调查发现,参加过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一般的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因为他们在实践当中发现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对接受创业教育更具有目标性,相对而言,他们接受创业教育的基础与能力也是较好的[7]19。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参加竞赛或不自主创业的学生就不需要接受创业教育。从大学毕业生的人生走向来看,选择创业的人数只占小部分,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就业,这大部分人接受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在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经调查发现,有将近7%的学生是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还有将近25%的学生则目标很明确,希望通过创业教育使自己能成功创业[7]19。对于这两大类不同需求的学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以区别对待。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大众化”创业教育的同时,对那些拥有创业热情、创业愿望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集中优势创业教育资源,使他们能够接受更有针对性的“精英化”创业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在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能够有助于节约创业教育资源。
三、创业教育在中国何以开展?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已经形成独特的规模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本身是一部恢宏的“创业史”[1]。2世纪9年代以后,美国创业教育向大众化和尖端化两个方向发展,在多样化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动下,既保证创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又保持创业教育项目的较高水准。在美国创业教育项目排名前38位的高校中,有1所高校采用聚焦模式,有2所高校采用全校性模式,还有8所高校采用前两种模式兼具的混合模式。所谓“聚焦模式”是指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经费、课程等由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学生严格限定在商学院/管理学院。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指向了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之外的学生。其又分为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两种。采用“磁石模式”的创业教育的整个项目的发展仍然依托商学院/管理学院的资金、师资、校友等因素,与“聚焦模式”有所不同的生源更加广泛,其大部分创业教育课程可适应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这一模式在保证开放性的同时,也保证了便利性,最大的弊端在于除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其他专业的教师、学生及其创业教育课程获得充分的发展。采用“辐射模式”的创业教育是指各学院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分别开展创业教育和活动,资金、师资、校友等由各学院自己负责。这一模式克服了“磁石模式”的弊端,但协调各院关系、课程设计、资金募集、师资调动都是该模式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几种模式或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或是片面注重实践,缺乏理论基础;或是盲目扩大生源数量,“一刀切”,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或是存在“精英性”、“少数化”的弊端。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借鉴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笔者试图建立在前文对创业教育内涵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层‘金字塔式’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见图2)。
整个模式的建立遵循创业活动的一个基本规律:从有创业冲动到最终付诸创业实践的人群一般呈金字塔式递减[11]112。同理,不论是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层面还是从合理开展创业教育的客观层面,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人数从思想层到实践层一般也呈金字塔式递减。首先,建立在创业精神学基础上的思想层。这一层次包含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两种软技能的培养。创业精神是创业主体进行创业实践的灵魂和支柱。通过对创业哲理、创业伦理和创业心理知识的整合,培养大学生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企业家精神与良好的道德情操[6]54。创业意识是通过对“感性的创业冲动、知性的创业认知、理性的创业理念的逻辑演进和多维建构”[6]54激发大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挖掘其善于发现“机会”的敏锐眼光。这一层次的创业教育可采用“磁石模式”,并将这一阶段的课程纳入公共课程体系,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思想层的教学与专业关系甚小,采用这一模式既不会出现专业差异的弊端,也能够整合有限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建立在创业知识论基础上的知识层。知识层和实践层所关注的都是硬技能的提升。知识层包含理论和方法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其一,创业理论主要是指通过第一课堂传授创业经济学、创业人才学、创业环境学、创业管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使大学生创业者掌握创立、经营、发展、规划企业和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变化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其二,创业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大学生传授创业方法与技巧等。这一层次的创业教育可采用“辐射模式”,知识层,顾名思义,与专业关系密切。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也为了调动各学院老师的积极性,可将这一层次的教学分散在各学院进行,各学院的课程由本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量身定做”,并纳入专业选修课程体系,采取小班教学的形式。
最后,建立在创业实践论基础上的实践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业是一种探索性行为,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创业前的铺垫式教育,实践层必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层次包含模拟实践和全真实践两个方面。模拟实践可通过创业设计、沙盘实验、模拟经营、商道大赛等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们将前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这一阶段的实践教育可在知识层的基础上继续依托各学院采取“辐射模式”。从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来看,大多数还停留在模拟实践阶段,很少有高校将全真实践纳入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来。石国卿和王桂荣提出“对于具有良好创业意识、掌握扎实创业技能、具备完善创业能力,同时拥有具备市场潜力的投资项目的学生或者学生团队,学校一定要‘扶上马再送一程’”[11]113,也即进入全真实践阶段,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借鉴的。理论上,完善了创业教育体系;实践上,既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能够从实际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进入全真实践阶段的学生数目比起思想层的学生数目会大幅下降,所以可采取“磁石模式”。这一“磁石模式”不依托任何学院,而是集中各学院的优势资源形成创业教育中心。既能够整合有限的资源,提高创业效率,也能够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第一步,在学校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这一中心独立于各学院,但由各学院的优秀教师和聘请到的“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兼职讲师”[9]84组成。第二步,该中心以行政媒介的身份为学生和青春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及社会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在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或由企业方为学生投资项目单独立项,让其独立经营[11]114。第三步,在学生创业项目运行过程中,学校一方面配备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另一方面免费为其提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服务。
大学生创业论文12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河北的企业和高职教育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也势必应在依托京津的先进创新创业理念、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身,以谋求更快更高的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连锁经营;创新创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突出了京津冀间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定位格局。同时,规划纲要的出台,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这有利于各行各业在京津冀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市场。
一、河北服务业发展面临机遇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有统计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由此可知,服务业在北京的聚焦程度较高,天津近几年快速发展服务业,河北除个别地区外,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发展规模与当地的人口规模匹配度较低,且大部分服务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且与京津相差巨大,尤其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严重不足,各项服务比较匮乏。规划纲要的实施,势必为河北服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良机,紧跟这一重大举措,为服务业提供高素质管理和应用人才的各院校均应认清形势,紧跟京津冀经济发展潮流,提前谋划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各专业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连锁经营管理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连锁经营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品牌经营,店面标准化,管理规范,统一正规的进货渠道,较高素质的连锁专业人员等,现在的连锁经营已经不局限于酒店,饮食,服饰,教育等行业,已逐渐的转向互联网连锁,农资连锁等新型领域。河北省人口众多,服务业需求旺盛,河北在新的形势下会逐渐改变粗放型的产业结构,把新型产业迅速做大。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三地势必将建设统一开放的商贸流通市场,北京会将农资供应、物流和实体交易等部分向天津、河北转移,借此良机,作为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包括连锁类的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种植、农副业养殖、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实习、就业和创业,扩宽就业道路和方向。
三、新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服务业及高职院校很多相关专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抓住此良机快速提升发展自己才能做大做强。
1。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人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能力。王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企业、服务业乃至大学生创业都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校时应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创业精英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目前河北连锁业存在的问题连而不锁,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管理体质及经营理念创新不够,统一配送比例和信息化服务不高,在这种情形下,新型产业会应时而生,例如农村连锁店建设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驱动下快速发展起来,都为我专业的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机遇。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转化就业意识,扩宽就业渠道,需要一改改过去大城市就业的观点,应该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
2。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教育。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会逐步实现网上课程共享,学分学历互认;区域内的教师、学生等的互访;可加强教研、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紧跟形势,加强与京津连锁行业协会的联系,定期参加组织的校企会议,了解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与京津开设连锁专业做的好的院校学习,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可以借鉴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加强自身专业的建设,利用京津院校的完善的实践资源,提高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形势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进连锁专业课程建设的开放化,逐步实现所以课程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MOOC、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京津连锁专业先进的知识;可以运用网络以及相关科技手段,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掌握全面的用人信息,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按京津企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利人才支撑。
3。构建京津冀一体化课程改革体系。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应与京津冀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建立课程合作研发制度,重塑职教理念,重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连锁企业需要,把职业标准要求融入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应依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明确新型产业和领域,做好自身专业设置和调整,注重对学生适应性的教育,适应更多的产业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对京津冀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京津冀域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该在长远规划的前提下,改变以往被动的观念,实施符合京津冀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均衡京津冀高校发展,增强三地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京津冀整体教育水平,并以此带动三地经济和社会的向前进步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目是逐步实施的,我定会关注发展动向,为连锁经营专业的发展寻找机会。
大学生创业论文13
摘 要: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身兼继承和发展民族大业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关乎时代发展和社会走向。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重中之重的角色。
关键词:创新创业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xx)02-0129-01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品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和作风所展示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方面的实质。创新创业品质是一种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实践出新的、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成果。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其核心要素表现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三个方面。
1.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精神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以所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前提指导,建立创新创业价值观,开发出更多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独立性的新思路新见解新模式。
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精神、发散思维等创新思路,使我们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可以如鱼得水、另辟蹊径。
2.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创业者对现有条件的不满足,并由此产生的最新的要求、愿望和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赖以展开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
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他要求大学生有敢于开拓、勤于思考、勇于承担的精神。同时要求大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把握创新时代的新机会、迎接就业局势的新挑战,以创业意识对待工作,并以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要求自己,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3.创造能力(creativity)
创造能力一般表现为发散性思维,而聚合性思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创造能力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而且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有密切关系。创造能力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更善于运用侧向思维方法和求异性思维方法,应更具有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预见性,应把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相结合,更加有的放矢的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途径
1.注重个性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业意识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开展个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行为的教育指导。 探索最大化挖掘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我们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具有创业激情、创新头脑的高素质创业培养人才在高校中不可或缺。鼓励高校教师走到高新技术企业中去,学习和提升自我修养,培养和激发创新潜能。更要在政策上鼓励具有创业精神的老师,真正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去,培养一批创业者兼学者的优秀教师队伍。
优化师资结构,可以学习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经验。将社会优秀创业人才聘请到学校,成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相辅相成,可以弥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缺口,更可以大大提升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优化师资力量。
三、学校助力创业,校内市场成学生创业孵化器
客观来讲,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创造性、多变性、无法预见性、风险性等特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难点集中在:创新意识虽高,实际创新比例却偏低。学生创业的科技转化率低等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指导和帮扶。
利用大学科技园,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区是国家创新产业的重要构成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科技园可以向学生提供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帮助学生快速走出懵懂与迷茫,分析创业形式、强化创新观念,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提供必要保障。
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创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经历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项目的自主研发与推广之后,大学生走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上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和困扰。企业孵化是所有科技园的基本功能,但是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孵化服务就必须更加具化和深入。大学生创业企业往往需要跟多的关注和扶持。这是一条创新创业的必经之路。学校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上,学校要秉承教学相长,理论紧密联系时间的原则,深入探索,积极跟踪指导。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走向社会。
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就业这个重中之重的社会问题。广大大学毕业生是否可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能否承担起振兴民族伟大使命,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全面切实有效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创业挑战作为新的人生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帮助,让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走的更稳、更好。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对高等骄阳也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
大学生创业论文14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就业问题。在就业中,创业是一条良好途径。大学生创业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因此,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并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建设创业园的过程中,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使学生可以根据创业教育系统进行创业,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系统的创业知识增加创业的筹码。本文就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分析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1、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提供的支持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因此高校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帮助创业园区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有配套的课程设置,另一发面还要配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均强大的教师,为创业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1.2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支持大学生创业,各项创业活动必不可少。这些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开设创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既可以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最佳体现。1.3提供软硬件支持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软硬件支持,具体来讲,需要学校对园区进行必要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软硬件一应俱全。第一,在硬件方面,需要为大学生开辟可以实习、实践的场所。如各种办公区,生产区,研发区,实验区等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如各种将废置的办公楼打造成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供学生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节省成本。第二,在软件方面,需要侧重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创业提供明确的指导,把握创业机会和创业目标。第三,在资金方面,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资金支持,使大学生可以放心创业。
2、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2.1创业教育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创业教育理念落后,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许多学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而是作为教育的附属品,缺乏完善系统的体系支撑,导致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并不能充分接受到有用的信息,难以有效提升创业能力。
2.2创业项目含金量较低
我国高校的创业项目含金量较低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每一个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园中的各种创业项目都给予了一定的厚望,他们渴望能够通过这些项目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由于创业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即使大学生有完善的创业计划,也无法通过充分的资金实现个人抱负。考虑到实际问题,大学生一般都会选择技术含量较低、投资较少的创业项目。这样就会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2.3缺乏足够的软硬件支持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软硬件支持。由于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就会受到诸多限制。尽管许多高校在软硬件的建设和支持方面加大了力度,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许多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考虑不完善,有些创业项目不需要,有些创业项目需要却没有对应的软硬件支持,这就导致了浪费。在创业指导方面,许多学校的工作也并不完善,并不能为大学生提供明确的创业指导,使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迷茫的情况。
3、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改进对策
3.1改变创业理念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理念很重要,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高校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跟随市场的形式和时代的变化进行创业教育,力求使学生能够根据先进的创业理念掌握最前沿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3.2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由于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因此在这一点上要高度重视。学校上下都要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创业的情况制定计划。
3.3完善师资队伍的配备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实践技能。同时,在招聘教师时,要选拔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创业教学,保障创业教育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4构建创业保障平台
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因此,高校需要明确创业园的定位和功能,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运营保障大学生创业园顺利建设和管理。创业园建设需要重视制度和组织,改变教学理念,将创业园区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要确保园区的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各司其职,以健全的制度保障创业园建设和管理有条不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且,这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创业园中可以学习到关于创业的理论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实践,从而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学校要及时发现创业园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园区建设提供充分的支持,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学生创业最坚实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关奕檬.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的调查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91-94.
[2]李桂付,程友刚,吴建国.高职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xx,01:98-100.
[3]曲国丽,刘聪.经济发展潜动力型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原则与标准界定研究[J].经济视角(下),20xx,10:154-155.
大学生创业论文15
创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类自在地球上站立起来的那一刻起,便以拓荒者的步伐,踏上了创业的路程。我们居住的星球,原来是一穷二白的,除了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正是由于人类的创业活动,才使它变成了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的家园。创业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它使人们富有、社会繁荣、国家昌盛。我们在生活中享受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无不是创业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创业必须要贡献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财富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创业并不是只靠努力只靠拼搏的,它还需要智慧!还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去创造!
巴黎有一个年轻的画家,他倾尽家产,在巴黎著名的艺术街上开了一家画廊,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条艺术街很有名,许多大腕画家都在这里展示作品,不少价值不菲的艺术品都是在这里被买走的。画廊开张后,年轻的画家才发现:这条艺术街上已有太多的画廊,除了几十家装饰特别讲究的知名画廊外,像他开的这种小画廊根本没有什么人光顾。苦苦支撑了几个月后,画家决定关掉画廊。关门前的这天下午,心情烦闷的他来到街头一家小咖啡馆。望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客人,他一声不吭地喝着咖啡。他发现,这虽然是一家小小的咖啡屋,客流量却相当大。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何不在艺术街上开一家咖啡屋?
一周后,艺术街的一个角落出现了一家小小的咖啡屋,虽然并不显眼,但咖啡的香气足以吸引过往的行人。当人们走进咖啡屋,坐下来喝咖啡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咖啡屋的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边品尝可口的咖啡,边欣赏动人的画作,客人们陶醉了。
年轻画家的咖啡屋在艺术街上一炮打响,门庭若市。来喝咖啡的客人中有不少艺术品投资者,纷纷问起这些作品的来历。不久,“咖啡屋的老板竟是画家”的消息在艺术街上传开了,年轻画家的咖啡屋名扬巴黎,他的作品被抢购一空。
年轻画家一开始“出师不利”,是因为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在对手众多的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经营没有特色,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幸运的是,画家后来找到了不寻常的经营策略,利用咖啡屋来聚拢人气,利用“咖啡屋老板兼画家”的身份来吸引眼球,最后名利双收。
同学们,我想你们听了这一个故事,感触一定很深吧!对,没错,每个人的创业过程中难免碰壁,这时候切莫硬钻牛角尖,不妨换一个角度,说不定就能闯出一条生路。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创业者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一个创业者也必须有一种不灰心,百折不挠的精神。因为创业是一件残酷的事情,1%的成功者是从99%的失败者身上跨过去的。而不成功的原因可能也并不是因为创业者不够聪明、不够优秀,而只是运气不好,时机不对。古人说“未思进,先思退”,创业过程尤其是这样,所以,创业之初首先要对失败有思想准备,要考虑失败比考虑成功多!
同学们,虽然今天的我们只是一只只小小鸟,但是明天的我们就是展翅高飞的雄鹰,让我们一起放飞心中的创业梦吧!
【大学生创业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论文05-16
【精选】大学生创业论文05-19
大学生创业论文题目12-06
(热门)大学生创业论文05-19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论文01-1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03-23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精品]07-20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05-26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02-16
关于大学生创业论文(合集)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