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报告

时间:2024-07-20 14:14:27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研究报告15篇(精华)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研究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研究报告15篇(精华)

历史研究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姓氏是“孙”。可是在班里加上我也只有两个“孙”姓,身边也几乎没有人是“孙”姓。所以我想知道“孙”姓是怎么来的?“孙”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孙”姓在我国是不是很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孙”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上网搜索资料

  三、资料整理

  “孙”姓的来源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孙”姓的历史名人

  1、春秋战国时的.孙叔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

  2、孙阳:(生卒年待考),字伯乐,秦国人。著名相马大师。

  3、战无不胜的孙将军,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军事家,被古今中外奉为“兵家之祖”。

  4、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后裔,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家,著有《孙膑兵法》。

  5、“药王”孙思邈,又号孙真人,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著有《千金方》。

  “孙”姓的现状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孙姓分布

  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都有孙姓分布。其中以东北三省,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为多。在新版《百家姓》中,“孙”姓排第12。

  四、研究结论

  1、“孙”姓是多民族改姓。并且“孙”姓人口不算少,只是我身边较少。

  2、历史上“孙”姓名人辈出,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十分努力,才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3、新版《百家姓》中,“孙”姓排第12。

历史研究报告2

  在班里,有许多同学姓“刘”,可我很好奇“刘”姓是从什么年代诞生的?他又有怎样的历史呢?于是我写了这个研究报告!一、调查方法。

  通过上网查资料。

  通过报刊得知刘姓的`历史。

  通过书籍得知刘姓名人。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历史研究报告3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据《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

  1、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赵郡:邯郸一带,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晋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4.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5.中山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6.广汉郡:汉时置郡。汉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广汉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7.襄城,战国时魏邑,秦置县。历代因之,清属河南许州。

  8.江夏郡,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

  9.梓潼,古县名,汉代置。为广州郡治,蜀汉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县。

  10.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天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

  11.梁国,汉高帝将原来秦代的砀郡改为梁国,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12.南阳郡,战国时秦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四、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历史研究报告4

  一、写调查方法

  二、写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三、写结论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姓和氏的区别: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2、以国名为姓氏。

  3、以邑名为姓氏。

  4、以乡、亭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历史研究报告5

  一,提出问题。

  我经常从诗篇散文,文章,小说常看到张的姓氏,于是我和我同班几个姓张的同学展开了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于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名人。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张姓名人故事。

  张起源

  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1999年我国在昆明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内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张姓源于濮阳”。

  4、根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汇编的《河南大姓的故乡》地图显示: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其中张姓、姚姓源于濮阳。

根据:

1、史实依据。

  2、文物遗址。

3、族谱记载。

4、依据当代研究成果。

  得姓始祖

  张姓始祖-张挥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张姓名人

  张飞:三国时蜀汉大将,

  张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

  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南召县人。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姓人口总数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手拉弓绷紧弓弦,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这个星象的排列形状就像弓一样。宋朝时期,中国姓张的人有490万人,是宋朝的第三大姓。在明朝的时候,张姓人口数量为560万人,张姓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第二。在宋朝至明朝的600年间,张姓人口分布主体由东北向西南迁徙。从宋朝至今的1000多年中,中国姓张的人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20xx年中国张姓人口数量为8480万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张姓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第三。

历史研究报告6

  一、问题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范,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范。“范”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范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范”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范”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或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范姓的来源范姓出自祁姓。据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

  后迁鲁县,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奔晋为师,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姓。

  历史人物: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祖籍邠州;南宋文学家范成大;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

  现状:网络查询范姓人口情况据统计,目前范姓人口总数460万,排名51位。

  四、研究结论

  1、范姓,尊范武子(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追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往上可追源到黄帝轩辕氏及少典氏。

  2、在历史长河中范姓人才辈出。有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范仲淹,春秋末期著名的谋士和实业家的范蠡,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的范增,侍奉过清太祖、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四代皇帝的.范文程,东晋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的范宁,曾任东阳太守的范汪,还有南宋的“四大诗人”范成大,和东汉名士,中国古代廉吏典范的范丹。

  3、范姓人口总数为460万,排名在全国第51位,占全国人口的0.37%

历史研究报告7

  一、问提的提出

  我们家一家六口,除了妈妈和奶奶之外,我家的全部人都姓唐,我们家乡的村子里也几乎都是姓“唐”。“唐”姓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关于“唐”姓究竟在我国姓氏中占怎样的位置,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唐”姓的`历史和发现做了一些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唐”姓来源:皇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帝尧,姓依祁,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迁杜国,称唐杜氏。

  “唐”姓氏史名人:唐顺之,江苏武进人,明朝散文家,观至右金都御史、化凤阳巡抚。“唐宋派”人物之一。

  “唐”姓现状:当代唐姓人口已达101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约占人口的0.65%从明朝至金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1010余万,约19倍。

  四、研究结论

  1、唐姓起源很早,传说,舜帝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说以被称为陶唐氏。

  2、“唐”姓是中国姓氏排行25位大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65%,唐姓遍布天下。

  3、今唐姓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这6省唐姓占全国唐姓人口60%。

历史研究报告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吴,我们学校也有好的姓吴的,那吴姓的`来源是什么?历史上姓吴的名人、诗人有哪些?现在我国人口中有多少个姓吴的,吴姓排名第几?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对“吴”姓的历史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寻

  3、询问别人

  三、资料整理

  来源:吴姓最早起源子黄帝姬姓,发源地是河南兵凌市虞城县,古代吴姓主要分布于陈留郡、濮阳郡等地。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名,20xx年大陆地区吴姓人口约2780万人

  历史:有《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战国时的军事家吴起;

  名人:秦末起义领袖吴广;智多星吴用;明末清初吴三桂……

  现状:吴姓在百家排名第六,在中国大陆是第九大姓,1。王2李3张4刘5陈6杨7黄8赵9吴

  四、研究结论

  1、吴姓起源于黄帝姬姓,发源地是河南,人口总数不确定,约有2780万人。

  2、历史上有关吴姓名人很乡,有著作《西游记》的吴承恩,“画圣”吴道子……

  3、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位,在中国大陆是第九大姓。

  我为吴姓名人感到自豪!

历史研究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这姓李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上总共有多少姓李的人呢?历史上有多少姓李的名人呢。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李的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李姓的来源和李姓历史名人。

  三、结论

  1、李姓来源的说法共有九种之多,最多的说法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外族的改姓和指李为姓。

  2、李姓名人层出不穷,有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战国

  时期水利专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们为李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

  4、我们广东李氏源于李世民后裔。

  李姓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超过8700万人。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几乎遍及全世界。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李姓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从东汉开始,李姓陆续迁徙西南,分布于四川、广西一带。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在长江以南仅分布部分地区。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了将近300年,李姓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另外,凡有功于唐朝的人,均被赐与李姓,这样大大扩充了李姓人口。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进入福建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河南等地方直接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顺等政权。另外,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清代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等等。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麽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後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後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後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後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後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历史研究报告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丁,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丁,“丁”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丁”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丁”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丁”姓来源:历史上的西域(今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人很多,进入中原文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土传》:“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碌丁,又有从兄土雅漠丁,不知何义,后世逐以鹤年为丁姓。”

  “丁”姓历史名人:丁士美,准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状元。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丁度,祥符人,北宋文学训诂学家,官至端的殿学士。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字。

  “丁”姓现状:目标,丁姓在我国姓氏人口牌型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大姓之一,人口约五百七十八点四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六左右。

  四、研究结论

  1、定性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大家族古代很早就有了丁姓。其间,丁姓光祖发迹到衰败前后共五百余年。

  2、在历史的长河中,丁姓有很多人才,如宋代大臣黼,中共党员丁福顺和丁文,诗画家丁宝书,现作家丁玲……

  3、“丁”姓是当代第四十八大姓,总人口共五百多万人。

历史研究报告1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那么“王”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要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可以查阅书籍和网络。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类别内容

  来源王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代表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哲学。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

  历史名人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唐代的王勃与杨桐,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唐朝的王维是著名的诗人、画家,并被誉为“诗佛”;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现状王姓的现状,王姓属于三大姓之一,遍布全国各地,这就是现状。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王姓历史上是排第八,但是现在姓王的比较多,是属于前四的大姓,所以说王氏王姓家族还是比较旺盛的。

  四、研究结论

  1、传说“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2、历史上,“王”姓名人辈出。有“书圣”王羲之、初唐四杰之一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伟、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亮眼的光芒。

  3、现在姓王的人比较多,是属于姓氏前四的大姓,所以现在王氏王姓家族是比较旺盛的。

历史研究报告1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王,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王”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上网查询。

  三、资料整理

  1、从来源说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由三横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作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2、从历史名人说

  “王”姓名人来自各个领域,有王诩、王维、王羲之、王安石、王淦昌、王昭君、王勃、王昌龄、王守仁、王铭章等。

  3、“王”姓人口数量

  王姓人口情况统计。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97.4%。

  四、研究结论

  1、王姓来源复杂,派别胜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天子之后代多以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

  2、在历史长河中,王姓人才辈出。有女中豪杰昭君,唐代诗人王安石等。

  3、王姓是当代中国人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

历史研究报告13

  “马”姓的来源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得姓始祖,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

  马姓名人

  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汉末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马超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其入京为官,但都被拒绝。马超在刘备称帝后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但未能实现。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相近而稍晚,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病逝于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马远

  马远(生卒年不详),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家。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马姓的现状

  马姓是当今中国排名第19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一千多万。

  研究结论

  1、回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创始人穆罕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明代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甚至有人称穆罕为“马圣人”。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再加上“马”姓是皇帝赐姓,回族又不似汉族那么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

  2、在历史的长河中马姓人才辈出。有三国英雄马超、南宋画家马远、元年末明初画家马琬、明末农民起义将领马进忠、清初史学家马萧、中国教育家马相伯、中国考古学家马恒、中国戏曲家马致远。

  3、马姓是当代中国第十九大姓,人口众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有一千多万。

历史研究报告14

  一、提出的问题

  我的妈妈姓黄,妈妈的亲友也都姓黄,黄姓是怎么来的?黄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姓黄的名人有哪些?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所以我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从夏朝2148年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经历1500年的古老黄国被楚国所吞并。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历史名人:

  黄姓在历史上的名人,第一个让我想起的就是三国东吴名将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黄盖。最让人记起的是那句有名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黄歇战国时,楚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著名政治家。楚考烈王时任令尹,封地淮北12县,门下食客3千。

  黄飞鸿,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现状: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2%

  四、研究结论

  1.黄姓的来源有许多种说法,上古时期,火神祝融之子陆终建立黄国,后来黄国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各地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得姓始祖。

  2.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分布极为广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3.历史长河中黄姓人才辈出,三国名将黄盖,黄忠。一代宗师黄飞鸿。海南岛纺织家黄道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总理黄菊……

历史研究报告15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陈”,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陈,“陈”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陈”的有哪些?现在姓“陈”的有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查询百度。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陈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来源的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第一个真正出现的陈姓,是在周朝时期。陈姓源于妫(gui)姓,是舜帝的后裔(yi)。周武王灭商建周后,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他将长女大姬,嫁给舜帝后裔妫满为妻,赏封陈地,建立陈国。妫满治国有道,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成为闻名的礼仪之邦,强盛了很多年。其后他的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妫满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2、历史名人

  1、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妫跃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其后裔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2、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3、陈后主: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3、现状

  据20xx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xx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2]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四、调查总结

  1、陈姓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第一个真正出现的陈姓,是在周朝时期。陈姓源于妫(gui)姓,是舜帝的后裔。第一个妫姓是妫满。后来妫满治国有道,其后他的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陈氏,并尊妫满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2、历史上名人有陈完、陈胜、陈后主等。

  3、陈姓在20xx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历史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历史研究报告02-21

历史研究报告[经典]06-04

历史研究报告06-03

历史研究报告[必备]06-04

[通用]历史研究报告06-04

[精]历史研究报告07-20

【精】历史研究报告07-20

历史研究报告15篇02-07

关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6-04

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