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4-07-25 11:33:42 历史 我要投稿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必备[5篇]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1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 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 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必备[5篇]

  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 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常谈 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醉醺醺地问重耳:

  “将来,公子要是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呀?” 重耳谦恭而又微笑着说:“楚国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叫我拿什么东西来

  报答呢?” 楚成王摇头晃脑地又问:“这么说,你就不想报答我罗?”

  重耳想了一会儿,说:“倘若我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愿与楚国交好,世 世代代永不打仗,想方设法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楚成王连连 点头:“好,说的好!”一怀酒下肚之后,又问:“万一两国发生战争怎么 办?”

  重耳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说:“不会的。”

  “万一呢!”

  “万一发生了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就退避三舍。”古时行军,每 30 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 90 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高兴得又喝了几大怀。

  坐在楚成王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一直阴沉着脸,冷眼盯着重耳。他心 里骂道:这个无家可归的野狗,尽在这儿讲好听的。等宴会一结束,他便去 拜见楚成王,说:“国君,我看得出,重耳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看把他 宰了,免得后患无穷!”

  楚成王虽然醉了,但心里却很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将来,有重耳在普国,他就多了一份力量;那么,将来攻打宋国,称霸天下就不成问题 了。宋国也是个大国,离楚国不远,一直是楚成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楚成 王早下了决心,非拔掉这个钉子不可。

  就在那年冬天,重耳在其它国家的援助下终于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 气。

  不久,宋国国君宋襄公派他的儿子来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召见了他, 宋公子泪流满面地向他诉说,楚国又派成得臣带领人马欺负他们了,恳求晋 文公发兵,帮助他们打退楚国的进攻。

  晋文公想起当年在楚国受到的厚遇,如今,怎么好意思出兵呢! 宋公子又气愤地说:“他们太不像话了,老是欺负中原的诸侯国。主公你不是常说要扶助弱小的国家吗?现在正是时候啦!” 他见晋文公还在犹豫,又道:“楚国那个成得臣,骄横自大,连你也不

  放在眼里,他说??”

  “说什么?”

  “说你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你要是敢出兵,他非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番话,把晋文公激得心里火冒冒的,他问道:“是真的吗?”

  “有半句假话,五雷劈顶!” 晋文公猛地抽出宝剑,当空一挥,叫道:“发兵,马上发兵!” 晋文公抓紧时间扩充人马,整顿军队;不出三个月,便亲自率领大军浩

  浩荡荡地去解救宋国。楚国旁边还有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晋文公路过 那里,顺手牵羊,把两国的国君俘虏了。这就等于扳掉了楚国的两颗门牙。 楚成王根本不相信晋文公会出兵,会与他为敌,直到成得臣第三次来报 信时,他还说:“不可能,当年我对重耳那么好,他怎么会忘恩负义呢!” 成得臣马上说道:“国君,当初我劝你把他杀了,根除后患,可你不听,现在怎么样??” 楚成王背着手,在屋里直转,口中喃喃自语:“这个重耳,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 成得臣劝楚王不要着急,只要拨给他三万人马,他一定把重耳的首级拎回来。楚成王把手直摆:“别这样,别这样,等几天看看。我相信重耳下会 和我过不去的。”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2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

  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

  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常谈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醉醺醺地问重耳:“将来,公子要是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呀?”重耳谦恭而又微笑着说:“楚国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呢?”楚成王摇头晃脑地又问:“这么说,你就不想报答我罗?”重耳想了一会儿,说:“倘若我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愿与楚国交好,世世代代永不打仗,想方设法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楚成王连连点头:“好,说的好!”一怀酒下肚之后,又问:“万一两国发生战争怎么办?”重耳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说:“不会的。”“万一呢!”“万一发生了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就退避三舍。”古时行军,每30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90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高兴得又喝了几大怀。

  坐在楚成王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一直阴沉着脸,冷眼盯着重耳。他心里骂道:这个无家可归的野狗,尽在这儿讲好听的。等宴会一结束,他便去拜见楚成王,说:“国君,我看得出,重耳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看把他宰了,免得后患无穷!”楚成王虽然醉了,但心里却很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将来,有重耳在普国,他就多了一份力量;那么,将来攻打宋国,称霸天下就不成问题了。宋国也是个大国,离楚国不远,一直是楚成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楚成王早下了决心,非拔掉这个钉子不可。

  就在那年冬天,重耳在其它国家的援助下终于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气。

  不久,宋国国君宋襄公派他的儿子来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召见了他,宋公子泪流满面地向他诉说,楚国又派成得臣带领人马欺负他们了,恳求晋文公发兵,帮助他们打退楚国的进攻。

  晋文公想起当年在楚国受到的厚遇,如今,怎么好意思出兵呢!宋公子又气愤地说:“他们太不像话,老是欺负中原的诸侯国。主公你不是常说要扶助弱小国家吗?现在正是时候啦!”他见晋文公还在犹豫,又道:“楚国那个成得臣,骄横自大,连你也不放在眼里,他说……”“说什么?”“说你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你要是敢出兵,他非叫你死无葬身之地!”一番话,把晋文公激得心里火冒冒的,他问道:“是真的吗?”“有半句假话,五雷劈顶!”晋文公猛地抽出宝剑,当空一挥,叫道:“发兵,马上发兵!”晋文公抓紧时间扩充人马,整顿军队;不出三个月,便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去解救宋国。楚国旁边还有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晋文公路过那里,顺手牵羊,把两国的国君俘虏了。这就等于扳掉了楚国的两颗门牙。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3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

  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

  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常谈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醉醺醺地问重耳:

  “将来,公子要是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呀?”

  重耳谦恭而又微笑着说:“楚国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呢?”

  楚成王摇头晃脑地又问:“这么说,你就不想报答我罗?”

  重耳想了一会儿,说:“倘若我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愿与楚国交好,世世代代永不打仗,想方设法让两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楚成王连连点头:“好,说的好!”一怀酒下肚之后,又问:“万一两国发生战争怎么办?”

  重耳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说:“不会的。”

  “万一呢!”

  “万一发生了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就退避三舍。”古时行军,每30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90 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高兴得又喝了几大怀。

  坐在楚成王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一直阴沉着脸,冷眼盯着重耳。他心里骂道:这个无家可归的野狗,尽在这儿讲好听的。等宴会一结束,他便去拜见楚成王,说:“国君,我看得出,重耳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看把他宰了,免得后患无穷!”

  楚成王虽然醉了,但心里却很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将来,有重耳在普国,他就多了一份力量;那么,将来攻打宋国,称霸天下就不成问题了。宋国也是个大国,离楚国不远,一直是楚成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楚成王早下了决心,非拔掉这个钉子不可。

  就在那年冬天,重耳在其它国家的援助下终于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气。

  不久,宋国国君宋襄公派他的儿子来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召见了他,宋公子泪流满面地向他诉说,楚国又派成得臣带领人马欺负他们了,恳求晋文公发兵,帮助他们打退楚国的进攻。

  晋文公想起当年在楚国受到的厚遇,如今,怎么好意思出兵呢!

  宋公子又气愤地说:“他们太不像话了,老是欺负中原的诸侯国。主公你不是常说要扶助弱小的国家吗?现在正是时候啦!”

  他见晋文公还在犹豫,又道:“楚国那个成得臣,骄横自大,连你也不放在眼里,他说..”

  “说什么?”

  “说你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你要是敢出兵,他非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番话,把晋文公激得心里火冒冒的,他问道:“是真的吗?”

  “有半句假话,五雷劈顶!”

  晋文公猛地抽出宝剑,当空一挥,叫道:“发兵,马上发兵!”

  晋文公抓紧时间扩充人马,整顿军队;不出三个月,便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去解救宋国。楚国旁边还有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晋文公路过那里,顺手牵羊,把两国的国君俘虏了。这就等于扳掉了楚国的两颗门牙。

  楚成王根本不相信晋文公会出兵,会与他为敌,直到成得臣第三次来报信时,他还说:“不可能,当年我对重耳那么好,他怎么会忘恩负义呢!”

  成得臣马上说道:“国君,当初我劝你把他杀了,根除后患,可你不听,现在怎么样..”

  楚成王背着手,在屋里直转,口中喃喃自语:“这个重耳,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

  成得臣劝楚王不要着急,只要拨给他三万人马,他一定把重耳的`首级拎回来。楚成王把手直摆:“别这样,别这样,等几天看看。我相信重耳下会和我过不去的。”

  成得臣双手打拱道:“国君,让我去吧,我要是败下降来,就一头撞x,不回来见你了!”

  成得臣是个性格暴虐、自以为是的人。他训练军队时经常用鞭打,小箭穿耳等方法去析磨士兵,由此而遭到许多文巨武将的激烈反对。他们纷纷向楚成王告状,楚成王对成得臣也很不满意,但楚成王又想利用他的勇猛,来阻挡晋国独自称霸的野心;所以当时他也没坚决制止成得臣,只给了他一些人马,希望他能侥幸取胜。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4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末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

  晋、秦麻隧之战

  从殽之战(公元前627年)至麻隧之战(公元前578年)五十年间,晋、秦两国不断冲突,大小十余战,影响较大的有公元前620年的“令狐(今山西临猗县南)之战”、公元前615年的“河曲(在今山西风陵渡附近)之战”、公元前594年的“辅氏(今陕西省大荔东)之战”等。这些战役,多是晋胜秦败,表现了晋在晋、秦斗争中始终居于上风地位。晋、秦麻隧之战发生在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是晋景公霸业的持续。晋自殽山战役以后,霸业受到秦、楚联盟的困扰,陷于对秦、楚两面作战的被动地位。所以,在灵、成二公时,霸业中衰,楚在中原占了支配地位。至晋景公时,采取了几项新的部署:其一,消灭赤狄,改善了晋国的战略地位;其二,在鞍之战(公元前589年)中战胜齐国,打破了齐楚联盟,逼迫齐国向晋靠拢;其三,派巫臣通吴,联吴制楚,在楚侧翼扶植它的心腹大患;其四,拆散秦、楚联盟,以便各个击破。其中,前三项部署,景公已经完成。中原战略形势已向有利于晋国方向发展。

  周简王四年(公元前582年)冬,晋景公主动释放楚国战俘钟仪,让他回国为晋通好。楚共王也派公子辰回报晋国,“请修好,结成”。次年春,晋又派大夫籴茷至楚回报公子辰之聘。一时,晋、楚之间出现了媾和的局面。但这年五月,晋景公忽然病故。不过,厉公继立后仍奉行和楚政策。周简王六年,宋大夫华元利用晋、楚两国的愿望,促成晋、楚两国的和议。次年五月,晋大夫士燮会楚大夫公子罢、许偃,在宋国西门之外结盟,形成了晋、楚间第一次和局。晋大夫郤至至楚,楚大夫公子罢至晋,互相聘问。

  晋、楚的和局,实质上是晋国拆散秦、楚联盟,实现各个击破战略的'一部分。正当晋、楚两国间谋和的时候,晋厉公也对秦作出了和平试探。两君曾约定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相会。这年冬,晋厉公先至会所,而秦桓公不肯渡河,仅派大夫史颗到河东与晋侯结盟。晋也只好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伯结盟。秦国对这次结盟并无诚意,归国后秦桓公即背叛了令狐之盟,并联络楚国和狄人共谋伐晋。楚共王拒绝了秦的要求,并向晋国通报了情况。晋见秦、楚联盟有了裂痕,立刻抓住时机,专力西向对付秦与白狄。晋、秦麻隧之战就在这个背景下爆发了。周简王七年秋,秦人约白狄攻击晋国,晋在交刚击败白狄。次年,晋厉公即一面派使者征集诸侯军队,准备伐秦;一面在四月五日派吕相(即魏相)赴秦,宣布与秦断绝关系。其说辞是迄今所见春秋史上最长的一篇外交文告,也是一篇讨秦檄文。该文文笔犀利,语言生动,它历数晋、秦两国之间数十年的积怨,把责任全推到秦国一边,把秦国描绘成三心二意、背信弃德的国家。在政治上,它起到了动员诸侯参与伐秦的作用,也使楚国失去联秦、救秦的理由。这篇文告充分显示了晋国君臣在政治与外交斗争中的高超智慧。

  五月,晋厉公率晋军并齐、鲁、宋、卫、郑、曹、邾、滕八国联军直压秦境,拉开了麻隧之战的序幕。

  晋厉公亲统晋国四军: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将士燮,上军佐郤锜。下军将韩厥,下军佐荀罃。新军将赵旃,新军佐郤至。郤毅为厉公驾驭战车,栾鍼做车右。加上齐、鲁、宋、郑、卫等八国联军,组成强大兵团,直抵秦国。秦见诸侯大军压境,亦起兵进至泾水以东进行迎战。五月四日,双方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县北)展开激战,秦军大败,秦将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诸侯方面,曹宣公死于军中。秦军残部败退,晋及诸侯联军渡过泾河追击到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境),然后回师。秦经麻隧之败,数世不振,已不再构成晋西鄙的大患。

  晋在麻隧胜秦以后,完成了“秦、狄、齐”三强服晋的部署,又转而全力制楚。晋厉公终于在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中战胜了楚国,实现了晋景公重建霸业的愿望。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5

  退避三舍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出处和典故

  重耳逃亡在楚

  春秋时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收纳了他,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

  晋楚在城濮交战

  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故事介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草木皆兵,心惊胆战,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第三个霸主。

  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07-25

退避三舍的历史故事[经典5篇]07-25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12-17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05-31

退避三舍的故事-成语故事01-04

历史的故事02-16

历史故事05-17

历史故事(精选)05-18

历史故事[精选]05-17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