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论文(汇总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学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学的论文1
一、教育心理学是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所必需
首先,高职类院校学生来源多样,水平各有高低。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高考生,通过高考进入院校,二是来自部分等职业学校的中专生。学历背景各不相同。因为专业差异,文科专业只招收文科生,理科专业大都招理科生,有的专业不限文理,因此,学生的组成多样,但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有很大的不同。另外,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来源与普通大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素质有差异。普通大学的学生大都来自普通高中,而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多来自中等职业学院,甚至存在初中毕业生。学生来源广,学校无法很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都缺乏了解,在教学中只按照的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难免出现学生接受困难甚至厌学的情况,不能兼顾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基础差,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学习的缺乏主动性,又对学校的管理存在抵触心理。因此,这样的学生组成不仅加大了教学难度,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其次,由于高职生的学历为专科,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类院校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里。高职类院校着重培育专业类人才,因此对文化课分数要求并不高。进入此类院校的学生大多文化课成绩不好,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就不受重视,高考结束后,又觉得出路不如一些学习好考上大学的同学,对于以后的发展没有信心,更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加上周围大多数同学情况都是如此,缺乏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气氛,使得学生会觉得不上进也是常态,最终会使得学习越来越差,也造成意志消沉。另外,当今社会对高职类院校和学生仍存在认识偏差,不像普通高校或重点院校受到重视,虽然现在各项政策有所倾斜,且在宣传上也对高职教育多加肯定,但是部分家庭和企业单位,仍然持有偏见,这样的社会氛围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会加深对自身的不认同和自卑感。
二、教育心理学应用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激发求知欲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的普遍规律,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才能发现自己不知道的原来更多,这样才能激发人们不断去探求未知的世界。那么,运用教育心理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学校加大对学习的重视,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技能时间,有问题积极帮助解决,有进步要及时肯定,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兴趣为导向,以求知欲为动力,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动力才能越强。另外,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小集体,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树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目标,使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进步和整体提高。班集体管理好,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纪律。学生的这种从中是在管理规范、集体性活动的压力下产生的,虽然不是真正出自自愿的转变,但是对于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心态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解决难题,为班级争得荣誉。班级管理得当,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团结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开放的心境,溶于集体。对于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将其树立为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像其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模仿优秀使自己变得优秀,是学生进行心态转变的重要步骤,引导学生像优秀的方面进步,有利于促进积极态度的形成,从而实现教学的进步。重视高职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的心里辅导包括隐性引导和障碍梳理。通常,人们将学生的心里问题大致分为困扰、障碍疾病等不同等级。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由于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和家庭的不同程度的偏见,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因此,应当在教学之余,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也可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辅导,也为需要个别咨询的学生提供便利,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积极地生活态度。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不仅在辅导和引导,还要加入“干预”机制。如有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学校的心理辅导则不能仅限于等待学生主动寻求帮助,而应积极干预,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只有加强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才能有效掌握学生的心态变化,做好辅导和干预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可以实行教师值班,定期谈话等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感觉被重视、被关心。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宣传,让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加入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尊重学生,树立积极心态,从而影响到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类院校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都需要重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宗旨,是将来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学校和社会都是尤为重要的。因此要积极采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心理学的论文2
摘 要 中职校学生中存在许多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理由,在职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十分迫切,作用十分重大。如何开展中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师至关重要,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中职校 心理健康 教育
1中职校开展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中职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理由,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理由。这些心理行为理由不但严重地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职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对担任育人任务的教师和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作用的举措。
2中职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1培训教师职工至关重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几位心理辅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策略的教师职工队伍至关重要。
理想的.培训应分三个层次:一是首先培训一批骨干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二是普遍轮训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培训中关键的理由是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
2.2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实践证明,学校应致力于深化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以此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也只有此,才能突破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开心理课的局限,而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深入、有效地开展起来,也才能有可能实现“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成为学生心理保健医生”的梦想。
2.2.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作用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也是一天之中最多的,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关键是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建立。
2.2.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课程的多样化,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具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
2.2.3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抓好日常教育活动、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职工观念的转变,教职工要从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其次需要激发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职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教职工创造的潜能,促使教职工敢于大胆创新,改革旧有的教育工作模式;此外需要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的主体作用,通过平等、信任和相互尊重,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根本转变教职工日常教育活动的不良模式,带来教育效果的巨大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2.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让全体教职工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教职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理由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2.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心理学的论文3
关键词:性格心理;艺术设计;色彩
引言
人类视觉感知的第一要素是色彩,它是显现所有物质形态的基础。人们在对任何事物做选择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考虑到事物的色彩,依据不同的性格心理而作出迥异的判断。因此,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中的色彩选择就需要研究大众的性格心理,使艺术品的色彩能够为特定人群所接收,提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满意度,这对艺术设计及其他所有产品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一、不同性格对色彩的偏好
性格的形成与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教育密切相关,根据人们性格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这几种性格对色彩的选择都有独特的偏好。
(一)热烈型性格
热烈型性格的人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他们具有很强的耐力和可塑性,精力旺盛却又急躁冲动,是强烈的外向型性格。这类人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强,大多偏爱暖色调,喜欢浓重的色彩,所体现的是积极乐观的感受和鲜活明快的体验。
(二)活泼型性格
活泼型性格的人适应性强,在生活中注重效率,具有积极向上的朝气,但情绪波动较大。在色彩的喜好上,活泼性格的人喜欢温馨别致的暖色调,色彩搭配上倾向于反差较大的颜色,注重愉悦的感受。
(三)平和型性格
性格平和的人偏于内向,他们不容易产生情绪,但对情感的体验和感受至深,具有长期性。敏感沉稳的性格使他们在色彩选择上稍稍偏向于冷色调,尤其喜爱灰色的弱调,色彩搭配差别微弱,体现了含蓄的个性和朦胧的感觉。
二、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感受
性格影响了人们对色彩的选择,相反,色彩同样会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明朗的色彩通过视神经传达给大脑的是赏心悦目的感受[2],而暗沉的色彩则会使人产生压抑的心情。色彩通过调配变化万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几种颜色:
①红色代表了 和热血,能够让人兴奋、激动、充满力量;
②橙色是温暖的颜色,像阳光一样让人感到幸福祥和,对稳定情绪有一定作用;
③是最明亮的颜色,给人以活泼灿烂的形象,让人心情愉快,充满喜悦。
④绿色与自然融合,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给人平定、安静的感受,是中性的色彩。
⑤蓝色在现实中代表大海,让人感觉清爽和广阔,宁静而深远。
⑥黑白两种颜色是最普遍和流行的颜色,可以作为底色来表现其它颜色,具有神秘感,能够增强人的情绪,让人更欢乐或更悲伤。除了单色调,色彩对人的情绪带来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不同色彩搭配在一起,色调的差别会导致其表现的情感也不一样。
三、性格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从人的性格对色彩的'偏好和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可以看出,色彩是人性格的一种表现,通过对人性格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他对色彩选择的大致方向。因此,艺术设计中对色彩的把控需要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将心理学和色彩学融合在一起,使艺术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室内色彩搭配和客户的需求
由于居住环境与人的心情密切相关,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更需要在客户的心理分析上下功夫。[3]要做好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首先要选好室内设计的主色调,这是室内整体感觉的最关键部分,主色调的偏差将直接影响到客户的第一印象,以至于忽视其它的色彩搭配。其次是色彩搭配的协调,对比色的反差不能太大,整个色彩搭配必须要柔和。在此基础上,室内的色彩可分为朴素和艳丽两种,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选择色彩丰富或简单的不同风格。[4]
(二)色彩搭配的合理性
除了对不同色彩有独特的选择,不同性格的人对色彩的搭配也各有各自的见解。红色和橙色的搭配, 与紫色的搭配适合热烈和活泼性格的人,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热情和温暖,亮丽和喜庆,从而带来好心情。而绿色和紫色的搭配则适合平和与内敛性格的人,营造出宁静和深幽的环境。[5]因此,在艺术设计中要根据艺术传达主体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使艺术产品能够收到传达主体的肯定。
(三)关注产品作用
任何产品都有其作用。因其作用的不同,所使用的色彩也会对使用者的心理感受造成影响。例如雨伞和太阳伞的色彩选择,雨伞的主要功能是挡雨,只有在阴雨天才使用,而阴雨天给人带来的情绪是沉闷且低落的,在雨伞的色彩选择上就可以采用红色、橙色或 ,有利于维持人的良好情绪。相反,太阳伞多在烈日下使用,用淡蓝色或浅绿色更能够给人带来清凉的感受,缓解高温下的急躁心情。多注意艺术设计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其色彩的运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性格心理是人对色彩感受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普通艺术设计已经迈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艺术设计的心理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在艺术设计中必须要重视对人性格和心理的细致分析,只有了解了人们的内心情感,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才会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静,马振庆.色彩性格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06).
[2]余朋.浅议色彩心理及色彩搭配在设计中的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3]黄子军.设计师的主观色彩意识与室内色彩的搭配[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xx,(03).
[4]潘晶.浅谈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艺术设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5]王洪波,马振庆.色彩情绪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xx,(02).
心理学的论文4
[提要]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幼儿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案例一: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
案例二:在室内游戏时,欣欣不玩游戏,自己坐着,这时成成用积木搭 了一座小桥 ,欣欣过来一把将桥推倒,成成哭了。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我保护更是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得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得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得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得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是影响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因素。带班的老师恐怕会有这样得经验,利用一些休息时间,老师们会在班上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从此,他们也许会变的更加缺少自信,更加的内向,不爱交谈,这些都是因为教师一次不经意的谈话,而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3、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1)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2)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提。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问阿姨好!"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乐乐,问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这就是要求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4、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突如其来时保护健康的情绪,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之不然,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1、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2、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3、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4、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某某矮了一点","比某某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易患上神经质,凡事战战兢兢。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维良。心理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M)。华文出版社。20xx。49页。
2。冯丽静。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M)。广东幼儿教育出版社。20xx。25页。
3。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M)。深圳新胡同出版社。20xx。137页。
注释:
[1]。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8)。38页。
[2]。张博。幼儿心理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354页
心理学的论文5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在社会中进一步发展。网络的普及给教师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教师可利用网络提高心理指导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并就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实施心理学与心理干预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心理学与心理;干预;创新研究
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才紧缺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的高校进行了扩招,同时将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但是由于人们认知方面的不足,对高职院校的片面认识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中受到的待遇有失公正。这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与生活,高职院校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高职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1.1恐学厌学
恐学厌学是高职学校学生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不足,在学习方面缺乏动力,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1]。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对自身的考虑较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进入学校,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所以,在选择专业方面,并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考虑,在专业的学习方面,动力明显不足。这又导致了高职学生的另一个问题:逃课,同学之间的互相攀比和效仿也加剧了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高考成绩不理想,考试发挥失误,他们想进入高职之后发愤图强,好好学习,但由于这些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太正确,学习的意志力也不强,加之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进而对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
1.2高职学生情绪不稳定现象严重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情感问题主要为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高职的学习环境相对于高中来说较为轻松,时间自由度比较大,这对刚从高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来说,还难以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感觉。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将要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同学以及教师,这容易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导致学生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沉默寡言。
1.3较为常见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很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西方学者起步较早,第一个分析自卑感的是法国思想家蒙田,他从文学或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自卑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是从哲学的角度,表述“自卑感”,他提倡权力哲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造成了人的自卑感;最具权威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A.阿德勒(1870~1937)是从自卑的成因和对策角度界定“自卑”的含义,他认为自卑是“个人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无法赶上别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是一种与自信截然相反的一种心理品质。高职学生群体也存在着很多心理问题,尤其是自卑心理严重。高职学生产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社会以及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认知不足,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容易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一些偏见,出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这使高职学生普遍产生了自卑心理,使高职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不如其它高等学校。高职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父母身边会得到较为全面细致的照顾,若让学生走向一个大的集体,肯定会产生较多的问题。同时由于孩子本身的性格问题,沉默、独来独往、性格孤僻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极易产生心理问题[2]。
2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
由于学生自身情况不同,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况,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与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不良影响,利用网络环境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2.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目的,其教育方式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对未来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指导作用。相较于其它高等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所以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与就业趋势的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进步。新阶段的高职院校心理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认识清楚之后,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方向指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未来的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心理层面时,需要同学生进行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学生的性格以及情绪掌握清楚,才能对症下药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全面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与网络,为学生进行知识的直观展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中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自主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2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完善课堂设计
高职学生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对心理学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未来的规划,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与态度。所以,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通过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可以利用心理学在根本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生活。网络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便利,使心理学教育在高职学生中得到有效开展。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平台,学生登录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避免了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完全放松下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对教师讲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这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也可以了解学生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有目的的心理疏导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是教师开展心理学教学的基础,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网络环境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作为一种便利的教学工具,教师可有效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
2.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进行正确心理指导
新阶段,教师应对学生同时进行心理教学与心理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关于未来发展的建议,促进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与品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时,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知。例如,教师可在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可通过平台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这其实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一种方式,对完善教学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表达自己对心理学的感受,阐述自己喜欢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
3结语
网络环境的普及对心理学教育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的教学进行相应的改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由于学生对网络的喜好,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指导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且学习效果更佳。所以,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晓强.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J].太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7).
[2]高美华,张玲,李恩华,张影华,杨延祥.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J].赤子(上中旬),20xx(19).
心理学的论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xx年11月至20xx年3月就诊的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3~75岁,平均(52.42±15.84)岁;眼压6.68~8.28kPa,平均(7.54±1.41)kPa;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13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2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平均(52.38±15.25)岁;眼压6.68~8.28kPa,平均(7.62±1.36)kPa;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2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眼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循证问题
在以护士长为组长的EBN小组集体讨论下,确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作为本研究的循证问题。
1.2.2循证支持
在万方数据资源、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输入上述循证问题,查阅近5年内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PubMed、HighWirePress查阅外文资料,寻找文献支持。
1.2.3循证评价
小组成员仔细研读文献资料,外文资料请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帮助审阅,指导小组成员评价国外研究实证,总结国内外最佳研究资料,并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客观评价实证的可靠性、真实性、科学性,优选最佳护理实证。
1.2.4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和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①病情护理:术前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眼滤过泡和前房形成、瞳孔大小和位置、房水等情况,每天测量眼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高渗液脱水,促使前房形成。术后第4天起行眼球按摩(手指沿下睑表面向眼球间断施压,或在上睑交替按压眼球),加速房水排出。②心理护理:真诚、微笑、热情地接待入科患者,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等,告知手术、麻醉的简要过程,缓解围术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组织康复病友现身说法,打消患者心理顾虑,鼓励家属给予家庭情感和生活支持。③睡眠护理:强化基础护理,给患者睡眠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术前不喝咖啡、浓茶,保持心情平静、放松,听舒缓音乐,温热水泡脚,睡前饮杯热牛奶。夜晚护理巡视或治疗,避免声响过大,灯光尽量柔和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入科后1天)、后(出院前1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记录2组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总分10~50分,≥23分表示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评分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
SAS、SDS评分护理前2组均较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
2.2睡眠质量
SRSS评分观察组护理前为(26.56±1.87)分,护理后(19.12±2.32)分;对照组护理前为(26.04±1.77)分,护理后为(20.32±1.75)分。SRSS评分2组护理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
3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小梁网被虹膜堵塞,发生粘连导致房水循环受阻,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致盲。文献表明,患者神经质倾向的性格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需求,不仅恢复精力,而且亦能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循证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延伸,其通过批判性思维探寻最佳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们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循证问题查阅文献资料,EBN小组集体讨论、总结最佳护理实证,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病情等综合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表现为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客观上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同时采取个性化的睡眠指导,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
4结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心理学的论文7
[摘要]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嵇康养生法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原则的合理性,旨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规避错误的养生态度,指导正确的养生行为,进而通过此文引导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重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财富。
[关键词]嵇康;养生;身心兼修;心理学
嵇康,字叔夜,是历史上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具体化、生活化的第一人,是魏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和乐理大家。他为人气度不凡、刚烈疾恶、痛恨权贵、从容淡然,文风过为峻切、评直露才、托喻清远、未失高流(钟嵘《诗品》),他是整个魏晋时期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之一,是一代士人的精神领袖和模范[1]。嵇康的养生思想既是中国心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人生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他深受老庄哲学和玄学清谈思想的影响,既关注对内心的修炼和觉悟,又努力探索如何将对心的体认具体化、现实化、意义化,主张向内养心,对外修身,认为养生只有两者兼备,方可大成。因此,嵇康的养生思想较之前人更全面、更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生体系。从心理学发展历史形态划分,嵇康身心兼修养生观的心理学思想既属于常识心理学范畴,又属于哲学心理学范畴。嵇康养生观一方面是源于世俗生活日常经验的个体化存在水平上的常识心理学,也是建构在社会文化心理常识基础上,总结的社会化的常识心理学。另一方面,嵇康养生观囊括在他诸多文献典籍中,以清谈为主的魏晋社会发展模式使其心理学养生思想带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2]故而,嵇康身心兼修的养生思想是根植于生活实践的哲学心理学养生观,是具有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一套方法论,是人们改善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干预和调节手段。例如,嵇康强调了养生重在于“养”,强调养而后生。而养包含了养心和修身,只有将心灵和身体修养兼顾,才可达到“贵生”的目的。这种身心兼修的养生思想对于指导今人正确认识养生、恰当修养身心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一、嵇康养生的“心主而形(身)辅”“身心兼修”基本观点
嵇康认为“精神之於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丧於外,犹君昏於上,国乱於下也”(《养生论》)。精神对于形体,好比国家有君主。精神在体内急躁就会使外在形体丧乱,正如君主在上昏乱,就会使国家在下面大乱一样。他强调精神对身体的指导性和依赖性,认为内部精神的变化影响人的外部身体变化。同时,心智精神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精神必须寄居在身体之中调节和指导身体行为发展。虽然嵇康着重强调精神功能,但他反对灵魂不死论,进一步论证了身体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说明身体必须服从心智精神的内隐领导,心智精神必须依赖身体才能够得以外显。因此,养生率先要养神,养神就是养心,养心有利于保身,世人困顿于心理疾病躯体化,躯体疾病社会化问题就可以凭借嵇康的养生思想得以解决。嵇康说明了精神是形体中的精神,心智是身体中的心智,形神两者良性共生互动,这同现代具身认知心理学家(embodiedcognition)对身心问题探究部分契合。[3]嵇康关于养生的整体思想是建立在宏观生态环境下的,受到生存环境、文化习俗的影响,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由此可见,嵇康已经具有将心智、身体和环境统一思考的初步认知。他的养生思想不仅是对于灵魂和肉体双向关系的探讨,更是强调了环境对于身体、心理发展的强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学科大融合的趋势下,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基础学科生理心理学以心理变化为自变量,生理反应为因变量,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身体行为的关联性以丰富人的身体和心理相关性方面理论成果。现代心理学领域关于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以及具身认知等热点领域的探究都能够有力佐证嵇康“身心兼修”养生观的合理性和适用性。[4]而嵇康“身心兼修”的养生思想以及在这一思想下对情绪情感、欲望、需要等方面的论述对现代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科发展仍具有借鉴价值和实用意义。
二、嵇康养生法的主要内容(一)养身的方法
1.外在养身
在于运动(劳动)嵇康通过观察发现“温肥者早终,凉瘦者迟竭,断可识矣。圉马养而不乘,用皆六十岁。体疲者速雕,形全者难毙,又可知矣”,又谈“富贵多残,伐之者众也;野人多寿,伤之者寡也”(《答难养生论》)。他将“贵者”和“野人”比较研究,发现“贵者寡寿”而“野人多寿”,其原因在于“贵者”生活水平较高,习惯养尊处优而缺乏锻炼,失去了养生必要的外部基础。因此,嵇康认为之所以能从个体体态体质的个别差异准确判断和预测人的寿命长短,其主要原因在于个人运动量多少和锻炼身体程度,而与个人生活水平差异无关。故而,嵇康重视体能锻炼,强调运动健身,认为适当运动可以改善体质,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生理机制的发展,有效维护生理系统运作,增强生理功能。谈及运动健身,今人率先想到的是去健身场所集中训练。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运动健身的范围和包容度扩大。古希腊最早的养生文化归纳出“保、活、转、参、睡、调、听”七字养生诀[5],由此可见,身体、感官、心理甚至脑的活动都属于运动健身,将运动健身融入到日常行为,将养生根植于生活事件中,才是最高的养生境界。嵇康养身的具体方法就是“锻铁”。“锻铁”是向外身体上的运动,是指体魄的强健。它不受教育文化身份、地位、背景等限制,它适用于任何群体和个人。缺乏运动器械的魏晋,嵇康便通过这种运动达到养生的目的。嵇康锻铁的运动养生方式给今人以思考,人们没有必要为了锻炼而锻炼,或者是大张旗鼓地鼓吹各种锻炼健身教程,将强身健体“矫饰化”“刻意化”“功利化”,工作生活中的细微举动都是健身,日常举止都是养生的一部分。科学健身应当源起于生活、集成于生活,刻意为之便违背了以自然而得的养生准则。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许多人因适应性差而产生了抑郁、焦虑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根据自身需要,设计自己喜爱并且易于接受的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加以锻炼,能够很好地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命质量。东西方运动养生理念存在差异,东方偏好个人运动,这种运动是一种刻意为之的锻炼方式;西方偏好集体运动,要求个体积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在有益的社会活动中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5]。嵇康强调的运动是生态化、自然化、常态化,融于日常、见于细微的强身健体方式。相比于今人对健身场所的趋之若鹜,个体积极投身到志愿者、社工活动中去是一种更有社会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运动方式。个体在活动中既能带来社会效益,又能找到社会归属感创造自我价值,是对自身社会化的实现和自我的超越。
2.内在养身
辅养药食受历史生活背景局限,嵇康不能科学地验证食物和药物对于身体机能协调发展的有效性,但其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提出食物和药物对于养生的'三个重要观点。首先,嵇康强调了饮食的复杂性。一方面,介绍了食物的功效,即摄取种类不同的食物后,其营养输入到人体的不同区域对身体各部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甚至可以左右部分机体情绪的变化,如“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养生论》)。另一方面,说明了饮食的特殊性,饮食养生要“分区而治”,要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契合,不同地区水土、气候等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对人体机能的调节和营养的补充不可千篇一律,要区别对待,即“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其次,嵇康提出了食物的相对性。他提出“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无使明,薰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养生论》)。他认为食物间存在着一种相生相克的内在联系,若想养生,当“以食养食”,既可以巧妙利用不同食物的功效调节机体平衡,又可以结合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和营养匮乏。据此,嵇康还在前人基础上扩大了其对食疗的研究范围。他强调除了五谷外其他食物、水果对身心发展的作用和功效,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五谷外其他食物的关注。最后,嵇康强调了药物的疗效。嵇康在《养生论》中认同接受了神农“上药养命,中药养性”的观点,强调:“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他反对过分夸大药物的功效和价值,忽视药物对于身心可能造成的破坏性作用,重视药物辅养的作用。嵇康是食养思想的坚定追随者,他清晰地阐述了药物和食物在养生中的关系。他认为“若能仗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植玄根于初九,吸朝霞以济神”(《养生论》)。嵇康认为上药是极其珍贵而难以获得的,普通人为了养命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借助食物达到养生的目的。魏晋名士喜食五石散,五石即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五种矿石配制而成的丹药(《抱朴子金丹》),后世研究者普遍认为五石散含毒,服后浑身发热、兴奋,需要散发,不宜出门,不能换衣。在魏晋,服食五石散是一种潮流时尚,当时的名士试图借助五石散的功效达到玄学所倡导的超脱境界。无独有偶,西方超个人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和精神的探索与魏晋名士相似,他们尝试进行“致幻剂研究”,认为致幻剂可以使人唤醒自己的内心意识,产生深刻而不同的内心体验,并将致幻剂用于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中。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可以单独或和亲朋好友一起服用一定剂量的致幻剂,然后相互交流体验。实际上,作为上药的五石散和致幻剂作用相似,只是当下人们也看到了这种治疗的危害,把握不好尺度不仅不利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可能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个人如果每日通过服药而求长生,有机体必会伤及根本。尽管嵇康服食上药的观点过于极端,但他的食养思想却值得提倡和发扬。中国人喜食也善食,比如我们发明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八大菜系;比如千百年来人们努力将食物和药物相结合,创造出了“药膳”,既保持了食物的营养,又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实际上,我们一日三餐就是最基本的食养方式,食养可辅养身心,遵循嵇康“就地取材、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化食养观,营养摄取不偏不倚,饮食上荤素搭配、果蔬均衡、粗细混杂,兼收并蓄,“可百年矣”。
3.“呼吸吐纳”养身对呼吸法的探索
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养生思想的重要议题,嵇康倡导的“呼吸吐纳”近似于瑜伽中的“呼吸法”[1]。他认为人可以凭借对呼吸的调控释放内在压力,减少焦虑,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嵇康强调了人体的脆弱性,身体是蕞尔之躯并非草木,无法承受内外部不加节制的损害,饮食不节行为失范对身体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创伤性,因此他反对剧烈运动或张弛无度的健身方式,超出人体承受限度的运动没有给予身体一定的适应力和缓冲时间,他认为“速食化功利性”的健身方式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运动养生应主张以缓为主,长期坚持,对呼吸吐纳法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在探求生命发展的节律和规律,使呼吸吐纳的频率与生理机能发展达到和谐一致,既是对生理器官的发展,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向内对精神和心灵世界进行探索。正如具有中国特色的太极拳,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辅以适当的呼吸吐纳法,长期坚持必定有利于养生。
(二)养心的方法
1.表层养心情绪疏导
嵇康的身心兼修养生法着重强调了情绪对机体重要的生理唤醒作用,受科学发展局限,嵇康并没能够从科学角度(脑机制)分析情绪与有机体的关系,但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他指出情绪对有机体具有动机功能,能够激发有机体的生理唤醒水平,如“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养生论》)。这说明情绪的变化之所以能够影响人的活动,原因在于情绪情感体验能够增强机体的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强大动力。可见,嵇康在探讨养生问题时已经意识到情绪与躯体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正因为意识到了情绪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中强调喜怒不除不足以养生,这与老子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思想极为相似,都强调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需要远离内在情绪情感体验带来的困扰,这种观点过于极端化,但若是恰当采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疏导情绪修养身心的方法。情绪调节作为养生的内在基础,如何调节和控制人类共有普遍性的基本情绪,这是一个永不过时并具有社会研究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嵇康强调只有“除喜怒”方可“得长生”,而中国文化偏好于“过犹不及”,因此对于情绪调节和控制,应重在于“中和”“变通”而不能彻底地强调“除”。乐极而生悲,这就警醒世人对于情绪的调节和把握要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之内,掌握好“度”,因此我们既要正确认识情绪,也要妥善处理情绪。例如,怒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人类可以通过愤怒的威慑作用避免暴力冲突的发生,如此一来这种消极情绪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有益情绪。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基本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人们无法彻底地根除它,只能根据外在的刺激反应去恰当地调节和修正它,却不可能强行地压抑它,彻底地摒弃它,否则聚少成多,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的临界点而得不到舒缓,就会因为某个应激事件而崩溃,表现出不利于个人或社会发展的行为。故而,修养心灵首要任务是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和疏导,情绪上良好的自我调节不仅能够建立对待外界事件的正确认知,更能积极引导人们以正向情绪引导正向行为。前面已提到嵇康的“锻铁养身”的观点。他还主张“音乐陶情”。在“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嵇康桀骜不驯、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时刻处于矛盾焦虑中,现实性焦虑使嵇康通过音乐和锻铁宣泄情感,磨炼意志以减轻痛苦的情绪体验。他将自身的不满情绪转移到社会所认同并具有社会意义的抚琴和锻铁中去,借助对具象事物的升华实现自我防御。嵇康是乐理大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声无哀乐论”思想,他认为音乐是客观性的存在,对音乐的情感体会源于个人内心主观感受和心理环境的自主认知,与乐曲本身无关。但他强调养生必须要“绥以五弦”,嵇康喜抚琴,擅长借助琴音宣泄积郁的消极情绪,通过奏乐和观音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这就是嵇康的音乐陶情冶性法。从心理学角度看,无论是奏乐还是观音,对于人的身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奏乐能够发展人的精细动作技能,观音能够提升听觉的敏感度,丰富听觉神经发展,深省体认自我内心感受,探索自我心理环境。因此,对音乐的赏评归根到底都是作用于脑,都是对人脑功能的丰富和完善。
2.深层养心欲望节制
“欲”的划分和欲望的探讨是嵇康养生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是更深层面、更深意义的对于心灵修炼的指导。[5]詹姆斯动机本能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的牵引,而嵇康把人的“欲”划分为以“滋味不去”“声色不绝”为主要表现的自然欲望和“名利不灭”为主要表现的人欲。自然欲望和人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的动机,影响人的情绪,指导人的行为。嵇康强调嗜欲非人道,嗜欲与生命的关系就好比虫子与树木的关系,虽然虫子生于树木却对树木有害无益。同理,嗜欲对于生命的延续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益。由于“欲与生不并立,名与身不俱存”,嵇康根据两种欲望对机体养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出了具有差异性的节制思想和方法。嵇康重视生命关注自我,他认为“世之所患,祸之所由,常在于智用,不在于性动”(《答难养生论》)。他强调养生的主要困难不在于由“性”引起的自然欲望,而是由“智”引起的人欲。因此,他主张自然欲望要节制但不压抑,他不反对口腹之欲的享受,但是强调要适度。“不虑而欲,性之动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嵇康据此说明养生不需要过分关注和考虑自然欲望对身心的伤害,自然欲望是生理上的需要,人们不能压抑最基本的生理欲望和冲动,这种违逆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会引起焦虑,而对自然欲望的适当满足则能够更好地维系生命,延续后代。但嵇康也强调了自然欲望的过分满足,如放纵、饕餮等也不利于养生的发展,尽管如此,自然欲望的危害也远远不及人欲的危害更突出。人欲区别于自然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是不同于自然馈赠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嵇康养生思想中主要强调的人欲是名利富贵,他认为“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答难养生论》),一切祸患灾难起源于人欲,人欲使人贪得无厌,患得患失,所以才会不择手段,失其本心,使养生之道断绝。因此,嵇康提出要摒弃人欲,因人欲会衍生私欲,私欲膨胀会引起祸患,不利于养生。由此可见,嵇康清晰地梳理了欲望、动机、情绪和行为四者的关系,即欲望引起动机,动机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而情绪的变化又进一步激活和维持行为,因此对行为变化产生最根本影响的是人的自然欲望和人欲。在如何摒弃人欲上,嵇康并没有像老子一样强调“弃智”,而是主张“意足”,即精神上的自我满足。[6]他认为“世之难得者,非财也,非荣也。患意之不足耳”(《答难养生论》)。世界上最难以做到的不是获得富贵荣华,而是心满意足。“意足者,虽耦耕甽畝,被褐啜菽,岂不自得?不足者,虽养以天下,委以万物,犹未惬然。则足者不须外,不足者无外之不须也”(《答难养生论》),即知足常乐。嵇康认为精神和心理上知道满足的人即便箪食瓢饮,也足以养生,精神和心理上不懂得满足的人,即便是供养给他世间万物之精华,他也不能够达到养生的境界。意足者不需要凭借外物,意不足者完全依托于外物,外物累心,累心伤身,伤身害命,所以追求名利、耽于声色等都是精神上不满足投射到躯体行为上的表现,不利于修心养生。对人欲的摒弃关键在于“意足”,这种观点不能仅局限于养生框架里,它也有着极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人欲的追求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瘾”,如何戒除这种“瘾”,西方偏好向外探索,借助外界手段强迫或半强迫式地矫正人的行为,这种方式短期会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认知上并没有真正做到不破不立。而嵇康主张的“意足”不同,它是向内发掘,它是要求人们从认知态度上真正看到某种行为本质,然后主动解决问题,戒除“瘾”。许多负面社会事件发生就在于不知足,私欲过重,人欲太强。困顿于声色犬马之中,被富贵荣华迷蒙了双眼,唯有镣铐加身才幡然醒悟,悔之晚矣。种种不良社会现象折射出的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根源就在于个体纵容了人欲,丧失了天性,故而招来了祸患。由此可见,对人欲的反思和探讨在当今不容忽视。
三、嵇康养生的原则
养生是个体通过保养自己生命以延缓自然寿命的举措和方法,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养生思想包括:生理养生思想和心理养生思想。前者是对身体或生理方面的保养,后者是对精神、心理方面的维护及运用心理手段保养身体的思想。[7]嵇康提出了当时人们不善养生的四种方式,即“谓之不然”即不认同养生;“狐疑庶几”即质疑养生效果;“半途而废”即急功近利的养生;“流于形式”即抑情忍欲患得患失的养生。这些养生者多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因为渴望长生才努力养生,在养生的过程中又顾此失彼,身心发展不一致,使养生敷衍化、表面化,没能够固其根本。因此,嵇康提出他的养生原则,这些原则既适用于生理养生,也适用于心理养生。
(一)循序渐进,清心寡欲
养生是一件微妙深奥的事业,“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意速则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养生论》)。嵇康反对急功近利的养生态度,他认为那些服药一年半载因为看不到成效而自甘放弃的人是无法领会养生真谛的。他强调养生需要不急不缓,清心寡欲,在认知上真正做到摒弃急躁竞争之心,而不是伪饰情欲荣华,因此他提出“意速则不迟,望近而应远。”欲望是在需要作用下产生的各种要求和愿望的总和,人的欲望对个人自身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是欲望过分膨胀和无限满足却会阻碍个人心理积极健康发展。心理和精神的维护是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做到主动节制自身欲望,害止利为。
(二)持之以恒,不可偏执
嵇康认为养生需要始终如一的专心,不入歧途,不可荒废亦不偏执,“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术者以小道自溺”(《养生论》)。养生是一件复杂繁琐的事业,善养生者需要意志努力,要具备坚定的执行力和抗挫折能力。养生不能三心二意,否则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养生态度不能偏执,一方面强调身体和精神兼修,片面地追求养神或修身都无法延年益寿,同时养生也要避免误入歧途,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身陷旁门左道,这样不仅无益于延缓寿命反而容易自伤根本。另一方面强调是身心内外的平和适中,即个体在养生过程中,应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为身心发展创造平和适中的内外环境,防止身心内外环境发展不协调,造成心理或者身体的损害。
(三)见微知著,防患未然
“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养生论》),嵇康根据当时人们对于养生的错误观念和习性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养生态度。他说:“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养生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嵇康呼吁人们重视生活中的点滴习性,不可因小失大,要养生就要见微知著,“慎重险于未兆”,时刻保持警醒谨慎的态度。中国古代养生心理学思想坚持未病先治、预防为主,通过对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有效的维护,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心理承受力,减缓身心疾病爆发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养生应根植于生活,勃发于生命,而不该成为时下吹捧的高消费保养健身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建中.高华平.玄学与魏晋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xx.
[2]刘怀荣.竹林七贤学术档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3]张再林.中国古代身道研究[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
[4]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xx(7):1032-1042.
[5]易敏.中西方养生文化差异[J].祖国,20xx(20):100.
[6]肖剑平.嵇康养生思想略论[J].深圳大学学报,20xx(1):120-124.
[7]车文博.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心理学的论文8
一、笔迹心理学的定义和起源
笔迹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以笔迹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迹特征与书写者的内在素质相对应的原理,推测书写者的各种个性特质。笔迹心理学的实用性很强,可以经常不断地根据他人的笔迹推测其性格、品质、思想观念、潜意识、情感、情绪、能力、适宜职业等等,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二、应用原理
实际表明,在现场面试的招聘过程中,应聘者可能对一些个人信息会进行隐瞒或者对一些信息进行夸张,这不利于真正地考评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未来潜力如何,所以有必要借用一些面试者不可能主观操作避免的工具来进行测评。写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在写内心的心理状态,可以将书写者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字里行间,包括字的大小,潦草程度,字的形状等等都可以表达书写者的内心或性格特点,这种表现是潜意识的,书写者本身很难去完全进行有意化,所以能较真实地进行测评。
笔迹是大脑中潜意识的自然流露,也是人体信息的一种载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体笔迹特征在长时间内是很稳定的',尽管书写者可能由于心情、环境等的不同而在书写风格上略有变化,但正如英国最著名的笔迹鉴定专家戴维斯所说:“一个书写者能变化字体的斜度、大小、轻重和速度,但他一生中的书写习惯如同指纹一样,是改变不掉的,即使他涂抹或雕琢。”[1]一般认为笔迹分析就是笔迹分析专家对人们书写后所留下的字迹,通过对其形状、力度,速度、结构、总局等诸多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推断出书写者的年龄、性别,健康,性格,品质,能力,智力,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等,为个人指导或组织决策提供鉴定意见。[2]
(一)从笔迹中分析出书写者的内在个性特征
1、字体形状里看人的个性
字体形状是字体特有的外观风貌。字体形状反映的是书写者个性化的程度、处理事务的方式和总体文化水平等。如“正方形”追求稳妥、“连笔型”思维灵活。
2、字体结构看人格
字体结构主要是指字体的间架结构。反映书写者思维及行动的控制程度,与书写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文化层次有关。字体的结构包括结构严谨、结构松散、结构疏朗、梯形和倒梯形等。如:笔迹的特征是笔画齐全,结构安排得当,上、中、下三部分比例协调、匀称,则书写者严谨,思虑周全,有一定协调组织能力。
3、书写速度看反应能力
速度指运笔的快慢,反映书写者反应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快与慢。一般来讲,书写速度快的,思维的反应与理解也迅速;反之,书写速度慢的,理解与反应也慢。
4、书写笔压,看意志
笔压也称力度,是指笔尖落到纸面压力的大小。笔压重,书写的阻力大;笔压小,书写的阻力小。如笔压重的书写者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有胆魄,敢于攻关,不怕困难,勇于迎难而上,有主见,自己拿定的主意一
般不受他人影响。但同时这种书写者具有倔强、固执、冷漠、不顺从、缺乏可塑性、易怒、暴躁、刚愎自用的特点。
5、字体大小的特点:
(1)字体大表示执笔者有很强的自信心,做事积极,个性刚强,做事有大刀阔斧之风。过大说明思考问题不够缜密,举止浮躁,虚荣心重,喜欢冒险。
(2)字体小表示执笔者做事十分谨慎,思考精细,注意力、观察力和忍耐力俱佳,但过小则说明其人的器量狭小,自私,吝啬成性,贪图小利。
(3)字体适中表示执笔者的适应能力很强,做事有节制,遇事能随机应变,举止有度,但做事容易反悔,有时会自相矛盾。
(4)字体大小参差表示执笔者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喜怒易形于色,字体大小夸张则喜怒无常,缺乏自制力。[3]
如某单位需要招聘一位有宏观把握能力、有魄力、有开创能力的人做某部门的负责人,笔迹分析将针对上述要求作出鉴定,并根据其他素质,作出候选人是否符合此职位的建议。在设定好相应的分析内容后,可利用特征法、测量法、直觉感知法等方法,对各项分析指标进行评定。特征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由:1.书面整洁情况;2.字体大小情况;3.字体结构情况;4.笔划轻重情况;5.书写速度情况;6.字体平直情况;7.通篇布局情况。通过这七个方面的全面审视,来推断人的性格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性质。举例说明如下:
如果字大而有力,四平八稳,说明自信心很强、喜欢冒险、做事积极、冷静果断、很有开拓能力,工作作风是果断和具有全局观。书写者可以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经商、做部门负责人或独当一面的工作。如果字小而有力,字体工整而不潦草,那么表明书写者有着较强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思路清晰,看问题比较透彻,工作有耐心并注重效率。可以尝试会计、统计、幼儿园老师、护士以及其他需要耐心和专注方面能力的工作。
如果字体笔画开张,末笔向外,笔势灵活,圆角较多,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灵气,那么,书写者的性格是外向的,活泼、开朗、喜欢交际、为人随和,讨人喜欢。他可以尝试公关、推销、售货员、营业员、导游等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外交性较强的工作。
如果字笔画松散,那么,书写者是以发散思维为主的人,工作积极主动,爱打破常规,他比较适合的是具有一定创造性而工作环境相对宽松、自由的工作,比如某些事业单位的研究工作、某些公司的业务员等。[4]
三、应用案例
有关笔迹分析的报道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报刊杂志,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9年,国家人事部与人才研究所正式成立,将“笔迹分析技术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与研究”正式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与开发。之后,一套建立在欧洲理论基础上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笔迹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和人才选拔中。[5]20xx年6月下旬,北京某国家机关进行了人才选拔测试,候主测试的排名上有颠倒现象。相关人员用笔迹分析对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进行了辅助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两名候选人排名颠倒的情况,是因为其中一位候选人的能力潜力很好,但由于缺乏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而导致其成绩不理想,而另一位候选人虽然能力潜力一般却因为强烈的进取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使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四、总论
虽然,笔迹心理学用在企业招聘中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这种方法并不受人重视,分析实际操作难度很高,对企业HR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专业的笔迹分析知识,而且从事这方面的人员比较少,制约了笔迹心理学分析在招聘中的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笔迹分析在国内的知名度也较低。但是,笔者认为用笔迹分析作为一项招聘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笔迹心理学也将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笔迹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心理技术与应用,20xx,(10).
[2]曾朝霞.笔迹分析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20xx,(4).
[3]赵娜,李永鑫.人才测评中的笔迹分析技术[J].开发技术,37-4.0.
[4]赵庆梅.笔迹分析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人才沙龙,1999,4:35-37.
心理学的论文9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开展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多元化、生动、形象地教授学生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美术水平。对此,本文就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视知觉心理学 小学美术课堂 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 视知觉心理学
视知觉心理学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从视觉和知觉两方面来认知、了解事物。视知觉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皮肤接触来感知、理解事物,所以,视知觉具有明暗视觉、视觉范围、视觉惰性和闪烁感等特性,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促使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来感知艺术、美术等。总之,视知觉心理学可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认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事物。
二 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对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借助视知觉心理学相关内容,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设计美术作品的色彩、教学背景音乐、教学视频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
1.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原则。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小学生所看到、触及的事物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在进行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发挥视知觉心理学的作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保证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受活动的图像、多彩的图片、美妙的声音所感染,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中。
第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以保证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设计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应用于美术课堂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对于有效性原则的遵守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突出视觉效果,保证所设计的课件可以正面地、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
2.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
第一,页面视觉语言的设计。在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进行小学多媒体课件页面视觉语言设计时,首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小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及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集合视知觉心理学相关知识,设计面、线、点。
(1)面的设计。对于面的设计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颜色的冲击性,合理地配置整个页面的颜色。
(2)线的设计。线的粗细、长短、形式、颜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页面中加入线,需要注意线与面的有效结合,凸显线与面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心理。
(3)点的设计。点能够使人视觉集中,可以用于强调教学重点。在页面上,点的位置、大小、颜色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在进行点设计时要明确通过点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再确定点的大小、颜色、位置。
第二,动画和动物图像的设计。运动的'图像和动画在教学中可以准确地、形象地表达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通过动画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进而选择适合的动画来搭配,才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动画相得益彰,达到教学效果。运动的图像是通过视觉来影响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用能够吸引学生的画面。运动的图像可以将声音与图像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选用一段视频,放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有效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学生所听到、看到的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可以积极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也可以消极负面地影响学生心理。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从针对性、有效性等原则出发,合理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陈潇寒.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运用[D].中国美术学院,20xx
[2]王玮.形式与规律——试论视知觉心理学研究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xx(2)
[3]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目前状况与改善的深思[J].辽宁高职学报,20xx(1)
心理学的论文10
摘要: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校园不再仅仅是一个供教师和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休憩的场所,还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作为城市的一个新地标。大学校园内存在的多种不同却又大致相似的生活方式、习惯给校园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对人心理活动的捕捉,对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校园意象;公共空间
在新时代下,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校文化特色、符合当下人们的理念和习惯的校园景观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环境心理学主要从人的心理出发,从人的角度探讨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以便设计出适合教学、休憩的校园景观。
1基本概念
1.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类活动与社会环境,特别是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就现代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研究环境心理学有利于了解人对环境的心理判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握校园空间的意象,塑造舒适、真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户外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景观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更重要。那么,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未来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以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校园景观。
1.2.1公共性
在景观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就是公共空间。人不仅需要私密空间,还需要开阔而且自由的公共活动、交流空间。景观的公共性要求部分区域具备特定的功能,比如观赏、休憩。同时,大的空间可以促使人们聚集和交往,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1.2.2私密性
私密性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在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是相对的,私密空间是控制信息交流且比较隐蔽的一种空间。
1.2.3领域性
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行为需求或心理需求而占用的空间,它的划分有不同的尺度。领域性行为的作用为增强人的认同感和安全感。领域的建立可以增进人们对环境的控制感。
1.2.4宜人性
一种不好看、不吸引人的空间设计,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的设计。景观设计必须是使人愉悦的,能让人感受到美好,必须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2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的大学校园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还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场所。好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带给教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和启迪。总之,深入了解人的心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
2.1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
说到可意象的校园环境,不妨设想一下,当别人问起你喜欢的校园景观的样子时,你会如何回答他。你先回忆起的是校园的某一个角落,还是一个大的场景?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能够识别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可意象环境空间的塑造往往依据的是环境心理学。在创建一所大学的前期规划中,一定会对这所大学的校园景观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比如是选择“生态式”的校园景观,还是“园林式”的;是选择“传统式”的,还是“现代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在塑造一种学校意象。意象不仅体现在整个校园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局部。
2.2明确校园使用者的需求
除了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外,校园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校园使用者的需求。弄清谁是真正的使用者,弄清他们的需求,并研究他们在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与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那么我们应该依据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来划分区域。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休憩。在一所高校中,休憩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工作之后放松的地方,是使人感觉安全、舒适、身心愉悦的地方。人对休憩空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②交流。交流空间是人们通过周边环境与他人交流的区域。现代的校园更加注重交流感,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知识的碰撞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校园更强调交流的随意性和偶然性。③功能使用。功能使用是指设定的某一个区域必须具备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学生运动、学术、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功能使用将演变得更简洁、更智能。④个性培养。个性培养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大学校园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因此要提供一系列从公共过渡到私密的空间。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创造空间的过程,反过来,空间也在改造着人的心理。设计要从人的心理出发,创造出实用、景色宜人、可持续的空间。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外观好看,同时还要富有文化内涵。此外,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结束语
研究环境心理学能够通过分析人的心理明确人的需求,设计出真正能被人认可并且使人感到舒服、愉悦的景观。创造一种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是深远的。优美的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环境与人的相互联系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不同的环境能形成人的某种直觉,经过反复作用于人心,演变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塑造个人品质和性格。因此,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薛健.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创意空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3]〔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心理学的论文11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11年与该学派分裂,建立了精神分析的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并不是单独应用于个人的心理学,它考虑的是个人、社会及他们相互间的关系,它强调社会因素决定人格,强调人的社会性的一面。阿德勒提出了许多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独到见解,并将自己的这些理论应用于儿童教育中,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看法。这些看法无疑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同时也给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制定和实施以不少的启发。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社会兴趣概念及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方面的启示较大。下面就分别从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这两个角度来谈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启示
社会兴趣是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和最独特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频繁出现,并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既然社会兴趣如此重要,那究竟什么是社会兴趣呢?
阿德勒并没有给社会兴趣这个概念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阅读阿德勒著作的人都会对社会兴趣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社会兴趣从字面来看可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心理过程维度,一个是目标维度。心理过程维度指兴趣本身,目标维度指兴趣所指向的目标。从心理过程来维度来看,社会兴趣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同情、认同能力,社会常识,合作、协同能力,价值观,独立能力,对未来社会的关心。从目标维度来看,社会兴趣范围广泛,从家庭、学校慢慢扩展到社区、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从一种归属感扩展到宇宙感。社会兴趣在这指的是自我实现、对社会有用、对人类的利益的兴趣。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兴趣的内涵十分丰富,而这些内涵几乎都属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包含的范畴。
阿德勒将社会兴趣作为儿童精神健康的标准和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阿德勒认为把儿童培养成具有社会性的人,成为人类之中平等的一员,就必须帮助儿童发展社会兴趣。 Heinz L.Ansbacher则认为阿德勒所说的高度发展的社会兴趣的人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具有先天的潜能,比如婴幼儿在没有别人教他们的情况下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但社会兴趣这种潜能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发展,否则幼儿就会变得自私冷酷,因此必须从小注意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幼儿园是家庭的补充,幼儿园应当继续发展幼儿在家中养成的好的行为,纠正幼儿在家中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但幼儿园不能仅仅简单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因为幼儿在幼儿园消除的行为很可能在家庭中又会重新出现。阿德勒还指出“快到6岁的时候,孩子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 ,即前面提到的生活风格。可见,幼儿园对幼儿这个时期的社会性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决定性的。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重点包括哪些方面有一定的启示。从社会兴趣的心理过程维度看,首先,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要侧重培养幼儿的同情、认同能力,合作、协同能力,独立能力,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其次,社会领域的课程不能忽视幼儿在入园前在家可能养成的不良的行为,教师应在幼儿入园后及时纠正幼儿在家养成的不良行为,纠正不良行为是建立良好社会行为的前提。笔者认为纠正幼儿在入园前形成的不良社会行为应是小班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首要内容。除了关注幼儿的不良行为之外,小班社会领域课程还应将重点放在让幼儿学会信赖教师和幼儿园班级中的同伴上。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这是让他们获得面对幼儿园新环境的勇气和信心的基础,也是幼儿面对社会生活的第一步。而从目标的维度看,社会兴趣的较高水平是自我实现、对社会有用、对人类的利益的兴趣。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较高目标应是让孩子实现自我,促进孩子关心未来社会。到了大班,教师应围绕这些较高目标来设计课程的具体内容,展开教学,发展孩子较高的社会兴趣,让幼儿的社会兴趣从家庭、学校慢慢扩展到社区、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从而让孩子的社会性在幼儿时期就得到充分的良好的发展。
二、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阿德勒是一名心理学家,他的心理治疗理论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儿童心理发展观,一是心理治疗方法。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内容都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
(一)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阿德勒认为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社会性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主要是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幼儿的生活风格。教师在了解本班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自卑感与追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个人成长的动力来源。自卑感源自婴儿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软弱和依赖的经历,我们知道幼儿要依赖成人才能生存,他们与成人相比总是显得无力和虚弱,不得不产生自卑感。阿德勒还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正是这种向上的意志使幼儿在产生自卑感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补偿。从积极的方面看,幼儿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将会对自卑进行适当的补偿,将其转变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力求朝对社会有利的方向发展。从消极的方面看,如果幼儿产生自卑情结,对自卑进行过渡的补偿,只追求个人优越,很少关心他人,将会导致幼儿问题行为的产生,阻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如果能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力,就不会对幼儿的有些不良社会行为迷惑不解,而是会找出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每名幼儿,因材施教。
2.了解生活风格。
阿德勒将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代表着一个人的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并表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风格是个体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工具,决定了个体会重视生活的哪些方面和怎样重视,赋予个体以同一性;也决定了个体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阿德勒认为在生命的第四和第五个年头,出现了起原型作用的生活风格。由于儿童年幼还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风格,它只是潜意识地表现出来。 阿德勒指出健康、积极的生活风格可使幼儿与父母、同伴、教师和睦相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利。错误的生活风格则建立在幼儿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基础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利。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了解幼儿的基本生活风格,则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有更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展幼儿社会性教育课程。
由于幼儿时期的生活风格并没有完全定型,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风格并非易事。但是教师应知道幼儿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与幼儿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关,特别是与幼儿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环境,这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格局、孩子在家庭的位置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幼儿最初的生活风格的形成。
总之,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实施幼儿园的社会领域课程之前,应从幼儿的心理发展动力、生活风格及人格类型等方面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和实施社会领域课程,这样才能使社会领域课程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实施方式的启示
笔者在幼儿园做观察时,据教师们反映每个班的儿童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有些儿童有攻击性行为,有些儿童有一些胆怯、退缩的表现,有些儿童有吮指行为等。尽管教师们在平时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努力纠正孩子的这些行为,但教师们反映实施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中有许多困难,他们觉得社会领域教学活动难上,首要原因是教学效果不显著。有研究者指出这是由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决定的,“社会领域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教学效果的非即时性。尤其是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的教育,更不容易在短时间内生效。” 它的第二个特点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技能要很全面,临场发挥要十分灵活。第二个原因是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能仅靠教师单方面的教育,家长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在社会领域教育中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不良社会行为与家庭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改变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观念并非易事。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让许多教师都不愿上社会领域课程。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觉得阿德勒的教育方法能给我们幼儿教师带来关于社会领域课程实施方面的启示。
阿德勒认为家庭和学校通过培养幼儿的社会兴趣可以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使幼儿的精神健康发展。而对于受不良环境影响已产生问题行为的儿童,阿德勒则认为幼儿园首先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那幼儿园的社会领域课程如何实施才能有效地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呢?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阿德勒在许多学校建立了教育咨询诊所,将自己的心理治疗法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用来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帮助儿童发展社会兴趣。该诊所每周举行一到两次咨询指导会议,有一位不仅懂得心理学、也了解教师和父母生活情况的杰出心理学家担当顾问来主持会议。为方便父母也参加,会议一般在晚上5、6点时召开,学校的教师、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大家聚在一起,每人都提出一些问题儿童的案例,然后由心理学家提出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开始讨论,商谈解决对策。在讨论中,专家向父母和教师建议如何来帮助孩子。这些讨论一般都以阿德勒的心理治疗理论为基础。在讨论的过程中专家潜移默化地将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传递给了教师和父母们。
阿德勒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改善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幼儿的社会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咨询指导会议不仅是一个帮助儿童解决问题行为的场所,也间接成为了教师、父母进一步接受专家的教育培训的地方。幼儿课程研究者虞永平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注重调查、参观、访问、观察、劳动、游戏及上课等多种教育形式的结合。”“多种教育形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和具体的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的制约下有机结合,是社会领域的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除了以上提到的教育形式外,可以借鉴“咨询指导会议”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幼儿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周或两周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由专家亲自制定对孩子进行社会行为教育的计划,不仅可实现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有效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社会行为,还可加强家长和幼儿园的联系,此外也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时如果这种方法一直持续下去,受到训练的教师也会成为具有心理学家素养的人。阿德勒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受到训练的教师非常满意,一般都会愿意继续这样的工作。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咨询会议来纠正幼儿的行为比一般的教学活动将更加有效。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切实需要出发,邀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和心理学的研究者主持会议,发动家长、教师们和问题孩子一起参与,让这样一种咨询指导会议成为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新的重要的组织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教育,还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机会,使教师对上好社会领域课程的信心大增。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主要分四个步骤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第一步:教育者与孩子建立稳固的健康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理解、信任、合作与关心的基础上;第二步:调查孩子的心理发展动力和生活风格;第三步:关注孩子试图通过不当行为来获得成功的目标,并对孩子的目标进行解释;第四步:试图改变孩子原来的目标,使孩子重新设定新的朝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的目标,提高孩子的社会兴趣。教师可以借鉴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按照这四个步骤来设计、组织和实施一些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帮助本班的孩子纠正不良行为,重建良好的社会行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和教育对象建立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其次教师可以在参加咨询会议之后,在认真研究了儿童的个性和他的特殊问题后,专门针对这个学生的问题行为设计课程内容和教法。比如班上有一个胆怯的孩子,教师可以为孩子们筹设一次关于胆怯的讨论会。可以设置下列讨论问题:“什么是胆怯?”“为什么会胆怯呢”“胆怯好不好呢?”“怎么才能不胆怯?”来逐步了解胆怯行为的背后目标,指出该目标的局限性,帮助孩子重新设定新的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利的目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讨论进行指导,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调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给予孩子充分机会各抒己见。那个胆怯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他就是这次讨论的原因,但在这种集体的讨论中,他会对它感兴趣,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而班上的其他孩子虽没有去参加咨询会议但这种讨论课也加深了他们对问题行为孩子的了解,使他们慢慢关心和同情起这些问题儿童,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对他人的社会兴趣。可以说,教师这样有的放矢的实施社会课程将更加有效。笔者认为通过专家、教师和父母的共同实践,教师们还可以和这些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一起将这些根据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设计的教学活动编成社会领域课程的教材。笔者认为这样的社会领域课程教材是真正从孩子的社会需要出发,并通过实践检验能指导幼儿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园需要的教材。
三、小结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关注人的社会性的一面,他的理论对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启示作用。一方面,笔者认为阿德勒提出的社会兴趣理论启示我们纠正幼儿在入园前养成的不良行为,这应是小班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还启示我们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应侧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认同能力、合作能力、独立能力,让孩子了解基本的社会常识和社会价值观,促进孩子对未来社会关心。简单地说就是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应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兴趣朝更高的水平发展,最终促进幼儿实现自我。另一方面,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心理治疗理论启示我们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首先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动力和幼儿生活风格的基础上,并运用像阿德勒提出的咨询指导会议这样新的组织形式作为已有社会领域教育形式的补充,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授社会领域课程的信心,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更加有效。
心理学的论文12
1 “和解”心理概述
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论述《心理类型》一书中,对于“和解”的本真涵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和解”心理是一种中间状态非理性特征和状态,在西方影射到了“神”的形象之中,而在东方则体现为道的形式。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之中,就以其“中庸思想”体现出“和解”心理,使事物在协调统一的状态下保持均衡,在稳定的中间状态下趋于一体化。中国儒家“中庸”思想也可以理解为和解、中和。在中国茶文化的诠释之下,“和解”心理是以儒家和道家的哲理为基础和前提的,在中国茶文化之中,也融合和渗透了中国儒家和道家的哲理思想,体现出均衡而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茶文化之中的茶器、茶饮、茶礼、茶道之中,都可以察觉到“和解”的中立印记,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和解”心理元素的挖掘,获得人们心理上的平衡和协调状态,从而产生不竭的心理动力支撑。
2 茶文化中的“和解”心理探究
2.1 茶性中的“和解”心理
2.1.1 自然生态的“阴阳”和解。
在茶树的自然生态成长的环境之中,以“阳崖阴林”为最佳环境,也即茶树适宜生长于阴阳调和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在林木遮蔽的向阳山坡,最适宜茶树的自然生长,也即体现出茶之本性中的阴阳元素,蕴含有心理学意义下的“和解”理。
2.1.2 茶之本性的“刚柔”和解。在茶叶的烘焙制作的过程中,由于茶叶的本性寒严,被历代文人志士喻为刚正不阿的精神和品性,寓示古代文人高洁刚耿的道德操行。同时,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作之中,对于茶性的描述又以“从来佳茗似佳人”来喻示茶性中的娇俏、柔媚之态,显现出心理学层面的“刚柔”和解之本性。
2.1.3 药用中的相济相生“和解”。茶叶初始即体现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中,就详细完整地论述了茶叶的药理,揭示出茶叶中的'热与寒的和解,在其药用价值的相济相生“和解”中,可以保持和恢复人体的机能,防止偏失。这充分体现出中医的“和解”心理。
2.2 茶器中的“和解”心理
在古代烹煮茶叶的过程中,我们由“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可知,茶叶的烹煮极为讲究“五行之术”,正所谓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法则,在烹煮茶叶的风炉茶器之中,不仅讲求外形的美观、古朴、精巧和典雅之趣,而且还讲究五行皆备、和谐平衡之法理,在烹煮茶叶的风炉这个茶器之中,与土地相接谓为土;风炉内燃木炭谓为木、火;风炉上置锅谓为金;风炉上的锅内有烹茶之水谓为水。可见,在我国的五行观中,蕴含有中国古代人们朴素的哲理思想和法度依循,它们被称为生万物的源泉,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解现象,风炉成为了“天人合一,阴阳两调”的和解载体和象征,起到了“去百疾”的功效。
另外,茶壶也被古代人们称为“茶娘”,茶杯也被称为“茶子”,由这种“子母暖壶”的民间说法,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和解”心态,散发出一种自然平和、稳健相亲的气息和风韵。
2.3 茶饮中的“和解”心理
在人们品茗茶饮的过程中,茶与水也体现出和谐相生、互为滋补的关系,水是茶之母,是茶之源。品茗优质的茶水,在心理学意义上来看也体现出“资阴阳之和”的心态,流露出人们推崇“有道之士”的追求。在秦观《淮海集》中的《龙井记》中就蕴含了这一思想和追求,显示出古代文人不为硬性的约束所屈服,也不为阴性的侵蚀而熏染,始终表达出“有道之士”追求“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的信念和精神状态。
茶饮中的“活水”之解,我们也可以从苏轼的《汲江煎茶》、唐庚的《斗茶记》中,看出古代文人雅士对“活水”的评判和理解,认为茶饮中的水应当是“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而“活水”的评判标准在于缓急的和解,而这在《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本中显露无遗,可以从王安石命苏轼取中峡之水中看出,中峡之水即是由于其处于水流的缓急之间,正是烹煮茶叶所需的“活水”,体现出茶饮之中的“和解”即为阴阳相调、缓急平和,在茶与水的相继相续之间,成就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积淀而成茶文化独特的“和解”心理。
2.4 茶道中的“和解”心理
中国传统茶文化之中富含深邃而独特的“茶道”精神,对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精神,有不同的诠释,如:庄晚芳注重的“廉、美、和、敬”、林治倡导的“和、静、怡、真”等,这些诠释都以“和”为茶道的内核和精髓,具有极其广泛的内涵,体现出儒家的中庸之道,具体包括有:天人和合、家庭和合、身心和合等。
在中国传统茶道精神之中,推崇儒家的中庸思想,讲究“礼之用,和为贵”、“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在儒家哲学思想理念之中,主张宽容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的精神,以中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看待世间的万物,强调矛盾与统一的互补与平衡,以通达之道来更好地处理世间事务及情感关系,显露出“和”的最高境界和层次。在茶道之中,谙熟茶艺之人尤其讲究洗水、择茶、取器等流程,并推崇“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烹茶技艺和手法,在各种烹煮茶叶的茶艺欣赏之中,注重“精华均分”以及与自然的协调。在饮茶的过程中,倡导头脑清醒而理智、行为得体文雅而不虚浮、态度庄重矜持而不偏执,体现出茶文化的“和解”心理。
2.5 茶与酒的“和解”心理
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及酒乃至阳之物,与火同性、遇火即燃。而苏轼则指出:“姜助阳,茶助阴,在这一寒一热之间,可以跳步阴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茶与酒的互补之意。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倡导之中,我们由儒家的主进取、道家的主静观之中,也仿佛看到如酒的儒家文化与似茶的道家精神的融合,正与西方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相映射。在清茶品茗之间,人们转入对现实的理智反思和洞察,显露出犹如日神精神之神韵的品茶境界,达到了人们在醉与醒之间的心理“和解”。在酒性狂烈、随性的挥洒之间,可以增添人们的豪情,暂时忘却尘世的种种羁绊,显示出与茶并行不悖的酒神精神,由此也获得了阴阳之合、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最佳诠释。
3 “和解”心理下的茶文化拓展与整合
在茶文化的“和解”心理下,我们要实现对茶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拓展,要大力开发和挖掘茶文化内涵,注重茶文化在“和解”心理状态中的自由拓展,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容,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之中。
3.1 “和解”心理下的茶生态整合
在茶文化的“和解”心理之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茶之本性中的“和解”心理,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托,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使茶的自然生长环境保持生态化,处于不被污染的自然、平衡环境系统之中,使之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优美、惬意的休闲场所。
3.2 “和解”心理下的茶文化品牌建设
在茶的“和解”心理下,可以遵循绿色的茶文化发展理念,建构茶叶生产基地,以“和解”的心理基本理念为依托,创设享誉盛名的茶叶品牌,实现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最好传承和弘扬。
3.3 “和解”心理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
在我国休闲旅游日益盛行的趋势之下,人们不仅追求休闲惬意的享乐生活,而且还讲究生态休闲旅游中的文化旅游,在茶文化的“和解”心理下,我们要秉承这一理念,挖掘休闲生态旅游中的茶文化元素,将积淀而成的茶文化历史内涵展示于人们面前,使人们感受和体验到丰厚的茶文化历史,亲身感受和操练炒茶技艺、煮茶工艺、茶具、茶礼等内容,在艺术、文化与心理相通的茶文化旅游中,领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解”心理,更好地实现对茶文化的传承。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茶文化积淀千年,底蕴深厚,不仅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也有极为深邃的哲理思想和美学价值观念,不断传递出以“和”为核心理念的儒家思想和哲理,彰显茶之中正平和的本性,并在“其性精清,蕻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的描述和体验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茶文化中所承载的“和解”的心理意蕴,在茶文化的物质本性和精神文化形态之中,可以看到“和解”之道的流淌与延伸,并且在现代精神文化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拓展。
心理学的论文13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从最表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管理不仅是对他人的管理同样也是对自己的管理,而心理学指的就是对人的想法的一种思考。可以说管理心理学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我的职业发展我认为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说起,因为现在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生活中需要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进行相处,教会了我们与他人进行相处的技巧。从第一节课的《杜拉拉升职记》到最后一节课的《非你莫属》。从这两个视频中我学到的是与人相处的技巧,杜拉拉通过一系列的与人相处的技巧,得到了升值。非你莫属中的女学生通过和邵刚老师的互动,和各个企业boss的互动最终拿,到了“优胜教育”的offer。她们都有用到了管理心理学的技巧,很巧妙地与人进行相处,得到了很好的收获。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运用管理心理学可以很好的知道他人的需求,得到他人的认可,对自己在大学中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生会管理工作需要管理心理学
在高校中从事一些管理的工作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做用,可以让我们在求职的工程中有着很大的优势。高校学生会工作以人才为核心,管人先关心,高效的管理既要提高工作效率 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理顺人心,增强主席团、各部门成员成长与发展的力量,解决工作中认为的各种疑难杂症。这就对学生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知人、识人与用人,提升管理技能与完善工作方法,紧密结合学生会各部门内部与外部现实情况,将成员心理动机与部门目标完美结合。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不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作为管理者知人、识人是首要的任务,而且要将不同价值观的人统一在部门的同一个目标下运作,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与管理学的联系被日益重视,心理学对于企业管理和学生部门管理的指导意义主要在于对人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高校学生会管理中如果能够将心理学完整研究及运动到学生会管理中,不仅会为学生会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也会通过激励提高学生会所有成员的`个人价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会的效率,促进学院和学院工作的未来发展。 在学校中与同学相处时需要管理心理学
有的人常常说大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我很认同这句话,大学中与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在工作当中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成员一定程度的自由,上级干部在其中起一个平衡与 决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自立精神,使他们真正放手地去做事,管理广大同学的各方面事务。同时,成员以部门为家,就可以向他们提出一种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同学生相处的时候可以留意对方的动作以及说话的神态及表情,更好的和同学进行相处,既能和同学大好关系又能巧妙地把事情办好。
进行人生规划需要管理心理学
普通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中都需要管理心理学更不要说我们的人生规划了,所谓的人生规划部也是一种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吗?通过管理心理学我们知道了要树立很正确的人生观,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个规划,教会了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做从60个行为里面选择10个自己最喜欢的,在从这10个之中一个个进行排除,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的活动,我从中认识到了这些品质对自己的重要性,在割舍每一个美好的品质的时候心中都有了很多的犹豫,到最后甚至觉得每一个对自己来说都很重。从中横梁出了再自己的内心中什么是真正的有价值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对未来的人生旅途有着重要的作用。管理心理学引领者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在工作中和同事以及他人相处需要管理心理学
提到了我们的职业,就要和他人进行交流,此时管理心理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难免要和他人进行打交道,此时懂得管理心理学就能更好的和他人进行交流同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更好的做好自己该做的做好能帮助别人的事,懂得管理心理学从和人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优势,在升职的过程中更能比别人多出来机会,由此可见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总结。
管理心理学可以指导我们进行进行人生规划。在人生的道路中,管理心理学可以住我们一臂之力。人是无论对企业还是其他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无论哪一种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它概定的功能和作用,离不开财物,更离不开人这种资源。提到了人这种资源,就一定不能离开管理,也不能离开人们的心理。对所有人是这样,对我们的职业规划更加离不开管理心理学。学到了管理心理学,我可以更好的分析人们的心理,更好的与人进行相处。学到了管里心里学,当我坐上了管理的岗位,可以更好地对人进行管理。学了管理心理学,我可以对职业规划做出更好理解。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我们职业规划中,懂得心理学的理论,使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他人的心理,这对我们的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心理学的论文14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下是“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有利于我国儿童的学习。三是应激行为的研究。我国对生物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有些成果已经备受国际称赞,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生物心理学还有许多很不成熟的地方,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研究。
(三)认知心理学。我国的认知心理学发展较为成熟,研究水平也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认知心理学相对于其它心理学,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早。我国在认知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汉语的研究上。
三、心理学未来展望
在未来,心理学会发展得更为成熟,不断拓宽自己的领域,也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内容。分支流派的划分也会更为的细化,并且,心理学也会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吸取其它学科中较为好的部分,共同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得比较好,但是还有值得提高的地方,例如我国较为关注学校儿童,在未来,我国关注婴儿的心理。在道德发展方面也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此外,我国在研究地域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总体上,我国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上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在未来,这种情况将会改善。
(二)动物心理学。就目前来说,动物心理学主要还是专注于过去的刺激反应的经典研究,在未来,可能开辟更多的新领域,例如神经免疫学和生物心理学的研究。
(三)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的成熟,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并专注研究信息更好的被人利用,人机可以达到互换的情况。开发新型的机器是很有必要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好的推动我国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结语
心理学的发展对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说是推动的人类社会的进步。目前来说,心理学发展良好,但有些方面仍有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补充改善。
心理学的论文15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一)人际交往障碍
敏感多疑,缺少朋友。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家里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劣势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并且表现为过度敏感、疑心较重,总是感觉被别人轻视和欺负,在与人交流之时常常充满警惕和敌意,久而久之,导致朋友越来越少。
(二)怨恨不满情绪
怨恨父母,不满社会。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只能出去打工,对父母打工并不理解,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因此而产生了对于父母的怨恨之情,并且刻意与之疏远,甚至在心底埋怨父母的无情。有些孩子在看到正常家庭的儿童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社会不满。
(三)行为反常
恐惧焦虑,行为叛逆。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缺乏监护与教育,他们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会导致他们道德品质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并且叛逆行为时有发生;而他们又由于这些叛逆行为的发生而不被其他老师、同学所接纳,甚至受到排斥和歧视,这更加深了他们的焦虑和不满。
(四)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
打工主义,现实主义。在“打工潮”带来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儿童的教养主体,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理应全面承担起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责任。目前,由于学校教育仍是应试教育占主导,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加上农村的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大多数老师仅仅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一方面,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在学习方面困难较多,很难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上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老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使其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学校里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寄宿制管理方式。因为集体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但是,据调查,大部分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是住校,也对留守儿童心理帮助不大。
(三)家庭因素
经研究表明,在温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多是积极向上的,相反,从小缺失父母关爱的儿童则很容易出现悲观情绪,导致人格心理的不健全。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与父母互动,留守儿童常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性格上较为内向、孤僻;行为上表现为独来独往,人际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不强,常有撒谎、怨恨父母等行为发生。调查显示,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家庭监管不到位是另一个相对重要的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系统很多是由隔代监护者构成的,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存在着种种误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监管极不到位。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许多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患焦虑症、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四)个人因素
以上因素都是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生活中,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自认为和其他儿童相比是特殊的,致使他们的自卑心理愈加严重,开始自暴自弃。许多留守儿童的消极行为是源于他们对自身的错误认识,从而导致了许多消极心理的出现。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进城务工的人数和比例还会持续上涨,农村留守儿童还将长期存在,而他们的发展将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和谐。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在现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发展的前提下,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应当关注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要求,这样才符合人民群众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心理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学的论文08-04
心理学论文08-08
心理学的论文07-24
心理学论文05-28
心理学的论文(精选)07-26
心理学论文(精)05-29
心理学论文[精华]05-29
幼儿心理学论文06-22
幼儿心理学论文(精选)06-23
教育心理学论文06-23