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

时间:2024-07-23 12:29:58 科技 我要投稿

(通用)科技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技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科技论文15篇

科技论文1

  摘要:在铁路持续提速和构建和谐铁路的新形势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科技攻关,研制出一大批科技成果,显著提高了信号设备的运用质量,使信号设备故障明显减少,促进了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

  关键词: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一、主要微珐

  在大力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加速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切实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一)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段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基础工程、核心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选题立项、方案论证、实施研发和成果推广,设立了第一管理者挂帅、主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抓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段《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办法》,为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健全项目负责机制。我段始终把科技创新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在每年初召开的段职代会上组织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科技工作思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凝聚全段力量整体推进科技工作。为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和按期完成,我们健全了课题立项、经费管理、项目实施、成果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立项初期就签定项目合同,指定项目负责人,成立项目研发小组,对课题部门、课题负责人进行绩效考评,大力推进项目研发进程。同时。根据每年的科技攻关项目,编制出所需投入的科研经费预算,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三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科技创新之本,直接决定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立足于自身挖潜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调动现有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在四段合一后就实施了“能人战略”,将过去各段的37名科技人才选拔到段科研所集中使用,形成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科技实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研发平台。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业绩考核相结合、与职务晋升相结合、与福利待遇相结合、与表彰奖励相结合。同时还重点培养了新入路的1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才,给他们定课题、压担子,提供挂职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四是健全技术合作机制·为提高科技创新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积极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方位的技术合作,及时将先进的技术工艺引用到铁路电务领域,紧密结合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我们在充分利用本段资金和技术的同时,对一些暂时还没有能力投入资金或技术力量达不到的项目,采用“借船出海”方式,积极与有关厂家联合开发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产品。

  (二)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基层站段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关键在于把科技创新工作与安全生产密切结合。我们以保障提速安全、解决设备惯性问题、确保人身安全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狠抓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信号设各可靠性。一是紧密围绕提速安全开展科技攻关。在管内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区段,CTCS-2列控系统、无绝缘轨道电路等大量先进设备投入使用,对我们电务部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科研空间。我们针对管内京广线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闪红”故障时常发生的问题,积极组织进行科技攻关,发现“闪红”故障原因主要是室外匹配单元运用环境差,受列车震动大,经常发生连接端子片折断、电阻脚折断、电感线圈断线等问题,从而确定了将UM71匹配单元的模拟网络电路由室外移设至室内的攻关方向,减少外界影响,研制成功了室内模拟网络柜和模拟网络盘,创造了“UM71匹配单元模拟网络改造”这一科技成果,提高了UM71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成果目前已在京广、京沪、京哈等线路1661个UM71区段推广应用,有效遏制了UM7l无绝缘轨道电路“闪红”故障。二是紧密围绕设备惯性问题开展科技攻关。针对电务值班人员处理设备故障延时长的问题,组织研制了“信号故障自动通知系统”,通过对信号设备的动态监测,保证在信号设备故障时及时自动报警,提示值班员查找处理,并能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常见故障原因信息,帮助判断设备故障性质,大力压缩故障处理延时。针对区间设备故障延时长、影响大、人员难以及时到达的问题,我段研制了“ZXC室外信号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区间信号机、轨道屯路、电缆等信号设备的实时监测、远程数据传输和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等功能,为室外信号设备状态修、故障分析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三是紧密围绕人身安全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为解决现场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专题攻关,研制开发了“JTW-1型列车接近无线语音提示系统”、“电气集中控制台语音提示系统”、“FBT-1型电气集中分路不良区段语音提示系统”。这些项目曾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JTW-1型列车接近无线语音提示系统”荣获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系统可随时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列车运行位置信息,通过语音提示,提醒作业人员及时下道避车,确保人身安全。目前已经推广应用了156站,被现场职工誉为“一个可靠的人身安全防护平台”。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开展科技攻关,相继研制开发出26个科技项目,其中获国家专利8项,部级2项,路局鉴定9项,我段还被铁路总工会授予“铁路技术创新火车头奖杯”。

  (三)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当前,不仅铁路先进的设备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撑,电务的安全管理和现场监控更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我段在参加铁道部开展的“铁路电务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研制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生产调度这一安全生产的龙头,加快了段调度指挥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生产调度指挥操作平台。~是配置模块化。随着电务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为改变这些设备终端独立安放、缺乏统一管理、使用敬率低的现状,组织对原先的段调度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全面对原有硬件设施进行了优化配置,对微机监测、调监、办公网等九大系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模块化管理和集优化利用,搭建了一个先进的生产调度指挥操作平台,拓展了安全管理覆盖面。二是功能集成化。升级改造之后的调度指挥中心通过网络链接、数据共享和DLP电子屏幕显示系统,将段级调度指挥系统所囊括的各种信息,如现场视频信息、调监信息、微机监测信息、CMIS信息、段办公信息等进行了安垒、有机的结合,建立了一个集成化的操作系统。其下设AMIS系统、微机监测、调监、办公网维护、视频监控等9个计算机显示终端,通过操作可以完成调度指挥、微机监测数据分析、现场视频监控等项工作。三是管理规范化。段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多个部门的联合办公,我们从规范管理入手,出台了《调度指挥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安全科调度人员、电子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所网管维护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值班制度,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高效运作,切实强化了段调度指挥能力和现场动态监控能力,尤其在预防故障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效果更为明显。

  二、几点体套

  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健全机制是前提。为使科技工作持续开展,必须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机制,统一调配和使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落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群众性科技活动,确保科技创新工作扎实开展。

  (二)准确定位是关键。作为铁路电务设各维护的基层单位,必须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始终把开展科技创新定位在围绕安全生产和改进电务装备这个主攻方向上,努力用新研制出来的科技成果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三)推广应用是目的。搞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广应用。为此,必须尽快把那些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并投入现场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把科技创新与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效能。

科技论文2

  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之一在于其本身是重要的科研基地,担负着科技创新的任务和责任。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大学的作用不单是在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创新方面,而是对于社会的整体变革和创新的推动。20世纪以来,许多重大的管理和制度方面的创新都源自大学,如果没有这些创新,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无从展开。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个主体,美国的企业科研体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开始大规模发展。自爱迪生等人创立现代工业实验室之后,通用电气、杜邦、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实验室。到1940年时,美国工业实验室使用的经费高达2.34亿元,工业研究项目雇佣了9000名科学家和60000名工程师。企业的科技系统已经成为当代美国科技实力的关键所在,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其他追赶者必须努力改进的重要方面。①

  政府的作用除了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之外,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税收减免制度和信贷优惠政策,以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势头最劲的美国,政府已经在着手改革现行联邦规章制度,力求在环境、公众健康与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养活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同时,美国人正在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运作模式,简化工作程序和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以鼓励各种满足公众和商业需求的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政府的后一个作用旨在明确不同的科技创新主体所获得的资源分布及侧重承担的创新任务,使科技创新活动既全面完整又重心明确。这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科技创新战略中的用心所在。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引导作用

  科技创新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得以兴起和发达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可持续,不仅需要增长点,这个在科技创新过程可以解决,还要考虑其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成本,尤其是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如何整合科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政府要着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面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各种实际,政府如何摆正并引导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与环境建设,是政府引导作用的关键点之一。在科技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性”面对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资本陷阱与科技创新陷阱等问题,政府的引导作用更加突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的引用、模仿与学习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而如果科技创新过程不能及时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陷入技术引进的误区和恶性循环中,致使科技创新过程被动且受限,自主性差、依赖性强。因此,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这种不良发展态势及时的预测、防范、控制,并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法律的引导使科技创新朝向有利方面推进,保证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

  2支持作用

  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作用体现为其积极提供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以香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为例,香港政府的研发开支比例从2005年的44%到2008年的48%不断的增大。分析香港政府创新资金的投放情况可以发现,其投入去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为推动工业界的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注资2.7亿和7.5亿设立工业支持基金和应用研究基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1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同时对于资助资金的管理,香港政府有其独特的企业化管理方式,保证各项资金能有效运作,并及时到达所需企业,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给企业的创新带来实际的帮助。②可见,香港政府的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推动作用

  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除了对市场经济过程中科技创新方向上的指引,以及各种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外,还体现为将科技创新上升为新的高度,使其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使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种科技创新的文明。一旦这种文明由政府导向发展为社会自发导向,我们的科技创新也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风险,而且会朝人类真正的需求寻求科技创新的正能量。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需要着重考虑两项内容:①政府应该不断推出大型的科技发展计划,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等系统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骄人成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产、官、学”协作。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各实体之间的互动;②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一方面其可以减少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多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原始创新与民族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实现民族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提高我国的民族创新文明建设。

  发挥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举措

  1整合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我国政府加强科技创新价值观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科技创新理念的输入。其实,真正成熟的科技创新环境中,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或者参与者,但所有人一定都有科技创新的理念,并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尽管不同的群体对科技创新理念受用和认知的点不同,致使科技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应该趋于一致。这种一致性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调整和控制。换句话说,政府有责任使公民对科技创新理念有较为科学并正向的认知,并能真正地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引导主流的科技创新价值观的走向。对科技创新理念的认识和积累仅仅是科技创新价值观的一部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更为欠缺的是国家人文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注入。只有将地域性人文力量渗透到科技创新理念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文明。

  2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资金方面。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之势,而且基本上每年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经费是比较均衡的,增加的比例也没有过大的浮动,走势平稳。可见,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已渐化成为一种常态。资金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问题。每年国家都会拿出固定的经费鼓励科技创新,设立很多奖项、各种基金和计划帮助企业等技术主体创新等。政府对资金的管理要注意的问题是对特定用途的资金管理上要保证公平透明。对资金申请使用的主体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在信息全面、公开透明、真实可靠等条件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知识产权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的有效机制,它赋予创新者对其创新成果的一定时期的排他的占有权,能较好地克服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维护创新者的利益,是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为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应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依法获取知识产权。

  法律方面。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制定的法律包括《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还不够完善,有些法律法规滞后于科技的发展,有的领域存在法律空白点。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定和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创新方面的法律,我国政府应该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分3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立法、包括宪法、科技一般立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发明奖励立法等;第二层是高科技领域直接相关立法,随着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国家应该制订与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方面的立法;第三层是与高科技领域相关的立法,如税法、合同法等。

  3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

  科技含量的分布。在我国,科技成果的占有率普遍集中于政府的科研机构和各高校的学术机构,尤其是战略意义重大的高科技成果和民生方面的科技创新,基本上由政府和大学充当创新主体的角色。而相对于企业自主地科技创新活动,在我国还相对较为落后。而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性及成果是受到特殊保护的,其专门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最基本、最原始、最真实有效的创新需求信息直接来源于企业,因此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加强企业创新中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含量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要进行一定的技术评估,以区分其科技含量的高低及创新成分的多少。在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搭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公布的信息,组织不同的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进行分类,并给出评价标准、评价基点、评价结果。从而使产品创新的评价机制更加公平合理。此外,对科技创新产品可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符合一定技术标准和创新要求且通过资质审核的科技创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4明晰我国本土科技创新的重点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应该关心和保护对民族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在于:①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有利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特定的受益群体;②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较容易集中、形成专门的民族产业链;③民族产业创新战略是国家软实力构建的重要组成,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第四,民族产业创新活动可以减少科技创新活动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依附性”,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加大对民族产品的科技创新并加强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本土化需要。此外,对于其他特殊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政府在提供的政策环境方面可以适当的给予照顾和调整,以实现特殊局部利益的优先性。当然,这种优先性要与国家整体利益与长期利益保持一致。

  5构建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尤其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纵观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很显著,但从国家科技创新奖项的分布来看,高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不突出,相比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仍就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不能迈入发达行列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是政府着力追赶地重点。此外,从国外经验得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主要集中在国防军事领域,而对于目前主流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种科技资源的布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使得我国科技创新战略更为科学合理,同时也加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具有更为广泛的潜在的社会价值。

  加强国家科技创新主体对基础研究的深入力度,同时开放中小企业的版主创新环境。从近十年来获奖信息的反馈出得知,我国科技创新中基础研究的实力较为薄弱,应用型科技创新成果较为集中。因此,基础性科技创新的力度需要不断加大。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需要基础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共同发展。即便国家在特定时期对某方面有所侧重,也是一时地需求反应。而平衡而全面的科技创新发展才是长久地科学之道。况且,基础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彼此促进,如果两者的发展差距过大,势必影响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降低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和效率。因此,在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动与实践中,政府应该对基础型研究充分重视。

  从技术创新向全面创新过渡,建立新的科技创新文明。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经济效益或市场效益。技术创新的发展首先要将创新的规模扩大,也就是拓宽创新的维度,使创新从单纯地科学技术扩展为管理技术、销售技术等,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这才是真正倡导的创新的核心。全面创新由技术创新开始,向其他市场元素和社会元素深入并融合,形成一种立体的整合的创新需求,也就是我们提及的科技创新文明。只有建立科技创新的文明,技术创新才会不断地发展延续,同时推动社会全面创新的进步。科技创新这一优势开创了我国精神文明领域科技创新的新纪元。

科技论文3

  孔明灯“孔明灯”,是以蜀汉刘备军中,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孔明)命名的,算起来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最早的孔明灯的作法是:用很细的竹篾做成灯笼架,四周和顶上都用薄纸糊严,只在底部留个圆口。在灯笼下面挂上松脂,点燃松脂后,灯笼就会升上空中。由于灯笼里有火光,古代战争中,曾经把它作为夜间军事行动的信号,如同现代所用的信号弹一样。 清朝年间,汉民族不满清政府的统治,纷纷起来开展“反清复明”斗争。为成义举,把放“孔明灯”作为统一行动的.指挥信号。

  过去,汉人们把“孔明灯”作通信联络使用,而后来人们把放“孔明灯”作为一种民间娱乐,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孔明灯的原理与热气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球体升空。

  然而为何热空气会飘浮呢?我们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它:当物体与空气同体积,而重量(密度)比空气小时就可飞起,此与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将球内之空气加热,球内之一部份空气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从球体流出,使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因此充满热空气之球体就会飞起来。

科技论文4

  一、加强新业务、新领域的培训指导,提升科技工作履职能力

  进一步推动辖内科技人员掌握新形势、理解新业务,组织科技部门负责人及科技人员开展新业务的培训。

  (一)坚持理论指导

  重点围绕“金融IC卡应用工作新形势与新任务”、“银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新趋势”和“两管理、两综合中如何履行科技管理职能”这3个新领域问题,分别从“精准把握定位”、“科学运用方法”和“保持积极履职状态”等3方面,进行管理思维、管理方法和组织行为的指导,努力提升科技人员履职能力。

  (二)转变理念

  科技工作的地位、作用不断增强,工作领域日趋广阔,科技部门与机关、支行、金融机构、社会的沟通协调、组织指导工作更为广泛,要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开拓创新,通过科技和业务的良好结合,实现履职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增强监管理念

  进一步健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协调机制,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参与执法大检查,创新方法,积极承担指导、监管职责,有效防范区域性信息安全风险。

  (四)增强科技管理意识

  科技人员既是服务员也是管理员,在主动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立足高起点、高定位,力争部门工作不断提升。

  二、科技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常态化,提升风险防范力度

  为切实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力度,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建议将科技工作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常态化。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主管科技工作的行领导担任活动小组组长,科技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科技部门其他人员以及计算机兼职管理员作为活动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各科室计算机兼职管理员认真学习《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version2)》相关要求,强调责任追究机制。

  (二)逐条检查,务求实效

  立足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以自查为主、抽查为辅的检查方式,组织各部门对照检查的内容逐一进行自查,并由科技部门牵头对各部门进行抽查。

  (三)认真整改,消除隐患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隐患,要严于整改,不留死角,从而形成常态。

  (四)总结反馈,形成机制

  科技部门对科技工作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并形成信息安全长效机制。

  三、管理效能为先,积极探索央行科技工作的评价机制

  科技部门牢牢把握综合考核工作的原则和目标,坚持激励先进为主、效能为先,要以“有效履行职责、高效完成任务”为实践基点,逐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的机制。

  (一)着力建立部门自我评价机制

  对照基层央行综合考核的项目要求,完善联系人和责任人机制,建立自我评价制度,将科技管理的要求逐一落实、不留死角。

  (二)着力建立综合考核的保障机制

  立足于科技管理的内部重点,加大计算机安全人员的队伍建设和责任制的落实,推动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不断强化科技管理的人力保障和措施保障。

  (三)着力建立县支行考核的反馈机制

  细化分解县支行科技工作的业绩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履职情况的.基层反馈,促进县支行科技的工作上水平、见实效。

  四、推进央行科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科技部门应结合科技工作实际需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进“科技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一)流程规范化

  保障各类重要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根据科技部门日常各项软硬件维护工作,制定详细的计算机系统日常监测方案;二是规范重要业务系统的运维制度,变更操作审批;三是严格执行计算机固定资产设备及低值易耗品集中采购流程,保证采购过程透明合规、采购手续清楚明了;四是规范各类科技工作流程,力争更好地为中支各业务科室提供科技服务。

  (二)责任明晰化

  科技部门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和责任,通过考核奖惩措施实现透明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每位科技人员应清楚所在岗位的职责,清楚每季度、每月份以及每周的重点工作所在;科技部门负责人根据任务内容性质,将任务分配至具体操作人员,具体操作人员按照相关工作的规范流程完成工作任务。

  (三)管理精细化

  科技精细化管理不是将事情繁琐化、复杂化,而是从质量上、效率上保证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建议科技部门针对上级行下发的年度科技工作专业考核,将每一项考核内容均落实到具体人员。同时还应制定工作人员定期工作任务表,清楚罗列每位人员每周每月每季度必须完成和上报的工作。精细化管理务求将工作的细化落到实处,这是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要在观念上、工作态度上从细节做起。

科技论文5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注意的方面。谈论了科技管理创新。

  【关键词】科学技术 创新 管理

  一、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管理工作是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神经中枢”。科技管理创新有助于在科技活动的目标、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形成全新的管理理念。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科技工作进行的怎么样。科技创新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科学精神,使得科技应用应用到实处,科技成果又为知识和理论找到实践的依据,也为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科技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科技创新使得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越来越显示出主导作用,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的先驱,它能够很大意义上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科技管理创新体系科技管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其自身的位置和管理职能决定的。

  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注意的方面

  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就如何加强管理创新的实际操作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以人为本。任何社会行为都离不开人类,所以人永远是科技管理的重心所在。人是科技活动中最活跃、最关键、最宝贵的因素。每种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和领导参与科技活动的人,是我们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断激发参与从科技活动的人的科技创新能力,集成他们的智慧,开展有序而富有成效的科研活动,从而实现科研目标和产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要考虑共同目标和利益。还要考虑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可能不相同的事实。从而使每个人的智慧和创造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将小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将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培养一流的人才创建环境和条件。制定能够留住和吸引一流人才的特殊政策和措施放在重要位置,让培养的人才能够安心为我所用,形成良性循环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在某一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人才都在此,也就标志着我们的研究水平处在世界前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通过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保护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研究单位的改制。一个好的科技管理者除了要思维敏捷,还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遵循科技发展规律。鼓励被管理对象科技人员和科技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并促进相应取得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事业的创新方面只有取得了重大突破,社会经济也才会有大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是科技管理上的创新问题。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不能老是效仿国外的,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科技的创新。原有的国有企业可以改制为股份制公司,让机构能够变成直接去面对社会,让社会进行优胜劣汰,使得研究所能够使自身成为一个“优化”面向市场的主体。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国有大企业也要参与进来,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博士后流动站,要致力于对科研开发和开拓市场营销人员的激励、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3)审时度势,宏观调控。国家管理部门在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上要加强国家的宏观控制。管理部门必须要能够形成有效机制去突破一些关键因素。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在管理体系上为我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以便能够集中力量。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去实现对科技活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管理者必须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能够用于开展科技活动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国家现有的科技、经济基础条件都很有限,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审时度势,及时、准确地调整和确定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需要,不可跟风走,国家急需的项目要作为重点去进行研究。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国家一些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组建独立的国家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把不同的行业结合起来,加强对跨学科跨领域以及新兴学科的发展规律的研究以组建成重大专项课题攻关组,那优秀的人才汇集到一起,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开展研究开发活动以满足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对科研活动的不同阶段的界定和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

  (4)坚持制创新。所谓的体制就是资源如何进行配置,所以只有好的体制,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创新才能顺利进行,创新成果才可以顺利转化。假如体制不好,那么资源无法或不能优化配置,创新也无从谈起。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去配置资源,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所以科研单位在体制创新上,必须坚持。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科研“招标课题制”,该思路已被证明是非常可行的。通过招标、招聘制,进行人才的优胜劣汰,同时也能够为科技人员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得不正之风,开后门现象从人们眼前消失。同时奖励制度也要不断完善,人员的职称晋升、级别评定、各种奖励都要根据这个人的实际贡献,不能走关系,送礼。设立岗位津贴并拉开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使少数有作为、贡献大的科技人才能够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并较大幅度提高生活待遇。推动科研创新。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科学都出现了分支,新学科不断涌现,学科和学科之间的渗透也在逐渐地加强,科技活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高技术研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构建科技管理的创新体系,探讨创新内容,以及在创新中应把握的原则以及其内在发展规律。仍然是当今乃至今后一个重要发展的内容和主要研究对象。只有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不断对科技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和创新。建立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的科技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科技论文6

  摘要:我国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普遍偏低,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会科技论文写作,不仅可以体验科研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其在科学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工作,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论文写作;本科生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初步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科技论文,它是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领域的某些现象,或者是某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高校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亟待提高。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本科生很少有科技论文发表,连研究生都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而且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总体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论文内容空洞,缺少相应的研究数据支撑,论文内容仅仅是现象、理论概念和方法的罗列和阐述。这充分表明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欠缺,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势必造成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脱节,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违背。

  一、造成现象的原因

  1.学校本科生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计划要求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学校每学年开设x门通识教育类课程,其中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普及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学校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相应的师资力量配备不足,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系统地学习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只能按照别人发表的论文,依葫芦画瓢,模仿其写作框架和思路。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

  高校本科生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学习状态涣散,课堂纪律松懈,作业靠抄袭,考试靠突击,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基础知识薄弱,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学科学术问题的研究中。同时,目前本科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自身写作水平低,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甚至毕业设计,疲于应付了事,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学科问题研究。

  3.促进本科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的平台有限

  一方面,本科生不像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或者有确定的研究方向,容易提炼科技论文的写作主题和支撑材料。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本科生的校园生活圈定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考试和参与班级、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很难有机会长时间专注于一项或者一个方向的学科问题研究。日常课上学习的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而散,本科生自身没有抓住某一点深入思考总结的意识,从而很难找到科技论文的写作途径,没有方向,无从下笔。

  二、加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本科生撰写的科技论文获得公开发表,是任何一个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最期望的结果,也是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最好的肯定。因此,本科生从中获取的快乐,首先是科研工作成功方面的快乐,由于本科生发表论文是极其罕见的,所以这种成功的快乐也是非常巨大的。其次,科研文章获得公开发表也是个人学术能力的彰显,因此,本科生非常乐意向他人传递这种成功的喜悦。最后,科研文章获得公开发表能提升个人价值,比如在本科生荣誉评选、就业招聘中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从自身价值方面带来的快乐也是很巨大的。除此之外,对提高本科生以下几方面能力有很大帮助:

  1.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为了完成某一项科学技术研究,本科生仅仅利用课堂上和教材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大量的各种形式和来源的信息中捕捉相关的有效的专业内容,在从事科研工作中是必须的。事实上,经常阅读专业相关文献,有助于巩固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拓展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使自己在某一领域更专业化。

  2.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本科生在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时,面临着如何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如何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如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如何将研究内容整理成合格的科技论文等一系列学术研究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供本科生学习,需要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摸索。这个探索过程,同时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

  3.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写出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必须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必须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观点和主张。

  (2)提高驾驭语言能力:科技论文不同于其他文章,其语言需要严谨、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能充分地表达文章主旨并具有学术性。

  (3)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有时虽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创新性的想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结果也相当出色,但仅仅因为写作时缺乏方法和技巧的把握,也不能把自己的成果充分地展示给他人,这必然会对其科研成果大打折扣。

  4.锻炼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激发本科生的创新兴趣,使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具备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习惯。

  三、多举措共同提高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高校开设相关培训课程

  要解决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学校方面应该给予重视,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设置科技论文写作环节,并且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相关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从技术环节解决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的问题。

  2.积极拓宽途径并搭建学术平台

  科技论文往往被认定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其实除了科学研究,课堂活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等都可以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提供平台。比如本科生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后,可以将其研究成果提炼、整合,结合项目创新点撰写成一篇科技论文。

  3.高校学生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不仅是对他们科研成果的肯定,而且在综合测评的综合排名、奖学金的评选以及个人荣誉心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本科生的这一特点做好引导工作,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来。

  科技论文写作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科研过程,为本科生发展个人特长、展现其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会科技论文写作,不仅仅对自身会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会其在科学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或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素清,李若.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09).

  [2]王建青.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xx(31).

  [3]刘志壮.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30).

科技论文7

  摘要:分子印迹,又称分子烙印。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是仿照抗体的形成机理,就是选用能与模板分子(印迹分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在交联剂的作用下,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在聚合物单体溶液中进行聚合,得到固体介质;然后,用合适的溶剂除去模板分子,在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留下了与模板分子在尺寸大小、空间结构、结合位,点相匹配的立体孔穴。

  关键词:分子印迹; 预组装法和自组装法 ; MIT的研究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等专业学科有机联合在一起,运用化学方法制取在空间位置和结合位点上与特定的模板分子有对应切合点的高分子化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分子印迹技术将功能单体、模板分子、交联剂及引发剂在合适的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合物,继而通过特定的方法除去原有的模板分子,于是就得到与模板分子空间结构、结合位点相匹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现代分子印迹技术,又被称为分子模板技术或分子烙印技术,是一种新型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

  一、分子印迹介绍

  分子印迹,又称分子烙印。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是仿照抗体的形成机理,就是选用能与模板分子(印迹分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在交联剂的作用下,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在聚合物单体溶液中进行聚合,得到固体介质;然后,用合适的溶剂除去模板分子,在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留下了与模板分子在尺寸大小、空间结构、结合位,点相匹配的立体孔穴。这种空穴可对印迹分子或与之结构相似的分子实现高度的特异性识别。MIPs的制备过程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在溶液中相遇,它们之间通过共价或非共价的相互作用结合形成配合物;第2阶段,加入合适的交联剂,使单体、模板分子与交联剂共聚形成高度交联的刚性聚合物;第3阶段,除去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原来由模板分子所占有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孔穴,从而得到空间结构和功能与模板分子互补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是根据特定印迹分子“量身定做”的,所以建立在分子印迹聚合物基础上的仿生识别可以和单克隆抗体相媲美,故Mosbach教授将分子印迹聚合物诙谐的称为“塑料抗体”(plasticantibody)。由于使用不同的印迹分子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 质,所以一种印迹聚合物只能与一种分子结合,类似于“锁”和“钥匙”,对印迹分子有相当高的专一选择性。因此,分子印迹通常又被人们形象的描述为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

  按照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结合方式以及作用力的不同,分子印迹技术分为预组装法和自组装法两种(图1).在两者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结合两种基本方法特点的结合法。

  预组装法(又名共价法),在预组装法中,模板分子以可逆共价键的形式与功能单体结合并形成相应的复合物,复合物与交联剂交,联聚合形成相应的高分子聚合物,最后通过化学方法使可逆共价键断裂而除去模板分子并得到相应的分子。自组装法(又名非共价法)在自组装法中,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共价偶联而是某些弱相互作用,只要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互作用就能达到印迹模板分子目的。结合法(又名半共价法)结合法顾名思义就是结合预组装法和自组装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被称为半共价法是因为:在这种方法中,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形成可逆复合物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而在对模板分子的再识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则是非共价的.弱相互作用。其他方法:1999年,TAKEUCHl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研究辛可尼定(一种抗疟药物)的时候。采用甲基丙烯酸和乙烯基取代的锌卟啉为功能单体制备了辛可尼定的分子印迹聚合物.20xx年TAKEUCHI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虚拟模板法制备环境荷尔蒙类物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20xx年,MOSBACH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固定模板法”实现了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与天然受体相比,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MIPs具有以下优势:(1)稳定性好、耐高温、高压、酸、碱、离子强度,可反复使用; (2)对某些不易得到生物抗体的小分子化合物,制备其MIPs作为替代物,却是相对容易的。因此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分子印迹技术在制备小分子化合物的MIPs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MIPs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诊疗、蛋白质组学、环境分析、传感器以及药物传输等研究领域。

  二、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人们研究分子印迹技术(即分子烙印技术 ,mo1ecular impirnting technology,MIT)的历史 由来已久,可以追溯 到上个世纪。1973年 ,Wullf等合成出几种对糖类和氨基酸衍生物具有较高选择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并将它们用作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的固相填充物,首次提出了“分子烙印技术”这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利用天然化合物或合成化合物模拟生物体系进行分子识别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MIT的雏形。在MIT发展的初期,德国HeinrichHeine大学的G.Wulff教授"采用共价结合方式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但由于可供选择的材料十分有限,故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进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以后,瑞典Lund大学的K.Mosbach在非共价MIT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并于1997年成立了国际性的分子印迹学会(Society for Molecular Imprinting,SMI),极大的促进了MIT及其理论的发展。这种基于分子印迹的分子识别新型材料在手性分离、环境分析和催化科学等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MIT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研究及应用文献较多。

科技论文8

  一、青年医学科技人员的特性

  青年医学科技人员的特性可通过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来体现:在工作中,相当数量的他们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校求学时间长,工作经历相对简单,大部分工龄在5年左右,就青年人才成才的规律而言,此时的他们大部分还没有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工作成果积累不足,因此在课题立项、经费申请、各类奖项申报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在家庭中,他们即将或刚刚走进三十而立的人生阶段,承担着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供房供车的生活压力,还不时处于与同学、同行、同龄人收入水平的被动比较之中。此外,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就业流动意愿比较强;有很强的工作自主性,喜欢有较大自由的工作环境;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希望通过有挑战性的工作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可以看出,青年医学科技人员身上集合着多种需求,其中心理方面的需求占据显著地位,因此对单位能否满足自我需求的心理期望较高。

  二、心理契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家Argyri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用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来说明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即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包括员工对相互责任的期望以及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美国管理心理学家Schein在其《组织心理学》中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任一组织中,每一成员与该组织的各种管理者之间及其他人之间,总是有一套非成文的期望在起作用”。因此,与正式有形的经济契约相比,心理契约更多是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但同样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有利于共同愿景的凝聚,有利于发挥持久有效的激励作用。关于心理契约的维度,学者Shapiro和Kessler以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三个维度:Ⅰ。交易责任:与相同行业员工有相同的报酬、相同的福利,报酬与责任挂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工资等与经济物质有关的组织责任;Ⅱ。培训责任:必要的工作培训,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和组织支持等与员工知识和能力增长有关的责任;Ⅲ。关系责任:长期工作保障和良好职业前景等与员工个人前途有关的责任。

  三、青年医学科技人员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护

  1、打好良好心理契约的建立基础

  岗位设置、人员引进是青年医学科技人员与单位之间建立最初的心理契约的重要环节。在岗位设置时,应以科学、合理为原则,充分考虑单位战略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明确科研和科技开发岗位的具体职责并适当放权,既有利于二者目标双赢又可以让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拥有相对自主的工作环境,增强单位和岗位的吸引力。在人员引进时,应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依据人员招聘的相关规定阳光、透明地进行,向参与应聘的优秀人员传递“以实力说话”的单位文化取向,让他们在公平竞争中一比高下,既有助于单位“好中选优”也能让员工增强自信和个人价值感。

  2、重视良好心理契约的优化维护

  作为一种期望和主观感受,心理契约会随着双方所处的环境和状态而不断变化,呈现动态性,因此单位应重视对心理契约的维护,多措并举优化双方心理契约关系。在绩效考核时,应坚持以考核促进步的初衷和目标设立考核体系,既展示有形的业绩、成果和效益,也展示无形的价值、效率,通过单位内的横向对比,让青年医学科技人员看到自己与优秀人才的差距,有助于调整下一阶段努力方向,也可避免“唯成果”式考核对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挫伤。在分配薪酬时,应看到物质待遇已不再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低层次需求,而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声望的标尺之一,收入水平也逐渐成为个人成就感的构成之一,单位应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体现薪酬回报与工作付出的高相关性,让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没有过多后顾之忧,同时也能获得适当的工作成就感。在职业规划时,应重视青年医学科技人员从校园走进工作面临的知识转化、更新的强烈需求,及早为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组织业务交流、专题培训、选派深造进修等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形式促进其知识更新,在增强员工竞争力的同时也有益于巩固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四、结语

  在以上这些工作举措共同作用下,单位不断吸引、包容、培养青年医学科技人员,才能最终拥有他们的创造力,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医学科研不断创新,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服务。

科技论文9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TRIZ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对于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涌现,可以加快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从而推进电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xx年7月,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着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多年的时间,对25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科技论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xx年~20xx年随机抽取胃镜室检查病人200例,1月份100例为观察组,2月份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4~78岁,平均41.3±16.0岁,排除有严重的肺部疾患、心脑血管疾病及极度虚弱者。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的术前准备、检查方法、用物、检查时间和操作人员均相同,其中观察组在预约时和检查前10min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其余条件无差异。其余条件与干预组相同。检查前心理干预:护士热情主动地给病人讲解与该检查相关的医学知识,检查目的、方法、简要经过,检查中可能会出现不适感觉,应怎样配合才能缓解。发现患者的不正确认知或对镜检不利的应对方式,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安慰、疏导。还要向病人保证,医生会用熟练的技术仔细检查,并尽量减轻病人痛苦的。多用乐观的鼓励性言语肯定患者的勇敢行为,帮助患者良好地应对镜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适应能力。检查前情绪干预: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对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及时给予减缓或消除,耐心讲解情绪与疾病的互动关系,邀请病区检查效果好的病人现身说法,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检查中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嘱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心理,说明检查时的痛苦、不适是短暂的,检查后一切均会很快恢复正常,应积极配合操作。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面色、神志、脉搏,变化,并告知只要积极配合,检查就会很顺利完成。当内镜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当内镜进入食管后,再嘱深呼吸,避免剧烈的恶心、呕吐和呛咳,并将唾液吐于碗盘内。操作者一定要动作轻柔,保持安静,以免增加患者紧张情绪。操作中不谈与患者无关的话语。检查中护士有意识地握住病人的手,表示安慰和鼓励,必要时让家属陪伴,增加安全感。检查后干预:术后告诉患者咽喉部不适或疼痛,2天内会减轻或消失,不要用力咳痰,防止损伤咽喉部黏膜,并且2小时后喝水,吃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有腹痛、便血及时来院就诊,感谢病人的配合。家庭成员心理干预:通过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干预,家庭成员的.帮助会激励患者完成更多的心理行为,改变应激的应对方式,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家人的信心、理解、鼓励,能使患者意志增强,置管顺利。观测项目:询问并观察患者焦虑及恐惧情况并记录,从胃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数直至检查完毕,记录恶心、呕吐次数,从胃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时,直至检查完毕,记录检查完成时间。

  2、结果

  观察组预约时与插镜时平均值几乎无差异(P>0.05),对照组预约时与插镜时值差异明显(P<0.01)。检查中对照组心率,血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循环系统较稳定,观察组镜后恶心、呕吐次数与检查完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病人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减轻,恶心发生人数也明显减少(P<0.05)。

  3、讨论

  胃镜检查是一种刺激源,可引起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最常见的诊疗手段之一。但实行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会感到紧张、恐惧及出现恶心、呕吐等躯体性应激反应,超出了胃镜本身应有的痛苦体验,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减轻人的心理应激反应,减少与应激有关的激素分泌。认知的基础在于一个人对人、对已、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情及行为。在胃镜检查中通过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认识,通过相关医学知识教育和患者的现身说教,使患者得以以合理的认知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从而解除心理障碍,稳定生命体征。通过分心技术把患者的注意力从治疗心境中散开,对减轻和缓解条件性恶心、呕吐及焦虑很有帮助。亲情的滋润,社会的关注是治疗疾病的最佳良药,是患者耐受各种治疗的基础。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在胃镜检查中,患者通过心理干预配合深呼吸大大减轻胃镜检查带来恶心不适。从本文结果可看出,实验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减少(P>0.05),患者心理放松,积极配合,使胃镜检查得以顺利进行,大大缩短了插镜检查完成时间(P<0.01)。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反应无损于身心健康,而是机体在动员全身的潜在力量来适应环境“胃镜检查”这种应激。如应激反应过度不仅增加检查的难度及患者的痛苦,甚至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合文献和本次研究结果,实施消化内镜检查一方面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操作;另一方面对女性、中年、插管反应敏感、耐受性差、基础血压和脉搏高的患者应给予特别关注,并做到个体化心理干预:提高认知、进行情绪行为干预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选择性的施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适时在异丙酚麻醉下进行检查,也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纽约大学沃尔夫(Wolf)等经过30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情绪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如情绪愉快时,胃肠道黏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恐惧焦虑时,黏膜苍白,分泌减少,运动也受到抑制。进行心理干预,就是帮助患者以正性情绪去替代负性情绪,使躯体功能得到有效的调节。采用合理情绪想象,角色扮演以及放松技术等情感行为方式。可运用呼吸技术缓解部分症状,具体做法是深吸气,然后深呼气,如此循环多次,可起到平缓紧张情绪的作用。同时教患者学会放松:首先让患者握紧拳头,然后放松;反复做几次,这样对减轻和缓解不适感及焦虑症状也有帮助。镜检前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焦虑情绪,减轻镜检时的不良反应,减轻心理压力,提高镜检成功率。

科技论文11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然而,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人类生存现状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为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促使社会、经济及其生态之间达到统一的效果,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由于林业在生态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用途,同时也作为建设阶段的承担者,因此,为了进一步促使生态林业得到不断的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对林业加大推广工作的力度。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林业科技推广;作用研究

  由于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够为生态林业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将生态环境及其林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为促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而做出重要的贡献。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1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必要性与作用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讲,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变得尤为突出,并且对于我国某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来说,已经慢慢迈入到科学发展管理工作中。就一些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而言,在推广新型技术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在审视具体状况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没有较高的生产水平,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林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倘若想要打破当前林业状况的格局,那么相关部门应当把该技术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并尽可能充分的调动全部员工的积极性,共同解决上面的问题。不仅仅如此,相关政府机构在资金方面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并且在问题解决上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随着林业技术的推广,可以推动林业科技成果可以实现较高的转化目的。随着当前林业技术的不断推广下,依赖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特质做好恰当的优化,为林业技术能够和当地具体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保障,推动林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林业科技成果具备较高的转化率提供重要的保障。随着林业技术的推广,可以推动林业有着较高建设水平,从而慢慢将林业的建设水平加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依据自身多年的经验,慢慢转变成相应的科研成果,不断的学习新型知识。对于某些盐碱地区来说,推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从整体上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提供重要的保障。

  2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意义

  2.1生态林业建设的先导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原理发展林业,是合理利用资源并协调林业生产模式的体系,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生态林业建设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等特点,要求对农、林、牧等多行业进行整体调配、循环再生。这些特点和要求决定了生态林业建设需要以林业技术推广为先导,带动生态林业建设。

  2.2林农脱贫致富的途径

  目前我国林区贫困问题严重,虽然在制度改革之后林地划分有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仍然没有改变林农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的利益。林业技术推广能够保证林农的利益,增加林农融资渠道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提供了技术培训指导,从而有效提高林农的收人。

  3林业技术推广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1林农专业水平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当生态林业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林业文化及其相关专业质量都没有较高的水平。随着当前新型技术的大量涌出,对生态林业的建设也慢慢使用了新型的管理手段及其种植技术,然而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对专业知识做到熟练掌握,并且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新型的管理手段及其种植技术,通常还使用以往的方式进行种植,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林业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3.2推广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方式主要是根据国家政策和思想来进行决策的,其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若将林业技术推广着重于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解决当地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问题,间接地推动当地林业技术发展,目的是全面推动林业技术发展。然而,在实际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这就导致国家与基层人民的利益出现冲突,无法及时进行协调,自然而然群众也就没有一定的积极性,也不会再主动参与到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也就意味着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3林业技术推广的后备资金空缺

  不但会存在工作人员技术方面的缺陷,而且资金出现不充足的情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推广工作的开展带来干扰。不仅仅对开发基层技术方面需要诸多资金的支持,而技术的开发方面更需要花费过多的资金。当前诸多相关部门没有对该技术的推广引起重视,这样就致使推广工作的开展因为资金的不充足而停滞不前,从而影响了对该技术的探索。与此同时,由于没有资金的支持,也导致某些干部工作环境不能得到优化,一直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这样会在思想上对这些人员的心理产生压力,从而致使相关人员往往是在迷茫的中不能热情的投入到林业工作中,这样就会对林业技术在未来道路上的推广过于缓慢,对生态林业的进程带来不利影响。

  3.4推广人员的能力不足

  因为该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这些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工作,这样就会对技术的接收带来难度,倘若这些人员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那么就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往往对该技术的情况及其规律不能做到全面掌握。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相关人员不能灵活的应用该技术。不仅仅如此,还有某些人员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思想意识,不能和林农保持亲密的沟通,不能掌握林农的真正需要,从而致使该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推广。

  4解决林业技术推广问题的对策

  4.1加强林业技术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管理

  由于随着当前林业技术的大力推广下,加大该技术的实施力度是必要的,主要依赖于相关科学管理及其合理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投入到林业技术推广里面,能够为生态林业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还应当优化相关管理制度,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大该技术监管的力度,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好妥善的处理。不仅仅如此,从以往比较单一的技术慢慢转变成多元化的技术形式,这样可以促使该技术渗透到生态林业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加大林业建设的力度,并尽可能推动该技术可以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设置相应的监管机构,进而为该技术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4.2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当前林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不但要紧跟时代的需要,而且还要遵循该技术在未来道路上的规律。自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下,林业技术从以往依靠的进口逐渐朝着自主研制的方向发展,并且也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最大程度可以为林业建设质量提供强大的支持。通常情况下,因为林业行业有着诸多的特点,例如较高的经营成本、较多的影响因素等,这样也对林业技术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只有研发出更多的新型技术,并有效遵循林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才能够优化林业规划系统,将生态空间加以拓宽,完善生态建设的相关结构,从而为生态林业的建设等相关方面提供重要的保障。

  4.3进行林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工作

  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也不会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所以对其招聘工作就显得尤其主要,相关部门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对这些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招聘专业型人才是必要流程,接着开展大型的教育活动,对林业技术不断的推广,从而将林业技术水平加以提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处理好该技术在实际推广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4.4加强林业推广专业人员的队伍及体制建设

  第一,相关部门需要对这些推广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并组织他们能够对新型技术及其推广方式做到熟练掌握。主动招聘专业知识较强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具备年轻资本的工作人员,从而最大程度打破年龄结构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促使单位人才可以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加大对人员素质培养的力度,促使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推广工作的意义,进而增强责任意识,投入到喜爱的事业中,为推广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林业技术的大力推广,促使生态林业在实际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都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并且可以得知该技术的大力推广成为了林业建筑的关键所在。倘若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该技术的价值,那么就可以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该技术做好不断的创新,并依据具体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该技术的整体水平加以提升。

  参考

  [1]黄娟.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xx(14).

  [2]卢政宇.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分析[J].种子科技,20xx(2).

  [3]韦岩.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4).

  [4]邢东辉.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xx(4).

  [5]王晓云.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xx(16).

科技论文12

  0引言

  我国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己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截至20xx年初,华北电网直属220kV及以下并己具备无人值班条件变电站有255座,占全部变电站的87%,38座变电站不具备无人值班条件。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力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基于电子式互感器、EC61850标准和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变电站逐渐成为目前电力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工程化和实用化方面己经走在世界前列,在200多座变电站开展试验示范工作,例如,唐山郭家屯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改造在华北电网首次

  采用了EC61850规约和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技术,并首次实现了不同厂家二次设备的互操作,可实现全站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和全站网络化控制。另外,华北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覆盖面也逐步増大,已初步构建起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有效地改善可靠性水平和检修效能。

  总的来说,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综合利用效能还未充分发挥;设备检修模式较为落后,需要加快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一次装备的智能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以及枢纽中心变电站全面建成或改造成为智能化变电站。

  1智能电网概况

  即以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储能和用电的电力系统为对象,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从发电到用电所有环节信息的双向交流,具有自愈、安全、交互、协调、兼容、高效、优质、集成的核心特点。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概念使得更加可靠、高效的实时监测和控制设备节点装设在变电站。智能设备也被増加到传统变电站设备之中,能够实现智能功能并能提供整个系统的监测、控制及管理的普遍T技术。智能变电站应具有如下主要特点:告警信息处理及不合理数据处理的智能分析;自恢复、自诊断或预防性措施及紧急状态评估的智能控制;智能维修与管理、智能安全评估;与地理信息系统互连和应用等。

  2无人值班站和集控中心发展规划及特点

  国内外推广无人值班站和集控中心是电网的发展方向,建立集控中心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对多个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的一种运行管理模式。根据集控一体化建设思路,华北电网直属各供电公司各自建立1个集控中心,每个集控中心将该公司所管辖220kV及以下变电站全部接入。同时,华北电网集控中心系统还处在不断发展和改进的阶段,其本身的功能要求也随之出现新变化。比如,集控中心监控系统智能报警专家系统、远程图像监控及报警系统等日益完善的功能不断増加。

  另外,集控中心不同于调度中心的特点在于:变电站的信息量全而多,反映设备状态,为集控中心运行人员监控设备服务;而调度中心运行人员关注电网潮流、系统运行方式,关注处理电网运行方式变动的有关信号与事故信号。

  3华北电网无人值班站和集控中心面向智能电网的科技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发展的逐步推进,华北电网无人值班站和集控中心科技应用体现在数字化变电站、程序化操作、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等方面,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3.1建立数字化或智能化变电站

  (1)智能设备技术。非常规互感器的出现及计算机的发展,使得断路器设备内部的电、磁、温票的执行和操作过程的校验(一次设备辅助接点度、机械、机构动作状态检测己经成为可能,运行人员可通过收集分析检测数据,判断断路器运行的状况及趋势,安排检修和维修时间,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智能操作断路器是根据所检测到的电网中断路器开断前一瞬间的各种工作状态信息,自动选择和调整操作机构以及与灭弧室状态相适应的合理工作条件,以改变现有断路器的单一分闸特性。

  智能断路器技术迟迟不能进入实用化主要原因在于断路器跳闸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以往电缆传输跳合闸电流操作方式变为通信报文操作方式。随着对EC6185O标准研究的深入,GOOS在网络上传送跳闸命令等实时性要求很高的信息得到有效验证,使得智能断路器将逐步进入实用化阶段。另外,用微机原理设计保护智能操作箱,可以有效解决电气二次回路状态检修问题17|,填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控制设备的边缘空白部分,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为继电保护实行状态检修创造必要的条件。

  (2)基于信息共享的'运行支持系统。EC61580标准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定义了统一、标准化信息和信息交换模型,实现智能设备的互操作性,采用了对象建模技术、抽象通信接口技术和设备自描述规范,智能设备之间实现了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一致性;实现变电站信息共享对一、二次设备进行统一建模,变电站站内及变电站与集控中心之间实现了无缝通信体系,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3)控制与防误闭锁。EC61850提出的GCXOE传输机制可以实现快速、安全的数据交换,保证各装置的快速报文可在3ms内实现信息交换,满足跳合闸要求;过程层组建测控设备之间交互数据通过GOOE实现关联闭锁功能,这样减少敷设大量间隔内及间隔之间的电气连锁电缆,也不必设置专门联闭锁控制器,避免重复的遥信采集;备自投功能也可以由GOOE实现,可简化系统、减少备自投设备。

  3.2实施程序化操作

  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是指变电站内智能设备依据变电站操作票的执行顺序和执行结果校核要求,由站内智能设备代替操作人员,自动完成操作票的执行过程。实际操作时只需集控中心监控人员根据操作要求选择一条程序化操作命令,操作或者电压电流等)由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自动完成。这样能够使变电站真正实现无人值班,达到变电站减员増效的目的;同时通过程序化操作,实现操作自动化,减少或无需人工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失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

  3.3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在线监测数据集成平台、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它运用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通信和检测技术,创造性地建立全无线数字化模式,并实现对变电一次设备各项性能参数的实时监测,达到变电一次设备健康状况的智能化体现。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是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它获取数据分析和综合评判参与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评估体系之中,目前特别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融合和判据效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3.4智能报警专家系统

  智能告警专家处理系统根据告警信号的重要性对其分类处理和专家推理,使运行监控人员能够快速地抓住事故重点、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理方案,提高事故异常处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有效体现信息化经济效益。它提供事故、预告、越限、检修、未复归信息等多个告警页面窗口对不同等级的告警信号进入不同的告警页面,方便监控人员抓住重要告警。它通过告警的己确认和未确认状态来区分监控人员是否处理过此告警,根据信号的分类对级别高的语音优先播报。它还可以根据告警信息作出推理,给出异常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同时提高监控人员业务水平。

  3.5智能巡检系统

  变电设备智能巡视系统的构成,包括前端巡检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灵活方便、易用和易维护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在变电站设备巡视中被广泛应用,提高了运行人员巡视设备的到位率,简化了缺陷管理工作,实现了变电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另外,随着无人值班站广泛推广,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完成变电站高压变电设备的所有巡检作业。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系统以自主或遥控的方式,在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变电站对室外高压设备进行巡检,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热缺陷、异物悬挂等设备异常现象。

  4结论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它的发展和成熟对建立坚强智能电网有重要意义。而集控中心也正在向着容量规模化、信息全景化、应用集成化、报警智能化、监视可视化、控制闭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无人值班站和集控中心的科技应用也将向适应智能电网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和推广,逐步完善并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有效成为智能电网变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论文13

  [摘要]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的严重局面,特别是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和常规能源的研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在不断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本文就针对这热能和动力工程的现状和科技创新来进行探究。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让社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提升和绝大的效益。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现状、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

  1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许多行业,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核心地位。最广泛使用的是电力工业,在使用核电、火电及其他设备、热能动力工程及相关技术,是其工作的基础。钢铁行业,尤其是在高炉炼铁、炼钢和轧制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械工业及相关工业建筑,包括物质生产、物质生产、锻造、焊接、铸造技术、热能利用率;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热量也有着许多的用处,如北方冬季供暖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热能与动力工程,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们将根据热能的特性,来研究更深入的热能的状态,在日常使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开发其他新型动力机械和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知识和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知识,研究如何将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高、低(或无)污染转化为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在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短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高效,减少或消除污染排放,开发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交通、汽车、造船、电力、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现状

  中国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在当时,国外社会发展体制的影响,形成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括电站锅炉、火力发电、内燃机、涡轮机、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加热、通风及空调工程、冷冻、冷藏、水电工程、水电站、水电站动力设备、水动力、自动化、机械、机电排灌工程、水力发电和提水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几十个,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模式,在我国发展有着相互适应的时间和范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国家发展了很多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提案,即热能工程,热能和动力工程机械,热发动机,制冷和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和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热物理等。这说明,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样拓宽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基础知识的不断扩大,对市场的适应性需求大大加强。半个世纪以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功能,他们是我国特别是能源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建设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世界各国增加颜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就目前社会对于热能的利用而言,却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热量,所以它主要是通过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中,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主要是通过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机械能的需要。但对环境的影响是存在的,主要存在于热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放射性危害,主要河流的水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水生生物和空气质量变化,热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漫天的雾霾,细微的空气颗粒等等都是燃烧所形成的空气污染,这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贬低,这回让中国的国民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和换上疾病,让人们每天都为出行担心,所以在热能的转化中,我们要更加的注重环境,这将是我们必要的责任,为了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如何开发和利用热能和动力工程,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也是国家的重点。将根据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环境和能源节约和减少排放的发展和影响的前景,努力帮助更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3探究热能和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

  现如今的热力和动力工程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下热力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加快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火电工程,需要很好的调整和改进的产业结构,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服务业是生产,发展和满足人民的方便,提高生产质量的核心内容,在工业生产,淘汰落后的产品,对旧技术和相关设备必须要加快淘汰速度,并及时发展新技术,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行业,需要一个良好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创新,对行业上的设备进行一定的创新,来让我国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行业在我国起到一定的价值,在本行业中让我国在世界上起到一定带头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完善和促进市场经济,环境和系统的良好节点。加强合作和相关研究机构,建立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相关的还原技术,替代技术,回收技术和资源技术,并努力减少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需要发展创新模式,以加快经济周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作为工作的关键内容和核心内容,加快发展新技术,并结合实际的特点和具体应用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步伐。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得到具体的使用,根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生产,采取节能措施,并进行回收利用,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4结论

  总之,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我们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相关的热工设备,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完善和促进市场经济,环境和系统的良好节点,并实施方案和把我工作重点,力求更全面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际情况的把握,更好的使用他们,然我们的社会得到一定的保障,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得到一定的保障,让未来的人类有着更多的生存空间,为了我们的将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建设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阳帆.试析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0).

  [2]田青.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9).

  [3]崔瑶.时代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与企业,20xx(13).

科技论文14

  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轿车越来越多的出此刻大街小巷、乡镇马路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不可能无害,这轿车也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轿车难“养”

  世界上什么变化最快?当然是物价,看看此刻,汽油价是一路飙升,今日才五元一升,明天就变成六元一升,后天就变成十元一升,气得你直瞪眼,也无可奈何。养宠物总不能把它放在路天地里睡觉吧,养轿车也一样,需要停放的地方。此刻房价的上涨是一路领先,买个车库,近万元一平方米的地皮比车还贵,哪里出得起?租个停车位吧,可停车费一天也不下百元,一个月也得两三千,郁闷啊!不仅仅这些,出门要交过路费,养路费、办证费……这个费那个费,吸得你倾家荡产,到头来不得不贱价卖车。

  二、轿车还是"罪魁祸首"

  此刻的轿车使用的是汽油发动,只要行走,就不断地“吐”着黑色气体,日行千里,要“吐”多少黑气啊,严重污染了环境,是造成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古时候人们的交通工具是马,虽然速度比轿车慢,可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出过马祸的呢?可此刻的轿车,据统计,平均每一天全国就有一百多起车祸,这个惊人的数字,令人心惊胆寒。

  综上所述,取而代之的将是高科技的`产物——智能轿车。这种智能轿车与众不一样,首先,它环保节能,它的动力是太阳能的,既环保又节俭能源,能够称得上“绿色”轿车。它的盖板是光能接收器,随时都能够吸收太阳能,再经过压缩电路板积蓄到环保、节能、蓄量大的新型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一样的原理。其次是方便,人们买车就是图个方便嘛,智能轿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别看它大,可它是折叠式的,不用的时候只要按下机关,就会变成边长约1。2米,高约0。5米的正方体,既能够提在手上又能够背在背上,还能够当成装饰品摆放在家里。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按下控制轿车的微型遥控器,它就会寻着人的脑电波,来到主人的身边。智能轿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它装有导航系统,能识别危险,不管遇到怎样的险情,它会阻断手动控制系统,轿车自行前进,直到安全。有了这种装置,不要说避免车祸,就是想去制造交通事故,也是徒劳。

  我相信这种智能轿车,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冲击市场,为人们的生活插上彩色的翅膀。

科技论文15

  一、主要做法

  (一)把好信息内容关口

  信息内容正面、积极、严谨、科学,具有专业性、科普性,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文字控制在200~300字左右,不超过500字,语言风格尽量生活化、风趣。配上相关的图片说明,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具体涵盖了如下内容:1)营养健康:与蔬菜、水果、大米等农作物营养价值、营养成分等相关的科普信息或蔬菜养生等。2)家庭园艺:主要介绍如何在家庭开展蔬菜、花卉、苗木等植物的种植,改善居家环境,如盆栽蔬菜、植物家庭种植技巧等。3)品种推介:向公众推介农作物新品种,包括新的特菜品种、本院育成的新品种等。4)植物科普:主要介绍植物特征特性、植物生理、植物营养、生物学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二)组建一支微信创作团队

  本院组建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微信创作团队。本院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3%,他们主要从事蔬菜、水稻、特用玉米等优良蔬菜品种的选育、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优质香蕉苗、热带水草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检测等工作。制定了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撰写微信稿件,使广州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应用成效

  广州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服务理念,发送微信200多条。点击量达15万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尤其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赏,微信内容体现了如下特点:1)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普性。如早稻米和晚稻米的`区别,哪种鲜食玉米好?,辣椒叶的妙用,广州蔬食记之泮塘五秀,大米的抛光处理等,选种子要“三看”,说辣;情人节收月季,你女朋友同意吗?;植物之间的友谊;远离黄曲霉素等;2)解疑析惑,对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实用性强,尤其是关系到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知识,解除了人们的疑虑,让老百姓吃得科学、吃得放心。如:彩色鲜食玉米是转基因玉米吗?家中的大米如何保存?大蒜有保健作用你知道吗?谁影响了种子发芽?为何现在的胡萝卜暨直又靓?常吃南瓜好处多;天天吃水果有益脑与心;植物萎蔫的原因分析和挽救;盆栽植物为什么生长这么慢?霜打蔬菜分外甜;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为何宁夏菜心如此受欢迎?;香蕉种子在哪里,它是怎么繁殖的?;为什么很少黑色的花?;水生植物的根为何不腐烂?;有虫眼的蔬菜安全吗?等。3)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推介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推介特色蔬菜,内容鲜活,具有较强的时令性。如:广州春天良蔬之———韭菜(枸杞叶、香花菜、荞头、艾);雨前春芽嫩如丝等;夏有秋葵当美味,健康又开胃;广州盛夏叶菜;中秋尝月饼,蔬菜来消脂;食花润燥好时节等。提醒人们时令蔬菜正当时。4)及时推介新品种及农业科技新动态,让人们及时了解蔬菜新品种及农业科技新信息。如岭南第一蔬———菜心;似花似菜的西兰苔;会结冰的蔬菜;五菜之冬寒菜;特色甘蓝类蔬菜;樱桃小萝卜,色艳又美丽;芳香蔬菜进社区;20xx年广州市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等。5)介绍都市人家庭种菜的技术,为都市人在自家阳台或房前屋后庭院种植蔬菜提供指导。如板栗南瓜家庭种植技术,家庭种植施肥原则,家庭种菜,家庭阳台蔬菜品种选择,紫苏家庭种植技巧,盆栽蔬菜点缀生活等。

  三、结论

  1)应用微信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体现了现代通讯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动动手指,便可获得农业科技知识,改进了农业科学技术传播手段,扩大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对象,提高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丰富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内函。2)微信公众平台,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也是他们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具体行动舞台。3)微信内容主要是传播科学知识,正面、健康、充满正能量,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体现了农业科研的公益性质。

  四、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微信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科学知识传播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在手机已普遍进入广大农村的寻常百姓家,但是由于思想认识或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在“三农”工作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二)建议

  建议农业行政部门能给予一定的投入,依托农业科研单位组建服务“三农”的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为广大的农民朋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帮助广大的农民朋友解决种植、营销方面疑难问题,让微信服务“三农”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科技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科技的论文07-08

科技论文05-19

科技的论文07-07

科技小论文08-04

机电科技论文01-31

科技小论文03-30

科技论文[实用]06-03

【优秀】科技论文06-02

[实用]科技论文07-22

关于科技的论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