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

时间:2024-07-22 18:34:17 科技 我要投稿

[实用]科技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技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1

  2100年,科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几乎已经全自动化了。

  早晨,闹钟滴滴答答地响起,我伸了个懒腰,可眼睛还是不想睁开。这时,床像摇摇车一般,疯狂地摇动起来,我连人带被子直接被抖到了地上。起来后,我往嘴里含了一颗类似药丸的圆球,再漱漱口,把水吐掉,牙就刷好了。

  一起床,机器人就端来了早餐,这是昨天晚上我按照自己的喜好点的,肠粉、米糊、果汁、牛奶、面包……香气十足,煎鸡蛋还是流心的,令我胃口大开。

  吃完早餐,我就要去上学了,现在不用带厚厚的书了,资料全都保存在薄薄的电脑里,上什么课,直接打开文件就好了。做笔记也特别简单,写什么内容,排列成什么样子,只要展开想象,一眨眼的功夫就会出现在电脑上。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让我们的学习效率高了很多,也更加轻松了。

  放学回家后,我开始在电脑上写作业,不用担心近视,因为防蓝光眼镜可以派上用场。晚上,小机器人已经帮我做好了可口的.晚饭。吃完饭,只要把碗放到厨房里,洗碗机会自动洗刷干净,并晾干,再放进消毒柜里。

  晚上睡觉前,小机器人提醒我点好明天早上的早餐,我点了最喜欢的瘦肉米粉,然后它开始根据我的喜好播放舒缓的催眠音乐,听着乐曲,我感觉十分舒适,不一会就沉入了甜美的梦乡。这个时候,小机器人检测到我睡着了,自动停止了音乐的播放。

  周末时,我想去别的地方玩,跟小机器人说一声,它立刻帮我购票,还给我推荐了一些人少、好玩的地方,十分方便。

  科技生活就是这样,只要你想,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科技论文2

  第一,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选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包括五个方面:首先,要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一般来说,在各个学科里面总是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注意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选题的盲目性。在国际关系领域,在经济领域,在法律领域,在医学领域,在农业领域、环境保护领域等,可以说,选择亟待解决的课题犹为突出。换句话来说,这些学科领域的学生在选题的时候,目光首先要盯住亟待解决的问题。象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面对着我们这个地区,这个行业,在环保上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回到教育战线上来说,前不久我参加了五六个教育硕士的论文答辩。我觉得他们的选题都不错。一个是选择了一个关于教材的问题。

  现在各种教材涌现,如果教材编的好就有利于教育改革,这是教学的基础;如果教材编的不科学,那么老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会花很大的代价,而收效会很小。所以,很多硕士选择教材的问题。还有一些硕士选的是教学方法的问题。随着教材的变化,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进。我不太清楚,我们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有没有参加工作的老师。如果有,不妨结合自己的实践选一些自己有体会的题目。比如,有的老师写的是《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会》,然后针对新的教材,提出语文备课的五个要决。从教学的角度上,还有一个论题是这样的,《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行评价的探索》,提出怎么进行评价的问题。评价本身很重要,评价的得体、科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都是需要大家去研究的。

  作为中文专业,与经济、法律等专业相比较,显得就不那么迫切。当然也不是没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还是跟社会的接触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作为中文的学生的可以遵循如下的原则:第一,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的一部书《阅读鉴赏评论》里面举了这样的一篇范文《汉字构形理据和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这个论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大家都在探索,探索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探索到一定的程度却没有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探索越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权威性的人士,就必须要认真去思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的来说,终归有一个真理。这篇文章就是在自己的思考基础上,把混乱的状态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独到的见解。

  还有一篇是王魁今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质的探索》。对外汉语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义,如果这个定义没有科学的定位的话,对外汉语教学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位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了自己本身的看法,从教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几个学科交叉思考以后,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怎样定位。通过以上所说,我们想说明的是中文领域也不是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看你平时对自己专业领域里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观察了。总体上来说,我们本科生的阅历少一些,实践经验少一些,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选题难度大一些。但原则上有这样的一条原则。那么你能够做更好。如果你不能做,那么我们可以换角度切入。

  第二,要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

  的第二个原则是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都将使学科领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这一类的课题很重要,值得我们去选,也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学科里的一些新发现、新创造,我们刚才提到的几篇本科生的论文,比如《中日古典诗歌与时间》等,从亟待解决的角度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你今天写和若干年以后写没有什么迫切性。但这里存在着新的发现和新的创见的角度。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来讲,可以在这个方面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有个学生写的是《人格意识的升华——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个是从人格角度切入的。还有个学生是评论毕淑敏的,《反思与探索》,是从毕淑敏艺术审美特点切入进去的,依据审美诗学来分析毕淑敏的《预约死亡》。这些都是新的角度和问题。还有一个是《拆卸七宝楼台——新批评派的诗歌语言研究》,还有《从牡丹亭到后二梦——试分析1598到1601年间汤显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在科研领域别人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他就进去研究一下。还有《一切但求心安——对妙峰山朝拜人群的`心理状态的社会调查》。这是一个调查报告,不一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对社会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第三,要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

  的第三个原则是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科学发展有不平衡性,科学研究也就有不平衡性。就科学内部来看,研究也常常存在不平衡。从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全局出发,凡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空白处,都可以成为我们选题的对象,去加以研究,去填补这个空白。这方面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提供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这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相似的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老生常谈,也可能是一个空白,需要大家来赶快进行研究和探索。

  比如现在的SARS,它的病因是什么,如果能够研究出来,那么在传染病学这方面就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同时,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快研究,当然要遵循实际研究的规律,不能因为要速度,而违背客观规律。对于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我想难度大一些。因为要做填补空白的工作需要有经验。不是光有知识就行的,需要大量丰富的经验。因此,你了解这个的原则就行了。等将来你成为硕士、博士的时候,你再去从事研究填补空白的工作,可能就不会力不从心。这是第三个选题原则。

  第四,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

  第四个选题原则是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在文学领域里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在古典文学里,好象什么都研究透了,你没有什么可以研究了。实际上,你仔细思考一下,后人的研究有后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也有后人研究的局限。你就可以在这样的夹缝里,你看一看有什么样的课题可以供自己去研究。在我的《阅读鉴赏评论》所收的范文里有郭预衡先生的《论欧阳修》。这篇文章就是纠正通说的。以前的观点,大家已经公认了:欧阳修是一个保守派,这是定论了。郭先生是专门研究古代散文史的,他在研究散文史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以前的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欧阳修来说是太不公平了。他认为欧阳修是一个光明磊落、敢说敢骂的人,不愧于一个正直的文人。他读遍了欧阳修的文集和专著发现欧阳修不仅是开一代风气,有几代影响的大作家,不仅诗词文赋都有突出成就,不仅在经史子集都有独到见解,而且是一个很有胆识,难进而易退的政治家。郭先生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后,发现他是这么一个人。

  所以他说我这个看法同这些年来对欧阳修的观点可能有些出入。因为在同时期评论北宋的一些作家常常都以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来作为衡量的标尺。那时,大家认为欧阳修是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的,以这一点马上就给欧阳修扣了一顶保守派的帽子。郭先生认为不应该这样,将已经成为通说的这个观点,通过这篇文章进行了拨乱反正,提出了他不是个保守派,而是个改革家。观点很鲜明。第二个论述角度是说欧阳修“师道德而能文章”,这是说欧阳修不仅是个政治家,他的文章写的也很不错。这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第三个角度是说欧阳修“博古通今”。第四个角度是“余时作诗人”。说欧阳修是个大诗人。郭先生的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就是认可了郭先生的科学评价。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纠正通说”。

  第五,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

  下面我们讲第五个选题的原则是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什么叫前说呢,就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验证过的,已经得出结论的,但是经过你的研究认为它不够完善,不够完全。你应该去补充它,使它更具科学性,更完善。这个原则,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对大家本科生来讲是难了一点,这条原则我们记住它,等将来学识上、阅历上提高了以后再来考虑它。以上我们所讲的五条原则是从客观上来说,真正要选题的时候是要把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来考虑的。你可能觉得某个题目特别好,特别愿意去研究它。

  尤其是第一条原则很重要,要是这个问题早一点解决,可能这个论题的价值就特别大,也有一定的贡献。我个人来看,真正要写好一篇论文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要考虑社会对你的需求,这样容易使你的论文产生社会效果,甚至是经济效果。第三个问题的第二方面是要考虑主观性,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开展的课题。选题考虑科学价值的原则是以上讲的五个原则。但是仅仅从客观需要上去考虑选题是不够的。每个毕业生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要看自己是否对选题有浓厚的兴趣(要注意是要有浓厚的兴趣),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另外要考虑论题的大小难易度是否适合自己的研究能力,自己搜集、占有材料的条件是否充分。另外考虑到能否得到导师的指导,你研究论题的时间是否充分。这一点很重要。现在一般的学校都给学生半年多的时间去选题写论文。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选题的一个最佳的方法。

科技论文3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积极作用。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生物技术专业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青海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实践效果,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生物技术专业;构建;培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靠大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无疑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阵地。但从近年来看,大规模扩招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加之我国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甚至缺乏等不足。因此,如何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当前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在医药学、农牧学、园林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工作岗位青睐于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就迫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除了在相关理论和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外,还专门在大学二年级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后,结合专业实践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以组团形式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或自主申报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笔者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之一,全方位地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工作,颇有一些体会,本文就谈谈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和初步培养实践效果。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

  (一)科技兴趣小组

  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因为志趣相投而组建成科技小组,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海洋兴趣小组,曾经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共青团中央的大力支持,每年展开海洋知识竞赛等活动;插花花艺兴趣小组得到了青海省花卉协会的大力支持,多次主办了省、校级大学生插花花艺比赛,参与了20xx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内插花花艺比赛和20xx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室内)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此外,还有环保兴趣小组、网络兴趣小组。在这些科技兴趣小组中,既没有老师的严格监管,也没有绝对的学术权威,唯有的是成员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和自由平等的氛围,这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优势,在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素养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社团

  本着“共同缔造校园文化,携手保护自然环境”的服务宗旨和“让我们的‘蓝眼睛’,蓝色而不再忧伤,美丽而不失和谐”的服务理念,我院于20xx年9月成立了大学生“蓝眼睛”协会。该社团以国家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立足于服务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致力于“青海湖湿地保护”、“母亲河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公益环保活动,用大学生饱满的热情,成为新时代的“绿色生力军”。经过十多年的风雨拼搏,现已成为国内高校知名学生社团,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中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省级优秀社会实践服务团”、“青海省保护野生动物先进社团”等。

  (三)科技项目团队

  青海师范大学自20xx年实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制度以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积极组团申报项目。截止目前,已成功申报了近30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药用植物独一味的植物组织培养”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种大小鼠固体制剂的灌胃器”获青海省20xx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二等奖,“湟水河水质分析与检测”项目于20xx年获共青团中央资助10万元,这是我校获共青团中央资助的首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此外,学院以生物技术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为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同时,也鼓励每个老师围绕科研项目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涵盖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充分利用老师的科研项目平台和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项目团队。这些团队的构建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四)校企所合作团队

  以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当今高校的发展方向。近3年来,学院在“校企所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互利共赢为目的,与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十余家企业及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企业、研究所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围绕企业或研究所的特定研发项目“,教师+学生”组成技术团队进入企业、研究所,帮助其提高产出效益。此外,学院正在与西宁市城南某社区协商筹建“教学—科研—社区”三位一体的科创团队,如果该团队能成功组建,则会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服务功能。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

  (一)实施导师制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与热情,学院经常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以及专业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的讲座,介绍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学院还专门设立本科生科创导师制,对学院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实行了本科生科创导师聘任制度,每5年为一聘期,导师的指导工作纳入年终工作量量化考核中,激发了导师的积极性。在科创活动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制,导师可以选择学生,组成科创团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或指导学生申请科创项目,从专业思想引导、科学作风养成、科学技术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科创导师,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在导师的点拨下自主申报科创课题。自20xx年学院实行科创导师制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有20余名教师担任本科生科创导师,1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30余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申请了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团队目标

  团队目标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它能使团队成员在心理上彼此认同,产生一体感,增强集体意识,从而产生团队精神。学院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在导师和学生工作组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能力等,制定能鼓舞人心的切实奋斗目标,并把目标具体分解给每位团队成员,使每位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和工作,并迸发出行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为团队目标而努力。

  (三)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

  生物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为保障。学院通过以下途径以尽量满足大学生科创所需物质和资金:开放实验室。学院目前有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动植物资源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中韩野生花卉资源研究所和青海省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大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以随时进行使用。依托青海教育厅、青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科创团队成功申报科创项目后,获得相应经费资助。学院引入了各种类型的创新基金,如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导师科研项目经费资助。近3年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创团队已获各类资助达20多万。

  (四)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科创团队维系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否要立项,如何资助,如何考核,怎样奖惩等一系列事宜都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使其有条不紊、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学院在学校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科创团队的良性发展。此外,学校、学院设置了良好的奖励机制,既有团队奖也有个人奖,既有精神奖励也有物质奖励,譬如:学院将参与科创团队的成员按其贡献大小,在年终操行评定中加一定分值;获得科创奖励的同学优先推荐攻读免试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按照论文级别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奖金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使我院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申报与获批的数量每年位居学校前列,获奖人次也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已有近30个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得学校资助,有12篇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

  作者:王慧春 王文颖 杜军华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小兵.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2]郑明涛,刘应亮,罗颖,卢其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J].广东化工,20xx,41(24):153-154.

  [3]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彭琼,黄秀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31(6):85-88.

  [4]王慧春,王文颖,杜军华.基于开放性实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xx,(16):212-213.

  [5]唐杰,林立,刘家芳,李海娜.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15(3):76-78.

  [6]王玉林,朱慧玲,袁锋伟,蒋彦,谢静.机电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87(3):53-55.

科技论文4

  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呢?姐姐说没有,爸爸问“你见过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做起实验:

  我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它们毫无反应。

  我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是不是刺鼻的'葱香气味吸引了蚯蚓?

  我又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

  实验做完了,我还是没明白,再去问爸爸,他说:蚯蚓长期生活在黑暗的土壤里,眼睛已经退化了,但头部前面有嗅觉和感光细胞,所以能探路和寻找食物。噢,蚯蚓果真没有视力。

科技论文5

  不久前,美国公布了一份长达35页的《20xx~20xx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该报告是在美国过去五年内由政府机构、咨询机构、智囊团、科研机构等发表的32份科技趋势相关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通过对近700项科技趋势的综合比对分析,最终有以下几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

  物联网

  在20xx年,最保守的预测也认为将会有超过1千亿的设备连接在互联网上。这些设备包括了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汽车以及服装等。它们所创造并分享的数据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场新的信息革命,人们也将可以利用来自物联网的信息来加深对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适的决定。

  与此同时,联网设备也将把目前许多工作,比如监视,管理,以及维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动化。物联网、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这三大技术之间的合作将会在世界上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智能机器网络,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况下实现巨量的商业交易。

  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

  在20xx年的地球上,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将无处不在。自动驾驶汽车会使交通更加安全与高效,或许还会给共享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机器人则会负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务,比如照顾老人与买菜,以及工业中的职责,比如收获农作物,维护公共设施等等。

  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

  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正在改变人类与数据相处的方式。比如目前的美国,大约有30%的网页浏览和40%的社交媒体是通过手机进行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智能手机具有各种可以测量天气、位置、光度、声音、以及生物特征。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全面,移动网络的铺展也将加速。在20xx年,全球75%的人口将会拥有移动网络连接,60%的人口将会拥有高速有线网络连接。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以及移动网络的扩散,也会进一步推进云端计算的进展。云端计算可以在在零投入的情况下给用户带来大量的计算能力。

  在未来的30年里,基于云的移动计算端将会改变从医疗到教育的各行各业。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体检并与云端的诊断软件直接沟通,人们也可以在手机上使用教育软件来学习新的技能,农民们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连接到实时气象数据,通过云端软件计算最优化的收割时间。

  智慧城市

  未来的智慧城市将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通过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比如使用分散探测系统将实时监视城市用水用电数据,通过智能电网自动调整配电设置;通过联网的交通信号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来减缓车辆堵塞的程度;利用由新材料和新设计技巧所建的智能建筑来提高空调和照明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使用屋顶太阳能板、小型风力发电机、地热发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资源提供干净的电力。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通过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来实现对数据的编码和操纵。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量子计算只存在于理论上,近些年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有意义的结果。在未来的 5~15年里,我们很有可能制造出一款有实用意义的量子计算机。

  混合现实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和AR)技术已经在消费电子市场激发了极大的热情,各科技公司也迅速的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在20xx年收购OculusVR之后,Facebook将在今年推出他们首款VR眼镜。三星,索尼,宏达也计划在今年推出VR产品。资本的涌进代表了VR将会成为新一代的主流娱乐技术。

  人类增强

  在接下来的30年里,科技将带领人类突破潜力极限或者生物的极限。由物联网连接的可穿戴设备将会把与实时有关的.信息直接打入我们的感官中。如外骨骼和与大脑连接的假肢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为老弱病残恢复移动力;装有探测器和嵌入式计算机的隐形眼镜将给我们带来天然夜视,以及可以嵌入虚拟和增强现实系统的能力。益智药将会扩大我们的思维能力,改变工作和学习的方式。

  先進数码设备

  未来,人们将会拥有更多的计算能力以及更广的数码资源。移动网络和云计算将会给人们带来几乎无限的内存和计算能力。虚拟技术和基于软件的系统将会允许政府和企业在不需要昂贵的硬件升级的情况下迅速的调整升级IT系统。

  从衣服到建材,数码产品将会更广泛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此同时,新科技将会改变我们与科技之间交流的方式。语音界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中,而姿势界面则允许我们无声的与计算机通讯。最终,人脑-电脑界面将会允许我们用思想控制数码设备,使它们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太空科技

  太空行业正在进入一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就从未出现过的发展阶段。新的科技,比如机器人,先进的推进系统,轻便的材料,增加制造,以及元件小型化正使人和物进入太空更加便利,而这则会开启太空探险的新机会。SpaceX,Arianespace,BlueOrigin等太空行业的新人已经带来了例如可回收火箭等颠覆式创新。

  在未来的30年里,科技的研发将会带领人类将重返月球。在此之外,更加伟大的探险,比如人类登录火星也是,以及新型基于太空的行业,比如在开采小行星中的矿物也都有可能出现。

  合成生物科技

  早在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础规律,以及埃弗里·麦克劳德·麦卡蒂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之前,人类已经进行了几千年的通过选择性育种以及杂交来操纵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基因了。

  随着我们对遗传学认知的加深,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搭建新的DNA来实现无中生有,创造出新的生物。基因改造农作物则是此项科技的先锋。但是在此同时,我们正站在一场生物革命的突破口。当我们跨入生物科技的新时代时,生命将会成为信息,如同电脑程序的代码一样可以被改写。

  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3D打印)已经在工业界作为制造限量设计原型的技术而被使用超过30年了。但是,在近十年里,3D打印技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如今,随着3D打印机价格的下降以及大量开源工具和付费模型的出现,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创客”群体,无时不刻的在突破这项技术的极限。

  在20xx年,3D打印技术将改变世界,新一代的3D打印机将可以融合多种材料,电子元件,电池以及其他原件。人们将会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工具,电子产品,备用零件,医疗设备等各种产品,并按照自己个人需求来实现真正的“私人订制”。

  医学

  在未来的30年里,各种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将改变医学。通过基因组学,我们将会得到真正的私人药物,癌症、心肺疾病、阿兹海默症、以及其他目前看似无救的疾病将会由针对患者个人基因的药物来治疗。

  人类将可以通过DNA培养出来移植所需的器官,从而灭绝等待配型以及排斥反应等很可能致命的情况。生物假肢将会被直接连接到神经系统上,从而提供与真实触感极其相似的感官。

  能源

  在未来的30年里,全球能源需求预计会增长35%,我们则正在面临着一场能源革命。新的采油技术,比如水力压裂以及定向钻为人类添加了大量可开发的油田和气田,而这将直接颠覆了世界石油市场。

  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和风能的价格也开始接近与石油。就拿太阳能来说,在过去的10年里,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从每瓦8美元降低至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在此之外,还有核能这个抱有争议但从未停止开发的能源。新一代的核反应堆设计宣称远比之前的更安全,也会产生更少的核废料。

  新型武器

  在未来的30年里,数种新型武器技术将出现在战场上。除了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非致命武器以及能量武器之外,数个国家也正在开发可以阻绝军事行动能力的反介入和区域阻绝武器(A2AD)。A2AD技术包括反舰弹道导弹、精密制导反车辆反人员武器、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系统(CRAM)、反卫星武器,以及电磁脉冲武器(EMP)。

  食物与淡水科技

  在未来的30年里,淡水和食物的缺乏将会在世界上制造更多的冲突。大约全球25%的农地已经由于过度耕作、干旱、污染等原因造成了严重退化。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最乐观的预测是主食谷物的价格将会提高30%。如果全球气候变化、需求,以及资源管理的失败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价格提高100%也是可能的。

  在20xx年,全球超过40%的人口将会面临缺乏水源的问题。这一切问题的解决方式只有科技。海水淡化、微型灌溉、污水回收、雨水收集等科技将会减缓人类对淡水水源的需求。基因改造农作物以及自动化将会允许农民使用更少的土地来出产更多的食物。食物和淡水将会成为新的科技热点。

  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根据目前的数据,在20xx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增加1.4至3摄氏度。就算我们采取了一些极端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的惯性也会引起温度的提高。而地表温度的提高则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比如海平面的提高给海岸城市所带来的危险,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所引发的饥荒,干旱导致数百万人缺乏饮用水,以及洪水所造成的数十亿损失。

  在未来的30年里,这些危机将会引导各方投资研究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科技。在近期,这些科技将包括在地图上标出有洪水危险的系统,以及可以抵抗干旱的基因改造农作物。在更长远的时间里,也许会出现野心更大的科技,比如可以从大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并在把它们安全的储存在地下的科技。(编辑/起点)

科技论文6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它给我们带来方便,带来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就说手机吧,这个人尽皆知的通讯工具,它的出现确实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上手机百度一查,可知天下事。

  一次亲身的感受,便使我对它的印象大打折扣。在儿时,手机的功能还未那么齐全,人们只能简单地用它来接听电话。每次家里有客人来访,我们就与伙伴们到处玩耍,或是在小区里躲迷藏,荡秋千,玩滑滑梯,或是赏水中游鱼,看白云浮动。我和小伙伴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玩不完的游戏,好不愉快。

  可不知从哪天开始,手机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再一次见面时,我们各自捧着自己的手机,低着头,在屏幕上滑来滑去,几次我想找你一起玩,可你总是看着那屏幕,不时几句敷衍似的“哦”。我们之间再也找不到儿时的那种默契。

  我曾看到这么一则新闻,年夜饭,老人想与儿孙聊聊,儿孙只顾手机,一晚上几乎一言未发,气坏老人,家庭矛盾爆发……亲情,友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被手机替代。此外,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因沉迷手机,而导致学习成绩、视力都直线下滑。

  但不可否认,它对我们生活也是有利的一面。“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大大方便群众,避免买东西时拿钱麻烦,被扒手“顺手牵羊”。思念远方的亲人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人与人之间缩短了沟通的距离。人们看到令人心醉的美丽景色,可以用手机直接拍下,记录这短暂的美……

  科技在进步,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副作用也不少,对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能真正做到为人类造福。

科技论文7

  1信息科技在学习体育中的作用

  1.1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体育训练十分讲求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现代信息科技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方便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结合其他相关知识,根据学生或运动员的个体信息制定合适的运动数学模型与选材标准,从而有利于使学生或运动员取得更好的学习与训练成效。

  1.2促进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既往的体育教学管理,需要通过严格按照上交、定期审查与临时抽查等手段以使各项教学计划能按时完成,这导致体育管理者负担较重且管理效果不佳。而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采取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不仅大大地降低了管理者的负担,还提高了体育管理的效率。同时,通过开发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与校园网络,既能提高对体育场地、经费与器材管理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又能将学校体育管理方面的经费置于监督之下,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使之趋向严谨、透明化。通过应用信息科技于体育管理中,使各项辅助管理得以规范、合理而高效的进行,在整体上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性。

   2信息科技在学校体育中的实际应用

  2.1在体育教学上的应用由于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特点,教师通过将教学资料在多媒体上的呈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视野。如播放一些运动比赛视频,并配合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互动,对一些运动上的需要注意的细节与难点进行仔细讲解分析,在学生对课堂产生极高热情的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进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各种学科相互渗透。而体育理论本身就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在相关的学科知识迅速更新时,体育理论知识也随之更新,因此学校一线体育教师、教练、体育科研者必须不断更新与学习知识,并自觉接受再教育。然而,由于工作任务的沉重,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系统中参与进修,然而在发达的信息化时代下,建立体育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就非常容易了。比如在学校体育网站中开发相应程序建立网络学习室,师生交流平台、教学媒体库与试题数据库,从而使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研究。

  2.2在体育管理上的应用统计学校体育成绩和规划学校体育工作时,常常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情况下使用计算机和通过开发的相关系统进处理就能够非常精准快捷地完成。比如使用成绩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学生成绩并加以统计;而教师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学生学号与项目测试时的原始成绩,系统便可以完成自动评分查分、汇总、平均分计算、确定成绩等级等,这样一种自动化的计算机处理方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各级教练与体育管理者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体育场馆在校园内分布情况较为分散,其管理模式也多为分散式的,这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不便。学校体育管理要求在遵循体育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最佳的方式计划、施行、评定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目前高校体育管理着重于体育教学管理、网络信息管理、体育资料管理等几个方面。在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有时会需要处理数量计算量很大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开发相应的数据库软件以使数据处理准确快捷的完成;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相关功能,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资料分类、整理、排列顺序、加工、存档,以提高日常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有序性。

  2.3在体育运动训练上的运用一般体育项目的运动训练有以下几个环节:初始计划、确立训练目标、制定相关训练计划、按计划施行训练和完成训练、实现训练目标。这些环节也存在于传统的学校体育训练中,但由于许多细节上存在不合理的原因使得运动员训练成绩难以提高、训练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而一旦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并且在整体上亦能提高训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能得到明显提高。例如通过开发相关数据库系统,对运动员日常的训练计划、施行情况、心理状况等数据进行记录保存,根据这些数据再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且符合运动员个体情况的训练计划、训练目标与训练方法。

  2.4在综合方面的应用如今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就是生产力,获取信息几乎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的变革上,网络具备了传统媒体的全部功能,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新快的特点。在学校体育方面,通过网络收集相关信息为教学、训练和管理提供新思想、新观念与新方法。一些体育网站发布许多这方面的信息,实时报道相关项目的最新成果,及许多专业人士对某方面的专业评论也透过网站得到传播,以及相关运动设施、场馆的变化情况也能在网上得以查询出,这对教学与训练来说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3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离不开信息科技。在学校体育中,信息科技并不仅仅局限于管理方法、教学与训练手段的变革,更关键的是观念与思想上深层次的改变,体现的是现代化的精神。如今,学校体育也已经离不开信息科技,信息科技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还将很大程度上保证学校体育的不断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单单意识到现代信息科技对学校体育的重大意义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并接受信息化变革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学校一线体育教师、各级体育教练、体育科研部门工作人员和学校体育管理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信息科技在学校体育中的学习与研究,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科技论文8

  一、科技竞技活动在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现如今,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也提出了将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根本宗旨。当前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提升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何做好科学人才的创新培养,就其实质性而言,在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而科技竞技活动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一方面,科技竞技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同时借助科技竞技活动,学生将会产生相对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科技竞技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借助竞技活动,对竞争和挑战的氛围加以营造,进而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加以培养。此外,将科技竞技活动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质以及高尚的情操,也保证了各个学科能力之间的综合运用,对科技活动的成果加以巩固,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更应该适当地融入科技竞技活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竞争意识,为我国人才的战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科技竞技活动,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效性

  开展科技竞技活动,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效性,就要立足于当前,正确地认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对于如何开展科技竞技活动并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好备课的准备开展科技竞技活动,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效性,科学教师就要做好备课的准备,将本节课的内容贯穿整个学段,并将各个单元的知识重点融入备课的主要目标中,对教学的度加以把握,做好材料的准备,适时对实验进行改进,并对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加以采用,尽可能地做到人人参与的效果。

  (2)对探究任务加以明确,并借助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明确探究任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同时结合科技竞技活动的任务和内容进行充分的探究,加强同学之间的观察交流,对学生自由探究的欲望加以满足,引领学生对新的任务以及新的活动进行综合性的探究,进而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加以培养。

  (3)将小组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科技竞技活动,做好对学生的和谐化管理。要想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就要将科技竞技活动进行分组进行,充分发挥小组间的学习作用,保证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坚持长期的小组参与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还能保证科技竞技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而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效性。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定期地开展科技竞技活动,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以及信息收集整理总结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际的科学探究能力。

  (5)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科技竞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保证有一定的评价环节。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更要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科学素养、沟通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科技竞技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次科技竞技活动开展之后,对其活动进行总结,并分享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三、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竞技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效性,为我国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论文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计算机及其网络能够以软件和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各种知识信息,以交互式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进行探究式教学、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教学环境。 多少年来,在教育软件的开发目标上有过很多不同的见解。人们熟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定位在辅助教师讲授课程,结果出现了很多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演示教学软件。这种软件主要目的不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于帮助教师把知识难点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确实变得容易了,但是,它仍然是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知识、发展知识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还有一类是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它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单是取决于软件的交互功能,更主要的还是软件提供的内容本身。实质还在?"整合的目的和水平.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其效果取决于教育信息资源设计目标的层次和水平。没有明确的、高层次设计目标的教育资源,一定不可能达到明确的、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真正解决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和创新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而传统教学难以甚至是无法解决的能力培养问题。 这些难点包括:感知事物存在特征与变化过程本质的能力;科学想象能力;科学推理能力;掌握科学思想的能力;理解学术观念、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能力等等。

  以上诸多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学的短处,但恰是信息化教学的长处所在。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当中,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就应当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直接瞄准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加以攻关。

  关注可视化教学所谓可视化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资料的帮助下,将被感知、被认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现实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可视化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体验、发现、干预、利用这些生动的、信息化了的知识模型,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使学生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存在与运动的本质属性图像,自然地培养和造就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视化教学具体体现在: 感知可视化使学生对未见、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能使学生观察、体验各类宏观与微观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大大增强、拓展学生直感功能,缩短认知过程。想象可视化将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如事物存在、变化的时空特征制成可视化时空图像,对学生进行有像可?"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

  知识可视化用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进行可视化,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规律和方法,借助可视化资料透彻理解、准确把握。

  推理可视化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与人实时交互的功能,引入反馈信息,实时干预、引导、约束学生推理思维过程,强化训练学生推理思维方法和能力

  思想可视化将诸如初等数学中变换、极限、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各学科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形象化,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这些抽象思想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自觉运用。

  观念可视化将支撑学科理论基础的观念用多媒体资料加以可视化,使学生透彻了解学科知识的先验假设,从而加强学生在整体上驾驭学科知识及其创新发展的能力。

科技论文10

  科技是布满星星的夜空,每一颗璀璨的星辰,都代表着一个璀璨的科学道理;科技史一条条岔道口,当你不经心的闯入一条岔道,你会意外的发现科学的奥秘,但你永远也不知道,在不同的岔道理装着什么科幻,因为科学史永无止境的。

  既然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必定少不了科技的学习,这次的科技节课让我大开了眼界。我跟着长龙一般的'队伍徐徐前进,那些科技成果尽显眼:机器人,一笔画,怒发冲冠,温和的电流。一切的一切都然我惊叹不已。“怒发冲冠”是然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项了。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勇敢的站上台阶,一手放在大铁球上,豪爽的拿下发夹,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渐渐的头发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一般,一根一根竖立起来,一根,两根,越来越多的头发争先恐后的立起来。五分钟过去了,天哪!她的刘海竟然都竖起来了,着是一个奇迹可又是为什么呢?

  知道吸铁石吗?都玩过吧!知道它为什么会互相吸引吗?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用了一个科学道理—同级相斥,异级相吸。而这个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怒发冲冠”中的大铁球就相当于一个静电发生器,也和摩擦力有关,当人的头发上带有电荷,并且是同种电荷,而同种当然会相互排斥,从而让头发向上飘,这就像两颗相同级的吸铁石放在一起,就会飞快远离对方。

  科技是大海,它含着生命,它含着宝藏,人类的生活里不开它,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一样。

科技论文11

  科技的发展随着历史滚滚而来,势不可挡。从科技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祸福相依,科技带给了人们便利,但是却破坏的目前唯一的居住地——地球。

  科技从被发现的开始就让人们尝到了甜头,让这个世界变得难以想象。世界各地的交往都离不开它,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力的主要源泉也是它,它是冥冥之中的一只手推动着世界。如果没有科技,那人们就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灾难,如现在的流行性感冒都恐怕难以抵挡,跟何况前几世纪黑死病之类的病呢?各种的自然灾难发生时,没有科技的人们又如何抵挡呢?所以科技早已经跟现在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斩不断也抛弃不了。

  当然并不是说放任科技随意的破坏环境,毕竟科技的发展为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的伤害,如森林面积不断地减小,大气层被破坏,南极冰川因温室效应而大量的消融......这些都是科技对自然所造成的影响,但是科技和自然是相哺的。自然的大量资源推动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快速发展又不断的为自然修补,两者互相帮忙、互相作用。

  科技为人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好处,却又为自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两者之间有利有弊,但是只要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互相制约,这种利弊关系也就会降到最小,所以鱼和熊掌可兼得。

科技论文12

  老师:今天,我们开展辩论会——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先由正方发言。

  正方:我是正方,对方辩友们好!我们的观点是科技的利大。因为有了科技,我们由原来的马车变成了现在的飞机;由原来的柴火变成了现在的煤气;由原来的'报纸变成现在的电脑手机。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科技。没有了他,我们什么也干不了。

  反方:但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视。电脑手机的辐射会让人视力下降,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食物问题,就拿鸡肉来说,40多天就出栏了,人们在鸡里打了激素,才长得这么快,对人的发育有害。难道这就是科技的利大于弊吗?

  正方:你们说的话有很大漏洞。一个人拿刀杀人,问题在于这把刀吗?科技也是这样,你管不住自己玩电脑手机,还要怪科技?有的人自觉性强,没近视;有的人手痒痒,就终生戴上了眼镜!

  反方:一个三四岁的孩童还懂得这些道理吗?在现代家庭,小孩子们由于好奇心,玩手机,结果上瘾,刚上小学就戴上了眼镜,被人们视为异类。汽车家家户户都有,可是人们只开车,却不锻炼,导致生病;汽车排出的尾气污染空气,这些危害想挽救也挽救不了!

  正方:只要我们科技发达,得了病能治好,环境污染能被治理好,什么都不是问题!

  老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只要用好它,用对它,就会造福人类!

科技论文13

  科学,如今,它早已是现代人们议论 得最热烈的话题 了。这扇大门再一次向我招手,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

  现在,我要讲的一个话题是——空气。

  空气,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什么吧。而我呢也从一些有关书籍上了解到地球上的空气大约1/5是氧气,4/5是氮气,还有少量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洁净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它维持着地球上万物的生命。

  环绕地球的大气层厚约1000千米,不过只有距离地表十几千米以下范围内的空气又稠密又活跃,风霜雨雪都发生在这儿。离地球越远,空气越稀薄,北京的小朋友到青藏高原,就会感到氧气不够用,要适应一段时间。

  在离地面大16-32千米的地方,有一个臭氧层,它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太阳中强烈的紫外线的伤害。

  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有的常常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人们利用压缩空气可以做许多事情。例如,气垫船是利用鼓风机压缩的空气在船身下形成空气垫,抬起船身,使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行”。

  同学们知道了空气的知识,我长大后要让空气更多的为人类服务!

科技论文14

  一、高等教育科技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正向着一个全新的形势发展,教育的科技化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

  1、高等教育信息化

  20世纪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信高等教育科技化对高校教师的挑战陆俊花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210009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正向着一个全新的形势发展,即高等教育的科技化。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角色,高校教师必须在个人素质和教学观念上都进行相应的提高和转变,才能满足教育科技化的要求,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在对高等教育科技化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化;高校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观念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高科技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高等教育产生了信息化的趋势。信息高科技带来了高等教育传授知识信息空间的全球化、知识信息物质媒介和结构形态的多样化和有序化、实践方式的新型化以及教育内容的信息化,同时也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由于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体系六大要素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高等教育信息化也是高等教育为信息化社会培养信息化人才而必然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教育部在《20xx-20xx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指出了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方向,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信息化阶段迈进。

  2、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大开放、大融合的全球化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社会信息化正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大学联合会(IAU)定义为: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人才来往日益增长,留学生迅速增加。就我国来说,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极少有人到国外去留学,而1992年以来,我国已有30多万人出国留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能够使我国高等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本土化走向交融化、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由标准化走向个性化、由继承走向创新、由自由化走向终身化。我国要想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参与全球性人才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我们的受教育者也必然突破国土疆域以实行教育诉求,这样就迫使我们的高校必须以新的观念和姿态向国际化发展,国际化已是无可置辩的选择。

  二、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科技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世纪人才,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教师的个人品质在教育活动中会渗透于全部的教育过程,其品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敬岗爱业,无私奉献。

  2、知识素质

  高校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显然自身的知识素质是教学的基础。高校教师要具有雄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专业方向,具有较强的科研技能和融化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的能力;有较宽的知识面,并且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3、能力素质

  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自我修养能力和与之相应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又包括教学能力和技能、科研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素质可以保证教师知识的充分发挥,并实现开发学生智能、创造优秀科研成果的工作本领。

  4、信息素质

  高等教育信息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信息传播行为,是将自身获得的知识经过加工和筛选继而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加工、传播与评价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但是信息的把关人,而且是信息接受的引导者,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仅反映在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布等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上,而且还应该能够进行信息的扩展和增值,并且能使新信息的生产与个体、社会信息的重组统一结合起来,构建多通道、跨时空的强调协调与合作的信息交流能力。

  5、身心素质

  高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要适应知识经济的竞争和发展,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能保持情绪稳定,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别人,客观地了解社会和评价社会,主动适应社会。

  6、团队合作素质

  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和各门课程老师的协调与配合,通过教师的个别劳动和群体劳动密切结合才能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专业之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高校教师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相互学习、借鉴。特别在科学研究方面,需要集体协作,联合攻关才能完成。在对社会科技服务、开发、生产方面,更需要高校教师与社会和企业分工合作,携手工作。高校教师要具有群体意识,正确处理协作与竞争、集体协作与个人努力的关系,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要热情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相互学习,不断交流。

  三、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1、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高等教育的科技化使得高等教育多样化,这必然带来教育水平的多样化,教师必须树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相适应的多样化质量观并以此来评价教师质量,多样化的质量观决定了对教师的要求,包括:首先,高校教师学历化要求,即高校教师主要由研究生以上的人来担任;其次,高校教师应该成为专家型教师,即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某些方面具有专长;再次,高校教师都要经过严格的职业训练,真正做到教育专业化;最后,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节拍,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2、教学角色的转变

  高等教育国际化预示着开放式、创新型的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期待教师角色的嬗变。首先,高校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其任务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的知识传递,而是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要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激发创新思想的启蒙者,教学的任务不再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着重于激发学生思考、创新,挖掘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再次,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尊重、了解和关心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要由单科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通识型教育行家,不仅仅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要是学生尊重的人生引路人。

  3、创新教育

  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培养不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教学、科学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大学老师要能娴熟的驾驭知识,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大学教学十分讲究信息量,教学要讲授科学的最新成果,讲授教师自己的科学思想和创见,展望学科前景,指出尚存在的问题,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不断创新,不是现有知识的简单重复与组合,而是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大学教师要积极投身国家创新体系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取得有较大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4、教学方式与技能的转变

  在新的教育环境和形势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能必须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在教学方式方面,首先要树立团队精深,学会与人合作,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综合运用多种培养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要坚持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研究型的教师;再次,学会利用和开发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在教学技能方面,首先要具有使教学内容科学化的能力,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出新知识和科学新发现,反映科学新成就,使学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要将科学有效地转化为教材,对教学内容要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力争把最新科学知识全部反映在教材中。其次要提高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高校教师要深刻理解和领会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征,有创意地进行课程整合和课程设计,增加教学的吸引力,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具体生动,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质量。

科技论文15

  1农民接受科技成果的阶段

  一个农民要接受某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要经过一定的步骤和相应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步认识、产生兴趣、参考评价、进行试验、决定采用5个阶段。

  1.1初步认识

  农民通过推广人员的介绍,对农业技术产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知道某技术某产品比以前采用的好,开始意识到新技术的存在,但未必相信和感兴趣。例如笔者调查到的合阳县一位农民对新产品无公害、低毒、低残留农药介绍表示认同,但还是觉得自己以前用的药好,对新产品并不十分感兴趣。

  1.2产生兴趣

  农民知道一项新技术后,有的想进一步了解新技术的方法和效果,对该项新技术表示关心和感兴趣,并开始出现学习上的主动。这些人之所以表示关心和有兴趣,是由于他们认为新技术对其是有用的,而且是可行的;也有的农民在知道该项新技术后,由于不相信,或者没有经济实力及其他原因而不能采用,就不会感兴趣。经过笔者对近1000人次的调查。

  1.3参考评价

  一旦农民对新技术发生兴趣,就会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对采用新技术的得失加以分析比较判断。评价的进行,就是更多地了解该项新技术的。例如,一个新品种农药,它的'单价是多少,单位面积用量是多少,主要防治何种病虫害,需要增加多少投资,经济效益如何等。农民在该阶段的心理状况是没有把握、犹豫不决,或者想试验一下,或者再等观察别的农民试行的情况。农民的等待、观望心理根深蒂固,一般不会轻易作出决定或者贸然尝试新技术。

  1.4进行试验

  农民在确认了新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之后,还是小心谨慎、稳妥行事,先在小块土地上进行试验。农民在该阶段里,需要筹备资金,学习有关的技术,投入土地、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并观察试验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因此,在目前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真正做这种尝试的人为数不多。以农药为例,对于新产品来说,农民的选择情况。

  1.5决定采用

  不管是经人介绍,还是自己试验,这是决定是否采用的最后阶段。农民经常不是1~2次就相信,需要不断观察。需要注意的是,常会出现农民经过1~2次试验就放弃而拒绝采用,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

  2农民接受科技的心理分析

  农民是农业的第一生产者,任何农业科技成果都必须通过广大农民的采纳和操作,才能得以推广和利用。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科学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地区的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都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接受能力。一是对不同类别的科技成果接受程度不同;二是即使对于同一科技成果,所有的农民也决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接受某种新的观点和技术,而常常是先由个别人或少数人进行试验,以后逐渐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

  2.1渴求心理

  一些比较进步的农民已经知道通过电视或报纸了解农业信息,甚至花钱参加培训。虽然在调查过程中,仅仅在兴平妈嵬镇遇到一位曾是植保队的农民参加培训,但是已经看到农民对新技术的渴求。

  2.2守旧心理

  农民喜欢从自己过去的体会中寻找经验,与现今事物相比较,经验中没有的事,没见过、没听说过的就不相信,更不愿意接受。农民的这种固守传统、排斥新技术的守旧心理是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直接障碍。

  2.3怕风险心理

  单薄的经济实力,多变的自然条件,使农民形成了求稳怕乱心理。

  2.4从众心理

  当一项技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时,即使自己相信新技术或产品,也难下决心。在心理上总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常选择“随大流”的方式,总觉得大家一起冒风险,失败了也没有人取笑。

  2.5直观务实心理

  农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低,是现实主义者,对一些技术问题的判断和结论往往是简单直观的。简单表现在凭经验判断,特别是对于经历过失败的农民,其会排斥技术。直观表现在多注重事实根据,不相信别人的说教,不相信间接经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此,农技推广要特别注意做好示范工作。农技推广是新技术应用范围和面积迅速扩大的过程,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其是在示范的基础上,证明某项新技术在该地推广有价值后,通过各种推广手段,将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像国家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就是很好的典范。

  3农业推广方式的应用

  农技推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农民在获取信息后,需要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实际过程中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往往要经过推广工作者的大量工作,才会被农民接受和采用[4]。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抓住中心工作,找出关键环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在技术传播中选择适合的推广内容,采取恰当的方法,提高有效性。与农民交流的过程需要反馈信息,以便于调整修正目前和将来的传播行为。农技推广途径有人际交流、组织培训、现场示范等,无论采用哪一种途径,都要因人因时因内容而异,都应恰当地采用直观、口述、书面的传播形式或方法,也可充分利用现代视听软件。农民直接看到的结果,往往带有相当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所以农技推广人员必须积极主动科学地寻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更多更准确的反馈信息[5]。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活动过程。根据农民需要,将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传授给农民,从而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农民的态度,提高农民的技能,达到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目的。农业推广内容存在差异:一是在某地没有推广过的技术或产品;二是已经推广过的技术或产品。对于没有推广过的新产品或新技术,重点是通过大众的传播手段向农民提供该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开展巡回访问,组织农民参观成果示范,使其发生兴趣,并注意在农民中发现先进个人或示范户,帮助他们进行评价,鼓励其带头试验和采用。对于已经推广而没有推广开的项目,例如只有1/3的农民采用,但推广面积只局限于一定的范围,究其推而不广的原因,并不是农民没有兴趣。这时,应该针对不同问题的性质,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并配合其他组织工作,使该技术或产品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针对具体情况开展推广活动,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机械或教条地背几条原则,而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同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不同的推广方式对农民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影响。即使在同一地区,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也不同,有些人愿意接受,而且很快,有些人就不愿意接受或者接受很慢。这种情况下推广方式一定要灵活,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防止碰壁。虽然农业推广不是万能的,但它在科技转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6-7]。随着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农民愿意接受技术人员面对面的指导服务,喜欢看得见的示范模式。总结各地的推广模式,可以看到培训指导、典型示范、技术宣传、技物结合和信息咨询的推广方法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如陕西杨凌一年一度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典型示范、技术宣传、技物结合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独具特色,农民乐于、便于接受新科技,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入农村实际生产当中。

  4结语

  农业科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掘各种有效途径,采取不同的推广方式,多、快、好、省地将农业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等传播开,使农民便于接受、乐于接受,为真正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做出应有的努力。

【科技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科技的论文07-08

科技论文05-19

科技的论文07-07

科技小论文08-04

机电科技论文01-31

科技小论文03-30

科技论文[实用]06-03

【优秀】科技论文06-02

关于科技的论文01-01

(优选)科技的论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